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基础工作经验总结

社区基础工作经验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19 23:59: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基础工作经验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基础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社区工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34-02

引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人才已经出现了矛盾,即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不相适应。这就迫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培育走向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为了更好地培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以《社区工作》课程为例,以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切入点,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如何实现社区工作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创新不仅迫使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社区工作》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

《社区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它主要涉及公共事业管理这一领域中的很多内容,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当前的社区改革密切相关。该课程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社区现实问题和管理现状出发,注重案例研究,对于社区的管理主体、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方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归纳,形成社区工作的相关理论。在课程知识体系编排上,也有着很多富有新意的地方,如在理论探讨上,着重体现公共管理基础;在管理主体上,突出强化社区自治管理;在内容设计上,细化社区服务项目;在材料选取上,紧密结合社区改革实效经验等。总而言之,本课程不仅是“社区工作”这一新兴学科的系统理论阐述,也是现阶段社区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于加强我国社区现代化建设,突显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我国社区建设的新进展,能够综合运用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借鉴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开展社区管理相关业务。

二、当前《社区工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社区工作开展得相对滞后,导致各高校在该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在教学内容上,重国外,轻本土

中国的社区工作理论源于西方国家的理论基础,因此,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是把握好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理论,没有跳出理论了解中国社区工作的具体情况,往往脱离中国社区的实际。

尽管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的价值取向与中国社区工作的价值取向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国度,政治制度、文化环境、居民意识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社区工作的本质不同,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即要能够掌握有关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又要结合当前我国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本土理论,才能更好地诠释我国社区工作这门课程。

(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讲授,轻实践

社区工作理论是对社区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不重视实践,对社区工作不熟悉,怎能讲好相关理论?更别说能指导学生实践了。据统计,地方性高等院校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农村主要的行政区划是乡或镇,很多同学对“社区”即熟悉又陌生。熟悉主要是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体会到,陌生是没有好好进入到社区,对社区的工作一无所知,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很抽象。社区工作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多带学生进入社区,了解社区,然而,多数教师在上完该课程后没有一次进入社区。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只以书本为主,对社区缺乏足够的了解,更是缺乏实务指导的经验。教师本人对社区都没有充分的了解,不清楚当前社区的主要工作及管理模式,就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门课,更不能对学生进行实务操作的指导。若不勤于进入社区,了解社区,那么该课程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为了修得学分,对实践技能帮助不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相悖。

(三)在考评方式上,重分数,轻能力

目前,我院校《社区工作》课程的开设,其培养目标已经明确,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则截然不同。首先,按照安顺学院教务处规定,课程的考核形式一般是期末考试占70%,其他如出勤、作业、提问等平时成绩占30%,考核的结果主要是以期末考核为主。因此,部分老师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实际技能的操作。其次,社区工作这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够具体。再次,基于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学生已经磨练出应付期末考试的技巧,只要期末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就行,抱着上课听与不听都无所谓的态度。即便学生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对于所教授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记忆知识的层面,学生无法合理地运用知识,也不能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它们。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社区工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按照当前学院开设的《社区工作》课程现状和之前笔者的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社区工作》教学改革中,应以知识为中心,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贴切社区工作实际情况;以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2)

1、重点突出司法所建设。目前我区除杏滨司法所和后溪司法所已达350平,其他司法所场地面积均与全市司法所所均面积258.86平方米和《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区将进一步与各镇街主要领导沟通、征求意见,依据《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文件要求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司法所用房建设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精神,抓住各镇街调整办公场所的机会,争取其余四个司法所办公面积均达到350平。

2、主推“一所一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认真总结各司法所的独特优势及其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条“一所一品牌”发展之路。如杏林司法所在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方面卓有成效,2012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灌口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其“警民联调”工作经验在全市警民联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宣传推广;杏滨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方面成绩突出。2014年,我区将在全区推广这“三大”品牌,鼓励每个司法所都能突出自身特色,创造自身品牌。

3、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街(镇)、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网络建设,重点完善村级调委会建设,积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调解机构;拓宽摸底排查渠道,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把调解触角延伸到社区、厂区、校区,延伸到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大型商场等,广泛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解,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密切关注辖区内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工作走在化解前。

4、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分流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三调对接”工作,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针对矛盾纠纷类型,采取调解、引导行政处理或诉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实现咨询调解相结合、调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调解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合理有序分流;同时,不断推进与公、检、法的对接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化解法庭之外的各类纠纷,形成调解诉讼衔接机制。二是加快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已建好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将其纳入区局调解补贴和区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调解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进筹建中的后溪工业集中区调委会、灌口物流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杏林台商投资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拟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同时督促各司法所要在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上下功夫,新建2-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争取在全区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全面覆盖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模式。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确保实现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脱管漏管率控制在0.5%以内;刑释解教重点人员100%衔接到位、一般人员70%衔接到位,安置率达90%以上、帮教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推进规范场所建设。根据部署和安排,继续推进建设集监管矫正、信息处理、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中心,加快选址并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指导和推动各区新建一批依托企业的教育培训和安置基地,为“两类人员”回归社会提供更多的载体和途径。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分类管理。根据《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的罪行、表现,将矫正人员分为不同的种类,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管理。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三是注重培育和树立工作典型。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注重培育和树立一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营造特殊人群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打造“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开创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

1、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

一是深化“法律进机关”。组织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和法律知识讲座。以“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为核心,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

二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推广法制主题班会的好做法,通过举办法制夏令营活动,依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普法依法治理经验总结和推广,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构建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法制平台。

三是抓好“法律进企业”。在台企,私企各开展一场法律进企业知识竞赛。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是推进“法律进村(居)”。召开“法律进村(居)”活动筹备会,在各镇(街)开展一场法律进农村普法大集,组织大型“送法下乡”活动,总结推广基层农村、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经验;加强载体创新,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广大基层农村、社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围绕基层自治、民主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2、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区将尽快完成“区法治文化苑”项目的筹建工作,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确保2014年建成“区法治文化苑”,各镇(街)、村(居)均建有一个制式法制宣传栏。

二是加大主题法制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精心组织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取得更大社会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综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送法下乡等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扩大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是加强主流媒体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通普法微博或微信,利用电子网络平台普法,不断提升法治文化的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方式,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深化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关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开展调研规范性文件的网上报件和网上审查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要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全区100%获评区级“法治镇(街)”,各镇(街)要力争入选市“法治镇(街)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各村(居)要力争入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不断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作用。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总结、规划年度工作,研究讨论有关依法治理工作事项。

四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进行备课授课,组织大学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法制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报道,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报、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治网、《法治》内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讯等及时传播信息,加强学习交流和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矫正对象、老年人、个私企业等特殊群体做深入的普法活动。

四、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途径,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1、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在政策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做到应援尽援,为贫弱群体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在完善法律援助部门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加快推进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条件和设施。

2、认真贯彻执行新修改《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加强刑事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升辩护律师的服务能力和办案质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专业辩护。要密切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科处室的工作联系,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必援、应援优援,依法维护和确保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跟踪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指导监督法律援助人员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执业规范,对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疑难复杂案件,可实行集体讨论、专家评议等制度,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案件办结后,要认真审核案卷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对办案质量和效果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处理。

篇(3)

【关键词】秘书学;基础问题

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伴随着人们对秘书问题的探讨而日益发展,尤其近年随着人们对秘书工作越来越重视,对秘书学理论的探索也在进一步加强。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秘书系统均是秘书学发展当中基础的理论问题,对此我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一些认识。

一、对秘数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确定对象是我们研究探讨问题的首要任务。因为对象直接影响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结果。而在不同时期的秘书理论的书籍中对于秘书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有这样几种: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秘书工作。包括秘书工作的沿革、职能、规律、特性、作用、队伍素质等等。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秘书、秘书工作、秘书部门。包括对秘书的要求及培养、秘书工作的特点及规律、秘书部门的体制及职责等。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秘书活动。即秘书人员为其主管实施有效管理所采取的辅助行动,包括主管人员的主体活动、秘书人员的参谋活动、对客体的管理活动三个要素。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秘书现象。包括秘书人员及秘书职业的起源、发展、本质、特点及其在社会实践中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秘书学是以秘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这里所谓秘书活动是指秘书主体在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活动过程的全部行为表现的总和。它是秘书活动的主体与对象、主题与环境、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心理过程与行为表现、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说包括秘书活动源流研究、秘书活动主体研究、秘书活动环境研究、秘书活动职能研究、秘书实务研究、秘书教育研究六大方面。

上述可见,人们对秘书学研究对象也是经历从直观认识到逐渐深入思考这样一种过程的。前二种的提法多少让人觉得秘书学还停留于对秘书工作经验总结的层次未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第三种提法为秘书学的研究对象贡献了秘书活动这个概念,强调了职业主体在秘书学发展当中的作用,有其进步意义,但依旧让人感觉它停留于秘书职业的事务性层次。第四种将秘书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秘书现象。开始将秘书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范畴当中进行思考,确实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但据现代汉语对现象的解释,“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而这种外部形态与联系是对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描述。因此,秘书现象的说法让人觉得仅是将秘书学立足于社会现象来考察,而忽视了事务现象背后的主体因素。第五种提法呢,依旧将秘书学研究对象锁定于秘书活动,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梳理了一切与秘书活动有关的利害相关者,因此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秘书这一职业的认识。不过只强调秘书活动,容易让人忽视秘书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现象的客观性。

二、对秘书系统问题的认识

(一)秘书系统及其构成

秘书系统是一个由秘书现象与秘书活动诸要素所共同组成的综合体。这个系统以秘书活动为核心将主体与对象、主题与环境、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心理过程与行为有机融合,实现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而在此系统中组成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主体要素,即从事秘书活动的秘书人员。;二是手段要素,即秘书活动的方法、技术、程序和以物化工具为主的物质手段。如,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秘书工作当中所使用的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三是对象要素,即秘书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所作用的信息和事物。这三项要素各自性质不同,在秘书系统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特定的作用。

(二)秘书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首先,秘书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子集与全集的关系。其次,秘书系统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发展。比如,古代社会的整体构成比较单一,可以说大部分人生活于农村社区,只有在一些政治统治或自然交通的要津地区,才有城市的出现。因此,古代社会的秘书系统未走出国家统治管理机构,而且是分散、零星地出现于统治管理的不同组织机构当中,没有统一的建制,也未有统一称谓,且彼此缺乏有机的联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综合辅政的职能与今天秘书之综合辅助的职能有着相似之处。而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城市化的兴起,城市社区逐步取代农村社区成为社会中的主导要素。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孕育而生。于是这些或称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称为各类团体、或称为公司的各种社会组织逐渐与家庭一样成了城市社区当中的基本构成。在社会构成的日趋复杂情形下,依托单一的国家行政体系进行社会事务管理已经明显不再可能。于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这一要求,组织管理的责任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管理出效益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伴随领导工作对综合辅助力量――秘书的依赖,秘书才从社会的幕后走向了台前,对秘书现象和活动的探讨也日益深入。并且伴随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秘书人员为社会各界所广泛需求。由此秘书工作开始逐步走出政府行政管理的体系,伴随着社会管理的壮大逐步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变成适应面广泛的一项社会职业。因此,伴随着秘书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秘书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总之,同任何社会事物一样,秘书系统也会随着不同社会具体形态的发展而演变。

总之,不论是秘书学的研究对象还是秘书系统问题的探讨都是秘书学发展当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均有待于与我们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 向国敏.现代秘书学与秘书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诸孝正,罗烈杰,王世国.秘书学概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 键 词:自然条件 总平面设计 单体建筑

前言

本项目位于德清县德清大道以南,舞阳街延伸段以北,西临杭宁高速公路德清下口,东侧为下渚湖风景区,整体区块位于下渚湖风景区的西北角。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用地规模为47.5公顷,本次规划为该项目的一期启动区块,用地面积为5.3公顷,拟开发建设成一个当地高品质的安置小区(如图1)。

图1 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周围拟建医院、农贸市场、商业街等配套设施,现有秋山中学及即将新建的幼儿园紧邻基地南侧,配套设施基础条件较好。基地紧邻下渚湖风景区,自然环境条件极佳。该项目规划由多个地块组成,本次规划的地块为一期规划,用地现状多为农田与鱼塘,地形整体较为平坦,无明显地势变化,高程在1.56――3.10之间。

一、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1.1地理及气象条件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区位优势明显。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1.2能源、现有设施的利用和交通条件

(1)生活、消防用水取自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

(2)电源采用10KV两路进线,设置开闭所、变配电房。

1.3地震烈度

德清县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二、项目总平面设计

2.1规划结构

规划希望通过一个简明的结构来创造出整体大气的社区形象和空间。因此我们在基地中营造了一个大尺度的核心空间,并通过建筑和环境的对称布局创造出从入口到中心环境的横向轴线以及贯穿南北的纵向轴线,形成“十字”景观空间序列。各建筑围绕这一核心空间,形成一系列具有围合感的半开放院落。每个院落空间形成一个邻里花园,并使之在空间视觉上与核心花园空间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主从有序,层层递进,灵活丰富的整体社区空间环境。

2.2建筑布局

住宅通过入口方向的不同两排一组形成一个个多重围合、层层递进的庭落,再通过中心主轴将一个个的院落组团串联起来。位于小区北部正中的住宅底部设置了会所,既方便社区居民共享使用,又可作为中心主轴即景观主轴的对景。

2.3道路结构及交通组织

规划在基地南侧设置社区入口,住户进入社区即可沿居住区环路进入汽车庭院,而居住区里则基本形成纯步行环境。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在保证社区车行便捷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车辆对社区环境的干扰,保证中心和组团环境的完整和安宁,易于创造和谐、融洽的邻里生活与文化。社区步行系统以贯穿整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十字景观轴为主脊,串联入口广场、中心广场和中心花园等,并通过组团步行道、宅间步行道形成层层展开递进的网络,使之具有连续的变化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在其中精心布置一系列水景、树阵、灌木花卉和各种活动场地,成为环绕建筑、景观的纽带和人们日常休闲交往的场所。

2.4空间景观设计

通过社区口空间――林荫景观大道――中心花园形成社区的南北空间轴线,通过社区庭院空间――核心公共空间――中心花园形成社区的东西空间轴线,从而形成网络,将数个住宅片区串联起来,使整个社区成为有机的整体(如图2)。

图2南北空间主轴线效果图

2.5消防设计

整个小区周围设环形的消防车道,南北两个入口均考虑消防车的进出,出入口净宽和净高不小于4m,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

三、单体建筑的设计

3.1住宅设计

造型采用绿城的成熟产品“桂花城”的风格。整体感觉清新淡雅、亲切宜人。在材质的选择和细部的变化上精心设计。屋面采取缓坡的坡屋面。整体为三段式处理,底座选用石材,上部通过涂料和面砖材质的变化,以及色彩的搭配,利用线脚位置的变化来丰富造型。形成稳重、亲切、丰富的建筑形象。

3.2套型设计

平面设计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分南北梯入户两种来考虑。由于要求户型标准化,种类不多,南梯三种,北梯三种,分别有90方和120方两种,考虑到造型及空间的丰富性,各设计一套边厅的户型。边厅户型的设计在视觉上丰富了建筑的层次,同时在平面功能上多了一种选择。户型的朝向通风和景观尽量做到均好性。兼顾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私密性和整体性。户型的布局结合使用功能以及人的居住习惯,注重尺度的把握,符合人的行为要求。

3.3配套建筑设计

小区的内部社区活动配套及物管用房统一设置在小区北部住宅底部的会所内。

3.4车库设计

建筑层数为五层住宅加一层车库储藏层,局部降一层。车库设在底层,无地下室。为了实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车库的出入口与住宅的出入口分别布在建筑的南北两侧。建筑高度为18.05米。

四、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模式;知情交融——活动育人

综合高中的生源主要集中在初中毕业时成绩中等或中下等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甚至较差,家庭和社会传统升学观念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进入综合高中,面对新环境的巨大选择空间,难免感到无所适从,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会不时出现思想情绪波动,这给育人带来更大困难。因此,选择适合农村综合高中的德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源质量差

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其中还有大量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再加上家长普遍文化层次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很多家长不懂正确的教育方法,也不会为孩子规划未来。通常只是简单地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上,说:“我把娃娃交给你,只要不犯法,要打要骂随便你!”家长在孩子就读高中后,对孩子不做任何要求,认为孩子反正都考不上大学,在高中只是消磨时间,关在学校可以保证不出安全事故。生源主要是中考测试时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经历中考的打击,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信心,不愿在学习上投入时间精力,对未来一片茫然,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二)课业负担过重,对综合高中认识存在误区

综合高中的目标是既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又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双重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背上了两个包袱,既有升学压力,又有就业困惑。有的学生认为上了综合高中就意味着读了职高,或者选了职业教育课程就比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的学生低了一等。很多综合高中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的是学习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加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这让原本就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不堪重负,学习焦虑。

(三)综合素质差,缺乏职业技能,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因农村综合高中在教学质量上难以和重点中学匹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升入一般的高等院校,不少大学落榜生只能直接就业,却面临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困境,被戏称为“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这类学生走上社会,只能从事低收入体力劳动,容易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因学生家庭背景、社区环境、成长轨迹不同,即使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存在很大道德水平差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沾染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逆反心重,故意对抗教师的德育教育,明知不能做的事情偏要去做。

(四)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陈乃琳老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的焦虑、冲动、恐惧、自责现象较为严重,其次是孤独、过敏倾向。再加上学习压力带来的焦虑,容易引发学生失眠、胸闷、心跳加快,产生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二、构建适合农村综合高中的德育新模式

目前国内已形成的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价值观导向德育模式、自主性德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知情行协调发展模式等。据笔者所调研的案例——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构建知情交融——活动育人这种新的德育模式很适合农村综合高中。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地处歇马城乡结合部,原来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因生源质量和家长思想认识问题,教学质量一直难以赶上区内其他重点中学,学校陷入办学瓶颈期。2012年,该校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北碚区唯一一所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开设了园林、机电、酒店服务等专业,为学校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这类专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精神面貌也随之改变,逐步树立起人生的职业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综合高中的办学意义,没有树立人生观和做好职业规划,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除了选择学校所开设的职业课程,学生在兴趣爱好上还有更广泛的需求亟待满足。而德育的全面兼容性、灵活适应性恰好可以弥补建设综合高中时课程改革上出现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和职业课程互为补充,全面育人

该校不仅鼓励学生选修职业课程,还大力提倡社团活动。成立了太极协会、舞蹈社、文学社、科技协会、布艺社、动漫社、摄影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健美操队等十余个学生社团。以此作为综合高中课程的补充,将知识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丰富了精神世界,培养了生活情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目前,该校的社团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通过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挥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品质,将这些品质投入学习中,有助于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诚信教育彰显特色,以点带面提升学生品质

除社团活动外,诚信教育也是该校德育特色。其诚信教育对策是:家校配合,共造诚信环境;讲解说教,形成诚信导向;榜样激励,引导诚信理念;强化措施,规范诚信行为;情境体验,激起诚信动力。学校通过文化墙、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活动广泛宣传诚实守信。开设了无人售报“诚信报刊亭”,师生自助投币取报。举办了跳蚤市场,同学们把自己用不上的书报、个人物品拿出来摆摊,在交易过程中体会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校还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看望歇马敬老院的老人,捐款为老人买电视。慰问烈日下工作的交巡警、武警官兵等等,增强了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涌现了重庆市“道德模范”吴玉冬、北碚区“三心好少年”毛毅等先进典型。该校很多学生还主动将压岁钱、零用钱、卖废品、跳蚤市场收益、比赛活动获得的奖金捐献出来,成立了阳光基金,帮助患白血病的同学、贫困学生、给歇马敬老院老人们买电视、营养品……在捐款的同时,老师、学生也不忘走访受助者,用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这些活动,让助人者感受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在助人为乐的过程领悟到人生奉献的价值;受助者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感受到世界充满爱,学会将爱心传递下去,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共同营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程序.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2004.4。

篇(6)

流动人口,一直都是各地高危人员的主要源头,从各地发生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中,有八成以上是流动人口所为,流动人口的不稳定因素和高犯罪率,使得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一直都是公安部门的重点。下面我谨结合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对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和体会,以及近期武城县公安局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活动而得出的最新数据,就新形势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谈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分析

第一,聚财贪富心理。对于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于在家乡劳动所得的收入。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理想满意的、符合预期目标的财富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与城市本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相对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他们开始怀疑劳动致富道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加之一部分人受贪财求富、攀比享受心理的驱使,极易产生通过不正当的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理想收入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念头。

第二,从众效尤心理。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有着大致相同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风俗习惯等,身在异乡以乡缘、地缘、血缘等情结、和互动的同化心理,多交往频繁和密切,在一些人有犯罪念头,或者因为犯罪侥幸获得非法收入的时候,极易引发其他同乡人员的争相效尤,以至拉帮结派,实施相同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对社会的仇恨和敌视心理。由于流动人口都是背井离乡,大多数人只在暂住地工作较短的时间,面对暂住地一些不平等的歧视性政策和当地人无意中流露出的排外言行,极易引发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的不满和逆反、报复以及反社会德心理,会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扩展转移到对整个社会的敌视与仇恨,从而导致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二)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分析

一是以非法侵财型为主。一小部分流动人口在还未找到工作之前,身上的钱财用完后,为了生存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还有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在付出艰辛的劳动之后,却未能得到令其满意的工作薪酬,感觉仅依靠辛勤的劳动还不如通过偷盗、抢劫等犯罪活动来钱快,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以明显的季节性犯罪为主。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农闲时进城务工赚钱,农忙时回家耕种收割,会因自身未能挣到令其满意的薪酬和工资,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或者顾及其面子,怀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施抢劫、抢夺、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达到快速求财的目的。

三是在犯罪过程中多使用暴力手段。从形形的的各种案件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单纯、手段原始单一,但同时又具有很残酷的暴力行为。案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施偷盗、扒窃等非暴力犯罪,在被发现后极易转化为抢劫等暴力犯罪行为。同时,抢劫、绑架、飞车抢夺等暴力手段犯罪也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口的犯罪主体构成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囊括了多类型的人员,有失去土地的流动人口,无业的,吸毒的、或者作案犯科的、有前科的人员,还有在高危地区聚集的未成年人等等,总的来说,这些高危人员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以青壮年为主。从侦破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分析,18-30岁的青壮年人群是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人员,这也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他们的思想意识易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易冲动、偏激,甚至不计后果。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几百名流动人口侵财犯罪嫌疑人中,年龄为18-30岁的青壮年人员。

二是乡缘性、地域性帮派结伙作案突出。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多呈现出乡缘性、地域性结伙作案的特点。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或案件高发的高危地区,被生活环境所迫和影响,极易产生极端德思想和扭曲的心理,认为靠劳动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相互认同的情况下,以拉帮、结伙的方式,连续长时间的对不固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作案目标分析

一是犯罪区域相对而言,比较集中,形成高危人员作案的高危地区。居民区、城乡结合部、人员密集的闹市等地,由于人员复杂和密集,成为流动人口实施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区域。

二是犯罪分子作案多为流窜作案。表现为乡缘性的同乡关系纠合,短期聚集作案突出。往往认准同性质的作案目标,例如,有的专门盗窃居民住宅,有的专门盗窃摩托车、电缆线、手机等为主,有的则专门进行飞车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

三是选择针对的犯罪目标相对明确。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为了达到目的,选择特定范围内的人员作为侵害对象和目标。个体户、第三行业服务人员等成为最主要的受害群体。案犯选择这些人员作为侵害目标,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类人群随身携带的钱财比较集中,有时甚至谋财害命。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人口自身主观因素分析

一是内心的贪念和侥幸心理的结合,促使犯罪的发生。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依靠正常的劳动获取钱财。然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足、符合心意的薪酬是根本做不到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残酷的现实和理想的目标差异较大,极易产生矛盾心理。导致他们开始怀疑通过正常的劳动致富是行不通的,进而产生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达到自我心意的犯罪心理。

二是消极的社会心理,导致其进行犯罪行为的发生。外来流动人口主要的犯罪群体是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他们有着特定的心理和内心世界: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对贫富差距形成的鲜明对比,心理感受比较强烈,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激烈的竞争、工作歧视、工作中的伤害等一系列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利益的欲望,贫富差距的不满心理感受更加强烈,导致部分流动人口以侵害人身、损坏财产以及其他德暴力犯罪行为来发泄内心的怨恨与不满。

三是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极少,大部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自己犯罪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以及自己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本没有清楚的认识。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9%。

(二)社会客观因素分析

一是文化差异因素。城乡之间的隔离与的二元化,形成了城乡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发现自己的很多价值观念根本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在不断遭受挫折后,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再顾忌行为的约束。价值观念不同导致的冲突,行为规范的失范,从而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特点。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相比,竞争空前激烈,在为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机会、相同的法律地位的同时,在不同起点的群体之间造成了严重失衡的不平等。由于流动人口大部分不具有适合市场经济和城市产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竞争和发展,导致他们只能从事高危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的工作,为了在城市中生存和得到预期的心理满足,有些人选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不到位。目前对流动人口和管理和服务工作,多注重人员登记控制,只有当流动人口涉嫌违法犯罪时才对其进行干预,对其缺少日常思想观念、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导致他们只能处在一种与城市相对隔离的亚文化环境中,受到城市中不良文化的熏陶,少数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者自然走下坡路,最终成为犯罪分子。

三、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思考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首先,对外来流动人口上岗前,进行特定的文化、职业技能、法律的专门培训,相对提高其文化素质,适应城市发展的劳动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达到减少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观因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清理整顿出租房屋信息,规范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宣传等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出租房屋的业主和外来流动人口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环境;再次,鼓励、引导外来流动人口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和矛盾;最后,在外来流动人口聚居的区域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提高流动人口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减少其犯罪的思想根源。

二是以务实的态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关注关心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疾苦。公安机关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中,务必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将服务理念真正融入到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中去,培养流动人口对暂住地的感情,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被歧视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切实解决号流动人口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关心流动人口的疾苦,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子女上学、医疗、改善其生活条件,积极维护流动人口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区警务化管理,强化对实有人口的管理。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接触群众的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社区民警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各方面的现有治安资源和潜在的治安资源,整合优化社区的治安资源,开展周期性的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实有人口的信息,熟悉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通过社区警务的管理服务,捕捉社区治安动态变化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线索。

四是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案件高发。通过实施让群众了解防范信息、大力宣传报警方法和渠道、分析流动人口犯罪人员的作案规律和特点等各种措施,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居民防偷、防抢、防骗能力,使之成为防控犯罪的积极因素和有效力量。一旦防范意识成为自觉行为,它就会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能,从一定程度上遏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五是加强日常的治安巡逻,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地域性特点、季节性特点,在春节前后等特殊的节日和案件高发区域、时段性的加强治安巡逻,开展集中打击的专项行动,预防和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严重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严厉的集中打击,震慑犯罪分子,以达到预防和遏制外来人员犯罪的目的。

篇(7)

一、德国校园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德国校园危机管理课程的名称为:学校危机的领导与管理。它始于2002年春,由美国学校心理学家比尔•普福尔教授在迪林根教师进修及人事管理培训学院的题为《校园危机管理》的报告引发。普福尔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校园多风险防范预案”,引起了德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德国因此成立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学校心理学家危机干预和危机处理工作小组(KIBBS),与巴州学校心理学家协会(LBSP)一起,在美国“校园多风险防范预案”的基础上修改和创新,形成了“学校危机的领导与管理”课程,并推广至德国其他联邦州(图林根,2002;巴登符腾堡州,2006;黑森林,2007)和其他城市(慕尼黑,2002;柏林,2006;纽伦堡2007)。课程旨在针对不同危机情景帮助学校校长、安全负责人、督学代表、学校咨询和涉事教师、管理人员等在紧急事态中作出迅速、恰当的反应。[5]学校危机的领导与管理课程用卡片体系作为出版形式,提出了十八种校园中最常见的危机情景。具体为:事故:体育事故、交通事故(校车事故,周末事故)、技术事故(化学事故、实验室爆炸、失火)。威胁:武器持有、挟持威胁、谋杀威胁、爆炸威胁。暴力行为:欺凌、打群架、虐待(惩罚、精神虐待)、犯(、猥亵)、扣押人质、滥杀无辜。自杀:自杀恐吓、自杀尝试、自杀实施。疾病和死亡:重疾、校内猝死。针对这十八种危机情景,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指南,包括重要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问题、相关的法律关系和管理规定等,并为每一个危机情景提供了一整套的处理流程。这个流程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情景说明,提出初步措施,即“首先要做什么”;第二阶段是控制事态、了解涉及者需求,即“当下能做什么”;第三阶段是回到常态,对紧急事态行为作出评价,即“接下去要做什么”。此外,课程还突出了每一个危机情景在操作上的侧重点和特别的措施。例如,在化学实验室爆炸的事故情景中,侧重于撤离工作和救治工作,预设撤离和救治策略;在学生自杀事件中,注重媒体应对和家属心理干预;在学生群架暴力情景中,注重交谈规则,侧重于单独关注为首的闹事者等。同时,课程还根据应对策略的共性,进一步展开实用性指导。以危机管理中最容易犯错的媒体应对问题为例,此课程针对“对待媒体”问题,提出媒体应对的基本原则,并列举8项被证明有效的措施用以专业地与媒体打交道:尽快将信息告知媒体。只允许新闻发言人或校领导与媒体接触,向媒体信息。在紧急情况下拒绝媒体进入校园。指定召开新闻会的地点。不透露受害人姓名和照片,不透露推测的肇事者,不透露证人和有关人员名字。禁止图片或影像传播,避免描述涉及者的悲伤和痛苦的文字引起轰动。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对待媒体的原则,约束学生言行,避免学生与媒体接触。替涉事人员家属与媒体联系,预防谣传。在课程中,与此类似的实用性指导,还包括针对“对涉事者的支持”,给教师提出12条交谈法则,以避免交谈中出现的困难;针对“学生自杀危害”,给教师提供22条可能出现的自杀迹象,以确保教师正确识别和预防;针对“家长沟通”,提出致家长信的撰写原则,并举例说明“被害人家长”和“一般学生家长”的信件模式等。

二、课程的独创性

(一)提出“FNV”模式:从关怀到后期关心再到预防措施。“FNV”是危机管理中“关怀、后期关系和预防措施”的缩写。这种模式是巴伐利亚州学校心理学家危机干预和危机处理工作小组(KIBBS)在处理艾尔富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由危机预防、危机干预、危机评估三个阶段组成。这三个阶段相互交叉,通过循环反馈联系在一起,如图1所示。关怀阶段关系到危机发生后短时间内对涉事者的应激心理支持,以及给予心理卫生方面的关怀。关怀不仅指给涉事者的初步关心,同样也指危机帮助者自身的稳定和安全。“首先帮助自己,然后再帮助他人!”不会帮助别人或自己需要帮助的帮助者只会增加危机中的混乱。所以危机处理的第一步,是召集救援小组,最理想的情况是学校在事发之前就任命好相关的危机调控人员。后期关心阶段的中心点是对应激心理干预效果的中期关心,既关系到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治疗需求,也关系到对整个事件处理操作的检查。对危机处理工作操作方面的评估,一方面可以了解所经历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反思中得出经验,再遇到危机时把工作安排得更有利于学校和涉事各方。预防措施阶段关系到预防的角度,例如,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建立稳定的危机处理小组以及落实培训或训练的措施等。预防措施虽然无法阻止危机的发生,但可降低危机出现的概率,减小其损害程度,同时增强校内各方人员的合作。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危机处理、危机应对、心理干预、预防心理创伤后期应激障碍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提出“涉及者和支持体系范围圈”概念。所谓“涉及者和支持体系范围”是一个简单却又无比重要的、确定涉及人员和操作计划的方式。首先根据信息确认受害人(群体);然后寻找支持体系,即考虑哪些人是潜在的帮助者,哪些人是潜在的支持者;再考虑由谁以何种方式来关心涉事者,或者哪些涉事者需要哪些帮助;最后制定计划内的干预措施。这个范围圈根据涉及的程度以同心圆的模式不断向外扩展。中心圆是涉及最深的人,在学校危机中即为遭受最大伤害的人,然后根据危机干预的过程,不断向外延伸,添加过程中新掌握的人员名字。这个范围圈贯穿于关怀及后期关心阶段,并为最终的记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如图2所示。(三)提出“危机事件后的压力症状”表现。课程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证明了大脑对危机事件的加工,提出“心理创伤效应”,并总结出危机事件之后,在生理、行为、情感和认知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压力症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涉事人是否有心理创伤,以及如何与其共处,如表1所示。KIBBS认为,这些压力症状因人而异,以不同的组合和深度出现,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一起出现,有些涉事者甚至会失去对相关事件的记忆。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大多数人的压力症状会在几天后自然消失,而五分之一的涉事者会进入慢性阶段,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对危机事件后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

三、课程的意义和启示

(一)从不确定变得有准备。校园危机的特点就在于它会重复地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出现,但又不会频繁地出现,以致于学校对如何处理它不能驾轻就熟。危机引起的惊慌失措是一种双重考验,既要求组织中的领导有承压的能力和处理的技巧来影响整个组织的办事效率和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反过来,作为整体的学校、小组和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领导的判断和处理行为。学校危机的领导和管理课程明确了每个人在学校危机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确立了在预防危机阶段学校应该做好的措施和准备,确认了在危机发生时每个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做到多人分担压力,从而使整个学校的状态从不确定何时会发生危机,变成无论何时发生危机都能有充足的准备。(二)提供实用性的指导和帮助。课程从管理学理论的层面阐述了“FNV”模式,又从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角度阐释了危机发生后的大脑皮质变化及因此产生的“创伤心理效应”。让学习者了解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后,课程的核心放在了对涉事者提供紧急帮助和恰当的危机管理引导上,即告诉你“做什么”和“如何去做”。从类似场景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和策略,能在危机发生时帮助处理者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处理决定。而且为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次对外公开,都提供了准则和注意事项,甚至于详尽的模板,引导校方处理人员如何应对媒体,安抚学生,面对家长,面对公众,即“正确地运用技巧来应对危机”。事实上,大量的实战和实训模式,例如模拟危机处理小组拟订危机管理计划;教师媒体应对,模拟新闻发言;火灾安全逃生演习;心肺复苏知识学习和实操;心理创伤治疗模拟问答等,都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且效果显著的。这些知识的普及,大大提升了普通教师们应对危机的信心和能力,为可能来临的校园危机处理增添了无形的助力。(三)建立宽域度合作体系。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危机管理必须置于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系统下才能有效解决,要依靠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不能只靠政府和学校。事实上,社区和学校,在整个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中都承担着“第一应对者”的角色,需要在第一时间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救援工作。因此,将社区中的有效资源纳入危机管理培训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涉及者和支持体系范围圈”概念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课程提倡积极联系社区资源,鼓励社区中的志愿者跨界进行专业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引导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通过与社区内的消防队、心理卫生部门、警察局的合作,不仅能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充分运行的危机管理应对小组,更能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得到及时的援助。(四)不断扩展和更新。德国的这套课程在设计之初,之所以采用卡片的形式,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在紧急事态中做决策时方便参考相关的操作指南,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的卡片体系能够不断地修改、更新和扩展。KIBBS每年都计划新的补充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学校的危机经历和克服危机的策略,以保证课程能与时俱进,应对更多新的和更复杂的校园危机状况。

四、结语

校园危机具有不确定性、破坏性、互动性、扩散性的特点,会引发师生的不知所措、混乱、痛苦,从而陷入困境。然而,诚如课程的制定者所言,危机包含着危险,但也蕴藏着机遇。每一次的危机都可被视为调整固有结构、重新定位、进行未来规划的机遇。校园危机管理课程就是将危机转变为机遇的桥梁。通过课程的规划和实施,全员的培训和考核,实现教师行为的标准化,使危机管理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教师在校园安全中的职责清晰明了,操作程序明晰,这些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点滴工作就能最终保证高质量的实际操作,最终将校园安全从泛化、虚化的概念转变成实际的、看得见的生活。

作者:江岚 单位: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ArthurEnglbrecht,NorbertHillmann,WelteruudRichter,etc.:Leadershipandmanagementofcampuscrisis,Germany,2002.

[2]PracticalInformationonCrisisPlanning:AguideforSchoolsandCommunities[R].U.S.DepartmentOfEducation,2003.

[3][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4]芦文惠.论高校危机管理[J].教育探索,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