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西风的话教案

西风的话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2 18:29: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西风的话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西风的话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西风的话》的学习和演唱,增强对歌唱艺术的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秋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在课堂中,通过聆听、模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法进行音乐体验实践活动,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3.掌握基础的发声方法,体验运用自然、舒展的气息有感情的、优美的演唱歌曲和葫芦丝演奏歌曲。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的殿堂!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说一说表现怎样的情感?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课件,聆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回答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感受秋天热烈丰收的喜悦。

活动2【活动】感悟秋天

教师活动:

提问: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乐曲,请同学们说一说又表现怎样的情感?(课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揭示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课件,聆听排箫独奏曲《西风的话》,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手法,让学生体验另外一种秋天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活动3【活动】欣赏秋天

教师活动:

聆听范唱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的速度如何?

再聆听范唱

③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问题。

①柔和抒情歌曲

②速度舒缓

③有四个乐句组成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情绪,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4【活动】吟颂秋天

教师活动:

朗读歌词

①学生欣赏歌曲后,师生谈话引出歌词(课件显示歌词)

②多媒体画面介绍作者及歌曲简介。

③讨论歌词深意

④师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活动: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歌曲简介,加深对歌曲与歌词深意感受。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全面体会歌词深意,陶冶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5【活动】唱美秋天

教师活动:

1、唱出歌曲旋律美。

①观察四个乐句节奏特点。

②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出歌词意境美

①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②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③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解决重、难点)

第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

第二遍提示换气。

第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

第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学生活动:

1.让学生感受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关系,积极参与旋律模唱。

2.提示学生歌曲的强弱及速度处理,表现歌曲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积极参与歌曲模唱。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旋律模唱的形式,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师生合作,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通过前面朗读歌词和旋律模唱,引导学生自主聆听学唱,充分发挥学生的模唱能力,积极的自主学习。

活动6【活动】唱响秋天

教师活动:

合作演唱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活动:

完整演唱,尽情表达歌曲柔和抒情的情绪。

教学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听、唱等情感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活动7【活动】展现秋天

教师活动:

师生合作,葫芦丝演奏歌曲,可选择用葫芦丝乐器演奏方式,升华体验歌曲。

学生活动:

学生用葫芦丝演奏,教师歌唱歌曲。

教师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葫芦丝吹奏,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表现音乐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了解学生这节课学习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让学生分享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篇(2)

关键词:本色语文 教学 实效

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的实际是,一个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手段,ppt上呈现了许多文字、图片,播放了视频,还要求学生围绕画面想象说话、结合文本空白讨论续说内容、虽也有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品味的环节,但因为课堂空间被填得满满的,安排时间甚少,学生如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往下赶着,一切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沉入到文本的核心中去;另一位老师,只是在提出了几个启思性的问题后让学生自读品悟中进行批注,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与文本、与文本的语言有了亲密的接触,师生、生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一节课就在学生的读读议议中进行着,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具或是别具一格的地方,但课堂却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感受词句的情意。

显然,第二位老师的课,平淡但有效,因为他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进入文本的个性化台阶,课堂上学生紧紧扣住了文本的具体内容、个性化的情思以及独特的表现形式(具体的语言形式)与文本进行着真实而深入的对话,表面看只是培养语言的感知力,深层次却是加深与文本生命的整体性对话,加强综合性的文化理解与文化积淀,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史铁生这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的心灵密码,从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文气激荡、文化贯通、思维锤炼等诸方面给学生以满足、提升和引导。

确实,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高效优质的课堂,成了广大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但也有不少教师,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让课堂具有先进新鲜的教育理念的光斑忘掉了语文学科的特质和文本教学的基本任务,异化而走向 “高耗低能”“少慢差费”:非语文教案非语文活动充斥课堂,语言教学被边缘化。课堂上要么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纷繁热闹,图片、视频、音乐、表演轮番上场,吹拉弹唱尽显其才能,各种资料,各种媒体狂轰滥炸:要么“课文内容无限探究”,“知识内容任意拓展”,“思想情感无限拔高”,能说的海阔天空胡诌一通,不能的大眼瞪小眼,教师则不辨是非一味表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本应唱主角的“通过语言教学研读文本”这个内容让了位甚至缺了位,忽视了引导与情感体验,把“对话”变成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活动形式化,“探究”泛化或神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简单化,学生的实际是阅读文本浅层、浅薄、浅陋,与文本隔膜,得不到文化积累、技巧感悟、思维锤练,反而使得他们逻辑不清,谈话偏激,个性张狂,心态浮躁。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易耗低能”“少慢差费”的课堂,我想主观和客观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主观上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把握不准,对新课改的理念似是而非,思想上轻视文本,教法上设计随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吕叔湘则说,“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巧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59页)。”以我的理解,说得具体些,语文,就是通过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来认识文学、文化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程。

第一,“学习掌握民族语文文字”点明了语文的基础(语言文字)、民族性和特点,揭示了“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是语言文字学习性,这是它的本原,而非其它。第二,“认识文学、文化”点明了语文的上层建筑是文学和文化。语文教育分三个层次: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它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并提高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的同时,丰富人的文学经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学习和文化熏陶。第三,“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程”,点明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和所属课程范畴。属性上,语文教育,并无“内容”与“形式”之分,本质上是一体的、不可剥离的生命整体。所谓“语言形式”的东西,早已先天地、深刻地“积淀”到“语文内容”之中,“语文的内容”与“语文的形式”实不易剥离。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

由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教学文本的价值。

中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育,简单地概括其方法就是“不懂也要背,背多了自然懂”。五四后,现代教育观念西风东来,很多人引入西方的“科学标准”理念,综合传统的评点法与国外的教材分析法,形成评析法――在一个“课”的时段中,通过讲、授、评、析、练,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要求,无论是学习的结果还是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评价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于是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唯课本的尴尬的泥潭。殊不知相当数量的学生早已对咀嚼被老师咀嚼过的文本兴趣索然,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品尝、发现的欲望和情趣,也就是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只剩下为考试而学习的操作。

针对这种唯课本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提出了“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的著名论断,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不断地、主动地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信息,体现了大教育的观念。但是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反面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轻视文本的学习。我们必须注意到叶老先生的本意绝不是就可以轻视文本,因为“例子”类似于教学中的“例题”,不通过例题,数学教师无法把数学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同样,不把语文文本这个“例子”的作用充分发挥,它就不能作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求知欲、探索更多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导火索,就不能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起点,如果起点上就没有发展,何来后来的“可持续”,语文素养的养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作为“例子”,我们必须重视“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从知识上看,语文知识不是纯知识,它有感悟蕴含其中,不同于数理化的学习,掌握了某个公式定理就可以运用的,语文知识多由文本中积累体悟归纳而来,比如各种修辞手法,仅记住名称,而不结合文本来认识,就难以理解其作为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所起的作用,那就不能真正了解并能有意识地正确运用,那种学习仍是空的,由知识而能力,不能绕过文本,比之于人为设计的语言碎片的训练材料,文本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文本作为学习的对象才真正可以使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养成”,事实上,以文本为对象,自然侧重于对文本的解读,进而精读与细读,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来认识文学、文化,而文本在其中起一个贯穿的作用,就如比钱串子,串起一个个散钱。反过来说不利用文本进行语文学习,是不对应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学生的思维发展,应当是由形象而抽象,或者说由感情到理性,在这个缓慢的转化过程中,还是得以文本为重。

可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教学,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梁实秋有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的课堂本无须“绚烂”,无需脱离文本去搞些热闹而不实用的把戏,必须归于平淡,回归到本色语文的教学轨迹上来,放大并突出语文学科属性,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有情趣、最有韵味的语文学习,需要真正与文本语言面对面,那才是富有神韵的语文学习。脱离文本语言学习的热闹与探究,这不是语文课堂所需要的。

我们必须用语文学习的本原性问题驱动对文本的学习,在平淡本色中突出语言教学。

我们确实应该思考语文课堂是重形式还要重内容,是追求繁杂还是崇尚简单的问题,这也关涉到教学的成本控制和课堂的实效问题。有时候,简约并不代表乏味可陈,也许正是精彩无限。别只想出彩,出彩靠的不是课堂上的花招,靠的是实实在在走进文本的学习过程,这是只注重形式,讲求热闹的教学所无法实现的,那样的课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锤炼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落实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它面目可憎,一点也不为过。用不太恭敬的话说,是羞辱了学生的智力与心灵。

可见,我们必须树立以“语言应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这一基本观念,其主要内涵是①理念上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为价值取向与追求目标。②思路上讲究“以语言带动内容”,研究体悟语言进而把握文本。③方法上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亲历”和“历练”,得到感悟、积累与提高。④行为中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使学生达到知识、文化、思想、品德、审美等语文素养和博学、勤思、探究等语文实践能力的新的融合与沉淀。因此,必须针对文本个性,聚集语言因素,把握语文的核心价值,同时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把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