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10:12: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课程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金融;教学;经验
一、背景
从事高职教育近十年以来,本人一直从事金融类课程教学,如主要负责国际商务系国际商务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以及也参与过电子商务专业的《证券与金融》课程的教学(在我院一些专业开设了此课程如证券与金融专业等)。多年教学经历中发现,虽然都属于金融类课程,但是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并不是都是完全可以照搬。在教学实践中曾经也遇到过一些教学中的困惑,但是通过与学生、班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的沟通,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克服,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些年来也总结了一些关于这类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看法,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二、教学概述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情况介绍
我院国际商务系国际金融课程一般开设在国际商务专业,前期已学过的专业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入门等专业课程,因为国际商务类专业主要是外向型专业,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学习这门课程目的主要也是为了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岗位的要求,如外贸业务员,因此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都是为了符合国际贸易的需要。所以在一周四节课册教学时间里,我们主要突出三块教学内容:第一块是国际收支,主要突出的教学重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制作和分析,在这块内容内容中主要突出如何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如如何辨别是国际收支平衡和不平衡,以及顺差时运用什么政策调节,逆差时运用什么手段调节等;第二块内容外汇和汇率的内容,如外汇和汇率的定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以及外汇交易风险的防范等,其中外汇交易的风险的防范是重中之重,如期货合同法、期权合同法、BSL、LSI法等运用。本人在教授这些内容过程中,主要运用案例导入法,即引用的国际贸易相关案例与新课内容结合起来,慢慢渐进展开,不是片面的讲述内容。因此与现实比较密切。由于本人除了在教授该门课程外也教授其他的国际贸易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等,因此非常了解教学内容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能运用自如,教学内容安排深受学生的喜爱,很多毕业的学生反馈给我的意见认为,该课程对他们的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
(二)证券与金融课程教学情况介绍
我院一些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和证券与金融专业等,本人有幸参与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证券与金融课程的教学。该课程一周两节课,前期学生已开始接触到了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该专业由于专业需要,主要专业课程都很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也很强,当然在第一次教授该专业学生的时候我,我还疑问为什么该专业要开始该门课程。是专业学习的需要,还仅仅是形式呢?我原以为电子商务学生学习该课程主要是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金融方面的内容,毕竟很多电子商务也是国际形式,因此在选用教材方面选用了一本与国际金融课程教材内容相近的教材,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主要是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内容是运用模拟金融软件进行模拟股票交易,为了让学生更深的了解金融理论,因此理论课时设计上占多数,主要通过运用案例法来展开教学。我也原以为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教学内容将会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也将会不错。但是一个月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反映认为教学内容很好,但是并不知道和专业有何联系。该专业系部领导和班主任将学生的意见反馈给我,希望我咨询一下专业负责人。通过与该专业的所属的教研室主任交流后,才知道通过该门课程不但是要让学生了解金融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全面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尽量减少理论部分的课时加大实训部分的内容……,通过沟通后消除了我教学上的疑问,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中加大运用了视频教学方法,该方法直观,吸引力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加大了在实训室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能将老师讲授的的知识很快的付诸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巧妙的进行外汇和股票交易,在把握机会的同时,不但要计算利润,也要更好地规避风险。技能测试我也要求每个学生上交这个学期股票和外汇模拟交易的总结,分析你交易的理由和盈亏的原因。学期结束后,很多学生都感觉意犹未尽,学习到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但学会遇到困难经常通过QQ,电话等方式与老师取得联系,来获取相关意见,而且同时也学会了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自己做交易时需要的信息,因此很多学生上交的交易总结都写的非常的好,非常的专业,期末考试的成绩也非常的好,使我非常有成就感。
三、教学经验总结
(一)课程教授前深入了解该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需要
因为我本身就是国际商务系的老师,所以很了解专业开设每门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犯错,教学效果也很好,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是如果跨系授课,或自身不了解很深的专业进行授课,如果不进行前期与专业的负责人联系和沟通,那么就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也很难接受你,好的沟通也有利于授课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的选用上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如果该系课程由外系老师授课时,应安排一个课程老师和专业负责人的交流时间,最好授课老师能获取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标准,这样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思路。如果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大纲和标准有不科学的地方,也应该及时向专业负责人反映,以便今后更好地实施教学。
(二)金融课程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引入模拟教学软件前后的教学效果,很多金融类课程老师可以很好地对比出来。明显运用模拟教学软件效果更好,即在实训室授课任务效果更好,学生积极性高,参与的热情高。但是如果一味的在机房实训室授课,虽然形式上比在教室好,如果不好好把控,其实学生会在课堂上利用电脑做其他的事情,因此,在此建议运用任务驱动法,每次2堂课都要依据教学大纲布置任务,第一节课讲解,第二堂课完成任务,下课前完成任务后上交实训总结或作业,可通过纸质作业提交或网上提交。下次课公布成绩,好的学生表扬,不认真的学生要指出不足,并多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接触,了解不感兴趣的原因,以便调高教学效果。此外,本人发现除了案例教学外,视频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例如金融知识与现实联系密切,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播放现实的热点话题视频,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法 公司金融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79-02
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西方学校教育改革浪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该方法强调问题驱动学习,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建设问题型学习环境,主张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开发和使用各种适宜的学习策略以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1]。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1 《公司金融》课程特色
1.1 《公司金融》在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
现代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两大部分[2]。宏观金融学特别关注理论问题或宏观问题,将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作为重要的课程来开设,这便是“经济学院模式”。其实,宏观金融学在很大程度上可看做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微观金融学特别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尤其是金融市场上各类的金融活动,因此将金融市场、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期货期权等作为重要课程来开设,这便是国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模式”。我国目前金融学科定位的思路是多种模式并存和多元化发展。但是人们普遍对金融学科的认识都以宏观金融为主,这主要是和我国长期以来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货币金融、国际金融等课程上,而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设置相对薄弱。
近年来,随着微观金融在金融学中的日益得到重视,国内各大高校金融专业纷纷将《公司金融》设置为主干课程。但是,与传统的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相比,公司金融学在教学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优秀教材数量少,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金融课程虽然在国内高校金融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同时也是金融核心课程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3]。
1.2 《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早在20世纪80年代(1988),我国学者从西方国家的商学院引入“Corporate Finance”。对其既可译为“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也可译为“公司金融”,这就导致了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老师的疑惑,感觉这两门课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1)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公司金融》属于经济学科,《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公司金融》在内容上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范畴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因为现代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系统,所以必须注重公司与金融系统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金融工具与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这是现代公司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它还涉及与公司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有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非财务性内容。当然两者也有共通的,如投资、筹资、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等。
(2)与金融市场、投资学相关内容的区别。两门课虽然有共通的内容,但《公司金融》在讲解这些主体内容时要把与金融市场和投资学相关的理论贯穿其中,如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而《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投资学等内容结合不紧密,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3)实务内容的区别。在《公司金融》课程中,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果断判断能力,而不是对各种信息记录和处理,即使要处理数据,也是需要大样本数据,通过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决策及绩效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而《财务管理》课程强调每个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因素,其实务部分更多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4]。
2 当前《公司金融》教学方法现状
高校金融学专业《公司金融》教学法主要包括:传统填鸭式、案例教学[5]和双语教学[6]等方法。传统填鸭式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呈现,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讲授教材内容,辅以适当的提问,学生被动接受问题,被动思考,因此容易造成学生主动性思考问题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动脑筋,容易使学生遇到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讲评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该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国外优秀案例撰写具有严格的规范,在设计标准上,有思考性、概念方法和信息表达等多种考察指标。但国内案例普遍规范性不够,导致课堂讲授随意性较大。而且《公司金融》强调一般性的财务决策依据,若完全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利于总结一般性的规律。案例教学法更适合《财务管理》。
双语教学法指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教学模式,一般实行的办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状况,采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讲授,而课件和教材使用英文版的。这样的授课模式主要安排在完成了基础课教学任务之后的专业课部分,这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同时拥有了外语基础和专业课基础的前提下展开的。不过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在听、说两方面是弱项,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往往会打折扣。
3 问题式学习法基本特征和基本策略
问题式学习法不同于传统的问题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学习。问题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的非良构性和知识发生性,即学生接受的是条件不充分的非良构性问题,而不是现有的知识。这样,在问题的启动下,又会不断地产生新问题,迫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新知识,以尝试解决不断涌出的新问题,从而通过主动学习而使系列知识得以不断发生而被掌握,这就是知识发生性的特征。而传统的问题式教学,问题是良构性的,即学生在限定的条件中寻找预先设定好的答案,提供一个合适的标杆以便学习者把所学知识附着在上面;而问题解决学习开发使用的则是知识延伸性的问题,即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转化为实际生活本领的工具,是知识延伸性的。
问题式学习法的基本策略包括“组织小组”“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合作互动”和“学习反思与结果评价”等四大要素[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在问题式学习法中影响比较大。
(1)小组合作—活动学习策略。这一策略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过程性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互动互助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动机。过程大致包括:组织小组、开始问题、跟进行动、活动汇报、反思总结等环节。
(2)自主—合作循环学习策略。这一策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再次分析,重新确定学习要点,再学习,然后再与小组交流合作,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实施过程可概括为以下环节:提供新问题、小组交流、初步解决问题、进一步自主学习、小组再交流、重复以上环节直到问题解决。
(3)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总有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和老师去探究。这一策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无止境”的意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其实施可概括为:呈现一个问题、确定学习要点、分类把握、分享和应用新知识、进一步探究新问题等环节。
兼顾到课程的学时分配和时限,拟采用第一种策略。
4 问题式学习法在《公司金融》课程中实施的示例
《公司金融》的许多领域充满着“谜”(Puzzle)[7]。事实上,对于公司金融的诸多决策甚至所有决策,无法给出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的建议,充其量只能给出可能的实现路径以及可能的理论解释。为此,课程以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等为基本架构,嵌入现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等主要的公司金融理论。试图在讨论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的基本原则、方法的同时,强调这些做法的可能的理论解释。因此,鉴于《公司金融》课程特点,笔者认为采用问题式学习法有利于学生在“谜”的启动下,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去探索新知识,从而训练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果断判断能力。
问题式学习基本策略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由问题引出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目的。本科阶段的《公司金融》定位于公司金融最基本的框架、概念及原理,即实现公司金融目标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本文拟以投资决策为例,在介绍完导论后即进入问题式学习的环节。
第一步,分组。可以采取自由组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组,人数一般10人一组,要求小组成员分好工,讨论时效率就更高些。并且每一组老师都必须参与其中,履行学习促进者角色。
第二步,开始问题。问题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公司CEO,在投资时,要决策什么、理论依据是啥?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讲导论课时就下发给学生。
首先,问题几乎涵盖了本科阶段投资决策的全部内容。按照本科教学计划,投资决策包括:预测投资规模、确定投资结构、研究投资环境、评价投资方案、选择可行投资方案。具体来说包括金融性资产投资和生产性资产投资两部分,金融性资产投资内容主要涉及证券的估价,介绍估价的原理和方法;生产性资产的投资内容包括现金流量和资本预算,而资本预算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资本预算方法即净现值法(NPV法)的介绍、净现值法的实际运用、资本预算的风险调整和控制、资本配置条件下的资本预算、净现值法面临的挑战等。下面来分析以上问题如何涵盖这些内容的。
“在投资时要决策什么”,这是一个总领性的问题,可让学生讨论学习要点,也可由老师提示要点即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环境、投资方案、选择可行方案等。“理论依据是啥”,因为规模往往受融资的影响,投资结构比如金融资产和生产性资产的结构本身就要单独讲解,投资环境可放在下一步的讨论,所以老师可以提示重点讨论方案选择的理论依据,这个问题就把金融性资产估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产性资产资本预算基本方法即净现值法涵盖进去了,两类资产的估值方法都会包括现值理论和风险收益权衡的理论,净现值法还把公司金融核心的观念即现金流量包括进去了。
“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决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确定性、资本约束、投资时机以及公司治理等问题,如果是不确定性,就要进行资本预算的风险调整和控制;如果是资本约束,就要讨论在资本配置条件下净现值法的修正应用;如果是投资时机和公司治理,就要涉及净现值法面临的挑战的讨论。可见,问题把本科阶段投资决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都涵盖进去了,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次,问题是非良构性的,学生并没有事先接受基础知识,而是条件不充分的问题,依据问题去不断探索,是知识发生性的。
第三步,跟进行动。小组成员交流所查阅和所学到的东西。
第四步,活动汇报。各小组以不同形式汇报形成结论的过程。
第五步,反思总结。问题式学习方法的落脚点是学习反思与结果评价确认。不断反复过程,能够锻炼学生面对不确定环境时迅速决策的能力,并加强了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 实施效果评价及思考
问题式学习法于2012年春季学期在我校应用技术学院0924金融专业班实践,秋季学期在经济与贸易学院1024金融专业班实践,基本上都达到预期效果。假定学生是CEO,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了。学生们通过分头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以及和老师的互动,在完整回答以上问题后,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投资决策的思考分析过程,这就是学习《公司金融》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做,而是教会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老师做最后的梳理讲解时,学生不再盲目,明白为什么要讲解这部分那部分,明白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同时,学生们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还激发了学生对《公司金融》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为保证问题式学习法的有效实施,还应注意平衡不均等的参与机会,防止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个别能力强而自信的学生可能会承担全部的学习任务和发言机会,致使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干脆搭便车。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小组长明确落实每个成员的任务,并检查各自完成的情况,加强对个体学习结果的考核,教师对小组长的管理成绩单独考核。另一方面,教师的点评很重要,不能只找答案,还要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处理好问题式学习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并不完全取代传统的以及其他的讲授法,应该结合起来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黄甫全.问题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8(1):38-42.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J].中国大学教育,2005(2):6-9.
[3] 刘丽萍.关于公司金融课程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0-131.
[4] 邓可斌.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J].金融教育研究,2011(2):76-80.
[5] 袁鲲.公司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探讨[J].科教文汇,2010(4):39-40.
所谓高职高专,就是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尽最大努力培养出一批适应岗位需求的金融高素质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实行改革时要关注这一问题,创新教学方法。⑴问题教学方法。此种方法以小组合作为主,由教师设置问题或由学生自主设置问题,然后大量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由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研究成果,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⑵模拟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意在模拟真实的金融环境,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这种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程模拟方案。例如:企业沙盘模拟实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然后由学生自由竞选公司职位,待确定各自职位后进行公司的运作,如何运作生产线、生产何种产品、何时注册公司开发新型产品等,都需要学生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是在课程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实践课程,它在培养学生金融思维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⑶竞赛教学方法。学校应多组织一些类似学生职业规划的竞赛,设置相应的奖项。这种竞赛的举办会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得到发挥。
3改革考核制度
教师不再为学生勾画考试重点,而是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考试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开卷、实践考试、课堂测验、口试、提交论文等,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4.改革教学模式的建议
⑴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一种适合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提高的教学模式。例如:学校可以丰富课程的设置,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业务素质课、实践课等,多角度、多方面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为学生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⑵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双导师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项能力。⑶以往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宏观经济为主,因此,要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以宏观经济学为重点课程的基础上补充微观经济学内容,让学生全面地学习经济学知识,掌握全面的经济运行模式。⑷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高职高专的大部分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时间去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能做到及时了解经济的最新动态,从而造成知识内容陈旧,思想落后,并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应为教师多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聘请一些外籍教师及金融专业人士为学生教授金融课程。为学生了解最新金融动态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案例教学;国际金融学;实践教学;师范类院校
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学专业和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涉及的热点问题较多,因此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又因为课程内容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宏观性,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难、杂、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更适合学生学习国际金融学。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案例教学源于20世纪初的哈佛商学院,后在哈佛企管研究所推广下迅速从美国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具有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学生主体性等特点,和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好的优点(张家军,靳玉乐,2004),在广大高校教学中深受欢迎。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些现实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事件作为素材,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的典型性。案例教学的本质是要用案例这一工具来反映案例背后包含的经济学原理,所选用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同时运用案例的形式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也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因此,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
第二,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主要是由教师选出案例,然后通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互相讨论的形式展示,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另外,案例教学并不是把这一个或几个案例分析透彻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例把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并掌握。
第三,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要求小组成员都能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同时也要求教师能融入到学生的队伍当中,与学生成为一个共同体。
第四,案例教学具有思维的发散性。针对教师选择的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尽相同。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追求统一的答案或标准答案,教师应该鼓励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会使学生和教师都收获更多。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领域不断出现新的热点问题,使得国际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重点学科。国际金融是一门应用型经济理论学科,是以国际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涉及国际及国内货币、资本、信用活动等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可见,国际金融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另外,现有的国际金融教材时效性不够,针对本科生的教材大多以理论为主,结合现实情况的较少,尤其是热点问题不能及时纳入教材当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针对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讨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型和积极性,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一些师范类院校向综合型发展,也开设了一些经济学专业,其中涉及到国际金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大四学生,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对本课程的案例教学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在国际金融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环节:
(一)筛选经典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选择案例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教材所讲内容将国际金融理论问题与热点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好的案例往往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增强,案例越经典,印象越深刻,对相关知识和理论也就掌握的越透彻。因此,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对所选案例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案例应该非常熟悉,对将要介绍的案例相关背景做一些简单介绍,使学生先有一些初步认识,也为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整理资料做准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需要,由学生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策划。国际金融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经典案例还是比较多的。例如,在学习外汇与汇率部分,就有非常著名的喝啤酒的案例;外汇与汇率制度部分可以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外汇交易部分可以结合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部分,可以结合当前的欧债危机等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大家熟知并且影响力较大的案例。
(二)设计与策划案例提纲
选取案例之后,并不是直接交给学生,由学生整理资料,课堂发言就可以了。在进入到学生课堂发言这一环节之前,教师要对所选案例进行设计与策划,对此次案例教学有全面的把握。在设计案例时,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仔细思考推敲,对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好,避免出现学生准备的知识脱离原本的教学目标等情况的出现。首先,选取案例之后,要设定案例教学提纲,明确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其次,设定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和顺序,引导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再次,明确此次案例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对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突况,教师尽可能提前预测,并做好应对措施;最后,对案例教学进行点评与总结,并针对此案例做出启发性指导。经过对案例大纲的设计,教师对案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例如,在讲欧债危机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去了解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拉美债务危机,了解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在此次债务危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通过分析危机的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应对措施以及对国内外的影响等方面,最后分析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经过此环节的设计后,案例教学会更加系统、全面。
(三)课堂讨论与发言
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并引导学生对案例教学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到讨论与发言环节。学生课堂讨论与发言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完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提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小组划分,每组人数控制在6~8名左右,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但教师也应该注意自由分组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师范类院校女生较多,可能会出现几组全是女生,而一组全是男生;或者学习好的学生全集中在一组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协调。每个小组选取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所有相关事宜。首先,组长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根据教师的引导认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PPT辅助案例教学;其次,组长负责收集各个成员的观点和看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大家都能发言,如果时间不允许,就选举代表汇总发言,每位学生的发言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再次,每组学生讲述完毕后,可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提问或者补充,充分给学生相互沟通和探讨的时间,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及时帮助解决;最后,组长负责对学生发言进行记录,并对观点进行分类,有助于最后的总结。在讨论与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和组长以及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争时,由学生对两种制度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按照大家的发言进行整理和汇总,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这样有助于对两种制度有全面和清楚的认识。
(四)教师点评与总结
在所有小组成员都陈述完毕后,教师应该对此次案例教学做出点评与总结。案例教学中教师虽然不是主要参与者,但却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针对所讨论的案例本身,教师应该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弥补学生在教学中的不足,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层面从个例上升到一般规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拔高,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理论的实践能力;其次,针对本次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分析方法、思路、课堂表现等方面要给出评价,哪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等方面给学生明确的指出,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最后,每次案例教学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写一份关于此次案例教学的总结报告,根据此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堂讨论重新进行修改和撰写,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梳理,理解更加全面、透彻,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国际金融学案例教学的调整方向及保障
国际金融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笔者针对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国际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学课程中能够更顺利的实施。
(一)国际金融学课时较少
案例教学在西方管理研究和教学中较为流行,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案例教学所用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例如,有些师范类院校国际金融学是针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总课时36,这对于开展案例教学有很大的难度。总课时中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开展案例教学的课时就更少了。因此,建议增加国际金融的课时安排,为案例教学争取更多的时间,保证国际金融学中的经典案例可以很好地运用和学习。假如在总课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只能将大部分工作安排在课下,或者对教材进行处理,突出重点知识的讲述,以学生们比较感的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案例入手开展教学,尽量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内容贯穿其中。
(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太高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学习国际金融学的,因为很多知识和热点问题都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学生比较有兴趣。但是如果课程安排到大学四年级,就会出现不太受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太好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四的这个学期开始投入到考研大军,投入到考公务员的队伍中,或者考各种证书以备就业时用。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积极发言,这些会让学生感觉课后任务较重,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也就容易出现参与的学生不太多,发言的经常发言,而不发言的经常是沉默不语。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案例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应该逐渐把它推广成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对于大四的学生要进行引导,不能认为案例教学会浪费时间,反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途径,而这种实践能力正是我们大四的学生所需要的。
(三)教学设施有待改进
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对硬件设备等教学设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鼓励学生在准备的PPT中插入音频、视频等资料,从声音和视觉等方面更好地展示案例,更能身临其境地模拟案例情景;还可以在PPT中插入链接,随时可以使用需要的互联网资料等等,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果教学设备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和硬件水平方面做出改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促进案例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四)金融实训课程有待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应用型强的学科,国际金融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采用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国际金融学的教学中,不仅需要案例教学,同时也需要金融实训课程的建设,例如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平台。在国际金融学中,外汇交易非常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金融衍生工具以及金融结算工具和手段都是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的。例如在外汇业务当中,学习到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业务的时候,可以针对两种业务的报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询价、报价、成交等过程。学生在模拟交易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外汇交易的流程,报价方法,存在的风险等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购买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五)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合作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与平台。学校可以积极与当地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联系,并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使得校内模拟实验可以进行到校外,并且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学习。例如,在学习金融结算工具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到商业银行实习,认识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相关金融结算工具,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见到这些凭证,而不是只限于书本知识。不仅可以使知识更加牢固,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聘请校外的金融方面的专家或者金融机构、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开办讲座,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课本以外的金融知识,了解金融现状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好地和社会接轨,为社会服务。
四、总结
由于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方式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2]贺丽丽.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9):211-212
[3]史萍.在开放环境里改进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J〕.时代金融,2008(9):86-88
[4]张中锦.案例导向型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6):77-80
[5]甄翠敏,杨洁.基于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方案〔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9-92
[6]杜志丽.运用案例教学,深化创新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6):90-91
[7]徐建华.西方高校课堂生态研究的取向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4(8):153
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金融证券专业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的设计要求和模式,以及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配套要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金融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旨在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技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丰富的实验和实训等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教学[1]。同时,对教学场所也进行改造,达到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训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体化训练,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步提升,消除以往出现的“单条腿走路”的情况。
1高等职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比较复杂,兼有诸多教育的属性,但是又不能完全按照其中一种教育来定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设计也是如此,其中既包含了高等教育的元素,又包含了职业教育的元素。因此,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要遵守,职业的特殊要求同样也要得到体现。总的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校企合作为原则。职业首先来自于企业,将企业的要求提升为教学要求,再将企业的不足也提升为教学要求,能够很好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学校应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总结和归纳,确定教学的培养方向;其次,对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分析,找到企业对于人“能力”的需求,总结出需要学生所掌握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与操作能力;再次,根据这些信息开设相应的核心专业课程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成课程体系;最后,要与合作企业签署人才培养协议,确保学生就业。第二,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是一个很宽泛的命题,包括诸多方面,比如课程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等。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建设。
2理实一体教学的设计要求及模式
从金融的职业特点来看,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并且几乎经济的每一个领域都要和金融打交道。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金融专业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应该也以金融的职业特点为切入点,围绕金融的应用领域,灵活设计针对性项目任务[2]。围绕金融的职业特点和学生的现状设计的项目化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兼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3强化实习过程的作用
实习过程是理实一体化改革与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所起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实习体系的设计也是理实一体化改革的特色之一,以理财专业为例,其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实习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下,实习主体毫无悬念的只有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只是其中之一,授课老师同样要接受实习。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在实习过程中的直接接触将树立他们对此业务的立体感受,缩短他们的适应期。对于教师来讲,在实习过程中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将切实改变今后的课程教学效果。因为现有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者型人才,真正有过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并不多。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收入在整个社会都属于中高等水平,因此很少有人会考虑转行到学校担任教师,这就导致了金融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低下,教学脱离了实际。教师与学生同步实习,能够然教师近距离接触行业的最新动态,做到教学与时俱进。第二、实习地点。理财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广,银行、保险和证券等行业都可以作为实习单位。从理论上讲,去合作企业实习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实际上这么做要考虑诸多因素。金融机构的安全等级较高,而实习人员的素质与正式员工毕竟存在差距,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人员实习。实习地点应该由学校出面进行统筹安排协调,方便实习单位对实习人员进行调度和管理。第三、实习时间。按照传统的实习方式,学生一般在掌握了所有理论知识之后才会去安排实习,通常是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理实一体化改革在这个方面要进行创新,结合学生对职业的认知程度组织实习,但是还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成本。对于教师来讲,实习的内容要比学生略少,教师的实习以顶岗实习为主。第四、实习内容。传统的实习往往只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实习,对于实习的效果没有实际能力上的评价,只是以一个实习报告进行打分。在理实一体化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实习效果已经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了。学生的实习是着眼于分阶段和分层次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
4改革课程教学效果考核环节
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绝大多数会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企业,在人才培训之前,学校与企业都签订了培养协议。为了降低学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必须对课程教学设计是否达到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环节的设计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进行改革,不能用过去的考核方式来看待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那样最终的结果是教学轨道又逐步被拉回到了旧套路上,例如高考制度不变,那么高中教育的教学结果就不会变,围绕这个结果的所产生的运行规则都不会变,一直在呼吁的学生减负都是空谈,各种禁止的行为只是由公开变为了隐蔽而已。在理实一体化的改革背景下,考核教学效果不能只靠一张检测理论知识掌握水平的试卷,而是改为多种考核手段按不同的搭配比例相结合的方式。在纯理论教学的课程中,采用试卷考核是无可厚非的;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中,可选择卷面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降低卷面考试在最终考核结果中的影响比例,提升学生对课程实践的投入程度;在实习课程中,取消以实习报告论英雄的模式,将学生的实习表现合理评定为表现分数,并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总分,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5结论
理实一体化改革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性改造,其中思想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利益为根本。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人翁意识,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其中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燕,葛炜,董丽芳.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护理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01):39-41.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137-03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SDR的价值将由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共同决定,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而且预示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稳妥有序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了金融行业的双向开放。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经济部门需要的是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又能熟练应用的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然而,相关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国际金融学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大,内容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进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
国际金融学科研究跨国界的货币金融问题,是一门研究国际货币信用关系和资金借贷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系统介绍了不同国家之间如何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经济交易。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各国货币比价关系由黄金平价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是统一而又松散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并产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促进了各国货币领域的磋商与协作,也形成了各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之后30年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资本的跨国流动也更加频繁,出现了欧洲货币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性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欧元的诞生成为国际金融史上的创举,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思考。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已逐步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形势展现出的新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来看,国际金融课程的相关概念、分析模型较为复杂,但又同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密切,兼具理论研究的抽象性和现实问题的具体性。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初涉本课程的学生会觉得汇率制度、金融风险、国际收支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熟练掌握汇率标价方法、国际收支核算规则等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从授课模式来看,当前很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国际金融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以及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导致理论和现实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都面临着实习困难的窘境,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职位给在校学生,实训基地往往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如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等)。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国际金融课程不仅应当着力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
本科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较多,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五版)、刘舒年和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从内容上来看,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内外部平衡的调节及外汇管理等内容,偏重从国情基础上进行内外均衡及政策分析;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负债管理等,较为偏重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国际金融知识的应用性;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外汇、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注重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可以看出,上述教材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应当根据国际金融课程专业性质选择适合的教材。
(三)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师都具有较高学历,国际经贸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也十分注重相关科研工作,并能研教结合、以研促教,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开设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练掌握对外经贸业务流程的专业人才,例如在远期外汇业务中,哪些情况需要借助远期外汇来防范汇率波动?如何与银行签订合约来购买或出售远期外汇?远期外汇的交割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交割的情况有多大比重?在课程讲授之前,任课教师对于上述问题都应熟悉掌握,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讲来了解远期外汇业务流程。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任课教师的经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在实际工作部门的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案例导入引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讲解,最后给出典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加以分析操作,通过案例教学辅以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外汇及汇率时,可引入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泰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同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在讲授金融衍生品时,可引入巴林银行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等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保值与投机中的作用机制,针对雷曼兄弟破产、次级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机制、美国对高杠杆率的失察、美国政府的救市方案等展开互动交流;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时,可引入1992年的英镑危机事件,要求学生总结英镑危机的教训,并提出对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看法;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时,可引入墨西哥、泰国在发生收支危机时,IMF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所提出的条件;在讲授最优货币区理论时,可引入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消费者、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并通过查阅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表现,分析欧元的走势;在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人民币是否具备放开资本账户的条件。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二)增加模拟实训,注重实验教学
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注重实验课程。通过在教学中开设国际结算模拟、外汇交易模拟、公司业务模拟等专门训练,将课本知识应用于践。相比较公司实习而言,这种模拟实训教学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体会到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提高学生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领悟能力和对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应当注重实验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用高仿真场景将原本需要在金融市场才能够实现的过程在实验室中模拟再现。安排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更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实时财经资讯、金融市场的国内外历史数据,以及权威专家的分析评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与现实同步的实时行情数据,指导学生进行外汇投资、期货交易的实战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切身体会外汇交易中的风险。
(三)追踪学科前沿,拓宽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出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变化。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对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等相关章节形成了冲击,暴露出了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不足。国际金融实践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善,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实时更新。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国际金融教学体系也应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内容,客观评价衍生金融工具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追踪学科前沿提供了硬件支持,可以动态直观地展示知识体系的内在机理,通过在教学课件中加入实时热点,将教案、习题、案例等制作成网页,同时带领学生登录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还应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和国际金融实务专家定期讲学,或举办论坛及学术会议等,拓宽教学渠道。
[参考文献]
[1]方英.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0(14):112-113.
[2]贾先文.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1(19):100-101.
[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4]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09(2):122-123.
[5]刘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1(4):91-92.
[6]刘士宁,吕惠娟. 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J]. 特区经济, 2014(11):230-232.
[7]刘舒年, 温晓芳.国际金融(第四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8]潘晴,刘立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4):115-116.
优秀的管理能力,不断强化的服务意识,遇事经常换位思考的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分析、判断、预测市场的能力,如何保证管理者信息及时、对称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销售员技巧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总结一
来到市场部工作已有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中,领导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很快了解并熟悉了自己负责的业务,同时更感受到了市场部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对员工无微不至关怀的温暖,感受到了市场部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到了市场部人作为公司核心部门工作的艰辛和坚定。更为我有机会成为市场部的一分子而荣幸和高兴。
三个月以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由于岗位的职责目前我的工作重点:
一是在于服务,直接面对客户,深深的觉得自己身肩重任。作为企业的门面,企业的窗口,代表的是企业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客户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都应态度热情、和蔼、耐心,处理业务更应迅速、准确。过去的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客户最需要的服务,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为我今后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工作中除了每天要做好的客户来电、案件投诉受理及市场部后勤工作的一些工作外,时刻监控市场动态,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客户管理提供相关建议等。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协助下,基本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了各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是产品的价格管理、客户管理,具体包括按照相关销售管理制度,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随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与销售部一道对客户实行动态管理,作好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评价;对销售市场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等工作;三是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市场部员工应当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不断强化的服务意识,遇事经常换位思考的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分析、判断、预测市场的能力,如何保证管理者信息及时、对称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标准,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做好个人销售工作计划,克服对市场的不熟悉、客户的不了解等困难,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短短几个月时间,虽然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与一个优秀的市场员工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
1、由于经验少,从事管理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虽然能够充分认识创新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但创新意识不够强;
2、由于多种原因,有时对于工作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协调难度大。
3、遇事经常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沟通时,说话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勇于承认缺点和不足并正确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加以改进,对于自己来讲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以上是我个人任职市场部工作以来的小结,也是我个人XX年上半年 ,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总结二
我十分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顾问式营销技巧―销售潜力核心》课程培训。透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学习了顾问式销售技巧培训的概念原理,学习了“客户建立关系“制定销售拜访计划”“确定优先思考的问题”“阐述并强化产品利益”“获得反馈并作出回应”“获得承诺”等销售流程、步骤等。透过学习,我认识到顾问式销售技巧培训是目前广泛受到销售人员认可的一种销售方式,是指销售人员以专业销售技巧进行产品介绍的同时,运用分析潜力、综合潜力、实践潜力、创造潜力、说服潜力完成客户的要求,并预见客户的未来需求,提出用心推荐的销售方法。
透过学习,让我认识到:做想做一名好的销售人员,个性是金融行业的销售人员,务必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帮忙客户解决问题的顾问式销售理念,将销售的重点,放在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上,而不是放在产品上。其二在探讨拜访客户前,要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在应对客户时,各个环节的注意要点,需要注意的各个细节。其三、务必要以客户为中心,展示给客户带来的好处。挖掘客户的难题,体现我们方案的价值。其四、提升服务品质,让客户感受到后续服务带来的价值,进而锁定客户,让客户持续购买。其五,应对不不同的客户群体,我们有必要透过人格类型分析,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制定销售对策等等。在学习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有一下几点:
1、“用头脑做销售、用真心做服务”
用头脑做销售技巧培训,是让我们在销售之时,要动脑经,想办法,做市场调查,开发设计创新型的产品,建设行之有效的销售渠道,做好独特的宣传攻势,网络对口的目标群体,高效的将我们的产品推销出去;而用心做服务,即是让我们在做销售的同时不仅仅仅是要我们把产品买出去,更多是要在售前、售中、售后阶段做好客户的服务和维护工作,让客户充分体会到我们销售的专业性、职业性,真让客户享受到满足感、安全感和舒适感。而我们作为金融行业金融产品的销售人员,就更应遵循“用头脑做销售,用真心做服务”的理念,踏踏实实的做好金融产品销售服务工作。
2、“信服力、可信度”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导向。
透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个销售顾问,其信念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技能。要想做好销售务必具备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所服务的公司是的公司,相信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是的产品。相信就将得到,怀疑即为失去。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
3、“商品+服务”/价格=价值
透过学习,我充分的认识到,商品的价格的高低取决与商品本身的价值与其销售过程中所带给服务的品质,因此,我们在金融产品的销售技巧培训过程中,销售的是什么?是金融产品本身,或是银行服务本身,或是金融产品加银行服务?显而易见,我们销售必然是我们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本身,而客户购买的不仅仅仅是金融产品,银行服务,更是购买是一种感觉。因为大多数人是理性思维,感性购买,此刻的人越来越重视他所购买的产品所能给他的一种感官和心理上的感觉。在竞争异常激烈、金融产品同质性异常突出的金融市场里,怎样让客户认同理解自己的产品呢?这就需要去迎合客户的感觉,感觉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载体,但在销售技巧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营造好的感觉,包括客户所了解关注到的企业、产品、人和环境都要去注重和加强。
4、“逃避痛苦”大于“追求快乐”
透过学习,我认识到客户的行为的动机即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客户在买卖过程中卖的是什么?客户永远不会买产品,买的是产品所能带给他的好处,所能让他逃避的痛苦。客户不会只关心产品本身,客户关心的是产品的利益、好处、价值。他购买你的产品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利益与快乐,避免什么样的麻烦与痛苦。一流的销售顾问卖的是结果好处,二流的销售顾问卖的是成份,三流的销售顾问卖的`是价格。这也让我充分学习到,在日后的金融产品销售中,要针对客户的痛处对症下药,阐述其所拥有的价值与利益,能让客户消除的苦痛与带来的诸多利益,透过“痛苦、快率”规律,有效的销售我行金融产品。
5、“F.A.B法则”
透过学习,让认识到FAB法则是指推销员运用产品的特征F(Feature)和优势A(Advantage)作为支持,把产品的利益B(Benefit)和潜在顾客的需求联系起来,详细介绍所销售的产品如何满足潜在顾客的需求。特征F是产品的固有属性,它描述的是产品的事实或特点;优势A是解释了特征的作用,证明产品如何使用或帮忙潜在顾客;而利益B则说明产品能给潜在顾客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证明产品如何满足客户表达出的明确需求。
透过学习,我也充分了解到,在日后我行金融产品销售技巧培训中,我们务必灵活运用FAB法则,将我行金融产品的利益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强调潜在顾客将如何从购买中受益,才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让其做出购买的决定。
总结三
转眼间,20XX年已悄然走来,x年,综合办培训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在公司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向如下:
一、培训工作情况:
x年综合办培训与其他部协作共举办了员工培训二十期以上,共四百多人人次参加,每届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标要求;(其中包括全公司员工消防知识,消防实战练习)。
二、培训工作分析:
1、x年的培训工作比起x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培训课程还是培训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一是:对一线操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二是:全员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协作教育与培训;三是:脱产和半脱产培训,学校将参培人员送到其它培训机构或规模企业,接受创新思想和技术提高培训。
2、完整了培训计划:建立了制度性培训体系,比起以往的培训工作缺乏制度完善和系统化,培训管理幅度和力度较弱,员工培训意识差,培训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形。综合办建立了职工学校,利用职工学校平台,在总结了以往的培训经验基础上,优化了培训的重要性,重点加强了培训内容全面性,提升了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x年的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工作,让新入职员工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在投入工作。
三、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培训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训“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与学孬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性。
2、虽改变了培训制度但是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取“上面讲,下面听‘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员工的兴趣,导致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3、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时间与课时的不长是导致形式化的主要体现,短短的1个小时不能完全将所要讲的课程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来。
4、实施培训的针对性不好,后续效果评价不到位目前培训整体还是停留在推的阶段,培训计划更多地靠主管部门去督促和实施,相对缺乏对业务的支持,针对性不强。
5、内部授课老师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讲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