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02:39: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三上化学知识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初三化学;酸碱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30-01
酸碱盐作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知识,在初中化学的重要地位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一部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却又是最头痛的地方。下面,我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怎样让这部分的学习变的简单。
一、调整学生对酸碱盐的学习态度
不少学生在学习酸碱盐之前都认为化学只是随便记一记或者凭借生活经验就能解决,认为不需要花什么功夫便可掌握。所以,在遇到酸碱盐的学习时仍然抱此态度,不愿花心思动脑子动手,结果越来越觉得听不懂,因此放弃学习化学,甚至之前对化学产生的兴趣也随之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知识忘记了,新的知识学不会,并且即使是旧知识出现在酸碱盐的题目中,也开始认为自己不会做,甚至直接跳过,对酸碱盐知识有了逃避的想法。
当然,还是有部分学生对酸碱盐的学习感到很轻松的,他们能够掌握解决酸碱盐问题的规律,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给自己带来信心,对化学的学习还是抱以浓厚的兴趣,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中,最终对知识掌握度牢固。
所以,让学生树立好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进行酸碱盐教学的基础。让学生知道酸碱盐的学习相比之前要更灵活多变,但是也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存在一定规律,不能够忽视但是也不是很难学。
二、了解学生的困难和易错点
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学生普遍感到思维混乱,知识繁多,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情绪,进而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所以,在酸、碱、盐的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现象,那就是两极分化。对于那些对化学拥有极大学习兴趣,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学习就很简单,他们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对于部分不愿意在学习上花功夫的学生来说,就简直是走在迷失的森林一样,完全摸不着北。
在酸碱盐的题目上,可以说是一个小综合,大量新题型出现,比如共存问题、推断、除杂、实验题等,这些由于之前接触的少,一时之间没有掌握解题方法,而出现了很多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概念不清,缺少相关知识储备
2 解题、答题不完整,想问题过于简单,缺乏严密性。已有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解题时,过于偷懒,没有必要的过程。
3 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困难之后,就能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进行中强调,使学生尽量避免犯错。
三、有效的酸碱盐教学方法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成绩优劣的分化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质量不高已将成为制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是,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教师便于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从这一角度看,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在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酸碱盐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分析归纳总结。
(一)重新整合教材,夯实知识基础
酸碱盐教学,不能只重结论不重过程,我们要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主动去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去体验新知的获得过程。发挥酸碱盐知识结构和实验的优势,激发、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突破酸碱盐的教学难点问题。在教学时尽量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神秘感和求知欲。
(二)分化难点、逐步突破从微观离子入手对酸碱盐内容进行教学
对于酸碱盐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应该通过从微观方面解释为什么反应会发生。例如复分解反应发生对生成物的条件是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通过个别的演示实验并不能是有些同学信服,他们会觉得有某些特例知识老师没演示而已。如果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存在状况,他们就能明白过来了,同时也很情愿地接受老师所教内容。
(三)创设探究实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创设充满疑惑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探究思维解决疑惑,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心中疑惑的,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学会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可以说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教学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传业授道解惑”,通过教会他们解决一个疑惑从而解决更多的疑惑。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进行发散拓展,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的同时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五)记忆口诀激发兴趣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策略 创新 竞争
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是政治课教师孜孜以求的梦想。要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在教学过程中,政治课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什么是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呢?还是让我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来源,求知欲是学习进步的动力。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产生好奇,进而产生求知欲。 笔者认为,人总是对新鲜的东西才感到好奇。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一个“新”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地说,可从三个方面去做:首先,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政治课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努力营造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新感觉,实现新突破。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不能全部拘泥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而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所取舍和补充。对书中某些现存的结论,观点,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教师不惟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教,而以一个“新”字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是语言表达的创新。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言艺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每个政治课教师都要加强学习和修养,争取以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吸引住学生的好奇心。
二、引入竞争,巧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求胜心。
没有竞争就没有胜负,没有胜负就不会产生求胜心。政治课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这种机制下争先恐后地学习、探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上的各种竞赛,这是引入竞争机制的最好的办法。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学生成绩好的、差的都有,能说会道的和不善言谈的都有,男的女的都有,分配大体均衡,这样就不但可以防止某些组在竞赛中总是优胜而产生骄傲的情绪,而且又可以避免某些组总是落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具体的做法是:〈一〉教师每节课都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探究和解答,比哪组同学做得好,分别记录各组成绩和名次;〈二〉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每人每次都给以评分,定期分组抽查,各组抽出相同数量的作业本,分别对其加总分,按总分给各小组排出名次;〈三〉单元考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考,按抽中者记成绩加总分,排出名次。
这样,每个小组每堂课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小组每次作业评比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个组每次单元抽考都有争优胜的机会,每个学生时时都有争创佳绩进而为本小组争光的机会。学生的求胜心被激发出来了。有了这种求胜心,教师还愁班上没有好的学风吗?
三、建立学生合作学习的机制,淡化学生个体间的妒嫉心和后进生的自卑心。
合作与竞争是两个相对的词。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学习,必然产生不良的后果。无数事实证明,按考试成绩给学生个体排名次并分成绩高低给以奖惩的做法,势必导致少数尖子学生骄傲自满,大部分学生信心尽失,甚至后进生嫉妒尖子学生的结局。但如果把竞争的面扩大一些,由个体间的竞争扩大到小组间的竞争,把每次考试成绩排名的竞争扩大到每堂课、每次作业评比的竞争,就会出现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新机制。因为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各组成员团结起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就是暂时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会因别人的热心帮助而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合作学习的气氛使学生个体间的嫉妒心和个体的自卑心就淡化了,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以竞争促合作,以合作迎接竞争的局面,为政治课学习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机会均等,消除学生学习的惰性
惰性人人都有,学生也不例外。有的学生能够自觉克服,但大多数学生则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克服。在政治课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少数尖子生克服惰性,激励他(她)们努力学习,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则是打击了他(她)们的积极性,助长了他(她)们的惰性。大多数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从不与自己交流,仿佛上课与自己无关。于是课堂上讲小话的多了,睡觉的多了,“请假”的多了,最后教师对全班纪律、学风的信心丧失殆尽,还谈什么教学质量呢。
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师必须给予全体学生均等的交流机会。无论是课堂上讨论问题发言,回答教师提问,还是作业评比、考试评比等等,都应该这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机会均等呢?是不是每堂课的四十分钟,每个学生都要回答一次教师的提问呢?是不是每次作业评比、每次大考小考都要为全体学生排出名次呢?后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解决机会均等的最好办法是抽签。抽签法的实行,迫使每一个学生由于担心抽中而做好准备,没有逃避偷懒的余地。这样,就可以消除所有学生学习上的惰性,进而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
五、作业的形式多样化,难度适中,贴近学生的生活,防止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
笔者在任教初三政治课时,曾做个这样的实验:在初三上期时就把初三政治全学年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毕,初三下期时专门用大量的试卷当作业,进行“题海练兵”,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艰苦训练,各种怪题难题都让学生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提高。我拿初三上期末考试的相同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人平成绩只提高了0.5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仔细分析,发现用试卷代替作业,形式单一,越学越难,远离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了对政治课学习的厌烦心。学生不但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原有的一些知识也会因厌倦、烦躁而遗忘。
可见,厌学是失败之源,而形式单调和内容过难则是产生厌学情绪的根。首先,作业的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可以是口答题或笔答题,可以是个体回答或小组回答,也可以是选择、判断、论述、分析题,还可以是调查报告、手抄报、知识抢答赛等等。形式多样而有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作业内容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生活,是防止学生对政治课复习产生厌烦心的好办法。“难易适中”,才能使学生觉得“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过难过偏的问题,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做而生厌。远离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难以捉摸;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政治课学习确实有用,进而下决心学好。例如,关于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等国策的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计划生育和环保的宣传活动,甚至参加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的环保行动,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不讨厌,还会爱上它。
六、重视学生成绩和每一次进步,防止学生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学生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学生上进心的重要表现。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则教师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是白搭。实践证明,要学生关心自己的成绩,首先要教师看重他(她)们的成绩;要学生争取学习的进步,首先要教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她)们的进步。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
课堂是学生的。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喜欢的课堂才可能高效。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面向全校5000余名学生调研: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请把你喜欢的课堂的10个要素写下来,从最重要的开始。
汇总全校学生的回馈,前十位要素几乎都和高效、愉悦有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学生参与面广”……
孩子们告诉我们,理想课堂应该是“高效愉悦”的。
现在的课堂离高效愉悦的目标有多远?按入职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三类分别进行课堂跟踪,全面记录专家组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满意度测评、达标检测等若干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就会发现,现在的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距离,愉悦但不高效的现象出现在不少课堂上。
面向学生的追问和对课堂现状的调研,改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各学科共同探索,最终形成了“新课堂”的五步教学流程: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展示质疑——精讲点拨——反馈落实。
新的教学方式实行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
部分教师机械地执行“新课堂”流程,严格按照课堂教学步骤讲课,导致有的学生和家长反映:课堂上很热闹,但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掉。
研究小组共同走进了一个班级,一连听了这个班的7节课。课堂上进行各种数据记录,课后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那节生物课学生最喜欢,课堂气氛活跃;问题环节多,师生互动面广量大。但测评结果显示,生物课是达标最低的一节课。
问题出在哪里?
与老师们仔细回顾和分析这节生物课的全过程,问题终于找到了:课堂只停留在表面的活跃,有“形”无“神”,课堂上假问题多,把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环节呈现,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入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愉悦又高效?
再一次展开调研,“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调研分教师、学生两类对象,高效、愉悦两个层面,正向、反向两个角度进行。每个纬度都是先进行开放式调查,生成相关要素;再在全校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关注度。当发现教师、学生对同一内容的关注度差异较大时,又进行了交叉调研。八个纬度几百个数据出来了,数据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建设“高效愉悦”的理想课堂该关注什么。(图一)
要关注教学内容。八个纬度中,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均位于前三位。在对教师进行的“愉悦课堂要素”调研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被排在了第二位;在对学生进行的“高效课堂要素”调研中,“学习内容有趣”被87%的学生认可,排在第一位。
要关注师生配合。“教师愉悦课堂”调研中,教师对“师生配合”的关注度最高,为97%;学生的关注度为85%,排在第二位。“学生高效课堂”、“教师不高效课堂”、“学生愉悦课堂”、“学生不愉悦课堂”中,教师、学生均提到师生配合问题。
要关注教学环节。师生对教学环节的关注度很大,尤其是教师。教师关于“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中,教学环节被91%的老师认同,学生也给予85%的关注度。“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被学生认为是课堂不愉悦的第二位原因。
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特别得到学生关注,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有趣”是“愉悦课堂”的第一要素、“高效课堂”的第三要素。反向调研中,“教师的讲课方式单一、不新颖”成为“不愉悦高效课堂”的重要理由。
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捕捉到了,课堂教学的探索也就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我们设计了“课堂教学流程效益网格图”,改变了传统课堂评价方法,关注课堂测量,用数据说话,走出了一条“用数据管理课堂,对流程微格研究”的课堂研究之路,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造”便由此拉开帷幕。
宋君艳老师在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从教学实践来看,‘提问’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通常会因为紧张而高度集中注意力,但观看录像发现,当一名学生起来回答时,其余同学非常放松,要么傻笑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么偷偷地与同桌说话。”看到了问题,也就有了破解的办法。她认为,这种提问方式是低效的,应该改变。现在,她的课堂上经常采用同桌互查、老师抽查或组长跨组检查等方式,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互动,课堂效能大大提高了。
语文学科探索出了“一主两翼,三线并推”的主题学习模式,数学学科有了“五环节”有效学习策略,政治学科形成了“案例教学法”,物理学科开展“模块教学,整体推进”,化学学科实施“情境递推,愉悦体验”,地理学科进行“小模块整体教学”。
“高效愉悦”的理想课堂逐步形成,不仅涉及每个学科,而且每个教师。广文的学业质量持续保持高位领先。
“男生英语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2007年,广文中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毕业前夕,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毕业生的“初中各学科知识点难度认同值”调研。在各学科的调研结果中,英语学科的结果格外“醒目”:在初中英语102个知识点中,男生对所有知识点“难”的平均认同,全部高于女生的平均认同。(图二)
难道是潍坊市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分析广文中学2006年、2007年两年新生入校分班考试的成绩发现,英语的高分段学生都是女生居多,而低分段学生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初一新生入校,就存在男女生整体英语学习的差异。
学业质量测评的显著差异告诉我们,这一定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是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
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存在了多年,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力求解决的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45个英语老师分成三个小组,围绕“男生英语危机的原因及突破”开展头脑风暴,几十条要素被排查出来。最后,三个小组共同排序,“男女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排在第一,“发音障碍”位列第二。
由于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差异,相同年龄入学,男生和女生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造成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初中学校已无能为力。
我们把解决“发音障碍”作为解决男生英语学习危机的切入点,从音标入手,从学前入手,开发设立了一门衔接课程:英语学前引桥课程。
初一新生入校之后,教师不急于教授初中英语课程,而是首先把小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将其与初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把音标教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讲授,推行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以解决男生“发音障碍”问题。
“引桥课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男生英语危机”,而且还被“引”到了数学学科,并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发现”并没有就此停止。
初中学生的“两极分化”是一个教育难题,长期以来的难题。从学生到家长再到教师,常常为此感到困惑:原来入校时成绩尚可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增加,其成绩却在下降。
分析同一级学生初一上学期期末和下学期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按照前27%、中46%、后27%的比例分类,第一类学生与第二类学生期末考试的总分平均值差异从91分增大到117分,第二类与第三类学生从130分扩大到197分。
这又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而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了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固然因为学校规模大,优秀学生多,但其实质更在于“学习难点”妨碍了学生学业的进一步提升。当学生学习某一个知识点遇到困难,再学习与此相联系的后续知识时,就遇到了障碍;这样的障碍一多,学生的问题就多;逐渐地,“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于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各学科采取了“梳理知识点——面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课程”的思路,给学生“搭桥”,把学生对任一知识点的学习都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越过 “障碍点”。
化学学科在学习难点调查中发现,难度系数最高的是“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有46.7%的学生认为难。一个成人教师无法理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知识,一个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常识,竟有一半的孩子感觉到难。而且,男女生对比数据、三类学生对比数据都显示出,这是个普遍难点。化学老师召集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发现孩子的生活单一、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是主要原因。于是,他们据此建设了“引桥课程”:在学习“化合物”时,拓展有机化合物内容,并在生活中区分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学习“燃料与燃烧”一章时,阅读《游戏中的科学》中“石油”的内容;引导学生到“中国纺织网”浏览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潍坊纺织城”现场考察等。“引桥课程”实施后再次调研,难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难度系数下降为32.4%。
自从2008年化学学科开始设立“引桥课程”,连续5年,学校都对升入高中的毕业生进行回访,而每年回访结果中,学生对“最喜欢的学科课程”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化学排在第一位,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满意度不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善于运用数据,并且从数据分析中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常常使得一些混沌的问题变得明朗起来。教育一定不是理性的数据堆砌,但是许多时候需要通过详细精确的数据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每一个学期结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满意度测评。2007年暑期的统计结果显示: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9.73,是所有学科中最低的;而且,初三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只有9.44,远低于初一、初二语文老师。这个结果,深深地刺痛了语文老师。要知道,80%的语文老师担任着班主任,学生与他们之间有一份天然的感情,看在面子上,也不能让老师如此难堪。
是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低下,还是另有原因?当年11月,广文中学首次到高中学校回访毕业生。“你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各科的喜欢程度分别是多少”的调研显示,语文学科排倒数第三位。显然,学生不喜欢老师的理由是:他们不喜欢语文学科的教学!
于是,研究当下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成了改进语文教学的首选:“你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请分别列出相关要素,从最重要的开始排列,不少于10条。”
反馈结果很快出来,结果令人震惊!语文课枯燥、乏味;需要理解、背诵得太多;老师支离破碎地讲,没有意思;课太死板,不生动……学生对语文课堂已经到了厌倦的程度。
40多位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展开“头脑风暴”,从自身寻找原因,解剖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形成了依靠大量阅读、解决当下语文教学问题的改革道路。
如何进行大量阅读?课内,还是课外?语文组很快形成了分野。
他们又拿起了调研的武器,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课外阅读现状。各种数据反馈回来,虽然“喜欢和非常喜欢阅读”的比例达到86.67%,虽然82.4%的初一学生、62.2%的初二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但调研同时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随机的,“有空随时读”占到了一半以上,而且62%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作文选类、故事会类、影视娱乐类,教师推荐的名著、家长购买的经典,阅读量只有10%左右。
大量阅读不能依赖于课外,只能在课堂里实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语文教材共同进入课堂,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个单元,配上一本15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一册书,六个单元,六本材料,一个学期课内阅读量从10万字增加到100万字。三年下来,增加阅读量540万字。
这样的改革,必然面临着诸多阻力。尤其是在中考的大背景和考试压力下,教师、学生、家长会有一些阻碍甚至是反对。克服阻力,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于是,组织相关人员对“语文教学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地排查,超前预期,前置管理,数据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短期质量下降、学生不习惯、完不成教学进度、命题难度增加、班主任老师抱怨、部分语文老师改变难、部分家长有意见、与其他学校不能保持平衡、丛书丢失或损坏、图书管理员反对”等10个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要素被排查出来。我们组成10个项目组,分别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一系列改革的保障机制由此建立。
“短期质量下降”被排在第一位,需要重点管理。语文学科决定,将语文改革与考前训练结合起来,过程中大力推动语文主题学习,学年结束的期末考试前,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复习训练。扩展语文考试的命题内容,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纳入命题范围。召开语文老师、学生、班主任、家长参与的语文教学改革动员会,举行专家报告会,通报调研情况,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引导改革的积极态度。质量得以保证,各类人员的心劲走到一起来了。
针对“部分语文老师改变难”,我们改变教师评价内容和方式。将过去的一个学期两次对教师进行期中、期末评价,改为一个学年一次。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关注改革的全过程。发挥期中、期末考试的反思总结功能;改变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从过去单纯考察知识技能,转变为考察学科素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背诵量、日常的随笔及写作,均进入评价范围,发挥评价促使改进、促进发展的功能。
语文主题学习的改革被极大地推动起来,从“一主两翼,三线并推”的语文主题学习,走向“语文素质教学”,再到今天的“主题整合,单元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在螺旋式上升,每一步都是大量调研、数据支撑下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