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3 00:04: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院教育培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院教育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定位;技术;资源;远程教育;企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自从2010年7月建成开通以来,在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推动业务发展、提高员工岗位素质能力、学习资源建设共享、丰富员工文化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塑造中国邮政良好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邮政企业和社会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员注册人数、在线学习时长、专项培训人次、业务培训项目、开展学习活动、共享资源种类数量等一个个数字都是那么激动人心,同时,透过这些数字,网络学院的规划、建设及运行在邮政企业教育培训的深层价值体系上同样实现了重要突破,笔者认为这些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战略定位理念与业务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突破

1.1战略定位理念的重大突破

网络学院理念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是,其战略定位从支持与发展教育培训,提升到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撑定位。从着眼教育培训自身,如培训规模、覆盖面、及时性、效果等,到着眼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发展、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员工发展、岗位能力等多个层面,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多次讲话中已经把网络学院定位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变革的战略工具”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远远突破了教育培训原有的定位界限,极大地扩展了网络学院的功能空间和发展空间,丰富了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本身的内涵。

理念突破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关心事发展到关心人。网络学院把员工岗位知识技能标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等诸方面的融合体现到理念、规划和操作各个层面,网络学院建设规划力争把网络学院打造成“企业员工的学习中心、业务顾问、成长导师和发展帮手”,深刻体现了关心人的发展。

1.2业务资源体系的重大突破

网络学院战略定位的解放紧接着带来了具体业务功能和资源体系的解放。业务功能从单一专项培训,扩展为岗位培训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在职学历教育体系、知识和技能竞赛体系、文化教育体系、知识资源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社会公众服务体系业务功能体系。资源从单一的课件资源,扩展到综合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目前已经建设的有课程(包括课件)、师资、综合知识以及业务和科技咨询服务四大类资源。

1.3业务管理体系的重大突破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在远程教育培训网一、二级中心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分院制业务管理构架,更好地解决了各业务板块发展需求的针对性问题,与全国中心、省中心(逐步建成省分院)两级管理构架相结合,解决了网络学院统一管理、资源共建共享与需求个性化的问题,同时也调动了专业公司、省公司自主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理事会的成立,也是在统一决策、统一指挥协调方面的有益探索。

1.4形成先进适用的技术平台体系

信息网络系统架构成熟,以“广覆盖、高集成”为主要特征。采用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和p2p技术,保证网络高效利用;通过CDN技术,实现资源的分发与共享;采用基于ISCSI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提供海量存储;应用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入侵防御技术以及应用集群(Cluster)技术,构建综合安全体系;通过网管系统,实现对主机、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全面监控。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开放健壮性,以“结构化、模块化”为主要特征。应用SOA设计理念,通过接口实现数据交换;通过SSO机制,实现一次认证,信任访问;采用开源J2EE体系架构,整合Web2.0、Spring、Strusts、Hibernate、Ajax等多个开源框架,实现先进完整的企业级应用环境;以Tomcat应用中间件及Ora―cle RAC企业级数据库集群为依托,保证应用系统基础稳定。总体来讲,技术体系逐步趋于成熟完整。

2 邮政远程教育培训在体系化、模式化上的重要突破

通过学习先进企业教育培训以及企业大学、远程教育等前沿科学成果,分析对照国内外先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把网络学院放在整个邮政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相互关系的框架下,归纳与整理了中国邮政教育培训从最初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到远程一、二期工程,再到网络学院十余年形成的建设应用成果和经验、教训,把多年的积淀进行整体提炼,把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东西体系化、抽象化、模式化,形成了网络学院的主要特色和运行模式。

2.1“4S”运行管理模式

中国邮政不仅具有完整的邮政业务系统、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而且四个体系协调配合,以邮政业务发展为导向、以培训管理体系为保障、以培训基地体系为基础、以远程教育体系为平台,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系化、制度化”的邮政继续教育运行管理体系。

2.2“6D”功能特色

网络学院“高起点、重实效”,主要功能特色体现为六个方面(六维),即:立体化学习体系、以学员为核心的功能设计、数据集中资源分布的信息管理模式、两级学院运行管理构架、覆盖全国城乡的网络体系以及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

2.3“三位一体”的教育驱动模式

网络学院以企业员工共同发展为核心驱动力,以业务发展要求制订岗位素质标准,以员工发展要求制订个人成长计划,以能力技能要求建立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叠加联动”(岗位+阶梯+课程),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助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2.4“三元制”的资源建设模式

以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知识资源及智力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丰富多彩的资源体系,其建设主体主要有集团总部、企业和员工(三元),形成“总部主导、企业共建、员工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集团公司统一制订资源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和共享制度,根据区域条件和特点组织全网力量进行分类分项建设,同时通过网院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共享机制。

2.5“三层循环”科技研发体系

网络学院的建设和运行建立在科学系统的研发支撑之上,确保了建设开发和管理运行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三个层次同步交替,形成闭合循环与反馈,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环境与运行的高度统一。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及所属中驿软件公司为主要研究力量,广泛吸收邮政企业专家和高校教育专家参与。

2.6“专业化、团队化”的项目研发体系

网络学院以邮政企业专家和内训师队伍为依托,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所属研发中心、教学系部和教学团队为主要研发力量,形成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培训项目和课程研发体系;

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方向,面向员工岗位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有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项目、岗位课程、学习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研发。

3 企业教育培训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

3.1企业大学核心要素模型

企业大学是一个先进、成熟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中国邮政教育培训未来发展的目标,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在支撑企业战略、业务发展和员工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企业性与大学性的内在联系一直是困惑企业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目前的普遍情况,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脱钩,如何与企业“对接”成为重要问题;企业大学更多的是培训中心或培训部的翻版,不具有大学性,“大学”二字徒有虚名;教育资源与企业教育需求严重脱钩。因此,对于什么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干什么,如何建设企业大学等问题,尽管有许多种论述或描述,但由于缺乏对核心构成要素的构建,始终没有发展理论与指导实践的实际价值。

在分析国内外企业大学理论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政远程教育、网络学院及教育培训实践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田克美提出了企业大学核心要素模型(见图1)。该理论模型在集团公司主办的全国邮政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培训班上首次完整阐述。依据该模型,企业大学包括企业体系、大学体系、市场体系三个核心要素,三个要素的交集就是企业大学,没有这三个方面的交叉融合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大学。

这一理论模型阐明了企业大学的企业性、大学性与市场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澄清了企业培训中心与企业大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了企业大学内在动力源泉与资源支持的关系}在实践上为企业教育培训体系阶段性发展,企业大学多重属性之间的立交桥搭建,企业教育培训满足企业需求和社会贡献、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支持方面奠定了基础。

3.2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

长期以来,对企业大学、远程教育以及其它形式的企业教育培训系统的规划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李学栋提出了以战略定位为核心的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见图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大学战略支撑层次模型(见图3),并于2011年4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支撑培训会上首次完整阐述。

前者以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为依据,将企业大学规划设计作为复杂软系统,在方法论层面上理清了企业大学业务功能规划设计的思想、理论、程序和方法的关系。后者则进一步阐明了企业大学战略定位的层次结构,这种明确的分层定位体系,以及定位层次随着企业大学支撑能力、水平发展逐级递升同时又逐级向下包容的关系,为企业大学制订战略定位提供了对照系和层次递升努力的方向,使得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具有可操作性。

篇(2)

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以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逐步建立起适应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和教育培训模式,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贯穿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通过社区教育,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使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原则

紧密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沟通和衔接,组织和实施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合力和有机整体;要加强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资源的统筹,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现有教育资源,推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强社区学校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要实行分类指导,分阶段实施,积极而扎实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并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三、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开展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工作。始终重点抓好量大面广、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积极抓好社区内的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确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创新培训形式,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率,力争每年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逐步实现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的社区居民“人人皆学”的目标。

2.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

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仍然作为现阶段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组织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型组织新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评估促进工作,使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3.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在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形成以区社区学院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主体,以居委会(村)社区教学点等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播放教学光盘、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使有条件的街道(乡镇)都能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四、保障社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社区学院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由区委副书记为首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推动望城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把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推进社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措施,纳入教育发展计划,纳入教育检查评估范畴,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2、充实队伍 增强力量

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区、乡镇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应安排相应专职人员,同时聘请部分兼职人员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望城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的作用,发挥社区内教师、专家、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鼓励社区教育工作者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事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的专业素质。充实队伍,为我区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力量保障。

3、督促检查落实评估

今年年度我们将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我区将组织专门的社区管理人员分批对各乡镇社区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取得突出成效的单位给予肯定和表彰。形成定期检查、评估和表彰奖励制度。广泛吸收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成立社区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社区教育实验指导工作,创建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

4、扩大宣传提升理论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宣传,总结推广各地发展社区教育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有望城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

篇(3)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开发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每个阶段、过程所涵盖的内容都非常系统、细致。一是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提,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主要对象、授课教师的选取以及确定招生宣传方案,培训方案、培训地点的选择与确定等相关的问题。二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主要指教与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规范、有序、有效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对学员来说,主要是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考核,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管理,对任课教师来说,主要涉及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反馈、管理。三是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是做好培训的总结评估、资料存档工作,培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总结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现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优势做法,才能为今后的培训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做好收集工作主要包括培训学生名单、成绩档案、培训授课教案、考试试题等材料。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内容所涉及的三个过程,涵盖面广,牵涉到学校很多个部门,比如招生计划主要由培训处完成,教师的安排由教务处、甚至需要院系来配合,所以培训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否则很难做好。因为过程复杂,也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是机构身份不明。高职院校关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身份、职责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高职院校培训机构从属某个院系,有些从属于机关,如果把它作为院系的一个机构,基本上很难发挥它的职能,会出现上下协调沟通不畅,学校资源很难整合,运行效率低,服务水平差的局面,有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培训机构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无视专业分散、学员学历参差不齐等问题,完全丧失培训机构本身应有的职能,严重挫伤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模式落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没有真正重视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也就疏于对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没有信息反馈的畅通渠道,没有工作的有效监督等等,事实上,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学质量,才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继续教育培训面临学历水平低、生源构成复杂等困难。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好了之后,才会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教师,没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培训思想上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师招聘流程标准不透明、不公开,导致管理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完善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重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培训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机构所承担职责和历史使命,要给予相应管理机构职权,教育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更是要端正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可以考虑实行教育培训分级管理架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所有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由下一级的院系继续教育机构完成,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对教学效果、学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跟踪、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经常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的研讨会,总结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三是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了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应该定期组织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培训,比如讲座、考察、研修等形式,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师资水平、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篇(4)

摘要:通过对国外警察教育培训形式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国外警察教育培训的三大特点,并得出启示,使警察教育培训有法可依,自成体制,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不断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警察教育 警察培训 职业培训

欧洲警察教育培训界认为,警察教育(Police education)是一种获取与警察相关的知识的过程,该学习能够帮助接受教育的人员获得某种层次学历或学位。另外,国外还有“Police training”一词,可以译作警察培训。一般认为,警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警察培训偏重技能的训练。由于欧美警察学界多认为警察是以技能为主,故西方多用“Police training”,即警察培训一词。相对应的,我国一般使用“公安教育”这个概念。公安教育是指从事警察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国家和警察职业发展的需要为根据,对预备警官和在职警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一种社会活动,也就是说公安教育包括公安学历教育和公安职业培训。

一、国外警察教育培训的形式

纵观世界各国,警察教育培训都涉及到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方式,只是侧重点不同。总体来说,20世纪末以前,侧重于学历教育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埃及、泰国、朝鲜以及东欧国家,侧重于警察职业培训的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法、日等国家。

(一) 以学历教育为主

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代表性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的警察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其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中等专业院校、士官武备学校、苏沃洛夫式教育机构和司法培训班等,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内务部高级警官学院、警官大学、警察专科培训学校和培训中心四个级别。其中,内务部直属的院校多达20多所,都已经开展包括硕士、博士学历在内的警察高等学历教育。

近年来,俄罗斯实行的“双机制教育模式”既满足了警务部门对学历的要求,又节省了教学资源和时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讲,在学校前两年的面授课程结束后就可以拿到专业文凭,可以到警察部门工作,如果想继续深造,可以以函授的方式学习三年,毕业后可以拿到高级文凭。不仅如此,俄罗斯还逐渐整合各地条件较为成熟的警察院校,建立综合性的警察大学,以满足对高素质警官的需要。综合性的警察大学可以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培育师资及科研队伍,还可以为培训国家干部,提高职业技能。

(二)以职业培训为主

以职业培训为主的代表性国家有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现代警察制度的国家,也是最早建立自治体警察的国家。1829年,罗伯特·比尔建立了伦敦警察总局,这是的他就十分注重警察的教育培训,认为“招募、训练适应人员是警察有效执法之本”。也就是说,现代警察制度在诞生之时就已经确立了警察培训的制度。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英国的警察教育与培训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现状和发展的模式。具体来说,英国没有警察学历教育,警察内部的教育培训体系与国民教育部门完全脱离,只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学员毕业后不授予学位和学历。警察若想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需要到社会院校攻读学位。警察培训和晋升密切相关,必须通过培训才能晋升。也就是说,警察是再“培训——上岗——培训——晋升”的循环中完成的,这也就要求培训的内容必须贴近实战,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完美结合的代表性国家是韩国。韩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承担着双重任务,但这两个任务是由各级各类警察院校分别承担的。韩国警察院校共有三所,分别是警察大学、警察综合学校和中央警察学校。警察大学承担四年制的学历教育和高级警察培训,警察综合学校承担普通警官的升值培训、干部后备力量培训和各种业务培训。韩国的警察教育培训由中央和地方的警察机关集中管理。中央警察厅设有教育部门,专门负责警察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教育计划、组织管理和毕业分配等。

二、国外警察教育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一)有法可依

世界许多国家的警察法规,都有关于警察教育培训的规定。法国《国家警察培训法》中明确规定警察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类型、时间和方法等。俄罗斯、埃及、泰国等国家规定警察必须是警官学校的毕业生,所有警察都必须在学院经过三个月的正规培训才可以上岗。日本警察法明确规定警察学校的等级、培养对形和目标等,建立了从警察的录用、晋升到各级警官培训的一整套制度。

我国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各级警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各级警察学校在警察教育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警察院校人员的组成和轮换制度,受训人员所应有的经费与物质保障。

(二)自成体系

许多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自成体系,不受国家教育部门的制约。警察教育训练由警察部门统一制定警察教育规划,统一布置,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警察院校、培训中心或基地,实行警察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晋升进修、专业深造等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符合警察工作特点的教育培训[1]。如俄罗斯内务部干部总局下设教育培训局,负责对全国警察教育培训的统一领导,直接管理警察院校,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经费预算和各层次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等。

我国可以学习这种做法,这样可以调动警察个人、警察院校和警察机构的积极性。警察个人明确晋升的要求,知道自己如何学习深造才能满足条件,有主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警察院校明确自己在警察晋升培训中的任务和职责,有权利接纳和淘汰学员,有介入警察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警察机构有接受所属警察晋职申请并推荐其参加进修考试的权利,因此其可以明确提高警察素质的要求,与警察院校合作培养警察。

(三)高等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警察应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观点,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警察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使其可以站在宪法的高度处理涉及人权、种族、弱势群体以及等敏感的事端,也可以更好地处理违法犯罪案件。目前,美国有千余所高等院校开展有关执法的学历教育就是源于这一背景。

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重视警察教育的国际、地区都注重警察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可以在发展在职培训和突出实践教学的同时,积极发展警察高等学历教育。这样可以普遍提高警察的执法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这也为开展与警察执法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茂焱.关于警察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2]尹小林.中国警察职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10月,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云南将从我国地缘的边缘地区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上取得新突破,促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云南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大学,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在当前社会转型变革中,应当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云南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必须把握机遇,转化观念,将继续教育作为云南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云南大学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举措

依托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以及云南大学的学科优势,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逐步推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办出了自身特色。

(一)地方干部培训

受云南省政府委托,举办了省院省校合作培训班,并与省人社厅、省外著名院校建立了广泛联系,为云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省人事厅、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授予省院省校合作先进管理单位;受云南省委组织部委托,举办了云南省级机关干部自主选学培训班,由于培训效果良好,多年来选读我校的培训学员占全省7个培训单位的三分之一,打造了云南干部选学培训品牌;面对云南省边疆地区贫困面较大的现状(云南省现有129个县、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73个),响应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号召,云南大学实施了“教育扶贫”项目,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如怒江州等)举办干部培训班,培训经费由学院自筹全额资助,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担当。

(二)境外办学

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走出国门举办境外函授教育,分别在缅甸、泰国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培训,共为缅甸、泰国培养了近700名教师。此举实现了云南大学对外办学零的突破,得到了省教育厅、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及省侨办的肯定和支持,受到了学校及同行的赞誉,在缅甸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为适应海外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在缅甸曼德勒孔子课堂设立缅中职业培训中心,开展旅游管理、涉外文秘、中餐厨师培训,还举办多期华文教师和华校校长培训班、侨校职业技能培训班、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并为孔子课堂建立“胞波网”,实现了孔子学院(课堂)从单纯语言文化教育到成人就业教育的成功转型。

二、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虽然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打开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局面,但是在新形势下,特别是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云南大学继续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一)服务职能的集聚效应不突出

目前的现实是大学的教学、科研强调得多,而社会服务功能实施得少,忽略了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扩展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传统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的职能应当是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对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与多样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满足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满足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对大学输出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与智力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应当更多地关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大学从保守的象牙塔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培训市场不成熟

由于云南地处边疆,信息闭塞,对外开放的步伐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慢,社会对继续教育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位,影响了云南成熟培训市场的建立。云南培训市场显性的培训需求本身就较小,大量培训机构的涌入又进一步加剧了培训市场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大学继续教育采取了“公司+学校”的运作模式,推出了高级总裁研修班。这种培训项目投入低、见效快、风险低、收益高,产品具有市场号召力,但是,在市场上较易为人模仿,很难独占其项目的“差别性”,对于继续教育的发展难以起到持续推动作用。

(三)机制不够灵活

在教育资源投入有限和培训市场不完善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政策和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优化资源的配置,是主管部门应当切实解决的问题。培训必须面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时,只有更多地考虑如何变“刚性控制”为“柔性控制”,如何处理好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培训中引入评价、竞争、高效、激励机制,从培训自身的特性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才能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培训课程和项目开发的欠缺

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时,项目是基础,课程是关键。受高校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继续教育工作缺乏对培训市场的需求分析,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适应市场的观念,加之高等学校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培训教师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学科背景等方面的欠缺,导致针对培训需求和特点开发的课程和项目不多,制约了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这些方面: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强调单一学科的系统性、严密性,而忽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三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没有完全从封闭走向开放,按需施教。

三、对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在其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也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引发了一些思考,思考的重点是解决如何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模式形态进行变革,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并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一)继续教育发展的途径选择

继续教育培训凭借其独特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工作和生活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全面提升个体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于边疆继续教育如何发展,国内很多专家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模式,然而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多、地处西南边彊、经济基础薄弱,继续教育的发展与东部及沿海有较大的差异,云南大学必须立足云南实际,探寻符合云南经济转型的继续教育发展路径。首先,任何一所高校都有它生长生根的土壤和环境,而不是孤立的封闭存在,都是其所在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形态和运行模式应当主动融入地方建设,适应这个区域社会环境,对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引领、推动作用,为区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其次,高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相互比较的语言体系,在行业内的认可成为习惯的发展思维。所以,高校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称为“立地”,在行业内的领先叫做“顶天”,先追求“立地”再追求“顶天”,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是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应当选择的途经。

(二)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

按照发达地区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的经验,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重新构建继续教育,明确市场化运作模式,主动走向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沟通,详细了解社会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开拓和发展继续教育培训的新空间,尽可能满足社会的培训要求;二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低层次培训与高层次培训之间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培训市场变化的灵活、快速和高效的反应机制;三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坚持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道路,创造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企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继续教育培训既是一种教育形式,又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继续教育各构成要素的合理流通,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从而建立起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1.“内联外引”方针

对内必须争取学校支持,明确继续教育是云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服务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继续教育培训的品牌是云南大学的总体目标之一;对外必须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优势,把省外、国外的教育资源引进来,针对云南省人才发展规划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组合出更多层次、更多规模、更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以促进继续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

2.管理模式创新

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面对市场,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经营大学是大学管理方式的革命性主题。那么,继续教育培训如何按经营的理念革新管理模式?首先,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必须借鉴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注重合理规划和长期发展,进行目标创新、内容创新及管理方法创新。同时,应通过经常性的战略分析、竞争力量对比研究,进行战略调整。其次,继续教育培训应充分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利用高等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推行人本化管理,注重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训的效果。

(四)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云南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大学,是知识密集和人才荟萃的地方,拥有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办学地位优势。云南大学应当主动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云南发展为导向,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靠速度爆发、速度突破、速度冲刺加快发展的速度,充分利用云南省的地缘、亲缘、业缘等区位优势,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借助已有基础,努力探索海内外合作培训新摸式,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把云南大学办成面向南亚、东南亚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五)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保障体系

质量是继续教育培训的生命,品牌是继续教育培训的支柱,逐步建立并完善对培训项目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机制,实现对培训项目从立项、运行到结束整体流程动态的监控过程,是确保继续教育培训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措施。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方法和理念,依据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在质量控制方面还要善于跟踪调查,总结研究,积累经验,通过跟踪调查对培训结果做一个正确的评价,从中总结出培训工作的长处,找到自身的不足,对以后的培训工作起到指导和修正作用。

(六)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品牌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服务技能,构建一支高素质、善创新、能力强的培训管理队伍。有这样一支高水平教师和管理队伍,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培训的服务质量,树立继续教育培训的良好品牌。其次,要加强培训的内部管理,改善服务,建立广泛的各种联系,以学员为本,体现品牌的细致之处,创造培训的服务品牌。再次,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提高培训者的市场营销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培训过程组织和管理能力。

作者:刘俊玮 马勇 马克力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逻辑[J].继续教育,2014(3).

[2]吕新月.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新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篇(6)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优质发展,加强内涵建设,面向市场,服务武进经济发展。继续把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意见》作为工作重点,以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新市民教育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绿色通道建设,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积极构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企业;进一步提升社会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提升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提升社会办学水平,促进社会教育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两个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优质发展

1.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意见》,做好宣传工作,统一认识,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落实《*市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各镇(街道)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照标准,落实管理组织、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今年的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年内全区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培训量要争取达到本地从业总人数的50%以上;加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创建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创建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1个。

2.开展社会办学分等级评估。上半年争取2-3所社会办学机构参加*市《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水平分等级评估》并力争达到A级,下半年起全面推进分等级评估活动,全年争取完成30%的社会办学机构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办学管理,加大对社会办学单位办学督查,不断提升社会办学机构档次和办学动力。

(二)加强内涵建设

1.深化基本阵地建设。对社区培训学院及分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等进行调研,不断总结新经验,促进新发展并推广新成果。对已达到建设标准的乡镇(街道),要争取通过相关评估验收,再上新台阶。

2.强化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要根据标准建设要求,配置结构合理、数量达标、业务过硬、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社区内专家、行家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并开展管理干部和教师的研修活动,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继续组织参加各类论文评选、案例征集活动,开展社会教育调研,组织社会教育课题研究,重点研究社会教育机制创新、服务创新。

(三)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1.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成人教育中心校的骨干作用,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两后双百”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技能、文化、艺术、健身、休闲教育、新市民教育等方面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努力使*年培训的质和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单位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特别重视对失地农民培训,确保失地农民能享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失地农民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落实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本地失地农村劳动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并在城镇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要切实做好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调查统计工作,开展“先培训、后上岗”职业技术培训,要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各镇(街道)要重点抓好量大面广、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要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确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创新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率,逐步实现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的社区居民“人人皆学”的目标。

3.开展创建省、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股份合作等途径,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本地农业、科技单位的联系合作,建设一批集人才培训、项目试验、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对已建立的省、市、区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进行视导。

4.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形成富民的“绿色通道”。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要主动与本地农业服务中心沟通,充分挖掘和拓展政府网党员远程教育网和中小学“校校通”等网络的功能,共同建设好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信息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站和农户信息服务点,构建起“中心-村站-农户”三级为农服务信息技术网络体系,将各类科技致富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市场供求信息,直接向农民辐射,为农民致富服务。

(四)深化社区教育实验

1.强化社区培训学院功能。社区培训学院要成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区域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平台和区域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机构、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

2.举办第三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各镇(街道)要认真组织第三届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积极宣传,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激励全民终身学习热情,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关爱外来工、新市民的学习、生活,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发挥他们在建设新武进中的作用;通过全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要做好对本镇(街道)企业职工教育的指导和管理,督促、协助企业及时制定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和工作意见,落实企业职业培训经费,有计划地在员工中开展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工作,力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比例逐年提高。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人人、时时都能不断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人才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以资格证书为核心的岗位培训制度,实行培养、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现代企业教育管理制度。年终做好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统计工作,并对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五)规范社会培训服务

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促进社会培训的健康发展。各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备案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教育厅《关于对公办教育机构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面向社会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招生、培训市场秩序,树立民办教育办学机构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教育局将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加大对民办教育办学机构的办学行为、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广告的检查力度,促进民办教育办学机构的健康发展。加强对社会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和督导检查,上半年将进行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工作,并大力推进非学历民办教育的分等级评估工作。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和管理体制。我区将按“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要求,认真规划社区教育工作。建立社区教育的定期检查制度,把督导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要把社区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整合各地组织资源、社区资源、人才资源,建立以武进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乡镇以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各村设立办学点的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各地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检察教育;培训规划;培训体系建设

一、革新检察教育培训规划

检察教育培训规划应由短期单一向长期复合型转变。根据《吉林省检察机关“十三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吉林省检察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将教育培训规划分为1年、3年、5年三个短、中、长期有序衔接、逐级递进的层次。每年学院检察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量和吸收基层检察机关的培训需求,适当扩大检察教育培训受众,同时兼顾中长期教育培训的目标和内容,适应检察机关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要求,以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

二、科学设置职业化、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内容

检察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作为检察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应符合检察工作的职业特点,科学化、多样化设置培训内容。

(一)本岗位所需的法律知识。结合检察干警的工作实际和岗位需求,根据《检察机关岗位素能基本标准》(试行)按照各部门的角色定位、担负职责及岗位职能等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包含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业务规则、工作程序等,以有效提高检察干警适用法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法学理论问题讲授。身处业务一线办案的检察干警拥有娴熟的法律技巧,但受所在部门案件类型限制,思维较局限,且较少有时间对法学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②所以,在检察教育培训中设置法学理论知识讲授,用固定时间、新颖形式、前沿论题由法学专家或教授、学者对干警进行理性思维训练,促进其思考和总结,以通过法学理论水平的提升促进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对综合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检察干警的整体素质和人格魅力。在课程设置上,可推出一些包含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在内的主修和选修课程,把公文写作、司法礼仪、心理学、证据学等各门类课程纳入检察教育培训课程库,兼顾传授经济领域、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帮助检察官开拓视野,全面提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