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00:54: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生思想汇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检验科的一员,既是医生的眼睛,也是医生的助手,把握自身职责,这是我任职以来的又一准则。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收集到老师的意见,学习到外地的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给医生当好参谋。,己基本能满足医院各类病人检测参数要求;为保证各类病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检验、检测的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出据的检验报告基本能达到准确。在检验业务上能坚决贯彻医疗安全第一的理念,杜绝了的发生。更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来争取病人的信任。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日常的临床检验工作,虽然工作比较繁忙,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很多手工加样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积极支持科主任工作,我 不怕麻烦,虚心向老师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手工加样工作,明确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空缺,我
每天不断的要求自己要把这些知识补上,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在以后面试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三、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默默地祈祷他们早日康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工作。
充分依靠中央援疆国策加快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医院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受援单位,始终坚持从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把做好援疆干部工作、发挥好援疆干部的作用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努力实践为充分发挥援疆专家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这种模式有必要进行总结和研究。
1 探索回顾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05年8月起接收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六家医院28位专家来院援助。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医院提升了业务水平,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扩大了医院的影响,促进了医院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1.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证援疆干部工作机构、人员、管理到位
随着援疆干部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专门成立援疆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援疆办工作职责,为援疆干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援疆专家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疆专家管理办法》,认真落实援疆干部服务和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援疆干部个人档案、学习考勤、思想汇报、工作考核等制度。
1.2妥善安置、大胆使用、量化评比,保证援疆干部职、责、权到位
我院援疆专家工作领导小组本着有利于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优势和特长的原则,合理确定援疆干部岗位和分工,任命部分教授为我院的业务副院长、科室主任、科室副主任。同时,医院加大跟踪管理力度,把援疆干部的考核纳入医院干部考核,与本院干部一同考核、一同评比,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援疆干部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增强了援疆干部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为援疆干部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精心安排,周到服务,保障援疆干部生活
在援疆干部生活安排上,坚持“热情、细致、周到”三原则。我院援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会议要求:全心全意解决专家在办公、住房、生活用品和伙食安排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实现“四个落实”,为援疆专家在疆工作期间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思考
2.1推行援疆干部工作的优势
2.1.1有利于推动医院内的学术交流
伴随当今世界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技术诊断方法层出不穷,我院组织援疆专家根据自身专业结合当今医学最新发展累计开展70余场学术讲课,听众达3000人次。讲座推动了医院内的学术交流,开拓了我院干部职工的眼界,加深了我院的学术氛围,促进了我院医疗技术的发展。
2.1.2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
医学是一门晚熟学科、经验学科。年轻的医师需要高年资医生的传帮带和严格的训练。派来我院的援疆专家都是在国内有着较高声誉的中青年专家,他们在援助期间经常指导年轻医师手术操作、大病例讨论、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等。并且多次赞助我院医师参加国际、国内医学研讨会,还主动联系单位将我院职工送出去进修学习,加快了我院的人才培养,使我院年轻医生无论是在手术开展还是在科研开发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1.3有利于降低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医院的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专业难以独立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项目,当地患者需到外地找专家或请专家来院诊治疾病,援疆干部来院可减少病人的差旅、陪护、住宿等间接费用。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援疆专家下基层,参加下乡巡回医疗15人次,服务7306人次,定期出诊服务1800人次、手术3000余台、外出会诊34次,有效的降低了部分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
2.1.4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一个医院的知名度关系着医院发展的速度,医院要想又好有快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美誉度和较高的知名度。我院援疆专家们利用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引荐我院一些教授在大型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讲座和腹腔镜手术演示,较好的在国际上展示了我院妇科腹腔镜技术水平,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快了医院的发展。
2.2值得注意的问题
援疆干部工作虽然有其固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医疗事故发生的机率较高,为了防范援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需要通过签订协约来约定,如援疆干部在援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时责任分担情况。
【摘要】援疆工作是具体落实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任务的重大措施,是促进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新模式的新探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受援单位,经过几年的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这种探索实践进行回顾与思考,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相关人事来关注援疆干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肿瘤医院 援疆干部工作 可持续发展
充分依靠中央援疆国策加快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医院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受援单位,始终坚持从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把做好援疆干部工作、发挥好援疆干部的作用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努力实践为充分发挥援疆专家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这种模式有必要进行总结和研究。
1 探索回顾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05年8月起接收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六家医院28位专家来院援助。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医院提升了业务水平,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扩大了医院的影响,促进了医院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1.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证援疆干部工作机构、人员、管理到位
随着援疆干部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专门成立援疆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援疆办工作职责,为援疆干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援疆专家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疆专家管理办法》,认真落实援疆干部服务和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援疆干部个人档案、学习考勤、思想汇报、工作考核等制度。
1.2妥善安置、大胆使用、量化评比,保证援疆干部职、责、权到位
我院援疆专家工作领导小组本着有利于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优势和特长的原则,合理确定援疆干部岗位和分工,任命部分教授为我院的业务副院长、科室主任、科室副主任。同时,医院加大跟踪管理力度,把援疆干部的考核纳入医院干部考核,与本院干部一同考核、一同评比,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援疆干部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增强了援疆干部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为援疆干部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精心安排,周到服务,保障援疆干部生活
在援疆干部生活安排上,坚持“热情、细致、周到”三原则。我院援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会议要求:全心全意解决专家在办公、住房、生活用品和伙食安排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实现“四个落实”,为援疆专家在疆工作期间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思考
2.1推行援疆干部工作的优势
2.1.1有利于推动医院内的学术交流
伴随当今世界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技术诊断方法层出不穷,我院组织援疆专家根据自身专业结合当今医学最新发展累计开展70余场学术讲课,听众达3000人次。讲座推动了医院内的学术交流,开拓了我院干部职工的眼界,加深了我院的学术氛围,促进了我院医疗技术的发展。
2.1.2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
医学是一门晚熟学科、经验学科。年轻的医师需要高年资医生的传帮带和严格的训练。派来我院的援疆专家都是在国内有着较高声誉的中青年专家,他们在援助期间经常指导年轻医师手术操作、大病例讨论、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等。并且多次赞助我院医师参加国际、国内医学研讨会,还主动联系单位将我院职工送出去进修学习,加快了我院的人才培养,使我院年轻医生无论是在手术开展还是在科研开发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1.3有利于降低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医院的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专业难以独立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项目,当地患者需到外地找专家或请专家来院诊治疾病,援疆干部来院可减少病人的差旅、陪护、住宿等间接费用。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援疆专家下基层,参加下乡巡回医疗15人次,服务7306人次,定期出诊服务1800人次、手术3000余台、外出会诊34次,有效的降低了部分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
2.1.4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一个医院的知名度关系着医院发展的速度,医院要想又好有快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美誉度和较高的知名度。我院援疆专家们利用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引荐我院一些教授在大型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讲座和腹腔镜手术演示,较好的在国际上展示了我院妇科腹腔镜技术水平,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快了医院的发展。
2.2值得注意的问题
援疆干部工作虽然有其固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医疗事故发生的机率较高,为了防范援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需要通过签订协约来约定,如援疆干部在援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时责任分担情况。
同时,我们注意到如果将目前援疆干部与医院间的学术交流方式扩大到医院与医院间的交流,医院与医院间的学习,那将是质的提升和飞跃。
此外,我国《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规定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 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这就表明,现行的援疆干部来疆从事医疗活动存在法律障碍,缺乏相关法律保护。
总体而言,援疆工作关系到具体落实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任务,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模式的新探索。它推动了医院的学术交流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加快了人才培养,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若能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加强院际交流与长期合作,定能形成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新局面,定能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向更深领域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戴岚.新一轮对口援疆大幕开启重点为保障和改善民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4-20(2).
Abstract: From the the status quo of workers'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made collection, forecasting and analysis on workers' ideological statu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ots of workers in production workshop and heavy production tasks, to find latent and tendentious issues early, and established ABC issue disposal mechanism, with right control and guiding way,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 生产车间;舆情疏导体系;ABC问题处置机制;和谐发展
Key words: production workshop;public opinion grooming system;ABC problem handling mechanism;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04-02
0 引言
舆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就是通过360+365式全方位、全过程对职工意见和态度进行收集、研判、分析、处置和总结,及时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正确控制和引导,保持车间和谐稳定,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推动黄金叶品牌“中原突破”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1 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的必要性
1.1 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是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2012年,黄金叶品牌中原突破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保持公司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需要全体职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工作状态,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而目前我厂的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基本上还停留在每月一次上报的思想动态月报上面,行政调查干预性强,职工被管的感觉明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职工思想预警工作成为困绕车间、企业及至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难题。
1.2 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是适应车间发展的需要 卷包车间现有职工374人,由于软硬盒生产不匹配等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的问题的存在,无形之中带来了收入差距拉大、机组人员休息时间不等等客观问题,少部分职工一个月累计休息时间有的多达10余天,在其休息期间,车间无法行驶管理权限,而且休息人员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可能出现思想教育漏洞。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到每一位职工,涵盖到每一个时间段成为车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3 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是适应职工思想多样化特点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职工的思想趋于多元化,想法较为复杂,干部职工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反映的问题也由原来的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开始向经济利益、社会文化及公共利益等方面延伸和转化,已由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诉求方式也由原来影响面较小的口头诉求、书面诉求转化为影响和波及面更大的网上诉求和微博诉求,加之,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每当有群体利益发生变化时,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往往容易引起群体反映,思想稳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 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的基本思路
①着力解决思想意识问题。虽然在工作中大部分管理人员比较重视舆情管控,但有时敏感性不强。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就是要让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舆情管控中来,增强舆情管控的敏感性,确保反映的问题全面、客观,及早引导、教育或者澄清、纠正问题。②着力解决统筹协调的问题。车间现有四个班组,每个班组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通过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可以形成信息的共享机制,一个班组发现舆情信息,通过舆情管理员传递给各个班组,及时沟通、交流,使工作处于主动状态。③着力解决应对能力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对于舆情管控缺乏经验,建立车间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就是加强对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工作中的拖、压等方式,争取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
3 建立立体化舆情疏导体系的主要做法
3.1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解决立体化舆情疏导体系由谁来开展的问题 此项工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成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小组,由车间、班组形成两级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委员会,分别由跟班主任、班组骨干、党小组长、机组长、后勤组长、职工代表组成,他们是与各岗位职工接触最多的人员,通过搭建的工作平台可以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和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由支部书记和管理人员组成的车间劳动争议小组,方便对各类政策性问题、基础管理、创新管理方法进行细致、全面地解读。第二步是开展信息收集工作。经过多次讨论,结合生产班职工“三班三运转”工作模式,车间信息收集小组成员确定以时间点划分,开展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两个时间段的信息收集工作。八小时以内的工作主要通过党支部、分会、班组通道开展,八小时以外的工作主要通过网络通道开展。
党支部信息通道主要包括设立“车间主任、支部书记信箱,”每周开展“车间主任接待日”活动,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可以直接听取职工对车间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党小组定期开展学习活动、文体活动、思想汇报工作收集职工思想动态;分会信息通道主要由班组长收集卷接机组、包装机组、电修组等各组职工信息,由机组长及时掌握职工的家庭状况,由女职工管理员收集女工思想情况,职工代表通过日常工作沟通、聊天、交流,收集一般职工思想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班组信息通道则是发挥班组跟班主任、班组长的作用,深入机台一线,从广为流传的口头禅、“段子”和“小道消息”中捕捉舆情,了解职工思想信息。网络信息通道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将网络作为反映职工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引进QQ群、微博等新的信息沟通渠道,以班为单位建立职工交流平台,加强信息监控,及时了解职工非工作日的行踪和思想,保证信息流的畅通上行和信息量的充分获取。
3.2 建立ABC类问题处置机制解决立体化舆情疏导体系怎样对信息分析处理的问题 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收集人员发现一部分信息不能单靠简单的教育、引导转变职工的思想,需要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以及相关人员的配合,于是,舆情管理员在收集原始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整理、归类,通过建立舆情信息动态分析表,根据信息的不同特征,把问题分为班组解决的问题、车间解决的问题及厂解决的问题,即A、B、C类问题,并反馈至相关责任人进行协调解决。
对于A类问题,由班组内部自行解决,如每年体检结束后不少职工反映对体检结果不明白,为此,班组特别邀请职工医院的医生到生产现场为职工提供健康咨询,让职工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于B类问题,由车间协调解决,如千日营销工作开展以后,为免除市场派驻人员的后顾之忧,车间迅速建立快速高效沟通机制,完善“派驻人员”家庭档案,送派驻人员孩子上学,开展暖心短信、电话关爱、家庭走访等活动,给予派驻人员家庭关心、关爱、关怀,传递车间大家庭的真情。对于C类问题,需要由厂领导、相关部室协调解决,如信息收集过程中,不少职工反映车间现行的七天一倒班工作周期较长,尤其上后夜班的时候,造成职工身心疲惫,极大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为此,车间反复论证,认为五天一倒班比较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先在职工中下发问卷调查《关于改变倒班周期意见征求表》,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获得认可后,车间领导向主管厂长汇报,在生产管理部、动力车间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由生产副厂长亲自决定,将生产周期由七天一倒班变更为五天一倒班,确保一线生产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体力、精力,打造“金叶制造”。
3.3 建立预防性凝聚工程,解决立体化舆情疏导体系怎样开展好和持续下去的问题 ①形成学习机制,做到思想上肝胆相照。利用班前会、班务会、职工大会、周二五学习等平台,加强职工形势任务教育,宣传行业的发展变化,公司的工作思路,企业的工作重点,增强职工对“千日营销”、“金叶制造”目的、意义的理解;利用技术交流、高级技师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平台,增强职工的维修操作水平,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利用读书学习、全民健身、文体娱乐等活动,凝心聚力,在职工中倡导“感恩和谐”理念。②形成服务机制,做到工作上密切配合。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党员为职工服务、技术人员为机台服务、后勤人员为机台服务的意识,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子、劳模结对子、技师结对子等活动,积极为职工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营造互帮互助的工作环境;通过细化车间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为服务提供制度保障。③形成关爱机制,做到生活上相互照应。通过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及时掌握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职工、生病住院的职工,做到“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及时送去车间的关怀,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家庭温馨感;对千日营销在外工作职工,做到短信慰问、电话慰问、节日慰问、家属慰问,开展暖心工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车间、企业和他们心连心。④形成疏导机制,做到感情上融洽相处。通过健全职工舆情收集和处理办法,加强职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职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引导职工心态良性变化;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提高职工以车间为家的凝聚力;通过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等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情绪方面的问题。
4 结束语
立体化舆情动态疏导体系的建立,不仅提高了车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通过360+365式全方位、全过程管控,使预警机制实现全覆盖,保证了职工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问题大大减少,有效促进了人与人、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玲,李文杰.Keller软件的动态虚拟车间模块功能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一、某区人民检察院的司法实践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马某,男,案发时17岁,江苏人,无业。2012年11月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某区分局向该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2012年12月,该案在审查期间,办案检察官认为对马某没有继续羁押的必要,于20113年1月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2013年7月,该区人民检察院对马某决定附条件不。
该案在审查批捕期间,鉴于马某不能充分认识到伪造假证的社会危害性,且在京无固定住所和固定职业,拒不提供家人的联系方式,加之其曾因以刻章办证为名揽客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行政拘留5日(不执行),故区人民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但联系司法社工对其跟进考察帮教。2012年12月,该案移送审查,检察官和社工继续努力,多次与马某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马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逐渐认识到伪造假证的危害性。后马某向社工提供了联系其家人的途径,社工联系到了马某的父亲。马某的父亲表示愿意从老家来京对他进行监管教育,同时马某的叔叔表示愿让马某在他的饺子馆工作,给他发工资并提供食宿。鉴于此,该院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通过讯问马某、向马某家属了解家庭监管教育情况、向看守所管教民警了解马某在看守所的表现情况、听取司法社工的意见并审查社会调查报告、听取辩护人的意见等工作,认为马某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经过一段时间的羁押和帮教,马某对法律的威严和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表现出了较好的悔罪态度,加之也具备了良好的监管条件,因此,无继续羁押的必要,于2013年1月对马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马某被取保候审工作一个月后,开始对工作挑三拣四,不能踏实干活,且经常在凌晨偷偷溜出去上网,后马某又在一服装厂上班,也不安心工作,马某的家人均表示难以对他进行监管。该案承办人经过分析认为,自由散漫、好吃懒做、好高骛远是马某屡次以办假证为生的原因。只有为马某提供能帮助他克服以上缺点的环境,纠正他的不良习性,培养他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品质,才能保证他不重蹈覆辙。
按照以往的司法实践,马某被行政处罚过又因相同原因触犯刑法,是符合条件的。但考虑到马某有悔罪表现,且如果不解决引发其犯罪的根本问题,简单的将他,马某很有可能在回归社会后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该院于2013年7月决定对马某附条件不,将他安置在与该院合作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考察帮教的某餐饮公司,利用六个月的考察帮教期,针对他的不良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教,并根据他在考察帮教期内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对他予以。
该院积极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变被动羁押必要性审查为主动羁押必要性审查,通过积极落实监管条件、主动帮教,为涉罪未成年人变更强制措施创造条件,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少捕。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考察帮教,确保附条件不制度有效运行,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慎诉。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和附条件不制度刚刚运行,作为新事物,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若干问题,为了确保其顺畅运行以更好地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少捕、慎诉,我们有必要透过此案的办理认真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立足于减少羁押,这和对涉罪未成年人少捕的政策思想是一致的。下文主要从如何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少捕角度,来探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目前法律的规定还过于原则和笼统。《刑事诉讼法》只是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而没有规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相关的办案程序,在司法实践当中往往会导致办案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轻者,使办案人员有选择性的进行审查,重者,使得该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虽然规定了羁押必要性评估,但具体怎么操作,有什么标准,仍然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必然会影响到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效果。
2.没有专门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设计并未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进行区别考虑,而涉罪未成年人又是一个需要特殊应对的群体。因此,该制度设计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来说显得不够主动,立法既未规定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具体时间,又未规定捕后降低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的相关措施。很显然,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时间越早,再辅之以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对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的降低越有利。
3.相关配套性措施不足。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众多不具备良好家庭监管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而在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是否具备良好的监管条件往往是审查的重点,如果该未成年人既不具备良好家庭监管条件,又无相应的单位愿意对其监管,司法机关往往倾向于维持逮捕。因此,为了实现对这部分涉罪未成年人的少捕,必须加快推进相关配套体系的建立。
(二)对策建议
1.从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和积极贯彻对涉罪未成年人少捕政策出发,应该在《刑事诉讼法》中单独规定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主要建议为:(1)对每一位捕后未成年人都应当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从审查的启动到结论的做出,都应当规定具体的程序,并且都要有书面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这样,既能从最大程度上保障每一位捕后未成年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益,又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醒办案人员在审查逮捕时慎重做出逮捕决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少捕。(2)涉罪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应当始于被逮捕之时,并且在被逮捕之后,应当立即致力于降低涉罪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为变更强制措施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委托专业的司法社工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考察帮教,还可以聘请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思想上的认识错误以及不良习性。如本文案例中的马某,司法社工凭借其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手段促使马某消除疑虑,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如其意识到伪造假驾驶证实际就是间接制造“马路杀手”。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办案人员也应该积极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逐步降低人身危险性。(3)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体系,完善审查标准。建议量化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具体方法就是制作羁押必要性评估表,评估内容应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帮教条件等几方面。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可能涉及的以上评估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并逐一打分,最终根据事先设定的分数来做出评估决定。
2.充分联合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未保委等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积极动员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加快推进帮教基地建设,为涉罪未成年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创造条件。如江苏省有些地方的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团委、关工委等部门,积极动员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在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未成年人较多的社区、公益组织如敬老院等,建立观护教育基地,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观护帮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附条件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是暂缓涉罪未成年人,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体现了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慎诉政策,因此,下文主要从如何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慎诉角度,来探讨附条件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附条件不的适用范围过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条件不的案件范围,仅限于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利,侵犯财产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将刑法分则规定的其他犯罪排除在外,并且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案件的数量不多,案件范围过于严苛,不利于从最大限度上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2.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使得对不具备适宜帮教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考察难以落实,从而阻碍附条件不的适用。附条件不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因此,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时,一般要求该未成年人具备适宜的帮教条件。适宜的帮教条件一般包括:具有稳定、融洽的家庭,家人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教育感化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教育环境,学校、居委会或其他基层组织能够承担起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管职责。如果没有适宜的帮教条件,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较差的环境中放任自流,很可能会导致其再次犯罪。如对于外出打工、居无定所、没有单位愿意接收的外来涉罪未成年人,在同样符合附条件不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帮教条件的缺失,使得检察官宁愿选择提起公诉。然而,从国家亲权的角度上说,政府应为处于特殊监护状况的未成年人提供帮教条件,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仍没有有效解决社会观护问题,从而阻碍了对不具备适宜帮教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的适用。
3.附条件不的考察帮教人员较为片面,容易使考察帮教工作流于形式。考察制度是附条件不制度的核心环节,是被附条件不人最终能否被不的关键因素。《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考察主体是人民检察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进行配合。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是监护人的责任,但仅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进行配合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检察官目前工作量较大,如果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逐步推开和普遍适用,可能存在精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帮教、矫正以及类似于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社会专业力量的辅助配合。
4.司法人员对适用附条件不的积极性不高,重要的原因是附条件不程序繁琐复杂。以本文马某案为例,办理本起附条件不案件,为了确保效果,承办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准备充足的汇报材料向主诉检察官、部门负责人、主管检察长以及检委会层层上报;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人的意见,听取公安机关的意见,听取被害人的意见,落实观护单位,确定司法社工,制定考察帮教方案;形成更多的文书如附条件不案件听取公安机关意见书、附条件不决定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保证书、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监护人担保书,附条件不考察教育协议书;定期与帮教人员沟通联络,定期听取被考察人的思想汇报,定期向监护人及观护单位了解被附条件不人的表现情况等。而决定的工作简单的多,所以承办人很可能因为个人工作量的考虑而放弃适用附条件不。
(二)对策建议
1.应扩大附条件不的适用范围,更好地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慎诉。建议对附条件不的适用范围放宽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所有犯罪案件。
2.积极动员社会公益组织、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到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为不具备适宜帮教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寻找观护基地,共同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考察帮教。本文介绍的某区人民检察院联络的某餐饮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涉罪的马某提供良好的帮教条件,即为一例。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探索建立种类繁多的观护基地体系,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个性化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