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15:26: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述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社工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肖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的陈述完毕,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可行性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分析多是以文献研究为主,参考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及各模式存在的弊端,再根据老年人生命阶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此来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合适的方式,以改善现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很少从社区照顾理论的观点和意识来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本文把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了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也具可行性。
在查找文献和收集数据方面,能够通过适当的查找文献方法可以较快获得各种所需资料,相信能够如期完成论文。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本人一定会较多听取督导老师建议,在文章结构上、论点论据的充分性上、文章逻辑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总之,考虑到四年社会学、社会工作方法的学习积淀和本人对研究问题的兴趣,相信自己一定能如期完成任务要求,实现预期目标。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以社区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
解决的思路是:(1)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首先,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2)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二)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金融学专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下面我就论文的相关情况向各位老师作一下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获得稳定增长,农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当前,农村是扩大内需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策略,可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使我国农村需求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实现繁荣。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农村消费信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相应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定性的研究阻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从调研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信贷情况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状况,针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和农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需求的特点,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状况,指出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缺少足够的信贷支持,从侧面说明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现状,提出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还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落后于经济的变化发展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创新,推出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等若干对策。
与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创新的之处是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老师是xxx。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这才使得我的论文能够如期顺利完成,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我对自身所选专业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中小企业已成为大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中小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通过对当今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地分析,找出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出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充分地分析,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对策建议,以对解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权威学者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个人的理解,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写作过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与突破:
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较深入的挖掘了影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针对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意见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五)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学院中文系XX级XX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
我的论文《学术情结》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留学时期,思想和立业的定型,这是传奇一生的基础,我主要写他从一名留学者到热衷政治关心国内时事的爱国者,这里面包括他对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接受和改造,这两种思想是一生思想的定型;变态社会中,大力奉行镇静主义,这部分也是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参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的政治与学术的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脸谱的交叉又构成了典型的20世纪学人内心苦苦挣扎的心态。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几次让我潸然泪下,的那种在逼与被逼的崩溃边缘让我触目惊心,让我感到要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艰难!第三部分是平和时期,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一生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追求的最佳状态,是我写本论文的第二个目的。
女画家作为创作、生活与社会的多重性角色,使她们有着不同于男性画家的生命情感体验和思维特征,有着较男性更善于接受和感觉印象的能力,有女性体味世界的细微和善意,有将自己卷入情感和审美意愿的女性执拗和女性表达惯性。女性画家将感受与素质融入自己作品的主题与形象就使得绘画迂回着女性的自述话语,洋溢着女性的风采,熔铸着女性的思想。她们在以表现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创作中,开始体现出对女性自身的认识和对母性与爱的认同以及其生存世界的关注。女画家在创作中通过形象表达女性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理想,形成与男性画家不尽相同的审美视角的创作风貌。女画家成熟期的作品已经跨越了生活的浅层描述和记录,以形象为载体蕴含着女性独有的心理、情感、状态、愿望等诸种体验,强化了创作中的主题意识,使画面更趋于深厚和内蕴,从而呈现出自述性特征。在今天多元的创作环境,不断深化的创作观念使得一些女画家将视觉转向女性本身。由对现象世界的描述转而进入女性心灵世界及主观感受的表达。英国女性文学先驱佛吉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曾经指出:“一个写作的女性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恰是指作为女性为自己争取到的对人生的独立观察和思考的空间。女性画家以女性形象为载体,表达来自个体的女性感受是近些年来女性绘画特别是年轻画家的突出特征。她们用其特有的直觉和生存本能去体悟每一个生命的、情感的或充满人生意味的事实。这种从个人情感体验中生发出来的艺术更明显地带有自述性特征和个人审美征兆。wWw.lw881.com女画家们表达其母性的体验,表达不明确的女性意识的视觉上的自立愿望,表达孕育生命的大地万物和由此关照的女性生命来源,表现由自然花草暗喻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愿望,表现女性眼睛中的市井人海,表达来自女性生理与心理敏感的经验等等,女性绘画显出一个广大无限的创作天地和丰富多样的女性精神世界。我们从夏俊娜的《栀子花开》系列,徐晓燕的《秋季风景》以及喻红、申铃等女性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其丰富又饱含内蕴的女性语言风采。这些女画家“从个人经验到个人天地的表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女性艺术无论从美学品格到文化指向均以进入当代状态,它既是在女性自我探询的语境中生成又以特有视角进入当代的公共话语之中”女性绘画使我们感觉到女性画家已经开始超越原有的传统见识;女性绘画概念由狭窄的局部而不断走向深入与宽广,女性艺术在本质上也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她用自己的声音来说话。
二、形象塑造
女画家在潜意识中,画中的女性形象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审美理想却是剪不断,相互缠绕的,从某种角度说,笔下形象绝不仅仅是创作客体,而是画家的审美态度与精神写照。因此,女画家赋予自己的画面形象以明显的自述特征在长期的主体文化与社会题材创作中,她们不同与男性画家的地方,就是对女性的肯定、尊重和维护,创造合乎自己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形象塑造的自述性还体现在现代女性意识绘画所追求的坦诚、实在及修养的外观中,冲破原有绘画模式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造型观念自然随之衍变。只有当她们用自己的话语重建现实时她们才能获得表达个人经验的权利。而女性艺术家一贯将探询的目光转向自身,转向个人经验的陈述和心灵事件的表白这些深潜的情感领域便成为建构女性生活话语的理想境地。在女艺术家尝试表达自己的人生与视觉经验的同时,就开始了女性话语的尝试与建设,表现出更具个体体验特征的自述形象。这种形象的创造,除了女性特有的对自然生命的敏锐感悟和直觉外,还表现在受现代艺术语汇影响,运用表现、象征、抽象、超现实等手法,完成对于女性体验、感受、情绪、愿望的主题表达。喻红将自己画面中的女性与周围环境孤立起来,表现一种空间的冷漠和真实的陌生,用象征手法表现一种人的生命与精神的存在方式与状态,画中的女性形象削弱了动人的画面,退去了繁丽的色彩,消解了具体的环境,但其藐视的目光、松弛的动态、自由的意识,却具有一种女性自然自得的力量,怎能不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张扬和女性感受的自述。夏俊娜绘画中所呈现的巴尔蒂斯的奇特造型品质以及弗兰西斯卡神圣的宗教氛围恰到好处地塑造了画面中理想的、姿态闲适的人物及其人物常有的一种莫名的惊恐、疑惑,不安的情绪中或未从惊魂未定的梦中走来的精神状态,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作者散发出的敏锐独特艺术气质和审美心理的自述性。克利、卢梭、夏加尔都是梦幻主义的先驱,在卢梭身上天真、单纯和智慧混为一体,似乎毫无幽默可言但却很迷人,他那奇妙的、敏锐的、直接的观察方法结合了一种奇妙的想象力。
三、直觉品质
与普通人相比,艺术家的直觉更富于指向性,他们在迅疾感知外物的同时,也领悟和洞悉了潜藏于其中的意蕴,使主客体的结构在刹那间达到契和一致。表面上看,直觉似乎不太严谨,但它比逻辑分析、推理更完整、更深入。生命是感性的,任何逻辑分析都无法整体深层地把握它,只有直觉才能做到。
在艺术的形式和媒介里,由直观所把握的是一种观念的现实,它既是自然的现实,又是人类生活的现实。所有伟大的艺术品都是使人能以一种新的手段去接近自然和生活,并给予自然和生活以一种新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只能依靠直觉而非概念,用一种感觉的形式而不是抽象的形式。因此,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这样说:“心理只有借造作赋性,表现才能直觉”。艺术家在积累素材、感受生活时,在确立创作意图时,在谋篇布局时,无不着眼于一定的形式,而形式如果说在创作初始阶段尚未明确,在构思阶段一定具体为某种艺术类型,或绘画或雕塑。此时的艺术形式已深深浸透了艺术家对事物的艺术把握,直觉是感受或把握艺术符号形式的审美能力。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情感形式,不是靠艺术家观察得来,而是通过直觉发现的。直觉并非纯粹的理性活动,它具有理解认识因素,这是对的,但直觉确实是一种对形式的根据把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切符号表现都要包含着对形式的把握和认识的抽象活动,而这种抽象活动又是直觉的主要功能。艺术作品既然把心灵的东西表现于目可见耳可闻的直接的事物,艺术家就不能用纯粹的思考的心灵活动形式,而是要守在感觉和情感的范围里,或者说得更精确一点:“要用感性材料去表现心灵的东西”。
女性在直觉方面,的确有较男性优越和敏锐之处,她们“匆匆作出结论”,并常常是正确的结论,以此显示她们的机敏。女性比男性更善于接受感觉印象,肯尼思·沃克尔说:“女人对感情刺激比男人敏感,她通过自己的感情看待生活只凭激情就可以得到许多真理”。女性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当主题与画家的表现技巧吻合后,女画家能使画面似随手拈来般自如惬意无牵强做作之感,显现出女画家的直觉性天赋和恰似本能的美感修养。我们感受女画家笔下的纯与真,从动人的形象、漂亮的色彩到精巧的构思都是如此或造型上是工是写,主题是花是草,画境是浓是淡,都散发着女性的智慧活力,显现出女性对于艺术表现的直觉性特征和其敏锐且适度的创造力,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直觉与悟性、观察体味人生与世界,说自己的话,呤自己的诗,唱自己的歌,用纯粹的色彩、灵秀的线条和真挚的形象深化主题。
女性绘画的自述特性,是女性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亦是女性艺术家在对规律的探讨中的逐渐成熟。女性画家作为现代艺术创作者和劳动者,只有在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和审美理想追求中才会真正散发出永久保持女性的艺术魅力和品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散文集》
2.《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贾方舟著
3.黑格尔语
自我介绍:班级、姓名、论文题目
自述报告的以下内容:
1、自己为啥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对以上问题要认真思考下,需要时用笔记下来,最好写成发言的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不慌不乱。
二、答辩技巧
学生一开始要讲解下毕业论文的概要,这就是“自述报告”,需要在这边说明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主要技巧是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
三、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会有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所以我以为应该有此准备。
四、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都是第一次。很多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通常很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
五、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通常来说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
六、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的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
七、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注重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
八、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通常辩手很多,所以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
九、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论文关键词:;《四十自述》;师承
《四十自述》是1930年至1932年写成的六篇自传文字的合集,记录其从出生至考取官费出国留学期间19年的经历。从中国知网等学术资源库检索发现,目前有关《四十自述》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多数将其看成传记文学文本,属于传记文学研究,很少将其当成教育文献或教育叙事文本,不属于教育学研究范围。然而,《四十自述》既是传记文学,更是卓越的教育文献。作者以一位教育者的眼光,生动叙述其成长经历,在对各阶段教育的描写中,以深带感情的笔墨对教师进行了追忆。这些追忆,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的师承叙录,从人物与教育事件的选取,到叙录的视点与立场,再到对教育人物与教育事件的评价,都蕴涵了的师承思想。这些思想,值得我们研究。
一、教师是师承链的环节,是影响的携带者与发送者
师承是学术的继承与传递,是影响的接触、接受与接力传播。师承的形成与存在,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携带与传递学术、具备并能发送影响。好的教师是师承链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的携带者与发送者。这是《四十自述》中间接表达或直接陈述的师承思想。
在《四十自述》中有选择地记叙了他在家塾期间与新学阶段遇到的多位教师,他们或为其解答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或为其讲授若干门课程,或教做人的道理。《师说》中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三种途径,也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三个层次。幸运的是,从这些教师中既获得三种途径的影响,也获得三个层次的影响。对这些教师有所选择的叙录,正是他师承思想的反映。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从程度上看,人格影响大于学术影响。在《四十自述》中对多位教师的回忆体现了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梅溪学堂第五班教国文的沈先生:“他讲的一课书里有这样一段引语: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沈先生随口说这是《左传》上的话,我那时已勉强能说几句上海话了,等他讲完之后,我拿着书,走到他的桌边,低声对他说,这个‘传曰’是《易经》的《系辞传》,不是《左传》。先生脸红了……”
事后,沈先生出题“孝弟说”测试国文程度,使其一天之中升了四班。这段看似简短、不经心的记录,完全而真实地刻画了沈先生谦逊、豁达、提携后辈不遗余力的人格特征。
从《四十自述》的记载到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出,沈先生对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上,更体现在人格与精神上。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分为学术影响与人格影响,是从影响内容这一角度进行划分的。学术影响,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培养学问,其结果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技艺,掌握专业知识,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术领域有所发展。人格影响,包括精神渲染、人格感召等内容,其结果是学生受教师人格魅力吸引与道德品行浸染,在思想与精神面貌等方面获得的深刻认识与改变,甚或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学问与人生倾向。
沈先生与交往的过程既是教师解惑、授业、讲授学问,对学生产生学术影响的过程,也是教师以其人格修养浸润学生心灵,对学生产生人格影响的过程,后者作用更大。沈先生接受对其讲授中失误的纠正,说明他谦逊、正直、不以师者自居;出题测试国文程度,说明他真正关心学生;将转入合适程度的班级,说明他识才、爱才、提携后辈不遗余力。沈先生对“润物细无声”的人格浸染,在对沈先生生动而真挚的追忆中表露无遗。沈先生以其饱满、豁达的人格感染,使其保有存疑、质疑、追求真理的本性,在其心里烙下正直且谦逊、宽容且豁达、提携后辈且不遗余力的印记。在多年后能够如此清晰地记叙这段经历,可见沈先生影响之深远。选择在《四十自述》中详细记录这段经历,描述的是师生交往,展示的是他心目中教师的理想形象。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从影响方式来看,感化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四十自述》别记叙了赵诒寿先生的故事:“他是张先生的得意学生,他说他在梅溪书院很久,最佩服张先生的人格,受他的感化最深。他说,张先生教人的宗旨只是一句话:‘千万不要仅仅做个自了汉。’我在巴黎乡间的草地上,听着赵先生谈话,想着赵先生夫妇的刻苦生活和奋斗精神——这时候,我心里想:张先生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个学生的一生,张先生的教育事业不算是失败。”
认为张焕纶先生的教育事业“不算是失败”,因为他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个学生的一生”,使其“刻苦生活”并拥有“奋斗的精神”。赵诒寿先生之所以受张焕纶先生影响如此之大,主要是他“最佩服张先生的人格,受他的感化最深”。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否成功主要在教师对学生实施的影响是否发生作用,教师能否进入师承链主要看他对学生能否产生影响,感化正是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得以实现的一种良好方式。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品行修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人格影响。这样的感化与浸染较之课堂上一言一语的知识传授更能深入人心。
二、学生进入师承链的过程,即理解、敬佩、跟从、接替与超越教师的过程
师承的实现,除了进入师承链的教师,还需要能够成为师承链环节的学生。学生能否成为师承链的环节,有机缘因素存在,除此之外,更需要学生自发、自觉的努力。在《四十自述》中描述他受各位教师影响的过程,是他自发、自觉努力学习,接收与内化这些影响的过程,也是他理解与敬佩教师,决心跟从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是他后来进入学术师承链、超越教师的基础。
学生能否进入师承链,有机缘因素存在。在这种机缘之后,学生的努力是关键。在中国公学创办《竞业旬报》期间遇到傅君健先生是一种机缘。傅先生鼓励做白话文,鼓励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受到鼓励的努力创作,在《竞业旬报》上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文章,“我做了不少的文字,有时候全期的文字,从论说到新闻,差不多都是我做的”。这段时期的白话文训练对影响至深,“白话文从此形成了我的一种工具。七八年之后,这件工具使我能够在中国文学革命里的运动里做一个开路的工人。”受傅先生影响,开始做新诗,并决心“想要做个诗人了”,不仅这样想,也努力这样做。“有时候,我在课堂上,先生在黑板上解高等代数的算式,我却在斯密司的《大代数学》底下翻《诗韵合壁》”,“我在脚气病的几个月之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同时也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史学的路”。遇到傅先生是的机缘,但更重要的是抓住了这种机缘,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这种机缘成为开启学术大门、进入师承链的钥匙。
学生进入师承链,包括理解、敬佩教师,决心跟从与接替教师进行研究,最后超越教师这几个阶段。
由理解到敬佩,是学生在遇到教师之后,决定跟从他进行研究的感情基础。在《四十自述》中记叙赵诒寿先生,“他说他在梅溪书院很久,最佩服张先生的人格,受他的感化最深”,因为理解,所以佩服,由此才有赵诒寿先生对张焕纶先生思想与精神的追随与传播,至张先生逝世数十年后,赵先生仍保持刻苦的生活与奋斗的精神,以张先生教人的宗旨鼓励自己与后辈。赵诒寿先生在梅溪学堂遇到张焕纶先生是一种机缘,这种机缘对当时梅溪学堂每一个受张焕纶先生教育的学生都公平存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并且能够将这种机缘转化为传承张先生精神与思想的前提条件,赵诒寿先生做到了,因为他充分理解张先生,崇拜他的精神,敬佩他的人格,决心跟从他,将他的思想与精神传递下去。
学生理解与敬佩教师是师承的感情基础,在此基础上决心跟从与接替教师进行学术研究,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超越教师,进入由教师所连接的学术传统与师承脉系。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在那失望的时期,自己忽发野心,心想,‘我将来若能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岂不是很光荣的事业?’……”“这一点野心就是我后来做《中国哲学史》的种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师承之承是从师、选择与超越,是学术传统的薪火相传
教师与学生是师承得以实现的必备因素,有师、生,才有师承。《四十自述》中,对梁启超先生、沈先生、留美官费考试国文阅卷先生等教师的细致描述,除表达他对师承链中教师与学生的看法,更体现他对师承这一活动本身的认识,包括师承的本质、阶段与核心三个方面。即师承的本质是学术思想的影响、传承与创新,是学术传统的薪火相传;师承的实现须经过三个阶段:从师、选择、超越;师承的核心是创新,是基于教师之传统的创造。
认为,师承的本质不在形式,而在内容与结果。判断有无师承关系,不在简单形式上的授业与从教,而在学术思想的影响、传承与创新。在《四十自述》中对梁启超先生的追忆及他后来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对杜威先生与赫胥黎的描述透视出的师承本质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现在追想起来,有两点最分明。第一是他的《新民说》,第二是他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后者是中国“国内学界最早以通史的形式概论中国学术史的著作。”而为赢得学术地位的初探之作《中国古代哲学史》就是深受《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之影响,又失望于该作中缺失部分,留美回国后写成的。说:“我在那失望的时期,自己忽发野心,心想‘我将来若能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岂不是很光荣的事业?’我越想越高兴,虽然不敢告诉人,却真打定主意做这件事了。”
可见,梁启超先生与之间虽无直接面授的师生关系,但不可否认深受梁启超先生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研究即是其深受梁启超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影响之下的创作。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也指出,他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考,”以上三位学者,或与有直接师生关系,或与无严格师生关系,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对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他们有所传承,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超越。对他们学术与思想的继承与开拓使得学术传统得以薪火相传。
《学者的师承与家派》一书中,吕思勉的故事则明白、直接地陈述了类似的观点:“吕思勉在回忆自己的人生轨迹时自然提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他说:‘成童时,最信赖康梁之说。予乎生不喜访知名人士,人有愿下交者,亦多谢绝之,以泛泛访问,无益于问学修为也。故于康梁两先生,皆不识面。然在思想上,受两先生之影响最深,虽师父不逮也’。”
由以上引文可知,吕思勉与康、梁虽无师徒关系,甚至未曾谋面,但他本人认为二位先生对自己的影响“虽师父不逮也”。
有关未能及门授业,但有师承之实的论述,自古有之。“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子对第五种类型的注解为“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是亦君子教诲之所及,……孟子亦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学术的传承与创新是判断有无师承的标准,是师承的完成阶段,在此之前,需要长久的积累。《四十自述》中记载:“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有时候我们跟他走到一点上,还想往前走,他倒打住了,或是换了方向走了。这种时候,我们不免感觉失望。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
这段通俗、易懂的文字,明显表达出的师承观。认为,师承的过程须经历三个阶段:从师、选择与超越。首先是“跟着走”,即从师。“梁先生的文章……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这他想”,学生跟着教师走,跟着教师想。其次是选择。“有时候我们跟他走到一点上,还想往前走,他倒打住了,或是换了方向走”,此时,学生面临选择,即在教师停止研究时选择是否继续研究或者在教师多个研究方向中选择其一进行研究。以上两个阶段只是从师而非师承。最后是超越,即“更朝前走”。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继承教师的研究,或进一步,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果,超越教师。以上三个阶段,前面两个是基础,是积累,没有基础与积累无法完成第三个阶段的超越。同样,若只有从师与选择,而无个人创造与开拓,也不是真正的师承,无法实现学术传统的薪火相传。本人受梁启超先生影响的过程,及他后来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正是他对梁启超先生学术研究从师、选择与超越的过程。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
4.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5.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评委点评
简庆福:我觉得《饥饿的奥特》得金奖没有道理,当然这里有十一个评委,不能要求满足每一个评委的要求。
黄贵权:我看到那张《饥饿的奥特》的照片得了金奖,但我没有投它!在国外,这种照片比较常见,不新鲜。这张照片不是我最喜欢的,构图也不太好,就是一只熊,抱着一条鱼在啃嘛!
评委点评
周鑫泉:这张照片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就现实来说,这种情景不可能存在,但它象征着一种现实,表现着现实中可能的存在。这张照片是用技巧来表现内涵的,光影、构图和视觉上的技术水平等都是不错的,是一张不错的照片。但说实话,它要表现的东西我又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至于创意,我觉得也不算太新鲜,并不比国内来稿的水平高多少,但它的整体水平不错,能够比较容易地叫多数评委理解。
评委点评
周鑫泉:《甜饼》最大的亮点是它将气氛表达出来了。对于这张照片来说,美不美倒不是最要紧的,内涵表现出来就行了,技术不是最关键的。
《甜饼》的眼神的呼应好,小女孩的神态也好。你看她手里拿一个甜饼,不满足,还“贪心”地看着锅里的更多的甜饼!多逗乐呀!贪嘴是孩子天性的流露,看了这张照片,我想起我童年时代,跟她完全一样。就这样,这张照片打动了我。
技术上,你看摄影师把焦点对在前景的小女孩身上,集中表现小女孩的神态。摄影师还使用逆光表现了一种感人的气氛,轮廓、烟雾、阴影等都恰到好处!我很喜欢。
评委点评
黄贵权:这照片很好,难度大,这是它最难得的地方,色调也好,两只鸟之间有呼应。起初我还以为拍的是标本,因为拍摄动态的鸟变化挺快,太难以捕捉!
周鑫泉:《热恋》作为自然风光类的参赛作品来说,应该是自然的表现,不能进行太多的加工。但我怀疑这张照片的舞蹈造型太完美了,有电脑合成的嫌疑。我考虑它是不是标本呀?怪怪的,太不寻常!假如是真的,我简直就有些害怕了,摄影师也太厉害了吧?
作者自述
《龙达献佛》是2001年农历正月十四,在川西北高原阿巴县下阿巴寺庙拍的,为了拍好这组照片,我单腿跪在地上,用富士645相机、45mm镜头,一口气拍了5个卷。由于这是一次盛大的活动,人非常多,藏民骑着马围着龙台抛龙达,我几次险些被马踩倒。但是,我已经顾不上危险,心里只想把每个镜头都抢拍下来。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张照片荣获第十届国际影展金奖。激动之余,我又想起前些日子在澜沧江连人带车翻入江中的惊险一幕,想到在那次事故中殉难的影友,回想起这些年得过的许多摄影大奖,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我心里,这些朋友的友情比这些大奖的份量还重。
美军在伊遭手榴弹袭击
赵建伟
2003年7月16日中午,一不明身份者向巴格达市曼苏尔区巡逻的美军投掷了手榴弹,导致1名美军士兵受重伤,1名儿童死亡,2名儿童受伤。
评委点评
黄贵权:纪实类组照中《伊拉克》这组不错。张张都好,张张都有联系。作者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拍照――难得。就新闻照片来说,新闻性才是首要的,不能苛求它有艺术性,不能对它的技术方面要求太多,那些都是次要的。
周鑫泉:我推荐的照片是《美军在伊遭手榴弹袭击》,照片不错,反映当时现场的环境和战争的残酷,表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真实感强,镜头平实,毫无夸张虚构之感。
简庆福:得金奖的这组照片张张我都喜欢,张张都好。
作者自述
赵建伟:这是我作为战地记者在伊拉克最成功的一次采访。事件发生第二天就有90多家国内报纸抢发了这些照片,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用的都是我的照片。拍摄时,我先后换了5次数码卡,才完成了这次拍摄。新华社摄影部领导评价这些照片“无论在时效上还是瞬间上都是难得的佳作”。
小煤窑的矿工们
张晓文
作者自述
小煤矿矿工们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鲜为人知,我想通过图片向人们展示这群与黑色打交道的人,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黑色的煤炭、黑暗的坑道,甚至死亡。他们需要这份工作,虽然劳动如此繁重,生活如此简单。但在他们的眼神里,你甚至读不到哀怨,因为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片子还有不足――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记录上,要拍出更好、更具力度的作品来,还需要更多地深入下去,需要更深层次地接触和了解。
朔黄铁路长梁山遂道纪实
作者自述
1、答辩时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符合时间要求。语言表达比较准确,重点突出,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概念清楚,知识面较宽厚。
2、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同学的学位论文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表现出该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从课题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该同学表现出较强的科学研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表现出该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论文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撰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楚。
5、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表现出该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从课题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该同学表现出较强的科学研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能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但条理不够明确,对某些主要问题的回答不够恰当,但经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及格。
7、答辩中自我讲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表现出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答辩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8、答辩时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符合时间要求。语言表达比较准确,重点比较突出,论点比较正确,回答问题有一定理论依据,概念较清楚。
9、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中等。
10、论文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撰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楚,叙述文笔流畅。 答辩中自我讲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答辩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回答问题正确,知识面较宽厚。
11、毕业论文写作文笔流畅,层次分明。理论分析全面客观,结论完整准确。论文符合格式规范,论文正文和图面质量较好,无原则性表达错误。
12、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表现出该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一般;课题完成情况一般。论文内容不太充实,撰写格式不太规范。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能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但条理不够明确,有些问题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恰当,但经提示后能补充回答。
13、该同学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篇幅适当,语言表述基本清楚,个别地方存在错误。在答辩过程中自述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比较清晰,基本能够正确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14、答辩中自我讲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表现出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答辩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回答问题较正确。
15、论文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撰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楚,叙述文笔流畅。 答辩中自我讲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答辩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回答问题正确。
16、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恰当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良好”。
17、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扼要地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时反映敏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为优秀。
18、答辩时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符合时间要求。语言表达比较准确,重点较突出,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概念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