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儿教师素养培训总结

幼儿教师素养培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9 02:19: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教师素养培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教师素养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幼儿教师;哲学素养;全面发展

一、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

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指幼儿教师自觉运用哲学来思考、探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诸方面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素质与修养。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应对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自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称“国十条”)颁布之后,把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了大多数人的视野,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学习者,笔者深切体会到我国学前教育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要深切地领悟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把握住其中基本的哲学观点,以解决日常生活及教学中的难题。

二、幼儿教师哲学素养的重要性

1.促进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能够使他们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理论方法论武装自己,对教师个人的成长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通过哲学修养的提高来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的发展。幼儿教师自身哲学素养的提高将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适应这个职业,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总体来讲,幼儿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将会直接带动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

2.提升幼儿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不仅可以扩展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幼儿教师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还可以使幼儿教师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习得了哲学的方法论,直接提升幼儿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方法、调查研究方法、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群众路线方法等等。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将幼儿最真实的表现和发展状况反馈给家长。“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哲学常识,在众多的现象中存在很多假象或者不能反映本质的现象,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要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前提。

3.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的领导层更应该具备哲学素养,运用各种哲学观点来对幼儿园进行管理,确保幼儿园的各种决策的科学性。若想提高幼儿园的办法质量紧靠专家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本园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创办符合幼儿的具有原本特色的幼儿园。哲学中的各种方法论对应于问题解决时策略的制订有很大的帮助,只有综合各种方法才能更透彻地剖析问题,才能制订出有效的策略。综上,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直接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如何培养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

1.研读教育类的哲学书籍

作为幼儿教师,研读教育类的哲学名著是提升哲学素养所必需的。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诸多的教育家的专著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柏拉图的教育名著《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应是幼儿教师必读的。还有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等,都是值得幼儿教师研读的,对于深化自身的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益处。幼儿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哲学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思维能力,为修炼好自身的哲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职后培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

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省国培计划(2012)”中的幼儿教师培训的三个项目,对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施层面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和幼教技能的培训,笔者认为,作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将哲学知识的普及与深化纳入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中,通过职后培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也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3.幼儿园有效组织幼儿教师集体教研共同提升哲学素养

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的有无、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作为幼儿园,为了自身发展必须积极地支持组织全园幼儿教师关注哲学,并提升每位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为幼儿教师安排具体的时间来研究探讨哲学素养,并从每位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剖析哲学对幼儿教师的作用,深入了解哲学的意义作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习得有效的方法论,充分发挥每位幼儿教师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丽洁,何齐宗.论教师的哲学素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篇(2)

关键词:实践-应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75-0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专章,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当前,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相继进入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可以选择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把一些本来单调、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具体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所需的多媒体技术,具备对多种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处理、整合能力,能够熟练开展技术支持的幼儿教学活动。同时,研究发现,3-6岁幼儿最具可塑性,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成人言行的影响,教师较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三年内对一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自2010年承担了浙江省及宁波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园长)培训任务。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浙江全省,为各地市幼儿园在职骨干教师,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其中培训模块之一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有效应用。

为充分了解和把握幼儿园工作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选取一所城区公办幼儿园、一所城郊公办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为例,分别对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笔者认为,要有效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结合幼儿教师工作场域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来规划制定培训方案。对“场域”问题做出较为系统阐释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

布迪厄主张在谈及“场域”的概念时,作为一种开放式概念使用,并认为只有将其置于关系系统中,才能获得概念的真正意涵。由此,依据“临床式解读”原则,对“场域”的把握可以大致涵盖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场域:关系的网络。二是场域:共时与历时的交融。三是场域:形塑的中介。四是差异:场域的动力机制。五是场域、资本、惯习的相互关联。

依据“场域”理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场域中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既有物质环境,譬如,电脑、网络、数码相机等硬件环境,同时也有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班级QQ群等软件环境。幼儿教师还处在同事之间、家长之间、园长之间等各种人际环境之中,包括幼儿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软环境,在幼儿园工作场域中,对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各种要求。通过园长访谈,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幼儿在园的日常活动,并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不仅要学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还需要掌握使用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手段与家长做好家园沟通。因此,要制定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必须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场域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同时结合幼儿园教师对信息技术模块的培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参训教师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教育教学非常重要;在软件应用能力方面,大多数教师都掌握了常用Office办公软件技术,会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能够从互联网获取所需信息及网络教学资源,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基本的包含文字、图片的课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使用软件处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技能较弱,特别是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加工处理技术,几乎所有教师都不会。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强,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热情很高,对信息技术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较弱。显然,面向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需要加强多媒体素材处理技术的学习,特别是针对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媒体形态,设计相应的采集、加工、处理以及多媒体集成等技术的培训内容,并强化练习,核心目标是通过培训让这些教师掌握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针对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我们构建并实践了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在此模式下,对近千名骨干幼儿教师(园长)实施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二、实践-应用取向的培训设计理念

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设计理念为实践-应用,“实践”一词来自希腊文“Praxis”,意指重复进行某项活动,使之变得熟练,有水平;同时它还指人类对自身活动的理性思考以及为此制订计划、付诸实施的行动。实践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手段,从事实践的行动本身就包含认知,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进一步讲,实践是学习者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一方面,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亲自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都是工作场域的人,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学习结果更关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喜欢那些能够在工作中去应用的培训。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霍尔出版《心灵的探索》(The Inquiring Mind)一书,率先研究成人学习的动机,提出成人学习动机定向理论:成人学习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导向以及以学习为导向。成人的认知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直接经验的丰富。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既有以科学形态存在的成分,又有以经验形态存在的成分。因此,实践-应用取向理念指导下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将基于实践、面向应用的理念渗透到培训的各个环节,培训目标的制定基于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培训内容的选择定位在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用最频繁但存在疑难的知识、技能;培训方式坚持“做中学”,“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采用案例演示、自主操练、小组协作、现场指导等培训方式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培训评价指向工作中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体系构成

(一)培训目标

合适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障,在前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培训目标:通过培训,知道多媒体技术概念,了解掌握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常见格式,学会使用ACDSee、光影魔术手软件处理图像,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录音、混音、剪辑声音,学会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剪辑视频,学会使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复杂动画。

(二)培训内容组织与培训策略

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培训目标,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模块,在培训策略的设计上根据内容采取基于任务的培训策略、基于问题的培训模式。

1 学习模块一:多媒体技术

(1)培训内容:多媒体技术概念,图片、音频、视频基本概念、常见格式等介绍。

(2)培训策略:专题讲座;小组研讨。

学习模块一的内容属于知识范畴,大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但并不十分了解,培训要让教师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培训上以主讲教师专题讲座为主,同时为了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自己以前的观念和认识进行交流反思,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研讨中达到共同提高。

2 学习模块二:图像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使用ACDSee、光影魔术手软件设置图片尺寸、转换图片格式、使用魔术棒、套索裁剪工具处理图片、修改图片背景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二属于实践技能,图片编辑处理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们对于一般的图片处理技术,比如,处理图片尺寸基本都会,但是对于转换图片格式、使用魔术棒、套索裁剪工具处理图像、修改图片背景等技能缺乏,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经常会提出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因此,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在这个模块,设计一个图片处理的任务,在基本的图片处理技能技巧结束后,完成本模块图片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3 学习模块三: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使用Goldwave软件录音、选中、复制、删除一段声音、混音、降噪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三属于实践技能,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音频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需要录音、添加背景音乐等,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于音频的编辑处理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在培训中,给每位教师提供带耳麦的耳机,供教师们学习录音、编辑声音,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这部分同样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在这个模块,设计一个音频处理任务,在基本的音频处理技能技巧练习结束后,完成本模块音频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4 学习模块四:视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认识、了解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使用图片、音频制作一段视频,添加片头、片尾,设置视频效果、过渡效果,剪辑视频。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四同属实践技能,视频也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资源,但是对视频的编辑处理都非常陌生。因此,通过Windows Movie Maker使用图片、音频制作一段视频,添加片头、片尾、设置视频效果、过渡效果、剪辑视频,当教师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练制作出一段视频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被点燃了。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参训教师掌握了视频编辑技能技巧后,完成本模块视频编辑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5 学习模块五:使用PowerPoint设计动画

(1)培训内容:PowerPoint动画设计的技巧,重点讲解动作路径、计时动画、路径动画、触发器的使用、更改动画序列、向动画中添加声音、播放Macromedia Flas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五同属实践技能,大部分教师都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包含文字、图片的课件。对于PowerPoint中动画的设计,大部分教师并不掌握。在这部分同样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指导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

同时,在本模块学习结束后,设计一个培训大作业。要求制作一个反映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数字故事,将前面所学图片、音频、视频的处理技能技巧结合起来,这个数字故事也作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作品在培训班汇报展示交流,供主讲教师、同伴进行评价。

(三)培训课时安排

(四)培训评价与考核

培训实施后,需开展评价,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检验了解参训教师的学习成果,评估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培训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

面向工作场域的基于实践一应用取向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受到了一线幼儿教师的普遍欢迎,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强烈,培训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培训结束时又有成果展示环节,因此,评估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培训活动中实施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每个模块培训的效果和参训教师实时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主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实时了解每个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比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录听课笔记、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师生交互情况,在实践操练时集中精力完成练习,每个模块作业完成情况,这些都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档案资料。

2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培训临近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因此,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在培训的最后环节,安排参训教师信息技术作品展示汇报交流环节。同时邀请培训专家、主讲教师参与,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班级成员互评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参训教师在作品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汇报自己所用技能技巧,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鉴定、自我提高的过程。班级成员互评是班级内参训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我对照对比,对自我也是一种提高。专家点评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实施的评价,对每位参训学员会有启发、点拨作用。

四、培训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关注培训过程

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到所在幼儿园硬件设施、软件配备、政策导向等外在条件影响,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培训机构在设定信息技术模块的培训内容时,要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教师个别访谈的方式,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在规定的课时内精选培训案例,精选培训内容,把一线幼儿教师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讲解示范给参训教师,力争做到培训内容得到参训教师的认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主讲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和个体自主操练相结合,讲解示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关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工作中经常遇到而无力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主讲教师能够在个别指导的时候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培训的效果就有了过程保证。

(二)落实培训评价,提高培训效果

评价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参训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可安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同层次的参训教师做一个非正式的个别化访谈,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参训学员的感受和体会,访谈的主题围绕着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培训方式、培训满意度等方面,例如:所学技能是你最需要的吗,这些技能技巧对你的实际工作有帮助吗,为什么,培训有哪些成功之处,还有哪些好的建议,等等,培训机构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改进后续工作,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

篇(3)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则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完成各种动作,在动作中获得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对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可或缺,尤其在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阶段,外部动作能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对应。

2.借助表象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幼儿最初通过动作来理解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但是头脑中的抽象数学概念要通过内化来形成。表象即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它是事件或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知识表征,幼儿在表象的帮助下完成内化过程。

3.通过经验和体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以直接理解,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要依靠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触摸、把体,获得具体的经验和体验并获得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儿童获得的经验约丰富,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越强。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已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演练对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数学教育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原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经验范畴中生发出来;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时机和教育场合可以是生活的任一场景,使幼儿意识到数学是一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3.幼儿自主建构

幼儿自主建构即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网络。这一原则要求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不可代替包办。

4.重视个别差异

个体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先天物质条件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幼儿

二、幼儿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

幼儿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概念多,对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然而一份对幼儿数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对于幼儿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数、量、形、逻辑四个领域的知识,全面掌握的教师仅占40%,在教育理念方面,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只需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够了,32%的教师认为数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当前的幼儿数学教师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与理想状态下的幼儿数学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必须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做好幼儿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学设计的能力素养

幼儿数学教学的设计包括准备教案、教具、设计教学活动或游戏。以往的幼儿教育研究总结到幼儿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大难题就是准备教具,为此,一方面,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要保障教具的购买不受资金问题的阻碍,另一方面,幼儿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需要使用复杂教具的活动,还要在平时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喜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充分贴近幼儿喜欢的主题,教学活动将事半功倍。

(二)组织游戏的能力素养

一是编制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融入游戏中,让幼儿通过玩游戏,无意间获得数学相关知识和概念。二是组织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在编制游戏之后,还要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号召幼儿们参与其中,对于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幼儿教师还要有能力随机应变,快速处理,让幼儿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的能力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衔接,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好恶,针对性的选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场景教学,帮助幼儿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能力

幼儿教师担负着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打下基础的任务,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幼儿后续学习的进行。可以说幼儿教师比其他学段的教师更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提高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对策

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并将这些知识外化为教育行为,用先进的理念和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主要有阅读前沿教育研究论文、书籍、刊物等;积极参与幼儿教研活动,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一方面向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讲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爱好。

其次,幼儿数学教师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不仅要使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幼儿数学教育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充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向同行交流探讨来获得,毕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亮点,老教师可以学习新教师的灵活创新,新教师可以学习老教师的扎实严谨。

再次,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做出实际性的努力,比如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机会,培训要包括文本式的、案例式的、实践式的,从而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避免。还可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机构的做法,对优秀的幼儿数学教师要充分鼓励并在机构内发扬。

提升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教师能饱含热情、充满爱心、认真好学、乐于交流,从幼儿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发展考虑,就能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忱.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J].艺术教育,1993(3).

篇(4)

农村幼儿教师对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展开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培训农村幼儿教师的过程里,要重视更新自身培训理念,提高专业素质,使农村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师;教师培训策略

一、引言

从现在来看,社会上对于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度大大提高,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培训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培训的力度越来越大,培训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二、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最终要反映在教育实践情景里,所以要重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这一基础上要重视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教师教育实践智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里快速处理一些突发状况,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开展教学,使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在培训的过程里,要重视提升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满足教师的实践能力增长需求。由于现在农村对幼儿教师得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进一步规范幼儿教师得保教行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开展培训的过程里,要重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作用,重视幼儿教师的应知和应会技能。在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时,不仅要传授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更新农村幼儿教师得观念,在工作里可以实现自我成长,在脱离培训氛围以后,依然可以主动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在培训课程里,要教授农村幼儿教师如何查阅相关资料的知识,教授其怎样开展教研活动,等等。

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创新策略

第一,按照前期的培训经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教师的保教能力。在课程模块里,要通过观念的引导提升理论境界,提高教学技能,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其一,要科学设置专业普修模块。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认为培训主要是教授如何备课、如何开展互动、进行课后评价等,主要是一些实用技术的培养;其二,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的特殊性,要开展对其音体美等多项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其三,农村幼儿教师在培训时要学习婴幼儿心理和教师心理健康等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里更好地展开教学;其四,在培训时要按照专题进行呈现,按照培训的次数科学设置专题,把专题内的知识进行细化,按照教师的实际素质状况,进一步调整课程模块的深度,优化教学的呈现模式;其五,要加设实践课程的板块,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幼儿园作为开展实践的基地,进一步选择一些高素质的、学科技能较好的教师进行指导,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一起备课和讨论,观察记录好相关知识,在指导教师的作用下,提高教学质量,将学习到的理论和实践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性;其六,要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按照教师的个性需求实现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的有机结合。在选修课的作用下,教师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第二,在进行培训过程中,要按照师资队伍的素质进行区分,各个地区的检验员和有关专家是第一梯队,为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解读相关政策,引领其学习专业知识。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是第二梯队,通过理念和实际状况相结合,落实好教育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将上述两个梯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的幼儿教师比较信赖的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认为他们的经验丰富,授课模式比较实用,可以复制到实际教学过程里,所以他们偏向于把专家团队定义在第二梯队,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论是哪种设置方式,只要通过有层次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第三,在实际培训过程里,要通过培训对象的力量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培训人员组成小组进行反思性学习,发挥学员的实践智慧。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第一,要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主题的研讨,按照培训目的的差异设置科学的研讨主题,之后要汇总研讨结果,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总结汇报。第二,在小组内部形成一对一的互帮互助群体,通过结对学习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在结对时,要把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经验不足得教师进行配对,把高层次的教师和低层次的教师进行配对,把专业技能较好的教师和专业技能较差的教师进行配对,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动学习得能力,进行个人反思,有利于提高培训得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孩子的知识水平,为农村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各个级别的培训机构来说,要通过有效率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锻炼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真正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农村骨干幼儿教师队伍,为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创新的策略,为相关的农村幼儿教师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剑威 陈红梅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国平,夏宇虹.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20—22.

[2]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44—47.

[3]吕苹.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7(8):91—94.

[4]潘君利.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其改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9):49—53.

篇(5)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师 专业化发展 策略

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幼儿音乐教师而言,要求一种包容性更强,基础更广泛的音乐学习。中国传统的学校音乐教学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养成主要靠死记硬背、练习、模仿、重复和按部就班的学习习惯。所以,很多的幼儿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为幼儿理解的方式加以传授。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的认知作用和方式是独特的。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它的功能是帮助人们分享来自表现形式的意义。高明的教师会帮助幼儿越来越靠近音乐的内涵,对音乐能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主要目标,将技能培养作为实现远大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由此可见,幼儿音乐教师作为幼儿园审美教育的工作者,只有以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参与性的态度,具备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教育学素养,才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很重要的,有效的发展策略是幼儿音乐教师获得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学习

我国《教师法》关于幼儿教师的资格要求偏低,具备幼儿师范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即可当教师,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学历不仅体现了教师接受教育的多少,还反映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此外,对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不高,教师资格证相较容易获得,造成了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认可度不高。所以,要从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学习入手,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声望,促进专业化。

1.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体格健康、心灵美好的全面发展的人。幼儿音乐教师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职业特点应成为幼儿的表率和楷模。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会在艺术中、在音乐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无论是对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还是对教师自身情感生活与精神品质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同时,幼儿音乐教师应善于吸取国内外优秀的先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科学、富于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教学,实施以幼儿为主体参与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教师的情绪、人格,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在对事业的追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对幼儿的热爱、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自我认识完善等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2.丰富音乐知识技能,提高幼儿音乐心理、教育理论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①国家教委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1-2010年)》文件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艺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此外,还提出国家对各级学校艺术教师的学历要求。因此,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幼儿音乐教师的学习:(1)幼儿园音乐教师应具备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修养和视唱练耳、键盘、声乐、合唱指挥、创编等技能技巧。幼儿音乐教师应掌握幼儿身心发展、幼儿个体差异、对幼儿学习进行评价等方面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2)幼儿音乐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3)要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激发幼儿相应的音乐情感体验的能力,良好的音乐语言和表达能力,熟练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能力,了解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和学习情况并实施相应教学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好课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等。

3.创造音乐教学机会,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幼儿音乐教师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是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区别与幼儿园其他领域教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如何教?谁来教?在哪里教?用什么教?为什么教?都是幼儿音乐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不断努力学习,增进专业素养,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中观念和行为合格的音乐教师。以现实的工作为基准,本着以“能力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为目的,创造更多的音乐教学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例如:谈话能力是音乐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简洁清晰、内容具体、生动有趣的谈话,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灵感,使音乐课堂更加愉快、活泼和具有魅力。精彩的谈话能带给幼儿激情和力量,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接受美的熏陶。课程设计能力是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重要专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始终放眼整个音乐教育环境、音乐活动材料和音乐教育策略,使课程时时保持活力和新鲜感。在实践教学中,幼儿音乐教师应能够做到将音乐知识和技能及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有效地实施于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种种情况做出及时的判断,能够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利用音乐启发幼儿的形象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重视职业素养和业务发展,建立职业幸福感

幼儿音乐教师职业的幸福,包括自身对职业的归属感,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成就感,教师对现实世界的包容度等,它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幸福就意味着幼儿的幸福。建立职业幸福感,一方面能帮助幼儿音乐教师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教师管理政策及开展教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发展。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幼儿音乐教师为目标,以提升幼儿音乐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全面开展幼儿音乐教师学习工作,紧密围绕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务,结合幼儿音乐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状况,联系各地学前教育实际开展学习。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以提高幼儿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着重提高幼儿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文化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促使幼儿音乐教师坚持科学育儿方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是一个无限地让自己发挥创造潜能的职业,在不断地创造与自我超越中体味着成长的快乐与职业的幸福。通过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完成不断超越于创新的过程,形成自己的音乐教学特色,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感受职业幸福感,逐渐喜欢和爱上幼儿教师职业,为自己是一名幼儿音乐教师而感到欣慰和幸福。幸福感源于对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幼儿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他们,使幼儿音乐教师在幼儿快乐的歌声和舞蹈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以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教学,把幼儿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自己也会变成快乐的天使。随着幼儿音乐教师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会深深地感觉到幼儿教师是个美丽的职业,从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不断超越自己,体验成长快乐。

每一个幼儿音乐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乐于尝试别人不愿意尝试的实践,愿意下别人不愿意下的工夫,是幼儿音乐教师面对机会时的态度。要树立做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的人生观念,丰富知识的储备与积累,要有遇到问题钻研到底的毅力,勇于探究改进新教学方法的势头。抓住有利的时机与机遇,靠自己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前沿教育理念,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该是远离功利浮躁,努力追求一种自然、和谐,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个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反思,做到乐于思考,反思可以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策略和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清楚地看出幼儿的真正需要,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促进幼儿音乐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目标迈进,让自己逐渐成长为大胆创新实践、懂得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看到幼儿的成长,教师和幼儿都得到提高,与幼儿一起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与发掘自我的教育潜能,实现不断自我超越,在未来的教育教学道路上快乐成长。幼儿音乐教师应以坚强的毅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面对专业化成长路上的逆境,以巨大的决心、勇气和艰苦的努力,用积极的态度迎接它们,以勤奋的学习把握它们,以大胆的实践攻克它们,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超越。把握好每一个良好的机遇,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与其他同行和谐互助,了解自己的不足,在突破中挑战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迎接新的学习、新的挑战。

3.感受名师风范,追求完美人生。

一个成功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好老师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炉火纯青的特质,就能立即化作感召力、亲和力和教育智慧,完美地表现出来。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该向名师学习,感受名师们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艰辛和快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朝着名师的方向努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做一名懂专业的好老师”应成为幼儿音乐教师追求完美职业生涯的动力。学习名师,时刻为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把新的机遇和新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奖赏,不断地自我改进和自我超越。学习名师们苦学、善学、真学的治学态度,走专业发展之路,获得专业上的成功。利用一切条件与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名师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精神,学习他们对名利的淡泊。在名师的点拨下,及时地把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整理、收藏下来,形成教学经验和规律,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教学特色,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做有追求、有发展、有深度的幼儿音乐教师。在追求完美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深刻体会到只有做专业的幼儿音乐教师,才能给幼儿提供更好、更适宜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音乐教师而言,只有与名师面对面,在他们的引领下,才能真正理解名师的内涵。名师是对稚嫩幼儿和处于弱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富有极大热情和高度责任心的人,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名师,能让教师群体成为出色的教师,获得人格与专业的双重提升。名师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能使幼儿音乐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提升教育智慧,收获丰盈。

三、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科学的培训模式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音乐教师是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启蒙教师之一,幼儿音乐教师的师资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提出要认真实施“园丁工程”,加大艺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训应以全体艺术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至2005年通过全国、省、地三级的培训工作,使艺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同时,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在全国12所高等师范院校建立艺术教师培训基地,至2010年培养出一批大中小学艺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艺术教师队伍。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参加过至少一种在职培训,但是每次都是不分层次、不分科目的培训,教师们往往在培训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很多时候,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对象大多数都集中在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较少针对职前、职中、职后不同层次开展的培训。因此,我们应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幼儿音乐教师为目标,以提升幼儿音乐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全面开展幼儿音乐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构建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联通、人力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的教师培训新模式,研究和确立不同音乐专业发展层次教师培训的目标,为每个幼儿音乐教师量身打造各具特点的培训方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音乐教师队伍。

1.新手型幼儿音乐教师的培训模式。

每一个幼儿音乐教师在其成长的阶段都必然要经历从新手到不断成熟的阶段。职前教师,指的就是各个层次师范教育经过实习的在校学生和刚入职的新手型教师。对于他们而言,如何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确保具备入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新手型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应以教育人才市场对合格幼儿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依据,把职前培养目标定位成“具有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圆满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高起点决定了高水平的发展。在职前培训中,首先应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每一位职前幼儿音乐教师,站在专业发展的制高点,置身于音乐教学专业的前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大学可以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双方的教师专业成长。两者在培训上的深度合作,有助于新手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技能,享有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及实践指导。园本培训,是迅速提高新手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可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利用视频案例教学,以幼儿园的教学作为观摩、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让他们完成从求知到实践的专业成长过程。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网络交流和参加各类型的音乐教学比赛,使每一位职前教师能通过教学实践,将所学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不断地在实践中成长。

2.熟手型幼儿音乐教师的培训模式。

一般而言,新手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后,经过5年左右的音乐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都可以顺利地转变为熟手型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师,已经基本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逐渐熟悉常规的音乐教学程序,对于课堂及幼儿的调控能力更加自如,并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音乐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出现了教学的倦怠感、瓶颈期等现象。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是提高熟手教师教学热情、获得教学质量“质”的飞跃的关键。因此,我们可把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成“保持对音乐教学工作的热情,完成从熟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将课题研究纳入培训的内容中,提高熟手教师的理论基础,为进入专家型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教学研究,能使他们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相关科研活动,提高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音乐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养和音乐教学技能技巧。在培训中,我们可将技能技巧的培训分为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展示来开展。在每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后,让音乐教师进行反思,能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认知技能。相对于新手音乐教师而言,熟手音乐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音乐教学的能力,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日渐成熟。可以让新手音乐教师和熟手音乐教师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提升自己的教学热情,主动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3.专家型幼儿音乐教师的培训模式。

成为专家型教师,意味着个人事业达到新的高度,这一阶段大致需要十年时间。在此阶段,教师经过大量的音乐课堂实践,以及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研究活动,大都具备了教学所需的各类知识,形成了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高超教学能力和深层次反思的观念。教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根本。相对于熟手型教师,专家型音乐教师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因此,我们可把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成“培养高水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专家型教师在幼儿园都是起骨干作用、带动作用的教师,他们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示范者和指导者,深化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培训中,让专家型教师体验研训一体化,能有效实现幼儿音乐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在研训中不断变换新视角,发现新层面,拓展新思路,创造新策略,体验到教学的可创造性。应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

四、完善法律规章制度,保障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高质量的幼儿音乐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和保障。我国颁布实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证条例》,为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针对当前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收入不平衡、改行或流失严重的情况,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明确幼儿教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目前,很多省市的政府都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提升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此外,各级政府开始承担起提高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制定幼儿教师配备和编制标准、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的具体责任。以上所有的举措,都是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

1.提高幼儿音乐教师入职的门槛。

“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一直是各级幼儿园的口号,体现了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但是这种说法比较保守,标准较低。低标准要求往往会滋长一些教师的侥幸心理,使他们越来越懒惰,也会挫伤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一些研究表明,期望值越大,教育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不应该是合格的教师,而应该是优秀的教师。国家应建立权威性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在政策性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教师具体专业发展标准,如《幼儿园教师专业资格与发展标准》,明确专业发展要求。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限定幼儿教师队伍的最低起点,以此保护优质幼儿教师资源。把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培训确立为专业晋升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并把此纳入到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通过建立严谨的评价制度,层层选拔优秀幼儿音乐教育人才;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督促幼儿音乐教师不断更新、拓宽教育教学能力,引导他们走专业化道路。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通行的教师任用制度。实践表明,促进师范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是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幼儿音乐教师入职之初就要通过严格、规范的国家统一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入职门槛。在国家政策指导的前提下,把好教师入职关,不断规范和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标准,采取公正的遴选机制,进一步满足提高对教师综合素养等方面能力的要求,选拔更多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到教师队伍中。教师资格考试,可以适当增加幼儿音乐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考查,实行分层分类考试,除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等常规考试科目外,可重点考查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幼儿音乐教学技能测试,如歌唱、钢琴伴奏、合唱、组织小型音乐会、舞蹈创编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谈话等形式评价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各省的师范院校应创新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当地的幼儿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深化幼儿音乐教师培养制度改革,为开展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国家应以省为主制订学前师范教育发展规划,落实幼儿师范教育经费,尤其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应给予直接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建立幼儿园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制度。各级教育部门在幼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民办幼儿教师培训。在民办幼儿园捐资办学经费中,应有一部分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幼儿教师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各地要明确教育部门、幼儿园、幼儿教师本人应承担教育培训经费的比例,完善培训成本分担机制,改革师范教育,设置合理的音乐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音乐基础课程、音乐教育等课程,从音乐表演课程、专业音乐理论课程、交叉学科理论课程入手,体现幼儿音乐特色,把幼儿的审美体验作为课程设置依据的核心。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教育区域失衡,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为了确保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政府可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在职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试行定期分层培养制度,根据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个幼儿教师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以必修课为重点,选修课为辅,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根据这一精神,一方面,应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归口教师培训部门进行管理,对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培训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幼儿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建立幼儿教师培训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培训与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资格再认证相挂钩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艺术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专职艺术教师在职称评聘、工资、住房、奖励等方面,应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二是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幼儿园年检制度和等级评估制度,作为幼儿园年检是否合格和申报省一级幼儿园的重要依据。三是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和教育强市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估。

3.建立保障机制,切实加强管理。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着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较多,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强化政府责任,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幼儿音乐教师队伍专业化,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教师专业化的认识逐步深入,相关文件、法律法规对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从1979年教育部颁发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开始,到201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和实践在不断深化。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幼儿园,在完善工资制度的时候,都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薪的原则,向一线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调整绩效工资的构成比例时,可从教学工作量、超课时奖励、地区生活补贴、名优教师奖励、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考虑,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自豪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落实依法治教。根据我国目前幼儿园的情况,有必要将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由原来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向发展性教师评价和绩效管理教师评价制度过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针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指导能力、工作态度、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终身学习等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了确保教师考核的公平性,应采用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增加评价的透明度,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挂钩。

注释:

①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36.

参考文献:

[1]起学敏,李天志.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08(9).

篇(6)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突破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更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要彻底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难题。”但是从学前教育现有的状况来看,城市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水平与质量直线上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在逐渐提高,专业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区县和部分乡镇的公办幼儿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较之过去也有所提高,但农村师资仍然缺乏、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上级政府重视力度不强、人员流动过大、后续人才缺乏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带来诸多困境。因此,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困难在农村,落实公益性、普惠性的重点在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补充、政策性的支持、在职教师的培训重点也都在农村。[1]

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上级主管部门重视力度不强

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但从总体来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水平较低。当前,虽然部分农村地区按照国家指示纷纷创建公办幼儿园,但在管理制度上仍不健全,重视力度较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在园长任职方面,多数地区的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多是委派当地的中小学的领导来担任幼儿园的园长,由于非专业出身或相关职业从业年限较短,往往导致在管理方面出现一些漏洞,如,没有将幼儿园教师进行分层管理,所有教师都是一样的要求。没有将优秀教师摆在正确的位置,使其发挥示范性作用,对落后的教师也没有让他们改变工作内容。导致好的没有更好,差的始终未变,大大影响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2]其二,在教师招聘方面,一些公办幼儿园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限制教师专业及资格证书的种类,导致大量的非专业的人士涌入本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对幼教工作出现茫然的现象,这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此外,在一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中,由于上级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参与管理较少,也出现了严重的师资匮乏现象。如,好的学前教育教师请不来、用不起;办园条件较差,教师待遇偏低,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来;有的以营利为目的,低薪聘进社会闲散人员;有的属于家族式管理,由家庭成员担任教师;有的为了私情接纳不合格教师……这些人员中有许多是未经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偏低,不懂幼儿教育,欠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而难以胜任教师教学任务。

(二)教师人员流动过大

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过大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困境。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仍占据农村幼儿园总体数量的半壁江山,而教师的流动现象也多体现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中。程昆(2013)指出,由于地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有的幼儿园甚至连教师的基本资都不能保障,许多农村幼儿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3]朱扬寿等(2007)指出,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园主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决定她们的去留,如果对她们的工作不满意就随时解雇她们。[4]罗英智(2010)指出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没保障,农村现有优秀教师资源大量流失。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54.2%的幼儿教师承认遇到其他就业机会时会考虑转行,还有24%的教师不能确定是否继续做下去或做多久。[5]现实中,一些农村的公立幼儿园教师也开始出现了流动的现象,如,上级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配备达不到国家标准,园长管理方法不当、工资低于本地区同等事业单位、工作强度较大,导致园内优秀教师离职,而少部分非专业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对强度较大的工作性质,其教育观、儿童观出现扭曲,甚至想办法调入其他岗位。通过以上学者研究以及现实实践探索,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过大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几大方面:一是能力过低,被园方辞退;二是待遇偏低,自动离开;三是不屈管理,跳出园所,另寻他路;四是寻求发展,另择高枝。面对以上教师流动的种种现象,不但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水平,更影响其教师整体专业队伍的建设。

(三)教师专业素养较低

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学前教育公平的推进进程。当前,由于教师学历较低,非专业人员偏多,加之缺乏职前、职后的系统培训,导致其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深厚,职业道德与教育理念严重不足。程志龙、程志宏(2014)对安徽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总体上学历层次较低。农村幼儿园教师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2.8%,中专学历的占31.6%,大专学历占47.2%,本科学历占18.3%。[6]李静,杨兵(2012)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进行了研究,她指出缺乏针对性的职前职后培训导致了教师专知识的结构性薄弱。[7]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培训往往出现职前培训走形式、职后培训无踪影的现象。

二、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队伍的新突破

(一)贯彻《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大政府的重视力度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在执行国家下发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同时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幼儿园的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以此保障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向积极态势发展。例如,山东威海市已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在队伍建设方面已明确指出“配足配强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实施幼儿园教职工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虽然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较差,各地区的农村公办幼儿园较少,其中多数由上级政府直接管辖,相比较民办幼儿园而言,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制度及聘任制度比较完善。但在现实中,民办幼儿园却占据着庞大的数量,发展也比较滞后,加之管理主体、方法、方式比较多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保障教师队伍的有效建设。因此,当地政府可实行双轨发展制度,即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同时,来带动本地区的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在确保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健全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向农村民办幼儿园投入才力、物力、人力来完善其教师队伍建设。

(二)依托《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其教师管理制度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其中重点强调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要以补足配齐为重点,严格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

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为达到此目标,各地区的相关主管部门为加强教师队伍,不断扩宽教师编制,尤其是幼儿教师编制,其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数量也在逐渐提升,但教师的专业、学历、教师资格证的种类的严格性却难以保障,在职教师的数量也未达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规定,这给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长期被政府置之门外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却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导致其大量人员流失。面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困境,上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农村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双管齐下,在稳固教师队伍的前提下,使其向专业性发展。因此,政府及幼儿园可参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政府应合理配置公办幼儿园教师人员,设置适宜数量的编制,使其达到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而对于农村民办幼儿园,政府应适当投入资金用于教师队伍的津贴,并给予政策性的支持,如,鼓励毕业的大专生、大学生到农村民办幼儿园支教,或建议小学、公立幼儿园退休的教师到民办幼儿园从教。其次,严格制定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制度,如,限制教师的年龄、专业、学历、教师资格证种类等。而对于民办幼儿园,条件可适当放宽,如,学历可处于中专及以上水平,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即可上岗,此外,民办幼儿园可采取聘任合同的形式与教师确定劳动关系,以此稳固教师队伍。再次,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农村幼儿园发展特点,上级政府或园长可按照自身园所发展水平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评价主要围绕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并严格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发生。最后,政府及幼儿园应确保教师的福利待遇,如,保障教师的工资及保险,制定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2]高斌.Y县C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2(05)

[3] 程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

[4]朱扬寿等.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5]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篇(7)

要: 伴随着《幼儿教育指导纲领》的颁布于推行,

使得幼教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受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育机构通常更多的关注中等、高等教育,

对幼儿教育关注较少,

这也致使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缓慢。结合新时期幼儿教学时间,

对提升幼教师生职业素养进行教学策略探析,

期望对幼教师资力量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

幼教师生;

职业素养;

培养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具备说、

唱、做、弹、跳等基本职业素养,

具有高尚的品德,

优异的智能机构,

较强的学习与教研能力,

敬业、端正的工作态度,

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等。幼儿教师的素养应从幼教生入学开始,

这对学前教育学生是否能胜任该工作具有直接影响。从师范学校培养教学看,

教师是培养幼教学生职业素养的主力军,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那么如何有效发挥课堂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来培养幼教师生职业素养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幼师专业教学

师范院校担任幼师教育的广大教师,

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幼师人才的重任。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幼教生的职业素养,

首先应从幼教生的培养着手。但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中,

给予机构对幼教工作重视、支持不足,

加之教育模式有些僵化,

部分幼教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难以实现幼教

生职业素养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育机构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重视师范幼教专业,

并给予政策支持。各类师范院校应及时调控幼教生培养计划,

改变以往重知识、重理论的教学模式,

着力于幼教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尤为重视幼教生责任心、事业心、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育观念的有效落实,

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教育机构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体系,

完善师范学校实训基地和教学设施,

实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才能实现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提升幼教生的思维品质与口语能力

良好的口语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只有口语表达清晰、语音标准、语法合理才能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沟通,

提升学生口语技能。但在当前教学中,

由于师范幼教生多为女生,

心理素质偏低,

较为羞涩,

难以在众人面前流利的讲话,

日常活泼、好动的幼教生,

当站在讲桌旁时便手足无措。为有效解决这一状况,

师范教师可采用语文口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命题“说话”方式来提升师范幼教生语言运用技能。

1.

将普通话口语测试融入到教学中

普通话口语测试要求讲话者说话流利,

使用的词汇和语法应符合白话文规定,

语速应适合。教师可在教学中,

穿插普通话口语测试,

如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幼教生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练习。

2.

鼓励幼教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有些来自农村的幼教生在升入大学前,

接触普通话的机会不多,

初高中教师在教学中,

也习惯运用地方方言进行讲课,

这导致幼教生基本不会说普通话,

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教师在幼教新生入学前,

应提前告知,

幼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使幼教生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多为幼教生提供讲话的计划,

努力帮助幼教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进而提升幼教生普通话水平,

实现地方语言风貌的改变。

3.

将“说话”总成绩纳入成绩考评,

鼓励幼教生进行思考,

提升幼教生思维品质

为有效杜绝幼教生刻意的逃避进行讲台讲话,

教师可将“说话”成绩纳入成绩考评中,

督促幼教生进行课堂讲话训练,

帮助幼教生克服羞怯心理。此外,

讲话课题应具有开放性,

避免幼教生照本宣科,

鼓励幼教生进行积极思考,

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而实现幼教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改变课堂讲课模式,

凸显幼教生主体地位

1.

改变传统讲座、会议模式

将课桌摆放成圆形的宴会桌式,

鼓励幼教生围桌而坐,

当幼教生回答问题时,

需要离开课桌,

站到没有课桌遮挡的地方,

鼓励幼教生正确面对自己的紧张与羞涩。经过几次训练后,

幼教生便会慢慢的消除恐惧、羞涩心理,

这对幼教生未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将课桌摆放成圆形的宴会桌式,

有利于教师布置教学任务,

便于幼教生进行讨论和教学任务的展开,

从而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幼儿的年龄比较小,

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短,

采取圆桌的教学与互动模式,

既可以对幼儿进行观察,

让幼儿教师及时的掌握幼儿动态,

也能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

发展幼儿的思维。

2.

转变教学模式,

凸显幼教生主体地位,

提升幼教生专业素养

师范教师在进行课材理论知识教学时,

对于幼教生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

应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

鼓励幼教生进行自主学习、相互探讨,

教师在课后及时进行总结。在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上,

可分为综合能力和单个能力训练两种任务。如在进行“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章节中,

教师可设置的单人能力训练任务为:讲童话故事训练、主体设计活动、幼儿表演等,

综合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引导幼教生设计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

并有效执行,

以培养学幼教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教学活动地开展,

能够有效培养幼教生独立学习能力,

激发幼教学生探究能力,

进而为幼教生将来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科学利用教学观摩,

帮助幼教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在师范专业教学中,

教学观摩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教学案例向幼教生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

帮助幼教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观摩时,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

通过对媒体播放典型的幼教视频,

引导幼教生便观看、边思考、便记忆,

鼓励幼教生对幼儿教学活动结构、教师的素养、幼儿行为、活动改进环节等进行深入分析,

鼓励幼教生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融合,

使学生充分掌握各类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

并具备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仪态、教学语言等基本教学素质。

在进行幼儿观摩教学时,

师范教师应积极引导幼教生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帮助学生掌握幼儿的认知水品、言语特点,

使幼教生在将来的幼儿教学中,

学会尊重幼儿,

能够因材施教,

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的设计游戏与教学计划,

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五、优化培养模式,

注重幼教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幼儿教师实践知识、实践技能与其专业素养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没有实践知识作为后盾,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提升。在当前部分学前教育机构,

对幼教的实践技能与知识要求低。如有些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

只看学历的高低,

忽略了其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这体现出社会及学生对幼教生实践技能的不重视。此外,

幼儿教师在入职后,

进行的培训与教育,

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致使幼儿教师职业素养难以有效提升。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学校、社会都应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为幼儿教师搭建实践技能与继续教育培养平台,

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

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鼓励幼教

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从而实现幼教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幼教生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前提。教育机构、学校、社会只有通力合作,

关注教学细节,

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才能实现幼儿师范

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幼儿教育关系到幼儿的习惯养成,

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