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0 03:03: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基础教育改革

篇(1)

(一)确立生活观的意义

1.引教育“回家”。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他认为教育不仅改造社会生活,也改造个人生活。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应是教育的精神家园。

2.使农村学生过充实的、自我的生活。其一,过具有乡土气息、农民习性的农村生活。其二,过承认差异、肯定发展的个人生活。这种生活是“因材施教”的生活。通过“因材施教”,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和成为一个普通平民并存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具体个人”的适应性。其三,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的生理性生活问题、家庭生活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等得到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就业愿望逐步实现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个人的不断丰收的、富有成就感的过程。

3.培养农村学生的生活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作准备。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担负的使命,也是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至上”的一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问题

1.应试的教育。“知识观”在教育价值观中的霸权地位,使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的中心,人和人的生活被边缘化。其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无限放大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予以落实,并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数量多;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使当前的教育分流呈现出严重的负面效应,“教育分流导致过度激烈的教育竞争或学生的自暴自弃”。其二,学习即生活。知识的目的性,使学习被赋予生活意义的目的性,“学习是为了学习”是“应试教育”情结的一种理论阐释。其三,读书=上大学=找好工作=留在城市。这是农民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但是,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和在劳动力结构中第一产业占三大产业50%的基本国情表明,农村学生离开农村都进城的理想追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极不现实的。所以,单纯地“跳出农门”的农村教育价值观是狭隘的。

2.虚化的生活。受“知识至上”的教育价值观的驱使,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异常的现象。一是农村教育的孤独现象。二是农村教育的崇洋(城市学校)现象。农村学校在教具选择、实践场所建设等方面忽视了农村特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农作物、林特产品、校田、学生家庭的农田山林等。脱离“农村真实的教育环境”和“离农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得农村教育成为“虚假的教育”,并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虚化的生活”。首先,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表现为虚假的、无生命力的生活。其次,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表现为神化的精神生活。最后,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是一种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准备的生活。

(三)生活观的基本内容

1.确立生活归属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当下的和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于个人的归属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上大学是教育的归属。错误的归属观使学生心中只有知识,没有生活;只有学习,没有工作。教育的归属不是升入高一级学校,而是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引导学生确立生活归属观是他们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健康的人生观的基础,是基础教育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的基础。

2.确立职业生活观。一是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二是职业规划意识。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和职业规划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农村学生确立正确的知识观,理性地对待教育分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3.确立生活幸福观。社会分工导致个人生活的差异性,精神追求获致个人生活的同质性。帮助农村学生确立生活幸福观,既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幸福观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性、精神生活的充实性、社会生活的公益性等方面。

二、培育第二种选择

在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的选择是惟一的,即接受应试取向的教育。这是“知识至上”的教育价值观的产物。农村学生的多样性发展需求需要基础教育为他们提供“第二种选择”。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中生活观的确立和农村教育服务“三农”的国家政策,赋予了“第二种选择”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一)第二种选择的基本内容

1.价值取向。突破传统基础教育升学取向惟一性的束缚,把就业作为明确的价值取向,使农村基础教育担负起全面的基础教育功能,即“农村普通中小学必须处理好学生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双重基础的关系,提倡学用结合,全面发展”。

2.文化追求。农村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承现代工业文明中的科学技术,还要传承和改造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乡土文化,使其得到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乡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小农文化、科举文化等。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对于科举文化、小农文化的改造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其一,根深蒂固的科举文化使农民鄙视农业生产劳动,鄙视职业技术教育。这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宁愿多交钱让学生读普通高中,甚至是离开学校也不愿接受职业教育;这使得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种田只能沿袭传统技术,打工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重体力劳动。其二,渊源流长的小农文化使当前的农村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但是,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大多不愿放弃土地,不愿净身成为“非农民”,存在着浓厚的“恋土(地)情结”。“离农不离土(地)”的固化的民工潮现象,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和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因此,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在农村培育“离土文化”是大势所趋。农村基础教育应当挑起改造落后文化的大旗。事实上,改造落后文化的过程也是改造教育自身的过程。

3.服务对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的山区,基、职、成三教中基础教育一枝独秀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极不完善,特别是由于改革造成一部分科技和文化部门退出了农村市场,使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科技、文化的贫困现象。这就需要基础教育不仅要发挥教育中心的作用,还要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才、设施等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心的作用,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学生,还要扩展到学生家长及其广大的农民朋友。

4.课程内容。农村基础教育目标的扩展,需要课程内容得到相应扩展,需要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是一个有益的借鉴,“发达国家在其普通教育的内容中,基本都在引入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职业教育因素。尽管这些课程的名字不一定标明是‘职业’或‘技术’,但是设立这些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职业教育因素应该成为普通教育的内容这一重要思想”。这就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调整课程结构,在原有的、单一性的学术类课程结构中,引入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

(二)培育第二种选择的基本措施

1.拓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空间。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距持续扩张,其中教育方面的差距更是突出。但是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宏观层面忽视了城乡教育差距的客观性、显著性、复杂性,出台的政策具有严重的城市倾向性缺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缺乏弹性,对城市而言可能是低标准,对农村而言则成为高标准。由于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对农村教育要求过高,致使农村学校疲于奔命。因此,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国家课程标准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从而拓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空间。

2.调整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严重失衡,即所谓的“主科教师”偏多,“副科教师”缺乏,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教师几乎没有。因此,当前急需调整农村中小学校现有的教师结构,配齐、配足学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引进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师。

3.建设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在欠发达的农业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联结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作为农业文明之表征的中介是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建设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其职业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有利于帮“科技下乡”找“婆家”,发挥科技示范的作用。

4.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结合。通过“三教结合”,发挥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的优势,开发利用“招生难”闲置的职教资源,并使成人教育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所在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了。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识方面,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互动,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师必要的讲授和板书却被取代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只是行为的参与而非思维的参与,是氛围上的活跃而非学习上的探究,并未真正落实教材中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仅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有其政治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基础教育改革不仅涉及科学上的问题,也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中充满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前面提出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改变当前教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改变培训授课的方式,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培训,让教师首先自己学会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教师通过亲身实践透彻地理解新课程中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新课程中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否则,他们自己都不能把握好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来教学生?相应地,教师培训课堂的学员人数也要加以限制,尽量不要设置超过一百人的大课堂,保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参与。

第二,增加并落实教育投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学活动和每堂课的教学效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教学既有成绩有又效率。我国现阶段的大班教学很难照应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另外,很多学校在进行理科教学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无法保证,几十个学生一起涌到实验室以后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实验资源,这样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国家要增大教育投资力度,切实将资金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完善实验资源和教学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第三,从实质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生动多样,设计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和表演等等。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从实质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北京师大的博导谢维和副校长曾说过,“作为老师,头脑中应该多有几把评价学生(评价人才)的‘尺子’或者说‘标准’,只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假如只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就只有少数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学校与其说当好伯乐,不如说当好园丁”。让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和完善,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篇(3)

2009-2014五年来,美国政府对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了深层次改革。这些改革思想通过2009年11月美国教育部的《力争上游计划实施纲要》(RacetotheTopProgrameExecutiveSummary)、2010年3月美国教育部的《改革蓝图——对<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ABlueprintforReform:TheReauthorizationof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tionAct)、2010年5月美国教育部的《力争上游——美国早期学习挑战》(RacetotheTop—EarlyLearningChallenge)等展示出来。分析相关政策和奥巴马的部分讲话,基本呈现出四位一体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特征。

1、以推动学前教育为改革基础

五年来,学前教育改革始终是一个重点。由于“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内,美国各州不约而同削减了学前教育经费,这既抑制了教育机会的扩大,也侵蚀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在2013年度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指出,一个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就会发展得越平稳。但是在美国,4岁的孩子中,只有30%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大多数中产阶层的家庭承担不起私立学校每周超过百元的昂贵学费。由于学前教育的缺位,一些没有能够接受到足够的学前教育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受到不良影响。奥巴马多次测算一笔经济账,在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方面每多投入1美元,可以为今后教育对象在成长过程中的就业、减少犯罪、降低未婚先孕等方面节约7美元。奥巴马以投入产出比说明,在学前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是值得的。正因如此,美国政府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明确,投资50亿美元,用于拓展儿童早期教育,帮助超过15万名工薪家庭子弟获得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美国政府同时出台了政策,对在儿童教育方面付出特殊努力、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和校长,给予国家奖励。

2、以提高教育标准为改革关键

美国相关机构在教育调查中发现,美国的课程设置落后于中国、印度等国家,美国小学生在计算、表达等领域成绩下滑,有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需要补充高中课程,中小学课程领导体系不完善,家长、社区的作用发挥不佳,导致美国中小学生竞争力弱化。美国政府要求,各州要提高课程标准,从根本上提升难度,达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轨。奥巴马要求,“我们的官员和教育人士,在制定标准和课程体系时,不要仅仅满足于衡量我们的孩子能否在试卷中写出答案,而应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技能,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企业家精神以及创造力。”对于如何满足由于教育标准提高带来的测量方式科学化的要求,美国政府提出建立数据信息系统,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随时做出调整,提供针对性帮助。这一标准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位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无论学生的家庭收入、种族、民族、语言背景或身体是否健康,都能够为其大学生活或未来就业做好准备。”为确保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提升,2009年11月,美国政府推出《力争上游计划实施纲要》(RacetotheTopProgrameExecutiveSummary),核心是以经费投入为刺激主要素,推动各州重视基础教育,提升学生学业标准,提高学生成绩,降低高中辍学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

3、以强化师资力量为改革保障

美国政府看重优秀师资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而多次呼吁,优秀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到社区、小镇来从事教师职业。奥巴马提出“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绩效,确保优秀的教师和校长能够分布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孩子一旦入学,那么影响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教师,而非诸如其肤色、父母亲的收入等情况”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到,一名好教师能够使得一个班的学生在一生中增加25万美元的收入;一名好教师也能够让一位梦想摆脱困境的孩子获得相关机会。他呼吁年轻人,如果想让国家的前途有所不同,如果想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就去做一名国家需要的教师。为了实现师资队伍的优质化,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例如。强化师资招募,鼓励各州提出更多创新举措,促进师资质量提升,确定高效能教师(HighlyEffectiveTeacher)的评价标准,让教师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杠杆;进行教育经费的倾斜,为各州提供资金支持;提供经费,鼓励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培训,进行传帮带;对于不合格教师,则进行淘汰。这些举措,可以提升教师素养,也畅通了出口和入口机制。同时,美国政府关注不同学校优质师资的平衡,重视教育公平。提出“不仅要在资金上支持这些发展欠佳的学校,还应逐步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这些高需求的学校里任职,从而更好地、公平地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4、以扶持弱势群体为改革难点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学生给予了更多支持和帮助,其具体扶持措施有,一是增加经费投入,根据《力争上游计划实施纲要》,美国政府改变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中对弱势学校加大惩罚力度的做法,转而投入资金,扶持这些弱势学校的发展。“联邦政府要对各弱势群体聚集的地区继续进行拨款,并赋予在争取竞争性拨款时一定的优先权;同时,对接受拨款者提出相应的要求,确保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根据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有122亿美元被用于特殊教育资金,130亿美元被用于弱势群体的中小学生教育补助资金。在2009年推出78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时,美国政府在改善学校软件、硬件建设方面,投入210亿美元,促进了弱势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条件的改善。二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类不同群体共同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之所以存在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公平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为此,美国政府要求,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支持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少数人群,提升对他们的支持;帮助农村地区的学校申请竞争性的拨款,制定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等。三是积极发展公办私立特许学校(CharterSchool)。特许学校无条件接收所有的学生,经费由政府从教育经费中支持,具有低学费但重视学习效果的优点,同时也刺激公立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吸引生源,促进发展。

二、改革的特征与启示: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人文关照

如上文所言,美国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在小布什时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基础上的改革,其很多举措与其前任们的努力有相似和承继之处、但面对美国处于衰退的大背景,五年来,美国政府作出了诸多努力,促进教育复苏,其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课程标准,强化师资力量的诸多做法值得肯定,也会给我们启发。

1、要有强烈的危机和公平意识

在奥巴马的多次讲话中,都把教育放在事关美国霸主地位,事关美国复兴与发展的高度上看待,并采取了切实加大经费投入的举措。他对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美国高中生的辍学,对师资的弱化,对学校之间的差距都有多次阐述。看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9年制义务教育,但教育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优质资源和弱势资源差若云泥,特别是应试化倾向的极端发展,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学生创新意识发展、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瓶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必需有危机意识和公平意识。

2、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美国政府强调提高中小学课程标准,促进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力争上游计划实施中,美国政府明确要求,建立各州通用的课程标准、分层次的质量评价与改进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美国政府公布了考核优秀教师和校长的评价标准,并且要求科学评判教师绩效,也就是不仅仅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要参考同行的意见,进行课堂评估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已经公布,但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如何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动态监管和科学调整,值得思考。

3、要注重经费杠杆的调节作用

虽然政党轮换,也面临金融危机,但美国政府注意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了教育经费的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在经费使用上,通过再投资法案和力争上游计划等工程,美国政府以经费为调节手段,变差校惩罚为鼓励先进,促进群体竞争,促进学校的全面性变革,而不是仅在某一个方面进行革新。我国自2012年首次实现了教育经费4%的目标,但在经费的科学配置上必须深入思考,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率,并向西部、农村的弱势学校进行经费倾斜。要研究美国力争上游计划的做法,重视它仅仅用不到教育经费的1%,就让40个州提高教学与学习标准的具体举措。可以尝试“将教育预算草案向社会公开,向公众说明教育经费预算的依据,解释资金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同时要健全中央政府的责任,通过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措施,实现各省级政府教育经费的相对平衡。

4、注重发挥家长、社区、学校和教师等的合力

篇(4)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考试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分析,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篇(5)

关键词 共建共享 基础教育 杭州模式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杭州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赢得了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等美誉。2000年,杭州市提出要打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确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要求。在这四个品牌中,“学在杭州”是最具生机的城市品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教育,开始呈现出普及、均衡、优质的教育品质。

一、杭州基础教育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杭州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又实现了后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本文重点考察1996年以来的杭州基础教育改革历程。

1.“九五”期间(1996-2000年):普及15年基础教育

“九五”期间,杭州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幼儿教育发展很快,全市4-6周岁幼儿入园率从“八五”末的70%提高到89.6%,市区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达到了99.95%,其中“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2%。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增长迅速,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的比例从“八五”末的54%提高到84.7%以上,市区已达到95.7%。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开始努力满足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2000年末,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普及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基础教育。

2.“十五”期间(2001-2005年):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在“十五”期间,杭州市打响了“学在杭州”的城市品牌。15年基础教育从全面普及阶段向均衡化、公平化阶段发展,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低龄化、义务教育公平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

学前教育低龄化。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2005年已达到95%以上。市区及县(市)城镇已推行3周岁前幼儿早期教育。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开始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学前教育朝着“管理规范化、办园多元化、设施标准化、保教科研化”方向发展。

义务教育公平化。到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与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99%和100%、99.97%。在高标准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杭州市积极实施教育创新工程,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不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向均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高中教育普及化。在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基础上,杭州市继续扩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构建普职沟通和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不断提高高中段普及程度。到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优质高中的招生数占80%以上。

3.“十一五”期间(2006年以后):达到基础教育优质化水平

目前,杭州正在实施“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建教育强市。规划到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学前教育上,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程度和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低龄化。全市适龄儿童均能接受三年以上的学前教育,学前第四年幼儿入园率将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0-6岁学前教育体系。所有镇(乡)都建有中心幼儿园,70%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杭州市示范幼儿园标准,50%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浙江省乡镇幼儿园标准。

在义务教育上,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化,使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包括残疾儿童少年和外来人员子女)都能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接受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化,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

在高中教育上,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段教育。全市初中毕业生均能接受高中段教育;优质高中招生数将达到90%以上,其中6个老市区优质高中招生数将达到9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招生比例保持在1:1左右;创建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举措

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围绕如何解决孩子“好上学”、“上好学”问题展开的。

(一)推进共建共享品质教育,解决部分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解决农村孩子就学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杭州最早提出解决“上学难”问题主要是针对农村孩子而言的。杭州市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城乡教育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区、县(市)从实际出发,努力改变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农村学校面貌,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加大投资力度,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根据《杭州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以改造和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为重点,按照均衡发展的原则,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危旧房改造、改水改厕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结合起来。到2007年,全市85%以上农村初中、小学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同时,杭州市政府进一步制定规划,落实资金,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等四项工程。

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就学问题,加大了教育帮扶的力度。对淳安、建德、桐庐三县(市)欠发达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帮扶时间延长至2008年。市本级教育经费中已安排的初中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

2.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破解困难群众子女就学问题

为了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03年1月,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入学收费减免和补助工作的通知》,对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子女在公办幼儿园上学的减免保育费;对低保家庭子女和未成年孤儿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减免学杂费;对少数民族小学生、特殊教育学生免收杂费;对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免学杂费;同时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2003年8月,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又下发

《关于在杭州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实行教育资助券办法的通知》,决定以教育资助券的形式进行减免,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教育资助对象、相应的资助项目和资助标准。2004年8月,出台了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将学杂费减免的范围从过去的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扩大到所有困难家庭,并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列入学杂费减免对象。2005年8月,为落实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市教育局和财政局修订了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将中小学(幼儿园)残疾学生和就读杭州市农村乡镇化技术学校的全日制高中学生也列为教育资助对象。

2007年7月,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两个《通知》的精神,市教育局、财政局再一次修改了教育资助实施办法,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列入困难家庭资助范围,并将残疾学生生活护理费列入教育资助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和资助项目,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学生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

3.设置专项教育经费,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杭州以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人数急剧膨胀。2007年,杭州市教育局了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通知,共有14.17万余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走进了杭州的各个学校,而在2004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读的数据是8.3万人,三年间接近翻了一番。目前,六个主城区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校总就读人数的28.6%,小学中的比例达32.95%。

目前,在杭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公办小学随班就读,二是进入专门设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全市已有90%的公立学校接纳了近9.6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2007年,全市在原先38所的基础上新增9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达到47所。2007年秋季开始,杭州取消了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到同城待遇。为了提升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杭州市增加政府投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使这些学校的设施基本达到办学规范要求。

(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与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解决孩子“上好学难”问题

虽然对欠发达农村和城市部分弱势群体、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子女来讲,“好上学”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在新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上好学”越来越成为主要矛盾。为此,杭州基础教育改革把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作为重中之重。

杭州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名校集团化办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2007年6月,全市名校教育集团已达56个,成员单位214个(不含未以集团命名的“名校+新校”学校数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这一现象被称为“杭州模式”。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在破解“上好学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该模式办学的制度创新。

第一,办学体制上的创新。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改变公办学校单一的办学体制,突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举措:办学经费来源打破了多年一贯制的财政拨款,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办学形式灵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公办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化、平民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办学模式上的创新。杭州市名校集团化战略实践的办学模式从内部结构看,有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名企等形式;从形成途径看,有连锁式、加盟式、合作式、嫁接式等形式;从办学性质看,又分公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民办、混合制等形式。

第三,管理机制上的创新。杭州名校集团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借鉴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了符合名校集团发展规律的内部管理制度。(1)采取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简政放权、统一指挥。 (2)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管理。 (3)采取全面质量管理。以教育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以学生、家长满意为目标,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为保证,确保了名校教育质量“牛奶不被稀释”。

第四,资源利用上的创新。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把优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课改成果、师资优势、社会影响力等教育资源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逐步实现公共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名校不再是老百姓眼里的“贵族学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优质教育。

三、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启示

(一)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基础教育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

教育公平是现代化教育体制中的基本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杭州提出共建共享品质教育、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首先追求的目标就是孩子们人生起点的公平。因此,可以说办好每一所学校,其实质就是追求教育公平,在杭州而言,更集中地表现在追求均衡优质的公平教育。

(二)强化政府职能,是扩大教育资源有效供给的有力保证

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众多,包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如何缩小基础教育的差距主要取决于政府和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政策选择。教育公平原则要求在教育机构之间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分享资源,而政府则必然要承担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指出,当前盛行的“择校风”和教育“乱收费”、“高收费”的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从需求上解决问题,更要从供应上解决问题,也就是既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治理,以抑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需求,更要求政府通过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需求。只有从供应上考虑问题,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才是真正的“治本”,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杭州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设置专项教育经费以及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都是有效增加优质教育供给的治本之策。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涉及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以及相关个体、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备受世人关注的同时,也因各种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构成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性社会事实中,既有来自各种环境的影响,又有多方不同目的趋势,加之方法的不同,使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曲折复杂,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教育改革的现状,并非在基本目标或改革理念上普遍达成共识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环境、目的和方法三方面入手,对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因素特别是不利方面进行思辨,提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基础教育改革四个不利环境因素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部环境大致可分为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物质环境与家庭环境。

(一)制度环境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往往体现了社会管理者的意图即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于某一事物主体的发展具有强大驱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从推行“效率优先”到提倡“教育公平”、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上的全面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日益完善,但由于制度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的特点,社会发展往往滞后于制度本身,从而在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线教育者一方面寄望于制度改革的“制度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社会历史惯性,对制度不适甚至是抵触的“悖论现象”。如有的人认为,考试评价制度不改,教育教学改革无法进行,一些人常提到,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是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如果改的话,最终也会走回头路。有的学校虽也强调教育教学改革与制度环境的匹配性,但他们是一边观望、一边改革,厩忌新课改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对升学考试“斤斤计较”,主张升学改多少,新课改就应改多少,新课改力度不应太大,否则的话,升学就要吃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教新的、也补旧的,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步履蹒跚的。有学者认为“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碰到考试都会无能为力。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进行素质教育反而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类似言论助长了助长了中小学对教育改革的抵触,成为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观望改革甚至反对改革的佐证。

(二)舆论环境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基础教育改革社会舆论环境是指通过口头、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用语言、符号、图像等传播形式将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上传播、碰撞,形成广泛的意见,让公众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并评价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就当前社会舆论环境而言,对基础教育改革,既有正面影响,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说,,上至国家政府、大众媒体,下至黎民百姓,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感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和成果,形成了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从而促进政府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制定或者修改相关政策,促发出社会对于改革的更大共鸣,形成对于改革的共识,促使和激励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

而从负面影响来说,舆论特别是传统媒体从自身需求出发,对于负面信息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正面信息,有倾向性地传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而一定程度上信息管理的示范,又使这种错误舆论导向经由大众传播扩散,产生不良影响,使公正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产生偏差,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三)物质环境

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环境。在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与物质投入不足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大为改善,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物质环境整体改善,但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依然明显,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之间有这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个别学校与个人陷入物质主义的误区,过于倚重和夸大物质环境的作用,凡言改变必称学校的办学条件不理想,必称“无资源可用,有劲没处使”。在他们看来有怎样的物质环境条件就能进行怎样的教育改革,物质条件优越,改革则能成功,物质条件不足或落后,改革则必然不能成功。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改革采取观望甚至拒斥的态度。如一些学校会不时地组织教师去外地,进行以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为目的的考察活动,但他们考察学习后的最大心得往往是他人的经验是无法学习的,因为自己所在学校与别的学校相比,办学条件太逊色了。所以,这样的考察、学习活动不是增强了考察者的改革意识,而是变成了纯粹的游览活动。

(四)家庭环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实际上与受教育者父母的支持与否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兴起以来,学校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支持下迅速取代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凸现了其与工业社会的相关性,上升为使其它教育类型黯然失色的显性地位。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家长(尤其在母亲参与社会工作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将子女的教育任务转嫁给学校,教育的私人性被抽象化了,排除了父母对公共教育的直接的教育意识。家庭在工业社会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经济实体的代表,它的教育功能被逐步边缘化,家庭往往单方面看重对于子女学校的选择,“择校风”盛行,却弱化了家庭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基础教育改革两类错误目的导向

按照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两类主体,笔者将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大致分为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出现一股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倾向,美国是这其中的代表。改革受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致力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一改教育领域中腐朽僵化的局面,通过学校间的竞争,达到促进各个学校发展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现在,教育凭证、特许学校等的实施,使我国看到,在教育领域改革中同样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选择权的赋予达到刺激学校改革的目的。因此,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时候,也考虑到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行市场化倾向的调整。然而受市场利益驱动,部分学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利益改革前师资、办学条件优势,大肆扩大办学规模,打造“超级学校”,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也有意识的加大对部分优势学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使得地区、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味“效率优先”,忽视“教育公平”,学校商业化,教育商品化、产业化,背离了传道、授业、解惑,提升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正确轨道。

(二)受教育目的

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教育,学习知识技能,提升个人素养,从而符合社会需求,本是受教育的初衷。然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投入成本的日益加大,受教育者“教育功利化”的目的不断凸显,攀比意识增强,从而造成对于所谓“名校”的盲目追求,“择校风”盛行,期盼得以实现所谓“精英教育”。以上海为例,部分中小学“择校费”动辄数十万计,家长依然趋之若鹜,个别繁荣的背后,是大量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大面积萎缩。

三、基础教育改革三种方法存在缺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渐成热点,“改革方法论”的问题浮出水面,成为理解和探寻基础教育改革已行之路和将行之路的新眼光与新视角,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日益丰富,既有我国基础教育从“仿苏”到“学美”的历史性梳理,又有对基础教育改革演进、走向的具体方法论研究。笔者从基础教育改革施行的角度出发,认为改革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全面改革

即从制度、理念层面入手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形成思想理念的转变与现实支撑,在实践中大幅提高基础教育投入,转变基础教育改革思维方式,改变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固有关系和走向,综合协同,共同完善改革。但此种方法因其地区、城乡、校际差异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投入过大、协同困难的缺陷。

(二)渐进改革

分层次、分步骤改革,制度、理念先行,通过制度保障和理念推广逐步消弭改革阻力,同时逐步提高基础教育投入,消除地区、城乡、校际差异,不断巩固基础教育成果。但容易出现“添柴效应”,改革成果为社会惯性所吸收,改革成效不明显。

(三)重点改革

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广,然而容易出现前述所说的一边改革、一边观望的情况,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败个列和负面效应被无形放大,使社会、学校和公众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阻碍改革向前发展。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辨正及其改进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解决方法也是多元的,只有从环境、目的、方法三方面去正本清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确保基础教育改革成效。

(一)环境上

在重视制度、物质保障的同时,注重对教育改革思维方式的转变,防止出现路径依赖,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环境导向的把握,对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及时总结和释疑,争取社会支持、理解,强化对家庭教育者的沟通,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为基础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目的上

警惕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目的倾向,尤其是要警惕施教者对教育产业化、商品化的过度滥用和受教者“受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回归基础教育改革原有价值,理性看待教育改革。

(三)方法上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扬长避短,善于吸收和吸纳有益的教育改革施行方法,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顺应改革潮流,提高学校自身改革的能力,调动各方面改革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现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瑞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研究[D].2010.

[2]林丹.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转向与路线生成[J].东北师大学报.2008.

[3]张艳奎.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文学教育.2012.

[4]齐学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J].2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霍淑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研究[D].2007.

[6]李云星 李政涛. 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演进[DB/OL].

[7]孙振东. 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

篇(7)

基础教育改革的落地逐步体现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有的是品牌中学联合普通小学组建整体校区,有的是品牌小学上延3年,扩大学区,形成9年一贯制学校,有的是建设深度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不同学校的师资和各种应用资源全面进行横向拉通。上述措施对于整体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些教育改革措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校不再是一所孤立的学校,而呈现出多校区,多教学点的特色,学校间和班级间的网络联通性,资源的共享性就变的尤为重要。因此,“宽带校校通”“网络班班通”“空间人人通”的三通工程,成为师资和教育资源全面拉通的基础网络设施, “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成为应用落地,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

三通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不同的区域,其建设程度和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区域部分学校实现了三通,但网络带宽有限,维护和管理不到位,正在面临着网络改造;而有的区域三通只是个面子工程,大多数学校还没实际的互连应用,三通网络面临着重建。在三通网络建设或网络改造过程中,区域教委信息化主管和各个学校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经常会面临各种技术的选择,如何选择可靠、安全、能够很好地支持各种教育应用的网络,如何让网络和应用不但具有先进性又能够支持平滑演进等,一直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让人困扰的问题。到底哪些可以助力教育三通网络建设呢?下面三个方面是教育三通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稳定可靠的网络能够保证示范课,名师在线,网络学校等实时课堂的高质体验

在分校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同校区的学生和老师间的互动,老师们的经验交流活动都在增多,远程实时课堂的教学和交流方式已经变的不可或缺,这种多媒体的实时互动对网络和设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网络级,只关注联通性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网络要能够感知业务,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和优先级保证,并且要能够提供方便的手段能够维护和管理网络,改变当网络出现问题时IT维护人员不能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的现状。在设备级要能够支持大缓存,这样才能减少丢包,通常网络的核心设备节点要做集群,在某些板卡出现故障时,不会对整网出现影响,目前业界比较先进的集群技术是CCS2集群,除了专业的集群通道外,多个集群设备中即使只剩一块主控板卡在工作,整个网络就不会受到影响,只有这种能够感知业务、方便维护管理的高可靠网络才能够为远程实时多媒体课堂提供最优质的教学保障和体验。

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可接入的网络,课前、课中、课后的体验同样优质

网上作业,辅助测试,探索空间,成果展示,家校互动空间等基于网络的各种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不再限于少数重点学校,在教育改革横向拉通后,会有更多的学校有这个需求。老师在不同的学校接入网络访问教育资源、批改作业、回答学生问题,学生在教室、校内操场、家里都能通过网络访问学习空间。以前的网络通常对用户的接入位置是有限制的,在不同的接入地点,其应用体验很难达到一致,而现在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在不同的地点接入时,用户访问资源的体验是相同的,那么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如何保证课前、课中、课后相同的优质体验呢?那么就需要网络能够划分用户组,并根据不同的组定制不同的网络策略。例如划分出老师用户组和学生用户组,当老师或者学生在不同的地点接入时,网络能够区分其用户组,并使用相关的网络策略,分配相关的资源,不管老师和学生从哪里接入都可以获得相同的教育网络应用体验。

教育共享资源应用,教务管理应用,需要网络能够提供高安全的保障

随着教育应用的不断增加,对网络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网络考试和教务管理这些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试题泄露、教务关键信息泄露都会带来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的问题已经变的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安全防护在网络出口放置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但是随着黑客技能的提升,以及安全威胁来源的多样性,很多威胁靠单个设备发现和防御已经难以应对,单个设备的安全能力已经不能够代表整个网络的安全能力。那么如何提升整网的安全能力呢,安全问题的发现是要基于众多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统一分析来进行的,也就是基于当前流行的大数据的方法,例如网络能够通过不同学校的安全事件进行采集,对这些安全事件关联分析,发现隐藏的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安全策略建议。通过这种整网安全协同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教育网络的安全防护和安全处理能力。教育网络的安全能力提升了,教育资源得到了保障,那么在使用教育应用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