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活动项目总结

活动项目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4 07:50: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活动项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活动项目总结

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戴明环

一、背景

项目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效先进的管理体系,强化项目管理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将会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通过对活动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加强对活动的范围、费用、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的管理,以实现活动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活动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并不断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

本文以航空科普活动项目为蓝本,讲述了如何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航空科普项目是以共青团沈阳市委“七彩课堂”计划为牵引,旨在增强全市青年的爱国热情和航空意识,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努力开创以宣扬航空文化为主题的青年第二课堂。同时以航空科普活动项目为平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锻炼青年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能力,并以此引导我所青年不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航空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传递包含航空知识的青春正能量。

二、活动项目管理

(一)活动项目的计划与控制。为保障航空科普活动项目的有序开展,所团委大胆创新、认真筹划,以所志愿服务的“五个一”理念为蓝本,制定出台了《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管理机制》,并联合所航模队组建了所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五个一”即“动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志愿者信息库”、“构建完善一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总结形成一套体系化的培训教程”、“建立一套灵活的沟通备份机制”、“办好一堂形象化的服务总结反思交流课”。以此建立了长效、常态化的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机制,有力的保障了活动项目高质、高效运行。

(二)活动项目启动。(1)队员招募。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队员招募,并对特殊岗位采取竞聘上岗制度。(2)启动会议。会议旨在加深航空科普队员对于活动项目目标的理解,并对活动项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交流,同时以《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管理机制》为准则,进行航空科普队员的责任划分和日常管理,按照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将团队纵向分为“宣讲组”、“飞行组”、“保障组”三个组别,横向分为数支航空科普小组。(3)课程设计。以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为统领进行课程主体设计,同时依托所航模队进行航模飞行表演。并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且在受课一周前,在授课单位进行航空科普知识展览。

(三)活动项目进度管理。(1)项目来源。一是由共青团沈阳市委根据整体工作部署提出授课需求;二是由需求学校、部队、企业事单位或社区等团体向所团委提出需求申请;三是由所团委主动联系学校等单位进行合作。(2)沟通联系。根据项目来源,与受课单位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形式以及内容。(3)航模飞行展示。由“飞行组”队员进行固定翼、四旋翼的航模飞行展示。(4)航空科普课。在为期约一周的航空科普展后,“宣讲组”人员以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讲解航空基础知识。(5)互动讨论。现场就航空知识方面展开开放互动式讨论。(6)活动总结。召集所有航空科普队员召开活动总结交流会,总结活动经验,分享活动感悟。

(四)活动项目质量管理。(1)队员管理。依托数字化管理工具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电子信息库,以方便人员管理及活动信息记录。通过试讲、试飞等方式,严格对航空科普队员的素质进行把关。(2)课程设置管理。由“保障组”成员提前在目标受课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宣讲组”,以此对宣讲课程进行针对性调整,最大化的满足受课单位的相关需求。(3)航模飞行管理。“飞行组”队员定期进行航模飞行训练,并为了减小航空科普活动时的风险,制作特殊材质的航模,并现场根据风力、风向等因素严格控制是否飞行以及飞行时间。(4)总结管理。定期组织航空科普队员进行总结、交流,并分享经验和感悟,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活动项目质量。

(五)活动项目宣传及。在单位园区网内开辟航空科普分享专栏,刊登授课课件、心得感悟,在单位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航空文化氛围;通过军网、所报、集团公司青年工作通讯、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刊登活动照片、通讯,努力扩大航空科普活动项目的影响范围,增强活动效果展示。

三、活动的效果及展望

航空科普项目活动走进中小学、大学,部队军营,也走进了社区,为数千次孩子、青年、老人送去了一堂堂妙趣横生、充满知识的航空科普课,受到了全市各界青年的一致好评,树立了沈阳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打响了航空科普志愿服务的品牌。同时,部分青年在本活动项目的感召下,主动对贫困上进生进行捐资助学,增强了本活劝的感召力。后续志愿服务队将入走进沈阳周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深入企事业单位、放眼社会公益团体持续并开展全民航空科普。

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采用项目管理的管控模式,应用戴明环(PDCA)的方法对项目的启动、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管理,有力的保障了活动项目高质、高效运行。因此,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深入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长效、常态化服务机制,更好的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科兹纳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布郎等著,王守清等译.项目管理:基于团队的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

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它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科学含义

项目是“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成本、质量和范围等限制条件下完成的一次性事业。”项目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采用招标制度立项,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它不是任意的一次管理过程;它的对象是校园文化活动,目的是通过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技术,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目标;它的任务、职能是对校园文化活动及其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它要求把校园文化活动的任务和组织人员集中在一起,当作整体,追求整体目标,需要系统的观点和专门的组织来管理。基于此,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综合性。项目一般由多个部分、多个步骤、多级分工组成,要求充分强调管理的综合特性,需要系统的观点和专门的组织来管理。

第二,目的性。一切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实现“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第三,集权性。项目在进行中各部门、各步骤都会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互相关联、互相依存,需要建立围绕这些专一任务进行决策的机制和相应的组织。

第四,主导性。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必须将组织打造成为一支配合默契、积极主动、高效优质的团体。

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化管理的特征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将项目化管理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中。

1.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对象目的的契合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素质全面、主动性强,是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传承者。大学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起主导作用,能担当项目负责人的职能;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对象是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文化活动大多是一次性或可以在一段有限时间内完成的,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以围绕活动的目的,利用活动的资源,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的指导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总体目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这与项目化管理体现出的目标性相一致。

2.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过程的契合

“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督、控制以及收尾等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它要求每个阶段的配合与连接必须流畅才能便于协调,才能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一般也要经历策划、申报、审批、实施与督导和总结与评优等阶段,工作的过程适合项目化管理;另外,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性,既体现阶段的特殊性,又强调对整体的重要性,活动组织者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促进总体效果的实现,这与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具有一致性。

3.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机构的契合

项目化管理的集权性特性决定要建立具有临时性、高度柔性组织机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一次性的任务,每项活动在目标、环境、条件、组织、过程等诸多方面都有独立性和特殊性,学校不需设计专门的常态机构,而是通过临时的、柔性的组织来完成,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控制,项目结束,其组织的使命也就完成。

三、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

1.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构建

第一,项目分类制度。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形势和政策、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各阶段特点,编制《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并及时公示活动项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项目可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创新项目:以专业化、精品化和品牌化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重点项目,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专业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一般项目,如文体竞赛、寝室文化活动等;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创新项目,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活动。

第二,项目申请制度。各级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组织,学生组建的临时团队以及学生个人等围绕《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向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提出申报,申报书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内容、程序、责任分配、人员安排及预算报告等。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申报情况,依据“公开、公正、可行、合理、高效”的原则,确定项目的立项,并给予项目配套经费和相关政策。

第三,项目负责人制度。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核心人物是项目负责人。选取“思想好、思维活、能力强、为人实、素质全”的学生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计划书要求,主持项目工作,项目实行“集中领导、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并督促项目组成员全面完成本项目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项目目标。

第四,项目培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素质全面、主动性强,是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但他们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老师的指导与支持。加强对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即实施项目所需的策划、公关、组织、资金调配和合理使用等能力。

第五,项目监督制度。通过立项评审、跟踪审查、群众监督、总结评优等激励机制,进行全程化监督,保证立项活动深入、扎实、有效的开展;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项目活动负责人需对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如遇到问题或申请报告发生变更,要与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2.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程序控制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操作流程图

第一,项目计划。计划活动和自主活动可以发展为项目计划。计划活动是指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有计划的,要在某个时间段实施,但没有指定具体活动负责人或团体的活动;自主活动是不在《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之内,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自行提出的活动。校内有意申报项目计划的团学组织或个人成立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立意、规划、论证等准备工作,撰写项目申报书,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内容、程序、责任分配、人员安排及预算报告、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及相应对策等。

第二,项目立项。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的可行性、创新性、影响力、经费预算、活动成效、应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明显不符合申报标准的项目,直接淘汰;基本符合标准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项目组作出相应修改,再上交评审委员会审批。拟定中标单位的项目进行公布;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承担组织任务,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承担监督、管理职责,还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能力培训和经验培训等,以提高活动的组织能力与实现预期效果。

第三,项目实施。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说明活动的意义、参与方式等,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成员按计划实施项目,及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汇报,力争达到活动预期目标;成立项目监控小组,协调各方面关系,指导和控制活动的正常运作;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项目变更,努力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第四,项目收尾。活动结束后,项目组要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文本、图片、音像资料上交,完成项目总结;活动费用专款专用、有根有据,与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一事一结;年终,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上交材料、督导小组汇报、活动效果反响等情况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评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优秀项目负责人等,激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巩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小金.理想的现实——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篇(3)

一、基本原则

项目的资助坚持“保证重点,适当集中,讲求效益”的原则,合理配置项目经费。所资助的对象为符合本“办法”规定学会活动内容的项目,重点保证与我区科技工作联系紧密的学会活动项目。项目经费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精打细算,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经费在学会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项目遴选采用“公开申请,科协审批,择优资助,追踪问效”的原则。用于资助项目的经费额度一般不高于实际需要支出的三分之一。

二、资助范围和标准

资助活动范围:

1、由区级学会主办或与上海市及全国性学会联合举办在宝山区召开的学术会议活动。

2、科普公益性活动

(1)编写、制作、出版科普读物和电子作品;

(2)大型科普活动。

3、区级学会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活动。

4、重大课题调研

(1)由区科协委托,相关区级学会承担的有关行业科技发展咨询及社会经济发展等课题研究;

(2)由区级学会、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科协组织等提出,经区科协同意的专项调研课题。

5、合作交流活动

经区科协同意,由相关国际、国内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我区相关行业、专业有积极影响的,在学术上有重大提升、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交流活动。

6、其它与区级学会建设相关的活动。

具体资助标准:

1、一般活动项目资助标准为5000元以下;

2、市级以上的大型或重点活动项目资助标准30000元以下;

3、与区科技工作重点密切联系的活动项目,按实际情况确定资助标准。

三、申报项目要求。

申报的项目符合本办法确定的资助范围,主题明确,对促进我区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申请活动资助的区级学会须具备实施项目的能力,有一定的工作积累和工作经验。在基本工作条件方面(相应专兼职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和相应的经费保障等)有可靠的保证,并且要求申请的内容真实、项目方案内容清晰、实施方案可行、经费预算合理、项目实施后效益明显。

凡有能力、有条件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均可根据公布的申请条件及内容提出申请,项目的申请原则上每年一次集中受理申报。特殊情况提前30天以上,并且按照规定程序申报的重点学会活动项目同样可以酌情批准资助。

申报时应填写和报送《宝山区科协学会活动项目资助申请书》(包括报送相关内容的电子文档),申报表格可根据需要访问宝山科技网相关栏目下载。

具体申报要求:

(1)下一年度计划原则上需在上一年11月份申报。

(2)新增项目申请资助时间一般应提前2个月申报,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特别受理。

(3)申报项目同时应详列项目款项及相关批准正式合作文件等、自筹资金配套部分应当先落实。

(4)项目结束后30天内,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应向区科协报送总结材料。凡验收不合格的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项目,将对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给予通报批评或收回资助经费,并在2年内不得申请资助。

四、项目资助经费的审批和管理

学会活动项目资助,采取“公开申请,科协审批,择优资助,追踪问效”的运作机制。

区科协学会部根据本办法和宝山区科协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项目资助重点,负责学会活动资助项目的申报受理、组织初审、按程序报批公布和资金监控等管理工作。

项目资助经费的来源是科普经费。

学会活动资助项目审批通过公布后,区科协将组织实施与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签订《项目实施任务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重点是明确完成任务绩效的评价标准和是否如数给予资助的评判准则。

项目资助经费由区科协分期拨付到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的银行账户。一般分二次拨付,前期拨付资助经费的60%,其余40%在项目验收合格后予以拨付,项目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拨付。

在项目实施前10天,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要将活动方案和进度安排报送区科协学会部。

承担项目的区级学会应在资助项目实施前通知区科协学会部。项目实施结束后30天内做好组织总结工作,并向学会部递交《项目实施报告》(包括项目经费决算以及体现项目成果音像材料和其它相关材料,包括电子文档)。学会部将组织对该资助的项目进行述评,同时对照《项目实施任务书》判明是否完成既定任务,能否如数报领项目资助款,并适时通知项目申报单位出具票据领款。

区科协学会部按合同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负责人必须按合同要求完成项目,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完成项目的、中途停止的或项目未按计划执行的,区科协将中止资助并追回资助款。

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时,须于当月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区科协审批。

学会活动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成果均须标注“宝山区科技活动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以资助为基础出版的专著、音像制品,或制作的网站,须在扉页、字幕或网页中标注“宝山区科技活动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字样。

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关联;价值体现;应用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核心由原来的注重生产逐渐转变为注重营销,而市场营销的变化不仅仅是营销环境及观念的改变,更多的是模式以及管理技术上的变革。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演变为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如何抢占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项目化管理方法之所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和重新分配上,对营销计划、进度、质量和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及精准控制上;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不仅创新了传统营销模式,更是提高了企业完成营销目标的工作效率。

一、企业市场营销与项目化管理之间的关联

项目是一系列有关联的复杂活动,而这些活动围绕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资金、资源条件下完成,具有生命周期、一次性、目的性、临时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而项目化管理,是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其目标规划、进度计划、成本控制等工作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较,项目化管理注重客户,柔性管理,强调进度、费用、质量和风险的和谐统一,给客户提供更有效、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企业市场营销则是在变化的营销环境中,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兼顾企业利润、社会利益共同发展的过程,涵盖了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选择、新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各种企业经营活动。可以看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也是目标明确、有生命周期,在时间、成本和性能约束下完成的临时、复杂的经营活动,完全具有项目的基本特征。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中,为了实现企业预期的营销目标,给顾客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企业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将企业市场营销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对企业制定营销战略规划、精准控制执行进度、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分配资金及资源,预估市场风险有着不可估量的助力。在企业营销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项目化管理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更新企业管理观念的特点和优势。

二、项目化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改变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建市场营销观念——以客户为主体

项目化管理的方法首先改变企业以产品和销售为主的传统营销观念,从企业长期目标及市场营销的整体布局出发,确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项目目标,围绕企业调查、探索顾客需求,设计生产产品,最终完成产品交换的营销过程来分解营销活动,整个项目围绕客户需求来制定营销计划,整合有限资源,确保项目交付成果质量,降低项目风险,进而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并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2.满足客户多种需求——增量竞争优势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是吸引客户和保留客户。当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满足客户变化的多种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让客户满意甚至超出客户满意的预期时,企业就具有了吸引并保留客户的能力。项目化管理就具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优势及先进理念,独立项目团队的成员来自于各职能部门,打破了企业各部门间的界限,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并以结果为导向,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整合内外资源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一般都按照职能进行划分,最常见的就是金字塔式“职能型”的组织结构,沟通成本高,难以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映,在这样的职能结构下运作项目管理效率低下,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应建立跨部门横向联系并能提供便利,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需各部门通力合作,灵活合理分配企业内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市场营销项目成本,而项目参与者也逐渐成长为企业复合型人才。

4.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变管理模式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产品设计、定位、定价、销售渠道、推广等各环节,通过细致的策划安排,增加了营销活动实施的可行性,从整体战略大局出发,保证了市场营销活动成功的高效率。由于营销活动项目任务的分解,使企业的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等各部门深刻领悟项目化管理的思想,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在综合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从企业管理层到员工都能意识到项目化管理的重要性。

三、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的总体营销目标视为一个项目,按照企业以往的经验结合项目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将它分解成若干个可独立执行的工作任务,对每个工作任务按照项目的方法执行和监控。项目阶段活动与企业营销活动对照表如下:

1.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启动阶段

(1)制定企业市场营销的项目目标①确定营销目标按照企业发展情况及战略部署,对顾客长期需求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企业营销长期目标。一般涵盖了市场占有率、产品、生产率、销售额、客户数量等众多因素。而企业营销目标应满足SMART原则:具体明确、可测量、可达到、相关性及时间期限。②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初步制定的营销目标展开市场调研,了解及掌握营销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变化,收集以下几方面市场环境信息:细分市场现有情况;竞争者情况;目标客户群特征;宏观环境因素。对收集的各类营销信息进行统计、筛选、量化处理,并进行SWOT分析,对市场、竞争者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研究,得到正式的市场调研报告。③制定营销战略根据SWOT分析报告,识别企业目前关键问题,确定目标市场,完成市场定位,选择能支持企业长期目标的营销战略。(2)明确企业市场营销的项目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旦项目化,则必须赋予它项目的属性——临时性,既在项目开始时组建团队,项目结束时解散团队。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化产生的每一个营销工作任务,都应该由一个项目经理进行负责,组建职责明确、相互信任、依赖,以结果为导向的高效团队,避免项目团队内部冲突。在成立营销项目团队时除了考虑每一个团队成员解决问题能力及技术专长外,还应该考虑跨部门吸收相应人才,方便与各部门的沟通合作。

2.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计划阶段

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要根据已确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目标,了解目标市场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重新设计营销组合方式,注重对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因素的科学构建,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确定企业营销活动项目范围,将营销项目分解为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营销活动,并对全部营销活动进行有序的识别,确定各营销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以及估算营销活动所需时间、成本、资源,得到完整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在WBS的基础上,为企业营销活动编制项目计划,每个被识别的营销活动都能确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确保营销活动顺利完成。

3.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执行阶段

(1)项目计划的执行企业营销活动项目计划的执行是按照计划过程中拟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工,明确项目执行的内容和目标,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预算,运用适当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障各营销活动是整体化的运作,可创新营销手段,强化营销人员的能力,提高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质量。(2)项目计划的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实施环境不断变化,各种不可控因素会导致项目的实际进度与项目计划发生各式各样的偏差。营销项目控制的目的是将营销活动的实施情况与营销项目计划不断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出现偏差,能及时进行调整,保障企业营销活动项目目标的实现。

4.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收尾阶段

分析和评估营销项目取得的成果,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成功实施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带来顾客满意度提高,各目标市场占有率扩大,营销利润增长等重大改变,说明了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其次,分析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判断其对企业后续营销活动产生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对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水平有着非凡的价值。

四、结语

企业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从营销活动的组织、计划、执行、控制都以项目管理的思想为指导,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构建营销管理框架,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系统化的实施管理。不难看出,项目管理方法在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变革,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快速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进一步成长。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1版)[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马跃元.新时期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经贸,2012,(20):61.

篇(5)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的多元化,以自主招生形式引进的生源在高职院校逐渐占据很大的比重,自主招生生源在培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

 

1. 自主单招生源特点及问题

 

我校自2012年开始实施自主招生计划以来,入校后才开始统一分班、统一管理,之前因为人数较少,都是分散式编班。目前,2013级、2014级、2015级共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技术专业两个专业,10个自然班级为自主招生班。这些班级的学生都是通过院校自主命题考试选拔入校的学生。在自主招生班级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72份问卷,男生68人,女生4人,平均年龄21岁。

 

随着招生生源多元化的不断影响,自主招生生源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复杂,管理难度大。在调查中有一项是关于何种入校方式的调查,有77.78%的学生是通过自主单招的形式考入高职院校,有22.22%的学生是通过高考入校。其中,在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中,有6.94%的学生是校长推荐,有29.17%的学生是免试入学。可以看出,即使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单招途径入校的,但其中还是细分了很多具体的类别:有的可以直接由校长推荐, 有的还可以免去考试,直接入学等,这足以说明单招学生的生源相对复杂,对于兼职辅导员来说,管理这一类学生班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笔者通过跟建工、钢构专业自主单招班的部分兼职辅导员访谈发现,在班级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纪律,偶尔有个别同学还经常性旷课,夜不归宿。

 

(2)文化课基础薄弱,综合素养差。笔者从招生处查阅有关2013级、2014级、2015级三个年级单招入学学生的考试分数、分班等级考试分数等相关资料,发现入学考试成绩普遍不高,在分级考试中,英语、语文两科成绩较差。总体来说,自主单招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成绩相对较差,通过第一学期的英语、数学分级考试成绩来看,以2015级四个自主招生班级为调查基数,四个班级共有175人,考入英语A班的总共有11人,考入数学A班的18人;考入英语B班的总共有129人,考入数学B班的总共有125人;考入英语C班的总共有35人,考入数学C班的总共有32人,也就是有6.2%的学生进入较好的英语A班,10.3%的学生进入数学A班。从整体文化课的成绩来看,自主招生班级的学生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

 

2. 自主招生班级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传统定义中,项目管理一般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管、结案五个主要流程。项目管理最终实现的是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过程和得到最佳的项目成果。

 

(1)结构层次。组织结构是组织中的成员以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在组织的不同位置上发挥作用。班级管理也同样需要组织结构,而且结构之间有系统的关联性,在时间、费用、效果等方面要注意最终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在活动实施阶段中要注意任务协调分解的关联性。

 

(2)实践实施层次。班级管理主要包括班级的班风、学风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日常考核管理以及班级团队工作管理等。很多班级活动都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每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考虑各种规划、活动场所、组织方法、实施过程、安全问题等各方面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3.五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

 

基于项目管理的实施流程理论,结合自主招生班级的特点,构建五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五位一体即以实现班级优化管理、培养高职优秀人才为目标,以班级各项活动为子项目,以立项、执行、监督和验收、总结与评定反馈、表彰与交流五个环节为具体抓手,以班干部队伍为主线,贯穿整个班级各项管理,最终实现优化资源、精细化、规范化、创新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活动的申请、审批和立项。班级管理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班级活动的管理。可以以一学期为时间界限,以一个月为检测时间点,通过每个月不同的活动主题,学生可以自己组建团队,选择不同主题进行申请创办活动。

 

由学生组建好自己的团队,选择一人作为这项活动的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活动的申请。团队成员可以进行协商和讨论,书写活动方案和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兼职辅导员和主要班干部进行活动的审批程序,选择成熟的、完善的活动方案计划为立项依据,最终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立项活动。

 

(2)班级活动的执行。一经批准立项的班级活动,团队负责人要开始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任务的实施,活动项目任务的分解,小组成员分工、执行计划。在分解任务过程中,可以运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分解任务,将每一任务进行分级。每一级项目设立子项目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

 

(3)班级活动的监督及结果验收。第一,对班级活动的质量进行监控,对质量的衡量需要建立在活动质量监督体系和项目质量的目标分值的基础上。可以量化为打分标准,也可以是结合团学活动的质量考核来进行综合评价,总之要全面和突出学生班级活动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第二,要科学地进行控制和管理班级活动的进程,预测不可控的风险和状况,做到有危机处理和防御的预案和措施。同时进行成本控制,科学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活动项目质量。第三,高质量验收班级活动质量和成效。按照活动项目申请时的计划和内容,兼职辅导员需要结合活动收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总结材料进行评估和验收,验收时也需要按照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量化打分,验收合格的给予评比表彰,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反馈意见和整改措施。

 

(4)班级活动的总结与评定反馈。项目总负责人按时间结点进行提交总结,只要项目成果真实有效,而且资料齐全,可以申请提交项目总结。兼职辅导员可以设立评审组,评审组成员要按照事先预定的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来进行量化考核,针对考核指标体系分层打分,包括参与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参与者学生。给学生以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形成良好的活动效果,亦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团学素质测评等方式评定,并将成绩纳入学分。

 

(5)班级活动的表彰与交流。可以按学期,也可按学年为周期,兼职辅导员对进行申报结项的班级活动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项目,也可以评定出等级,对优秀的班级活动予以表彰。同时,可以建立班级平台,将历年来优秀的活动项目通过多媒体、多平台进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通过五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兼职辅导员的管理难度,可以放权交给班级的学生,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以主人翁意识主动挑起班级管理的重担,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自主招生班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以建工15-9、建工15-10班级为例,通过一学期的项目化管理,这两个班级都在年级考核中排名前三,获得校“优秀班集体”称号。

篇(6)

周小青

为了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学科”与“活动”同时纳入课程体系,“学科”课内打基础,求“合格”,“活动”课内扬个性,展“特长”,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我校大力抓好活动课程的实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程设置每天早读前召开十分钟晨会。

星期一早上举行全校的升旗仪式;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各班开展班队活动。一、二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三节科技文体活动课,三、四年级每周开设两节科技文体活动课。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针对学生来自农村等实际情况,我们在全校开设的活动项目有:电脑班、鼓号队、花束队、文艺队、手工组、写作组、奥林匹克兴趣小组、书法美术兴趣小组、自然组、体育运动队、武术队、器乐班等等。

二、活动方式

1.成立活动课程研究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

2.做到五定、三查、四评比。

五定:定时间,除学校课表安排外,每周星期六定为活动课程开展时间;定人员,学校全员参加,定指导老师,定学生,各班按学生志趣及爱好组队,建立活动人员花名册,一式三份,指导老师、教导处和活动课程研究小组各执一份;定目标,学期初,学校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给各活动项目分别定出活动目标;定内容,指导老师根据本活动的目标定出每学期的活动内容;定场所,学校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给各活动项目都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场所。

三查:一是查计划,指导老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课程计划,必须备好每个指导教案,要有具体内容、课前准备、活动过程等,学期结束时要上交一份活动课程总结或论文;二是查考核评估,学校对各类活动要在期末进行考核评估,对组员的活动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将活动课程的成绩纳入教师教学考核项目,与职称考核及评“先进”挂钩;三是查资料建设,各研究人员及指导老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学期结束时学校统一收集材料、优秀教案和优秀学生作品。

四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活动课程教案评比”、“一堂优质活动课评比”、“活动课程成果展览”、“优秀学生作品评比”。

三、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品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兴趣。

2.使学生在活动中广收博采,积累知识,学到技术,掌握技能,磨炼意志。

篇(7)

关键词: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89-03

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到社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建设的内容,也无疑将成为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效的凝集点。随着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府也逐渐在社区文化建设领域推动管理机制的改革。中国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出现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现象,这种方式转变了以往在社区文化活动领域政府亲历亲为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科学化、效率化[1]。因此,探索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方式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概念及功能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各种群众性的道德、科普、法制以及文娱体育、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2]。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满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舒缓压力和打发空闲时间成为人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其次,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交流、沟通与了解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与保障,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搭建居民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居民间的亲密关系和高度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最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居民通过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彼此熟悉、了解,渐渐形成了一系列兴趣团体和文化组织,这种群体内亲密关系便会成为吸引居民参加非营利的社区社会组织的驱动力,从而社区社会组织也就成为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凝集点。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中国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大多由专业的文化机构来管理,在社区层面,目前没有社区文化活动专员。由于专业的文化机构往往隶属于国家行政体制,导致以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命令任务式的强制型管理手段为特征,效率极低[3]。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大多是应付上级不定期的命令,很难形成系统的规划与安排。另外,中国社区层面自治文化团体还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在承担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它们无论是在组织规模、活动能力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社会支持、文化背景方面和经济基础都很不健全;它们在获取资源、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劣势。社区非政府组织作为社区文化活动未来重要承担者,它们力量的薄弱直接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发展。

(二)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文化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文化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有待提升和社区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区文化活动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活动资金及活动过程缺乏公众监督。如果在一项社区文化活动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活动执行过程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三)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中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中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文化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1.缺乏专业的服务策划及方法。虽然近几年国家非常注重社区的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社区从业者只有少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很难对社区文化活动做专业的策划,这种专业的策划不仅仅是考察工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更是考察策划者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目标的把握和专业工作手法的运用。因此,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前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

2.缺乏专业评估。由于从业人员的能力所限,很难进行社工专业自我评估和科学化的第三方评估,大多社区文化活动在年度考核时往往只是简单的自我总结而没有量化的评估指标。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总结社区文化活动过程的宝贵经验,更不利于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

基于对国内外社区文化活动的研究及实践的认识与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机制,从而构建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新模式,具体构想如下:

在有组织的公益、慈善和文化活动过程中,项目是指:持续一定时间(一般是相当长的时间)、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有规范的组织行为、有成熟的评估体系的行为。活动则是指:短时间内、目标单一、效果不持续的行为[4]。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5]。

(一)建立专业化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运作机制

要实现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模式,就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政策架构、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制度。

1.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文化的项目化管理。目前中国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2.设置独立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文化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培养社区自助文化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二)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方法

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面,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展要秉承助人自助的精神,尊重居民的权利和发展的意愿,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差别化的社区文化项目。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上,社区文化活动在项目申请和执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丰富社区文化项目的内容,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例如,针对社区居民心理减压的需求,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社工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的专业手法提供心理咨询面询及热线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希望参与文化培训的需求,社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或以学习相关技能为目标的工作坊等开展相关活动;此外,社工还可以就社区文化组织的培育等问题,从社区工作中的地区发展、社会策划或社会行动模式等不同角度进行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发。

(三)加强社区文化项目科学化评估

项目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运作,很大程度在于它的事先调研、对风险的预测和事后的评估考核,因此,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尤为重要。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收集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对服务的评价,通过社工专业角度的思考,评判活动的形式和质量的好坏,帮助我们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适合的文化活动及服务方式。评估贯穿于项目策划、实施、结束的整个过程。

对于社区文化项目评估来说,在评估内容方面,笔者认为既应该对社区文化项目在调查、策划、申报、执行、结束各阶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过程评估,也应该从目标完成情况、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满足和能力成长等方面进行结果评估;在评估形式方面,笔者认为,可由项目管理机构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居民代表、资深社会工作者组成评估小组对各完成的社区文化项目第三方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奖惩机制相关联;在评估方法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评估会、焦点小组等多种形式,力求客观程序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宝贵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卡佳.“购买服务”——政府的钱不好花[J].社区,2005,(5).

[2] 易永春,李春阳.社区文化活动:困难与对策[J].群众,2010,(12).

[3] 顾敏敏,等.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管理的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