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发学习计划

美发学习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8 23:51: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发学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发学习计划

篇(1)

【摘 要】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英语教学研究者应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分析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从教育学方面探讨了自主学习的理论,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学习策略;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118-02

21世纪这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生能够有能力掌握新知识,学习新科技,迎接新挑战,接受新任务,使学生在结束正规教育后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是他们在学习化社会中进行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在高职英语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己主宰自己学习的活动,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性及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调节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必须把学科特点,自身的情况和要求相结合来确定,特别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1.个别性。具体表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材料,每个学生都可以确定评价标准,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个别性是指学生主体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点。

2.主动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自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受人的内在需要的驱使,是在需要的引发下产生的,因此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3.独立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方面,每个学生有显性的和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

三、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1.国内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教师必须启发学生自学,勉励他们前进,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钻研,要学思结合,知疑善问。自我审察,与他人切磋的原则,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以点拨,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自学的快乐。

2.国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教师不能通过移植或传授直接把知识输入学生的心灵,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些研究围绕个体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强调自主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性。纵观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针对如何指导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如何从学的方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

四、教育学探讨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完美的人格,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依据学生的资质、爱好、志趣,加以引导,促使其完美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教育者通过引导、启发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且能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着眼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五、培养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验

我校学生生源一部分来自普通高考,另一部分来自中职毕业升入高职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低,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只是因为英语是必修课,不得不学,显得非常别动。通过对我校2013界经贸学院60 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只有少数的学生学会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懒散,成绩也不理想。

六、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议

1.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评价机制应充分体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及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因材施评,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及其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设置几个评价模块 ,如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语言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进行评价。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好处在于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责任,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程度,自我评价可评价自己前期制定的学习目标,或评价前期学习过程的适当程度,是学习者评价英语自主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学生的学习知识将有很多部分必须通过自身独立主动的去获取。

2.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动机是指激发个体从事某活动的内部机制,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促使英语学习者自愿去学习他认为很有价值的知识,并力求学好,反过来取得好成绩后又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英语成就动机强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则好,成就动机能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1)欣赏英文歌曲、观赏英文电影是把学生的听觉、触觉都调动起来的有效办法,大学生对流行歌曲,英文原版电影都非常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把学生的喜好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把英文歌曲作为练习听力材料,把原版电影作为口语或写作的材料,在目标的驱使下,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2)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任务中,主动参与课堂,因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声音,图像等能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直观、生动的语言学习场景,增强视听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并使教学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3)角色扮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大大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之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方法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表演,之后让各小组讨论,总结同学的表现,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尽可能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产生学习积极性。

4.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并增强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学习,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能够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分解,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任务,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学生的任务评价,让他们都能顺利完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引发学生明确学习把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提高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馈,对自我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生明确学习计划的制定,有利于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责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教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使其完成自己选择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目的性动机,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动发挥。

通过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观察自我,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研究表明,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显得必须和重要,只有拥有这种能力,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

参考文献:

[1]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建筑学 教学 改革

21世纪,建筑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教育与学生素质,特别是建筑学和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世纪,认真探讨建筑教育的改革,为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先进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与广义建筑学地诞生充分说明了建筑学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师徒交接地手艺活,而是一个及景观,人文,经济,以及心理的综合学科,这就新形式下地建筑学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早, 学习研究他们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经验, 对于明确建筑教育的改革思路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 但在教育思路、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成果评判等方面具有相近的特点。国外地学科协同创新理论开始地比较早,俗称广义建筑学理论: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学专业的研究范围已不仅着眼于空间与时间, 而是融合进了更多的人文、环境, 这一现象被称为广义建筑学。研究其高层次的教学情况对我国的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历史相对较短。1978 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建筑学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建筑师注册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建筑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建筑学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由于在20 多年的时间内,建筑学教育经历了多方面的冲击和变革,缺乏一段稳定的过渡发展期,导致目前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内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缺乏理论性研究能力、知识体系单一、交流与表达能力欠缺等方面。对比发达国家的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不难发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建筑学教育在本科阶段有连续性的提高。

二、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现状

80 年代之后,我国建筑师以及建筑院校的师生在国际竞赛中频频获奖。我国建筑院校师生参与国际竞争的热情与渴望是我国建筑教育走向世界的内在动力。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为我国建筑师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也吸引了外国建筑师和国际建筑界的浓厚兴趣。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竞标当中,国外高水平建筑师事务所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力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一种先进的工作模式、思维取向和隐藏在其后的教育体制。以上诸方面从不同层面体现出我国建筑界与国际建筑界的全面了解与多层次交流,建筑学教育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影响。总体上讲,有利因素有:多元的建筑理论思潮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学工作更多地围绕实践需要展开;教育体制逐步向国际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建筑学的发展在观念上是广义的, 要更加广泛、更加综合、更加实际地贴近人的生活。建筑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扩大视野, 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 既要有科学的专业训练, 又要有人文学科的培养。未来的建筑师将不只是和传统的土建工程中各专业人员打交道, 也不仅仅是和建筑工程类的工程师、规划师打交道, 而是要跨出建筑类各专业的范围,与更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专家合作, 把各专业理论融汇于建筑。

三、建筑学专业改革的方法

1.逐渐转变建筑教育观念

建筑系学生普遍有一种不良的倾向,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偏重于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而普遍忽视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及规范、建筑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内容。上述相关的技术课程部分已开出,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以前大部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比较简单,因而建筑设计偏重于建筑的造型和图样表现。学生深受其影响,而目前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技术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建筑技术的学习。这几年,我国实行的建筑师注册制度(考的内容有建筑技术),也将促进建筑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发教育各个层面的改革。

2.拓宽专业口径

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相关产业也随之发展。如:房地产开发业、室内设计装修业、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制作、透视效果图绘制等。它们每年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学生毕业生,除了到各级设计单位工作外,还有多种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除了设计能力外,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公关能力等也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准。再加上,大学毕业分配后,岗位轮换现象也日趋普遍。昔日的人才讲究“深”与“精”,当今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则追求“博学”而“面广”。因此,在教学课程体系上,除应满足基本的职业需求条件外,应尽量拓展教学体系上所能覆盖的知识范围。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篇(3)

商学院兴起推动行发展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渐兴起,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所看重。近年来,美容行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全国教育市场巨大,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已经开启。作为生命动力导师、资深营销顾问,集美国际总裁张翔飞深耕教育培训行13年,他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为我们分析了当前美容行商学院潮袭击美容行的背景和原因。

“市场潜力”提升“教育动力”

张总认为,美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竞争规模也日趋扩大,以前是十年开一家店,现在是一年开十家店,教育培训基于这样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美容行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当前美商学院如同雨后春笋般扩增,在全行营造一种乐学好学的氛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因为企和个人如果不加强培训,不去学习,就会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落败。事实也证明,美商学院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对行和企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员忌“盲目”,学习目标、方向应清晰

张总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前行学习氛围虽然浓厚,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学员学习愿望强烈,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商学院,可能因为学习目标、方向均不清晰,学的课程内容太“杂乱无章”,最终花了钱却不能“学以致用”。“如何过滤、运用,是一个关键点。学习就跟吃东西一样,最重要的是吸收营养,而不是生搬硬套。”他说,“内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学院,如玛萨、湟裟、静博士……包括我们自己的集美商学院,还有中联美标围绕美容院标准化建设与规范,打造美服务大平台等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帮助美做强做大。大家在同一个领域内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选择。”

供学方整合细分,提高课程含金量

同样,供学方也应该做更多的努力,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的一些美商学院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包括没有固定的教学标准,竞争比较混乱,收费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等。说到如何提高课程含金量,张总建议把课程进行整合细分,为顾客量身定做制定学习计划,因为盲目的学习,不仅浪费钱,也会在指导企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出问题。在收费上他建议:“收费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对一些企进行分类的收费。”

企内部培训同等重要

张总最后总结,企培训是第一生产力。很多企战略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战斗力、激励机制、企文化的问题,他强调,在向外“取经”的同时,企内部培训也非常重要。而如何将培训的内容落地实施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培训无法落地,就好像吃错了药,那还不如不吃药,吃错药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一年还赚不到这么多钱,最后都投到培训上面去,结果是自己的负担和压力更大。企应扎实地学习,抓好本质,拒绝忽悠,可以去看优秀的企如何做,找到自己的优势。”总之,抓好企内部的会议,比如预备会和总结会,对企的帮助更大。企的成长更多的是通过内部的学习,天天到处跑到处学,容易造成想法多,行动少,跟自己的企脱钩。

渴望成功必然渴望学习、突破

广州维观公司董事长戴宏彬可以说是国内几家商学院成长的见证人,跟湟裟、玛莎、静博士等培训机构都有过合作。从去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向这些机构一共大概购买过两百万的学习卡,一部分提供给员工学习用,一部分送给合作伙伴和加盟店去学习。

重视教育是美自我提升最佳契机

戴总认为,美容行重视教育培训是一个好的趋势,这些培训机构对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大家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巧干。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能够顶上一个诸葛亮”,及时向同仁学习,与大家坐下来一起交流碰撞,的确能学到一些东西形成一些共识。尤其是向一些大的企和会所学习,更能够拓展格局,对自身企定位更加清晰,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势。

商学院的魅力在于其传递的价值观

在点评湟裟的课程时,戴总谈了几个他最认同的观念,比如“严格就是大爱”、“统一思想”等。湟裟从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行经验,就像从一个没有踏入社会的小青年做起,发展到今天,给社会解决了许多劳动力,培养了不少人才,带给界积极的影响,靠的就是严格要求。“严格就是大爱”,正如湟裟商学院院长张艳丽女士所说,大爱是一种责任,对公司的爱,对员工的爱,都体现在严格要求上。戴总认为这种看似比较简单的经营理念,对很多企都适用。但同时他也认为,选择课程应该根据企及自身情况,不能盲目,企有必要保持自己的一些本色。

江湖虽大,教育行仍要“诚信为本”

就如戴总所形容的,界是个“小江湖”。因为渴望成功,所以必然渴望学习,渴望突破。而很多空洞的培训机构是外行指导内行,不受认可,向大会所学习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因。他最后总结说,“行竞争激烈,未来需树立一个‘科教兴’的理念。无论是教育,还是诚信经营,保障服务品质和产品品质,这才是做生意的原点,回到原点,这个行才有可能取得大的发展。”

主动学习才是美发展之道

柳总表示,美容行前景非常的好。不过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少,存在的瓶颈也挺多。如今美容行发展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学习是有必要的,人就像电脑一样要不断的优化和更新。

学习就是生产力

柳总特别提到,葆颜美容在肇庆市场稳健发展了6年,拥有3家直营连锁店和一大批忠诚顾客,在当地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了能更好地服务顾客和打造当地知名品牌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这个行发展变化太快了,一开始是大鱼吃小鱼,后来是快鱼吃慢鱼,不学习、不进步很快就被淘汰。”

根据店的情况针对性选择课程

她说,学习应该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阶段性。现在美容行的商学院越来越多,课程也越来越丰富,说明美容行的竞争很大,同时提升空间也很大。她听过不少课程介绍,也参与过一些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是店家朋友推荐或者是根据自身店的情况去针对性的选择。“近期的学习收获就挺大的,参加了陈朝阳老师的《绩正道》课程,学习了如何用数据管理做大绩,让我今年的思路和方向更加的清晰,今后要试着通过数据看问题找到瓶颈去突破。我们还参加了瞳仁商学院的《疯狂成交》和《告别贫穷》两期课程,员工的收获很大,简单实用,回来就能马上运用。我还会陆续去参加一些课程学习,也希望有好的课程推荐。”

期待规范商学院教育

针对当前商学院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柳芳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她认为商学院在招生、课程、收费标准等方面应逐步规范化,各个课程的产品分类应更加完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远景来看,希望通过界同仁的努力,让美容行的商学院也能够受到教育局的认可,让美商学院真正为行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培训是趋势,课程设置需谨慎

作为行内资深培训师的西安浩美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马斌老师,首先肯定了企开办商学院会对推动行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在商学院这个平台上,可以学到知识、拓展人脉、抱团合作,企的品牌也将得到有效传播,务也可向纵深发展。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真心想学习也罢,为了拓展人脉也罢,招商需要也罢,扩大企影响力也罢,企商学院的上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让学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知识。

教育培训是美容行的核心竞争力

马老师说,我们美容行从人员素质较别的行偏低,正是因为有教育培训,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界精英。很多只有初中文化的经理、总监和总经理的知识层次和务能力远远超出了其学历应有的水平,这就是教育培训带来的变化。企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办商学院,可以整合行讲师资源,可以有针对性开发出一系列系统并且受欢迎的课程,与客户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

商学院发展良莠不齐是现实问题

一些商学院的课程针对性有待提高,课程动辄就是赢利系统、商战模式、总裁智慧,听起来很唬人,这些课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些系统繁杂的课程如何在学员的企落地。比如,一些老师讲的是大型SPA会所的经营管理,而受众却是中小美容院老板为主,这样的课程就有点象大炮打蚊子。课程如何无缝对接,如何更有针对性,真正解决美容院存在的现实问题,将是检验商学院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

篇(4)

江苏省“梦・享成长”

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及社会妈妈事迹展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传承现代文明家风家教,进一步提升广大家长科学教子水平,在全社会营造“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子女”良好氛围,省妇联联合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全省开展了“梦・享成长”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申评展示研讨活动。

本刊将连续报道十佳好爸爸、十佳好妈妈、十佳好孩子及十佳社会妈妈的感人事迹,分享他们的家教理念、实践心得、成长快乐。

(一)十佳好爸爸(按姓氏笔画排序)

匡秋兴 1981年从无锡一家国企“下海”经营个体理发店,一边艰辛创业,一边和妻子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女儿养大。他手把手向女儿传授理发技术,还不惜花费10多万元,把她们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的专业美容培训机构学习。两个女儿聪颖、好学、上进,很快在美容美发行业独树一帜。

匡秋兴几十年坚持为民义务理发,以行动把爱心传递给女儿。2005年开新店后,匡秋兴主动联系丽新康复院,每月定期为全体住院老人义务理发,并让女儿和青年员工一同参与,8年多来从未间断。截至2014年3月,匡秋兴已为民义务理发20000多人次,被媒体誉为“最善良理发师”。他们还向残疾人发放免费理发券,为残疾人义务理发。

吕亚东 射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他从不向女儿灌输大道理,而是把教育付诸于行动,让女儿从爸爸的言行举止中受到影响和启迪。

因为母病家贫而高中失学,在工厂车间完成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学历的吕亚东,本身就是一个励志典型。他在女儿呀呀学语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读书。日积月累,女儿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字,在幼儿园就能自主阅读,写作文也因此受益匪浅。

吕亚东常陪着女儿蹲在路边看蚂蚁,养大大小小的宠物,努力让女儿时时处处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爱意,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刘罡 连云港中联理货公司理货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市政府批准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刘氏剪纸”的传人,曾获国际、国内剪纸大赛金奖。

为教育好儿子,刘罡阅读了大量儿童教育书籍,加入了许多育儿博客圈和QQ群,制定了家庭小课桌学习计划,父子扮演成同学,共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科学文化知识,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刘罡的父亲罹患脑梗阻后,刘罡不仅自己耐心伺候老人,还教会儿子注射胰岛素、测血糖等护理方法,教会儿子烹饪菜肴、维修小电器等技能,使他从小受到孝道传统的熏陶,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儿子两岁开始学习家传剪纸,已两次获得全国少儿剪纸大赛金奖。父子共同在市图书馆、博物馆举办过剪纸讲座,在市电视台表演过剪纸,在“爱心行动”中捐赠剪纸,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李树荣 扬州市宝应中学员工。他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至今行走不便;儿子李海捷4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血友病,9岁时遭遇车祸从此与轮椅相伴,15岁时血友病复发……

为了养育好儿子,李树荣藏起自身的病痛,无怨无悔地扛起家庭重担:每天4点多起床,为家人忙碌;坚持为儿子读新闻、讲故事,陪伴儿子做作业、下棋……他不但是孩子生活的保姆,更是精神的支柱,他以父爱的光芒烛照黑暗,引领儿子穿越苦难。

儿子非常争气:从小学跳级到初中,成绩始终优秀;高二、高三两次在扬州市联考中获得第二名;高三时,在轮椅上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

杨伟东 从警15年,多次被评为“苏州公安系统岗位能手”,3次荣立“三等功”。

作为一名基层警察,杨伟东虽然不能一直陪伴女儿,但从不让父爱缺位。他悉心教导女儿,每天尽量留出时间和女儿交流;实在没时间见面,也必定通电话,让女儿知道爸爸时刻关心着她,爱护着她。在杨伟东“重责任、敢担当”的品质引领下,女儿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和老师;她成绩优秀,才艺出众,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省市讲故事、歌唱、围棋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她还经常参加“小包裹大爱心”“太仓市爱心书屋捐赠”“爱心帮困助学”等公益活动,成为“有爱心、有责任、重情义”的好孩子。

肖伟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教师。因大儿子鼎鼎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他和妻子听从医生建议生了第二个孩子。鼎鼎异体干细胞移植手术虽然成功,但身体存在排异反应,每天的医药费达2000多元。妻子为照顾孩子放弃了工作,肖伟承担着全家生活包括赡养双方老人的重任。

作为父亲,为了改善孩子的治疗及生活环境,肖伟一直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他挑灯夜读,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他四处奔波筹集医疗费,向学校预支3年工资,又在亲友的帮助及镇江社会各界的关心下,让孩子得到先期治疗;他经常陪伴孩子们看书学习,鼓励长子要坚强。只要鼎鼎病情有一点点的好转,全家都倍感欣慰。

吴俊 《扬子晚报》主任记者,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吴俊在家庭教育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从他身上懂得爱,懂得奉献,懂得付出……

在儿子吴梓境眼里,爸爸为采写系列报道“寻找南京妈妈”,每天不辞辛苦,前后用了3年时间,唤起一大批爱心人士帮助白血病患者;爸爸连续9年组织“暖冬大行动”,使3000多户爱心家庭参与结对帮扶1000户特困家庭……吴俊以敬业的工作态度传递着爱的力量,并用这份爱感染打动孩子。

吴梓境现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就读,是江苏省四好少年,鼓楼区学习之星、优秀少先队员,在各种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还在爸爸的引导下,组织了“爱无止境”假日小队,和300多名同学一起参与公益活动,播撒爱心。全家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张世全 徐州市丰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在他精心培养下,女儿北大毕业后在美国攻读博士,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他认为做一个好爸爸,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孝敬老人、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幸福,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和踏实的学习环境。

夫妻俩的老家都在农村,为教育孩子,他经常带着孩子回家乡探望长辈,或把老人接来住一段时间,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子女孝敬长辈。

张世全还很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遇到困难、挫折,从来不抱怨、不回避,总是调适心态,分析事情的发展经过,寻找原因,思考解决办法。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处事方式,让一双子女获益良多。

陆善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江苏省“零距离公众人物”,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志愿者,江苏省十佳志愿者。

作为南通市江海志愿者站副站长,陆善洪十几年来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及孤儿20多人;2007年还收养了通州区西亭镇的孤儿肖聪,并教他电焊手艺;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陆善洪主动捐出奥运火炬拍卖,所得58万元善款全部用于援建灾区学校;每逢假期,他都带着孩子一起去孤儿院和敬老院参与志愿服务。陆善洪的优良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儿子陆乐。

陆乐在大学期间积极报名参军,现为南京边防总队连云港支队的二级士官,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官。

梁超 盱眙县古城小学校长。他在教育好女儿的同时,尽心尽职关注学校400多个留守儿童、70多个单亲家庭孩子和6个孤儿的成长。

篇(5)

关键词: 林业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我国引进优质林业教育资源、培养优秀林业科技人才以及推动林业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和优势正日益凸显。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表明国家将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少相关限制,落实支持措施。新形势下高等林业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合作办学为平台,引进国外优势教育资源,提升林业高等教育水平,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案例作一个基本剖析。

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分析

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适应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自此,国内很多高校都先后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并富有成效的合作办学项目。2005年,教育部《2005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提出了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继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双方学分学位互认,要求促进“强强合作”,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至此,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逐步规范化。截至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就达1218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人们面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损等重大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生活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林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推动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绿色经济全球化替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对林业行业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批立足本国国情,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林业高等人才。由此,林业院校抓住发展机遇,在北美发达国家林业教育资源相对饱和的背景下,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着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林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林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林业高校创立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教育的差异、学位制度的制约、教育体系的磨合等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一般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共性问题,如国外合作高校总体水平较低,参与国外高校大多是学术水平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的院校;质量监管和评估机制差异大,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等现象;合作办学教育意识较淡薄,过于依赖国外合作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忽略了教育教学的领导权、决策权以及管理权。同时还有些问题是林业教育的特性问题,表现为林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较综合性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合作项目仅停留在学分互换,引进少部分课程和外籍教授、师生短期交流,个别学者互访等层面,缺乏系统性、长远性和制度化的更高层面的深度合作,没有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本质功能,即通过优势教育资源的引进,提高林业院校的办学水平。

二、“双校园培养”模式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与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林业高校如何准确定位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南京林业大学作出了积极的尝试。该校在“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原则指导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在“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UBC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行双校园培养,颁发双文凭的模式。这是唯一由教育部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林科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一)坚持“优势互补”,实行“强强合作”

南京林业大学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提升为“开放办学”发展战略,明确了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管理经验,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在选择合作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时,坚持选择国际知名大学,坚持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合作,坚持互动融合性的系统全面合作。该校地处人文荟萃的中国林业高等教育发源地,起源于中央大学森林系,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自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来,为我国林业建设培养了10多万林业高等人才。多年来,南京林业大学与全球知名农林高校有着广泛的教学科研协作与交流。早在21世纪初,便与UBC大学持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2007年启动了林学专业本科教育学分互认校际项目。2011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卑诗大学(UBC大学)林业教育研究中心”在南京揭牌,彰显了双方在林科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为提升我国林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提供了借鉴。

南京林业大学的合作办学方UBC大学成立于1915年,是加拿大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一直稳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四十名,在2011年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二十二位。UBC大学林学院也是全球最好的林学院之一,森林资源管理、木材加工、森林采运、林木遗传育种、生物质能源、林业政策、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研究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理念。

近年来,UBC大学还在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各个领域建立国际化的网络,为师生创建分享世界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而南京林业大学林科整体实力位居南方各高校之首,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也位列江苏省属高校首位。同时,林学专业是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两个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所培养的高质量学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可以说,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在“门当户对”[1]的原则下,进行“强强合作”,为合作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林业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二)坚持“合作创新”,提升“品牌特色”

所谓“合作创新”原则,便是要求办学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遵循科学引入、合理借鉴的基本理念,而不能简单实行“拿来主义”或者犯类似“本本主义”的错误,以期最终形成符合我方整体定位和实际情况的“品牌特色”。基于此,南京林业大学在引入UBC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立足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理念、优势课程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

1.引入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办学理念是高校的灵魂,包括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等方面。先进的办学理念则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是高校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特色。UBC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南京林业大学在与UBC大学的合作过程中,注重学习UBC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力求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缺点与不足。在每学年开始之际的新生见面会上,UBC林学院院长John.Innes教授多次亲自来华参加,把UBC的培养理念、教学方式、追求价值全面介绍给中方的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与我国大学注重“知识系统性”的授课方式不同,UBC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创新性,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实践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些理念也推动着南林的教师不断加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采取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最终形成具有前瞻性并处在学科前沿的办学理念。

2.引入优势核心课程,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的合作过程中,双方根据项目“3+2”的创新教育模式,共同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其计划充分考虑了学生五年学习的连贯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前3年的本校学习期间,南京林业大学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共引进UBC课程17门,占全部课程数的35%,其中引进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占该专业核心课程总数的35%。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UBC教学理念,学生在前3年的学习过程中,50%以上的专业课程由UBC的教授来华集中授课,近50%专业课程采用由本科特聘教授、教授采用双语授课。与此同时,学校与UBC建设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部分重要选修课UBC教师可以在加拿大本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实时授课,最终实现互助、互学以及互相探索。例如由12位UBC著名教授合作讲授的“世界林业概论”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教材方面,由于我国林业类教材存在着出版时间滞后于教学改革时间、更新周期长、内容创新不足等问题[3],因此,南京林业大学在引进课程的过程中,选用外方教授指定教材,同时进行消化吸收,改编我国的相关教材。

3.引入优秀的外籍教师,推动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

能否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双方必须提供各自优质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在本项目中,由UBC教师负责来华授课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占到总课程数的35%和36%。UBC选派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本项目的教学质量。在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的合作过程中,双方承诺选派最优秀的师资,力争把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示范课程。目前,UBC选派来华的授课老师不仅是博士生导师,而且是本专业最著名的专家。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专门为外籍教授配备中方助教,提前将授课PPT课件挂到校园网上。同时授课过程中,安排相关专业老师参与听课和交流,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差异,以更好地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思考

南京林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将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和专业教师直接受益,不但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推动了区域内林科类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建设,在全国林科类本科专业中起到示范效果。而如何进一步保障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健康发展,则需要我们以严谨态度去认真定位,在品牌特色、教学模式、教育资源以及管理监督上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强化高校品牌优势,促进特色专业发展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需要双方高校不以眼前利益为重,充分利用和发挥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发展特色,拥有长远办学眼光,注重品牌建设,加强特色发展,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上文介绍的合作办学项目中,南京林业大学优托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学科特色,所参与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UBC大学林学院是全球最好的林学院之一,森林资源管理、木材加工等专业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理念。这两所学校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化程度高,新型教学特色鲜明。此外,合作双方十分重视此项目的开展和深化,共同构建教学科研平台,加强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实现了通过合作项目推动学校相关专业科学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是合作办学的宗旨之一。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等。南京林业大学为使合作项目更好实施,让学生在三年国内学习期间更好地接触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教学体系,同时安排了UBC大学每年按计划选派相关教师来学校进行集中授课,为外籍教师安排了助教提供教学指导和帮助。中方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派了青年教师赴UBC大学,开展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技巧以及评估方式等在内的一对一的培训项目。UBC大学每年接受南京林业大学相关的专业教师赴UBC进行交流与考察,共同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在专业领域进行合作科研,以此建立专业联系,构建新的教学研究平台。该项目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派遣学生走出去相结合,确保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师资培养上、学科建设上、知识体系上以及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使项目的学生真正能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教学与培训,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要将“国际本土化”与“本土国际化”相结合,寻求“强强联合”新突破。

(三)设置“3+2”教学模式,实行双学位认证标准

目前,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中,较为常见的教学年限划分模式有“3+1”、“2+2”、“2+1”等几种。这种“双校园”模式在教学阶段或学习时间的长短方面并没有固定的划分。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此次合作办学项目将实行“3+2”教学模式,即学制5年,学生前3年在南京林业大学修完项目所规定的课程后,后2年则可申请至UBC大学修读本合作办学项目规定的剩余课程。课程全部合格后则可同时获得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的学位证书。在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南京林业大学不仅具有较大教育主导权,而且拥有较为充分的经费保障和雄厚的师资队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规范实施。因此,这种办学模式不仅杜绝了中外双方教育机构共同出资筹办独立的中外合作学校所存在的办学风险,而且大大促进了双方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不仅给予学生在双方高校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足够的核心课程,而且实行双学位认证标准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与就业选择。

(四)制定管理运营规范,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为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健康开展,需要对双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制订较为翔实的管理细则和运营规范,并对师资、办学场所、实验设施等办学投入进行详细说明。组建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管理和运营,重视双方教育教学计划上的衔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合作办学双方需定期对教育教学进行相应的评估和认证,提供分析报告,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保障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本项目中,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对学生的录取与注册、学生的资料管理、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项目管理、责任的分配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该规定不仅使得该合作办学项目能够有条不紊、有根有据的持续下去,而且保障了双方高校的办学利益,也保障了项目内学生的合法权益。南京林业大学与UBC大学建立了管理咨询委员会(简称委员会)为该协议的管理与执行提出建议。该委员会由7名代表组成,其中南京林业大学4名,UBC大学3名。委员会将采用面对面的会议方式,也可以采用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进行交流与合作。该委员会将负责审查和评估本协议的执行情况和各缔约方履行其职责和义务的情况,每年至少提供一次调查结果和建议的书面报告。

参考文献:

[1]王保宇.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6):27.

[2]高书丽,杨艳芳.加拿大UBC大学教学借鉴与启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