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实践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4 11:45: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教学实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育教学实践

篇(1)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体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是其中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许多学校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无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并用自身的活动方式去感染他们。通常情况下,一节体育课的模式都是基本固定的,除了及时列队行外,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做一些短跑运动。当学生熟悉后,就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他们甚至能够猜测到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因此,一些学生对体育的投入性并不高。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更加看重数语外等“主科”,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少数学生为了能够逃避体育课程,会选择在室内上自习。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大部分人对体育课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根据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女生都害怕会在体育训练中受伤,从而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另外,在体育课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厌烦的心理。3.体育场地和器材问题。一些小学校园中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为学生去购买运动器材,使教学实践只能够限制在长跑、短跑、篮球等活动中。教师在上课时没有齐全的辅助工具,无法发挥课程的有效性。另外,在场地方面。少数的学校仍然采用的是水泥地板,如果学生在跑步中发生了磕碰现象,很可能会使伤势加重。一般情况下,学校应该打造完善化的体育锻炼场地,用塑料绿地来取代水泥地。这样就算学生摔倒也不会感到太过疼痛。

二、小学体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1.教材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兴趣。首先,若想使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就要将教材与实践内容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的完善。由于小学生十分好动,对一些集体游戏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方式将“教”与“玩”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以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运动比拼,开展短跑竞猜。教师令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以列队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排。组内成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定好前后顺序,将冲刺性较强的人员放在首位和末尾的位置。其次,教师发号示令,并为两组学生分别计时,用时最短的一方为获胜者。这样能够在紧张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比赛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并感受到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捕鱼”游戏,令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作为捕捉者开展体能锻炼活动。每位学生都是一条小鱼,牵手连成一张渔网。如果渔网被冲开了,教师捉到了某位同学,这名学生就要为其他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进行诗朗诵,在体育课程中锻炼综合能力,塑造舞台效果。开展游戏活动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令课堂的融入性更高,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2.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热爱体育。体育课也是特长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观察每位学生的运动特点,挖掘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参与性和融合性。例如:教师可以增加象棋活动,看哪位学生的沉着性更强、稳定性更加;可以组织足球运动,令跑步速度较快的学生充当先锋,集中力高、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后卫,使他们的长处能够得到扩展。第二,教师也可以在每节课中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使课程受到更多人的热爱。例如:以场地转换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感,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野外活动”,带领学生们登山、外部聚餐、搭建帐篷等等,并将每五个人分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活动组织和任务安排,以此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也令其懂得生活之不易。另外,教师在每次活动完成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课堂的参与性、游戏组织能力、特征特长等方面进行一一点评,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使每个人都更愿意加入进来。3.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以及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对教学场景进行规划,将学生带入到特有的意境当中,给予他们不一样的课程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队形队列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跳跃练习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具体措施如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并队和列队。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同学负责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每通过一个音符,一位同学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站好。两组以互换的方式进行比拼。而教师可以在一旁计时,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列出最整齐的队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激发起学生的奋进心。第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首先,以“蛙跳”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准备好青蛙的服装和相关道具,给学生们一个惊喜。其次,规划好起点和终点,以交接棒传递的形式来完成一段距离内的比拼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的作用

1.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优化,教师的教学目的能够以更加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令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得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完全消化,而不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特点出发,使活动方式更加完善,课程结构更加紧密。2.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活动中,更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者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不是传统的“指令发挥、学生执行”的方法。同时,游戏的增添也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将其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活动的开展,体现课程的完善化与多样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三方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从而得出:为了能够造就综合性人才,学校应该增添体育课程中的器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在一起,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兴趣更加多样化。

作者:秦海燕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依果觉乡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秦雷宝.上海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褚敏明.上海郊区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明瑞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化;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生产、管理、实践和服务的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本质所在,在体育教学中融进职业体能化教学,以便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化、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得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应该将职业体能化的教学课程按照就业岗位的体能要求和能力需要的特点进行设置,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或改革。设置的新的体育课程应该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展现就业岗位的职业性,以便提升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1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能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对“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的重点仍是放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极少考虑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作用和意义,导致体育教学对教学资源的投入远远低于专业建设,现有体育教学资源不一定全部符合“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的要求[1]。再加上在高等体育教学中,开设的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较少,甚至有些专业根本就没有“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的相关课程,这就很难帮助学生提升职业体能化,很难让学生符合市场对高素质的职业体能化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1.2职业体能化的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

在许多的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模式仍是沿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体能提升和体质的增强,对于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很少加以开发和建设[2]。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是强调体育运动的学科体系,注重运动技术的培养,其职业体能化教学模式、课程标准、课程设计等方面根本不具有统一性和标准化。可见,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体系根本不够完善[3]。另外,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对于职业体能化的教学体系也不够了解,加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无法调动教师建设职业体能化的教学体系的积极主动性,导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对体育教师而言,各个专业的不同特性,根本无法把握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毕竟一个体育教师不能同时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课程设计,因而,职业体能化的教学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高职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1优化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在学生就业之前便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是就业岗位的准职业人员的体现,但是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的综合素质的需求,结合高等院校的实践情况,对现有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遴选、整合、升级和创新,使得教学课程更加符合就业岗位的要求,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4]。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以职业岗位的调查和研究作为体育教学课程优化的指导方针,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不断优化升级,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体能化,为以后胜任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要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彰显职业体能化的效果,师资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职业体能化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的一场体育教学改革,自然要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重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在“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和职业素养。因而,高等院校在“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中应该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评价体制的构建为引导,重构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体育教学不断提升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5]。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越高,教学方式自然多种多样,能够使得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要求,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职业素质。当然,在这种新型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教学职业素养也占据重要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行的形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不断挖掘各个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素养,充分模拟职场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帮助学生提升职业体能和职业素养。

2.3加强体育教学建设,促进学生的职业体能化的提升

随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断实施和建立,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越来越展现职业体能化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职业体能化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现是以教学内容作为指导的,所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体育教学建设,加强体育教学建设也是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方式。体育教学建设主要是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标准、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教质量和成果、深化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职业岗位的职业体能化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材大纲,师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同时,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构建相应的网络课程,促进教学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只有体育教学建设逐步完善,学生的职业体能的提升才能顺理成章,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进步的现实要求。要建立体育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方式,设置职业体能化的教学课程,建立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次,应该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各个职业对于不同岗位的职业体能的要求,购置相应的体育教学设施,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体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作者:程斌 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红林,张学生.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体能化教学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61-63.

[2]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化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6):43-47,54.

[3]闫文.构建高职院校职业体能化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体育;设施;兴趣

“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现今,在许多的中职学校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弊端,从而影响了老师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以中职学校为主线,就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以此为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1.教育设施的不完善

虽然体育课程已经在各个中职学校开设,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学校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其他的学科之中,从而对于体育课程的投资却是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体育精神对学生的培养。由于学校对其投资少,使得体育设备不完善,体育器材缺少,不能满足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从而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强烈的失望感,从而对体育课程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使得体育课程很难更好地继续发展下去,也不能让体育课程更好地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服务。不仅如此,由于学校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其他学科之中,注重对文化课的培养,所以聘请的体育专业老师很少,或者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而让老师一身兼两职,不专业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极为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简单地理解为自由活动课了,使体育课陷入了极不专业的困境之中。

2.落后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

现代的教育是由传统的教育转变而来的,虽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改变了许多教育思想方式,但是,迄今为止,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在许多中职学校,陈旧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少见,其中在日常的体育教育过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占主流,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以老师所商定的方案进行教学,大多数体育课无非是体育委员整好队伍等着体育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之后安排学生跑步800米,之后解散让学生自由解散活动,还差5分钟下课时,老师集合队伍准备下课。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不到任何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3.缺乏因材施教的观念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这个思想措施已经被很多中职学校所接受并付诸实施。但是,从总体而言,中职学校相对于重点学校来说,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有些欠妥和不加重视的,以致于把兴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一把抓,不能合理地将学生“对号入座”,使得教学水准更低。例如,在一节课上,让全班学生都去踢足球或者都去打篮球,有这些兴趣和专长的同学肯定非常高兴的去做,但对于那些对足球或者篮球不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无聊的“折磨”,所以全班整体上也得不到好的效果。

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许多中职学校,“体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自由锻炼”的课程,教育模式散乱,没有目的性,目标感弱。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散漫、没有纪律性的坏习惯。所以说,体育老师要摆正自己的教学心态,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要制定一些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老师可以采用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室内课堂上讲体育理论,让学生了解体育的真正含义,在室外充分使用可以利用的活动场地,结合课堂上讲的理论,让学生付诸实践,以更好地吸收体育知识。例如,老师在室内课堂上讲一些“立定跳远、跑步、跳高”等一系列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理论,在操场上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在过程中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实践中,在体育中锻炼自己、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角色的转变也十分重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多听取学生的心声,根据现实的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因为这样的方案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和集体意识。所以说,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践中对学生要“量体裁衣”,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与不同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所以在实践中,为了能够使各类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一定要对学生“量体裁衣”。

参考文献:

[1]余先继.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2012(19).

[2]黎素婴.试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7).

[3]游智德.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篇(4)

【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教学实践 原因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64-01

21世纪,是一个奔跑的世纪,社会如此,教育也如此,因此“应试教育”盛行,在这种状况下,身为副科目之一的体育,也被排挤到了一边,逐年来,就造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而在弘扬“素质教育”的近年,本文就来浅析一下如何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一、学校重新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建设完备的体育器材和用地

近年来,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先从客观来说,主要是学校和资金的问题。

1.学校重新重视体育教学课程

学校受到社会“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片面地加大主课目的课程,同时缩减或者删除副科目的课程,导致主副科目课程量的失衡,再加上体育课堂本身带有强烈的实践性,缺乏实践时间的体育课程,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降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该行动起来,纠正“应试教育”的理念,重新树立“教育育人”的观点,更将“应试教育”的观念改变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合理平衡地分配好每一门科目的课程量,从客观上保证体育课程量的充足,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开展。

2.建设完备的体育器材和用地

解决了学校教学原因后,回归到实际的现实问题上,根据国家教育局公布的全国中小学校平均体育器材量和投入资金量地对比数据,我们清晰地发现,我国中小学的体育器材大部分呈现缺乏状态,特别是农村地区,导致这个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金与场地的问题,在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学都资金充足,但城市的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因此导致体育用地的缺乏,体育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的课程,缺乏实践锻炼,学生们锻炼不足,反过来又会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在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用地十分充足,但是农村地区却缺乏资金来配置体育教学器材,因此,大多数农村的学生只能在空地上进行简单的体育训练,为了改变这个状态,国家要加大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同时合理规划好城市用地,让城市中的中小学都有充足的体育教学用地,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

二、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经过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实践性低下的客观原因后,发现主观原因对体育实践课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教学的再培养,再培训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质量,在体育课堂上也是如此,而体育课堂实践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因此要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培训,主要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教师交流会、在职教师培训计划活动和教师资格年度考核与评比等等方式来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各种交流、培训和活动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带动体育教学课堂的实践高效化。

2.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

在上面说道,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教学水平培训活动中的“教师资格年度考核与评比”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能使教师客观地接受教学水平再培训,更加可以使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因为在这个活动中,主要通过评比来考核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旦教学评比中考核不通过,不仅意味着对这个老师的教学否定,更是对这个教师的一种心理冲击,从而使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正。

三、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特色体育教学训练

每一间中小学、每一座城市和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加强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性,必须从实际出发,将课堂与地方、学校特色结合在一起。

1.开展地方特色体育运动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高的科目,从实际出发,寻找与本校或者本地运动特色相配合的运动项目,不仅使学生更有认同感,而且学生在平时接触中更多,训练中更加熟悉,如以梅州地区为例,众所周知,广东梅州是客都,是足球的故乡,所以在梅州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都可以加大足球的学习,并且与时代结合,加入足球技巧的训练,如守门员的守门技巧、顶球技巧和跑步抢球的技巧等,让学生会学得更好,更加有兴趣,有动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实践课。

2.开展大型的地方体育特色2+1活动

所谓的体育“2+1”活动,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和比赛游戏相结合,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格,也就是“健康体育”的概念,学校可以每一年定期地举行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而这里主要推荐举办“2+1”体育活动,以篮球为例,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篮球竞赛杯,而且在举办期间,在篮球比赛场外的一角,加入篮球比赛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如篮球特有的热身运动、锻炼技巧、投篮技巧、后卫技巧和抢球技巧等等。

四、完善体育教学的相应措施和制度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相应的客观的外在的措施和制度也十分必要,在课堂上除了练习一般的伸展运动,防止伤害外,还有制定其他相应的规则,如在练习足球时,除了按照国级标准的时间来比赛外,对学生各种动作和姿势规范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不容易,而且中小学体育本身也存在着多种的问题,在客观上,主要是外部的社会、资金和地区原因,主观上,主要是内在的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合理适度地处理好各种主客观原因,才能最终解决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江宇,周兵. 对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 2010(07)

[2]李政涛. 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J]. 基础教育. 2009(10)

篇(5)

摘 要 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能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使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保障,个性情感得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推进的今天,实现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要能够准确地认识到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从而来从根本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打造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成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 实践 以人为本 主体性

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主体性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兴趣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职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对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必要要结合时代教育的需要,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来从根本上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于体育学习重视度和兴趣不足

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度和兴趣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实现,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一,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活动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降低了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第二,很多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身体对于学生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是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随机性比较大,老师往往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对课程进行自由设计,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认识,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不够,老师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权利,不利于他们主动性的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实践解决对策研究

(一)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第一,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组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心理、情感等外在的行为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实现个人的进步和成长。第二,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地贯彻因材施教的主张,运用分层教学来实施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能力、性格等要素的不同,为他们量身定制地选择教学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来完成体育学习,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强化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和目标性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不断强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和目标性,让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教学设计都能够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从而给学生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和实现。将具体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项目、教学游戏的设计中,将教学目标拆分成不同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团队能力、合作精神、挑战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明确地训练和提升,不断实现个人总体能力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让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

(三)不断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增加中职体育趣味性的同时,强化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素质的提升,从而来为他们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游戏活动、小组比赛、校级联赛等方式来进行特定项目的比赛,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竞争精神、身心素质和团队能力。同时,给学生机会来组织体育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协调能力,保证个人体育素质的提升。

(四)建立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有效评价。首先,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以激励和鼓励为主,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从老师的表扬中获得自信,以更加积极地姿态投入到后续的体育学习中去。其次,应该保证中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来完成体育教学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以此来深化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基。

三、结语

针对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学生主体性不足、学习兴趣较低等教学问题,应该通过提升学生主体性、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几种方式来实现,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够得以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地激发,从而不断实现自我体育综合素质的飞跃,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 温桂全.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333-336.

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各国激烈竞争的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哪个国家就首先得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其中更显得弥足珍贵,所以许多发达国家把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育重点发展方向和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开发人智能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离开想象不能取到成效的,想象力具有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作用,因而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应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准确优美的示范,引导学生想象,理解技术动作。例如我教的初二(10)班,学生死板,掌握动作慢。在给他们的“鱼跃前滚翻”教学中,我用了“蹬摆如兔跃,臀部比肩高,支撑做退让,滚动紧束腰”的形象语言描述,同时再做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通过直接观察和语言启发,给学生一个初步动作表象,使他们了解动作程序结构,明确动作时空与空间关系,通过直观感知记忆,学生头脑中储存有多种多样的表象,很快掌握了技术动作,为接下来学生自我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常用二节课掌握的这次用了一节课。学生体会到了成功乐趣,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刻苦练习乐此不疲。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教法用于单元教学第一或第二课时集体讲解示范时效果显著,学生理解动作准确到位,重点难点突出,出错率减少,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1.2利用原型启发,诱发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相似和类比中,看到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像我国古明家鲁班由割破手的茅草发明了锯子;看到荷叶发明了雨伞。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应用原型启发解决问题,是引发创造和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例如在体育中招考试前,初三(12)的赵紫荆、郭浩楠等同学“立定跳远屈膝蹬地速度”太慢,一直不得要领。我给他们集合在一起做了一个小试验:把屈膝蹬地比作“摁压着的弹簧”,如果放开速度的快,它肯定弹的远:相反如果放的速度慢,必定弹的近。由此利用浅显易懂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运动原理,使他们快速的掌握了动作,成绩提高不少。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经常用于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时,老师利用相似的生活小常识,剖析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联想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效果明显。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性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2.1引导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我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弯道上跑,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身体向内倾斜是物理力学中的离心力原理。在教“篮球传切配合”时,先让学生尝试﹑思考,再启发他们传球时机和侧身跑位的原因,学生眼前一下豁然开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如果将这种方法用于课堂导入部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一堂乏味的弯道跑课,一堂看似难度比较大的篮球传切配合,在师生一次次的体会﹑发现中饶有兴趣的迎刃而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强。

2.2通过设疑、导思、提问等手段,发展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打破常规接受式思维定势束缚,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例如我在“跑步”教学中,问:后蹬后为什么腿要折叠起来前摆?还有在铅球教学中,问: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42°,而不是45°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开展讨论,各述己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开发潜力,发展个性,促进多向思维。实践证明,这种教法主要用于教学主要部分,学思相济,不但从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目的、计划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性强。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而一般正常的体育教学规律是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考虑,而有目的从正确的反面或错动作开始,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有迫切解迷的心理,更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例如我在教“前滚翻”时,先选用一方木块滚翻实践,结果当然不会滚动,抓住这一时机,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与思考,学生不难想到圆球或圆形物体容易滚动,从而联想到人体团的越圆越容易滚动,悟出前滚翻的动作原理,这一实践证明:从反向思维中发现解决问题对于在有时候是捷径,可以达到正面思考达不到的效果,这种教法经常用于教学纠错和反思当中。

事实证明:只有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才能学的生动活泼,学习主动性才会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高。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需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我们作为教改的主要执行者,应深刻贯彻总书记的指导精神,努力为祖国培养出“开拓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铁映(体育)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美国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做法》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实践 兴趣和方法 参与学习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教材,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

2、学生练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