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

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31 18:17: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

篇(1)

“减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有效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变革、学法指导、评价等多个环节系统思考。

1.提高兴趣,使学生爱学

案例1: “人文奠基”初中语文系列课程探究

初中语文组的教师们共同探索,通过回归语文的本源,打造出“北京理工附中‘人文奠基’初中语文系列课程”,整个系列课程包含“早起诵读诗歌”“整书深度阅读”“周末家庭影院”“语文实践活动”“接力日记大家写”和“班级图书馆”六部分内容,走出了一条读、品、悟、行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之路。

案例2:趣味体验,让数学学习动起来

经过分析,数学组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数学趣味体验活动,例如,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假期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撰写数学小论文。开学后年级组织了“数学小论文大赛”活动,学生就自己的研究进行陈述、答辩,并编辑了优秀小论文集——《青芽》。此外,教师们专门举办了“数学好声音”、“数学论坛”等活动,开展“小先生”讲题,并评选出“十佳讲师”“十佳导师”。

2.探索有效作业,使学生精学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校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自编练习题,精选精练,分层布置作业,使学生精学。

案例3:自编初中数学练习册《水滴集》

初中数学备课组的教师们基于每节课的核心概念、公式,自编练习题,现已经形成自编习题集——《水滴集》。《水滴集》采用每章一册的形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练习题在难度上分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此外,初中数学组自编寒假作业,依据学情,分层设计,精挑细选,分别编制《数学寒假作业》专题版、基础版、精华版。

3.优化教法,使学生乐学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为使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我校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法,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究。

案例4:创新教具——神奇化学牌

初中化学组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具,开发出“化学牌”,以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玩“化学牌”的过程,学习化学反应,使学生记得简单,学得轻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学生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合作学习。

4.指导学法,使学生善学

开展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减轻学习负担十分必要。

案例5:学画“数学画”和“数学思维导图”

为引导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数学教师组织学生画“数学画”。此外,学生们利用数学“知识树”,总结、梳理章节知识。通过上述尝试,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寻找到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也因此变得简单、快乐。

一年多以来,我校在“减负增效”工作方面的努力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当前,学校已经构建了综合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精细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了有效转变,使得教师们教得有效,学生们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学校在特色化办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篇(2)

为真正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提高学习质量,2015年3月初以笔者为代表,本单位数学组立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试图在本校初中数学教学中建立多维度发展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一个更佳平台.

一、多维度发展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内涵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摸索自己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美国学者格隆朗德提出:评价 = 测量(量的描述)或非测量(质的描述)+价值判断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凯博士则认为: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或将学生进行分等级以便甄别而对学生的表现(实情景中的、模拟情景中的表现;已有的、正在呈现的、可能的表现)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综合.

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对于学生评价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学生评价归根结底都涵盖了评价对象、评价角度、评价内容及评价意义.结合数学学科,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笔者认为: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在一定的数学教育理念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创造性现代教育评价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有关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有效价值判断的活动.考虑到学生个人情况的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所依据的价值标准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即本文提出的需要建立“多维度发展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部分: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希望能打破传统上只注重学校、教师对学生校内表现、考试成绩等分值化数据评价,且评价标准单一的现状,将家庭与家长、社会与社区、学生同伴及学生本人的评价都纳入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与目标的多元化,即希望能打破评价局限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记忆、简单模仿能力等知识能力的情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数学学习思维.

评价方法与途径的多元化,即希望逐渐改变“一考定终身”、老师评语“压死人”的现状,数学学习的评价要超越单纯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实现.

二、多维度发展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实践

如前所述,本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是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课题下对一个年级学生的跟踪研究.基于课堂听课、访谈师生情况,共发放304份关于数学评价的调查问卷,以本校14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自己对于目前数学学习评价现状的想法,并探究他们的评价需求.据调查结果,60%以上的同学认为目前评价方式单一,希望评价能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多元化并具有发展性.并有半数以上同学认为评价模式的改变会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此,笔者制定了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方案.从评价主体、内容和目标、途径、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如下措施.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中,我们采用了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多主体评价模式,用图表的形式来评价学生一段的学习生活.

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学生本人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情况和考试等诸多学习行为的认识,促进学生本人反思自我行为,并逐渐形成反思反馈机制.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再是过去教师的评价就代表一切.

学生互评:为了得到更客观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互评更为中肯,小伙伴的互评能够一定程度上制约对方的学习和评价行为.

家长评议:学生并不是24小时都在学校和老师的“监管”下,家中的数学学习情况,家长的反馈和辅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家长评议表中,本人还设置了阶段性的寄语栏,学生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态度变化也能通过这项评议得到反馈.

教师评议: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不代表要抹杀传统的经验,教师评价在所有的评价中仍最为重要.但本次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充分考虑了奖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希望能促进教师个人对于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及发展性.激励性原则要求充分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的目标.当目标远超出学生个人能力范围时,需及时调整,发现学生的积极行为的转变应给予及时的强化.差异性原则要求允许学生异步达到同一客观标准,或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标准.因为学生的进步大小与个人基础水平、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机会成分等内外因素均有很大关系.发展性原则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标准也不能一尽相同.

2.评价内容和目标多元化

传统评价中只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记忆、简单模仿等能力的评价略显单一,本次探索中,笔者更多考虑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在数学教学中多方面的评价.

而考虑到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几大场合,要超越传统的单纯纸笔的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最为重要的场合是课堂.课堂数学学习情况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三种状态,即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意识.据此设计了课堂《学生课堂学习评价量表》,表内提供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针对每一项评议内容,设置多个评价主体的评价区域,同时紧扣课题把“评价”运用于公开课上.

案例一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这一课,在探讨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时,师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全等的两个图形是成轴对称图形码?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叶国安: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全等形是成轴对称图形.

学生李:我不完全同意叶国安的观点.全等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它和位置有关,比如,把我手中的三角板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所得到的两个图形就不是成轴对称图形.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真了不起,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同学叶也表示同意)

师:叶同学也积极动脑筋了,而且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观察图形和思考问题不够仔细和全面……

课堂上笔者通过对学生所发表的观点,展示出来的优势给与肯定,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一步激发和引导,运用激励性语言,既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思维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通过评价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热情,树立信心.

3.评价途径多元化

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途径有很多,目前教育界出现了教育活动、创意讨论、知识竞赛等途径收集反馈情况,然而最为传统的作业及考试仍占据重要地位,且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

(1)作业评价

为了了解学生日常数学学习情况,本次尝试中,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实行等级制,替代传统的“优、良、合格、不合格”,笔者在批改作业时,采用了“很棒、优秀、继续努力、要加油啦”等字眼,并根据作业情况,有时还加上适当的评语,对于较典型的作业的实行“面批”.

案例二涂同学是本次课题的调研对象之一,她数学成绩较差,有时会欠交作业.调研阶段,笔者发现她连续几天都能及时交作业时,就批语:有进步!及时交作业了,希望能天天让我欣赏到你的作业.而另一次,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作业中,笔者发现学生涂能完整且简便地解答作业,惊喜之余,笔者批语:惊喜!你的解法这样简捷,棒!

经过几次的作业评价,涂变了,开始用心学数学了.某次较难的数学月考中,她终于及格了.

如上措施目的在于,对于后进生也不以传统模式品评,尽量不伤及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肯定他们的优点,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增进感情.让学生觉得老师并没有只“爱好学生”,所有的孩子,都是被时时关注的.

(2)考试评价

考试是教学中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过去往往只以一次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运气和机会成分很大,很难做出恰当公允的评价,而且会影响评价的积极作用,挫伤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笔者于考试中设置了A、B卷,两套卷子为内容、类型、难易程度均相近的题型,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若学生参加测试后对成绩不满意,可申请选用另一套试题再次测试,以高分的成绩作为最后测试成绩.同时,还在学生最后选定作为最终成绩的试卷卷首卷尾,设置了“分数+评语+反思”栏,以客观发展性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与学生肯定或激励,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进步.

对于有所进步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并不优秀,笔者也会及时给与肯定,在评语栏写下:“你进步了,真棒!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真了不起!××题解题思路简捷、方法与众不同.”“真妙!××题解题方法简单,出乎老师意料!”.卷尾自评栏,则引导学生自己写上“已掌握:××;不足:×× ;措施:××”.

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对数学学习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的作用.考试二次评价给予学生测试很大的空间,再测试和评语反思中则体现了人文理念,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总结、提升的良好习惯,也使得测试评价结果更客观,反映更积极.

4.评价方式与方法多元化

要改进评价方式与方法,达到多维度发展型的目标,就是要超越单纯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为此,笔者与课题组开办“我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览,并举行数学小论文比赛,制定了《学生作业评价表》,举行了紧扣课题“评价”的数学竞赛,并在卷首设计了评语栏,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

“我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览中,笔者对学生作业进行鼓励性评价和展示,出现在展示台上的作业,不会有高低之鉴,即使是后进生,当他完成作业时有所进步,自觉订正,都会得到机会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小成就,有时还会附上老师对他们作业的评语,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

而数学小论文比赛里,则鼓励大家写出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声,里面可以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对一道题目的简便方法的分享,也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创意使用数学知识的分享,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三上文提到了涂同学,经过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她在数学小论文里,写出了自己一段时间来学习数学的感受:“我原来是很讨厌数学的……最近我却开始觉得数学没那么烦人了……特别是我及格后……班主任数学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好好学习,老师相信这张数学考卷是你自己考的’……让我觉得非常激动……我现在才知道上课听评讲作业,完成作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过程理解

:同学们从初中进入初中,见到的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大家由陌生、新鲜、到熟悉,逐渐进入紧张的学习中。由于大家来读初中都有一个学习目标,希望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达到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探讨,来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克服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掌握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一般指的是: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结,课外学习,掌握课前、课堂、课后、作业常规。中学数学学习的课前常规:了解新旧知识联系,理解概念,掌握规则,看懂例题,适当练习。课堂常规:课前准备,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充分理解,掌握方法,抓住重点,做好笔记,注意交流,配合练习,听师总结。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复习内容,再做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按时上交,重做错题,注重总结。

二、掌握数学特有的的方法

数学的特点一般指的是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要求学习数学首当其冲是学习抽象,而抽象离不开观察、概括、比较、分类、联想。例如通过观察桌面、水平面、黑板面等概括得出数学中平面的概念。因此数学学法要求掌握观察、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多观察和制作模型,并把实物和模型联系起来。

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的特点,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到承认,而逻辑推理在数学中主要通过证明和计算来完成,所以数学学法也就是具体的证明和计算方法,而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是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因此数学学习方法须掌握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表现在数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大至宇宙,小至粒子,快至光速,无处不用数学。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建立数学模型,证明和计算,检验评估,因此数学学法必须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事物,并对之证明、计算、检验。

三、抓好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四个环节

数学学习中要求会学,会学的基础当然是会读,“读”包括:①读课本,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是编写得最好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课本包括课前、课堂、课后。课前读课本属于了解内容,发现疑问,课堂读课本则更能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课本达到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②读书刊,如《中学数理化》报刊,《数学通讯》等.它能使我们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价值,了解数学动态;数学学习中的读,需要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是听课,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包括:①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疑议,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更要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预习读课本时发现和产生的疑难问题。②听同学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

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数学素质的重要方式。包括①讲体会,通过读教材、书刊、听讲课、听发言,再讲教材内容体会,书刊中数学内容概要,讲老师讲课,对同学发言的看法,讲自己存在的疑问。②讲思路,通过大胆地讲,才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活动分类;实施原则;开展策略

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使其积极探究与动手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数学角度来思考实际问题,学会知识运用与迁移.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分类与实施原则

(一)实践活动类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活动方式,可将实践活动归类如下:①探究性实践活动:侧重学生创新思维活动,通常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与措施的课题. 如“生活中的轴对称”“日历中的方程”“瓷砖的铺设”等. ②操作性实践活动:侧重学生实际操作,如制作、画图、测量与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观察实物、现象、形体,分析与计算相关数据,大胆猜测、推理,展开判断等,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如制作几何教具或模型;作出几何图形;测量物体高度;测量水渠或道路高差;测量与绘制小区域内的平面图;测不规则地形面积等. ③应用性实践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增加生活经验,活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利率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等. ④开放性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活动,得到有关数据与资料,而后提出开放性的、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普查与抽样调查等.

(二)实施原则

1. 实践性原则

要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与形式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体验、探究与操作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学会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第一,蕴涵主体性. 在实际活动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实践,发挥学习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 如学生可自由表达看法,参与活动设计,譬如确定活动主题,参与活动过程等;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小组交流探讨;在展示成果时,学生可进行活动评价,共同进步. 第二,蕴涵过程性. 重视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数学学习过程;注重未知事物的探究过程,对原有经验与知识的梳理与重组过程;重视个体探究与群体交流互动过程. 第三,蕴涵活动性与开放性. 让学生通过知识应用与验证、自我探究与发现的体验过程来得到相关知识经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其次,开放内容与形式. 学生不但可以分析与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还可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课题不同,其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变化. 另外,学生可运用不同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如调查报告、小论文、演示稿等.

2. 科学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结合教学实际,把握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 第一,科学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知识结构与年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侧重实习作业与研究性课题. 另外,教师可由生活问题来制定活动课题,或由课标专题灵活选择. 第二,科学的活动形式. 这主要强调交往活动或者访问调查等社交活动,或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如人口统计、保险赔偿、成本收益等. 这些活动既可在课内开展,也可在课外开展,或两者整合. 第三,科学的活动组织. 由形式看,有个人形式、集体形式或小组形式;由组织模式上看,可采取课题立体式、主题辐射式或序列深化式;由活动开展面看,可社会与家庭有机结合,校内校外融合,课外课内有机整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并力求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融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四,科学的活动指导.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加以指导与引导,如创设问题情境,调控课堂秩序. 课外方法指导,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探究,有方法地思考问题,有秩序地进行探究,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第五,科学的活动评价. 既重视结果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 既有知识评价,也有素质与能力评价.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制订方案

活动方案是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在制订计划时,教师需要注意可操作性、实践性、自主性等,以有效实现预期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由如下环节来制定合理、科学的实践活动方案.

1. 明确活动课题

在制定活动计划时,需注意书本内容与活动内容的有机结合,注意生活问题与活动内容的有机融合. 在题目选择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广泛地选材,而后,师生共同商讨,明确实践活动的课题. 同时,在明确课题时,教师需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的特点. 如较低年级,一般由教师明确实践课题,且课题易于操作与接受. 而高年级,则师生共同商定,教师整理好学生所拟定的题目,然后呈现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共同选出一个课题. 如学习《走进图形世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包装纸箱”. 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不少活动课题,如“地面砖中的数学问题”、剪纸活动等.

2. 建立活动小组

在建立活动小组时,教师需要体现民主性,使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并选出小组长,协助管理本组. 每组人数不宜过多,通常是4~6人,每组组长定期向教师汇报本组情况. 同时,教师还需依据学生性别、年龄、组织能力、学习水平等情况加以合理调整. 譬如有的同学性格较为孤僻,成绩不好,可能会受到其他学生冷落,这就需要教师倡导合作精神,帮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小组,使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当然,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分组并非是必须的,某些实践活动则需要学生单独完成,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

1. 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其学会以数学观点思考实际问题,激发数学学习热情. 这些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还可以是学生提出,以发散学生思维,主动实践探究. 如“设计包装纸箱”的实践活动,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市场上有某种型号的肥皂,其长为16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3厘米,这一型号的肥皂一箱可装30块. 请设计出一种该型号肥皂的包装纸箱,使其所用材料尽量最少.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道具)这样,通过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踊跃参与到实践探究中.

2. 动手实践,分析讨论

在实践活动中,这是关键环节,是学生动脑动手、启发思维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如独立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游戏参与、分析与解决问题等,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透明化、简单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学会筛选、整理、发现规律,逐渐抽象、概括出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会构建数学模型.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五角星、蜻蜓、国旗上的图案、数字字母(8,3,H,M等),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准备好圆、长方形、等腰三角形、角等图形,将其完全对折,要求学生试着说出结论,并表述这一过程. 这样,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 接着引入问题:有两对称点,怎样作出对称轴?让学生画出等腰三角形、角、线段,并认真观察. 分析讨论:对称点与对称轴有何关系?从这些活动中可得出怎样的结论?这样,可让学生在操作中增强知识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反思延伸,拓展知识

在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反思延伸,进行课外实践探究,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得到相关经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并延伸、拓展到实际生活问题中,由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实现知识迁移;同时,还可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与解决新问题,拓展新知识点. 如学习《数据在我们周围》后,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普查与抽样调查”:若你在本市市长办公室工作,由于政策需要,领导要了解全市家庭月平均收入情况. 请设计一个收集数据的方案. (需包含调查方式与家庭数量)

4. 展示活动成果

篇(5)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深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巨大的变化对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逐步趋向成熟。作为高中教学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利用成熟期前可塑性大的特点,做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供、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几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是建立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并为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提供保证的良好品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照章办事易,开拓创新难,难就难在缺乏灵活的思维。所以,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的学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富有新意的学法指导能及时为学生注入灵活思维的活力。

“导入出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情境”“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及早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错解剖析”――提供给学生题解过程,但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师批改作业。换一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例题变式”――从例题入手,变换条件寻求结论的不同之处;变换结论寻求条件的不同之处;变换提出问题的背景,寻求多题一解;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寻求一题多解……以变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编制试卷”――列出考查知识点、考点、试题类型,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测验试卷,并给出解答。使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出题心理,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撰写小论文”――根据学习体会、解题经验、考试心得等等,撰写学科研究性小论文。选择比较好的指导修改并编辑出版,激励学生善于进行总结,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上只是我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几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在经过有目的的培养后,思维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来信谈及虽然数学知识有许多已经遗忘,但老师教的数学思维方式却常令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得益不少。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教学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应仔细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依然采用机械讲解和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没有注重联系生活,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学习数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那么,教师应怎样做好初中数学趣味教学呢?

一、趣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趣味导入新课可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生氛围之中。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面着手,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为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事物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导入方法。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在正式教授新课前,笔者给学生做了一个猜年龄的小游戏。笔者告诉学生:“老师可以猜出你们每个人的年龄,相信吗?”学生听了纷纷摇头,说:“不可能!”然后笔者说:“你们只要把自己的年龄乘以3加上9,告诉我最后结果,老师就可以猜出你们的年龄了!”学生将信将疑,纷纷开始计算。然后笔者随机选取几位学生,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年龄。学生很兴奋,都想知道原因。笔者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很快就说出:“只要把结果减去9再除以3就可以算出年龄了!”然后笔者说:“如果用字母表示年龄,会得出什么式子呢?”使用游戏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游戏结束后再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困惑,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新课教学做足准备。

二、创设趣味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创设趣味情境就是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创设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重点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趣味盎然的数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比较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圆形的面积大小”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三个兄弟去山上开荒,他们为了种田,需要从山旁边的水泉中引水灌溉,于是他们就去商店里面买铁片做引水管道。商店的老板很特别,他让兄弟三人使用同样多的铁皮制作管道,并要求秋后收获最少的人来结账。兄弟三人考虑了一下,老大决定把管道做成等边三角形,老二做成正方形,老三经过仔细的计算之后,决定做成圆形。于是,三兄弟就开始按照自己设计的管道形状开始引水灌溉了。很快,收获的季节到了,老大面露苦色,老二也不是很高兴,只有老三兴高采烈的,显然,老三收获得最多,老大最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掌握“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是最大的”这一教学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设计趣味提问,优化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是激活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趣味提问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选取巧妙、新颖的角度,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趣味作业,巩固知识要点

篇(7)

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实际应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这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把求知当成一种生活乐趣,而不是一种精神负担。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某种“不协调”情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给学生讲了如下一个故事:小明放学回家路过一户人家窗外时,听到屋内有人争吵,一人说每人分500元,还多240元,另一人说每人分600元,还差360元……,机灵的小明立即意识到一伙小偷在分赃,他运用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很快就算出了小偷人数和被偷的现金数,并马上报告了公安机关捉住了小偷。你知道小明是怎样计算得出的吗?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学习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了,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学习要求和获取新知所表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时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开展一些游戏、动手或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同类项概念时,教师有意识地制作一些纸板,上面写上不同的单项方式,其中有些是同类项。上课时,教师随便抽取一些学生手中的纸板,然后让学生观察单项式是否与自己的相同。这种游戏活动,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了解学生,与学生用心交流。注意是用“心”跟学生交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一切你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并且对症下药。比如你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困难,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好,哪些知识点不会应用等等。当然,有些问题你可以通过第二点去观察后得到答案。总的说来,在生活中你要跟学生建立好朋友关系,通过这种朋友关系你要成分了解学生,不能使学生讨厌你。 四、及时评价表扬,稳固学习兴趣。学生听课、作业及课外活动中常常会表现出各种积极向上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对此,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学生的微小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及时给以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不断稳固其学习兴趣之目的。

五、了解学习数学的真谛。数学学习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于疑难问题要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搞清楚来龙去脉。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努力拼搏的精神,用数学的创造和发展史,说明数学是数学家们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反复实践,不怕挫折失败,经过无数次论证的结果,教育学生学数学不畏艰难、知难而进,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数学教学是一个细致而必须具有耐心的输导过程,数学语言要精炼

六、学生学习的误区和对策。1.课上听懂知识就掌握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时便无所适从.这就说明上课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波里亚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2.多做题目总能遇到考试题 :有这种想法的人总会感到失望.每一份综合试卷,出卷人总要避免考旧题、陈题,尽量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设计问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多做题,不会碰巧和考题零距离亲密接触,反而会把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知识点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别对所解题目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经验的同时,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确认复习的重点.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领导要进一步明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无声的号召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工作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同学间的互帮互学的氛围。例如,在班级中留出板报的一角作为“数学园地”,组织数学帮学对子,召开数学学习方法介绍的主题班会,开展读一本数学书、写数学小论文等活动。定期开设一些有关数学家趣闻轶事的讲座,对数学优秀的学生建立数学竞赛辅导小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