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一化学论文

大一化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0 04:21: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一化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一化学论文

篇(1)

关键词 化学与现代社会 教学方法改革 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 Reform

TANG Ke, ZHANG Qijian, WANG Liqing, ZHOU Yingchun, ZHOU Yanjun, GUO Yu

(School of 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my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urses reform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experience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定义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物质相互之间转化规律的科学。①化学不同于基础的数学和物理学科,它是介于这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科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化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存在和作用。②化学与现代社会是一门反映化学学科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密切关系的课程,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拓展化学教学视野,反映当代化学前沿,体现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体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依存的关系。③

1 开设化学与现代社会选修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太空探险,从纸笔墨砚到迅即发展的计算机等等,无一不和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和信息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发展乃至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人类现代社会的面貌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近年来,化学的成就被那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所产生的成就掩盖了,甚至在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淡化化学的思潮。因此,使公众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化学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使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其用途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与现代社会教学方式的改革

针对以上目的,为了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和面貌向“零起点”(具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展现化学“思想者”的形象、化学广泛的涉猎技能以及化学在生命、生活,乃至社会中的魅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第一学期开始时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化学与现代社会这门课程。该课程从介绍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材料、生命与生活及环境几个方面来阐述化学与它们的渊源、联系;然后尝试着用基本的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些联系的原理及作用效果;同时,达到灌输一定的化学思想和化学学科方法论,包括可以应用化学作为武器来与人们千百年来利用化学造福人类过程中形成的“魔鬼”――各种污染作斗争的目的。最初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化学与人类文明;专业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基础化学;化工单元;专业课五大专题。由学院五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授课,其中重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设置、研究方法、主要实践环节及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但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后发现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并不太感兴趣,教学效果一般;经过几位任课教师多次详细研讨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将任课教师增加到了六位,并且从2013级学生开始将化学与现代社会原有授课内容改为两大板块,分别为(一):化学化工发展史;(二)化学与社会。在第一板块中包括化学的历史、硫酸、纯碱、合成氨、甲醇、石油化工、单元操作以及绿色化学八个专题。第二板块包括化学与化妆品、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命以及化学与材料四个专题。

各个专题选择的内容都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如化学的历史专题从人们对化学变化的“物质基础”与“推动力”两方面,讲述了化学自“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如讲述生命中的化学元素时,缺乏各种元素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缺碘、缺钾、缺铁、缺氟等所引发的疾病,都由学生回答;讲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时,介绍克隆和转基因食品;讲解金属材料时,向学生介绍首饰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良好。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充分沟通互动,让学生对各种化学行业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而且,把以后所涉及到的课程融合到了各专题的讲课内容中,使学生知道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以及每门课程的重要性。

3 化学与现代社会考核方法的改革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考核也采取了新方法。首先,在全部专题讲授结束后,学生自愿任选四位教师的四个专题撰写四份报告,由相应的教师评分后得报告总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中外文文献和各种书籍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及独立思考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次,将选择相近专题的学生分成4~5人的研究小组,对相关专题展开专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最后将研究内容做成PPT,并由组长在课堂上做专题报告。由六位任课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该组同学的工作进行评分,然后由组长根据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工作情况分配得分。这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培养他们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再加上10%的平时成绩即为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改革,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克服了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由不愿意学、被动地学到想学、爱学。最终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使大一化工相关专业的新生了解了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化学学科的基本内涵、化学各相关领域的科学思想和基础内容、国内外相关行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从大学刚入学阶段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进而使大一新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怎样学!为其今后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最终能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规划。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LJQ2012057;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813;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教改立项(2014024)

注释

① 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误区

1.误区: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性,合性学习本身就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而不是为中职语文教学作“装饰”用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综合性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这一块的编写仍然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时不得随意打乱,必须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一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几个阶段,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思考:中职语文目前正面临边缘化,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对中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过去,我们总是认为中职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中文系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和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就是要把它看成终身的教育,这样认识的话,中职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误区: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中职语文教材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绝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奉为“圣经”。在课程改革到来之后,中职语文教材仅仅作为一种资源而存在,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去从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完全依赖教材,甚至把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当作课堂作业来要求学生完成。

思考:真正善于教学的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中职语文教材这个圈子,引导学生从引子找到中职语文学习的钥匙,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是例子,它是“成品”;综合性学习材料不是例子,因为它不是“成品”,仅仅是一种资源――可供参阅的项目引子,更不是作业。

3.误区: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我们不能否认中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联系的。比如,语文第一单元选编了《湖涌浦东》、《继续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三篇阅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自信独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思考:我们应十分清醒地看到,综合性学习教学虽然与阅读教学有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它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些与阅读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更不能因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有通过写作(比如小报告和调研论文)来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这一形式就将综合性学习当作写作课来教,这也是不对的。

4.误区:把综合性学习当作科学知识课来上,满足于讲课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或是自我陶醉,至于学生I听没听,学没学,似乎与他毫不相干。很多中职语文教师上课的方法,就是呆板的三段论结构法,首先讲大一二三四点,然后讲小一二三四点,最后总结归纳。这样上课的结果是,老师很辛苦地讲了,学生没学到什么东西。殊不知,综合性学习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中职语文课尤其如此,那种上成传统的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中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目的就是心灵沟通,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则不同,它仅仅是给教学确定了一个主题,教材为这种聚会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为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提出了较为合理化的建议,这些是对学习行为和目标起导引作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课文文本,所以综合性学习材料与课文文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当作课文来讲,

5.误区:过分语文化,缺乏整合特色。语文教学不再只是语言文学的教学,而应是各种文化素养的积淀与升华。语文课堂内知识层面不能单一化,人文、地理、历史、法律、计算机、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等其他素养是对语文知识的有益的补充,单纯的一种素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篇(3)

一、引言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活跃,他们受到更多社会上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改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目前的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属于公共课程,由于教师等教育资源的限制,只能进行大班教学,这样一来,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他们难以通过思政课更好地提升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思政教师进一步融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大班教学条件下艺术高校思政教学的问题

(一)难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开展思政公共课程教学时,学生的数量一般在100人以上,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学生距离教师较远,难以听清楚教师教授的内容,也难以有效记录教师的板书。这样一来,后排的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不强,教师不能有效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二)学生难以养成主动的思政自学习惯

由于采取大班教学方式,思政课程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在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只是单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掌握思政理论的自学方法,没有养成自学习惯。

(三)统一化的考核使得学生积极性不足

在大班教学的客观条件下,很多艺术类高校思政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一张试卷或是一份论文来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艺术生对思政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面对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时,复习相关思政知识点的情绪比较消极,一旦成绩不佳,会大大挫伤他们在思政学习中的自信心。

三、多元化互动教学模式融入思政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被全面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有如下具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思政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掌握,拓展这些教学手段在思政课堂上的应用。

第一,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将相关的历史事件、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中,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二,网络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得以构建第二课堂。网络教学可以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在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时,可以通过网络形式提出,教师给予有效解答,这种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

第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与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和博客、阅读功能强大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随时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一些艺术类的影片、研究时事热点问题,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哲学含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有效分析与总结,以提升学生的觉悟。

第四,微课教学。利用“微课程”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思政课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教育逻辑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利用“微课程”的实效性特点。通过教学流程的设计,设计不同的专题课程,把“微课程”串联整理形成一个知识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时间安排、接受程度等进行观看、反复播放等操作,巩固关键的知识难点,促进具有个人特色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形成。

(二)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高校的思政教学属于公共课程,为了让学生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活案例,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讲授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改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设置生活化的案例。互动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去解决与完成。因此,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构建符合课程安排要求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任务。由于思想政治的应用能力培养主要涉及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构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设置的教学问题和任务可以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来说,可以就社会上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不忘初心”,延伸出很多思想政治方面的话题;《非诚勿扰》节目中再次出现拜金女,节目对其进行及时封杀;聋哑少年运用自己的幽默方式在《笑傲江湖》节目中展示他面对缺陷人生的乐观精神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思政教学的重要讨论话题,这些案例需要具备的统一特征就是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组织分组合作学习。因为艺术类的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实现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情境延伸。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现象――“碰瓷”,使得人们在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或者需要先录下视频才能进行救助,可见人与人之间已经缺失了对彼此的信任。可以让学生合作演绎关于这一社会现象的小品,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教师需要通过分析“碰瓷”现象,进一步阐述建立彼此信任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诚信社会的必要性。

其次,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鉴赏之中。艺术类的学生在绘画、影视作品的鉴赏上有着专业的眼光,可以在专业鉴赏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有效教育。另外,艺术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历史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可以将其当作思政教学的重要案例,以进一步提升他们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再次,辩论会。思政教学属于思想改造,需要进一步入脑入心,开展辩论会让截然不同的观点碰撞,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改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辩论前,学生需要准备充分的案例和数据,作为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有力论据,这就需要他们真正地参与到思政教学之中,实现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最后,演讲。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很多大一新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缺少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思政课程可以给予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学之中。

(三)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需要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在思政教学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孤儿院、军营等地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邀请先进人物做报告。现在各地的中国好人、全国劳模都比较多,在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邀请当地的先进人物来校做报告,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参观博物馆。结合艺术高校的特征,学生对博物馆中的珍贵艺术品有着深厚的兴趣。这些物品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它们还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实践教育可以选择这些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参观。在参观这些历史博物馆的时候,教师需要将这些文物涉及的一些感人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进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最后,帮助弱势群体。组织学生进入孤儿院、养老院,为那些弱势群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学生的表演能力相对较强,可以表演一些小品、舞蹈等文艺节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给予身边的人更多的信任和关爱,才能构建更为和谐的氛围,才能有效改善人与人的关系。

(四)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

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与兴趣。具体的评价方式如下。

首先,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约束是开展思政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质量是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一步进行过程化的自我学习质量评价,进行有效自检。

其次,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是构建多元化思政评价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是存在差异性的,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监督别人的主要力量,变成老师的好帮手。

再次,过程化的评价。过程化的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这种过程化的评价方式要设计出相关的评价要素,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实现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效果、回答教师问题的准确性等作为过程化评价方式的考核因素。最后,最终评价监控。思政学习的最终效果不一定需要通过试卷反映。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品的形式反映社会上的某种现象,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目的。这种结合学生特征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最终的评价考核。

四、结语

篇(4)

一、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定位

从一般意义上说,语文学科带头人理当是在本学科学术积累、教学智慧与实施技能诸方面有特长者。他对本学科教学深有研究,但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纯研究者;他擅长本学科教学,但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教学能手。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是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是教学研究的建树者和有作为者,是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者和引进者。正是在这样多重意义上,语文学科带头人才毫无愧色地在一定范围内给本学科同行作出表率,并有资格凭自己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去真正推进新课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语文学科带头人是新课程的坚定实践者和有效示范者。这意味着他完整地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方面,作为新旧课程范式转化时期的课程实践者,语文学科带头人要具备躬身践行、不畏困难的人格魅力,应具有敢为人先、抗阻耐挫的刚毅精神。由于长期形成的指令型课程范式所产生的教学惯性对普通一线教师从内在人格精神到外部课堂行为的“硬杀伤”和“软束缚”,更兼考试制度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而给教师造成的两难困境,使得当前不少教师的心态是观望、应付甚至消极敷衍,不愿意承担新课程实践造成的沉重压力。这样,课改的口号轰轰烈烈、应试的行为扎扎实实就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新课程磨合期所特有的教学现象。在此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作为实际意义上的新课程先行者,其承担瓶颈期课改风险的胆识和甘愿付出显性或隐性代价的抱负就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他应具备超越性的精神特质,诸如透视新课程内在生命力的教育智慧,把握新课程发展前景的教育信仰,大胆探究、敢为人先的教育意志,细心周密、善于“经营课堂”的教育作风。这些宝贵的实践品格,不但是语文学科带头人践行新课程所必需的,而且本身将对周围同行静静地释放出心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自然形成新课程实施的强劲合力。另一方面,作为新课程的有效示范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先进教学理念,突出地表现为其课堂教学价值重心从教到学的革命性变化。即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这样,他就真正确立了课堂教学的新目标,即优化学生的言语品质和思维能力,养成学生质疑批判、独立自主探究而又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的求知习惯,丰富其学科领域知识、拓宽其历史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摒弃僵化的教条和机械的预设,关注每位学生灵性思维的生成和个性化的表达就成为其课堂上的亮丽风景,尤其对异质思维与同质思维的一视同仁,凸显出他开放的教学襟怀和现代教育文明。在教学方式上,适度的点拨和多样化的学法两者之间和谐互补、相得益彰,新课标高度强调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法就自然推行了,课堂生态的和谐活跃与学生智慧的盛开、知识的生长相映成趣。每双自信的目光、每颗高昂的头颅与每颗奋飞的心灵,构成课堂上的崭新境界。在教学评价上,他放弃对学生认知记忆能力的过度偏重,着眼于激励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探究的热情;不以统一化的标准去斫削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造能力,而以前瞻性的目光真切关注学生潜蕴的别才、别趣、别长。在课堂结构上,语文学科带头人也不必再片面追求所谓结构的和谐性和流程的可观赏性,只要顺应学生心理走势、拨亮其智慧光焰,即使踩时不够准确、教学节奏不够流畅、甚至课堂结构有所残缺……这些并不能从本质上降低他实施新课程的审美品位。正因如此,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仅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更是富于原生态的示范者。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很容易在该地、该校、该学科中产生同化作用的“场效应”,激发起众多同行紧跟新课程的热情与智慧。

语文学科带头人是新课堂、新教学的切实研究者。他凭借这种教研上的建树和作为而对同行产生引领作用。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往往在观念上、在实践中均被窄化为“教学带头人”,久之,致使其视野被封闭在技术主义的课堂教学中而不自觉。这与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之间形成一种鲜明的落差。而今,新课程要求构建新颖的“教师文化”,倡导教师在积淀教养和学养的基础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①。因此,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本学科陈述性知识体系,更要具备善于将这种知识系统内化为学生文化生命力的程序性教学理论和技巧。他应当置身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纵览教研风云,更新教学思维,拥有专业化的个性话语。作为徜徉于课堂现场、非纯粹理论的研究者,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教研内容、教研方式乃至成果表达形式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问题依托于实践,解决问题服务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学问题意识”不断强化和优化的过程,其日常教学内容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个中意义。在教研方式上,虽不排斥理性思辨与演绎,但更注重具有“草根”特征和“田野”特征的行动研究,更注重具有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型研究。在成果表达形式上,与上述研究范式的实践取向和行为取向一致,努力趋向“以自己的形式倾泄自己的智慧”这种新境界,即其话语表达可根据个人特长和研究对象自主选择。除了逻辑缜密的论文以外,教育随笔、教学评论等自由度大、长短皆宜的文体均可以是他信手驾驭的表达形式。

语文学科带头人还应是新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者和引进者。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创造性和开放空间。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一线教师课程资源观的相对滞后(将课程资源定位于教科书和教参、教辅资料)而导致开发对象的缺失。因其课程资源开发素养的薄弱而造成运作状态的欠佳,这已经成为新课程磨合期的顽症之一,尤其是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自觉和系统的开发,几乎成为新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盲点。在此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如何深度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引进课外资源,无疑是有效突破新课程“瓶颈制约”的重要使命。换言之,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的前提下,更应做出表率。在突破课堂边界,追求本学科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深入交融方面,在依据课程目标将后者作出深度开发、精心设计、有机引入等一系列环节上均应有所作为,从而带动一线教师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本质要求。如是,语文学科带头人将不但实现自身从单一的行动者到兼为思想者的深刻转型,也启发和引领广大一线教师开始这种职业角色的空前变革。

二、把引领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使命

第一,树立以引领为使命的自觉意识。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主动积极、坚定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不仅自身要与新课程同行,而且要引领广大的一线教师与新课程结伴而行,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切实行动感召身边的教学伙伴,在对新课堂的日常化“沉浸”中将自己的使命感转化为同伴的责任感。一方面,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要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是在实施新课程、创造课堂教学新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固然,语文学科带头人(尤其是资深者)教研业绩和教研声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其中也包括在旧课程中的积累和获取;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价值。他与高校纯粹的学科专家之区别是:他不仅是新课程的设计者,更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与身边一线教师的区别是:他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新课程的创造者。因此,语文学科带头人应有这样的理想目标:一个具体的、个性化的“我”与一种具体的、个性化的“新课程”同步创生。另一方面,从新课程实施几年的现状看,一线教师中的消极角色为数不少,诸如听之任之、冷漠旁观的局外人角色;守旧思稳、拒绝更新的保守派角色;止于应付、但求形式的无奈者角色;瞻前思后、患得患失的彷徨者角色;贪图浮名、游离实际的功利者角色;甚至也有明为课改、暗中设梗的抵制者角色,等等。面对如此斑驳陆离的现状,如果一味求诸浮离于新课程现场的专家学者,无异于奢望以远水救近火。现实的办法是要求置身其中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能以自己强烈的信念、切实的行动去消解种种可能的负面现象。他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推进新课程的积极力量,巧借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趋势,形成同化消极角色的强大合力。确立有胸怀、讲策略的自觉意识,是语文学科带头人引领新课程走向深入的必要前提。

第二,构建以引领为导向的合作关系。依托于基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是集教学、研究和学习诸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组织。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它应当成为本学科全体教师共同实践、互补研究的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语文学科带头人要与同行建立一种教研与学习的合作伙伴关系。换言之,以这种新颖的合作伙伴关系来逐渐取代所谓领导与被领导那种传统行政隶属关系。语文学科带头人既不是上情下达的执行者,也不是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其恰当的角色定位是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引领者。正如一个默契配合、节奏和谐、步伐协调的长跑方阵,语文学科带头人就是置身其中的领跑人。一方面,在学科教学的系统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这种引领作用体现为整体规划和以身示范。所谓整体规划,就是要在关注学科内部每位教师教学和教研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同行以强烈的自觉意识来有计划地积淀个体的专业素养;就是要在尊重教师个人特长的前提下,将其凝聚成学科内部的合力,谋求学科共同体的全方位发展;就是要在“近看”和“远虑”的结合中谋求整个学科的开拓性和独创性建设,彻底摆脱今日复制昨日、明日复制今日的恶性循环,彻底摆脱在复制循环中迷茫、困惑、消弭才情的平庸教学生涯。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带头人是凭借强烈的进取心和专业慧眼而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并发挥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引领作用的。所谓以身示范,即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以“言说”、更以“行动”来昭示同行如何爱生敬业、走向专业成熟。作为教师的“身边人”,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人格和思想最易形成日常化、生活化的独特感染作用――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另一方面,作为教研共同体,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其他教师之间理当形成互补分享式的合作关系。学科内部,包括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内,每位成员均拥有平等的专业自,即应当尊重每位教师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教学个性,更应当通过特定课例或专题研讨来谋求共同进步。学科内部要自觉营造宽松、开放、自享的“学科文化氛围”,使每个教师在同一精神家园里共享专业成长。这里,我们提倡营造“学科文化”,是因它对教师个体的渐进性成长发挥持续、隐性的重要熏陶功能。“学科文化”,强调专业特长和和专业建树在学科成员之间的凝聚作用和主导功能。既祛除传统的以教龄和资历给教师论功行赏的“资本位”庸俗风气,也祛除以行政级别给学科成员排序摆位的“官本位”恶习。这样才能与基于市场经济的课程改革和谐。这样的“学科文化”,需要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成员以谦和的人格、虔诚的敬业精神,在互补、分享中逐渐酿成。

第三,开辟以师本为特点的多元教研途径。所谓师本教研,它是以教师个体独特的教研价值取向而有别于泛泛而谈的校本教研。它提倡每位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展开个性化的研究,确立富于教师个体特色的教研内容和教研形式(包括写作形式)。因此,师本教研虽然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教研潜力及特点,而最终融合的成长性力量是为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语文学科带头人较之于校外专家的一个天然优势是:他最熟悉本学科内部成员的教研背景、学养根基、独特追求和成长可能。因此,最适宜因势造形地促进每位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是落实师本教研的最佳导航人。这样的专业引领因其本色而最富魅力。语文学科带头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专业引领功能的释放达到最大化。这些本色化的师本教研形式包括教研沙龙、课堂诊断、读书报告、学科论坛等。(1)教研沙龙:由语文学科带头人预备并抛出某个专业话题,这个话题是针对课改现实的新话题。围绕该话题学科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重在让各种观念在现场碰撞、交融,激发更多具有原生态的灵性思维,但未必要强求达成共识。语文学科带头人要营造自由表达的开放氛围,激发人人“思维亮相”,鼓励个人无、无前提、无后患表达。这样,既砥砺同行的思维能力,又能收到相互启发、合作共享之效。这类似于国外教师培训中的所谓“头脑风暴法”。②(2)课堂诊断:语文学科带头人最好养成勤听“推门课”的好习惯,在持续不断、日常化了的看课与听课中,为本学科同行把脉、诊断。正如医生为了作出准确的诊断,必先把握病人生命的本真态那样。同理,语文学科带头人为了对学科教师作出真实评判,同样要多听去掉粉饰的本色课,通过现场观察、过程纪录、课后交流等环节,与学科教师零距离亲密接触,并凭借常规化了的氛围与同行取得深度共鸣。其间,他向同行所提出的相关建议、改进措施和他所彰显的对话者亮点可以与教师共同切磋,并可提高教学效率。(3)读书报告:由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成员制定学年或学期的读书规划,在个人深读、思考和笔记的基础上,开展周期性读书报告会。报告会上,本学科教师轮流主讲,汇报读书的独家感悟,并接受同学科成员的咨询、质疑,形成坦陈己见的读书氛围。语文学科带头人既要审时度势地选好阅读书目,也要主持报告会,引导同学科成员守望书香世界、品味读思乐趣。(4)学科论坛:由语文学科带头人与本学科成员根据每人的潜力、旨趣和特长,制定中长期的研究计划,定人落实,到期在学科论坛上宣读研究心得,接受必要的答辩。论坛内容,既可以是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从而切实拓展教师学术视野、养成研究习惯。可以考虑将语文本学科论坛扩展到跨学科论坛乃至校际教师论坛,使其内容更广、影响更大,产生连锁性正面效应。这方面,各学科、各层面的语文学科带头人经过协商、并在省市教研部门统领下,学术论坛可以形成突破围墙、更具覆盖面的跨地区科研联谊活动,使之纳入到教师正常的业务范围内。走在课改前列的深圳教师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③总之,通过上述基于师本发展理念的多元教研途径,语文学科带头人能够切实发挥其引领作用、实现师本发展这一课改时代的新理念。

三、酿造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长的绿色生态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课改时代不但呼唤语文学科带头人释放教育智慧、施展生命才华,而且要求同步优化语文学科带头人向教育家成长的生态环境。新课程是一种课程制度,也是一种多元开放、怡养个性的课程文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④以发现、探究、创新为主旨的新课程,为师生创设了平等、民主、开放的文化意趣和文化氛围,同时改变了对作为语文教师群体代表的学科带头人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该顺势拓宽评价视野,以发展性眼光来玉成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超越性成长。详言之,第一,强化学科意识,淡化指令色彩。教育管理者要着眼于该地、该校、该学科的中长期发展来看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统领作用,凸显其无法为他人所取代的专业引领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式的以行政指令来“规范”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专业的发展。不切合该地、该校、该学科实际的长官意志,难免会使学校专业发展误入唯上、失真、务虚的歧途(如跟风走的所谓教育科研及其泡沫化)。管理者只有确立了“学校发展源于学科发展”这种坚定信念,才能将自己卓越的领导力转化为语文学科带头人横放杰出的教学和教研创造力。第二,光大个性特长,摒弃量化指标。语文学科带头人既有类似于普通教师的这一面,更有高于普通教师的另一面。这“另一面”即是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个性所在,即其教学风格和教研个性所在,是其作为专家型教师的生命力所在。教育管理者绝不能以某些常规的指标如周课时数、作业批改量、教案详略度、数等去束缚语文学科带头人,甚至也不能纯粹以学生评价、考试成绩、升学比例、公开课成败等去“斫平”语文学科带头人。如果管理者对语文学科带头人作“波段化”评价、定量式规范,往往得不偿失。立志成为教育家的优秀的语文学科带头人,本应具有超越狭隘时空、超越当下功利的远大追求,以局部、短暂的“失去”来赢得理性而高迈的“选择”。教育管理者不妨以“不管”之从容而赢得管理艺术的境界。第三,创设培养机制,完善优化举措。教育管理者不妨考虑如何为语文学科带头人架设进出裕如、伸展自由的“绿色通道”,打破封闭的校园常规机制,让特殊人才能凭借特殊通道去高校访学、异地观摩、与同行合作科研乃至赴境外考察交流等等。自由的时空将酿造新颖的思维,开放的环境能成就创造性人才。

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并向纵深发展,是21世纪初叶中国教育界的历史性事件,也是百年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作为准教育家的高层次语文学科带头人,凭借得天独厚的时代背景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品格,完全有希望完成从学科带头人到教育家的飞跃。如是,则是课改时代的历史硕果,也是中国教育发展之大幸。

――――――――

注释:

①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0页。

②陈向明编著:《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60页-66页。

③李景林:《个性化的教研最有魅力》,《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