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13:31: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政协文史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凡征编出版史料,是以研究历史、总结经验和教训、警示后人为目的的。晋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山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虽有盐铁煤炭等资源优势,却由于生产力条件所限,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明代山西商人抓住朝廷为地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实行“纳粮中盐”的开中制的历史机遇,走出口外,走向全国,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占据和分割了全国市场,甚至走向海外,形成了海内最大的商帮,居徽商、粤商等十大商人集团之首。晋商现象是山西乃至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的一个综合反映。在经济方面,它开辟商路,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各地城市集镇的兴起及国内外贸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所谓“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先有复盛号,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市”等民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它首创票号,开异地汇兑、转账结算之先河,汇通天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银行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积累了丰富的商贸经验,创新了经营体制,如“酌盈济虚、抽疲转快”,如两权分立、掌柜负责制、设立人身股等,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文化方面,它创建了灿烂的晋商文明,以其开拓意识、敬业精神、诚信理念、经营策略、管理方法等晋商精神和与之相适应而形成的建筑风格、戏曲艺术、饮食文化、道德伦理、社会风尚等,丰富了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
晋商研究首先是经济研究,但又不完全是经济研究。晋商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学科、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价值和审美意义。综观国内外晋商研究历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晋商的创新业绩就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赞成实业救国的学者开始整理晋商文化遗产,并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探究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想。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挖掘晋商史料,编纂出版《晋商史料全览》目的之所在。归纳起来,我想其重要意义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史,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明清晋商已消亡近百年,民国晋商也过去了5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事人的离世,直接反映晋商商人和家族的史料如族谱家乘、墓志碑文、传记家训、店规行规、会计账簿、当票汇票等文献和实物在不断流失;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晋商在全省及全国各地留下的遗址遗迹如商号店铺、作坊宅院、庙宇会馆、碑刻楹联等在不断被拆除或损坏;随着各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历史上晋商活动过的商业城镇、商品集散地、商业口岸、商路要地、渡口、驿站所在地等在不断消失;随着晋商后人的去世,一些口碑史料也在不断被带走,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组织搜集整理晋商史料,就带有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这项工作不但很重要,而且很紧迫。
二是资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实施“十一五”规划,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旅游业,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培育新晋商,促进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这些都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晋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哲学和理念,晋商积累的经营管理策略和技巧,晋商创立的组织制度如行会制度、企业制度、财务会计与核算制度等,都有可资借鉴的丰富内容。特别对山西来说,晋商史料的搜集整理,可以促进景点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促进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档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山西人文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
三是育人,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晋商500年的兴衰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晋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山西宝贵的文化遗产。晋商精神中勤劳俭朴、团结互助、诚信敬业、开拓进取等思想理念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如晋商以诚信闯市场,以诚信创大业,“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的大生意经,对我们今天发展信用经济,构建信用社会,建设信用政府,争做信用公民,就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从晋商史料中发现晋商精神的这些亮点,加以总结推广,使之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晋商的兴衰成败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四是为晋商研究提供史料基础,促进晋商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晋商研究目前已成为省内外相当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就目前晋商史料的发掘来看,却相对滞后。历史上晋商遍布全省全国,但晋商史料的发掘却主要集中在晋中一带,远远不能反映晋商的群体历史。在研究方面,虽然已经作了较深层次的开拓,著作论文也很多,但许多著作所引用的史料却大同小异,缺乏新的历史资料,“炒冷饭”的现象和问题比较突出。史料征集工作如果不能有大的突破,晋商研究就很难再有大的发展。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广泛、全面、深入地搜集晋商史料,以促进对晋商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引深晋商研究。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搜集整理晋商史料,编辑出版《晋商史料全览》,就是一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山西政协工作实际的举措。首先是省市两级政协和多数县(区)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委员会,有专职或兼职干部,其主要业务就是征集和利用文史资料。其次,各级政协有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只要充分发挥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就可以动员一支很大的力量。第三,各级政协相对于政府来说,位置比较超脱,具体事务性工作少,三级政协上下联动可以取得很好的协作效果。从上述几层意义上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政协的一项使命,也是我们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把这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集中了上下三级政协一定的人力财力共同来完成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
晋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兴衰成败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到明清时期达到极盛。当时晋商的足迹遍布于全国以至海外许多地方,特别是在省内,无论大小城镇,甚至偏远山区,都有规模不等的晋商产生,当时就形成了平阳帮、蒲州帮、潞州帮、泽州帮、汾州帮、太原帮、大同帮、忻州帮、代州帮、崞县帮等商帮。像临县这样的贫困大县,都曾有繁华的碛口镇;像右玉这样的穷县,也曾有兴盛的杀虎口……可见史料十分丰富。但如前所述,目前晋商史料的征集大多仍局限于文字资料,局限于明清时期,局限于晋中地区,这是很不够的。因此,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宽晋商史料搜集的视野和范围,力求更广泛一些,全面一些。因而也把书名定为《晋商史料全览》。《晋商史料全览》是一套大型系列丛书,分专题卷和地方卷。地方卷为综合卷,11个市各成一卷,按专题编排。《晋商史料全览》的所谓“全”,是相对而言,是尽力而为,事实上也不可能这一次就把晋商史料全部搜罗殆尽。我们力求做到“全”,一是指在时间上重点突出,主要收编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晋商史料;二是指在地域上全方位、尽可能地把全省各个市县及外省市有关地区的晋商史料收编进来;三是指在角度上多侧面,包括晋商的人物、家族、行业、字号、商埠、码头、宅院、店铺、商路、文献、碑刻、传闻、风俗和其他社会活动史迹等内容。
史料工作是史学范畴最基础的工作,就像盖楼一样,基础必须扎实牢固,否则楼房就会坍塌。史料工作这个基础打不好,就会给史学研究造成错误。因此,我们在搜集整理晋商史料工作中,坚持了一个总的精神,就是重在存史,贵在挖掘,急在抢救。重在存史,就是强调严肃对待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对所搜集到的史料,我们都加以认真细致的整理、鉴别和考证,力求做到求实存真,一丝不苟,以真实地记录历史,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贵在挖掘,就是要求我们的文史工作者深入下去,发现和搜集各地具体的史迹、史料,像考古学家一样,从历史文献、文物古迹和民间口碑口述中深入细致地发掘学术界尚未公布的史料。这像采矿淘金一样,是很艰苦细致的工作。急在抢救,就是要抓紧时间,特别是对那些年事已高、有“三亲”(亲历、亲见、亲闻)资料的老人,抓紧进行访问;对一些很容易失传的老照片、票据账簿、手抄家谱和残碑碑文,抓紧搜集回来;对一些正在损坏的晋商店铺、宅院、码头遗址,抓紧拍摄下来。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史料征集工作,征集到上千万字的晋商史料。
在《晋商史料全览》编纂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编纂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做到“三个体现”,体现史料性,体现晋商精神,体现完整性;力求做到“三个突出”,突出晋商名人,突出名老商号,突出地域特点;力求把好“三关”,把好政治关,把好史实关,把好文字关。一句话,我们力求向社会提供一套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实用性强、好看可读的精品图书。我们尽力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现在这套书就要陆续出版了,我们期待着读者的评判。
编纂出版《晋商史料全览》的基础工作是搜集整理史料,而搜集整理史料的大量工作在市县。在几年的工作过程中,各级政协领导和文史工作者都做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基层政协文史委的同志,在人员少、经费紧、工作条件差的情况下,不辞劳苦,甘于寂寞,付出了许多心血,借此,我以编委会的名义,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并向支持我们编纂出版这套图书的各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及山西人民出版社编审人员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我们工作水平还不高,本套图书一定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是为序。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重视知识水平”;“ 切实有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但是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实施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教师依然在“穿新鞋走老路”、“穿新鞋走弯路”,只关注知识目标、注重结果,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一些教师则走到另一个极端,只注重强调过程与方法,忽视结果,在数学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探索、体验,数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美丽光环下缺失了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学生的数学素养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不要盲目跟风,应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深刻领会教材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要做到“深入浅出”,没有对教材的“深入”,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浅出”。有些教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非常简单,而有的教师常把简单的内容教得非常复杂。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对教材的研究深度存在差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学习化加工,使“教材”进到“学材”,让教材本身所承载着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功能释放出来。为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教师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将视角投向现实生活.努力开掘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暗含着某种数学现象或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来建构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体系。
如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材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引出“十万”这个较大的计数单位,按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跟学生实际、生活实际无关联,为了教而教,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如果结合开学初老师给他们报到注册时收一些杂费的情行,让他们猜猜老师是怎么整理这些钱的。有的学生家是开店的,见过大人是怎么整理钱的,能说出先分类(按不同面值),再十张十张叠一起,再数各有多少叠。再让他们猜猜银行的工作人员是怎么整理钱的,学生能说出是一万一万地捆成一捆,如果一捆一捆地数,十个一捆就是十万,从而很顺理成章地引导到对“十万”这个数的认识、感悟,比数方格的方法更有效果。
二、设计教学环节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这部分知识和经验,关注学生认知的原生态,找准认知起点,免得“穿新鞋走弯路”。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找因数”这一课,上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操作:“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得出这这几个算式:“1×12=12 2×6=12 3×4=12 ”,这一个过程从学生操作到汇报共花费了将近十来分钟的时间,其实得出这几个算式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根本不需要浪费这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能取得同样的效果。由此可见上课教师如果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能为我们教学节省更多的宝贵时间,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三、营造教学情境要切实有效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因为,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意义,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十分有利。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的各主题插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但要避免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甚至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例如:为了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老师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通过和学生自由谈话引出:“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这两队同学的排球水平,你们说该怎么办?”……在学生谈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以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了“每队选几个代表拍球”的做法,并在教学中实际组织了如下的活动:学生限时地拍球,教师记录两队中每位同学的拍球个数;然后,教师又提出了如下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两队中每位同学的拍球个数,哪队同学拍球水平高?你有自己的想法吗?” ……在独立思考和全班交流后,教师又以游戏者的角色加入其中拍球水平低的一队,从而引出了“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什么才公平”这样一个问题,并通过辩论得出了如下结论:比较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才公平。这样,就由上述的特殊情境最终引出了“平均数”的概念。 上述做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平均数”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完全陌生的,他们已由日常生活在这一方面积累起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与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还不如单刀直入地直接提出“你们有谁知道平均数是什么吗?”这样的问题,这样不仅更好地体现了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这一方面所已具有的各种知识和经验,而学生经由“拍球”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或体会则不能不说与“平均数”概念的学习仍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我们应当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的高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设计练习要巧、妙、精
在浅层面上运行,大大削弱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利用率。
二、改善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1、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应成为提升图书馆整体品质的重要管理工作。
做好民族地方文献工作,首先是馆内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图书馆领导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列入重点业务工作范围,明确搜集范围和搜集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远期、中期。近期工作计划,经常检查、监督执行。
2、知己知彼,加大征集工作力度和投入。
征集工作是一项繁杂、艰苦、长期的“燕子衔泥”式的工作,需指派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了解出版发行动态、有公关能力和责任感的人员负责,多方面入手,如从出版部门的新书征订目录和当地报刊上的消息、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本地内容的出版物,及时同书店和有关作者和相关人员联系预订或购买,尽量争取地方作家、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员会、社科联;科协和文联、民委、当地印刷部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等的支持,采取发函征集、上门征集、委托征集、举办活动征集等多种方式,特别是对于内部出版物,要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主动上门征集。此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力度:
(1)开展社会宣传,增强人们对民族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上对图书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借书还书”上,许多机关,科研单位对图书馆保存大量地方文献的职能意识欠缺,甚至毫无概念。虽然公共图书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征集民族地方文献以及出版物呈缴制度,但影响不大,地方政府不予支持,还须靠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一切可行的传播途径进行宣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民族地方文献资料或提供线索,积极主动地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督促执行。
(2)建立征集网络。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区)级地方文献收集和协调中心(纵向为盟市、旗(区)图书馆代征,横向以行业主管为龙头),与本地区有关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形成征集网点,还可聘请业余征集员,代征资料根据其价值应给予代征人员适当报酬。
(3)举办有关展览。实践证明,举办民族地方文献展览,既是宣传馆藏,推荐文献,又是征集地方资料的有效途径。
(4)对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派人专访,取得文献。
3、强化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管理。
目前大部分馆采用了ILAS系统并在此平台上建立中文图书数据库。民族地方文献书目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深度加工,揭示文献内容特征,着重用主题词标引,以凸显地方文献的多重主题特点,准确全面揭示文献的内容,挖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潜力。通过数据库建设,对馆藏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有了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进而有的放矢的合理布局地方文献资源,实现跨层次、跨系统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在高起点、高层次上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4、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
收集、整理民族地方文献,既要重视“藏”,更要注重“用”。“藏”“用”相结合,立足于“用”,要充分发挥民族地方文献在本地域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设法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而要采取更积极的模式,做好社会需求调研,找到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让民族地方文献拥有更多的读者。
(1)整理和编制专题研究书目。民族地方文献阅览室主要是提供二、三次文献或经过集中归类整理后的资料。编制书目索引是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手段,专题研究书目是读者利用文献的门径,数据库建成后,可从分类或主题途径,析出多个专题书目,如自然资源、物产、旅游、风俗民情、文化、教育、名胜古迹、人物传记、史料等等。还应搜集整理分散在其它综合性出版物中的民族地方文献,编制专题篇名索引。除建立书目数据库外,还可以建立全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使地方文献信息的检索手段科学化。并逐步把旧地方志、族谱、旧平装书内的地方资料以及地方报纸、期刊等所有地方资料书目数据全部集中,编制馆藏地方民族文献联合目录,为民族地方文献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编制民族地方文献不定期刊物和专门网页。为扩大馆藏地方文献的传播区,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民族地方文献部可编制不定期刊物,介绍馆藏及新入藏的地方文献、编录成果等,还可登载一些读者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心得、意见等,此刊以内部赠阅形式为妥,花钱不多,而能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此刊的内容也可同时制成网页链入本馆主页。
(3)与有关机构建立较稳定的地方文献交流和相互补充的协作关系。民族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与有关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有关机构和政策研究室建立起专人专题定向联系。既可为其提供已有的文献,又可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文献,真正起到“资政”的作用。还可与有关院校和其它学术机构建立特约专题服务,提供二、三次文献,既有利于提高民族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学术素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宣传。
(4) 积极向各公共媒体推荐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关注不同时期的不同宣传重点及时向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等推介相应的民族地方文献,主办不定期地方文献专题讲座,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地方文献征集和保存意义以及综合利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