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6 04:27: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丧葬礼仪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丧葬礼仪

篇(1)

关键词:沂蒙 丧葬礼仪 文化 评价 初探

“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沂蒙文化对儒家“孝”道观尤其重视。在很多人眼里,丧礼也是衡量子女对父母是否尽孝的一个标准 如孔子认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先进》)荀子也认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也。”(《荀子・礼论》)按照孔子与荀子的观点,父母活着要对其尽孝,死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礼仪为其办丧礼。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沂蒙大部分地区丧礼都是严格按照当地流传下来的丧葬习俗进行的。而这种丧俗文化则是围绕“孝敬”和“尊礼”进行的,丧礼程序十分复杂。

一、死者将要逝世时的丧葬习俗

在沂蒙地区老人病笃弥留之际,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消息后,日夜兼程,往回赶。如果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

未咽气之前,家人把将去世之人背到“明屋”。明屋,也称为“堂屋”或“正屋”。这是对古代“寿终正寝”思想的继承,如《仪礼・士丧礼》就曾说:“死于适室,用殓衾”。在给将死之人穿寿衣之前,儿、女儿媳需为死者净身。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穿戴过程中要呼唤“爹(娘)给你穿衣裳,穿上衣裳再上路”,以示生者对死者的孝顺。

二、死者逝世后的丧葬习俗

首先,全家举哀痛哭。以黄表纸(也叫火纸,称作蒙脸纸)蒙在死者脸上。其次,在死者遗体正对着正门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将死者牌位立在桌上,供上酒菜、茶等,除此之外,在死者庭院里也需放一张桌子,点上香火,摆上菜、酒,立上死者牌位。再次,还要在逝者的头前点上一盏灯,沂蒙人称“指路灯”。《施灯功德经》指出,人死后会进入可怕的黑暗境地,此时有一盏灯的话,则是一种西天之路上的引路明灯,起到超度亡魂的作用。

三、围绕死者的丧葬习俗

泼汤、辞灵、送盘缠、送殡、丧宴、烧七、五七送灵、上坟、请家堂等这些都是死者的丧葬依礼而产生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进行离不开指客。指客即丧事总管,在笔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沂蒙地区几乎每个村里都有指客,一般为分为男指客和女指客。以上所有的环节几乎都是在指客的领导和指挥下完成的。指客指挥孝子孝女“尊礼”而行,如果违背即被视为不孝,遭全村人唾骂。

各个环节数出殡最为繁琐。出殡时,儿子抱着死者的牌位,后面跟着死者的亲朋好友,去往土地庙拜别土地爷,进行“拉魂”。“拉魂”完成后,亲朋跪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众男宾客轮流行礼,大礼行路祭等,把牌位放在扎好的“马”上,(男骑马,女骑牛)点燃,预示亡灵乘马而走。举行摔老盆仪式。在棺材的前面,有主事人在死者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这一特殊的丧仪将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一举拉近,甚至确立了继承的关系。盆摔碎后,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棺,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上林入葬。

在各个环节中 “哭丧”,显的尤为重要。它既体现了依礼而行的特点,也透露出死者亲属的悲痛之情。哭丧,顾名思义就是以哭的形式寄托亲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纪念长辈的生平事迹。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

在守丧期间,死者的儿子见到村里的老人后都要下跪磕头,俗称为“赔罪”。沂蒙地区的人民认为自己的亲人死去,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孝顺的原因,所以见到老人之后都下跪磕头,希望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在丧礼一百天之后,由死者的子女带着酒菜茶纸钱等去坟墓前祭拜死者,俗称烧百日。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1】因此以后每逢春节、清明、家有重大事情(如喜事上“喜坟”)、以及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节日亲人都要来上坟以示孝心。

至此,所有的丧礼仪式全部完成。在此之后的三年,死者的家人过年不得贴对联,贴也只能贴绿色的,不得放鞭炮,门前不放拦门棍,家里有人结婚也不是能贴红对联等等。三年之后才可按照正常情况进行。

四、沂蒙丧葬文化评价

丧葬中的诸多环节是人类一种寄托哀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任何社会,作为一个家庭组织来说,父母内心深处是渴望子女孝敬的,正所谓:“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2】 丧葬文化本身除了表达对亲人逝去的怀念和哀伤,向社会和下一代传输孝的意识外,还是对亲友精神的抚慰,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传承。但是从沂蒙地区的丧葬习俗可以看出,沂蒙老区的丧葬文化十分繁琐,攀比浪费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扰民现象。对于其中的优点我们要继承,而糟粕我们也必须摒弃。

首先,沂蒙丧葬文化中所反映出的孝道、崇礼、感恩思想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丧葬仪式的进行不仅可以增强家庭内部团结、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以敬后人,改变社会上不尊老孝老的不良现象,增强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等。这些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现在社会的忙碌使亲戚的距离越来越远,作为一种仪式的葬礼,平常不联系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在葬礼的过程中,长幼有序,加强了宗族观念,产生了家族凝聚力。同时,在丧葬的过程中,协调矛盾,处理事务,协调关系,并通过以后的上坟等活动增加了血亲之间的融合。并且在仪式中,长辈和晚辈之间,晚辈之间互相认识,确立了人伦关系,对日渐涣散的社会关系是一种改善。因此我们要善于“扬”,取其精华。

其次,丧礼仪式过于繁琐,丧礼过程浪费严重,很多人为博一个孝名和显示自家富裕,讲排场、比富裕,导致了经济负担。准备的棺木、“五七”时所烧的用品、死者衣物的焚烧等则导致了环境污染。丧礼过程中五服之内很多人请假多天参加;中间鼓手奏乐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吹奏,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些铺张浪费、损害公共环境、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等陋习,我们也要善于“弃”。改变这些封建陋习,沂蒙老区的丧葬文化才会呈现健康发展的道路。

沂蒙老区的丧葬习俗文化只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所反映的问题也较具普遍性,通过建立现代丧葬制度、进行民众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倡导节俭治丧等措施,进一步的改进丧葬文化中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在保留良好思想的同时摒弃糟粕,我国的丧葬文化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礼记 作者: 崔高维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2】汪受宽,孝经译注・丧亲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

篇(2)

    装入棺材挖坑埋入地下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自灵魂观念产生以后沿续时间最长、礼俗最为繁杂、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民族较多的一种传统葬法。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原始社会初期的人们并不掩埋死者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孟子?滕文公上》有这样一段话:“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①孟子认为从不葬其亲到虆梩而埋之,是人们不忍心亲人的尸体遭受野兽昆虫的噬食,这是伦理观念进步的表现。

    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受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的影响,人类已经对死者进行有意的埋葬了,人们认为死后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礼记》中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礼记?礼运》也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由此可知,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灵魂不死,就成为鬼魂。尤其是氏族首领和家长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着权威,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祸。基于对鬼魂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的幻想,以及亲人对死者的眷恋,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也就对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置和保护,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以讨好死者的鬼魂。②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和葬礼。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③,“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④。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丧葬礼仪的制度化从进入奴隶社会就开始了,从《周礼》、《仪礼》和《礼记》等典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丧葬礼仪在周朝就已经非常完善了,它们在丧礼、墓地、棺椁、随葬品及礼制的监督执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而且详细的规定。丧葬礼仪制度主要包括丧礼制度、丧服制度、居丧制度、陵墓制度和明器制度等。⑤对丧葬质量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厚葬上。

    二、中国农村地区土葬习俗

    中国的农村地区深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土葬习俗根深蒂固,呈现以下特征:

    (一)奉行儒家孝道,事死如事生

    孔子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⑥,儒教极力倡导孝道,丧葬之礼尤为重视。受儒教孝道思想影响,丧葬礼仪日益形成了葬前丧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一系列的繁琐丧俗,并且受灵魂不灭观念的支配,古人总是按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为其安排后事,将现实社会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到鬼魂世界。

    (二)隆祭、厚葬之风盛行

    居丧守孝是农村传统葬礼中的主要内容。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了“五服”制,其目的是按血缘亲疏关系,确定居丧守孝的亲疏远近,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居丧期间,不仅禁忌重重,而且还规定了七日一祭,百日、周年再祭,以及清明、春分、中元(阴历7月15日)、冬至扫墓的隆祭制度。厚葬之风一直是中原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重殓厚葬”的殡葬观念影响至深,排场铺张的奢侈之风,代代相因,上行下效,愈演愈烈,导致了历史上经久不衰的厚葬之风。⑦

    (三)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盛行

    早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周朝时期,就形成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庄子?天下》)的丧葬制度。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死后的待遇也各有所异,古人通过丧礼,将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鬼魂生活的冥界。并且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盛行,主要有:搭灵棚、做道场、看风水、择吉日、僧道念经、扬幡招魂、披麻戴孝、烧   纸化钱、磕头跪拜、发丧送葬、大出殡、配阴亲、取鬼妻等。 中国传统社会的丧葬历史从总体上来讲是隆丧厚葬,其背后的核心观念是灵魂,即逝者去世后在另一个世界仍可以像生前一样享受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以及后代子孙的孝意。 三、土葬礼仪中的文化根基孝道观念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中贯穿着儒

    家的“孝文化”,各礼仪环节都是按孝道的思路设计的。丧葬礼仪中的孝道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礼仪中搬铺仪式、沐浴更衣仪式、饭含仪式、覆面仪式、招魂和送魂仪式等都包含有孝敬之意。比如沐浴更衣仪式,既是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为祖先所收容,又表达了这是生者最后一次侍候死者。

    第二,对长辈去世的哀痛之情。对长辈去世的哀痛之情既是自然流露,又是孝的体现。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晚辈们竭力渲泻内心的哀痛之情,同时又都在精心塑造“孝男孝女“的光辉形象。对于哀痛,其中有两个方面是必须注意的:一是必须有哀伤的表现,否则便被视为不孝。二是哀伤要适度,不能以死伤生。哀伤之情贯穿整个葬礼,集中体现在以下仪式中,包括奔丧、吊丧、大敛、出殡时的哭丧仪式等。以出殡时的哭丧仪式为例。出殡时必须有全体后代的哭声,而且哭声要大,如果出殡没有哭声相伴,就会被别人笑话,其后代子孙也会被人视为不孝。为达到效果,民间还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者,专门替人哭丧。哭丧还有特别的讲究,哭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相应的规定。

    第三,葬后对长辈的哀悼之情。子孙后代与长辈的关系并不随着葬礼的结束而停止,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死者与生者的纠葛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的甚至持续到生者的生命结束,这也符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精神。死者葬后,还会定期举行一些活动或仪式,以维持与死者的关系,同时体现“念祖怀亲”的孝道观念。⑧这些仪式包括守孝、服丧、扫墓、祭祖等等。

    在丧葬礼仪的形成过程中,还出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倾向,即形成一定的丧葬礼仪制度。这种礼仪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移孝作忠”的结果,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其中核心观念是“重孝道、明宗法、显等级、隆丧厚葬”。⑨

    四、总结

    “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观念,自古至今一直左右着人们的丧事行为,要求人们在对待死者的态度上要与生者等量齐观。对待长者的丧事要慎重,要严格按照丧葬礼仪的程序行事,这样才算是尽孝。如果子孙后辈为前辈举行的丧葬仪式过于简单,就会被斥为“不孝”。其次,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排场的大小,“吊丧”人数的多少,及参与“吊丧”者的身份,是死者及丧主社会地位及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后辈对长辈是否“孝顺”,炫耀家族门风的标志。因此,不少地方在举行葬礼的过程中,讲究排场,相互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⑩这些观念的长期存在,必将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阻碍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对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要逐步加以改造。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中国从传统的和回乡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切陈规陋习都应该逐渐破除,而代之以新的更加文明的新风俗。重养薄葬,早在春秋时期孔圣人就已提出,并在三国时期,一代名相诸葛亮就提倡并亲自实现了。B11今人更应如此。现在,由于国家火葬制度的推行,中国农村地区的土葬习俗礼仪即将寿终正寝。但是作为 沿袭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总结,应该让后人知晓。

    注释: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5.

    ②⑦石奕龙.中国民俗通志?丧葬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2;17-19.

    ③⑥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5.

    ④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

    ⑤⑧万建中.中国历代葬礼[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6;1.

    ⑨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2).

篇(3)

关键词:殡礼;丧葬乐;豫北

在豫北丧葬仪式中,礼和乐相铺相成,丧葬礼需要音乐为其营造气氛,以起到抚慰心灵、教化规劝等作用,音乐则需要丧葬礼作为其表达的载体。豫北主要是指河南北部新乡、安阳等地区,本文主要以豫北为例来谈一下现代豫北丧葬仪式中的礼和乐及其功能。

1 豫北地区的殡礼

从西周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开始起,礼和乐就开始同时出现了,乐伴随着礼,为礼服务,礼就开始一直发展延续到现在。不同时期同一个地方的礼也会有所不同,当然,豫北现代的丧葬仪礼也是这样的。丧葬礼简称丧礼或葬礼,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最后的一件大事,是人结束一生后,由亲属、邻里、朋友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在豫北也称“白事”。在人生仪礼中,葬礼的程序最为复杂多样,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的事业、影响社会的总评;一方面又会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个世界表示各种祝福。豫北采用土葬的丧葬仪式,豫北的丧葬礼大致由以下步骤:一是纸幡,门两侧所贴的白纸上面写有对联,告诉别人家里有丧事。二是盖棺入殓,将寿衣、寿帽、寿靴给死者换上,用纸蒙脸,钉上棺材,盖棺缝用纸封贴,棺头上置饭罐,子女等亲属要在棺材旁昼夜守候也就是我们说的守丧。三是扎纸罩,有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死后在阴间跟在世一样。所以子女为了尽孝道就为死者扎纸罩,纸罩一般是纸马、纸牛、纸人、纸屋、纸花圈等。纸罩为送行和送殡时要烧掉。四是吊丧,俗称出殡,也就是集体悼唁祭拜。五是发引、送殡,发引前,众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将牢盆摔破,一人高声报路,孝子、亲朋痛哭慢行,纸人、纸马等伴随前进。亲属将棺材至坟地。丧葬仪式有悲伤的气氛,但同时也是主客双方联系感情的纽带,几席的亲朋,老者尊辈,平肩弟兄,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豫北的丧葬音乐及其乐器

在丧葬仪式过程中,浓重的气氛、压抑的心情,对于死者家属而言,内心的悲伤自不言待。用音乐来渲染情绪,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豫北丧葬歌的内容是哭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还有就是歌颂死者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教育后辈。所谓“丧歌”就是服丧期所唱的歌曲,丧歌的曲调一般是哀哭歌调,这种歌调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语调的基础之上,节奏自由,一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异地连续进行。现在在豫北都会请歌手来唱哭丧歌。在守灵期间,丧家为了悼念亡灵,慰藉人心,便会请歌手来唱孝歌,他们会唱多种孝歌,有的还能即兴创作,针对死者的年龄、性别和家庭情况来唱。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一般是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在豫北丧葬中,都要用哀乐葬礼进行曲。哀乐葬礼进行曲的旋律呈下行进行,使人听了不自觉会悲伤,可以想到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在豫北丧葬中一定会放哀乐葬礼进行曲。

“河南唢呐”俗称“响器”、“鼓乐”,遍及河南城乡,在豫北丧葬音乐乐器中主要就是以唢呐为主,唢呐能使“丧葬年祭务请响器致哀”,在豫北丧葬中都会请唢呐队吹奏来送葬以及表现伤心哀愁。丧葬中以摆地摊或行进形式演奏,丧事吹悲剧,如河南越调《李天保吊孝》、《秦雪梅吊孝》等。吹戏曲也用于送葬途中等,唢呐声音高亢明亮,传递较远,与丧葬情绪同心同构。笙,在豫北丧葬中也会用到,跟唢呐、鼓合奏。它的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丧葬使用的鼓,按形制可以分为大鼓、中鼓与小鼓三类,按音响可分为高音鼓、中音鼓和门鼓三类。丧葬锣使用锣、斗锣和云锣三种形制。在豫北丧葬中会使用锣鼓,丧葬锣鼓的演奏方法其基本形式为合奏。在豫北有丧事必有鼓吹,吹主要是指唢呐,“鼓吹”,在当地民间俗称“响器”。 在当地,人们一听到有“响器”的声音就直观的认为:有人家在办丧事。鼓吹乐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鼓吹乐已经成为了丧事的代名词。凄婉哀愁的鼓乐声能引起周边人们的注意,在这里鼓和吹奏乐器发挥着它传达信息的作用,起到通报死讯的作用,同时也渲染失去亲人悲伤的气氛。

3 豫北教化后人的丧葬音乐功能

丧葬仪礼,体现了人类的尊严与自我尊重。尤其是对有业绩的死者,用葬礼的形式进行表彰,这不仅是让死者享受哀荣的问题,而且是借此教育后代,学习死者的品德、操守,继承死者的遗愿,实现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复杂的丧葬仪式、庞大的送葬队伍、以及陪葬纸活、异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无疑会对参与者产生很大的心灵震撼,这种实际行动会告诉每个人,孝道是人的基本准则。百事孝为先,恪守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整个仪式的过程之中都极力宣扬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多行善事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就是哭丧歌,它起到了助哀的作用,即便再不懂孝道的子孙,也会因此而受到感动进而泪流满面。这样的氛围,无疑是一场生动的孝道思想宣传教育课,这样的教育远比课堂上任何光辉的字眼和话语有效的多。

综上所述,豫北丧葬礼中用的“乐”它符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同时有着良好的现实依托。对于参与丧礼和观看丧礼的人们来说,每一次丧葬仪式都是一次情感教育和信仰的提升,以达到尊老、敬老、祀鬼、敬神、娱人、思亲的最佳效应,而这种效应恰恰通过丧葬仪式音乐得到良好的宣传。在丧葬仪式中,每一个环节奏什么样的音乐,行什么程度的礼,都有当地的习俗规定,音乐与民俗是伴随在一起的。豫北的丧葬仪式涉及豫北的文化、艺术、社会等诸多因素,是豫北文化从古至今、历经沧桑形成的深厚积淀,其中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豫北的丧葬音乐在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它具体形态和模式又发生了变化。丧礼仪式上唢呐吹的响亮,锣鼓打的火爆,仪式场面更加“宏伟”,吸引了乡民来看这不仅仅体现了音乐的魅力,更体现出中国传统“礼孝文化”的美德,“礼孝”是我们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是体现我们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柯琳.“河南唢呐”及其系列乐器[J].乐器,1989(02):1619.

[2] 王晓坤.鼓的文化意义――豫北群鼓个案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6570.

篇(4)

关键词:丧葬仪式;孝文化;饮食文化;道教文化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死亡对于群体的影响是最大的。为了纪念亡者曾经的社会价值,举办一场仪式就是必要的,不仅寄托生者对亡者的哀思,也成为人间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丧葬仪式的认知,笔者剖析丧葬仪式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及其功能,充分发挥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一、传统的丧葬礼俗

广义上的丧葬礼俗泛指丧葬、祭祀等典礼中人们应遵守的礼节[1]。整个丧葬仪式分为三个阶段:葬礼前的准备、正式举行葬礼仪式和三年守孝。

(一)葬前的礼俗

送终:当老人临终的时候,儿孙应守候在身边。他们要迅速为亡者穿上寿衣。寿衣一般分为七层,四季衣服一应俱全。且要根据亡者年龄给脚上牵上细线。

发丧:将死者躯体停放于灵堂的灵床上,以黄纸覆面。亡者头前摆放瓦盆,多为烧纸用。脚前点燃“长明灯”。

报丧:丧家要立即请当地有威望的人主持丧葬仪式。丧家要分头报丧,请法师乐队,找风水先生选墓地、算时辰,扯孝布,箍墓等等。晚辈应即刻穿孝,以麻线束腰。

设灵堂、经堂和礼房:灵堂设在堂屋靠后檐内,旁边设礼房,在另一房间内设经堂供道士作法。灵堂的摆放如下:寿材最里,其次为摆设的各种吃食,最外摆放奠酒用品及烧香、烧纸等用品。

(二)正式葬礼

入殓:待到算定入殓的时辰,首先用上等的麻纸在棺内铺厚厚的一层,接着铺上棉被,然后儿子托头,女儿托脚将亡者放进去,再放入松柏和竹叶,表示“长青”。再对周围的空隙进行填塞。最后,盖上棺盖,再铺上绣花棺罩。

吊丧:根据风水先生拟定的起事日期,亡者的亲属要在起事之后,下葬之前前来吊唁。哭丧是一门极为讲究的“艺术”,抑扬顿挫,边哭边唱出与亡者生前的故事。

守夜:亡者的近亲属要彻夜守在亡者的灵柩跟前,表达亲属对亡者的惜别。法师要连续不断地做法事。这个过程大约持续3~7天,根据季节、亡者身份而定。

出殡:出殡的时辰一般定在凌晨。长子扛引魂幡于前,其他孝子执哀杖随于后,随葬品尾随前往墓地。灵柩一抬出灵堂,扫丧者要迅速将灵堂内残余的物品由内向外清扫干净,随着出殡的队伍送至下葬处。

下葬:将灵柩抬至之前箍好的墓地处,先由孝子铲第一锨土。封土后立石碑,将引魂幡、哀杖插在四周,并焚烧随葬品、扫丧残物以及亡者生前衣物等。

(三)服丧

亡者下葬之后,其近亲属还要遵守传统的礼俗为其守丧。如三年之内不得婚娶,不穿红色衣物等。

送火:亡者下葬之后的傍晚要在茔墓附近烧火,连续三天,将亡者生前的衣服物品烧尽。

“七七”:从亡者去世后每七天家属要在茔墓前烧纸,直到“七七”为止。

周年:中国传统讲究服丧三年,在亡者的忌日要祭奠。第三周年之际,要举行重新举行一次类似于葬礼的仪式DD“换孝”,由主家准备物品,将晚辈的孝布换下,以示服丧完毕。仪式结束后,将亡者牌位送往墓地。

二、丧葬仪式蕴含的传统文化及其功能

作为一种传统的仪式,丧葬仪式中蕴含很多传统文化因素。孝文化和礼文化贯穿始终,饮食文化是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仪式的核心是道家文化。

(一)孝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孝”是长辈对晚辈最起码的要求。丧葬仪式中,孝文化贯穿始终。晚辈希望通过大操大办表示对亡者尽最后的孝道。孝子孝女是除了亡者之外仪式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关注他们的行为是否得体,来评判他们对亡者是否孝敬。“丧礼活动是强化灌输劝孝行善传统道德教育和维护血缘宗法制社会的有力手段”[2]。

(二)饮食文化

整个葬礼短则三天,长则七天甚至更久。丧家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来准备待客菜肴,为所有前来吊唁和同村帮忙的人准备吃食,共四道程序。①茶果八样,约半小时后撤掉;②凉菜四荤四素,相间摆放;③按一菜一汤顺序陆续上八样荤菜;④撤掉所有盘子,用小碗装精致的小菜,用来吃主食。“坐席”极为讲究,“执客”负责“看席”,邀请尊长者坐“上席”,其他人“围席”。这既考验执客能不能根据主家的亲缘关系判断来者地位,又考验执客是否能根据人们的“熟人圈”安排合适的席位。

这种仪式性的聚会充分展现了整个社区以血缘关系为本伸展开来的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在这张网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在这场仪式中,丧家是投入水中的那颗石子,散开的涟漪代表着亲疏程度不同的血缘和地缘关系[3]。对于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的其他成员来说,参加葬礼本身就对社会交往和社会整合具有积极作用。

(三)道家文化

在丧葬仪式中,道士会设专门的丧葬道场,为亡者超度灵魂,以期早日升天。道场活动一般从“起事”的第二天开始,丧家接来道士后开始布置经堂,摆上神位、丧家三代宗亲和亡者的牌位。道士换上道袍以后,道场正式开始。主要内容依次有开经、请神、发忏、报恩、跑轿、观灯、放食、打散、辞令、盖棺、送葬等[4]。这种仪式并不是封建迷信落后文化,而是生者自身感情的发泄地和精神的寄托点,是长久传承创新的成果。社区也以此种关系维系着并稳定着。

参考文献:

[1]李松柏.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李松柏. 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篇(5)

本调查报告对丧葬礼仪及民间纸扎工艺的研究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也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本报告试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民间纸扎文化做出描述,来简单地讨论民间纸扎工艺作为民间最后的殡葬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关系以及在当今农村思想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探讨村庄中丧葬祭祀活动中纸扎在工艺、表现样式等诸多方面的演变,说明纸扎品不单单是丧葬祭祀用品,它的变化,不仅仅是技艺与样式的改变,更多的则是当代社会的人生信仰与社会风尚正在发生的转变。

关键词:山东老砦镇;丧葬习俗;纸扎工艺;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调查地点介绍

老砦乡位于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誉山东省鱼台县的最东端,中国北方最大淡水湖的西岸,为山东、江苏两省,鱼台、微山、沛县、丰县四县交界处,济徐公路、京杭运河并行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运输业兴旺发达。受孔孟文化洗礼,铸就了老砦知书达礼、忠厚诚信之风范。老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良好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农、湖、畜产品,充足的地下煤炭资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优厚的发展环境。

全乡总面积36.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2.93万。全乡四周被四条河流所包围,沟渠纵横,土地肥沃,拥有13处排灌站,水浇条件便利,基本达到旱涝保收。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已形成了反季节蔬菜、白莲藕、元葱等高价值种植模式。依据沿湖优势,畜牧养殖业特色明显,已形成1.2万只小尾寒羊、1.6万只波尔山羊、1万头猪、11万只微湖麻鸭的养殖规模。沿湖低洼地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全乡养殖水面达到6500亩,螃蟹、大口胭脂鱼、鲶鱼等一批名特品种养已成规模之势。

老砦乡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厚、煤层多,投资4.6亿元建设的、年设计能力120万吨的、司法部属大型矿井湖西煤矿已正式投产。一批依托煤矿建设的洗煤化工项目及服务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围绕“农业强业、工业强乡、财政强乡” 目标,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创新思路、比学赶超、扎实苦干,努力在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全乡经济正处速发展阶段。

二、调查过程

为了完成这次田野调查,我于2013年春节期间,两次前往老砦乡的刘寨、李集、王庄,对这些村庄的丧葬礼仪及纸扎工艺进行调查和询问并进行了归纳。

(一)纸扎的源流以及当代的发展

纸扎在民间的叫法不尽相同,比如糊纸、扎纸、扎罩子、扎作等等。广义的纸扎涵盖了店铺门面装潢、彩门、灵棚、戏台、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而狭义的纸扎指的就是丧俗纸扎,一般指代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纸人纸马、摇钱树、家禽等焚烧类的纸品。

纸扎的渊源是古代用于殉葬的俑人,古人奉死者为神明,故称专门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为明器。早先的明器多取于陶、木、竹、瓦等材料,北宋后期,出现了以纸为原料的明器,到了明、清之后,那丧事中的纸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展示了我国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轨迹,同时也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丧葬中为逝者陪送物品的礼俗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之后灵魂不死的“万物有灵”观念,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原始人类认为人死之后,他们的灵魂其实是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空间去延续,在那个生存空间,同样需要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保障。所以,在为逝者下葬前都竭尽所能的为其陪葬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原始部落墓葬中所出土的一些陪葬石器、陶器、玉器就是这一思想观念最有力的见证。

(二)纸扎的文化功能.

在中国传统礼仪观念中,丧葬习俗是一项非常繁琐的民俗活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白事,被人们看作一个人一生的完美归宿,现今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表现得非常突出,而通过这些丧葬礼仪活动,也产生了一大批民俗行业,扎纸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丧葬纸扎在其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下,流露的是人们对逝者的悲痛之情和哀婉之伤,是广大民众独有的悼念和追悼形式,它是直接祭奠于死者灵魂的一种送行方式。寄托的是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和美好祈愿的民间艺术,是生人希望死者生活改变的一种做法,是出于表达在生者对往生者的一点心意,纸扎的存在和使用是对生死两界的交流的一种强化。今后的纸扎行业也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工艺会做得更精美,而价格也会相应提高。纸扎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它广泛地依附于丧葬习俗中,并成为丧葬习俗完成和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载体,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越其审美意义。作为一种迷信陋俗,烧纸扎之类的活动一向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作为一种风俗事象,它的演变轨迹倒是可以窥探世态人情。

(三)丧葬习俗中的纸扎工艺及其意义

通过与所调查村庄的村民开放式的对话,我了解到,现存于这些村庄的纸扎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一种是神像,比如焚烧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明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等。这些纸扎作品取材巧妙,惟妙惟肖,与时俱进,体现出了扎纸活人的精湛手艺,过去是纸人、纸马、纸屋、纸箱、纸供具、葫芦吊子等一些式样简单,做工粗糙的纸活,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则演变为扎俊男美女、纸人马,甚至有人扎纸奔驰、纸飞机、纸金库、纸电视、和纸楼房等,流传至今变成了一种民俗民情。

在调查期间,恰遇到一户人家的老人去世,我看到,办丧事的人家在老街上立起了巨大的纸扎牌坊,从老街到办丧事的人家的路两边放满了前来吊唁的人送的花圈和各式各样的纸活,听说是已逝老人的两个女婿花钱扎的,很“好看”,有四老四少、纸轿、纸牛,牛看上去实际上是马,后来才知道,男人称马,女人要称牛,还有很多的生活用品,从别墅、汽车到电冰箱、电视、洗衣机、沙发、元宝,一应俱全。这些纸活要用在出殡行列中,到人下葬时在坟前用火焚化,给死者带到“阴间”享用的,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与祈愿。

据所调查村庄上的一名红白喜事的“忙人”(指办事人家请来专门负责管理所有事项的人)介绍,在农村的丧事期间,要搭台子演戏,乐队鸣奏,把逝者尸体停放好后,在尸体前面支几张条桌或长木板,上面先铺上白纸或黄纸,然后依次摆放好所有纸活,把纸活在灵堂摆好后,在灵堂前方棚口杆上横拴一条线绳子,要挽挂好四条或八条白纸竖写的吊联,中间挂葫芦吊子,在棺罩上扎的纸活主题一般为人或动物,目的就是为了取悦于鬼魂,庇佑和安抚生者。而这些纸活一般是老年人逝世后的当天,由逝者的女婿花钱定做,做的越多,排场越大,在外人看来则是一种孝心与祈愿的最好的表达形式。

(四)丧葬习俗的纸扎工艺该如何传承和保护

纸被发明并大批量生产使用后,纸冥器在丧葬中开始被大量使用。在随葬品种方面,除了由殉葬俑演变而成的纸扎人,如金童玉女、侍奉仆人,还有模仿现实生活所造的房屋楼阁、交通工具、家电等生活用品。

中国自古就有厚葬之风,尤其是齐鲁之地民风重礼重孝,因此,在山东民间葬俗中,焚烧纸扎品表示礼孝的风气也就殊胜。殡葬活动中使用的纸扎,因为它是较为迷信的一种祭祀方式,它与当今社会主流的革新除弊的移风易俗相违背。最近几年,丧葬祭奠中的迷信风俗,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趋势愈演愈烈,在一些城区的花圈店、冥品店、冥品一条街上,纸扎的奔驰汽车、欧洲别墅、笔记本电脑、总统套房甚至保姆、保镖、二奶和狼狗,都成了畅销的祭品。我们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民族文化,亲人离去,举行一些悼念活动和仪式,寄托哀思,本来无可厚非,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与悼念和寄托哀思的初衷背道而驰,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过于粗俗化的丧葬祭奠文化,不仅从根本上背离原本所附有的精神层面,还会助长奢侈攀比之风。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纸扎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或许它也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人们通过使用纸扎所表现出来的丧葬文化的传承,却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而丧葬礼俗及依附其上的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变革,可以反映文化与时代的变迁。

在我参加的姥爷的葬礼中,就曾亲眼看到,那些花费几万元的纸活在短短不到几分钟之内就化为灰烬,不禁觉得有些浪费和惋惜,这种做法不但浪费、危险、影响健康,又污染空气。为避免这种社会风气,当今社会倡导发扬文明节俭的丧葬文化传统,但是传统民俗的改变和流失,势必会导致一些相关行业的减弱。

众所周知,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风俗必须靠生活中的广大民众的传承和实践才能延续,但一些不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终究会被淘汰,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好像遗失了,但可能正以另一种形式吸引人们继续参与,延续下去。所以烧纸扎这种做法,也会慢慢改变,看看现代人所烧的纸扎品,都是在紧跟时代进步的,这些形式上的部分可能不同,但心意不会因此而消失,缅怀已故亲人和美好祈愿的价值观,也不会因为形式上的改变而荡然无存。

总结:

鱼台是个小地方,老砦镇更小,刘寨、李集、王庄更是小中之小,但是民俗越是在小的地方反而保存的越完整,丧葬礼中纸扎工艺所其中蕴含着的无尽的民俗宝藏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传承。

通过这次调查,我的收获颇多,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准备工作不太充分,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所到地方,有些方言听起来比较困难。希望下次有所改进 。

参考文献

[1]黄清泉:《谈民间纸扎艺术的文化价值》,《湄洲日报》,2008年第9期

[2]潘鲁生:《民俗“纸扎”之源流》,《中国文化报》,2006年第4期

[3]李新华:《山东丧葬纸扎工艺的形态及其开发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4]覃子迪:《纸扎――开往阴曹地府的地铁》,《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7期

篇(6)

关键词:丧葬;“摇钱树”;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64-01

彝族是一个支系众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他们大多居住在山区,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而多样的地域文化。系属尼苏支系的花腰彝人特别注重丧葬礼仪,在人死后,要进行一系列复杂而又繁琐的丧葬活动和礼仪。在很多礼仪中毕摩都要念经书,所涉及的经书也十多部彝族典籍,包括《净身经》、《入柩经》、《送魂经》、《恶梦经》、《戴孝经》、《断肠经》、《指路经》、《献晌午经》、《侍睡经》、《唤醒经》《祭摇钱树经》、《点化经》、《献桶经》、《留五谷经》等众多典籍。

《献摇钱树经》主要流传于彝语南部方言区,具体包括红河州的石屏县、建水县、个旧市、金平县、红河县、开远市、蒙自市以及玉溪市的峨山县、通海县、新平县、易门县和昆明市及普洱县、墨江县、江城县等地区。弥勒县的阿哲支系也有类似经书。本文重点介绍流传于石屏县哨冲镇彝区的《献摇钱树经》。

《献摇钱树经》是花腰彝人丧葬活动中所必须念诵的一部经书,凡是毕摩均藏有此彝文手抄本。其主要内容是父母在世时对子女是如何好,现在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献祭“摇钱树”这个宝物来孝敬,让死者在阴间要金有金,要银有银,吃穿永无焦愁。此经文反映了彝族先民的灵魂不死、祖先崇拜等宗教观念,父慈子孝的道德观念,丰富了彝文文献并产生一定的作用。对于研究彝族的宗教文化、亲子伦理道德观、服饰文化、婚俗文化等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花腰彝人的丧葬活动一般都要进行两天。丧葬活动的第一天中午过后,就要在死者的家门前挂上“摇钱树”。“摇钱树”是用五彩宣纸裁剪的,大如簸箕,长约五丈,呈台形状,以竹片为圆圈,间隔二尺许分台,台数多少依死者的年岁而制,台数越多表明死者越年迈。一般分为四、六、八、十、十二层和四、六、八三个角,31—40岁的立四层四个角,41—50岁立六层四角,51—60岁立六层六角,61—70岁的七层六角,71—80岁的立八层八角.81—90岁的立十层八角,以上的立十二层八角。如家族兴旺,年岁未享足规定数,而出现戴孝者五至六代的,70岁以上者也可立十层八角或十二层八角。

“摇钱树”分孝子“摇钱树”和女儿“摇钱树”。父母亡故时,众儿子共立一棵“摇钱树”,出嫁女儿可分立,也可合立而祭。孝子所立的是白色,孝女所立的是红色。以前对于立“摇钱树”有严格规定,凡30岁以前无子的和凶死的无权享受立摇钱树的待遇,无子嗣者也不可立。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种限定条件也在渐渐的放宽。

《献摇钱树经》是在丧葬活动的第二天早上念的,也就是出殡当天的早上。早上七点到九点(具体时间不定,根据丧家对丧葬仪式安排的进度而定),毕摩开始在门口的摇钱树下诵读此部经书,持续时间约为一小时。在诵读经书前,毕摩要特定两个男性从房头找来草席,让孝女排成一个横排跪于“摇钱树”下,还安排人用一个托盘装烟、酒、米饭、肉、糖果各一碗,一升米,米上插三柱已燃的香,香脚放着一把纸币和一堆硬币,然后放于“摇钱树”下。毕摩抓起硬币大声诵唱“活人使硬币,死人使纸币”,将硬币撒进孝子孝女中间,让其各检一个,被捡的硬币称为“留活宝”。然后毕摩手握法棒,开始诵读《献摇钱树经》,唱到“要金你摇它、要银你摇它”等内容的时候就用法棒摇“摇钱树”。

《献摇钱树经》的内容丰富而多彩,包括宗教文化、亲子伦理道德观、服饰文化、婚俗文化等众多内容。内容反映彝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已去世的先民的灵魂都会回归到祖居地,在那里如同在世时一样生活。此经书深刻地反映了彝族父慈子孝的道德观念。作为父母有义务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准备漂亮的嫁妆,有足够的田地来耕种,要牛羊满厩、金银满罐。总之就是要让子女成家立业,积累较多的财富留给子女。而作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即使是父母去世后,也要通过献祭“摇钱树”来体现孝敬。受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亡者灵魂在阴间要生活。因此子女要给父母准备纸房,要献祭牛羊,献祭好饭、好酒、好肉,要准备金银,让他们在阴间也照样有吃有喝的,可以安居乐业。所以就献祭这棵“摇钱树”宝物,亡灵需要什么去摇这棵“摇钱树”就可以了。此外,《献摇钱树经》里还体现了花腰彝族的服饰文化、婚俗文化等众多文化内容,在此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总之,《献摇钱树经》在花腰彝人的丧葬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彝文文献也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篇(7)

关键词:西北;八坊回族社区;丧葬仪式;习俗

一、引言

死亡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生命体验。不同的族群对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因而发展出各自不同的丧葬仪式,这些丧葬仪式在不同文化中体现出其特有的意义。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但若能对其他文化的生命观念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和不同文化的人流时,对他们的行事作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彭兆荣[2]对仪式的研究就认为:“社会的认同价值与族群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仪式具有族群的专属性”,而“这些仪式也只有在所属的族群中才会产生特定的意义”。八坊回族社区是临夏[3],在整个西北地区具有典型性。伊斯兰教作为当地回族精神和世俗世界的支撑着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当地的丧葬仪式总体上也是在伊斯兰教的约束和指导之下。同时,在中国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下,八坊回族社区的生活同样离不开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当地的一些丧葬习俗中,便可窥见这种文化间的渗透。本文按时间顺序对八坊回族社区丧葬仪式进行人类学调查和描述,以此分析当地丧葬仪式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二、丧葬仪式的特点

1、临终

八坊回族社区的丧葬仪式总体上分为临终、葬礼前的准备、殡礼、葬后的仪式等。当地回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势必会产生一些矛盾和不愉快,或被他人所欠,或有愧于他人,而这之间的不公平则会影响人们后世最终归宿的情形,因而在临终之时会互相要“口唤”(求得他人的原谅),求得谅解,互相祝福。病人还为其身后财产树立遗嘱。此外,家属视病情帮助病人洗大净、修剪指甲毛发等,并请阿訇或清廉之人在病人身边诵读《古兰经》。待弥留之际,在其耳边大声提念“清真言”。病人生命结束后,亲属将其四肢抚顺,头北脚南面西置于“寝床”。等到家属商议好主丧人,便会邀请各个清真寺和亲朋好友参加葬礼,同时准备“抓水”(回族文化中给亡人沐浴)。

2、葬礼前的准备

抓水的场所不准其他人出入,必须选择和亡人同性,且宗教修持较好的人,一般为三人。一人负责洗浴,一人浇水,还有一人帮忙抬扶。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负责烧水传递的人。洗浴完毕,替亡人穿上“卡凡”布,“卡凡布”是穆斯林的裹尸布,为十米左右的白布。在“卡凡布”的里外还要撒上各种香料防止蛀虫侵蚀尸体,毕业论文一般为麝香和冰片。最后,众亲友最后一次为亡人做“杜瓦”(祈祷和祝福),与亡人见最后一面即为告别。“奔土如奔金”,亡人便被抬往清真寺举行殡礼,抬送亡人的男性穿过街巷步行前往清真寺,路人相让,并为逝者祈祷。这样的送别,往往让人有所思考,受到警醒。

3、殡礼及葬后的仪式

在清真寺举行的殡礼仪式分为转“费迪业”(一种仪式,旨在通过赎金求得赎罪)和站“哲纳孜”(殡礼)两部分,八坊社会回族把站“哲纳孜”视为每个人对逝者应尽的义务,因而人们在得到某人去世的消息后,会自发前往清真寺参加殡礼。殡礼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舍散和众人的“好杜瓦”替亡人赎罪。结束殡礼,亡人被安葬于穆斯林公墓,逝者头北脚南面西,置于坟墓坑底西侧的“荻础薄T谙略岷螅蠹以俅挝鋈俗鳌岸磐摺保砬笫耪叩陌材G资羰泳锰跫嵘⑶聘袄床渭拥脑崂竦闹谌恕Iナ陆崾胰嘶蛘咔肜吹陌①昊嵩谔囟ㄊ奔洹坝畏亍保卸痢豆爬季罚砬笕乃 ⒋透M鋈恕T诘鞑橹校髡咭擦私獾降钡厝瞬糠秩说纳ピ嵋鞘街校灿幸恍┤绱餍⒌鹊南附谑艿胶何幕挠跋欤夂推渌Φ纳缁岜尘笆抢氩豢摹;刈逦幕砸了估冀涛诵模喾蔷耘懦庵泄娜寮椅幕R舱钦庵趾托车奈幕砟睿晌泄刈宄志蒙Φ乃凇

三、结语

回族的葬礼按照伊斯兰教规定实行速葬、土葬、简葬[4],对生者和逝者而言,是极为重视的精神层面的洗礼,而物质层面因回族“厚养薄葬”的传统又反对丧葬过程中的铺张,贯穿其中的各种宗教仪式在世代传承,历经历史的考验,并未产生大的变化。不同的教派之间,虽有细节上的差异,但丧葬仪式的主体和宗旨则是相一致的。神圣的丧葬仪式不仅安慰逝者,也对生者具有警示教化的意义,“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个回族人最终能带走的只有伊斯兰教规定的几尺白色裹尸布,因而认为精神世界的丰富是每个人应当努力追求的财富,这也体现了伊斯兰教语境下的人人平等。“游坟”仪式的内涵更是在于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提高自身修养,无愧于俯仰之间。

“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是与其民族社会的大背景相和谐的,在今天这种频繁的人口流动和民族交往中,我们在相互了解基础上的尊重极其必要。

参考文献:

[1]论语 卷六.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6:108-1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