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13:49: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武术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武术教学武术状况调查高校教育
1域外搏击项目对武术产生冲击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交融。中国人走出中国到外国去发展,与此同时外国的一些项目也进入中国。目前跆拳道在国内发展较好,其对武术在国内的发展发起了强大的挑战。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既开设了跆拳道课又开设有武术课的28所学校中有18所学校跆拳道选课情况好于武术,有10所学校武术选课的情况和跆拳道选课情况相比差不多,且跆拳道协会比武术协会办得火的学校所占比例颇大,达到有协会学校数量的85%,说明学生更喜欢去练跆拳道。
2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多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可供大家娱乐和观赏的体育项目也随之增多,很多时尚项目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相对来说,武术已经有些跟不上潮流,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了。加之有些学校没有练习武术的氛围,社会也缺乏这一方面的提倡,造成了某些学生虽喜欢武术却没人练习的现状。
3升学压力增大对于武术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想解决高校武术发展的问题还要从根源做起,让孩子从小接纳武术,耳濡目染,形成练习习惯。但实际上,中小学生却没有习武的时间。文献资料表明,中小学生在业余时间除了写作业外还在上英语、数学等的辅导班,同时进行一些钢琴等艺术项目的学习,能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极为有限。青少年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到武术,更不用说喜爱了。一个对武术毫无所知的学生进入高校,不能期望他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4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时有限,内容比例在8%左右。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学生基本是不选择武术课程进行学习的。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其中的一条主要因素。
5武术项目自身特点以及考评制度的限制
武术是以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技术复杂、方向变化较多。武术课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多为学期末的“技术考试”为主。造成学生片面的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忽略的文化的传承,而对于不影响成绩的理论课程视而不见。
6对如何解决高校武术教学困境的建议
6.1加强武术的宣传包装,提高民众对于武术的认可度。想要解决武术在高校发展的整体问题,眼光必须放在整个社会。要发挥社会的引导和宣传作用,首先要提高武术在民众心中的认可度,大多数人尤其是社会的高层应该先重视武术。只有这样,武术才能被更多的人多接纳,才能在社会上发展,以致影响到高校学生。上个世纪实际80年代,电影《少林寺》的播出,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习武热,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今天,由于相关影视作品加入了大量的电脑艺术,反而容易让民众对武术产生误解,反而不利于武术在社会的推广。解决高校武术教学问题关键不单纯在于高校,还在于整个社会的态度。只有解决好了社会对于武术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才能解决好高校武术教学的问题。
6.2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社团的作用。高校当中形形的社团对于相应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团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仅次于班级。有很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很有兴趣,只是没有人引导往往就荒废掉了。这就要求武术社团在高校中起到了一个团结这些有共同爱好的人,把喜欢武术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互相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个组织,武术团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替代的,武术团体的集体活动,往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学生。
6.3武术应该推陈出新,时尚起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武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是既要发扬又要继承。继承前人留下的经典的文化、传统、养生知识,同时为了适合这个社会的需要又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开发出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项目,加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武术的“时尚”是多方面的,武术服装,道具,背景音乐都应该大胆的改革。最后加强广告宣传,促进武术文化的培育。
6.4将音乐与武术套路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武术套路的练习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会激发学生练习的激情,更能收放自如地展现动作,使武术动作、音乐和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古板、情境沉闷、练习过程乏味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就更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使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一点一滴地丧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理应对武术教学环节进行思考,将音乐和武术套路教学相结合。合适的音乐和武术套路的结合有利于武术套路的习得和掌握。当然,要将音乐加入到速度更快、难度更高、衔接更多的武术套路上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武术教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武术作为民族国粹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传承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并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博大精深的特点也是我国众多体育项目中非常突出的一项,但在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些挑战。
一、对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动作示范以及带头引导做动作为主,然后学生跟随老师进行模仿、跟练学习,这种教学的展开主要是通过集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对相关武术动作有一个较为具体详细的掌握,但更加侧重于动作的准确度,并对学生的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予以纠正。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革新,青年的武术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实用性,所以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学者在最初让学生认识和学习武术套路之后,可采取两人一组的学习模式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老师进行讲解时,要注重对动作攻防的重点教学,一攻一防,反复对练;而在教学要求上,单练套路的过程中,要侧重于对学生“演练水平”的重视;在进行对练时,要对学生在攻防时的灵活度予以重视。另外,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革新的发展,要改变过去的课堂设计,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并权衡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例如,在一节六十分钟的武术课堂中,基本功发的学习可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而擒拿术可安排二十分钟;青年长拳可安排二十分钟,最后五分钟则给予学生自己来进行情绪和身体的放松。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并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吸收。
二、加强对武术师资力量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优化
武术教师是高校武术教育工作开展的最直接执行者和组织者,所以武术教师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武术认识和学习能力高低的教学引导者,作为高校必须重视对武术教师在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革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武术教学改革的教学质量和成效。因此建立一支强大而完善的武术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普通高校重视并改革发展武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需求。为此作为高校,首先要完善和扩建高校中存在的师资数量缺乏的问题,并积极做好对武术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并在引进和录用时要对师资质量进行把关;同时,对当前在校教学的武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培训学习,并同时做好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师职业道路和教学业务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规范作为专业武术教师的教学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武术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武术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武术这门体育项目的相关武术基础理论和武术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灵活运用的技能。过去在高校的武术课程中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武术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也即是只是对学生的武术套路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评价和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学习差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武术教学必须对这种武术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予以改变,在做好学生武术学习的技术要领掌握的同时,更好加强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而实际的应用能力的掌握。在新课程改革发展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要求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武术教学的评价必须进行相对应的评价改革,逐步把评价的方式从单一化角度过渡发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标准。建立一整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来加强和完善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工作的教育改革力度,促进高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武术;现代化教学
虽然武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入,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武术教学效果。因此,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武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武术教学的意义
1.现代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化教学可以因材施教
运用现代化武术教学手段可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从而改变传统武术教学中集体演练学习的上课模式。
二、武术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主要表现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的课程往往以简单动作为主,而武术动作变化多样,对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要求较高,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少科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武术教学效率;同时,要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
3.武术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师资匮乏,并表现出水平不平衡的状况。一些传统武术的继承人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或资质不够,影响了武术的教学质量,不能很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培养一支造诣深、人文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对学生起表率作用的武术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4.武术教学环境有待提高
我国普通高校的武术氛围有待提高。目前学校缺乏专业武术团队,武术比赛和武术交流活动较少,无法很好地对外交流沟通,从而导致武术教学发展动力不足。
三、加强高校武术教学的途径
1.加强武术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改变武术教学只传授套路的现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因材施教,从而丰富武术教学的内涵,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
在武术教学中,由于武术教学的特殊性,武术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手段革新武术教学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强武术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武术教学中愉快、主动地获得武术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方法的革新与选择要注重创新性。一方面,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另一方面,在武术教学考核中,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增强武术评价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学习武术的信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自身素质建设,学习新课改精神,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为武术教学现代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武术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应掌握现代教学技能手段,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变化。
4.为武术现代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武术现代化教学离不开学校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环境,重视校园武术文化环境建设;其次,要建立武术社团组织,鼓励师生广泛参与武术课外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高校应逐步建立武术俱乐部,组织高校武术运动队,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训练,并通过参加武术竞赛和对外武术交流,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高校武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大力.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朱丽萍.中华武术发展展望[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12(6).
[3]唐军.浅析现代武术的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7).
[4]王静.中华武术发展战略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12).
[关键词]武术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55-01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武术教学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更具优势。高校作为普及武术的重要平台,教学也逐渐正规化。但由于武术动作多种多样,花样繁多,在教学上有很大的难度,加之教学对象武术基础参差不齐,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武术教学的顺利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武术教学要求,如何创新武术教学方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已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从示范教学与语言讲解相结合,多种练习方法交叉综合运用,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个方面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示范教学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示范教学是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动作,利用学生的感官,通过观察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由于武术动作的复杂多样,就决定了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到位,难度大的动作要尽量保证进行多方位示范,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武术动作。
语言讲解是要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和要领等,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教师讲解时要做到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突出重点,讲解清楚每个动作的运行路线和连接部位,在使用武术动作术语的同时,适当采用较通俗的语言,确保学生完全听懂动作要领,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示范教学和语言讲解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眼睛和大脑同时活动,观察和思维相结合,快速掌握武术动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种练习方法交叉综合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任务和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武术动作。练习法主要包括分解与完整练习法、集体练习法和重复练习法等,多种练习法交叉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技术,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在练习时适当采用小群体教学法,增加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沟通,在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既增加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练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武术学习感兴趣,可以使武术教学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武术发展史。武术萌生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让武术这项体育运动得以延续下去。其次,要让学生熟悉武术套路。武术套路是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武术套路传授给学生,不要只强调动作规格,使学生懂得攻防的含义和方法技巧,并能掌握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生活防卫中,增加武术教学的实际应用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让学生懂得武术的保健作用。武术运动对身体有着良好的影响,长期锻炼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四、因材施教
武术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基础,以及学习的场地、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爱好、特长,做到有的放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多辅导,对部分课堂上消化快的学生提倡让其自学,提高要求并加以辅导,对男生要注意动作舒展、大方、轻松自如,女生则要强调用力干脆,防止松懈。
五、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武术动作复杂,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安排运动负荷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内容、方法及负荷都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未知到已知,逐步深化,不断提升。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武术技术、技能,更有效地发展身体全面的素质,有利于武术的教学。
综上所述,完善高校武术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武术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武术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中国武术研究推广的分析[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
[2]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解乒乒.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特点与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
[4]刘钡龙,宋世响.普通高校太极拳的优化教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4):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解释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学失误现象有:课时量偏少;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并在比较与分析前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武术 教学失误 分析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前发展最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高校在体育课中都开设有武术课程。许多专家学者对武术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使武术的教学得到良性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武术教学失误方面的研究却没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提高,从失误方面得到的教训往往更为深刻,因此,对武术教学失误进行调查、分类、归因分析、预防措施的研究,应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失误、教学失误与武术教学失误
1.失误
从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的过失和错误”,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合成词,“过”,过失、错误,“误”是指错误,所以“失误”就是错误,它包括因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错误。错误是针对于正确而言,正确与错误是两个相对性词语,它们以一定的标准为参照物,才可分出错误与正确,这个参照物就是评定错误与正确的评判标准,因标准的不同,错误与正确的划分也不同,这个评判标准就是合理性,科学性。合理性就是指活动效果与实际需要相吻合的程度。在教学中即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学需求,教育政策相吻合。
2.教学失误与武术教学失误
所谓教学失误,就是教学活动与学生教学需求与国家教育制度与教学原则,相违背的行为。那么武术教学失误就是指在武术教学中违背学生的需求,违背了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标准,违背了体育教学原则,违背了学生对武术掌握的规律等的行为,均属于教学失误。
(二)评判武术教学失误的标准
1.武术教学规律
分析武术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武术教学规律。
2.武术技术技能进成的规律
对比武术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武术技术技能进成规律来判断。
3.面向全体学生需要的原则
对比教学要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了每个学生的武术技术技能来判断教学的失误与正确。
(三)现行武术教学的教学失误
1.课时量偏少
经调查,高校大学体育课每周开设两节课,部分高校实行一学年选项一次,而部分高校则实行一学期选项一次,那么按照一学期18周计算,武术课的课时则为72或者36课时,而实际课时因新生延迟报到、国防教育占用、国庆长假、雨天停课等原因,所以实际开课时间远远不足。而且大部分学生更是没有武术基础,所以武术课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武术教学中大部分课时都在进行个人技术动作的学习。而武术的实战内容的安排却极少。作为武术课的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不能在实战中运用,那么学生将不会知道所学的武术技术有何作用,将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武术的教学。而许多武术理论课的内容仅仅在术课讲解中一带而过,缺乏系统性,使学生理论知识严重缺乏,也使得学生无法更深层了解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影响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3.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
一般的评价方法多为终结评价,没有过程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诊断、反馈,同时也得不到鼓励和纠正。考核内容设置一般为单个技术动作的达标与技评,缺乏实战的考核。组成成绩的成份一般以出勤表现部分、理论考核部分、技评部分、技术达标部分等。在这几部分当中,有些部分的考核与考核人员的主观性判断过强,考评结果往往与实际产生较大偏差,因而使评价产生误差。
4.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
传统的教学观以竞技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技术教学为中心,为了强调所谓技术上的“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方法陷入“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正错误、五巩固提高、六运用”的渐进单一的教学过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水平提高,直至影响教学质量。现行武术教学一般都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为主。而体育教学是一项模仿性极强的教学,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得体、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动作概念的形式,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由于受年龄、身体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时很多技术动作难于做到标准规范,学生对动作表象和动作要领不能清晰完整掌握。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体育武术课教学现状的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武术教学失误现象有:课时量偏少,课时安排紊乱;重技术学习,轻实战应用和理论学习;学生成绩评价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缺乏。
(二)对策
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及时进行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技战术的同时,又掌握了这些技战术理论及相关的规则,而理论学习又有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2.提高武术老师的专业素、职业素养
师资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提高武术老师的学历水平、职业素养、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需要武术老师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以确保武术教学的质量。
3.场地、器材
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条件,安排好武术教学的场地和器材,避免因雨雪天影响武术课的正常教学,加强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在正常教学期间,不要因其他因素影响武术课的教学。
4.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克服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某些难以言表以及教师不能直接示范的动作技术等。有时一些较难的动作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慢放或定格来学习。从信息学理论来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客观分析和归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动向学生反馈,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注意力较分散,学生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练习时,对自己的动作心中没底,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则不利于教学。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及时将信息准确反馈给学生,以强化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运动技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摄像机、计算机、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电影等,使教师能够根据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媒体,通过图像、文字、声音给学生以充分的感官刺激,更充分地体现教学内容。
5.实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水平发展的程度,应体现出师范素质水平和社会适应力水平,故很有必要在其评价方法、内容和标准上进一步完善,对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的度量和评价。要改革现行的考核内容、标准及方法,贯彻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技术方面,以技术评定为主,降低达标标准,强调动作规范及组合技术的连贯、协调;理论知识方面,建立练习题库和试题库,着重对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及理论表达能力的考核;能力方面,加大准备活动实习、裁判实习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孔孙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摘 要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积累的重要财富。在武术出现的早期,其被广泛应用与军事和防身上来。随着时展变迁,当前武术已经成为一项集健身、艺术、娱乐、养生与一体的体育活动。武术可以当作一项表演活动,同时也能强身健体。尽管,武术功能及效果很好,但其普及度较为有限,这不但限制了武术的发展,也使得武术学习缺乏必要传承。想要推动武术教学发展,就必须延展武术教学的思路和内涵,结合高校武术教学和社区武术教学的特点及内涵,以二者互动发展为切入点,探寻其互动发展的全新思路,从而为武术教学有效发展寻找新的方向。
关键词 高校武术教学 社区武术教学 互动发展思路
一、武术教学在高校和社区的发展状况阐释
(一)高校武术教学状况
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时,通常结合一系列形式多样、层次性强的竞赛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及社团活动来开展。比如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跆拳道”教学、“太极拳”教学课程以及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武术教学活动,同时也有一些高校成立了以武术锻炼学习为社团协会。同时很多高校也有相应的武术锻炼场地和场馆,也有进行武术锻炼的器械和,同时很多高校还配备专业的武术教师,可以说,高校武术教学呈现出集体独立发展态势。这一较为封闭的发展方式,在短时期内,能够保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会维护学生的权益。但这一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从一定程度上看,缺乏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发展,未能实现教学发展。而从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教学师资相对不足,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培养和提升。而开设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通常是一个学期仅开设一门课程,而所学内容也较为单调,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参与武术锻炼学习的兴趣[1]。
(二)社区武术教学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上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居民更加注重个人健康和生活品质。这就为武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社区武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学人才,承担武术教学活动更多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这也为社区武术教学有效发展带来了较大障碍和阻力。在武术锻炼内容上,也多为娱乐健身、消磨打发时间等,所学内容较为单一,同时也极不专业,多为老年型武术锻炼。同时,锻炼社区武术极度缺乏必要的场地和器械,很多练习者无法正常完成武术锻炼活动。而在活动组织上,活动极为松散,武术集体活动效率低,效果差。
二、推动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教学互动发展的策略分析
相对社区武术教学来说,高校武术教学更倾向于兴趣教学和集体教学,同时也具备开设武术教学课程的师资、场地设施等一系列基本条件,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开展具备更大的优势。尽管社区武术发展有许多资源不足和困难,但参与人群较为固定,且教学基本以兴趣和自主参加为主。从二者互动状况来看,教学资源不能有效互补,也缺乏必要的领导支持和投入,在武术场馆的利用上,也并未实现协调使用。而活动组织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要想推动二者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到:
(一)完善管理体系、理清互动机制
实现互动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完善建设社区与高校武术建设管理互动体系,通过确立协调发展理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社区武术教学和高校武术教学服务。而高效使用二者资源,就必须完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建立高效互动机制,定期邀请社区武术学习者到高校来,相互沟通协调,促进共同发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地和设施都可以实现协调使用,通过提升武术教学场地的利用率,帮助武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二)加强教学交流,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想要高效开展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教学,就必须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只有专业、全面的武术教师做支撑,才能为学习者讲解清晰的武术教学内容。在二者互动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其教师优势,给与社区武术教练必要的教学指导和理论支撑,帮助其更深层次、更专业化学习武术理论和技能。通过开展互动交流,完善教学内容,实现武术教学互相补充,高校武术要赋予社区武术更多青春活力,而社区武术也要给与高校武术教学更多参与性[2]。
(三)加强武术教学的理论技能更新,完善武术教学活动
想要推动武术教学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开展相应的理论技能教学,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活动组织,通过学校组织或者社区组织,帮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武术活动上来,但从目前武术教学实施状况上看,也缺乏有效的活动开展。因此,构建二者互动教学体系,就必须完善武术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武术教学活动必须要有科研投入和支持,要深化理论更新和技能探索。丰富武术教学的理论技能,实现武术教学活动的丰富完善。
三、结语
从实际上看,高校武术教学和社区武术教学是武术教学的两个维度。之所以能够实现二者有效互动,是因为二者可以有效互补,相互补充。在开展武术教学时,高校和社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之处,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时,有较为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人才优势,同时活动开展也更加规范。而社区武术则执行更强,开设条件更为普通,但教学资源相对较为不足,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社区武术教学等一系列教学形式,以社区方式带动高校武术教学发展,通过社区武术教学发展为高校武术教学探寻到新的发展思路,因此,要结合当前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的发展状况,为实现二者互动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从而实现武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武术 兴趣
武术又称“国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武术的意识是指让学生对武术的发展特点予以了解;武术攻防含义指在教学中对动作进行用心分析,可采取对练形式;武术保健指让学生对武术的保健知识进行了解;武术教学是师生共同努力,传承武术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武术技术,掌握武术知识,养成武德精神的行为。武术有着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又有着与其它项目相区别的鲜明个性,其动作素材具有攻防属性,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和,它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武术运动有着与其他体育项目相同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也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首先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它成形,养育它成长,促进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如武术运动讲究 刚柔相济,搏斗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些就是我国古代阴阳学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论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其次,具有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兼蓄的本质特点,武术的动作素材以攻防性能为本质,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攻防再现是指动作具有格杀价值,实战中能发挥攻防效用,表现性指动作体现攻防意识。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俗称“十八般武艺”,在技法上讲究“内外合一”,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
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体育课上,学生们对于武术项目的兴趣普遍不高,选修武术课程的人数不多,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武术课上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中国武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是每个武术教师都应该深深思考的命题。经过调查,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增强学生对于国粹武术的热爱,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一、形成对武术的正确意识,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指出哪些是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如何,该项目在学分所占的比例等。学习某一个运动项目时,给学生简略的介绍这个项目运动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从事这项运动能从中得到哪些好处。例如:上武术课,运用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如武术是通过攻防格斗的身体练习来改善和发展体能,增强体质的一项运动,它以跌、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运动特点,以套路和格斗为其运动形式,技击乃武术区别与其它体育项目的显著特点。通过武术练习,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上的满足,且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建立起武术运动的直接兴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尽头足,兴趣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注意能力等;培养学生不畏,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勤劳刻苦,谦虚谨慎的学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提高对武术这一民族遗产的认识,激发对武术和祖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敬佩之情,激发起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最终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体育与健康课富有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
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力求找到新颖活泼、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动作时,语言形象生动,示范准确到位,产生美感,使学生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安排和要求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的难度产生兴趣。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定一个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时候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那些没有体育基础,协调性差的学生。例如:体育教师要知道影响武术兴趣的四个因素:第一、武术动作繁多,结构复杂,难学易忘,见效慢;第二、生理负担较大,长时间的静力练习和下肢活动,担心会引起骨盆扩张,大腿增粗;第三、个人武术运用能力和运动素质较差;第四、教材和教法缺乏吸引力。这四项是构成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的主要心理障碍,故在武术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合理组织材料,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加强课内外辅导,培养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武术兴趣,重视教师的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理论水平。
三、改善丰富教学方法,多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满堂灌,在学习的时间、空间上都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练习,把教师所教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敢于突破传统的教条化的教学方法,要勇于探索,大胆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多进行课堂练习,给予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只有通过思考感悟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要掌握武术基本动作,就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 武术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其各种技法技巧,在掌握一定的技法、技巧后,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适当介绍一些难度动作作为平常练习,让学生相互进行讨论,教师作最后的点评或总结,让学生们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增加对武术学习的良好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另外,可以多讨论,在某个基本动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某环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其产生探索的热情和欲望,允许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必要解答,师生之间变成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彭洪涛.关于高校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规律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2]林月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