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10:04: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技术课程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中职院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人场市场竞争机制上,中职院校教育体制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中职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过于注重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际操作的训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中职模拟电子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提高中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1 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本身具有复杂、抽象且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作为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半导体器件知识理论和实际应用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复杂、抽象且逻辑性强的特点,使得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抽象化的理论和计算模式,还要实行实践性较强的训练,使得理论与实践得到完美的结合[1]。但是目前我国中职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活动相对较弱。
1.2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教师为了压缩课时,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都简单化,使得学生不能对模拟电子技术有深入的认识。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影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1.3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要求也不断提高,主要是以社会需求导向为主的高技术人才。因此,教师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1)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观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者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对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队伍较为薄弱。中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队伍较为薄弱,很多的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学生实际操作提供良好的知道建议。3)实践教学相对较少。一些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无法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模拟电子技术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2 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教师角色转换,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结构进行认识和延伸,所以教师指导工作在模拟电子技术探究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的教育,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探究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成为模拟电子技术探究教学的主动者,而教师成为模拟电子技术探究教学的引导者[3]。因此,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指导,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究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做一个优秀的学习指导者。
2.2 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问题情境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前提。问题情境的创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活动中。同时引导学生开阔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置的时,要与结合问题实际情境,尽可能的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其真实性,对其产生共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问题的探究中,使得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3 创造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很大的影响,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都有所不同,对问题的探究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思考水平高低的影响,使得学生探究能力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所以教师要打破“一刀切”教学模式,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探究能力都得到提高。再者,教师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即使学生思考出现错误也不能直接指出,应该用较为委婉的语言类代替,如“你再深入思考一下”“换个角度再想想”等,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例如,在分析正弦交流的具体电路时,由教师提出是否可以利用直流电路进行分析?如果可以应用,你认为可以直接应用,还是需要适当的变通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提高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能力。
2.4 及时反思总结,调整探究学习策略
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要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基础,及时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已达到思维的整合。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新含义往往会隐藏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探究问题特点及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保证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究时,学生要及时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完善掌握这类电路设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对疑惑的问题,提出设想,并调整探究学习的方法。在探究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2.5 建立评价机制,促进课程教学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同时对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对探究情景的评价。探究情景的评价并不是课程结束后或者教学任务完成后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提供有益的改进建议,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不仅重视学生探究学习方法、技巧及结果的评价,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模拟课程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生动性的特点,其在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探究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提高了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梅.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89-90.
[2]韦敏,贾惠芹.“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67-68.
1.1班级人数较多。大部分班级在45人左右,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只能顾及少数同学,大部分同学只能处于跟随的状态,学习效果较差。
1.2课堂时间有限。课时安排有限,加之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课堂教学推进缓慢,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吃力,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进行教学,如果班级有45个学生,教师进行逐个指导的话,每人才1分钟,学生能学到什么,可想而知。
1.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够,学习能力不强,只依靠老师讲授,不愿意去学,是当前普遍存在于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的问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容量较大,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而且有些内容层次较深。
1.4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完成。不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相配合。
1.5学生的心理情况。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接触过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或者是根本没有学习过相关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这就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对这门陌生的课程有了畏难情绪,觉得这门课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吃力的课程,结果就会有厌学的情绪,从而不能深入的学习,最后的不良结果就是学不好这门课。
2微时代下“微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国内外对于微教学单元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课堂应用方面。
2.1从国内研究来看,吴玉龙在《“微教学单元”高职教学策略研究———以“知识点”和“技能点”》就针对高职科目中的微教学单元进行阐述。王世群在《“微波炉”加热教育--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中介绍了作者于实习期间在所处班级进行的微博实验教学活动。
2.2从国外研究来看,R.W.Lucky于2010年发表的“ToTwitterOrNottoTwitter?”,用情境导入的方式,介绍了微博教育前景。KellyWalsh在文章“100WaystoTeachwithTwitter”中则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列举推荐关于微博教育应用的100多种方法。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是将微教学单元侧重于微博教学上。而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是将课堂的微教学与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现代网络微教学相结合,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
3“微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目前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基本每部手机都正常上网,而且学生对于现代移动互联网平台工具的应用炉火纯青,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把“微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与辅导作用有效的利用起来,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微教学单元:
3.1微课堂: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某一知识点,开展5~10分钟的针对性攻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展开学习。慢慢地,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课堂实施总结出一套更加适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举例:5分钟时间,集中学极管的伏安特性,举一反三,深入渗透。
3.2微辩论: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开展3分钟微辩论,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好胜心比较强,当被冠以“角色”的担子,他们会积极准备,认真学习,参与微辩论。举例:液晶电视与高清电视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3.3微实训: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就某一点知识,开展微实训教学。举例:就三极管开关电路实验为标准,让学生3人一组,组内进行实践训练。
3.4微竞赛:可以就某一电路设计或者某一知识点进行微竞赛,通过微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日常竞赛不同,微竞赛的重点在于知识趣味性。举例:就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安装展开小组竞赛,既有组内合作,也有组组之间竞赛。
3.5微考核:在课堂上,就学生表现和教学进程进行阶段性考核,这样的考核一改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方式,随时开展动态考核能够让学生随时保持考核的状态。举例:针对二极管整流电路这一节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一个整流电路的作品来,并检验其结果。
3.6微信圈: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强化学生与教师、专家甚至企业家的沟通,通过媒体来获取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也通过微信圈及时的对学生做出的成绩给予表扬,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和点评。举例:在13高职电子班建立微信圈,老师随时发出问题,学生也可随时和老师沟通。
4“微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研究目标
“微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4.1培养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通过微教学单元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改革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改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4.2提高学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技能。通过微教学单元的构建,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技能水平等都有较大的提升,有效达到技能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问题,最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能有效的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作用,构建课程平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等内容。该课程以高等数学为工具,在电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直流、交流稳态及暂态模拟电子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系统建立物理模型和列写数学方程式的方式进行模拟电子技术的分析与计算,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训练科学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本领的重要知识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明确课程作用的同时,构建与理论教学想配套的实验实践实习条件,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从教学任务上基本可划分为三方面:
(一)电子CAD实验室,主要用于与理论教学配套的仿真教学工作;(二)PCB制板室:当仿真任务完成后,学生可将自己设计好的电路在此加工制成实际的敷铜板,已备下一步工作的进行;(三)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的开发性实验、实训,如将在电子CAD机房和PCB制板室自行设计制作好的印制电路板,在此进行具体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完成最终的工作任务。
通过以上措施,做到了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将传统教学、现代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融合在一起,更加接近于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向。
二、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模拟电子技术》以放大电路为主要内容,引入半导体知识,建立信号放大等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和基本电路调试技能。在传统的教学中,由半导体知识入手,逐步引入三极管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等,强调课程理论知识的层次性,而各章节内容的关联性和应用目的不突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很难认识知识的整体应用性,很难理解课程的学科体系,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年的总结与探索,我们深入研究了该课程与前后续相关课程关系,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比如,将与频率特性有关的内容作为一个模块,将LC、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放在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避免了重复教学,优化了课程体系。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随着电子技术学科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宽”“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本课程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图1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上,已形成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手段上将常规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辅之EDA教学。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模拟试题、自测题、习题及解答等均已上网。
三、课程教学采用试点创新教育工作
(一)将EDA技术引入课堂,变抽象为具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因此容易出现学习疲劳现象,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在一些章节中适时地增加了Multisim(EWB)应用举例,这些举例或者具有研究性质,或者在实际实验中难以实现,且举例尽量涵盖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和仿真方法。
(二)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实践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模拟电子技术试验基本上以验证性试验为主,实践教材上给出试验原理,试验室提供统一的元器件和仪表,学生只要来照图连线测量即可。而通过增加设计性试验,不给出具体模拟电子技术或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和参数,通过试验结果体会模拟电子技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试验相比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尖子学生。20%左右的尖子学生能进入实验室和授课教师的科研梯队,接受和研究生一样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这些学生在国内外重大学科赛事或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系代表队院获得全国二等奖。
四、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提高,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有一些好的做法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市级和省级的精品课程之间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大力加强课程组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抓住教改立项这一机遇,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孙剑.模拟电子技术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6,(6):49-50.
[2]宋凤琴,张金波.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6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社会各个行业的自动化和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发展对其相应行业的职业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个趋势下,培养这类人才的职业院校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顺应此趋势不断扩展并改进其教学内容。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很多专业的教学计划总学时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电子技术教学的学时所占比例也相应地减少。在这些变化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必然要求电子技术课程对其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进行研究,并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和职业的新形势的人才。
一、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改革相对滞后
首先,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本身条件,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较弱,并且自学能力普遍不高,学生对现有教材的很多内容并不能很快掌握。所编的教材内容与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落差。其次,现有教材的章节内容不是很完善,开头没有很好地导人,而结尾总结不足,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内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后,有些职业院校的教材没有注意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特色编写,不能与实际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缺乏针对性,使学生丧失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内容改革缺乏深度
虽然现今的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理论已相对稳定,但是当前的课程内容改革却并没有同步地协调进行,没有深入地开展。由于大多数授课教师是根据课时的安排简单地调整课程的相应内容,在整体的教学上不能连贯地进行,对课程内容的改革也未进行必要、全面的安排,造成教学结果与最初的教学目标有些偏离。同时,由于实践教学课时比较少,不能满足课程需要,且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提高知识技能运用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不高
由于职业教育办学的自身特点,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特殊的教学要求,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拥有其所授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实践操作上拥有娴熟高超的技能。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现今的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从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近年从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的年轻教师,在从业经验和专业的实践经验上,还有待提高。同时也正是由于其从业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上的缺乏,造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遵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依赖于课本知识,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发现性、研究性和行动性。在实践教学方面又缺乏指导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上,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滞后
现今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发展,朝着学生感兴趣的创新授课方式上改革,但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学仍沿袭旧的手段,不能全面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职业院校很少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来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五)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首先,职业院校的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课课时较少,在考核中的比重也比较轻。“电子技术”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占的课时比例就比较少,而且一般职业院校都直接把实验教学包含在理论课时中开展,使得实验课时所占的比例更少,甚至在部分职业院校并未开设实验课程。其次,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的设备比较缺乏,实验的内容不能协调发展,相对落后。不少职业院系的前身是中专学校,升级后的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实验设备仍是原中专时期的电工电子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条件。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的学生容量快速增长,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增长跟不上教学实验的需求。
二、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及实践
(一)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器件和新的控制方法不断地涌现,这客观上要求电子技术教学内容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实时更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材相对滞后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与实际的技术不能同步更新,出现教学内容与实践过程的脱节。因此,要保证授课内容的实时性,就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地删减、更新、补充和完善。电子技术课程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关键是要适应当代电子技术应用的自身特点,在知识结构上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
1.将以分立元件电路为主转为以集成电路为主。现今的电子产品的结构大多是以集成电路为主,集成规模日益扩大,而分立元件的已经逐步退出市场。在此趋势下,学习电子技术课程,要加强对集成电路知识的重点学习,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状况,保证本课程对技术创新的适应要求。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创业教育;创业思维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抽象性。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是围绕三极管、场效应管等核心半导体器件展开的,必须根据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半导体器件的等效电路,进而利用电路分析的方法针对所建立的电路模型进行计算。其中,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器件的等效电路等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此外,放大器失真的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措施、负反馈放大器的原理与作用、振荡器的稳幅原理、各类振荡器的稳频特性等内容,也相当抽象。(2)实用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按核心器件的种类分为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等,每个时代的电子产品又可分为数字类和模拟类两种。在电子管和晶体管时代,电子产品几乎都采用模拟电路,即使到了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但几乎所有的数字电子产品都离不开模拟电路单元,例如供电模块、射频输入/输出模块等。(3)实践性。其一,晶体管的参数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即使对于成熟的应用电路,往往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调试,例如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选频电路中心频率的调试等。其二,功能电路单元的设计,通常要根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或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造,例如,从考毕兹电路到克拉泼电路和西勒电路,就是为了兼顾频率稳定性和频率覆盖范围而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所做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会使很多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也导致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而采用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甚至不惜“满堂灌”,但往往欲速则不达。这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学生计算、推理能力的提高,相应地忽视了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整体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此外,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以及通过大量理论计算类习题巩固知识的做法,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提高能力,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全面地考虑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抽象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验证理论,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学生不断地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1998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到2014年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认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获得新思维和新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的勇气和能力。”[1]因此,我们可以把创业思维看作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而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要求来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从过去的以讲解为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改变为以研究型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为目标。
二、基于创业思维培养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内涵的认识不断增强,人们已经把创业思维看作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1]。具有创业思维的人,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先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开始,由远及近、有小及大地积极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一边行动一边反思,并实时进行调整,逐步达到目标[2]。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要求,笔者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基于创业思维培养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改革后的方案摒弃单纯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基于创业思维的“实践+学习”研究型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安排上,研究型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研究专题)—探索研讨—总结提高过程”[3]。基于此,改革后的方案按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均按知识链接、呈现、练习、反思、应用的步骤展开。具体说明如下:1.知识链接。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理解并学习知识。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教师不再只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还是情景活动的引领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情景活动的参与者和亲历者。”[4]因此,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注意建立适宜学生领悟的情景链接,借助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在学生情感上留下强烈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觉地进入角色,真正理解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及问题解决方法。情景链接可以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模拟等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改革后的方案摒弃了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但绝不是要放弃讲解式理论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很多学生难以通过自主式学习了解掌握理论知识,因此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针对性的讲解式理论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决不能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2.呈现。当把学生“浸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之后,接下来是呈现环节,即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把下一环节的目标和任务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验室现有的资源,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设计并提出一个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载体的工作项目。目标和任务呈现给学生后,教师应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4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完成此任务需要补充哪些知识、需要用到哪些硬件资源(包括三极管、电源、相关仪器仪表等),并拟定下一环节的方案。小组讨论的结果要以清单形式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指导各小组对方案进行优化。3.练习。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以教师“指导”学生“做”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即教师应扮演的是教练员角色而不是运动员角色。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要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路,并引导学生修正错误,逐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反思。反思是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总结与反馈。这一教学环节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体现,因此,教师有效把控课堂显得至关重要。反思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所有学生分别反思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各小组整合小组成员的反思意见,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评;(3)小组之间开展互评,每个小组至少要对三个小组进行评价;(4)各小组总结自评与互评结果,并归纳总结小组成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习了哪些理论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技能,在哪些方面存在欠缺;(5)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在课堂上陈述自己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6)教师做总结性评价,重点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结合小组自评与互评意见对各小组及其成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5.应用。人类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技能最终都是为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而服务的。基于创业思维模式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也必然是应用。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一个教学项目(模块)的最后一个环节,应是教师指导学生应用学习到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促使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应用能力。综上所述,基于创业思维培养、以行动引领知识获得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有效把握教学进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122–128.
[2]朱燕空.创业学什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
[3]那彩霞.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0):250.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金丹(1978-),女,辽宁建平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王鲁杨(1963-),女,天津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085智能电网技术本科教改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98-0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与控制类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一方面是巩固和加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成果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中所掌握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作风及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
学生通过熟悉设计任务、查找资料、设计电路、计算机仿真、安装调试、整理总结等环节,初步掌握电子工程设计思路,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步骤。学习电子产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专业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为较好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设计做准备,为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接受新知识,进而发明创新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训练和锻炼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专业建设中值得重点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课程设计改革目的
近年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条件不断改善,能够适应“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硬件设施所提出的更加灵活、更加高端的要求,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电子技术课程的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为丰富课程设计内容、提高课程设计水平提供了人员保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突出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二、课程设计改革中的几个措施
1.优化设计题目
好的设计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而且真正寓教于乐。
题目的选择原则是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趣味性、先进性、创新性。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能体现出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选题时宜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采用的芯片为目前主流的中等规模、大规模芯片;设计成品应该是一个包含信号源、信号处理、输出显示在内的完整的小系统。例如《洗衣机控制器》题目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课程如何在工作中应用。再例如《乒乓球游戏机》题目,将课程与游戏相联系,活泼新颖,获得了学生的喜爱。
2.采用导师制
通常的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配置一名教师,以往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也采用这种方式。由于课程设计的题目灵活度较大,也具有一定深度,所以一般每个教师只会精通两到三个设计题目,而学生就只能在这几个题目中选择。随着师资队伍地壮大,每个教师掌握两个题目,那么所有教师加在一起就一共有三十几个题目。本校希望这么多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所有学生所用。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打破班级的概念,采用导师制。所有教师的所有题目均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选择题目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导师。对某个题目特别感兴趣,可以直接选择该题目。或者特别喜欢某个教师,也可以为了追随那个教师而选择他的题目。此外,每四个学生为一组,结组时也打破班级的概念,学生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所以学生不仅可以选择题目、教师,也可以选择同伴,自足选择性很强。
3.采用项目教学法
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课程设计的电路、具体步骤都传授给学生,学生很少思考,很少质疑,更没有探索。本次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案例,按行动路线设计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
设计过程模拟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包含项目任务下达、方案设定、软件仿真、硬件调试等各环节。体现为课程设计中的如下环节:学生选定设计题目与导师、下达任务书、确定设计方案、电路连线图仿真、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对所设计电子系统的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学生自主设计,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只在大思路上加以引导,对具体方案和设计细节不做过多干预,只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了配合广大学生大胆的发散的设计,提供了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的元器件供学生选择。[2]
4.提高工程意识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工程设计的缩影,具有很强的工程特性,以其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天然的优势。
对于一个工程的实施,所设计产品的性能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设计周期、设计成本、团队配合也同样重要。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为了提高对设计周期地重视,在课程考核中加入了时间概念。在完成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时间使用最少的组成绩最高。另外,为了提高对设计成本的重视,在设计中引入性价比概念,对高价格器件的领用进行登记、统计与限制,推荐学生采用低价格的元器件完成相同的功能。在帮助学生提高成本概念的同时,也为学校节省资金投入。最后,为了加强团队配合,在每个组的四个人中推举一名组长,负责整个设计过程的协调。由组员共同讨论完成对项目的理解并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然后统一调配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设计任务。每个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在项目调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部分的密切配合。因此要求每个人除了了解自己的设计部分以外,还必须了解其他人的设计思路。因此为了考核团队配合,在答辩中除了检验每人分管的部分外,也会检验对整个方案和设计思路的理解。
5.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
随着电子电路产业的发展,所设计的产品在功能、线路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复杂。在实际的电子电路开发中,教师一般将电路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先设计单独模块并独立调试,然后再把几个模块联调,最终将整个系统联调。尽管在课程设计中所设计的电路功能较为简单,但是为了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际开发过程,仍然希望在设计中能够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因此,每个教师开发自己的题目时,都有意识的使所设计的电路功能齐全,保证整个系统结构完整。所以在每个题目中都包含了信号源、输入、输出、控制等多个部分,可以很方便地划分为几个模块。每组中的四个成员可自行选择设计模块。既让学生学习了电子电路的设计理念,又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工作量,做到人人动手。
6.软件仿真与实物调试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子应用领域产生了很多成熟的开发与仿真软件,为实际电子电路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保证,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EWB、Protel、ORCAD、PSPIC、Multisim等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在实际的电子电路开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模拟实际的电子电路的开发过程共十天的课程,其设计分成五天软件仿真和五天硬件调试。前面五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仿真软件设计并调试电路。调试成功后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制定元器件清单,并进行第一次答辩。答辩通过后根据清单领取元器件以及面包板、导线等硬件设备。后面五天进行实物连线与调试工作,调试成功后进行第二次答辩。然后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并提交,完成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软件仿真与实物连线各自的特点。比如软件仿真在原理性错误的排查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而实物连线除了让学生更熟悉元器件管脚排列以外,更加让学生对元器件的时间延迟以及因此可能引起的误动作产生更深的体会,这些都是在课本以及“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不能收获的。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元器件接线调试中均得到了锻炼。
三、结束语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这项教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教师们精心准备的题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采用导师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入工程意识、模块化设计理念以及软硬件结合的设计方式等改革措施在不同方面让学生体会了实际电子电路的开发过程,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课后习题
一、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地位与特点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类型,要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就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强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行业和企业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电类、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而且与实际器件、工程设计、工程分析、工程计算等紧密相关,可以说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等专业工科学员真正进入工科领域的第一门课程,也是联系公共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桥梁。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以门电路和触发器为基本逻辑单元,采用最佳设计方案构成能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数字电路。该课程具有数学和电路两类课程的双重特点,而且逻辑性很强,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益处。随着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又使该课程具有内容更快、应用能力要求更高的特性。
二、课后习题的作用
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针对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的编排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所学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训练,又能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具有许多潜在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所以要予以高度重视。
三、教学探讨与实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处理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若处理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在学生完成所学内容的习题后,急切盼望老师给予答案核对,此时,老师借此契机,因势利导,勿急于给出结论,教师可以总结思路、方法,有意识强化“方法”,弱化“结果”,对课堂教学大有裨益。如何强化这种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课后习题处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实践与体会。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硕果累累,来自他对妙趣横生的客观世界的浓厚兴趣。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培养学生兴趣,其动力源泉就是鼓励,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集轻松、互动启发、引导为一体的“愉快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效应,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可采用导入法、激将法等,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产生动力。教师的点滴表扬对学生而言,如获至宝,可使学生获得无限力量,从而对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中,教师事先将同类教材的习题归纳、整理,针对不同题型和难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难度的题型,即使学生结果错了,但亦要对解答过程中对的地方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花尴尬为进取,从而引导到正确思路上来。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锻炼和提高,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2.培养能力
每一本教材课后习题都是德高望重的教师精心挑选而来。每个习题都具有代表性,某些典型习题都是被层层筛选而保留下来,可见其使用价值之珍贵。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精选出几道题,在实验室付之实验,验证理论,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计数器教学中,将“异步五进制递增计数器(JK触发器)”通过改变, 端口,变成“异步五进制递减计数器(D触发器)”,既巩固了理论学习,又锻炼了触发器的相互转换,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合作和体验,才能使学生实现能力和认知策略的自主架构。因此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练习,才能消化和掌握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慢慢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验室是第二课堂,是理论课教学的得力助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验证理论和进行创新性实验,受益颇深。
3.激活思维
习题、例题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归根结底,任何学习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熟练——创新——再服务于实践”这一过程,达到质的飞跃。在课后习题处理完后,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举办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比赛,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院在今年春季举行的技能大赛中,各班同学自由组合、分工合作,电路图各式各样,新思路层出不穷。图书馆座位紧张,有的同学为搞课题,夜以继日。竞赛结束了,部分学生还在实验室孜孜不倦,力求电路更完善、更经济、更实用。学生通过“做题——实验——竞赛——创新”这一环节,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得以锻炼和提高。当然,在课后习题的处理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钥匙,在关键处,教师给予相应的点拨,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开启更大的思维空间。
四、结束语
以上几方面,是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中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课后习题处理是教学效益的直接反馈,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正确对待课后习题,对课后习题的变形,举一反三,挖潜,创设情境以及充实内容、完整结构,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借此可激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回归理论,寻求捷径,培养能力,激活思维,为新世纪培养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春艳.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0(35):51~52
[2]皮连生.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崔文华,徐夕荣.课后练习的导向作用.职教论坛,1998(9):46
[4]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