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适送别董大的诗

高适送别董大的诗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2 01:51: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适送别董大的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篇(1)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诗题中的“侍御”,为唐代官名“殿中侍御史”的简称。李侍御,为诗人的朋友,其生平不详。“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其治所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这首诗大约写于高适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之前,是作者与友人在京城分别时的即席之作。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中,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行子”点明离别的现实,“金鞭指铁骢(青白色相间的战马)”则借助想象,写李侍御即将跨上战马,挥舞马鞭,踏上征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飞蓬”的含义。古诗中的蓬草,因其干枯后易被风折、随风飘飞的特点,故这一意象常来借指漂泊不定的人们。如:李白《送友人》颔联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指行迹不定的游子;王维《使至塞上》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征蓬”则指“单车欲边”、独身出使的诗人自己。首句中“行子”即李侍御,而联系高适的早年经历,“飞蓬”当指诗人自己。高适为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自二十岁到长安求仕,后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又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浪迹渔樵”的生活,自言“飞蓬”是极其恰当的。这样诗歌在一开始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和身世飘零之感,似乎要落入一般送别诗的凄清哀怨、低回留连的窠臼之中。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别开天地,显现出一种豪放、进取的情怀。李侍御即将奔赴的远隔万里的安西都护府,是唐代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军政机构,分管唐代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功名万里外”揭示李侍御的“心事”为投身报国,建功立业,而这何尝不是高适本人的夙愿。《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他在《塞下曲》中也曾发出这样豪迈的誓言:“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二十岁在北地的漫游生涯,就是想要在边塞实现自己立功报国的理想。颔联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畅谈壮志,互诉衷肠,举酒祝福的热烈场面,两人情绪之高昂、立功之迫切可想而知。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援用典故,点明李侍御远行的目的地和两人话别之处。“虏障”即遮虏障,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命强弩都尉路博德所筑,故址在“燕支(即燕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以北,今的额济纳旗境内。修筑遮虏障目的在于阻挡匈奴入侵。此处诗人借此暗指李侍御即将奔赴的是阻挡异族入侵的安西都护府。“秦城”,此指唐都长安。两人离别之地长安城位于太白山(今陕西省太白县南)以东,故言“秦城太白东”。此联从结构上承接颔联的“功名万里外”,同时引出下文的感慨。

篇(2)

关键词:古诗;触动;积淀;体会;成才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与艺术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因为动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领悟这些诗句的文化内涵,才能贴近诗人内心,让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领我们前行。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了解古诗产生的背景及其诗人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教师再以补充背景做“引子”,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诗人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教学《别董大》一诗时,我介绍了诗作的背景:高适,字达夫,唐朝渤海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兰庭,是诗人的朋友。写这首诗时,高适正处于郁郁不得志时期,在北方的初冬季节,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高适随雪而作,吟诵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从而达到劝慰友人,激励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以上介绍,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唱”“画”中激感

古人吟诵诗词往往摇头,字音间隔有序,实则情感投入很大,听着自然韵味无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诗节奏划分后,变更吟诵而唱,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古曲《苏武思乡》,让学生轻声地读,而后我又根据七言绝句节奏划分的规律由慢读到摇头轻吟,再到和歌而唱,学生这时也自然会效仿老师而唱。在这种氛围烘托中学生投入到诗人情感中去,而此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感便由此而激发了。

此外,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入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夕阳落照江水和残阳铺在水面的美丽景象。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景色的优美和诗人轻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线条画出一条江水,然后再根据诗意用“绿、红”两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看着图,再体会“铺”字的含义。同学们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了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贴近生活体会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为源泉,它会失去感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我们以现实作为参照,把最朴实的生活细节与诗中所呈现的情境相结合,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就会更有立体感。诗人鲜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讲解,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例如,教学《锄禾》一课时,我针对有的学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首先播放了一组反映非洲儿童悲惨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儿童瘦骨嶙峋,双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盯着镜头,好像在诉说着饥饿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视频画面: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土地滚烫,偌大的田地里,一个弓着腰,赤着脚的老爷爷正挥汗如雨地劳动着……一行大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会深深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师穿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演绎诗作碰撞情感

把历史搬进课堂中来演绎,这样,学生就会在实景实物的观赏中,与诗人情感发生碰撞,这种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在已经树立起的情感基础上产生新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会长久地刻在学生脑海中,情感碰撞的火花将一直延续。例如,教学《示儿》这首古诗,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悲秋》,组织学生读自己已经理解的诗句,再紧扣诗中重点词语“但悲”“九州同”“无忘”等,表现诗人报国无门与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愤之情,用重音去读,去诉说,而后让学生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吟诵全诗。在悲秋乐曲和悲愤情感的交织中角色定位就会更准确,学生自然会把诗人的言行模仿得更到位,与历史中人物心灵相交织。炽热的爱国情怀不去解释,字里行间已然涌出。

篇(3)

关键词:点面结合 知人论世 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积累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因此,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一般都是以《诗词五首》的课文形式出现的,并且这五首诗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一般教学都是利用两到三个课时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好像并不十分感兴趣,毕竟单纯的对一首诗的学习实在过于单调乏味,学生只是见一首学一首,学一首背一首,背一首忘一首。怎样让学生想学、乐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古典诗词效果显著。所谓点,指对课文中某一首诗或词的学习,面则是对这首诗词的作者和作品方面知识的了解,点面结合就是指在教学中以这首诗为点引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知识来。那么,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呢?实践中,我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产生的年代已经久远,如果当时的背景知识不了解,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可能似是而非,可能牵强附会,可能断章取义,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去理解、欣赏诗歌。当然,很多语文教师也经常这样做,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简单的介绍作者及作品。我觉得,了解作者作品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式的介绍,而应该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去了解背景、认识作者、探究作品及创作思想。例如,学习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中的一首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首先应认识李清照,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她的姓名字号,还要了解她的生平事迹,了解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夫妻恩爱、兴趣爱好,了解她一生的两个时期,了解她南渡以后的不幸遭遇,甚至了解她的奇闻异事,否则,就无法赏析这首词。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为什么这首词却又如此豪放呢?应该明白: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消沉愁苦之作,唯独这一首却是例外。近代梁启超评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而这些则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

我们不能为学习某首诗词而去学习它,课本选取的诗词只是一个窗口,应该透过这个窗口去察看更大、更美的古典诗词的世界。因此,我在教学这首《渔家傲》时,先指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预习了解李清照人生经历,而在备课时则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如《宋词鉴赏》、百度百科上李清照简介、百家讲坛康震副教授讲李清照等资料,经过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整合出李清照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幸福的青少年时期和凄惨的中老年阶段。前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幸福的少女生活和甜蜜的婚后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便能工善词。这一阶段她的词有:《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多写少女情态和女儿情怀,词风清新自然。后来,她与太学生赵明诚两情相悦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志趣相同且能诗善词,共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这一阶段她的词有:《减字木兰花》《醉花阴》《一剪梅》等,多写二人快乐生活、在丈夫面前撒娇情态和别后的相思。南渡以后,二人漂泊江南,情况逆转。尤其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更是无倚无靠,孤苦伶仃。这一时期的词作有:《武陵春》《声声慢》等,多抒写背井离乡之愁,寂寞孤苦之状,词风哀婉沉痛。另外,南渡初期,她写过《夏日绝句》,在诗中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生要轰轰烈烈,死也壮怀激烈,以此讽刺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了解了作者的这些人生经历,不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李清照,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的这首《渔家傲》词。当然,我们介绍作者不同时期的诗词最好是学生学过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这样更易于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关注,更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否则,可能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渔家傲》这首词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图。通过梦境设想与天帝问答,寄托自己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据《金石录后序》载,南渡时,她曾经在海上航行,历尽海上风涛之险,词中写到的景象应该是这一段生活的外化。她从闺阁中走出来,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写出这样的词也易于理解了。如果不了解李清照的这些经历,或者说是简单介绍,学生如何能够理解?当然,要把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搞清楚,可能需要半节课或者一节课甚至更多的课堂时间,有的老师不愿意“牺牲”这个时间,但我觉得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而这种诗词教学方法正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也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

学习古人的诗词,要了解古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经历。诗言志,他们的诗词都是在他们远大的志向抱负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创作的,同时又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志向和情感。如学白,我们应了解他“济天下”的抱负和高傲的个性,了解他漫游的经历和长安的阅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才能理解他“行路难,行路难”的慨叹,才能理解他“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学习苏轼,我们应了解他早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思想性格的影响,了解他宽大如海的胸怀和济世报国的人世精神,了解他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尤其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鬓微霜,又何妨”的执著,才能理解他“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伤感,才能理解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

这样,学习了一首词,学生不仅仅对这首词有所认识,还对词的作者和当时的社会也有了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了。这个过程,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的知识,培养了探究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有形和无形中熏陶感染了学生的情操,有的学生甚至还有更大的启发,他佩服教师的学识水平,羡慕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去主动追求,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则又是自觉的、主动的和有序的,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弄清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现象时,当他们把新知与旧识融

会贯通时,他们又为自己的所得而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如果中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还是单纯的就诗讲诗、就词论词的话,恐怕这种教学方法太过于呆板单调了。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一首诗词,而应该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联系已经学过的同一类型的尤其是同一题材的诗词,对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运用比较阅读教学古典诗词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拓宽学习的领域,构建知识的体系。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可以联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陆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人士,都历经“山河破碎”的沉痛和“身世浮沉”的坎坷,都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愤懑和老骥伏枥的志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表现了陆游年龄虽老、不忘报国的豪情壮志。这两者都有英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便只有在梦中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爱国热情如此执著!《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表现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与辛词“赢得生前身后名”异曲同工。三位诗人的诗词见证了南宋王朝的穷途末路、苟延残喘,比较阅读了这三首诗词,我们不仅对辛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而且更加为他们坚定地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感,而南宋末年的那一段屈辱历史更加让人刻骨铭心!三首诗词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如一剂强效针注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为他们点亮了爱国的心灯,而单纯的学习其中的任何一首也达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是爱国题材诗词的比较阅读。

古典诗词中有很多题材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教学,如边塞诗,唐代边塞诗是贯穿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始终的,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王翰、王之涣、高适、岑参等。学习王翰的《凉州词》时,可以比较阅读已经学过的诸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还有送别诗,学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以比较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等。另外还有山水田园诗、悲秋词等等,只要用心于教,致力于学,许多诗词都可以找到同一题材的熟悉的诗词来比较阅读。

篇(4)

一、诗教是境界教育,培养责任感、使命感

中国的“诗教”传统古已有之,孔子曰:“不学诗,无以立。”(《论语·季氏》)而诗教的目标何在呢?《礼记·经解》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对人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见,诗担负着教化的重要责任,不仅以个体的“立人”为目标,更意在培养个人平和温厚的德性,从而塑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诗教首先是一种境界教育,培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也是衡量个人德性的重要标准,因而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变迁,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渐趋多元化,而以审美、情感和心灵教育为指向的“诗教”,无疑是进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最细腻也最直接的切入点。因为诗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诗经、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题材也广泛多元,无疑是开展诗教的丰富资源。

南宋陆游的《示儿》一诗满含悲怆情绪,抒发了面对故国沦丧却无力改变的赤子之心:“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一生写作的九千多首诗作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至深,传颂千古。许多边塞诗也洋溢着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对边地生活和自然风物的描写中传达出思念故国的强烈情感,王昌龄的《出塞》即是一例。其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更是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保家卫国。此诗气势流畅,雄浑豁达,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再如曹植的《白马篇》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光辉,诗的末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集中展示了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样的诗作,对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是容易引起共鸣的。此外,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展示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对诗人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充分的语境;讲授时要从诗句字面含义进行延伸和深入,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古典诗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文学形式展现的民族历史,也包括民族的文化记忆、人格记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无不将自身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关注与思索融入篇章,“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理想使他们的诗作呈现出磅礴的气魄、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使命感,能给今天的青年人以震撼心灵、启迪智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二、诗教是人格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林语堂谈到中国诗歌时,认为它“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中国诗歌中对理想世界的歌颂、对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使得身处纷扰世事中的人们内心葆有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其中别有真意,借写朋友间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自身的执着信念。首两句中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落寞心情;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以及坚持操守的信念。早在六朝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人格。在此诗中,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口信,借以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阐释作品的背景,使学生领会诗中深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进取精神。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高尚情操的诗篇比比皆是,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中的坚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中的执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中的高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悲悯,以及“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淡泊等等。

诗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修养具有天然联系,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优秀诗作得以传颂千古,其魅力来自于诗人的高洁情操、奇伟风骨,而诗歌的“性情”反过来也会对读者的人生施以影响,参与其人格的打造、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筑,使读者的生活不断被美和道德的光辉所照亮。诗歌一旦进入人心,将会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构筑一个人的思维路径与情感体验,以这种方式建构的价值观,一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富心灵养料,给人以持续的道德教化。

三、诗教是情感教育,养育健全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是情感教育的绝佳教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的诗歌创作理论,意在强调情感于诗歌的基石作用;《毛诗序》亦有云:“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同样指出了情感表达为诗的本质属性。诗说出诗人的情怀、胸襟和旨趣,能够唤醒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目标。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古典诗歌着力表达和颂扬的情感。孟郊在《游子吟》中以白描行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依惜别、深沉的爱与敬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洁的语句中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此外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游子望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手足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中的落叶归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中的静夜思乡等等,也都是吟诵亲情、乡情的名句。教师应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使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古诗,充分体味亲情的真挚与和谐。

友情也是常常入诗的题材。举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无一不是歌颂友情的千古名句,其中不单凝结着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感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写照。教师在教学时应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情感,并教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珍视友情,待人以诚。

以诗为材料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将为德育提供一种新的理念,即去除现行德育中的材料理性化、方式工具化、目的功利化的弊端,提升德育的温度和魅力,贴近生活,关怀生命,以诗意的语言、丰沛的情感充溢受教育者的心灵,让他们在充实、温暖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辨明意义、建构精神体系、形成价值观念,促进其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立、自由与完善,养育他们健全的心灵世界、丰富的情感结构,同时推进道德教育的开展。

四、诗教是人性教育,传达普世价值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诗语言优美、辞采斐然,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优秀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诗是感性的,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诗是优美的,容易激发人的想象。以诗育德,正是从学生的体悟和感受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化和滋养,以培养健全人性,体会普世价值。

美学家李泽厚这样解释诗歌对于人性的教育功能:“诗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可见‘成己’、‘成人’、‘为己之学’等等都远非知性理解,而是情意培育即情感性、意向性的塑造成长,此非理性分析或概念认识可以达到,而必直接诉诸体会、体认、体验;溶理于情,情中有理,才能有此人性情感及人生境界。”可见,人性作为一个宏大的概念,其建构在人的情感属性之上,也是构成高尚人生境界的重要基石。李泽厚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不谋而合,就是强调诗歌背后的人情和人心,力求物与人的合一,融汇诗人的人生心得和人生旨趣,如此才堪称诗歌的至高境界,并正确传达人性价值。

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界的认知、感受、体会,自然之物通过情感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参与对人之性情的建构。六朝乐府民歌《江南》描绘了一副清新动人的图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人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时,会由内而外生发出一种欢欣与喜悦,这是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它不需要过多思考、辨析,是人性中真与美的自然流露。除了和悦之喜,人性中也包括由景物生发,对痛苦的感知和倾诉。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通过乍暖还寒天气、三杯两盏淡酒、满地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描绘,抒发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绪,表现了作家在饱尝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颠沛流离等一连串打击之后凝集心头的内心苦痛。对词中无限痛楚抑郁之情的感受和理解,自然也是培养健全的情感结构之必须。人性不仅应该包括对自身感情的体验,也应包括更大意义上的理解和同情。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塑造了这样一位老翁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这首历历如绘的诗作,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惜弱之情,是再好不过的人性教育。

诗歌源自人的性情,又反哺人的性情,所以我们能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感受春景,同时体味诗人内心的寂寥;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感受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对自己灵魂的叩问;在《伐檀》和《硕鼠》中感受民众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慨,在《国殇》中体会追悼阵亡士卒的哀痛……诗歌中饱含的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对情感的珍视、对弱者的体察、对正义的追求、对死亡的暗叹等等,都启发着青年学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并使性情不断经历真善美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