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学毕业论文

地理学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1 11:5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理学毕业论文

篇(1)

[关键词] 资环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jyjx01012)和商洛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SKY028)资助。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较新的本科专业[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8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2,3]。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城乡建设、区域经济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培养目标就可以看出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规格、环节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以商洛学院资环专业为例,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探索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研究现状

商洛学院于2009年被国家正式批准招收第一届资环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有3年的办学历史,2013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该专业已经确定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体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力争使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出路。

该专业现有在校生人数为200多人,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3人。并建有资环综合实验室、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测量与绘图学实验室、地质地貌学实验室、地图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可完成大部分课程的实验与实习教学;建有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市规划原理》和商州区牧护关镇《自然地理学》见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部分课程的专业见习和实训。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明确实践教学专业思路

资环专业是商洛学院新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其专业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对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商洛学院的大学生而言,该专业也有专业知识理论性强、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致使建设初期一些学生处于方向迷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不足的境地。为此,2009~2011年,我们多次组织相关教师赴吉隆坡建设大学、浙江万里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题调研和考察,学习资环专业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办学经验,开阔了眼界和办学思路。经过调研和全系教师充分论证,认为我院资环专业的专业方向应该定位为城乡规划与设计,并且对200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加大了主干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且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和《实践、实习教学大纲》,把专业逐步建设成为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专业。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对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设置,构建了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构成的,与理论教学相协调、有明确的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有基础理论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又有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实践;既有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又有相关的创新性实践;既有校内实践,又有校外见习基地的实训;并且通过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专项调查等,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来,做到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相互促进[4]。

(1)基础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实践教学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验、地质地貌学实验、遥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和测量与地图学实验与实习,这些实践课程主要是以地理科学和“3S”技术为支撑手段,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等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城市规划原理实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验与实习、土地调查评价实验与实习、CAD制图实验、小城镇规划实验与实习等近14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把该单位确定为资环专业的见习基地,每年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并聘请该单位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给学生授课。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商州区黑龙口镇、丹凤县等地调研小城镇土地整治规划。通过这些实习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规划知识,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有了更好的理解,对社会的某些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实践、社会调查和专业调查等。我们通过成立地理学社,每年给学生普及测量知识,激发他们主动使用测量仪器开展校园测量的热情。还通过让学生参加环保协会,组织开展环保、规划知识竞赛,以及通过图片展览、上街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等形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我们还适当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调查与专业调查活动。例如,与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合作,组织近50名学生分批到柞水县、洛南县、镇安县和商南县等地开展“规划把脉商洛”调研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资环专业的学生运用地理、规划等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篇(2)

关键词:地方自然资源;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组成特征、结构功能和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植物、土壤等各个地球表层的环境系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自然地理理论知识都是前人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相结合,并内化为自身的智慧[1]。作为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实习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和地方性,应充分结合区域实际,在自然环境中分析客观世界中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一、本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通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形成野外实习教学体系,建立地质地貌、植物土壤、气象水文等多个稳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系统的野外实习教学内容。

经过历届学生实践,实习线路选择已基本成熟,既有部门自然地理学独立线路,也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实习线路。例如:①灌阳县野外踏勘地质实习:实测地层剖面,构造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辨别。②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实习:实认丹霞地貌(峰林、孤峰、峰丘),不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流水侵蚀、崩塌、风化)。③漓江―毛洲岛―古东瀑布河流地貌实习:观察河流侵蚀地貌(下蚀、侧蚀),堆积地貌(河漫滩、阶地、心滩)。④银子岩―冠岩喀斯特地貌实习:辨认喀斯特地貌发育类型(石芽、石柱、石笋、落水洞、溶洞等)。⑤岩溶地质馆―桂林理工矿物标本馆地质实习:室内实习,学会辨认岩石、矿物。⑥青狮潭水库―两江四湖―水文站水文实习:研究河流、湖泊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湖泊水情、水量变化及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⑦会仙湿地水文、植物地理及生态学综合实习:调查湿地水质、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整体的生态系统。⑧猫儿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基于地质地貌学包括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观察,湿地水文植被土壤调查,峡谷河流水文学,山顶气象站观测等综合自然地理实习。⑨黑山植物园―雁山植物园植物地理实习:简单介绍植物分类,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知识。⑩桂林气象局气象学实习:仪器参观学习,气象工作介绍,简单实测气象数据。

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我校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除已经满足常规教学所应具备的实践项目外,还充分体现出以地方自然资源为教材的野外实习。我校野外实践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已有独立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手册,师生都较为满意,学生热情度较高。同时,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成为扩展校内实验教学范围、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利补充。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有部门也有综合,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培养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借鉴与对比已有野外实习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开展以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创新性,并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部分学生将野外实习的研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培养不足,实习效果欠佳。实习过程中教师基本仍采取集体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忽略学生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且解决过程往往独立进行,缺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2]。

二是经费、交通、教师资源、安全、住宿等实习条件有限,实习组织难度大。受限于学校提供的经费及实习时间安排,我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地点均为桂林市内,很多实习内容无法得到展开,如火山、海洋地貌、冰川地貌等。实习地点虽都在桂林市内,但大多在偏僻野外,部分地区交通不便,需要长时间步行,实习学生众多,带队教师人数有限,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建议

1.完善实习线路和实习内容

最新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法强调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实习内容、实习线路的选择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如下:①由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拟实习路线,确定实习内容,提出需解决问题;②教师评议并对实习内容、路线、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必要修正;③学生实地观测寻找证据,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④现场讨论,教师辅助;⑤教师补充典型自然地理现象的剖析与阐释;⑥归纳总结,撰写报告,学生全程参与,教师分步指导。

2.构建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

野外实习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观察、记忆,应转变实习教学主体,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该过程即是一般科学研究的过程,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充分结合[3]。最终在实习汇报时能有一定的研究主题,考核方式也采取论文答辩式,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同时,该新模式应充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分析其特点,挖掘野外实习素材,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开展实习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该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能力。

3.加强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的前提是努力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素质。当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人数已满足不了野外实习的需求,这就要求当前从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教师不仅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创新思维,也要有丰富的野外实习经验。同时,还应适当增加指导教师数量,以保障学生野外实习安全。

4.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

当前传统的自然地理实习手段仍以野外观察、调查、测量与取样分析等为主,观测范围有限。如果想要宏观分析调查大面积地区,需要结合RS、GPS、GIS等技术。通过对主要地表参量的反演(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等),可以对地理环境各参数的变化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4]。在GI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平台系统已经成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远程操控,并对学生实习进行准确记录,学生在网上进行模拟实习,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作为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完善实习路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实习教学新模式、充分结合地方自然资源、采用新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实习内容。同时,在自然地理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习这项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磨练意志,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朱高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31-134.

[2]衣华鹏,张鹏宴.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35-138.

[3]肖海燕,陈志彪.基于地理专业特色的实验与实习课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7):72-75.

篇(3)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篇(4)

关键词: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158-02

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属于高等师范院校自然地理与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土壤圈圈层特点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土壤的基本特征、形成演化及土壤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野外描述,不同空间的土壤分布规律,土壤景观的认识以及土壤系统分类等基本知识[2]。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土壤资源、土壤资源的变化以及人类影响下土壤资源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土壤地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学习,包括理论与实验实习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土壤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体系等,接着是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的学习。在试验实习部分主要涉及到土壤的李欢分析手段与方法以及土壤野外调查与制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总的来说土壤地理学教学、实验、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第二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土壤地理学的实验、实习也为日后学生从事研究生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需求不相适应[3] 传统的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陈旧,应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随着科研的不断提升,土壤方面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问题、最新的研究方法应及时补充到大学教材中去。这样才会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如土壤碳库变化、古土壤解译古气候、土壤中碳氮元素循环等。

1.2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老师教授,学生听的方式[4]。尤其是在大学授课当中,两节课的大课所涵盖的内容多、知识量大,学生很难对课中所讲解的内容全盘理解和接受。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土壤地理学的一些理论,如土壤发生学原理、土壤分类体系等,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于空洞乏味的讲授毫不感兴趣,缺乏兴趣,以致学生不爱听课,或是听课当中开小差,玩手机现象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土壤地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增加实习授课,在实习过程中讲授理论。如土壤剖面的观察,让学生亲自参加土壤剖面的挖掘过程,并且讲授挖掘剖面所要注意的事项,如挖掘剖面方向的选择,要大致计算好太阳角度的变化,计算好剖面挖掘的时间,这样才会使得剖面挖掘完给土壤剖面照相才不会有阴影。让学生在参与土壤剖面挖掘的过程中,随着挖掘的难易程度就能感受到土壤的硬度,对剖面挖掘好后土壤层次的划分打下了基础。若只是在课堂中采用土壤剖面照片进行讲授,学生很能理解土壤的结构、颜色、质地等,在野外实习中,通过学生自己亲自挖取土壤剖面,在剖面中讲授土壤相关的物理性质,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仪器缺乏 目前各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3个项目。分别是物理性质的测定,如容重、水分、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以及土壤pH的测定。而关于土壤地理学中的实验例如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传统实验都没有开设。而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同时,配备的实验课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土壤地理学实验的需求。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在土壤地理学仪器购置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力度,比如建立一个土壤地理学实验室,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教学的需求,对于学生日后做毕业论文,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2.2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2.2.1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土壤地理学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方法、步骤去做,都可以完成,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缺乏自己思考的空间,缺乏对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5]。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被动的记忆、被动的接受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因此,应该除了传统土壤地理学实验项目的开设以外,还应增加探究性实验,例如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土壤结构分析等,使得学生在掌握实验分析的同时,去设计整个实验的设计过程,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2.2.2 实验的前期准备 前期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的配置,都是实验员准备,学生完全不知道药品怎么配,尤其是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分析化学的基础,缺乏对药品试剂配置的基本能力[6]。但是土壤地理学侧重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只有学生之前了解样品采集地的地理发生、发育环境,才能对实验所做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用老师准备好的实验样品,学生就不会对样品采集地的环境有所了解,学生就会对所做的数据凭空分析,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开设实验分析项目之前,让学生参与样品采集的过程,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以及药品的配置。

2.2.3 实验考核方式 学生完成实验后,大多数都是抄写实验报告,而我们的考核方法大多是以学生抄写的实验报告作为打分的依据。并且实验过程中,都是小组的形式,很多学生不动手,不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把实验的考核等同与基础理论课的考试,不能对实验课的考核流于形式,确实有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够或者实验过程中不参与的,可以给予挂课或者不合格处理,下学期继续补考。这样有了严格的实验考核机制,学生才会重视实验。

2.3 缺少研究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与技能,比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技能的训练等,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创新精神的锻炼确有着明显的不足。研究性实验可以围绕当前土壤地理学的科研热点,引导学生选题、进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最终使得学生学会研究成果的表述[7]。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

3 组织好土壤地理调查实习

土壤地理学属于交叉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平时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只接受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土壤类型的认识,土壤剖面的观察,仅限于图片,很难对土壤地理学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首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土壤剖面,这个土壤剖面要让亲自参与挖掘过程,要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按照专业的标准,挖取标准的剖面。其次,要划分土壤发生层次,土壤发生层次要依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水分、新生体等进行划分。接着要按照野外土壤剖面描述手册的要求,对土壤发生层的各层次进行描述。最终采取土壤样品。这样一套土壤地理学的剖面描述、观察、采样,学生全程参与,不仅掌握了土壤地理学理论课中很多难理解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土壤样品的一种采集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简单的野外工具做室外实验,如利用稀盐酸看土壤样品是否有气泡冒出,进而推测该样品是否有碳酸钙的存在。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教学实习,如结合伊犁本地特色,伊犁气候、水资源丰富,是盛产苹果的区域。我院地理科学专业还可以与当地林果业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老师的指导,开发一些无公害苹果、树上干杏、桃等,从而理解这些无公害生产需要怎样的土壤条件,从而使学生掌握野外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

4 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始的土壤地理学实验课程,实验分析中所需的样品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没有参与前期样品的采集过程,或者说分析的样品与后期野外实习采样的样品不是同一个样品。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到的数据分析中,很难对土壤所处的地理环境很好的把握与理解,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应把学生在野外采集的样品作为室内分析实验的样品,从而为分析结果提供准确可靠的保障。

总之,土壤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只有安排好教学、实验、实习,使得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研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杰,郑应顺,王云.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朱鹤健,何宣庚.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房莉,余健.对土壤地理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31):99-100.

[4]华珞,王学东.关于 “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3):44-47.

[5]李粉如,段立珍,张永峰.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07-209.

[6]李春红,冯维波.地理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30):198-199.

篇(5)

摘 要:该文通过对国内外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其演变过程的梳理,结合中国现实的自然地理问题,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完善了高校自然地理学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实践案例,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案例;实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71-03

Curriculum Revolution Research of University Physical Geography Based on Case and Practice――Tak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Zhenguo1 et al.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volution improved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increased practice cases according to carding content system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its evolution. Teaching effect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case and practice oriented curriculum revolution.

Key words:Physical geography;Case;Practice;Curriculum revolution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既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信息科学群的重要基础内容,是一门极具应用性和现实性的学科[1]。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建设、理论体系架构以及内容体系也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以有效地促进自然地理学的内容体系、科学化、信息化,并推进对现实环境各类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化。

自然地理学是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自然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要求自然地理学教学需要承担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达到为社会不断输送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品学兼优的“技术+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尝试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十分必要。为解决本科生学习自然地理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提高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效果,促进自然地理学与其专业课程的融合,笔者以满足学生需要与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尝试进行了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1 研究方法

为提高《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及应用自然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课题研究遵循现状分析―文献梳理―资料收集―分析问题―案例、实践的课程改革―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图1)。本研究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文献检索、专家咨询法、调研法等方法。“现行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部分,在构建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调研与深度访谈方式来获取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发展时期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部分,则主要以访谈与个案调查方法的研究结论为依据,采用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加强自然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2 研究现状

2.1 关于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体系 自然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课程内容有诸多交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把握重点、合理取舍,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某一区域内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夂颉⑺文等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通过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后,将“自然地理概念”、“自然地理结构”、“区域自然及地域分异规律”、“土壤污染”、“气候变化”、“植被分类”、“空间分布体系”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点。

2.2 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通过课程讨论和实地调查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研究的认识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并具有引导作用。过去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引用国外的理论较多,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内容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构筑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的“授课―模拟―调查”的实践平台[2],结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特点与讲授内容,以地统计学理论解释地域分异等问题,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3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研究 有学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式”、“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自助式”等教学方法,同时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3]。其中,以“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专家提出综合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式提问、自助式课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4];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以实际调查为核心的综合实习制度的实施,搭建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平台。

2.4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有学者强调以先进性、创新性教学理念和适应性、引领性原则改革课程教学内容[5];以宽厚的地学背景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依托,重视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激发,造就“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本着“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念,设计与改革课程内容。

纵观自然地理学教改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教学方法、模式、教学内容等角度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现阶段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导向、目标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二是对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基于现状的定性归纳总结,缺少当前各地热点研究问题解决的鲜活案例及实践经验支持;三是研究方法大多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未能为研究结论提供良好的方法支撑;四是对实践和案例式教学多为设想及建议,没有充分试验进行验证。

3 课程改革

3.1 现行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从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学生先修课程、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制定评价教学效果的三级指标体系,对安徽科技学院已修自然地理学学生或毕业进行抽样调查,全方位了解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对国内自然地理学任课教师和教学专家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从学科专家和授课教师角度了解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现行教学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3.2 培养目标设定与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本科教学大纲对学生培养目标等基本要求,从以下步骤对现行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首先,培养对象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培养对象专业基础、先修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以达到明确培养对象基本情况的目的。其次,在明确学生基本情况基础上,以专业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满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对自然地理学的现实要求,并培养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以致用的能力。

3.3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分析,以及进一步的访谈结果为依据,以课程体系的培养目的、目标为准则,确定匹配的教学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建设“相关人物”档案库:由于课程内容所限,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有关知识,为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自然地理学发展情况,在绪论教学中都增加了相关人物的详细材料。其次,建立一套详细的“文献解读”:为了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相应领域的观点和理论,选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并由老师进行点评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次,建立一系列的“学生学习记录”:包括照片、录像、演讲及讨论记录,以便更好地总结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有效途径。最后,根据对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更新,结合现阶段我国自然地理问题特点和解决要求,补充全国及区域地理问题案例。

3.4 实践教学改革 打造调查研究的平台,拓展发现问题视野的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学生营造研究气氛,挖掘研究问题的潜力,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互促的态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整体提高课程的学习水平。学生能运用课堂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特点设计调查研究路径。如土壤一章中“关于地力评价的调查研究方法”,学生设计出按照“随机选点,辐射扩散”的调查研究方法,即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满足采样点的需求,然后插值获取该地地力等级的评价(图2)。

另如,讲解地理区划章节时,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地图数据资料,鼓励学生采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通过绘制地形图、专题地理图等图幅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形态及其分布范围、分布特征、分布规律等认识。指导学生读图、识图,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该图所反映地理事物的位置、数量、大小、分布范围、分布规律、特征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以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认识并探讨解决路径的能力。图3为学生所做淮河流域位置图。

3.5 分析总结 主要就上述调研结果、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优化、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并根据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更新。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历来都重视实践课程,翻开全国各有关高校的教学计划,无一例外地都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受实验课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开设选做的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因此,有必要增设一定量的创新性实验,这对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就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将实验和野外实习与教师纵横向课题、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及毕业论文相结合,以改变学生心目中自然地理学课程实验以观察、描述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仪器落后的观念,提高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的兴趣,使得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福刚,高岩.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J].聊城大学学报,2004,17(3):98-10.

[2]张振国,简兴,邱银国,等.应用型本科院校 GIS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以安徽科技W院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10):13-16.

[3]孟万忠,刘晓峰,马义娟.加强地图在高校地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57-159.

[4]冀玉祥.英国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与意义[J].经济地理,2000(5).

篇(6)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education schem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base on university-industry-institute

Yang Liguo, Zou Jun, Deng Xin, Li Qiang, He Wei, Chen Chi, Yuan Jiali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ractice education scheme,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and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under national long-term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industry-institut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目前,该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应用能力的缺乏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的瓶颈。只有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才能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利用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才能提高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赵小凤、邹家红等对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1-4],陈健、许光泉、俞晓莹和宁晓莉等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5-8],邓琳、钱红胜和秦艳等从模块的角度提出了实践教学的体系[9-11],陆佩华、王英利从课程实践、独立实践的“双主线”角度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12],姚志强、胡海文等从保障机制角度探讨了实践教学[13],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学科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分析和学校发展背景。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密切联系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如何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培养重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本专业普遍重理论教学,轻视学生专业思考和应用能力训练。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合理制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及校所合作,在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完善、切合本地区学生和生产实际,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校所在地区特点与学生特点分析

目前,全国约有100所高校开设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性大学依托其生源质量和学校实力,主要培养从事城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研究工作的人才。我校由原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和湖南第三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而来,是典型的师范学院。学校坐落在地级市衡阳,具有浓厚的地方性特点,地理学科是优势学科。我校属地方二本院校,2008年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只有极少数学生有继续深造的需求,毕业生主要从事村镇规划、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工作,尤其是古村镇方向,学生主要面向的市场是县、市级规划设计院(公司)以及县、乡级规划管理。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3.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我校所在地域的特点,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把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实验、项目实验和产学研实验三个层次,建设了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规划工作室、创新训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五个平台,分为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和快题设计、科技创新、科研训练、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七个模块。为“一目标、三层次、五平台、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一目标,即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始终,企业、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联动培养。

三层次,即将实践教学由低到高分为专业实验、项目实验和产学研实验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平台,对照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验需要借助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项目实验需要借助规划工作室和创新训练中心,产学研实验需要借助实践教学基地完成。

七模块,对照五个平台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在基础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在专业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在规划工作室完成毕业设计,在创新训练中心完成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

3.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持续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学保障。只有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实践教学基地的持续稳定,才能使学校和基地双方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得以建立。

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三个:衡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衡阳地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南岳区规划局。第一阶段的生产实习在衡阳地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时间在第四学期。该实习基地主要开展土地评价业务,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调查,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土地评价的关键技术。对生产单位来说,实习学生参与调查可以减少劳动力的雇佣成本。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展与生产相关的科研训练项目研究,为生产单位的土地评价提供技术保障。例如:2010年,2008级学生以“衡阳市城区居住环境调查”为科研训练项目,在实习过程中开展社区环境调查,发现了城区社区建设现存的问题,为衡阳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第二阶段的综合教学生产实习在衡阳市规划设计院进行。2012年,衡阳市开展“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我校有5名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也以此为题,并参与相关工作,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和基地双方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合作,使教学、科研和生产能够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为了解决实验和生产实习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探索了几种实践教学模式。

(1)一体式区域调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规划与设计课程有大量的实践内容,目前,集中实践实习与课程实验脱节现象严重,学生的负担很重,教师指导时也难以找到基础数据,不能有效地将调查数据与后续规划设计课程结合。在区域与城市课程认识实习中,专业教师先列出调查选题、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要达到的成果要求,然后,学生带着任务深入实地调查、测量,获取建筑、用地等测绘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答疑、指导修改调查报告的作用。最后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和评比。

(2)分散型实习。遴选合适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实习前一周,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与实习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既增加了企业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也加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与信任。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学生还可到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由一名学校教师、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毕业论文进行指导。

(3)研究型实习。研究型大学的开放实验室和各级城乡规划研究机构是非常好的实习资源,它们具备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先进的设备仪器。我校选派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前往这些机构进行研究型实习,既为他们提供了选拔人才机会,又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一举两得。

4 结束语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校结合学生和地区特点,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应用型、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赵小风,那玉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阴山学刊,2008(1):107.

[3] 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 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5] 陈健.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验教学研究初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6):21-22.

[6] 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4):85-88.

[7] 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3-64.

[8] 宁晓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3):25-26.

[9] 邓琳.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124-126.

[10] 钱红胜,王磊.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86-88.

[11] 秦艳.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法制与经济,2012(2):112-124.

[12] 陆佩华,王英利.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02-104.

[13] 姚志强,胡海文.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2214-2215.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