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08:15: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研究计划的完整性
研究性学习其实相当于大学里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制,只是研究课题的大小不同而已。但凡研究都要通过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和成果总结等几个步骤。这就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中学生则几乎没有接触过科学研究,所以在初期确定课题时就迫切需要指导。课题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如何确定课题在此不赘述。单论初期确定课题时研究计划的完整性。
如“青岛楼山”课题,学生事先没有到楼山实地考察过,只知道楼山是重工业污染区,想到山上取些标本,考察楼山受污染的情况。对于在山上能取到什么生物标本,取了标本如何处理、观察,能不能查阅到楼山前些年的环保资料都非常模糊,也没有要取得什么形式的成果的打算,对如何进行整个调查研究心中没底。不搞清这些问题而急于下手去搞研究,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难预料研究的结果。所以首先要给学生上一堂研究方法课,通过介绍科学研究的步骤,和学生一起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学生自己回去再进一步地讨论,确定了整个计划的关键步骤:比如先到楼山实地考察1次,并且可以到当地环卫局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整个过程要注意留取资料,如出门一定要带照相机拍照等。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家做到了对整个研究计划心中有数,对完成研究性课题充满了信心。后来学生在第2学期做“进化论”等课题时,事先就能制定出大致的研究过程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等,表现了长足的进步。
2研究过程的监控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如果在研究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不注意日常监控,则很容易造成组员忙闲不一的局面,甚至最后使研究课题流于形式。
比如在“卫生”课题中,由于日常监控不够严谨,5个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其实基本上是2个学生在忙,有违于研究性学习“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原则,也不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按照初期确定课题时组员的分工认真做好每周鉴定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注重过程评价也可以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研究性学习。
3成果的形成和展示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形式包括论文、模型和标本等各种类型,展示成果的形式也有许多种,其中课件是有效而且常用的一种,但是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由于课件的可视性和良好效果而被当作学习的成果来下功夫,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
如到学期末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时,由于时间紧迫,不少学生不自觉地把课件当成了最后的主要成果。不少课题都是先做课件进行展示,然后再慢慢写论文。有些小组甚至把课件上的文字直接取下来当作论文,导致论文存在口语化、用第1人称、不严肃等问题。应该要求学生先整理出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再制作课件来介绍研究成果,这样既保证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也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序。
4经验教训的总结
一个研究性课题结束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一点对于师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顺利开展下一个研究性课题的基础。学生往往刚结束上一个课题就急于着手下一个课题,这时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总结。
比如在“卫生”课题中由于没有注意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研究过程的照片一张也没有,导致最后在制作课件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且整个小组分工不清,没能很好地进行合作研究;“青岛楼山”课题中因为样品的破坏,导致研究过程和结果脱节,造成巨大的漏洞,不可弥补。但在“青岛楼山”课题中由于一开始就注意了研究过程的记录,所以整个研究过程:上山、采样和访问专家等有具体记录。通过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学生对做好下一个课题更是充满信心。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48-03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也可以运用于学科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思想品德学科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的变化,更加迫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思想品德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思考。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根据教学的内容指导选择研究的课题
如何根据初中教学的内容来选择研究的课题呢?一般地说,要把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拓展知识。例如,根据初三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出一些拓展性研究课题,如“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状况及作用”“为自己设计合理的消费方式”“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等。又如结合当前中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现状,引导学生去探究“培养合理消费观念”。此外,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或者查阅收集其他相关的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尽管不少学生研究的“成果”仅仅停留在对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2.深挖教材,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注重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结论与过程并重,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给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探究空间。例如初三《关注经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态度”作了如下表述:“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但教材并没有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不监督和管理、监督和管理不适当的后果是什么。在教学中笔者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结合本地经济模式实际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从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懂知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从生活中发现的困难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可见,要学得实际的学问,就必须从生活出发,把书本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根据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设计课题,例如“台湾倒扁的思考”“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思考”“我校学生的消费观”等,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史料,或者通过调查访问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小论文。如“上华镇中小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上华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尽管学生的论文比较浅薄,但通过研究,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也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懂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使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二、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学生主动参与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
①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如自己选题,设计活动计划、步骤,设计调查问卷,亲自上网查找资料等,从而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上华镇中小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充分通过对所在村居调查访问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②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中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方式来实现的。学生以课题分为小组,一起查找资料,一起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互动合作探究;同时又在论文报告会、辩论会或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分享成功的喜悦。可以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受益的,并不是所得到的研究“成果”,而是探究问题时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和创造灵感,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和所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是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来体现的。在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①选题的指导。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有代表性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开展的题目为课题。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又必须考虑其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如在学习初三《学会合理消费》时,有部分学生选择了“XX学校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这个课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且选题的切入点比较好,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包括能力、兴趣、需要);又与教材内容相吻合,操作性强。又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关于传统文化问题时,有部分学生选择“潮汕文化的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尽管社会价值大,但可行性小,因为这个课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所涉及的范围太大,按初中学生的能力、精力、知识一时无法完成。因此建议学生把课题缩小,选准一个切入点去探究,后来学生确立了“潮汕功夫茶的探究”“潮汕民居建筑艺术的探究”等,最终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给予选择上的指导是必要的。
②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工。首先,结构要合理。教师必须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题类型等进行分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就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异质分组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是我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分组方式,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其次,分工明确。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策略
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紧张的中学生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满怀着美好的憧憬和喜悦的心情跨进了大学的校门。根据多年带大学新生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学在为各位新生展现一个全新面貌的同时,也给许多学生带来了困惑和不适,不少学生莫名的感到孤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无所适从。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能否在这个起点上顺利前进,对其一生来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一方面,这一起点的能否适应,将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这一起点适应的好坏将成为大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对大学新生的不适应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新生在不适应方面的主要表现
上大学之前,受到老师、父母、亲朋对大学生活的过分渲染及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学新生对大学满怀憧憬和梦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学是一个浪漫而美好的新天地,考上大学就等于有了美好的前程。而当真实的大学生活全面铺开时,紧张激烈的竞争、单调枯燥的学习和生活、三点一线的简单重复、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从而陷入沮丧和迷茫中。面对大学生活,新生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变化造成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从生活方式看,在中学学习期间,大多数同学居住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较为独立的生活空间。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家长包揽了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生活琐事。加之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生活上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孩子亲自动手,家长自会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而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得自己操心,特别是对于第一次远离家门求学的同学来说,很多同学缺乏自理能力。在每年的迎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家长在宿舍帮孩子铺床单,挂蚊帐,整理东西,而孩子在一旁无所适从的情景。很多学生在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为吃饭、洗衣、整理宿舍等生活问题而烦恼;从生活范围看,中学生活领域较窄,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基本上是从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即使住校生也是在教室、宿舍、食堂之间活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特长爱好,更很少参加业余活动。而大学的生活领域大大拓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应接不暇,有的同学认为是浪费时间而不愿参加,有的同学想参加却由于缺乏特长而只能望而兴叹,导致生活内容单调;从生活习惯看,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组成一个新的集体,各地的饮食习惯、气候条件、语言交流都有差异,特别对于在中学时代从未住过集体宿舍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要住在嘈杂的集体宿舍中,每个学生的个人作息制度、卫生习惯、脾气爱好等各不相同,不少同学感到很不习惯,造成晚上失眠、白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能安心学习。
2.学习环境变化造成的不适应。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这一主导活动没有改变,但学习方式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大学以前的学习中,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重点基本是围绕中考、高考进行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重点内容,直到学生弄懂为主。而大学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大学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第二,学习内容及方法发生了变化。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内容专业性、理论性增强,课程门类多,教师讲课又不拘泥于一本教材,而且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还需要课外查阅资料、现场调研等才能完成;第三,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发生了变化。科技论文。中学的学习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而大学相比较有更多的自由,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得学习时间很零碎,有的同学就不会科学地支配时间,总觉得很忙,但是又感觉什么都没干,把自己搞的很累;第四,自我评价发生改变。科技论文。大学入学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凡是进入大学校门的同学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是老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而来到群英荟萃的大学中,中学时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已不存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单纯凭借学习成绩,不少同学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3.人际交往变化造成的不适应。大学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它是学校到社会重要的过渡阶段。大学以前,同学们大多处于同一地域,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窗好友、父母亲朋和师长之间,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人际关系相对稳定和简单。但到了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组成一个新的集体,共同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例如,我们所带的新生中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不能融入宿舍和班集体的现象,有个别宿舍同学更是冲突不断。我们发现,大学新生一方面渴望交往,但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卑、害羞、性格内向等原因,或者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而不敢或不会交往,从而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导致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强烈的孤独感使一部分学生整日沉湎于过去或幻想之中,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放任自流、自暴自弃,与同学和集体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二、应对策略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要解决好大学新生对大学的不适应问题,应深入了解大学新生的特点,根据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应对策略。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给新生介绍大学集体生活的基本要求,从日常生活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主、自立、自制。第一,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己打水、叠被子、打扫宿舍卫生、洗衣等生活琐事,学会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第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理财。学生进入大学,第一次掌管了“财政大权”,普遍会出现开支无计划,月初往往出手大方,挥霍无度,而月底又陷入“经济危机”,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定好月、周、日的生活支出计划,并尽量按照计划进行,杜绝超前消费;第三,引导学生尽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在与宿舍、班级同学共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谦虚宽容,并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等;第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科技论文。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某一方面的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中陶冶情操,充实生活。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模式。自学是大学学习过程区别于中学学习过程的最显著特点,在学分制条件下的学习自由度就更大。因此,要帮助新生适应由较封闭的应试填鸭式的中学教育模式到开放式、自助式的大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第一,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通过请本专业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有经验的教师等开展专业教育讲座,组织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为新生介绍所学专业的设置、本专业的特点及本专业的现状等,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第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结合学生情况,从个人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其逐步摸索出与自己水平和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并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电脑和网络等查阅相关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由被动依赖型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型学习;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要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使他们产生学习需要。建立有效的以奖为主的、以积极的正面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 激发学习诱因,并以学习的社会责任感来推动自己主动的学习。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自觉的目的,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坚定的毅力努力拼搏。尤其是对有专业情绪的学生来说,更要帮助其尽快消除专业情绪,端正其专业思想,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指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一,在新的班集体建立之初就要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重在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座谈会、演讲比赛、辩论赛、联合会等,增强同学之间接触、了解的机会,促使同学在交往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和相互了解,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新生人际适应能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还增加了同学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增强,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服从他人与善于领导他人、善于帮助他人与乐于接受他人帮助的良好品质;第三,加强大学新生交往技巧的指导,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对大学新生开展大学生交往专题讲座,介绍大学生交往的特点、交往障碍及防治措施等,帮助其克服害羞、内向的性格,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诚实守信、主动热情、和善谦逊的个人修养,以诚恳的态度与周围的同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21.
[2]刘淑俊.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3-55.
[3]谯利平.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与自我调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3):19-21.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绍兴人的‘菜篮子’”这一课题研究中加以阐析,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研究性学习得到真正的实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菜篮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过,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初中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选修课,当作学校课程改革尝试的一项内容,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作为初级中学,应考虑学生与高中阶段学习的衔接,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本人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初中教育教学的特点,从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以“绍兴人的‘菜篮子’”为例,就在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设想和看法。
一、课题的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的饮食状况、家庭成员的地位、人们的消费理念、环保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绍兴人的“菜篮子”里面的内容更丰富,也更复杂了。一滴水里看世界,菜篮子虽小,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大。结合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选题,使身处其中的中学生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到强烈的社会参与感、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加强学生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注意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亲身体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
二、课题的实施
1、知识的补充与资料的收集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会碰到原来课堂中没有学过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能及时、适当地加以补充。譬如“饮食结构”、“消费理念”、“环保消费”、“社会角色”等,学生可能概念模糊,教师这时就应适当加以解释、补充。同时,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途径,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课本,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教师则主要起引导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多地获得资料呢?
途径一是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本课题中我们可与绍兴市统计局、市场管理部门等单位联系,请相关专家来作辅导报告,或由学生提问通过谈话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资料。
途径二是查阅文献。在研究资料的收集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到查阅文献的工作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如《齐景发副部长在全国十大城市第十一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途径三是充分利用因特网查阅资料。在网上查阅有关“菜篮子”的相关资料及与绍兴同类型城市的资料,同时加以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绍兴与它们的差别,并初步探究其缘由,思考解决的办法。如杭州的马大嫂们的菜篮子拎得比绍兴的马大嫂们要轻松,原因何在?从中能反映出什么?
2、深入市场、社区,获取第一手材料
参观市区各大菜市场、超市,了解食品的价格、品种、质量、环保性、买菜人员(性别),了解绍兴“农改超”的发展情况,了解各经营商家的竞争情况(尤其是“好又多”、“乐客多”等外来商家入驻绍兴后)等,并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
对社区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看看居民吃的内容、吃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居民的切身体验、想法以及要求。
适当讨论我国入世后对我市“菜篮子”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社会性原则。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绍兴人的“菜篮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2、实践性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生主体性原则。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制定问卷调查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议等。
4、综合性原则。“菜篮子”这一课题要运用到婚姻家庭、环境保护、乡土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四、课题的总结
通过专家的辅导报告、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以及实地的考察调查,学生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观点,都会觉得有话想说,教师则可及时介绍小论文撰写的格式,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小论文完成以后,可以进行答辩交流,也可参加评比,甚至还可推荐好的小论文投稿发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五、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坚持把课题研究的方向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只有更好地设计新颖多姿、丰富多彩的课题,才能适合各类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可发号施令、横加干涉甚至越俎代庖,轻易用自己的思路影响或改变学生的思路。
尊重学生还体现在同一课题组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同学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则应对其进行多深度引导;而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腼腆、拘谨,虽口讷而心慧,教师则应多给予关爱,多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2、有效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交往对象,主要根据选题原则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提供咨询和建议。教师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学生,相反应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学生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踏实、克服困难、坚定执着、不懈进取的精神。
3、联系家长和社会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讲座、参观、访问、游览等多种活动方式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性学习。
4、评价重过程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应该重视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即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5、不断充实自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教师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挑战,与传统的照本宣科显然不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能查到的资料学生也能查到,有些学生甚至比教师查到的更多,这时,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在下降,如果不懂装懂地搪塞学生,那肯定不行,也有损教师形象,那就只有放下教师“架子”,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本专业外,对其它学科也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中随处体现广博的知识面,将能更好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
Ⅱ学生应注意的的问题
1、亲历实践、多提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学生应避免“旁听”、“旁观”的被动地位,而应积极参与投身其中,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自学、学会表达、学会做“学问”,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应持续不断地深入探究、多提问题、防止浅尝辄止。
2、学会合作与分享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就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中先进者帮助后进者,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这时就应彼此尊重和理解。既要善于倾听别人,也要善于表达自己、乐于合作、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只有这样,每个同学才都能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
3、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让生态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结合书本一些知识带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某些具体工作,如带学生参观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化工厂等企业了解治污措施;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和护林宣传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35-0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去,关注社会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最终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理论为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顺应新课改要求,思想品德课应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使课堂贴近学生,丰富多彩。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思想品德课体现陶行知教育理论、焕发生命精彩活力呢?就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录像、音乐、事物演示、语言描绘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课的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这一环节中,创设生活情境很关键。要收集生活素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内容大致是讲某中学学生听说周杰伦要到当地开演唱会,学生们异常兴奋,特写四个女学生打算每人花180元买演唱会的门票。录像结束,我请同学评价这些学生的行为。这一情境反映的情况在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心理和行为。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讨论结束后我点拨,加以总结,引出主题。创设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了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生活事例,深化学生情感认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内容要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有些例子是理想化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差距,难以使学生真正在情感上得到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经验、情感发展的实际。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把书本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讲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知识点时,没有直接讲它的含义,而是引用了生活的事例: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近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潮了椅面。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把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同学们看完这个事例,深有感触,纷纷举手发言。他们认识到,虽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知识点书本上用几句话解释,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很深的道理,要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个生活中的事例,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与他人交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认识,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比就事论事、以理说理更有说服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