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卫生论文

社区卫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6 04:23: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卫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卫生论文

篇(1)

1.1院感管理方法(1)结合院感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减少职业暴露。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职业暴露。同时,制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2)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不断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不断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在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不断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及手卫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要不断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妇产科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此外,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4)不断优化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6)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定期从临床各科室采样,到药械科索证,不断规范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7)不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相关结果和其绩效挂钩。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针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重点做好院感基础知识、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H7N9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定期抽查考核,相关考核结果和其绩效挂钩。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后对待院感的态度情况比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后认为由于感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和不重要的人数和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为重要的人数在实施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后院感得分情况比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管理与监测、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废物管理、隔离技术、手卫生、传染病院感防控、无菌物品管理和职业防护等方面的得分和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篇(2)

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尽管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制度目标设计、运行等环节存在以下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许多地方的绩效考核是为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行为,而不是通过绩效考核激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服务;(2)考核重点不突出,考核指标大多放在社区卫生人员方面,本该重点关注的社区居民反应性指标缺乏;(3)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指标本身不具有敏感性和可靠性;(4)指标的定义不够具体、独立、全面和易懂,极易造成理解错误和无法得到相关指标值;(5)考核主体单一,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单独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而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利益团体或关心评价结果的组织或个人,如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未纳入评价主体中;(6)考核的实施不规范,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相对完整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也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方面进行设计考核的指标,但是由谁来实施考核和如何实施考核,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凡此种种,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挫伤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

2.1指导原则

根据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办法》的指导原则:(1)按工作数量定酬,按居民满意度定酬,兼顾岗位工资原则;(2)按劳分配,促进效率优先的原则;(3)标准时间设计参照标准时间设计参照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强度、工作技术难度为基数。

2.3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以效益工资为主、岗位工资为辅,在分配中突出绩效。绩效考核分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块计算有效工作点数,重点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工作点数的考核。

工作数量以分钟为单位,按照中心实际开展的工作及所消耗的时间计算点数。根据国家法定工作日251天,8小时/天,共120480分钟每月10040分钟。在根据点数计算点值就是可分配总收入除以社区服务人员工作总时间及总点数。工作质量、满意度和信任度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折算成点数。在群众满意度与社区居民信任度等方面再权重分配为:他评80%,自评20%后综合计点。得出有效工作点数后根据点值算出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的衡量单位是有效工作点数,有效工作点数是有效工作时间的有效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评定,即在一定时间内对各类工作人员均设定有效工作时间、工作量,并进行工作效率评定。工作人员下社区所做的每一项服务,都必须填写卫生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记录单:其次,在卫生服务人员中进行抽查;再次,在被服务对象进行抽查,以证实服务人员下社区服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3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3.1绩效考评项目和内容:

绩效考核考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块。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1)普通门诊服务人次数;(2)常规检查(三大常规)人次;(3)特殊检查(心电、B超等)人次;(4)清创缝合服务人次数(含小、中、大);(5)住院服务床日数(包括残疾人康复)(6)病危病人服务人次数(7)健康体检人次数。以上再结合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1)社区诊断,主要是调查并掌握辖区居民总体健康状况、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计划等;(2)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普及卫生保健常识等;(3)防疫工作,包括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及艾滋病的防治等;(4)慢病管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控等;(5)保健服务,包括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的保健服务等;(6)精神病管理,包括定期随访登记、精神检查及心理咨询等;(7)残疾康复,包括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定期上门进行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等。以上再结合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

3.2个人绩效工资计算过程及方法

3.2.1基本医疗类服务的绩效考核有效工作点数计算过程

3.2.2公共卫生服务类的绩效考核有效工作点数计算过程

3.2.3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点数计算

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两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各50点,进行百分制进行考核,折算成点数,按照权重分配为:他评80%,自评20%后综合计点。他评资料获取办法: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等。标准值为90%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1点,扣完为止。

3.2.4个人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

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两者的绩效考核有效工作点数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满意度、信任度四个指标的有效工作点数之和。个人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个人收入=岗位工资+个人绩效工资个人绩效工资=个人有效工作点数×点值点值=可分配总资金工作有效总时间相关说明:

(1)工作数量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个月)向基本医疗或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方提供的优质、无差别的服务量。

(2)工作质量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能够满足患者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

(3)满意度指居民(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医务人员提供的卫生产品、服务、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4)信任度指居民(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医务人员提供卫生产品、服务后对其的信任和依赖程度。

4强化社区卫生绩效考核的措施分析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自和定位,把工作重心从“监督”过度到“真管”上。由于社区卫生长期经费不足的困境,所以代表政府核者往往对社区怀着“于心不忍”的想法,因而考核工作并不有效,考核流于形式。作为管理者政主管部门,在补偿过程中应照相关要求,根据绩效结果给不能因为社区经费短缺而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投的良性循环,保障卫生服务的源的合理利用。对社务机构客观公正地开展了考核各按照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补虽然在短期内,部分社区卫生由于经费减少,发展受到一些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客观公正核有利于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社务机构健康、稳定发展。首先,政府考核工作,确保民众就医方便、实惠,不但会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也有利于社区卫生的持续发展。其次,绩效考核应将长、短期考核相结合。目前的绩效考核大多局限于当年的工作量,容易导致为应付考核忽略工作质量,特别是忽略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落实程度。公共卫生服务可能若干年后才见到成效,这给绩效考核带来了难度。对此,应该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短期服务量的指标与长期健康结果的指标相结合,不但要考核群众是否得到了符合质量规范的服务,也要考核群众得到服务后其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进。通过阶段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构建,使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医院绩效管理得到了广大卫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各种绩效考核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当中。然而,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估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内部的规范化管理还不尽完善,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职业化的管理人才,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服务为导向的医疗机构,许多指标难以准确量化,操作和执行起来都比较困难,对考核者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如何进行科学、严谨而又易于操作的绩效考核成为摆在社区卫生管案例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妇女保健、儿童服务、康复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服务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乃至操作程序都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社区诊疗的35岁以上病人,要求必须监测血压,这对于发现疾病隐患是有益的,如果做不到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缺陷。

所以,在绩效考核中,对社区医生门诊病历或门诊日志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发现血压漏测者就要给予扣分或处罚。在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60岁以上老人、6种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5O%,如果下降就会给予扣分,上升则会给予加分。在妇幼保健方面,要求产后访视合格率不低于95%,下降同样会扣分。通过实例可以看出,要想做好绩效考核评估,需要把握好几个环节:一是要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目标列出来,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程度都要有详细的描述;二是要根据实际确定具体的指标,比如有的社区老年人多,居住相对稳定,有的社区则出租屋比较多,人员流动性大,针对不同的情况,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指标要有所区别;三是考核方法要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少用“宣传达到预期效果”、“医生服务得到社区群众认可”之类的词汇,尽量细化到“发放宣传资料多少份”、“社区群众对医生的投诉率小于百分之多少”等;四是考核的形式要明确,比如是检查资料、发放问卷,还是走访群众,都要有具体的规定,以便于考核者操作和执行。

篇(3)

一、需明确的几点政策

(一)申报条件: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2]101号)执行。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2013]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2003]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2000]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3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2003]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2004]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3]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月20日—月21日

直属单位:月22日—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

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 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 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六、报送地点

篇(4)

论文摘要: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鄞州区慢病社区综合防治(Ⅲ级)试点单位,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制订总体规划,搭建工作平台,争取政府支持,鼓励社区参与;开展社区诊断,多种渠道发现慢病患者,采取多种健康教育,促进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取得初步成效。慢性病报告率达到85以上,建档率为l00,随访管理率达到80%o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关系到民众身体健康,是社会安定的民心工程。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鄞州区慢病社区综合防治(Ⅲ级)试点单位,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慢病报告率达85以上,建档率l00%,随访管理率达80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现介绍如下。

1制订规划,明确目标,争取政府支持

为科学、规范地指导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姜山镇慢病社区综合防治规划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和规范化治疗,控制其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和筛选;对普通人群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降低人群中慢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慢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达到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总体目标。

我们在做好规划和资金预算后向镇政府进行专题汇报,资金投入和部门协调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搭建工作平台。健全管理组织

2.1建立管理队伍我们成立了“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管理队伍。

2.2建立3级管理构架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将慢病综合防治工作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服务模式中,建立起3级管理架构:

2.2.1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利用已建成的、运行比较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资源,即各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开展4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综合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半年管理统计,报告率85以上,建档率100,随访管理率8O以上,说明工作行之有效。原因:①通过近几年的规范化村卫生室改造和室改站工作,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现有从业人员都通过了全科培训和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培训,部分已取得了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有的正在参加大专、本科等成人教育。②乡村医生基本上都居住当地,情况熟悉,利于工作的开展。

2.2.2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利用已建立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所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评估,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同时由社区责任医生负责,通过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将慢病随访信息输入电脑,通过信息化管理。

2.2.3医院由医院慢病责任医生负责管理全镇的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社区责任医生和乡村医生进行慢病社区综合防治业务培训。

3开展本底调查,多渠道发现患者

3.1本底调查通过调查摸底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完成了各村基本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包括:地形地貌、人口、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慢病基本情况,通过对主要卫生问题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确定慢病防治的重点人群、策略措施,评估疾病经济负担和防治影响因素等。

3.2多种渠道发现患者

3.2.1通过农保体检发现这是发现患者的主渠道。高血压、冠心病和恶性肿瘤基本上可在此渠道发现。不足之处是农保体检项目没有血糖检测,导致糖尿病检出率较低,基本上是靠医生询问获得信息。建议适当改进农保体检项目。

3.2.2通过门诊就诊发现要求门诊医生对35周岁以上首诊病人免费测量血压,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测空腹或餐后2h血糖。

3.2.3患者自我申报通过患者自我申报要求管理(主要针对外院检出的慢病患者)。

篇(5)

【关键词】社区首诊制;转诊;社区卫生中心

作者简介:刘海兰1,尹爱如2,何胜红3,曾理斌1*

社区首诊制(thesystemofthefirsttreatmentinthecommunity)又称社区“守门人”制度,是指居民患病需要就医时需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生诊疗的一种制度。社区首诊制起源于国外,2006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6〕23号),指出“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对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和开展社区首诊制度试点”。自此,我国部分省市开始进入社区首诊制试行阶段。截至目前,我国的社区首诊制运行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药品种类不足、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东莞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社区门诊首诊制,本文分析了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的运行现状,总结其取得的成效和运行过程中的尚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介绍

1.1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的发展历程东莞市自1998年开始参照“院办院管”模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即以医院为法人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因多种原因,发展效果并不理想[1]。2007年,为响应国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6〕23号),东莞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将“院办院管”模式改为“政府办管”模式[2]。即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独立法人,由政府办、管,属政府组建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承担着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8年5月,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通知》(东府〔2008〕51号)和《关于建立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东社保〔2008〕33号),根据通知,自2008-07-01起,东莞市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院统筹制度开始实施,同年10月,社区门诊首诊制、门诊统筹及双向转诊制度正式实施。为配合社区门诊首诊制的实施,全市建立了3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截至2016年底,东莞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9个,其他门诊部、村卫生室等1970个[3]。

1.2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的具体方法根据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的《关于建立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0月,东莞市建立了门诊统筹制度和社区门诊首诊制。所有参保人(职工、城乡居民、大中专学生及中小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建立门诊统筹基金,其中1%的门诊统筹基金包含了政府的财政补贴部分(职工、灵活就业人员财政补贴0.2%,城乡居民、学生财政补贴0.5%)。参保人在指定的门诊就医点发生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由统筹基金按一定比例支付,参保人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就医,需要转诊的,应按照逐级转诊原则,先转往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再转诊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镇(街)定点医院门诊部、市属定点专科医院门诊部或市内定点三级医院门诊部,通过逐级转诊就医的,统筹基金可以支付一定的门诊基本医疗费,医院级别越高,统筹基金支付的比例越少。自行到指定门诊就医点以外的医疗机构就医,或不按规定转诊就医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东莞市社会保障局通过对不同就医行为采取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合理地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这种“半强制性”的社区门诊首诊制实施9年余,开展成效较理想。

2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2.1社区门诊结算人次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看病难”问题是我国居民就医面临的大问题,居民患病时倾向于选择到大医院就诊,在增加了自身就医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社区门诊结算(含转诊)人次逐年上升。根据东莞市社会保障局提供的资料,2009年东莞市社区门诊结算(含转诊)374万人次,2010—2013年分别为813、1007、1113、1251万人次。根据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统计信息,2014—2016的社区门诊结算(含转诊)量分别为1819、1865、1963万人次[4-6]。2009—2016年,东莞市社区门诊结算量增长了424.87%,年均增长60.70%,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问题(见图1)。

pagenumber_ebook=105,pagenumber_book=2366

图12009—2016年东莞市社区门诊结算量

Figure1Meanannualworkloadofcommunity-basedoutpatientclinicsinDongguanfrom2009to2016

2.2“政府办管”模式及“门诊统筹”制度,有效缓解了“看病贵”问题东莞市通过开展社区门诊首诊制,从以下2个方面有效地缓解了居民“看病贵”问题:(1)“政府办管”不同于“院办院管”模式,其由财政全额拨款,不仅收入和支出分开,卫生服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业务也分开,较好地切断了卫生服务人员的趋利性,有效地降低了诱导需求,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上涨。(2)东莞市自2008年实施“门诊统筹”制度,参保人在社区门诊就医,费用也可以由统筹基金报销70%。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居民还只是建立了住院统筹基金,参保人在门诊就医需要全额自费。据统计,2016年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次均统筹支付金额为56元[6],再按照报销70%的规定,假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均可纳入报销范围,可算出次均门诊费用为80元。另据数据显示,东莞市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2016年的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为174.4元[7],2016年1—10月我国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189.5元、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91.3元[8],相比之下,东莞市次均社区门诊费用仅为东莞市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平均费用的45.87%,为全国二级医院的42.21%和三级医院的27.46%。由此可见,东莞市“门诊统筹”制在社区门诊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参保人受益颇多。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实施社区门诊首诊制后,每年节省医疗费用超过10亿元,极大缓解了居民的“看病贵”问题[2]。

2.3将慢性病纳入社区门诊首诊管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保健管理为落实国家“慢性病进社区”政策,2012年东莞市将一类特定门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16种常见病纳入社区门诊首诊管理,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据统计,在全市300多万份电子档案中,发现高血压患者30737人,已纳入管理26319人,管理率达85.63%;发现糖尿病患者9622人,已纳入管理8984人,管理率达93.37%;65岁以上共有老年人179028人登记管理,其中76266人开展健康体检[9]。通过这种慢性病管理服务,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同时对65岁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也提高了治疗效率。

2.4“半强制性”的社区门诊首诊制,兼顾了公平和效率2016年,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574.57万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34.60万人次,其中社区门诊结算(含转诊)1963.31万人次,次均统筹支付金额56元[6],通过这种“门诊统筹”的方式,照顾了较低收入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另外,东莞市的社区门诊首诊制仅为“半强制性”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或经转诊后才能报销,也可以直接到高级别的医院就诊,但不予报销,这为部分病情紧急患者和较高收入居民的就医提供了便利。同时,东莞市的住院服务可以自由选择,不需经过社区首诊或转诊,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有所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综上所述,东莞市“半强制性”的社区门诊首诊制,既兼顾了公平,又提升了效率。

3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实施过程中的尚存问题

3.1各镇(街)经济水平不一,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配置差异大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的是“政府办管”“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由镇(街)负责管理和建设,所有收入上缴镇(街),费用支出由镇(街)供给,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2]。目前,东莞市镇(街)共计32个(4个街道、28个镇),由于各镇(街)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同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硬件设施配置差异较大,经济较富裕镇(街)(如长安镇)拥有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检验、放射(DR机)、彩超、心电图等设备齐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居民前来就医。既往研究结果显示,长安镇2012—2014年的就诊率高于全市水平,转诊率每年为11%左右,低于全市22%左右的平均转诊率,转诊率约为全市的1/2[10]。但在部分经济较落后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相对简单,影响了居民就医。

3.2部门镇(街)逐级转诊手续繁琐,延缓转院时间目前,东莞市部分镇(街)已经采用了信息化转诊,但部分镇(街)仍需要逐级就医和转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能提供诊疗服务,居民就医需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问题得不到解决才能向上一级医院转诊,以此类推,可能需要经过几重诊断和治疗才能转入市人民医院[11]。繁琐的转诊手续可能会延误患者治疗,也会降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

3.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信任,导致转诊率增加本研究组对东莞市200位常住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医护人员诊疗技术不足”(待发表)。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结构,优质的诊疗设备和高水平的专家多集中在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医生相对缺乏经验;加之我国居民的原有就医习惯和就医观念误区,患者如就医多首选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缺乏信心。部分患者到社区首诊的实际目的是开“转诊单”,然后直接到上级医院就医,如全科医生不予以转诊则表示不理解。根据东莞市社会保障局提供的资料,2009—2015年东莞市的转诊率,除2010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与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的初衷相背(见图2)。

pagenumber_ebook=106,pagenumber_book=2367

图22009—2015年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患者的转诊率

Figure2Meanannualreferralrateincommunity-basedoutpatientclinicsinDongguanfrom2009to2015

3.4薪酬待遇问题,影响了人员招聘和稳定性在“政府办管”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政府部门组建的事业单位,而编制内、外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存在一定差距。据报道,2014年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约有工作人员5604人,其中编制内员工104人(2%),平均年薪不低于9.33万元,编制外员工的平均年薪仅为5.6万元[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招聘时,多为编制外岗位招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招人难”,如部分镇(街)虽全年对外招聘全科医生,但招聘成效较低。另一方面,薪酬待遇的问题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队伍稳定性。

4东莞市社区门诊首诊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由市政府把关,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由于东莞市居民是根据居住地或工作地来选择社区门诊首诊点,为保证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必须解决各镇(街)设备配置不均衡问题。建议措施包括:(1)由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由镇(街)政府按照标准要求建设,然后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统一验收,建设达标方可投入使用。(2)针对部分经济水平较低的镇(街),市级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4.2规范社区门诊转诊标准,并实行信息化转诊针对转诊手续繁琐的问题,给出建议如下:(1)管理机构需规范转诊行为,在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病种和病情等制定规范的转诊目录,医生需严格按照目录转诊。(2)目前部分镇(街)仍采用“一诊一转诊”的方式,来回转诊可能会延缓患者治疗时间,甚至影响病情。因此,建议打通镇(街)和市级医疗机构间的转诊信息平台,促使纸质转诊转变为网络信息化转诊。

4.3引导居民转变就医观念,实时监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率(1)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使用和报销的宣传,以引导居民转变就医观念。各镇(街)也应加强对本镇(街)卫生服务中心的报道宣传,可以通过聘请三级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定期召开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居民转变就医观念。(2)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诊率变化情况,加强对转诊率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监管力度,查找转诊率高的原因,并加以管理,规范转诊行为。针对部分转诊率偏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采取通报批评、勒令整改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转诊率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将其成功经验分享到其他地区,以促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同进步。

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96―02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起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的总体目标。自1997年至今,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近2.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然而,在探索中成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由于体制的变革造成大量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空缺,目前仍然难以满足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任务难以兑现。无论是国家还是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都已大幅度提高,却没有带来社会对社区医生的普遍接受。据外地一些城市开展的相关调查,表明有相当大部分的居民不愿去社区医院看病,而曾去社区医院就诊的人群绝大多数是为了打针与拿药。在诸多原因中对社区医生的医术不放心均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正是想结合管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来研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发展的措施。

1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管理理论之一。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

当代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等等。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么”的问题。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强化理论主要研究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挫折理论是关于个人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后,如何解决问题并调动积极性的激励理论。这些理论其实相互之间并不矛盾,有许多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使之能够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施。管理者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就必须及时掌握下属的需要和动机,充分将激励理论应用于管理实际中,根据下属不同的内心需求,采取相应激励措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针对性地给予适当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业务资质偏低。搞好社区医院,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是关键,而我国没有全科医生的人才储备,且全科医生的培养周期较长。欧美很多国家都是医科大学毕业以后还要有三到四年的专科医师培训,以后才能当社区医生。据卫生部的统计信息,我国5亿城市人口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国只有全科医生不足4000人,只能满足2.5%的城市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很多中小城市中几乎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不仅如此,传统的卫生服务体制中,人才资源配置呈倒三角状态,医院越大,人才越多,人员素质越高。而基层卫生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从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与大医院相比差距都很大。人才匮乏,使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难以承担社区首诊重任。此外,社区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多数由街道医院分流而来,年龄偏大,业务能力差。因此,患者不信任,病人少,进而导致医生接触病例少,进修机会极少,因此医疗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全科医生、护士以及服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培训覆盖面小。在全科医院的培养上,我们国家并不是走在前面的,而且社区医院患者少,医生见到的病例不多,积累经验相对较难。现在国内80%的社区医生都是本科以下学历,有些医生只有中专学历,如果送到三级医院培训,要想几个月内就让他们成为全科医生是不可能的。据全国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至少有60%~70%的社区医师尚未接受过培训,这将严重影响社区全科医生综合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在群众心目中的资质公信力和形象。

(3)社区医师的服务模式问题尚未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残疾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仍以传统的“坐堂行医”服务模式为主,深入到社区家庭开展服务的比例较低。社区医生服务理念比较被动,服务模式缺少与居民的零距离互动,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发挥得不均衡。

(4)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保障不稳定,难留住和吸引全科医生和技术人才。与大医院相对单纯的工作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除了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外,还要定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老年保健入户指导、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等。由于社区卫生机构人员负担较重,并且这个平台提供的工资待遇比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有明显差距,工作环境差、进修机会和临床实践机会又少,所以大医院的中高级医护人员不愿下来。此外,在职称评定上还要执行与大医院相同的标准,社区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接触前沿医学的机会较少,对大部分社区医生而言,国家级论文、重点科研项目等职称评定标准,无疑是“遥不可及”,因而造成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现象产生。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的措施

3.1薪酬激励

医生是高脑力劳动,同时医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行业,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医生职业风险很大,如果全科医生待遇不高,地位不高,又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愿意成为全科医生的人当然就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职工的待遇和福利,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可以考虑在“收支两条线”的框架下,提升社区医生的工资水平,最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成为社区医生。

3.2个人发展激励

加强现有社区医生的培训,强化全科知识训练,增强社区医生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在目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础上,要加大在职社区卫生医生的培训力度,以进修、深造等“送出去”的方式,选派社区全科医师骨干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同时还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招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机构退休医生到社区坐诊,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通过老医生“传、帮、带”,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也可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培养社区所需要的人才,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

3.3榜样激励

先进典型人物是一个单位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发掘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如热心为病人服务、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医护人员,为临床服务尽心尽职的医护人员,热情为医疗第一线辛勤劳动的后勤保障人员等。这些榜样就在现实生活中,既有感人之处,又不是高不可攀,可比、可学、可赶。同时年年开展年终评先进活动,通过层层推荐,群众评议,把全单位公认的先进典型评出来,使单位精神在互相学习中深化,在互相竞争中升华。

3.4奖罚激励

依据强化理论,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奖励,是对员工积极工作的肯定,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人的角色意识;惩罚,使当事人吸取教训,又使周围的人们受到教育,引以为戒。但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损害人的自尊心,所以应该多采用奖励手段,而慎用惩罚手段。当某个社区服务人员在年度工作中因服务态度良好,医疗业务技术精湛而多次得到病人的表扬时,应对这些先进人物实施一定的奖励,奖励的方式应与过去有所改变。与传统的奖励方式(荣誉证书、实物和上光荣榜等)相比,提高工资、晋升职称具有更大的激励力量。而对个别因服务态度差,业务上常出差错,屡遭病人投诉的人员应该予以取消年终奖金,并实施一次忠告待岗制度。

3.5组织文化激励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对社区卫生人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每年年终,社区卫生机构可以邀请有特别贡献的员工和中层干部家属参加年终答谢会,感谢家属对员工所做的支持。通过这些举措,拉近了员工与社区卫生组织的距离,增强了员工对社区卫生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家人分享了员工的工作成就,家庭就会成为了激励员工的动力源泉。

总之,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我们应综合利用各种激励理论,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满足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淑珍.社区卫生服务的激励机制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4(14).

篇(7)

【关键词】 社区护士长

护理管理

社区护理管理是应用管理的原则,研究社区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控制社区护理系统、激发社区护士工作热情及优化社区护理效应三方面的统一,从而确保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它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科研教学管理等。

社区护理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连续和便捷的健康护理服务。在卫生改革和卫生体系的建设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我国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有效的保证社区“六位一体”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转模式,是社区护理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03年依据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十四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经昆明市市卫生局资质审定,批准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经过近10年的努力实践,按,《昆明市2006-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经市、区卫生局批准,先后设立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五华区红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盘龙区重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盘龙区青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华区幸福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社区服务,覆盖19.2平方公里,为辖区近13万居民健康服务,形成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深受社区居民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中按区域属地化管理原则,红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下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网络管理和技术指导,并配合省、市、区开展多项科研载作,并有多篇社区论文在各种护理杂志上发表,社区护理科研也进展良好。在近10年的社区护理管理实践中,护士长在社区的建站、培训、服务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规范化管理主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落实和执行来实现。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评价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1.1建立管理制度,制订各项考核细则,以制度管理人,医院实行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中心(站)主任、护士长三级管理,各社区中心(站)设立护士长,建立了各级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各类人员培训、管理与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登记、记录、统计制度;制定了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生物制品使用、管理、保存制度;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护理紧急风险应急预案及程序;社区护理操作规程;制定社区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2依法执业 在医疗将证责任倒置的形势下,强化社区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遵守操作规程,恪守行业规范,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查对制度、告知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和登记报告制等核心制度。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职业安全防范办法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安全,减少护理纠纷和缺陷。[1]

2 转变服务意识,加大培训力度做到持证上岗

社区知识的培训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社区护理具有住地分散、工作独立、面对人群广泛等特点,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崇高的敬业精神、能独立解决护理具体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交流能力,应采取多形式、对多渠道、多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

2.1团队建设

社区中心(站)承担“六位一体”的服务,每人有重点负责项目,每项工作有交叉部分,团队协作程度直接影响工作量完成。要培养护士树立团队精神,转变思想观念,进行护理执业道德教育。建立社区激励机制促进社区站健康发展。

2.2护士由专科转向社区,应学习全科护理理论,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监测知识学习。由于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别,社区护士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到社区外,还要学习掌握社区急救、家庭抢救、外伤清创等技术操作;要学会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伤残康复护理等,以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还要掌握财务、药品、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以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2.3制定系统理论培训计划,分阶段组织系列知识培训班学习 如:《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系列管理》、《心电图学习与指导》、《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等系列知识。全员分期分批组织护士参加市、区社区协会举办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培养重点人员参加护理管理干部培训、残疾人康复指导知识培训、计划生育指导知识培训等,按照医院管理年评价要求组织技能操作训练,全员参加人人过关。

2.4鼓励护士参加《全国社区护理函授培训》及《云南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学习,参训率100%,预防保健人员取得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证,尽早实现了护理人员持证上岗要求; 转贴于

3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遵循法律原则

3.1 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管理 社区护理治疗远不同于医院,医患关系也不同于医院,医院护理不能照搬到社区,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居民需求是护理工作的目标,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特别是家庭护理服务增加了护理风险,根据实际工作的问题研究并出台了《家庭静脉输液协议书》、《患者输液须知》等,对社区站用药做了严格的控制,如生物制品、抗生素等药物应用做了严格限制;外带药患者治疗的实施方案等,以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家庭护理 对家庭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也根据家庭环境也做了明确规范,特别是入户输液治疗的患者观察做了具体要求。同时社区护理还承担健康课堂、康复指导等工作。根据家庭护理工作流程,制定了家庭护理的护理病历书写模式,对家庭护理的病人按整体护理的要求,做好对患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记录每次入户时患者的病情、心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为医生诊疗提供参考,对完成的护理病历归入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3.3 拓展服务项目依据居民需求 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对于长期在家卧床患者极为重要,根据患者需求护士在上门开展基础护理,如:褥疮护理、口腔护理等操作,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指导。尽管这些工作繁复、消耗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但更多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同时带来了社会效益。

4 抓好质量管理是社区工作健康运转的重要环节

4.1 社区质控工作在护理部和院感科的监督管理下执行,将护理工作制成表格进行量化并制定考核标准 , 护理质量检查采用坚持每个月不定期抽查、定期月查和护理部季度大查相结合,在站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讨,采取措施解决,并按照社区奖惩制度实施,做到奖惩分明。

4.2 每月召开护理组长例会 布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定期反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社区中心、站发生的特殊问题,特殊病例加以讨论,修改工作流程、制定解决方案。限于社区站条件,对布局和工作程序进行多次规范、调整,坚持质量持续改进。

4.3 每季度召开全员护士大会 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结合工作中的特殊事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根据社区培训要求,组织全员加强重点知识培训和考核,做到学习有系统,考核有重点、实效。

4.4 每月质量检查同时在社区中心、站进行现场访谈 每半年对辖区居民电话调查或召开座谈会,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一方面考核属区护理质量、一方面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内满足居民需求。

4.5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和医用废物处理管理 社区中心站虽然设置在院外,地方小、条件差,但消毒隔离要求及医用废物管理和医院是相同的,由于消毒室在医院供应室进行,故对消毒包增订了运输环节管理规定,确保消毒包使用安全。社区中心站物品均由医院消毒、监测、管理。如:医用垃圾存放和运输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医院有专人、专车回收,社区中心站有详细的医用垃圾回收登记。全科医生也参与了管理,所以社区全员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知识,严格按规范要求落实,责任落实到个人。

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社区护士的要求标准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建立社区护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护理质量管理[2],使社区护理健康发展,是每个社区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实践与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