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慧研修总结

智慧研修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3 01:56: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慧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智慧研修总结

篇(1)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最具体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课程改革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思想和理念的新与旧、精神和素养的高与低、态度和行为的优与劣。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教师自我研修,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和迫切任务。

校本研修是校本研训的进一步升华和拓展,是基于学校,关注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其核心是立足于学校的教研、科研、进修三位一体的活动,其宗旨在于提高教师之品行,教师之素养,教师之技能和教学质量与效率。其目的是提高和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工作效率,并关注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所谓研修,研即研究、钻研、探究,其内涵则是学习与思考,探索与积累,反思与总结。修乃是修己、修身、修炼。校本研修应该是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发、自愿、自主的一种自觉行为,应该是以自我研修为主,同行互助为辅的形态出现的。而那种失去了以我为主的自主决策、自主探究、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的研修,是片面而不可取的。参与研训和自主研修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个体成长与成熟的需要,是探索与实践的需要,是进步与提升的需要。研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它是动态的、持续的、鲜活的、经验的、发展的,更是习惯与养成,历练与成长,实践与提高的艰辛历练过程。研修可归纳为:濡养品德,涵育人格,滋润智慧,荣发思想,凝聚力量,健康成长。

自主研修具体讲就是教师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教科研活动,认真学习和汲取他人的经验与智慧,不断提高自身在教学中观察与发现问题,分析与思考问题、总结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研修中去思考,在实践中去研修,并在研修中不断地感悟、反思、提高、升华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并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之基础。校本研修对个人而言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和常态化。

一、研修目标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研究课改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自发自觉的结合学情与教学实际认真研读并深刻领悟课程标准,在课改实践中的不断钻研教材、教法和学法,并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可通过一些课题的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哲人说:“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探究意识、反思意识、科研意识、”才能使自己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名师型的教师。古人云:“书到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可见,加强学习,认真读书、濡养品德、滋润智慧乃是研修之首要。

作为音乐教师的研修目标应由专业型向育人型转变;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单一型向综合性转变;理念上由教书匠型向名师、学者、专家型转变;教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不断的研修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智慧、有作为、有业绩、有成就的名师。

二、研修内容

研修对一名教师来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持续的、常态的、发展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应围绕音乐课标——教材——教法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有针对性的去研修。通过参加各种音乐学科的培训,聆听不同专家的报告和讲座,认真细心的去研读新课标和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在领悟新理念、钻研新教材、探究新教法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感悟课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主动地去总结和反思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不足,能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教育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与叙事文章,以此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业务素养、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音乐学科研修具体讲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功

(2)备课基本功

(3)组织教学基本功

(4)运用教学语言基本功

(5)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基本功

(6)设计板书基本功

(7)专业理论与技能基本功

(8)熟练运用课程资源和学科的各种教学方法基本功

(9)教学评价基本功

专业基本功:指具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较高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中能认真组织、科学训练学校的乐队或合唱队或舞蹈队等,使其具有持续性、达到常态化,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性。同时,音乐教师在学校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中当率先垂范,能歌善舞、能说会写、吹拉弹唱、能编会创以展示自己的风采。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应力求在提高综合能力与素养方面下工夫,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使自己成为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一专多能”、“通才型”的优秀教师。

三、研修的方式与途径

作为教师在自身业务成长、教学成熟、业绩成功、事业发展中要正确审视自我、提高丰富自我、勇于表现自我、修炼完善自我、认真塑造自我。具体而言即积极参与各级师资或学科培训,积极参与校内外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听课、说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平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撰写有关教育科研的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调研报告和参与一些省市级的论文评选活动等。在研修过程中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和发展目标,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袋。同时,应结合学校、教学与自身的实际,着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修、在专家指导中研修、在同行互助中研修、在自我专业发展中研修。让自己在专家引领指导中,在同行合作互助共勉中真正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人,做到在自主决策中有效、自主探究中有获、自主管理中有序、自主反思中有悟。

篇(2)

关键词: 教师理论研修 夯实专业 重塑职业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落实《东方红小学“走向卓越”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工程》,按计划分层、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修及考察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拓宽教师专业成长之路,重塑教师专业成长之魂,帮助、引领、督促教师实现职业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内在统一,提高教师幸福生活指数,7月4日至7月14日,我校组织青年骨干教师50人,赴南京师范大学进行高端理论研修及考察学习。

研修期间,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考察了南京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三所小学。组织了撰写研修反思和现场交流活动,促使教师对专家的观点及参观学校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巩固研修成果。

一、研高端理论,悟职业真义

7月南京的天气潮热,蚊虫密集,刚到南京师范大学研修的老师们来不及适应,就已被蚊虫叮咬得满身印迹,时时享受着免费的天然桑拿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校50人组成的研修团队,怀着与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梦想,抱着探求自己专业成长之路的愿望,接受专家胸怀宽广、意识超前的“大家”思想的熏陶和深邃见解的启迪,加深对人生、对教育、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顿悟自身职业存在的价值。老师们有与专家观点产生共鸣时的激动,有与专家观点发生争议时的辩论,也有从专家指点中收获的顿悟瞬间,更有疏通了长期困惑自己认识结点后的幸福感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冯建军教授倡导的“教育与生命同行,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成为老师们琢磨、品味与认同的观点。老师们收获,老师们快乐,专业素养在提升,人生境界在提高,生命幸福感在增强,“走向卓越”的路子在拓宽……

懂得了“教育信念是我们专业化道路上的灵魂”;明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效度关键在于教师自己的自主性”;发现了“自己感觉不到职业幸福的原因是:缺失主动学习的精神、深度思考的习惯和享受职业过程的心态,更缺失自己工作所追求的‘更好’和‘不知足’的坚持”。

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在为期6天的南京师范大学高端理论研修及考察学习活动中,老师们顶着炎热,受着蚊“亲”,忍着饥饿,坚持按研修计划聆听专家讲座,按时参观特色名校,撰写研修反思,自主现场交流。就在似乎有点苛刻的研修活动中,50位相对年轻的研修对象的表现消除了我这个领队之前的担忧,彰显了我校“‘走向卓越’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工程”的积极作用——人人能写会说,自信有范;体现了我校长期以来对教师行为习惯的历练效果——内秀高雅气质,自觉主动;很好地诠释了冯建军教授“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观点——快速深度思考,机智应对。老师们用诗(李文雅——寻梦.追梦)、词(温婷婷——水调歌头金陵学习之感)、歌(王瑜——改编《青青的世界》)、赋的形式,自信流畅地表达着自己的研修感悟。我们彼此分享,彼此赏识,共同渡过这收获的时光。杜文文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为期6天的紧张学习结束了,期间感受到了江南的梅雨绵绵,也体会了南京的酷暑天气,但天气状况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一行五十人的求学热情。带队老师虽然没有点过一次名,但大家无一人迟到早退,而且都能自觉地将手机调至静音,尊重专家,专心听讲。课堂上一个个专注的眼神,认真记录着课堂笔记,生怕错过某一个精彩片断。课间大家纷纷向专家提问、交流。从每天课后撰写的反思交流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们一天的收获是丰硕的,感悟是发自内心的。大家的视野在开阔,思想在蜕变,思维在深入。看得出我们大家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我时常在想:是什么激励着我们这一批年轻教师不断上进,是对职业的热爱?是东方红精神的传承?总之我们努力着,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并优秀的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赵凯教授的“敬人者,人可敬之;爱人者,人可爱之”、“努力让自己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心好,一切均好!”的观点,在我校研修老师的心里逐步被内化,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观特色学校,思我校前景

研修期间,我们分别参观了南京市特色鲜明的三所名校。以“写字教育”为主题的珠江路小学,让学生在墨韵的芬芳中幸福成长;以“立美教育”为主题的石鼓路小学,使学生在版画彰显的精彩中立美修德;以“智慧教育”为主题的拉萨路小学,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中慧学、慧玩、慧生活。参观途中,老师不禁感叹与羡慕,为他们能合理利用每土寸地、每个空间的精巧之处而感慨,为他们每个细节元素布置的精美而叫绝,为他们营造出校园环境的温馨、和谐而赞叹。李文雅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羡慕的同时,我们多多少少也看到了东方红小学的影子,我们拥有等同的办学理念,甚至更为强大的办学规模,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师团队,只要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我们东方红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篇(3)

校本研修这一新型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的推广,为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 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刻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去爱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之才。我愿用这一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在知识的海洋里播种与收获。愿我们的生命在收获与播种的海洋里飞溅出璀璨的花朵。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刻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厩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篇(4)

1.让课题研究“落地生根”。在“名师聊课室”的引领下,依托学校《同课异构的范式研究》《加强课外阅读实践,引领小学生亲近母语研究》等4个省规划办课题开展日常工作。每个学科一个主课题,围绕课题我们探索出一套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模式。“案例分析——理论学习——课例展示——听课评课——反思总结”这一基于实证的研究思路,是“名师聊课室”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范式。同时加强校本特色研修,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中华经典诵读”为抓手,开展校本阅读、主题阅读等课题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如2010年研发的“艺体诗词赋”的校本课程,既培养了教师的创作品质,又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内涵品位。

2.为打磨课堂“建章立制”。学校扎实开展以“磨课”为策略的课例研究,将教学研究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起来,培育了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文化。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基于“名师聊课室”基础之上的课堂研讨模式。一是一人同课多轮。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节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跟进。其基本流程:确定研究主题——选定课例内容——独立备课——集体备课——反复修改——展示研究成果。这种模式对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显著的成效。二是多人同课循环。确定同一课题,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个初步的教学方案,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学情以学定教,各有侧重,方法灵活。这种备课既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又彰显教师的个性特点,有利于提高研究团队的整体水平。三是多人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课,它能够在教师之间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对于提升教师群体的教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尤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为素养提升“釜底加薪”。“名师聊课室”根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为入室的教师精心绘制了专业阅读地图。并提出“四读”要求:一读教育经典,把握其精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润泽精神空间,涵养人文智慧;四读网络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教学信息。阅读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而这种底蕴的获得离不开专家引领和自己努力。每学期“名师聊课室”都设计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曾先后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石宜君、陈弈君等全国知名教授参加教师的读书沙龙并给老师们开展《为思维而教》《小学生绘本阅读的现状及策略》等专题报告,她们精彩的报告润泽了老师们的心灵,让大家受益匪浅。每学期“名师聊课室”还向教师征集“我最爱读的一本书”,经筛选后,学校出资购买并在读书节上举行赠书仪式,同时下发推荐目录,鼓励教师读书多元化。“名师聊课室”还参与学校的读书汇报活动。这样,既督促教师做好学校推荐书目的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又锻炼教师的胆量,培养写作、表述等全方位的素养。同时还建立教师博客。让“名师聊课室”的成员将每天读书的收获及时上传,留下记录,实现教师读书心得的智慧共享。

“名师聊课室”成立以来,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唤醒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升了研修技能。它让教师能够带着研究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剖析学生行为以及反省自身困惑。同时也学习并尝试了课例研究方法。明确了课例研究的步骤、选题、需要把握的尺度与研究研讨的价值取向等。每一个入室研修成员都进行了多次公开课的展示。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选取各自的观察视角,对同一堂课进行不同专题的课例研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研究中尝试研究。二是建设了学校的研修文化,享受了研修过程。它让入室教师享受了研修过程,也营造了学校研修文化。在这种研修文化氛围中,教师关注的是远比结果更加重要的研修过程。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和思考,才是每次集体研修的真正收获。在读书活动、分组学习和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入的钻研,没有反复的推敲,就没有实际工作中的驾轻就熟和教学艺术的豁然开朗。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了学校内涵。它关注个人专业成长,也关注整个学校的教师团队建设。可以说,它稳定了专业方向,使年轻教师有多年如一日的追求,还坚守课堂这个主阵地,同时兼及科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术知识。它为我校的全体入室研修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老师们透过这扇窗开辟了一片新视野。学校依托“名师聊课室”,把它作为思考的基点,丰厚了内涵,构建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平台。

篇(5)

2010年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即将结束,反思十几天的培训经历,用震荡心灵,醍醐灌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心动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也是一个缺少激情的人。平素,恬淡地对待周围的人事,也就难有使自己激奋不已的事情。但7月13日,这一天这一次,却将我有些沉寂的心灵撞出些许火花。看着周围同仁、朋友们满怀激情,用翻飞的手指敲出流淌的文字;看着“我的班级”每个人名下那不断变化的数字:作业、文章、评论、关注度,我也有些心动了,确确实实的心动了。远程研修平台,一个网络空间的舞台,它给了每个人学习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对于是真实世界中寂寞无闻的人来说。

培训室,与同事们一起观看视频,目不转睛得有些眼睛发直;电脑旁,也尝试着敲出属于自己的网络文字,为着自己的豆腐块而凝思;书桌前,重新翻开了已有些尘封的书卷,用他人的智慧填充自己有些空空的脑瓜。感谢这十几天的培训经历,让平淡若水的我又找到了心动的理由。

二、心惊

每天聆听着专家的讲座: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高中生的表达与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选修课程的开设,如何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积累与梳理。曾经,这些课题名称是那样的熟悉,要在脑海里搜出相关的讯息,却又是那样的艰难和无力。我真的心惊了,原来,我的知识储备是那样的肤浅,以至于肤浅到仅仅明了有些课题的名字而已。

走进自我,也就走进了围城。封闭在自我的围城之中,有时也许还有些许的自满:我还是读过一些书籍,我还是粗通一些新课程理念,我还是能暂时胜任自己的课堂教学。打开网络,登上研修平台,感悟了新思想,学得了新理念,见识了真功夫,阅读了美文章。我真的心惊了,原来,我的教学能力竟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于是走出去,走出自我的围城,前面是个希望的天,是个天外之天。

三、心悦

研修平台,精彩无限。

这里,碰撞着思想,“享受丰盛的精神套餐”,“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这里,开启着智慧,“枕着美丽入眠”,“在不问收获中收获”。这里,改变着理念,“把盏问酒话选修 ” ,孩子的需要很关键”。这里,放飞着希望,“留存记忆深处的意味”,“向着天空飞呀飞”。????

我的工作室,我的思考屋。

在这里,我真切地感悟到了阅读与写作,阅读永远是第一要务;在这里,我真切领悟到了选修课上,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与海量的知识需求的尴尬;在这里,我这切地感悟了教会学生表达交流、为文之道,出水作文要脱下那件马甲;在这里,我真切地领悟了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艰辛,如果可能,哪怕成为一颗名不见经传的山桃。

篇(6)

创客运动给中小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考查系统的革新与实施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信息化进入万兆互联时代

小学生礼仪教育空间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学生学习建设小学科学特色空间

初升暖阳助力农村孩子的电视梦

浦江县开展教育技术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微电影课程群建设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亟需关注“配置绩效”

电子班牌与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高效数学课堂

我省召开普通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培训会

我省举办第四届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

信息技术引领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第28届江浙两省七市勤工俭学协作会议在宁波举行

构筑“小数之家”特色空间促进资源共享

诸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云”全覆盖

论信息生态系统视野下的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提升

技术支持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SDC社区”的小班学习方式变革微探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巧用网络为听障学生打开英语阅读的另一扇窗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调研组到我省调研

区域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实践

协作研发深挖资源构建海洋特色基地课程

智慧教育环境下智慧课堂理念之浙江实践探路

探看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

2015年度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分析

“学为中心”理念下科学探究课课堂评价量表的设计

例谈在“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浅谈互动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实验大作用——利用小实验突破科学教学的难点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学自助诊疗系统构建与应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总结会召开

颠覆传统班级创新教学模式——“智慧云班级”的应用实践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慧课堂”的特色空间建设

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若干思考

我省建成28所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

把好微课程教学的几个“度”——以浙摄版《网络音乐厅》为例

体验式礼仪教育在小学特色场馆建设中的构建

我们的近超乎你想象——运用掌上APP优化家园合作共育

2016年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图书采购和选书工作顺利完成

“互联网+”型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我省启动“十三五”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研修项目

分析·设计·编程·分享: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的教学实践

篇(7)

——2019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余姚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和“雅德教育”深化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满意、孩子快乐学习的幸福教育建设水平。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工作

1、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教学常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上都要表现出业务素质精、教学手段活、课堂环节实、耐心辅导勤,按规范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教研组、学科联系行政人员要加强日常监管与定期检查活动,引导教师“聚精会神”从事教学工作。继续抓好学科年段过关和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坚持过程管理和阶段性调研并重,坚持语数和小学科并重两个原则。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各种学科竞赛。

2、体艺卫教学: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艺术、书法等社团的管理力度,督促日常辅导训练,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组织校园作品展示与竞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心组织“雅健少年体育节”、“博雅学子读书节”和“雅园风采艺术节”等活动。要继续抓好套笛、篮球、Q版动漫和彩泥社团等特色建设,大力推广,全员参与。竖笛项目,进一步完善器乐进课堂机制和活动载体,尝试把每学期的人手“一笛一乐曲”活动推广到一二年级;今年着重抓好“篮球进课堂”工作,努力创建篮球为市体艺特色学校项目。巩固学校在去年创建成为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单位的基础上,继续以“省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学校健康卫生工作,继续抓好设施设备添置、健康卫生教育、环境卫生整治、食堂卫生管理和疫情防控预案制订等工作,以规范管理、高效机制、扎实工作、出色成效继续创建成为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单位。

3、拓展性课程:学校要着力探索“慧雅课程体系”构建,联系学校实际、师资特长实际积极开发拓展性课程,拟定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并加强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成果展示活动,不断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水平,以Q版动漫获得宁波市精品课程为激励,大力推动套笛、彩泥、篮球等社团创建精品课程,努力创建“慧雅课程”特色品牌。                        

二)德育工作

深入推进以“慧雅”理念统领下的学校德育特色工作,拟定马小学生“雅德少年”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从“自我管理、与人交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四个维度,引导学生“说雅言、践雅行、培雅趣、扬雅风、育雅怀”,全面推进我校“雅学文化”建设与发展。具体实施措施:

1、进一步营造优雅的校园育人环境。突出学校“雅”文化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努力开发和利用德育活动阵地。在充分利用校内德育阵地基础上,努力开发校外德育实践阵地,让学生德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文化遗址,甚至田间地头,以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3、每月开展“雅德”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按“知雅、学雅、践雅、展雅、评雅”五个环节深入开展。学校主题教育安排形成完整体系,成为学校制度,便于今后顺利开展。

4、高品位组织“雅德少年”系列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游戏节等。

5、智慧德育探索与实践,利用校讯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电子白板、校园影院、“家校帮”、安全教育应用平台等开展日常德育工作。

6、完善家委会、关工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委会、关工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作用。

三、智慧校园建设

作为宁波市首批智慧校园,余姚市智慧校园建设窗口学校,学校要结合形势,勇于走在全市前列,必须全力打造。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分硬件建设和现代技术的开发使用两个方面:

1、硬件建设。这学年内,继续争取镇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支持,目标完成学生计算机教室、教师教学电脑、移动投影、创新实验室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我校现代化建设水平。

2、开发使用。

1)进一步推进基于手机端的“课前导学、课中展学、课后延学三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培训、课堂展示、后台监控等途径逐步使该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教学常态和特色。

2)以师生优秀网络空间建设为途径,已各教研组技术骨干为龙头,力争各学科建设一个主题资源空间,为师生网络学习提供优质资源,逐步构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网络学习形态。

3)尝试“网络备课”和“网络研修”两个平台的推广与应用,在教师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尝试教师通过网络备课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逐步完善网络备课监控考核机制。探索尝试校本研修的网络化模式,通过建立“学科社区”使教师能通过网络开展研修活动,从而有效解决校本研修工学矛盾。

4)以宁波市智慧教育平台和之江汇教育广场为载体,尝试接入各类应用,逐步探索学校德育、主题活动、家校沟通等学校日常活动的网络化模式。

5)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积极申报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学校,从而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队伍建设

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学校发展的主要指标在质量。面对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业务技能稚嫩,缺乏骨干榜样示范引领的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始终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学校要不断加强校本研修,探索创新培训手段,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校党建、工会、校监委工作,加强日常师德教育和工作纪律教育。

2、科学制定2018学年校本研训计划,继续以加强师德师建设为根本,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融合为重点,进一步构建“管、教、学、研”一体化智慧校园生态圈。

3、合理安排教师90学时培训、外出听课、学习考察等活动,严格控制培训经费,切实兼顾工学矛盾,建立外出学习“反哺”机制,力争培训效益最大化。

4、有重点的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对积极进取、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年轻教师给予重点培养,争取早日脱颖而出,同时在评选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5、继续做好校际合作和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利用优质学校、教学骨干等资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6、镇“半天教研日”活动。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务求组织更认真、准备更充分、方式更多样、支持更有力、效果更明显。

7、组织校第二届“慧雅风采”课堂节:家长教学开放日活动;市级数学、音乐教学专场;师徒结对教学汇报暨名师进学校活动;第二届“数学活动周”暨学生数学素养展示周活动;首届“慧雅科技周”系列活动等。

8、组建“名师工作室”。邀请余姚市级名师或宁波市级学科骨干组建“尹球教育基金马渚镇校名师工作室”,今年尝试组建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积累工作经验。下学年继续推进,根据学校教师培养需要,再组建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名师工作室。以此力求进一步提升我校师训工作品位与实效。

五、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生命、师生家庭幸福、学校生存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我们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必须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1、组织到位。学校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一岗双责”的思想,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问责制。每学年要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工作考核,对安全观念淡薄、安全教育轻视、安全制度执行不力的教职工要加强批评教育,并与推先评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