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乡镇城市低保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20 12:15: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乡镇城市低保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亿元、增速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速9%,投资2.5亿元的光伏扶贫项目现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民生工程逐步改善。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助260元,累计发放320.9万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166元,累计发放2053.4万元;累计发放孤儿生活补贴330.876万元;实施临时救助94人次,支出救助资金8.8万元;资助16名退伍军人报考驾校。
(三)食药工商质监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逐步巩牢乡村监管网络。调整了274个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新城镇、竹核等5个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已全面运行,有25名工作人员到片区所工作,已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的新城镇、四开乡等9个乡镇授牌。二是全面推行持证服务。目前完成持证餐饮服务166户,A级2家,B级8家,82所学校食堂持证率达100%。三是强化食品药品监督力度。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积极开展对食品、药品、化妆品经营监管力度。
(四)防震减灾工作推进有序。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维护,加大对“三网一员”、47个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群测群防培训,举办“5.12防灾减灾日”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五)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以“量体裁衣”式服务为抓手,为全县持证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县残疾人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开展,慰问补贴如期发放到残疾人手中。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上半年,民政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着“为上分忧,为下解困”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创新,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2020年度上半年我镇民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低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有序。
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一直将低保工作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严格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的原则。特别是2019年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始终做到低保程序全程透明,向群众公开低保政策、保障标准、保障金额、发放程序、发放时间等;对低保申请对象坚持入户调查,细致审核,对申请保障的人员名单、确定的保障对象情况、补助标准坚持镇村两级公示;始终追求动态管理,根据农户经济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低保名单,对困难群众符合政策的“应保尽保”,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家庭经济条件好转的及时退出。按照民政局低保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健全低保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2020年6月份止我镇享受农村低保XXX户XXXX人,城镇低保XX户XX人,截止2020年6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金及价格补贴XXX万元。
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
我镇始终坚持做好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工作,切实加强和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动态管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依照五保供养对象政策界定,每年核定。确保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五保范围。对不符合政策规定人员,重复享受五保、低保待遇人员,进行调整、退出。截止2020年6月份共发放五保生活补助196万元,门诊医药救助10万元,住院护理补贴10.3万元,丧葬费补贴2万元,XX、查湾二所敬老院运营补贴9万元。遵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原则,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或年老体弱情况,及时由分散供养转为集中供养,对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料人员,全部送入XX厚德养护中心,2020年上半年全镇入住厚德养护中心3人,上半年入住厚德人员达17人次(其中死亡2人)。认真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五保金发放工作,确保每季度五保金准确打卡发放到位。加强全镇两所敬老院安全工作,分别与两所敬老院签订安全责任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对敬老院消防设施进行更新、维护。2019年由国家投资1380万元兴建的XX镇敬老院工程,主体工程已结束,水电及外装修工作正在进行。
三、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
镇民政部门一直坚持做好受灾申报工作,认真上报灾情,及时组织人员到实地了解灾情,并积极帮助他们开展灾后自救和互救工作,使灾害降至最低,做好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工作。截止2020年6月份共发放一批次临时救助4万元,乡镇备用金救助3万元,镇、村二级救急难共发放救助资金10.8万元。
四、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有力。
为切实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权益,民政办常年与各村保持联系,发现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截止2020年6月份共发放生活补贴9.3万元。每月与村联系核实保障情况,确保每月孤儿生活费打卡发放到位。
五、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第一时间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
以建立“救急难”二级平台为主线,积极开展“救急难”救助工作,“救急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上半年村级“救急难”互助社共发放救助资金10.8元。
六、努力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我镇截止2020年6月份为106名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X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贫困户中残疾人给予生活困难补贴XX万元,对XXX名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XX万元。为困难人群提供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款X万元,解决了这些患者的燃眉之急。
七、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2010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1、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1—6月,全县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6150户9316人,发放城市低保金802万元,人均月补助143元,低保覆盖面占全县非农人口的6.9%;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4125户35107人,发放农村低保金964.8万元,年人均补助标准700元,低保覆盖面占全县农业人口4.38%,全部通过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上半年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4125户35107人进行了全面审核,共取消不符合条件1942户4287人,新审批2290户4500人,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同时,认真做好县重点工程被征地农民低保工作,全县被征地农民享受低保共计4016户14578人,1—6月份共发放低保金483.7万元。
2、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及时开展春荒救助工作。上半,全县下拨冬令救灾款90万元,救灾棉被1000床,重点解决灾区五保户和困难群众生活。下拨春荒救灾粮80万斤,解决春荒期间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修订并印发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落实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责任制,规范了部门预案的衔接工作。建好春荒、冬令灾民救助统计台帐。三是成立防灾减灾委员会,在全县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和地震救灾实地演练,通过宣传教育和实地演练,让广大群众学习和掌握公共安全意识,灾害知识,防灾、减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四是积极开展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全县总计接收捐款925895元,捐赠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3、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上半年全县完成五保评定7595人,其中集中供养2660人,散居4935人,集中供养率35.1%。五保供养经费投入535.5万元。集中五保年供养标准人均1800元,散居五保年供养标准人均1200元。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2010年县政府再次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县民生工程。投入515万元建设资金,新建和扩建5所乡镇敬老院,新增住房307间,新增床位614张,整个工程将在10月底前全部竣工。敬老院工程竣工后,全县可集中供养(居住)3274人,集中供养(居住)率达40%以上。
4、城乡医疗救助有序开展。上半年修订出台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同时,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作为救助的重点,在救助资金和救助力量上尽量倾斜。今年省下拨医疗救助资金465万元,县财政配套37.2万元,共计502.2万元。1—5月份发放医疗救助金112.5万元(其中城市10.46万元,农村102.04万元),救助人次7816人。与此同时,实现了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对接。
(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点保障对象合法权益全面落实
1、双拥工作有了新发展。一是春节期间,协调各级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拥军优属和各种送温暖活动;二是及时调整了县双工委领导成员,召开了县双工委成员会议,对2009年双拥工作进行总结,2010年双拥工作进行了部署,向全县各单位和驻军下达了双拥先进单位考核验收标准;三是继续开展县双工委成员单位结对帮扶33户特困优抚对象工作,并发动100个社团组织结对帮扶100名优抚对象,共投入款物6万多元,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市政府: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通知的要求,现将木兰县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年初以来,全县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县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起步年又快又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实现73914万元,同比增长13.5%,全口径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528万元,同比增长18.1%;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79万元,同比增长45.9%,占年度计划的55.4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710元,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7600万元,同比增长9.9%。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沪哈农业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上半年两地签订了5项合作协议,新组建了4个水稻生产合作社,入社面积达到3.6万亩,辐射面积达到30万亩;投资46万元为合作社社员免费提供了423栋水稻育苗大棚钢架和机插秧育秧盘。上海奉贤区农委与我县农委各出资10万元,继续共建三胜水稻合作社300亩良种繁育基地。此外,两地还开展了30亩白对虾养殖示范和甜叶菊等特色种植项目合作。
2、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扎实推进。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年,全县共有1个镇9个村被省、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村。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制订了县和试点镇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组织了理论辅导和专题报告,完成了试点镇村基本情况调查,并上报省市新农村办。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到试点镇村开展调研,确定新农村建设项目26项,其中:中心屯白色路面建设8项,桥涵4项,水利工程2项,人畜饮水8项,贫困户劳动力转移1项,学校维修1项,养殖场维修1项,贷款贴息1项,落实资金343万元,26个项目前期的各项准备已经全部,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施工。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1.33亿元的香磨山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获批准,已到位资金300万元,下半年即可开工建设;白杨木水库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9.5%,完成投资6853万元,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8.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1.2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6台,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今年已争取到农机补贴项目5项,补贴资金370万元,146台水稻插秧机已全部下摆到农户,已批准立项的农业开发项目3个,中省直投资550万元,上半年累计投放农业贷款2.80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4017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完成农民工引导性技术培训5600人,职业技能培训2081人。
(二)工业生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1、优势行业作用明显。蓝艺集团、海外化工、华丰公司、金桥啤酒等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对全县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蓝艺集团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4197万元,海外化工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789万元。
2、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蓝艺集团开发的雪尼尔、针刺纯毛、绳编长绒及机绣等系列产品、华丰系列白酒、咖啡啤酒、"香磨山"和"哈哈木兰"牌大米等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创出了地方名牌或省市名牌,市场前景继续看好。
3、重点技术改造取得新突破。一是启动肥牛公司生产,完善技术装备水平工作进展顺利。上海汉德集团收购木兰县肥牛公司工作于1月4日完成产权交割,并在木兰重新注册,于3月10日进行了试生产。现已屠宰肉牛536头,加工冰鲜肉80多吨,实现产值200万元。二是热电厂计划投入技改资金500万元,新上35吨锅炉,扩大7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的工作,已经有序展开。购置的锅炉及附属设备,近期即将到货,4000多平方米的配套厂房已经委托省林业设计院开始设计。三是海外化工万吨膨化硝铵炸药生产改造项目顺利启动。目前,已投入资金285万元,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技术转让及设备购置合同,完成厂房选址并委托沈阳设计院进行设计,力争年末试生产,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实现铵锑炸药产品更新换代。四是启动3万吨咖啡啤酒厂迁址新建工程。
(三)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矿产、林木、旅游等资源进行招商。其中,投资4800万元的东兴镇刘忠沟铁矿开发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之中。哈尔滨轩辕集团拟建蒙古山森林公园风车度假区,计划总投资8856万元,已投资1400万元购买了林地,编制完成了旅游设施建设规划,现正在论证启动阶段。上半年,主渠道向上争取项目计划资金2.27亿元,到位5256万元;引进域外签约项目10个,合同资金4.85亿元,到位5285万元。
(四)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正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已分布到国民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并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上半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总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增加值3.1亿元,同比增长24%。初步形成了以蓝艺地毯、海外化工、大贵柳编、恒广木业、华丰白酒、金桥啤酒、沈大石棉瓦、先宇电器和小而全零售商店等为重点的一批民营企业群体。
(五)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1、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局办公楼及住宅小区、县医院综合楼、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教育校舍改造、农村乡镇信用社改造等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哈肇公路、木白公路,石太公路等道路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通过对自来水公司东、西水厂的改造,使木兰镇的日供水能力增加了1500
吨。
2、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完成了全县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在8个乡镇进行了《环境警示教育》巡展,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主题的环境专项整治,取缔了“15小”、“新5小”企业,改善了环境质量。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以“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三项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木兰镇内的“违章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4、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木兰镇内今年新栽花卉15590株,新栽、补栽树木2583株,完成了振兴大街拓宽改造50盏路灯、2500延长米电缆、500块路沿石的拆除清运工作。集中清理了木兰镇北城壕,清运土方4000立方米,彻底改变了附近居民及农田汛期受淹和卫生环境脏、乱、差的局面。
(六)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教育卫生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普九成果深入巩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得到强化,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全县共评出市级优秀师德先进个人313名,木兰一中、职教中心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它教育用房改造工程正在筹建中;卫生工作不断加强,新发《食品卫生许可证》275家,取缔非法行医21家,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9%;科技体系不继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加速;开通了木兰科技信息网,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人口出生统计质量明显提高,违法生育处理得到加强;完成了木兰镇城区数字有线电视网络架设,电视频道总数位居11县市之首;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检查,责令整改15家,停业整顿2家。
2、社会秩序明显好转。集中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盗一抢”和“追逃会战”等专项战役。今年,共打掉涉恶违法犯罪团伙2个,破获涉恶犯罪案件20余起,抓获逃犯2人,抓获涉恶团伙犯罪嫌疑人9人;上半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42起,破获26起,破案率为61.9%,破案率上升了28.6%。
加大了对易燃易爆品管理、整顿力度;严厉打击了“×××”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了“三台合一”建设,在县城的重点单位、要害部门和主要路段安装了闭路监控系统,为刑侦提供了第一手准确资料;“四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市委验收;制定了“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成立了普法讲师团;加强了公证和律师工作、法律援助工作;1-5月份,律师完成案件45件,公证处完成办证596件。
3、安全日趋稳定。举办了《条例》培训班,建立了木兰县工作网站,完善了工作制度,一大批案件得到有效处理。全县上半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112件次,排查调处83起矛盾纠纷,复查了22起案件,有效控制了越级访的发生;安全生产持续好转,举办安全培训班三期,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470人,为118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开展了消防、水陆交通、企业生产、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民爆物品、建筑、“锅、容、管、特”等项安全专项整治,检查各类企事业单位300多家,查出隐患50余项,组织综合性大检查6次,专项检查40余次,共下达整改指令书150余份。
4、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上半年安置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人员2080人,完成计划的69%;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5%以内;城镇领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612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达到410人;城镇劳务输出达到1825人;征缴保险基金1870万元。春节期间对全县8个乡镇794户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下拨救灾资金
30万元;制定了城镇低保申请公示制度,严格审批程序;进行了一次低保普查工作,及时将符合低保的120户、363名城镇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全县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920户,7185人;在建国乡完成了全县农村低保调查测算试点工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足;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总量比重小,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区位条件差,特别在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上,缺少竞争优势;四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拉动能力弱,还没有形成区域化发展的格局;五是工业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除地毯产品外,其它产业都没有形成规模,产品知名度低,竞争能力弱,尤其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产业。六是城市载体功能相对落后,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要认真研究对策,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沪哈农业合作。把水稻合作社项目做细做实,把“哈哈木兰”品牌做大,把木兰的优质米产业做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加快组建肉牛生产合作社,建设肉牛生产服务体系。
2、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统筹协调,切实推进各个试点村镇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全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目标。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为今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3、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传输工具,宣传政策、介绍木兰,招商项目,寻找招商引资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增强接轨哈尔滨的意识,做好承接哈市产业转移、企业迁址这篇文章,使我们尽快在企业融资、技术服务、人才、品牌等方面融入哈尔滨市。三是抓住重点,突出抓好刘忠沟铁矿开发、金桥啤酒易地扩建、污水厂建设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四是搭建平台,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建设。
4、推动县域工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扩张地毯产业,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壮大优质肉牛产业龙头。协助柳编集团整合现有资源,增加花色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产品抗风险能力。壮大优质米产业龙头,整合我县米业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壮大制药产业,抓好益生堂制药、天龙制药、柳河制药厂的达产和扩产工作。壮大化工产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扶持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改善民生、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重点,狠抓农村安居工程,为建设“实力、魅力、活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
(四)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期推进的原则;优先安排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中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五)坚持近期恢复与长远减灾抗灾和发展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三、安居工程对象的核定及程序:
(一)农村安居工程对象主要是指农村居民无房户;长期居住茅草房户;地基塌陷,墙体严重倾斜、裂缝,房顶严重脱瓦、坍塌漏雨不能保证安全的居民户;地处低洼、滑坡体周围等危险地段无法居住无自救能力的农村居民户。其中优先保障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特困群众。
(二)凡属以下情况的不在实施范围之列:
1、农村居民已划批新庄基建房,但旧庄基仍未腾出属于危房的;
2、长期在外打工的且在打工地或城市已有住房的农村居民现有的危房(窑);
3、在外工作的职工干部在农村的危房。
(三)农民安居对象的核定
确定安居对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把关、保证重点,区民政局、镇人民政府要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反复比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分类排队,将家庭最困难、最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贫困群众优先纳入范围。
(四)贫困群众安居对象核定程序:
1、困难群众自愿申请,
2、所在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
3、村民委员会统一审查上报;
4、镇(办)人民政府初审;
5、区民政局复核,报区政府审批。
(五)农村安居工程工作资料收集:
1、有建房任务的镇(办)要做好贫困群众安居工程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逐户建档立卡,统一由区民政局存档。
2、贫困群众建房档案主要包括:贫困群众要求建房申请书;贫困群众填写完整的《区安居工程申请批准表》;困难群众建房前后的住房对比数码照片;各镇办与建房户签定建房协议等其它相关手续和资料。
四、安居工作任务
根据上级关于此项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按照保证重点突破、相对集中连片、点面结合推进的原则,我区安居工程核定为95户300人,主要集中在双照、两个乡镇。其中镇58户168人、37户132人。
五、安居工程资金筹集、补助标准及办法
1、安居工程资金主要通过建房户自筹、群众互助、亲邻相帮、政府补助等多渠道解决。
2、安居工程政府补助标准为每人2400元,区财政筹措20万元,主要用于对单人独户家庭建房予以补偿。
3、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的发放依据建房任务完成情况由区镇两级完成验收后,以户为单位由区民政局予以拨付。资金的拨付必须由建房对象签名、盖章。
六、安居工程实施步骤
我区农村危房的普查统计工作已于年三月全面展开,全面普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今年的建房工作由现在开始到十一月底全面完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宣传、排查、上报、确定对象户阶段。各镇办按照“农村安居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广泛宣传、认真排查,确定上报建房对象。切实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户主申请、乡镇初审、县局审批”的申请审批程序,对农民安居工程帮建对象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将生活困难、居住条件差的农村群众纳入安居工程范围,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现象的发生,区政府与镇、镇签订目标责任书,镇办与对象户签订完成任务协议,同时完成建房贫困群众花名册的登记造册汇总工作。
2、第二阶段:为“农村安居工程”具体实施阶段。分别由镇、组织实施。两镇要采取切实措施,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力争于10月20日前完成建房任务。建房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依照我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尊重民俗和习惯,量力而行,便于群众生产生活。区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检查,督查工程完成情况。对完成建房任务经验收合格的建房户由区民政局发放建房补助资金。
3、检查验收阶段。区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的建房工作情况全面进行检查验收,做好省市检查准备。
七、安居工程工作措施
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理念,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现在开始到11月底,要完成95户300名贫困群众的建房工作任务,任务重、时间紧,相关部门、乡镇都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民生工程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安居工程顺利完成。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区上成立区安居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安居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刘任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两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并成立建房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建房工作。
2、安居工程建房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区政府统一协调,明确和落实各镇(办)、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区民政局负责资金筹集、使用和督促检查;
区财政局加强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及时划拨资金,确保按时拨付;
区城建局负责贫困群众建房的规划设计和工作质量检查;
国土分局负责办理宅基地使用等手续,并给予优惠;
区审计局、区监察局负责监督审计贫困群众建房资金的使用情况。
区安居工作领导小组与乡镇签订贫困群众建房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建房的任务、质量、步骤及完成时间。两镇要落实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将任务一对一细化,并与建房户签定建房协议,及时解决困难群众在建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对因贫困等原因无力建房的群众,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建房款物,使困难群众早日动工,早日搬进新居。
4、强化监督检查。贫困群众建房工作,必须纳入镇(办)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内容之中。对下拨资金、建房对象、补助标准、检查验收等情况及时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全面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农村“安居工程”实行周报制,、镇每周五上午10时以前向区民政局上报建房工作进度,区民政局每周定期检查,及时掌握各镇实际建房进展情况并将汇总情况予以通报;每月向区安居工程领带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医疗制度,规范医院管理。
医院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行政、医疗、护理、财务、职责五大类规章制度。为确保制度的落实,还制定了明确的考核细则,如《临床医疗考核细则》、《临床医技考核细则》、《护理质量考核细则》、《服务质量考核细则》等。内容涉及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传染病防治、药事管理、仪器设备、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0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控两级网络,形成了院控、科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基本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
按照《医疗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医院明确了医疗质量奖罚制度,每月检查测评,按分数计发绩效奖。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利用全院行政业务大查房、百分比考核、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测评,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组织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科的质量管理及医疗文书、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尤其重视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为确保医疗安全,每年院方与各科室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明确了医疗安全责任、要求、目标和奖惩措施。认真接受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由于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医院没有发生重大差错,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医疗水平。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院拟定了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急、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至今年5月建立急诊抢救室,截止目前,已收治急、危、重症病人103人次,有力提升了医疗急救能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医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保持技术协作和人才共享优势,特邀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担任学科带头人;全力打造了一系列特色科室,基本满足了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诊疗的需求;倡导“无痛微创”的特色治疗。在原有医疗设备的基础上新配置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大型c臂x光机等前沿科技设备,一系列妇科、外科、不孕不育科的微创手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新农合。并成功开展颈椎/胸椎等管内肿瘤摘除术等多项大型骨、外科疑难手术,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减轻群众负担,做好民心工程。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规范收费行为,公示价格信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投入社区公益医疗服务。如,在开展城市医疗卫生工作建设中,我院积极主动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心”送医送药到社区,对社区医务人员免费培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在襄城区率先成立vct自愿咨询与检测门诊,为襄城区的相关人群提供规范性艾滋病咨询、检测、关怀等服务平台;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门诊,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所辖各社区集中开展健康普查和预防知识宣传;对低保病人提供“七免十优惠政策”,对新农合病人在按政策报销的基础上,实行门诊诊疗优惠20%;不定期深入社区、乡镇义诊,送医送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2010年市人民医院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10年我院门诊接诊人次近4万余人,住院病人达1900人,与去年相比上升近百分之八个百分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院卫生工作现状与卫生部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大敢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2]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家金融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突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主题,准确把握形势,坚持科学依法理财,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和28.3%。半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植壮大财源,全力支持经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多极支撑、多点带动的方式,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推动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培植壮大财源。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级争取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治污减排等上级扶持资金8183多万元,促进企业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落实市里出台的经济发展激励政策,市财政拿出5亿多元资金,用于落实市里出台的鼓励企业科学发展、退城进园、旧城改造、楼宇经济等扶持政策,带动全市的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换代升级,助推生物工程、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舜域、舜邦两个融资担保公司,为同翔机械、四达工贸等35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52亿元,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并积极推进信得科技、美晨科技、希努尔男装等企业上市工作;针对今年国家规范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及其下设的水务集团、旅游开发公司等从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取贷款11.55亿元,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山区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孵化器、恐龙谷、工业品展览馆、城市道路扩建等12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
2、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组织开展了财源调查分析,及时准确把握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税源动态,全面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重点企业的影响程度,摸清全市税源底数;完善综合治税网络,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严厉打击使用非正规票据行为,突出抓好建筑与房地产业、房屋租赁业等税收的征管,使其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对投产达效的工业和服务业大项目税收,跟踪管理,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对2005年以来市里出台的工业、商贸、楼宇和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以及享受优惠政策情况进行核查清查,共涉及162家企业、251个项目,促进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上半年共实现税收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和所属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完善“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机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要征缴力度;开展土地清理普查,增加政府土地收益和土地使用税。上半年,全市实现非税收入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5%。通过加强收入征管,真正把治税管费成效反映到增强财政实力上来。
3、突出民生保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通过从严控制用水、用电、用油等一般性开支,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取消临时预算,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集中财力保障教育、农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保、治污减排等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事业支出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占财政支出的64.7%,其中教育支出4亿多元,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特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提高城市学生公用经费标准、教师工资挂钩等;“三农”支出1.1亿多元,重点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畜禽疾病防治防疫、山区绿化、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医疗卫生支出8558万元,主要用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支出9605万元,用于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老人供养、敬老院建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生态环保、科技文化等其他重点支出1亿多元,促进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120万元,围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搞好规模化、区域化、高科技开发,主要实施了贾悦镇万亩水毁工程修复项目建设、林家村镇障日山系麻姑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和落实产业化经营项目等。
4、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经济运行质量。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注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从创新制度、规范办法、完善机制入手,积极探索科学理财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研究制订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暂行办法》和《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搭建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程序,完善了审批手续,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如在财政投资评审方面,严把了事前预算评审关、事中跟踪控制关和事后结算审核关,强化“三个阶段控制”,在一些大的政府投资项目上落实“三级审核制度”,最大限度节省了政府投资,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半年完成财政投资项目评审34项,评审额52577万元,审减额8140万元,审减率达15.5%。财政监督方面,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库区移民补贴、扩大内需、社保、公共安全教育和农林水事务中央财政支出等专项资金铁检查等,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和使用效益;在财政内部开展了乡镇财政执法大检查和合并单位的财务移交工作,并进行了机关内部审计,真正把加强财税监督落实到规范财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上来。
5、盘活国有资产,实现政府收益最大化。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抓住农村居住点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支持加快农村社区非中心村居民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步伐,扩大农村与城区土地置换数量,将置换的城区土地加以储备,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增加政府收益,通过调查摸底,将城区及潍河两侧26宗共约9000多亩土地纳入了土地储备范围,上半年以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38宗,总面积1553.9亩,实现土地总收益10.11亿元,政府净收益2.34亿元;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全市的矿产、水、砂、林木等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上半年实现砂矿收益930万元;进一步加大楼宇项目的管理和销售力度,上半年共完成商业及住宅销售额1000多万元。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创新思维,着力抓重点、攻难点、突关键,不断推进财政工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核心,培植壮大财源。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产业优势和发展实际,进一步拓展财源建设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和资金使用方式,努力巩固壮大支柱财源,培植做强特色财源,注重抓好新兴财源,推动政持续增收和经济快速增长,为打造区域经济文化消费中心提供有力保障。在积极运用和落实好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低碳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是以“挖潜力、控支出”为主线,大力增收节支。收入方面,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落实协税护税和纳税举报奖励制度,严格控制缓缴税款的审批,继续拓宽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加大非税收入日常稽查力度,完善土地储备办法,强化土地控管,抓好城区土地清查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土地储备量,努力增加土地收益;综合运营好城市资源,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支出方面,牢固树立“节支也是财源”的观念,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取消临时预算,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集中整合一切财力用于重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