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高级教师工作

小学高级教师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4 12:58: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高级教师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高级教师工作

篇(1)

    记得八年前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小学时,我的心情是万分的激动、自豪的。可是工作了一个多月以后,我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教师的工作是如此的平凡与琐碎。我的梦想就像五彩缤纷的肥皂泡般地消失了。本属年轻,不曾受风雨的我一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觉得好委屈,可又没处诉说。想起在校时,不知道多少次在班会上、演讲台上、朗诵会上信誓旦旦地颂扬着教师职业的伟大与不平凡;面对自己的各种成绩时,心中所想此生一定要不平凡,想到自己在同学面前所立下一步一番惊天动地的奋斗目标,不觉眼前一片迷茫。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毫无生气的重复,让我好烦啊!我的思想开始了一阵阵的波动。然而当你面对学生们一双双天真无邪、幼稚可爱双眼时却使我的认识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让我无悔于自己所选择的教师职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深的记在了心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当要很好的完成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做到育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

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或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讲道理。如果我们教师平时讲话言行不一,不诚实守信,学生就认为我们讲空话,教育就失去效果。为了使学生信服,我平时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处理学生各种问题时,再加上说话的技巧和方法,就能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和巨大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记得有一次上耐久跑教学,有一个同学没有病,可是因为怕累,想偷懒,请假免体。下课后我把他留下来想进行教育。这个同学开始很不服气,理直气壮的说:“以前也有同学偷懒为什么不管?” 我想,若直接回答学生这个问题,很可能会纠缠不清,既然不利于教育学生,也不利于维护教师形象,于是,待这个学生慢慢平静下来后,我避实就虚,用平和的口气问:“别人上体育课偷懒算不算错呀?”学生回答说:“当然算了”问:“该不该批评?”学生回答:“应该。”再问:“那你上体育课偷懒应不应该批评呀?”学生有点回答不上来了,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同样是偷懒为什么抓你不抓别人,不公平,对么?”学生点点头。我有说:“教师一直认为你是个明理的学生,平时挺上进的,并且能够配合老师的工作,怎么今天去要和一个偷懒的学生比呢?这是不是太降低自己了?”先扬后抑,几句话说得这个学生哑口无言,羞愧地低下了头这个学生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了,我趁热打铁:“谁都会犯错误,我也一样,咱们年轻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认错,知错不改错。不知你是否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的话‘知错能改比不犯错误更受人尊重’”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痛痛快快地认了错,事后还保证以后不会犯错误了,还要支持老师的工作。

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学生必然会从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学生也必然会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2)

一、对正高级教师后续发展的调查

江苏省有68万名中小学教师,2004年,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评审“教授级”中学教师职称,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012年全国统一开展中小学教师评正高职称试点,南京、扬州、泰州三市被列为试点城市,目前江苏省已有604名中小学教师评上正高级职称。2013年,江苏省在中等职业学校试点评审出14名正高级教师;2015年,又评出29名正高级教师,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正高级教师43人。这些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数是本校及地方教育的领军人物,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没有将正高级教师的人才资源有效利用。

(一)部分正高级教师在等待退休

职称变高,动力变弱;业务熟练,创新不足。这一现象已成为部分学校不正常的常态。正高级教师已不再年轻,大多在50岁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临近退休时才评上的。在晋升职称前,他们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晋升职称后,课时大量减少,甚至不再上课了,在教学研究上积极性也不如从前。由于他们职称高、年龄大,学校对他们极其照顾,他们可以不坐班、不参加考勤,处于“半退休”状态。还有个别正高级教师主动要求到学校后勤部门休息。50岁左右的教师的确算得上是老教师了,这里的“老”只是年龄上相对的“老”,而不是身体上的“老”。他们的思维及智慧仍处于高活跃期,他们理应创造更多能量,但却在“等待退休”这一自我及他者都认同的观念中,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有些正高级教师成为社会活动家

邀请正高级教师讲学,是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将教师的人才资源最大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有些正高级教师经常出没于各种讲座中,来往于各种项目评审中,陷入没完没了的委员会中不能自拔。他们拿着一份PPT讲稿,在各种讲座中通用;在各项评审中,说着不痛不痒的话语。表面上看,他们走南闯北、极其忙碌,与活动家无异。但在热闹的外表下,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自我提升,却让自己淹没在自我和他人认可的平庸中。正高级教师将热情和奉献都集中在校外,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部分正高级教师从事行政工作

一所学校,能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是极少数,甚至是个别人。由于他们的存在,改变了学校的职称结构,学校有了“教授级”教师,档次自然就不一样了。正因为如此,部分学校出于对正高级教师的奖赏或安抚,将其安排到中层领导岗位从事行政工作。这些有着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的正高级教师,在创造力较为旺盛的时候,却纷纷做了很多人都可以做的行政工作,这是一种人才浪费。

一所学校有了正高级教师,让师资结构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大成就。正高级教师作为学校的“重量级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招牌,他们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和报纸的版面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外宣传太多、太过热闹,让他们身心疲惫,阻碍了他们业务上的发展。

(五)在“计划科研”体制中消磨了创造力

正高级教师不仅教学业绩突出,也有着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如果对他们进行行政化的教科研管理,就会让他们在“计划科研”中消磨掉创造力。“计划科研”的突出特点是表格多、会议多。他们主持一个研究项目,从申报、评审,到中期检查、验收、考核,要填无数表格,要附大量研究附件,要参加诸多的会议,而且部分会议多头部署、内容交叉重复。表格和会议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也让研究走向形式化、表格化,降低了研究效率。

(六)在学术象牙塔中自娱自乐

提及学术,人们习惯以“象牙塔”喻之,意为其纯净高远,不染世俗烟尘。正高级教师大多有着较强的学术研究潜力与能力,但学术的进步是在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正高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需要与热闹的世界保持一定距离,但若将自己封闭在学术象牙塔中,也会禁锢自己的理念及思想,让自己在自娱自乐中使研究走向低效。

二、正高级教师的发展定位

能够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是本省市的学科领军人物,他们有长期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他们有追求、有思想、有实践、有学问,这“四有”恰恰是教育家应具备的品格。当这些教育家型的教师具备了正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其后续发展应如何定位,是教师个体及教育部门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应将正高级教师的教育智慧向教育智库研究拓展。智库是政策研究的组织形式,教育智库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履行学术使命的必然选择。加强智库建设是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大多数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正高级教师,他们不一定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新的建洌但他们已取得的学术成果基本都来自于他们对教育的智慧思考。他们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能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能诊断出问题的症结,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他们敏锐的问题意识是教育智库研究重要的资源。学校及区域教育部门若能充分认识到这些教师对智库研究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就会减少很多教育决策上的失误,让教育少走弯路。

其次,将正高级教师的学术素养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正高级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风格、研究范式,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学生,也会影响到他们所在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师团队。当教育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效应时,就会创造条件让正高级教师的优秀潜质向更多人辐射。师生们以他们为标杆,学习他们儒雅的修养、执着的理想追求、丰富的智慧、宽阔的胸襟、伟岸的风骨、厚实的学问。当正高级教师这些优秀的潜质深深地影响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时,这种影响就会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如何助力正高级教师从事基层教育智库研究

正高级教师作为学校及区域教育中的“榜样式顶级教师”,不仅要助力他们保持其教学及科研能量,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多能量,其业务发展空间应向智库研究拓展。正高级教师从事基层教育智库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学校层面及地方教育局层面。

(一)教育智库研究的重要意义

智库研究对教育而言意味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和提高。由不同学缘结构的正高级教师组成的智库研究团队,每个人在各自独特的思考中,在不同学派间的自由争鸣中,通过对普适性的教育规律、教育原理和教育原则的精深解读,寻求对教育的多元理解,为学校及地方教育的课程研发、教材开发、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与方法引领,带动和影响更多教师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寻求价值、发现意义、跨上教育新高地。

(二)智库研究团队建设

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不同,学术研究是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的某一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以个体研究方式进行。智库研究是团队研究,研究人员不仅要具备研究者的视野和品位,还要在团队中营造百家鸣的研究氛围,让每个成员不仅能准确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能公开质疑,每个人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政策、学术和价值的讨论,拿出优秀的智库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避免教育决策上的失误。

(三)问题:是智库研究的心脏

智库是以问题为导向,目的是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智库研究的核心是发现教育的真问题,不能跟风选题,更不能没有问题性地跟着感觉走。找到教育中的真问题,研究与揭示问题的客观规律,通过灵活适用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个专题,集中时间与精力进行专题研究,再将各个专题联系起来,进行规律性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正高级教师从事学校教育智库研究的内容

学校的教育决策者是校长及相关领导。为了让学校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应重视利用正高级教师的教育智慧,鼓励并支持他们从事学校教育智库研究。学校教育智库研究的内容包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学校教育问题解决对策研究;学校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开展国家及地方重大教育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

(五)正高级教师从事地方教育局智库研究的内容

据调查,我国县市教育局局长中有很多并非教师出身,这些没有教育工作经历的局长们都是在县市组织部干部调配时被安排到教育局的。没做过教师的人担任教育局局长,是我国教育受行政化干扰过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教育问题多发的诱因之一。所以,县市教育局为避免地方教育出现过多失误,应特别重视利用正高级教师的人才资源,让他们从事地方教育智库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地方重大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研究;地方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经验模式研究;开展国家重大教育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

(六)用优质的文化土壤助力智库研究的有效进行

研究的土壤是文化,而且应该是先进的文化。优质的教研文化,是促进教师观念交流、碰撞,提高研究有效性的关键。

1.摒弃“中庸之道”观念对教育创新的制约

在中庸之道的文化氛围下,人们奉行的是“见好就收”、“沉默是金”,大家都趋利避害,朝着最不可能有创新,最不会出错的地方走去。学校是产生新思想的地方,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场域,必须要摒弃“中庸之道”观念对研究者的制约,营造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让正高级教师们亮出思想、亮出观念,在交流与碰撞中提升教育理念。

2.不要用指标去约束教育研究

真正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地方对不上那些指标,而能满足所有考核指标的“指标人”未必是真正的人才。管理者要为研究者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不要用各种指标去约束他们,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下保持从事教育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七)智库研究成果的应用

智库研究的效能如何,取决于研究制度与权力结构的契合度。追求思想而非权力话语,是知识分子的本质属性,如何将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所采用,提高研究结果与权力决策的契合度,应注重以下问题。

1.关注与回应智库研究中提出的教学主张

教学主张是正高级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个人理论,是他们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是正高级教师教学的内核与品牌。来自于教学一线的教学主张是他们在直面教育问题时提出的有价值的个人理论,是草根教师从事智库研究最有价值的成果,要关注与回应他们提出的教学主张,注重其教学主张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2.将智库研究成果向外传播

很多学校重视取经,但不重视传道,不重视将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向外辐射,这也是一种教育浪费。学校及地方的智库研究成果,如:独特的观点、新颖的见解、批判性的思考、教改模式的探讨等,应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向外传播,鼓励教师将优秀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让更多的教师及学校思考、借鉴。

篇(3)

1、近年来基层中小学生高级职称评价都需要讲课说课。

2、基层中小学是指我省乡镇及以下公办中小学(含公办幼儿园)。基层中小学教师一般是指在基层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在职在岗领取乡镇人员工作补贴的一线教师。

3、在我省基层中小学增设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名称为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4、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2.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3.掌握和运用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自觉运用教育新观念和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4.具备《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5.任现职近5年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或“称职”等次以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考试

1、考试对象

凡当年符合现行评审条件,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含转评)的在职人员,均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学科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按照现行评审办法参加业绩和答辩考核。

2、考试内容和范围

考试内容为学科知识考试,包括现行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命题范围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四个学段(申报者的考试及参评学段、学科以实际任教学段、学科为准)。

各学段具体考试内容为:

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全学科教材内容;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及1—6年级教材内容;

初中:学科《课程标准》及7—9年级教材内容;

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及1—3年级教材内容;

其它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的考试内容为通识性的教育法规及教育管理知识(不分学段、学科)。

3、考试形式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进行,试题分主、客观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考试时间

2009年9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考试成绩的使用

学科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将发给成绩合格证书,持有者三年内凭此证书可申请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二)评审

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的评审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工作业绩占40分(主要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的业绩)、答辩占60分(主要考核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行考评结合的办法后,原有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和办法仍继续执行。

二、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1、市教育局成立*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学科知识考试及评审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人事处。

2、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地区参加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学科知识考试人员的报名、考试组织、资格初审及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

三、有关要求

篇(5)

二、开展服务期满考核。学校对2008年招聘的特岗教师进行服务期满考核。参照本单位在编教职工的考核办法,组织教务、政教等部门,对特岗教师三年的教学、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学校结合各部门考核情况,综合评定特岗教师的服务期满考核等次。考核等次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征求教职工代表(10-15名)意见,了解他们对特岗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看法、是否同意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按期聘用等。教职工座谈要做好会议记录。

每位特岗教师的服务期满考核情况均要形成单份书面报告。报告要写清学校教职工核编数、实际在编教职工数、是否缺编、特岗教师基本情况、特岗教师三年工作生活学习综述及存在的不足、每学期教育教学业绩、每学期请假出勤情况、各种考核情况(试用期满考核、每学年度考核和服务期满考核)、是否愿意该特岗教师在本校继续任教等。学校书面报告要附教务、政教等部门的考核意见,及教职工座谈会议记录。

三、完善特岗教师政审表。由本人如实填写并到相关部门完善手续。

四、提供相关档案材料。

1.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主要指在特岗教师高校学习期间的个人档案、试用期满考核表、年度考核表、服务协议书、工作派遣文件等材料原件。

2.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相关证件指2008年报考时提供的毕业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身份证,学历有变化的,需提供最高学历毕业证。

2、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3、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普通话水平应达二级乙等以上。

4、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且持有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当年度验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未完成2009—2010学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5、中专、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副校长(副园长)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并按培训计划参加提高培训,取得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证书》。

6、市属中专、中学教师以及对职称晋升计算机作要求的县(市、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省人社厅统一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5个模块合格证书;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省人社厅统一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模块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经市人社局审核的免试审批表。

8、需转评中、小学教师职务者,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条件。由非教师系列转到中专、中小学教师岗位,从教一年后方能转评同一级别教师职务。未经转评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凡需转岗评审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者,必须由所在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并说明转岗原因,经主管部门初审,同级人社部门审核后报相应的评委会评审。

9、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县城以上(含县城,下同)中小学教师,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调研,平均每年不少于1个月;县级以上教研员、电化教育教学人员,必须有在中小学任教(兼课)1年以上的经历。

10、本人的职评材料一律由申报者亲自填写(他人填写无效)。

11、各校要做到职评情况五公开:即政策公开、岗位职数公开、业绩成果公开、考核结果公开、推荐名单公开。在五公开的基础上,在申报单位指定地点公示3—5个工作日,并将公示结果填入个人任职资格评审表的有关栏目内。未经公示的,评委会不予评审。

12、认真审查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获奖证书等证件和所有的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上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两年(不含当年)内不准申报教师职务,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篇(6)

1.规模学校增多,教师向城镇和规模化学校大量集中。2007年,全市配置在城镇(含市区和县城)学校和规模化学校的教师有15154名,占教师总量的51.5%;到2012年,城镇(含市区和县城)学校和规模化学校的教师增加为19943名,占教师总量的比例上升为63.5%。

2.教师配置更加合理,专业发展得到保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后,学校平行班级数量较多,教师避免了跨年级、跨学科兼课现象,提高了教师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了开齐开足课程。规模化学校的教师更有条件依托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以集体备课、教师读书活动、教学论坛和课题研究为载体,广泛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数量基本够用,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目前,某市高中、初中、小学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13.9、1:12.8和1:12.6,符合省上规定的师生比标准,基本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教师数量总体不足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由“十五”末的91.6%、79.4%和43.8%提高到99.4%、98.7%、80.48%,超学历教师(高中教师研究生、初中教师大学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分别为各学段教师总量的2.3%、50.3%和64.7%。

4.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激发内部活力。

1.教师结构性短缺现象普遍。从城乡分布看,城镇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超员学生导致教师的隐性短缺。农村小学按照班级数和课程开设计算,缺额教师达1361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4%,其中的52.2%是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年龄大、身体差、学历低、知识老化,无法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从学段和学科分布看,课改后增设的综合实践课、小学英语、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缺员达1460人,寄宿制学校炊事、安保、医护和生活管理等工勤人员没有纳入教师编制,缺员达3175人。

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待遇有待改善。班主任教师工作头绪繁多,责任重大,但班主任津贴仍然执行每月10—14元的旧标准。教师兼课兼职现象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全部超负荷运转,工作任务繁重。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义教保障经费总量较少,大多数农村学校请不起炊事员,教师用餐问题难以解决。

3.教师中高级职称评聘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受岗位数额限制,全市共有4376名符合中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未能评定相应职称,有1646名已取得中高级教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未被聘任。某农村学区有教师79名,近6年来没有下达过小学高级教师以上职称评聘指标。

4.农村教师培训亟待加强。“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面向城镇和规模学校的骨干教师,农村教师极少有人参加。培训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呆板,难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另外,近几年集中招录补充的教师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达1745人,占招录补充教师的27%,上岗培训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5.农村学校教师配置困难。年轻教师、高学历教师、骨干教师普遍向城镇和规模化学校集中,农村学校生活条件差,工作任务重,年轻教师不愿来、不安心、留不住,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只能配置当地的老年教师和“半农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对策措施:

1.增加编制,确保教育教学需求。调整现行中小学编制标准,将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卫生保健教师、安保、炊工等纳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应按班级数和课程开设核编配备教师。

2.建立科学的流动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对因身体原因,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男工作年限满30年、女工作年限满25年的老教师,实行歇岗待退或提前退休政策。歇岗待退的,不占编制,不占岗位,享受与在职人员相同待遇,到龄后退休;提前退休的,按100%计发工资。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服务农村学校制度,将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纳入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新招录教师一律安排农村学校任教,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送教、走教和任教,奖励长期扎根农村的骨干教师。

篇(7)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专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01-06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安身立命的专业准则,幼儿园教师专业生命的成长要以这个专业准则为基础,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水平,最终形成并实现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理想。我国即将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外在的直接功能是成为幼儿园教师准入、职业规范的标准,内在功能则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1〕所谓专业自觉,是指教师自觉地把专业活动作为反思对象,明确自身专业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与发展趋势,审视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地进行意义的追寻和责任的担当。如果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专业自觉,追求专业成长,他就能够在工作中获得一种价值认可感,能够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表现为对专业的认同、敬畏,对专业责任、专业内在精神的担当和追求。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群体形成的独特性,特别是其面临的独特境遇,使其群体特征表现为专业困顿、专业麻木、专业无助。如何由专业茫然到专业觉醒并走向专业自觉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标准》的深层价值就在于此。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沉睡与专业自觉的呼唤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历史上看,幼儿园主要是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保教工作的专业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延安保育院到建国后为机关、厂矿、事业单位自己建立的幼儿园,主要功能是解除本单位职工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时的幼儿园教师以家属群体为主,主要满足于对幼儿的看护,其专业性处于沉睡状态。本世纪初开始的单位福利社会化将幼儿园推向了社会,幼儿园教师随之陷入专业茫然和专业无助状态。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水平来看,我国幼儿园教师对专业性的认识是与社会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一段时期以来,公众对学前教育是否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一度产生了怀疑,幼儿园教师也对自己是否具有与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地位产生了质疑。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形象、专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这既反映了社会和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认识与把握,更反映了幼儿园教师集体的专业自觉水平。以下几种情况正折射出中国情境下,幼儿园教师的公众形象与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水平(秦金亮,2012)。

1.关于专业声誉:幼儿园阿姨

幼儿园阿姨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最常用的称谓,在一般人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帮小朋友抹鼻涕、擦屁股、哄他玩的孩子王。幼儿园就是托儿的场所,幼儿园教师就如同家庭保姆,只要照看好孩子,别出事就行。这反映的主要是幼儿园的保育特征以及幼儿园教师的保育特性,而幼儿园的教育特征还难以被体现和认识。

2.关于专业形象:多才多艺的美女

在领导眼里,幼儿园教师就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她们要在各种节日里和有领导出席的重要活动中表演。在领导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充当各类场面、面子工程、彩头事项、甚至是堂会文化的表演者。幼儿园教师真正的专业性被遮蔽了。

3.关于专业性:其他教师都可以代替

我国过去的教师资格认定中,特别是部分地区在教师资格审核的实施操作中,大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中学教师,中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超编就只能回家做专职妈妈了。这尽管有些调侃的味道,但“幼儿园教师谁都可以做”的观念在目前社会还是很盛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未得到广泛认可。

4.关于专业地位:“小中高”的职称称谓

“小中高”本是对小学教师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称谓,是小学教师中的最高技术职称,它同时又成为目前幼儿园教师中最高技术职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小学一样具有独立学段的幼儿园却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只能走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高水平的小学教师也只能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得到晋升。更有意思的是,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在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晋升时还得“借”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道”。透过教师职称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事实上还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换言之,幼儿园教师还没有真正被看成是专业技术人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职称不具有独立性和合法性。

5.关于专业培养:工具性认知

以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师范学校常以“艺术特长,理论够用”来描述专业的培养规格。所谓的“理论够用”是指掌握高中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目前事实上已很难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再加上“三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所谓的“艺术特长”就是强化幼师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变成了音、美、舞等综合训练专业,专业毕业汇报变成了综艺晚会、美术展览;另一方面,幼师专业成了招生日趋困难的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乃至当家专业。幼儿园教师培养方式的扭曲加剧了其专业形象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