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0 18:2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篇(1)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逻辑推理;聚合型思维;创造性思维

1.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

一般来说,创新设计的过程大都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经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及相应的综合,分析与决策,而产生设计方案;然后进一步将设计具体化,即建立新的机构,结构和机械系统等模型,继之进行计算和技术细节的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不同于常规的机械设计,是设计人员针对新的或预测的需求,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智慧,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理论,方法和原理,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装置的实践活动.它包含改进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还反映出和谐统一的技术美.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改进完善生产或生活中现有的机械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

2.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是以满足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1机械创新设计过程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标是由所要求的机械功能出发,改进,完善现有机械或创造发明新机械实现预期的功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及经济效益.我国技术专家提出的机械创新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根据设计任务及要求确定机械的基本原理,机械结构类型综合及优选,机构运动尺寸综合及其运动参数优选,机械运动学参数综合及其动力参数优选.完成上述四个阶段,便形成了机械设计的优选方案,而后进入机械结构创新设计阶段.机械创新设计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其过程没有多大差异,但它主要强调人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

2.2机械创新设计的特点

一是多门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融合;二是部分工作为非数据性,非计算性的,必须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思考,推理及判断,并运用创造性及发散思维的方法;三是在知识,经验,灵感与想象力的系统中搜索并优化设计方案;四是机械创新设计是多次反复,多级筛选的过程,每一设计阶段都有其特定内容及方法.但各阶段之间又密切相关,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系统。

3.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3.1机械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1)发散型思维.发散型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大胆地向四周辐射,扩散出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发散型思维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没有一定的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方法,对所思考的问题标新立异,达到"海阔天空","异想天开"的境界.发散型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面,想象力,尤其是迁移能力。(2)聚合型思维.聚合型思维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轴,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供选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从众多的信息中确认一个自认为最佳的或最好的方案。(3)灵感思维.灵感是指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受某种现象的启发,在头脑中突然闪现的独创性的意念或设想.它是人们的创造活动达到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飞跃思维的智能状态.灵感是思维的迅速升华与高级浓缩,是过程的省略.灵感既是一种思维形式。(4)想象思维.想象是一种抽象的形象思维活动,想象可以是非理性的凭空想象,也可以是理性的在已有确定性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或部分更新性质的想象.想象思维具有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及重新组合与再创造等特点,想象是人类思维之树上最美丽,神奇的花朵.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精髓。

3.2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模式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材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应场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要创造,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属性.创造性思维就是"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观念",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独到的信息加工艺术,是人脑的各种思维活动形式和思维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同进行的有机结合的高级整体过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在设计领域常用的逻辑思维,其主要在于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而且,逻辑思维是一维的,具有单向性和单解性的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通常没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它更加强调直观,联想,幻想和灵感,所以创新设计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靠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所产生的。

4.机械创新设计方法机械创新设计常用到以下方法

4.1智力合成法

一种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发散和激励创新思维.讨论时应相互启发激励,取长补短,引起创新设想的连锁反应,使思维自由奔放,新的设想激烈涌现.讨论的目标要明确,事先有准备.其原则有:鼓励自由思考,随心所欲,设想新异;不许批评别人的设想;推迟评价,不过早定论;有的放矢,不泛空谈;讨论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数服从多数;及时归纳,总结,纪录各种设想,留作下次再议;最后挑选最合适,最有前途的见解,并审查其可行性。

4.2仿生类比法

通过对自然界生物机能的分析类比,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不同程度的对应和相似之处的类比中得到。

我们的时代是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时代。21世纪的希望在亚洲,亚洲的希望在中国。我国机械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后已比较成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日渐缩小,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机械科技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常说: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但知识、经验和技能仍然是创新成功的基础。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牛顿说他的成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结果。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是所有创新都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百折不挠实践的结果。要创新,必须学习知识和技能。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空前膨胀。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大学学习只能满足其需要知识的10~20%。其余的必须通过不断地继续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我们就无法确定机械运动的空间轨迹,无法进行动平衡设计,如果没有必要的动手能力,新产品设计就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年轻的机械设计和生产工作者,应不断地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地提高自己创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否则“创新”喊得再响也不过是一句“口号”。

篇(2)

关键词: 职业中专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 问题 对策

一、职业中专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个行业对职业中专毕业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职业中专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更是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教学,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迅速适应岗位要求,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通过对现阶段某些职业中专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进行分析,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本理论知识存在的问题。

分析机械制造教学大纲,我发现学生使用的机械制造课本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目前机械制造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理论相接轨,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十分盲目。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某些老师缺少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究,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学形式相对死板,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感到十分空洞,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三)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机械设计制造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生源严重超标,由于人数众多,实习部门的实习岗位有限,部分学生只能以观摩和传授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即使偶尔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也难以正确对待,往往敷衍了事。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学生实际上机动手的能力,使他们很难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机械制造人才。

二、改进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教学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找好教学中的定位。

在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枯燥乏味、简单单一的单向性的讲授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要有效地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学习的积极性,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之中,让学生得到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机械制造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将机械设计制造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到工厂内从事实践类的实习操作,快速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产中,及时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操作和老师的引导讲解,学生的机械制造思维能很快地从课本上的表面知识上升为深层次的理解,大大加快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岗位职责的形成,提高解决机械制造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那么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课堂实践性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在职业中专内部完成,一方面,在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老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尽量选择一些机械实物、机械模型,带到课堂上来,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件,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到看得到、摸得着,使学生不再感到空洞乏味,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老师要将理论课程学习与实验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要结合教材大纲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实验课题,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迅速地运用到实验教学中,通过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的方案,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

2.车间实践性教学

这种教学一般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的,因此要建立起适合学校和企业公司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模式。职业中专院校与机械制造厂家签订学生的实习合同,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校与机械制造厂家定期合作,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工厂业务内容,组织学生进工厂车间参与工厂制定的各种机械制造项目的设计工作。车间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迅速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产中,彻底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熟悉对应的岗位职责范围,为以后的上岗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总之,在职业中专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中,老师要敢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特点与现场教学[J].西安航空职业中专科学校学报,2007,(3):65-66.

[2]赵宏平.职业中专《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苏州市职业中专学报,2007,(2):89-90.

篇(3)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屈波(1960-),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检测。(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1-01

工学结合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出发,有机结合了学校与企业两种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上的优势,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采用“校企携手、刚柔互补”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能够以能力为本、优先就业是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本文结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展开探讨。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背景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导学校与企业双方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方面,学校争取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实训实习环境与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学校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按照企业的职业岗位实际需求,为企业培养、输送符合要求的实用型人才。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作为指导高职高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服务于重庆装备制造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独创了“1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机械设计、工艺编制及机床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主动适应重庆军工企业、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及模具制造企业等行业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并改革课程内容,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依托校内外生产性教学工厂,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主要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凸显以生产性实训为主要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为重庆装备制造业培养急需的机械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

二、传统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传统的核心专业课程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产品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地侧重于书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无法掌握知识要领,使机械专业的学习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该专业大部分课程都较为死板,学生对其越来越感觉烦躁,教学效果差。

三、构建“1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在国家示范建设中不断优化以生产性实训为主要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校企携手、刚柔互补”的新人才培养模式,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独创了“1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建设理念,重构基础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改革课程内容;按照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实行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培养梯段为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构建一个强化”。

1.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为了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院专门成立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长安工业集团公司、重庆大江至信模具公司等本地企业的专家联合组建,成员中既有学者型专家委员,又有来自重庆地区最具实力的企业专家。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开拓工学结合、任务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加强技术研讨和师资培训水平,也有利于构建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稳定机制,更好地服务于重庆地方经济。

要想做好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就要做好本专业所针对的岗位和这个专业的工作任务。根据对重庆机床集团、重庆建设工业集团、中国嘉陵集团等几十家企业调研的结果,重庆地区制造类人才需求主要有设计岗、工艺管理岗和制造岗三个岗位群,再根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好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先要明白课程的来源,确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行业核心岗位,确定职业能力和培养目标,然后进行课程开发。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主要有“金属切削原理与实践”“金属切削刀具选用”“机床夹具与实践”“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践”和“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等。

2.构建符合“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标准的确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相关资源的开发等。开发的课程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例如,我们把以前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岗位能力要求,整合为“产品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强化了该课程的实践性。经整合的课程,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实训车间与生产车间”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学生所学即自己所做、企业所需。

3.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在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工作经历的人来充实学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把校内的专职教师安排到企业中,担任全职的“访问工程师”,让他们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在校的师资队伍中,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的教师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保证教学队伍的稳定性。借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在专业建设上实行双带头人制度,即每个专业不但要有一个校内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一个来自企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能够相辅相成,更好地完成“工学结合”的教学任务。

4.强化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我院经过三年的国家示范建设,在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条件上有很大的提高,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庆市装备制造业教育实训基地、重庆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重庆市中职学校教师教育市级培训基地等,将过去单一“灌输式”教学,变为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启发式教学、边讲边练等教学方式。要求凡是能在现场组织教学的,都要在机械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训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我院与重庆长安、中国嘉陵、重庆机床集团等32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保障学生一人一岗的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实训中以工厂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通过了岗前培训,毕业后就能独立工作,缩短校企的距离,减少了学生岗前培训时间,满足了企业需求。

四、结语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让各专业的教育都能够跟进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跃龙,杜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篇(4)

关键词:自动化;发展;工业生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29

0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在原来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之上与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涵盖了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它可以解决现代工程中见到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业生产难题。这门学科对于当今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也是非常依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所以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是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让我们的经济建设实现智能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我国政府在近些年加大了对于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投入,积极鼓励高校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也将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 概论我国当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将经济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发展飞速,工业化大生产有着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的机械设计还是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们的很多工业设计缺乏自己的创新思维,简单直白的说就是缺少我们自己的特色。很多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不能跟上实际工业对于机械设计的要求。是一套脱离实际生产的理论。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在企业中做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工业设计。

(2)我们的机械设计制造有很多是仿造国外的设计,不能切实有效的为企业生产带来实际的收效。国外发达的工业发展是领先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的,但是国外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要求与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有着相当大的出入,它们有的设计并使用与我国的工业生产。所以即使我们做出了国外机械设计的高仿版,但是并不能真正的运用于我国的工业生产之中。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多真正的机械设计师的作品得不到真正的法律保护。从而使得这些作者的实际劳动成果没有得到承认和保护。让那些热衷于山寨做仿版的人不劳而获。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下真正愿意做机械设计的骨干人物越来越少,它们会缺乏做设计的热情。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自身特点和存在的优势

2.1 我国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机械设计制造业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家政策是鼓励经济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变得炙手可热。机械设计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人力去操作的机械,使得机械产品中渗透了新的技术。机械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较,新技术要求我们的机械设计里面有更多的智能化的东西。多种元素的融合让我们的机械设备能面对更多的工业生产方面的问题。自动化背景下的机械生产的功能性更加的强大。我们的机械设计自动化不是单方面的将各种技术累加在一起,而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机械设计。

2.2 我国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存在的优势

与其它的专业相比较,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是该专业有很强大的技术性。通过我们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可以提高我们的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的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利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的是实际改善企业生产状况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不论是国企还是外企或者是民营企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是求贤若渴的。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是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等等。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偏重于重工业的。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1)高校要积极培养专业的机械设计人才。很多高等院校甚至是高职高专都开设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良莠不齐的。真正能够为企业所用的专业人才并不是很多。但是社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需要量是越来越大的。我们需要积极的培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机械设计人才。

(2)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我们需要加强对于该专业的重视。因为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机械设计专业的教育。高校应该提出一套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教育体系。重视关于机械设计人才的培养规划。真正的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输送专业的人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它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并且可以与实际相结合。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培养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培养出能够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方式结合起来的人才。该专业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工业领域中还是很缺乏技术性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机械设计人才还是有很好的施展舞台的。

参考文献:

[1]赫新雨,赵东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与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篇(5)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优势;发展趋势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35

1 引言

工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机械设计制造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纵观历史,一个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离不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制造与军事实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相比,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更加先进、科学,更加适合当代的机械化生产,对促进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分析

2.1 环保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业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强、要求高。在实际操作中的时候,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业的专业人员会出现或大或小的过失,这使得部分产品需要重复加工或者重新生产才能投入使用。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业的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而且还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不符合我国社会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弱化了其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主要依靠电脑程序进行系统设计,降低了机械设计制造的出错率,提高设计操作的正确率,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高,而且生产效率高,为企业节约了能源成本。此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充分利用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等,使产品生产具有更强的环保性,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2 安全性

传统机械制造生产主要采用机械手工操作来完成,一旦人工操作出现失误,就很有可能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融合了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远程控制机械,即可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大大改进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安全性。虽然机械自动化也会发生意外,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够在既定的程序中检测到安全隐患,发生意外时会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背景下,工作人员与机械生产设备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由于操作机械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2.3 效率性

与传统机械制造业相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需工作人员减少,生产流程更加有条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迟缓问题,大大提高了机械生产的效率。在传统机械制造生产中,工作人员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熟悉生产操作,遵守规则规范生产,这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影响生产进度。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则依靠机械自动化生产,只要启动机械,就能在预设的程序操作中准时完成生产。机械自动化生产不仅为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生产操作规范,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效率。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趋于智能化,弱化人为因素在其中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业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制造结构体系,使机械生产流程会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的效率。机械设计制造业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电脑程序,把电脑程序与机械生产自动化紧密联系起来,智能控制机械生产,提高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例如,开发一种先进程序,使机械能自动打螺丝。

3.2 网络化

互联网能打破地域的限制,使各个工作区连接起来。当前互联网技术发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将必要的生产流程连接起来,实时关注管理各个生产流程,一旦其中的一个生产流程出现问题,员工就能在互联网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机械生产顺利进行。例如,当工业生产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负责该环节的工作人员可通过互联网及时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前来修理。

3.3 虚拟化

虚拟化、电子化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它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真实度较高,有助于企业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未来的机械设计将会在电脑上完成,由专业人员先在电脑上设计并绘出完整的电子图,在讨论中适当修改,并在电脑上实现虚拟生产,虚拟产品最终会在电脑上以三维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为企业的实际机械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可观,它需要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制造,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生产效率高,生产质量高,为企业节约不少能源成本与人力成本,所以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刘荣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和优势及发展趋势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6):15.

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且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以及科技开发的人才来,通过这样一种要求就可以看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强调的还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体系的构造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样一种要求。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牵涉到机械行业的多个方面,学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以及教学模式构造的时候主要需要以社会的经济状态为导向,也就是说,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综合性人才来。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更是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机械行业内,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而这样一种要求上的提高主要就表现在综合素质上。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进行都是希望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都能够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高校内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以及专业知识面不足等,这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工作和努力来改变的。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内涵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这样三个方面,除此之外,机械行业内的运行管理以及经营销售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要素质,总而言之,机械设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同样关键的就是岗位技能,归根结底,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教学环节当中重视基础、丰富教学方向并强化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把握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基本上就要求学生在机电、数控、管理、计算机、设计甚至是实际操作当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应用的强调,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精髓所在,也是高校培养机械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只有保证学生经历充足的应用实践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表现出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优秀的创造能力。

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倡导参与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思结合,总而言之,高校就是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文当中具体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来对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当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当中,专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讲解专业领域当中的重难点,与此同时通过知识的辐射来体现该专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的设计与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实践当中暴露出理论学习当中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可见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3.2. 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国内专业教育与国外专业教育的不同之处,这样一种对比式教学可以从两个具体的方面和角度来进行,一方面是把不同的机械设备或者是机械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比国内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表现。对比式教学同样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比较抽象的知识,并同时提升自己进行试验操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3. 利用多媒体实现立体教学

在现当代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信息爆炸且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使得信息必须在经过合理的筛选和处理后进入到学生的视野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可以按照教学对象所需要的内容来进行独立单元的划分与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机械产品照片或者是录像来让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直观和准确认识,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企业的生产实例来鼓励学生设置课题或者是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这样一种理论在实际当中体现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接收。而立体教学的好处则在于解决了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机械结构因其较高的复杂性往往平面图十分复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模型和部分零件实物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的视觉感受,加强理解的同时加强记忆。

3.4. 在企业内进行教学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去,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快技术的时候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工厂内去进行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在企业内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走到生产的第一线,就能够对自己在课堂当中学到的东西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内有非常过技能纯属且知识全面的人才,这样一些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企业活动当中去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职业技能。

4.结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实际上是随着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进行的,必须根据市场的导向和需求来进行动态改革,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且技能纯属的人才,更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发挥出作用来。

参考文献:

篇(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其他类型专业有很大区别,其更加注重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实现其时间操作能力的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性更强,对于教学的要求也更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还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指导[1]。其次,需要拥有健全的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充足条件,同时,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以及反馈机制都要保证其健全性和有效性。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巨大的保障。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构建

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构建的实施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的构建,首先应当拥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保证其对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巨大保障作用。具体的平台构建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课程实验内容以及实习基地的典型产品设计制造案例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专业课程实验内容应包括注塑模像、公差与配合、产品建模与创新技术以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还包括激光加工及模具修复再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程、工程材料、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等[3];实习基地的典型产品设计制造案例应包括水表结构、汽车前桥结构、电梯结构和压铸件生产加工,还包括冲压生产加工、注塑生产加工以及典型夹具、柔性制造系统等;学生优秀作品则主要包括其在综合课程设计中的案例、毕业设计案例和竞赛作品案例等。针对以上三方面内容,应当结合其主要的特点和表达需要,将图片、文字和加工录像、二维动画、三维模型动画以及工程图等有机结合,作为其表现形式,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方便教师和学生直观感受,并体验到最佳的应用效果[4]。由于该网络化平台的构建时间较长,且体系较为复杂,应当通过前期开发和中期完善以及后期改进的建设实施办法,确保该平台的稳固性和有效性。

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构建的具体内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习基地实训项目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首先,针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应结合所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项目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并分析其主要的建设需求,进而在建设过程中加以拓展。其次,针对生产实习基地典型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教学。应在学生参与实习之前,对于实习基地的典型产品的结构和设计以及生产加工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获得汇总资料后,向学生进行公开和信息传递,利用网络的便捷性,确保学生能够快捷地掌握实习基地的相关讯息,以大大加快其对于实习基地环境和主要工作内容的适应速度,确保较好的实习效果。学生在实习基地参与的典型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装配等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水表和汽车悬架系统等产品的部件构成,还包括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安排及设计并制造大批量生产的典型零件的工装夹具[5]。此外,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整理和汇总,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性教学当中。学生的典型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竞赛典型作品,对于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有效改革,并将典型性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品进行梳理和汇总,能够大大方便今后学生在参与课程设计和相关竞赛时,拥有明确而具体的参考,并指导自身的作品设计,确保其设计作品拥有较高的基础,为其获得良好成绩提供重要保证[6]。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