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8 13:49: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数学教学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篇(1)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高中数学教学总结,请笑纳!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1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感谢郑州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感谢市教研室领导冯瑞先老师等对47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谢47中校领导一直对我们数学组的关心和支持;还有我们高三数学组的各位同仁,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两纲研究,紧扣课本复习,注意新课程与大纲之间的关系 备课组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与要求,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中档及其以下题目上,要在“会、熟、快、准”上下功夫。

通过研析每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源于课本的考题总在100分左右.那么怎样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呢?

1、钻研教材,追根溯源.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话不断在重复。

事实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像散落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的发现、打磨、提炼,它们就会变成学生所需要的项链。

2、就地取材,锐意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考查教师的研题水平。 研题一类是对他人试题的鉴赏,另一类是改题编题。 不懂得鉴赏,教数学就丢失了味道;不学会创新,教数学就失去了活力。

紧扣课本复习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1)复习每一个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

(2)在训练中,如遇到障碍,要学生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3)关于答题表述,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标准,通过课本来规范。

(4)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推广题目的训练功能。

复习中同时要注意对新课程中与大纲教材有结合点,有变化点的知识,以更好在把握复习的要点。认真研究全国已经实施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特点,揣摩新课程卷的设计意图,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是十分有益的。 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内容的新的考查方式,有其独特的复习功能。它既可作为复习课的例题、练习题、测试题,更可用作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加以开发。 因此我们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应研究新课程高考和渗透新课程理念。

二、尽量帮助学生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

(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位: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怎样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熟悉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

(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关于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运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驭立体几何的解题。

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型”的方向转化

(1)注重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

(2)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4)倡导研究交流。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

(5)进一步强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运用答题策略

在平时考试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高考阅卷也不例外。因此,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要重视和加强解题策略的训练与研究,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3)确保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要善于不断积蓄解题经验,回顾反思,不断完善。

有人说高分是学生学出来的,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我们认为老师对高分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经过规范训练。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

适时调控“桃子”的高度,培养学生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学习品质。要想考150分就得用高于150分的水准要求自己.

2、规范表达:

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数学语言要严谨、准确、简洁,卷面要整洁。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评析试卷和上课板书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细节与表述细节。

3、挖掘潜力:

与学生交流,给尖子生心里暗示;及时肯定,适时鼓励,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适当加压,另开小灶,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开启和释放。

4、探求最优:

一般的难题都有多条路径,都是值得欣赏、比较、玩味的。让尖子生在不同解法中PK,寻找最简最优的解法是件很有趣的智力活;也是让尖子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情挑战的游戏。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充分备课、经验积累、学养沉淀有很大的关系。

5、杜绝低级错误:

因为低级错误是导致失去高分的尴尬情景想必大家都熟悉。扼腕叹息还是因为功力不够,因为防范低级错误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考生的注意品质、兴奋点把握、追求完美的意识等方面都有上乘的发挥。这些都要来自于平时规范化的训练.

五、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高三数学的复习要按计划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以及所选定的复习资料综合分析认真修订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可冒进,否则欲速则不达。所以三轮复习要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进行.

第一轮:加强基础,落实知识。这一轮复习重选材,侧重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完善解题程序,渗透思想方法,突出规范、缜密、全面。本轮复习应以教师为主,教师的备课选材不能生搬复习资料,素材的来源有复习资料、课本以及老师的经验积累。纠错微型训练题:要依据近期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编,加强变式题型训练。 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这一轮复习重在提炼,重在通性通法,重在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和高考的重点、热点,以中档题为主,点缀难题.突出主干、板块、链接。本轮复习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典型题型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解题规律。 综合训练卷,必须要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注重知识交汇,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三轮:综合演练,模拟测试。这一轮的重点在于掌握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经验性,不做偏题、怪题,冲击难题。突出稳、准、快。那么具体教学中该怎样操作呢?本轮复习应重组卷,以实战为主。不同时期的组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轮的组卷要有整体性,兼顾知识点;要有侧重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要有前瞻性,研究上几年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广泛采集信息。客观题的限时训练: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客观题的限时训练,以提高学生解答客观题的准确度与解题速度。

六、重视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备考

在每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注重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校际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力量,精选、精编每一轮复习资料,科学安排备考。依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和编好练习题,力争使每一套训练题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说明:我们第二轮的资料都是组内老师编写的)。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每班内容上要讲的内容,每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并制定措施,通过小专题训练去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每周全组统一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专题讲座等。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能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发挥。个人单干是向来没出路的。

七、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的各类教研活动,为复习备考把握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一摸、二模后的高三复习备考会,我们能从发言的各个学校中,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和孙老师等在会上的总结,既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例如冯老师屡次强调的“不等式考的很基础”,“圆锥曲线解答题一般不考双曲线”,“规范做题要从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今年高考要与宁夏卷结合,注意收集他们的试题,把握高考的难度,一定不要做难题”等等。我们坚定的认为市教研室的方向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特别欢迎他们到学校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正是基于对上述精神的领会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师,20__年高考的硝烟虽刚刚熄灭,20__年高考的脚步即将来临。面对挑战,我们应满怀信心,更要从容应对。自信应来源于我们聪明和睿智的备考计划,应来源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行动。47中备课组的点滴体会,如果能给你的工作带来益处,我们将无比荣幸。今天,在各位老师和高手面前,舞刀弄枪、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2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数学使命和对未来的数学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勤恳。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从教十五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以下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心得,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想成为个人永久职业,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作为教师,若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很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应变能力,是不能胜任工作的。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教师学识的精深或粗浅是能否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与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直接相关。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运用纯熟的专业知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包括了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内容之间的顺利衔接,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板书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试卷评讲更应详细备好课,有人说试卷评讲能看出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确实不无道理。因为这不仅是对卷面上试题的简单解答,更重要之处在于教师评讲过程中解体思维的延伸和发散,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是一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觉能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一章节之间都互相联系。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例如学习空间向量的知识时,让学生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夹角等),从而理解新知识。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

一。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个人认为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品味,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课堂教学作为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历来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古今中外的数学教育家通过探索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并被继续完善和发展。正是因为其永恒前进发展的规律,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项亘古不变的研究课题,促使一代又一代辛勤的“园丁”为之冥想苦思,为之呕心沥血。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3我有幸搭上课改的这列快车,身为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的经验:

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上等比数列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概念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关细胞分裂若干次以后的细胞总数问题,独立探索,由此知道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不断增加个数,而这一问题可以由等比数列来处理,再让学生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捂出等比数列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细胞分裂问题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明白了等比数列的重要性,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水平。

通过学习课标,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存在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4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重视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本方法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学数学的自我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已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已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思路的矫正,以及对数学更深入的理解。

3、教师对教数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已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5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 “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

篇(2)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此,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①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内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内就可以解决;②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精讲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③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有利于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因此,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巧和方法。

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只是机械罗列公式和定理,或草草讲解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试题来训练学生。其实,在定理、公式的推证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三基”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介,将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一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一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洁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适当地插入相关的材料与知识,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篇(3)

一、整体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意识到,只有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思想解题意识,让学生可以把握住数学学习的规律,才能够促进高中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迅速地找出题目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利用整体性思维,形成数学逻辑框架,促进数学习题的解决效率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总结研究相应的解题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现状

1.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针对性还需提升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数学解题教学的明确目的,所制定出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脱节.与此同时,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影响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2.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整体性不足

作为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最关键因素,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主动地对于学生的思维串联性和系统性的培养.如果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也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帮助学生高屋建瓴地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数学解题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过程,进而导致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沦落为机械地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精髓,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只是表面上的皮毛,并没有掌握完备的数学解题思维理念.

3.高中数学解题知识点的串联效果不明显

截至目前为止,对数学解题能力考查仍然在高中数学考试过程中占据重头戏,这就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重视到对于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总结研究.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在进行高中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中数学教师高中数学解题知识点的串联度不够明显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可以看出,在未来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重视到对于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追求,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依托,促进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整体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1.合理数学教学内容串联方式

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分布情况,来制定出合适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贯彻“系统性”的教学精神,合理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串联,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例如,可以在进行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对于《平面解析几何》之中的基本公式和基本的习题类型进行解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平面解析几何》有着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对于可能出现的串联性题目进行分析.比如,《平面解析几何》就很容易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产生联系,所形成的参数方程和函数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两种知识产生交叉的具体形式,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复习学习过的数学内容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度的理解程度,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系统规划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模式

为了保证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教学效率,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方法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地结合高中数学知识的具体知识点分布构造,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要保证数学解题过程可以将各个知识点合理地串联在一起;其次,要保证数学课程解题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设置复习框架的教学方法,建立一个一整册高中数学知识的知识架构图,并且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分析研究工作,让学生自己动脑对这些知识点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保证学生形成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总体认知,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数学解题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评价 优化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过于的主观性。现在的数学教学评价主要是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的依据主要围绕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绩进行,往往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而对整体高中数学的教学评价上级部门也主要以得分率进行,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和认可。

2.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设置。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3.数学教学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太过于随意性。教师在评价的语言和评价的表达中过于简单,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激励。

二、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地重视数学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评价原则。新课改提出对课堂的评价形式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体现出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评价形式的促进作用解放教师。

2.发展性原则。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进行好与坏的评价,也不是简单的以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来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更加全面的发展观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是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主体的评价、小组的评价等。而评价的形式和依据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注重个体间的互动,从多种角度进行评价。多面的评价要坚持立足被评价者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

3.学科性原则。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要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特色。高中数学的知识点丰富,逻辑思维性强,课时任务重,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数学的学科特色。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拟定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重视数学的思想方法,体现数学的语言特点,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实施

1.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究,是否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能否参与合作学习,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并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问题,能否在数学课堂上发散思维、大胆假设,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真正体验、感悟教学思想领悟到数学知识的真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内心发展,强调丰富的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获取准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提升思维能力,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思考。

2.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标准

(1)广大的高中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重视参考教学设计,在拟定的评价标准中进行内容的填充,凸显出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促使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加全面,体现出人本管理的思想。

(2)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发挥出集体备课和探讨的作用,学会资源的分享,并在课堂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能够弯下腰进行教学。要善于发现学生处理和分析数学问题的学习思路。评价形式要更加丰富。在互动学习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2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创新课堂,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不可避免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仍然面临这很多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国高中数学在进行多媒体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仅仅进行了最为肤浅的利用式的整合,这不利于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真正的整合,不利于促进高中课堂数学教学的真正进步。目前我们高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方式主要表现为: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进行网上搜集资料,然后在上课之初,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通过动画、音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件进行讲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充当了黑板的作用,最后,通过课件进行课堂总结。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多媒体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呈现在课堂上,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这种简单地课程与技术的叠加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推进,影响到了我国高中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我们知道微课讲课时间一般是在5分钟以内,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集合”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可以用20多秒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学生军训的视频,引入“集合”这个概念,这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用几分钟的时间从第一张PPT到最后一张PPT讲解“集合”的概念、性质、特点等将教材中的主要的内容进行梳理,最后运用一分多种的时间进行课堂总结,然后进行下一个微课内容的介绍。在“集合”这个知识点的微课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减轻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工作,但是并不能够体现出多媒体在教师在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思想上的改变,这仅仅是一种肤浅的技术代替。学生对于“集合”的理解仍然是“概念”式的记住,并不能够在真正的促进学生对于“集合”的理解,以及对于“集合”知识的掌握,甚至,这种课件的记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懒惰,固定式的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创新。

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一个过程,对于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来说也是这样,在循序渐进中进行有效地整合,将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路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减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负担

上文中我们所讲述的,可以看做我国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最为基本的一步,利用多媒体技术减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负担。多媒体技术既然已经发明出来,并且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利用这种技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升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微课讲解的时候,利用画板在黑板上进行函数单调性的图形绘画,显然并不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工作,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画图的过程,并且准确率还要高于画板作图,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作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图形的理解,还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如,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x轴、y轴之间数值的变化,这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促进学生掌握这种单调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高中数学知识成为许多学生难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中数学知识对于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之前就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的形象的画面,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促进我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们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的时候。对数函数是我们平常所不了解的,它是由指数函数转换而来,具有抽象性。因此我们在针对抽象意识、转换意识并不很强的学生进行微课讲解对数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对数函数的图形进行小的四方形的分化,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清晰地看到对数图形的由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数图形,掌握对数图形,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如,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

上进行了改革,但是根据调查我们知道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在多媒体与教学整合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瑕疵,本文的写作,希望有助于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问题,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万萍.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11,10(01):05-06.

篇(6)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许多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灵活度.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仅仅依靠知识记忆以及题海战术是不够的.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实践探索.

一、注重方法讲解,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的讲解以及习题的训练.数学知识往往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中的数学公式以及数学定律、定理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往往采取理论知识讲解与具体例题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以及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则过于注重对习题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对解题方法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以及习题的讲解时在注重对例题以及习题本身的讲解外,还应当注重对数学方法的讲解,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椭圆方程这一章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入习题:“设椭圆中心在(2,-1),它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较近的端点距离是10-5,求椭圆的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列出椭圆方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求椭圆方程,根据所给条件,确定几何数据a,b,c之值,问题就全部解决了.设a,b,c后,由已知垂直关系而联想到勾股定理建立一个方程,再将焦点与长轴较近端点的距离转化为a-c的值后列出第二个方程.”

二、灌输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谈及高中数学,许多高中生都会表示高中数学是一门不容易学好的学科,是一门不容易学透的学科.大部分学生的高中数学成绩往往处于一个中间水平,很难进一步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数学思想,缺乏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面对一些新问题或者是一些变形问题往往无从下手,解题思路并不清晰.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一些数学思想的灌输,如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多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对一元二次函数、对数函数以及正弦函数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未来20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望达到 7.3%,那么在2001年至2020年,各年的GDP可望为2000年的多少倍?”从而向学生灌输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三、深入挖掘知识,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仔细研读教材可以发现,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数学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并不太多,然而各个知识点的变形内容则较多,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往往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这就表明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简单地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应当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延伸与拓展,深入地去挖掘知识点的变形.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也一定要学透,多引入一些变式问题,加强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进行二次方程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相关知识,如二次函数与零点的个数的确定、二次方程两根取值范围的确定等,引入变式问题:“变式1: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mx+2m+1=0,若方程有两根,其中有一根在区间(-1,0)内,另一根在区间(1,2)内,求m的范围.变式2:关于x的方程x2+2(m+3)x+2m+14=0有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通过变式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四、加强分类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逻辑思维能力较为缺乏,在进行解题过程时往往存在漏解的情况.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引入一些分类讨论的问题,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时可以以分类讨论为专题进行教学,就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绝对值问题|a|的定义分a>0、a=0、a2时分a>0、a=0和a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科意识,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智勇.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析.考试周刊,2011-01-21.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局限的教学思路和落后的教学方法,都无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不可能促进高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索,直接导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低下。因此,为了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必须建立高效教学课堂,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在高中建立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中数学既是对基础数学的承接,又是对高级数学的铺垫,因此,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点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是利用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受设备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往往都只能让数学教师向学生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习题演练以及深度探讨,教学成效低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也逐渐走入高中数学教育者的视线。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成效的实际需求,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帮助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数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在新课改下,要建立数学高效课堂,就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变化角度和内容,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现象,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时刻保持新鲜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创新教学思路,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主要措施。高中数学课堂成效的提高,离不开我们这些高中数学教师的不懈努力,只有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让教学方法同时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建立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2)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数学教师在同等的付出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任何学校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努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小游戏,在三角函数的教学结束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横排或者竖排的座位,对30°、60°等多种角度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进行心算口答,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增添了趣味性。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是讲究思维能力的学科,倘若能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可以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通过学生利用猜想和假设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和现象,有利于锻炼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配合程度,有利于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4)建立学习小组。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普遍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建立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建立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合作关系,促进数学成绩的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对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点,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详细讲解,在课后,学习小组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总结,做好课后练习。

高中数学教育中,课堂教学对教学成效的影响颇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既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从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只有我们这些数学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学苑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