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员工福利制度

员工福利制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7 18:42: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员工福利制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员工福利制度

篇(1)

[关键词]员工福利制度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员工福利过低或过高,对企业的发展均会产生负作用,因此、需要对企业员工福利的适度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问题

1.福利成本增长过快。随着企业对福利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向员工提供福利的增加,福利成本的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福利成本上升过快,不但超过企业同期其他成本的上升速度,而且超过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

2.福利平均化。福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补偿性报酬,企业应该以员工的工作绩效为基础设计有层次的福利计划。不少企业出于减少员工人际冲突和节约衡量员工绩效成本的考虑,实行平均福利,即无论工作表现如何,只要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就可以享受这项福利,从而使福利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

3.福利单一化。员工在生活保障和工作条件方面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完善的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应该包括多种福利项目,去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长久下来,使得企业的福利品种单一,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和满足员工需要。

二、我国员工福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制度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导致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开支名义上加大,由此导致福利成本的上升。

2.外部环境原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医疗成本随之增长,企业支付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费用不断上升,由此导致员工福利成本的上升。

3.内部原因。企业在福利的设计阶段产生短期行为,没能预见福利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对企业福利成本的影响;福利实施阶段不能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这是企业福利成本上升过快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前两点,这也是企业唯一可以进行改革的方面。

4.开发新福利项目方面存在困难。开发新的福利项目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首先企业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员工需要随市场宏观环境、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企业要进行多种调查,从中确定员工的真正需要。其次企业还要确定员工福利的筹资方式,是从企业员工福利基金中提取,还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分担,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员工积极沟通,最终必须就分摊资金金额和比重达成一致。因为员工常常表现短期行为,可能拒绝与企业分摊福利资金或降低分摊比重。企业还要进行员工福利设计、筛选、试运行、评定结果、正式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三、完善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对策

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上述问题会降低福利的激励效应,给企业其他职能的发挥造成障碍,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良性发展。

1.降低福利成本。首先,根据企业能力设计员工福利。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采取福利措施,放弃超出企业能力的福利。如果企业在获利好的时候提供好的福利项目,一旦企业获利状况恶化,想取消或缩减这项福利时,就会遭到员工的反对甚至抵制。在一项福利推出之初,企业就要明确这项福利长期运行成本。其次,提高员工福利的回报率。企业制定员工福利计划,要体现企业的宗旨和文化,使员工享受福利的同时,感受到企业宗旨和文化对自己的期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降低福利成本。金融机构(如银行)、中介机构(如福利顾问公司)、医疗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都为企业的员工福利提供各种资源,有效并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降低福利成本。

2.实行绩效福利。企业应实行绩效福利,即只有具备一定绩效的员工才能享受福利,并且不同的绩效享受不同的福利。企业实现绩效福利最重要的是要科学衡量员工绩效。员工的绩效是由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因此可以用与价值链分析方法相类似的方法衡量员工绩效。以销售人员绩效衡量为例说明,首先确定员工的基本活动,再确定各个活动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最后给指标评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员工的绩效。再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销售人员的绩效得分,就可以对销售人员按绩效进行排队,以此为依据给予不同的绩效福利。实行绩效福利还要与员工积极沟通,建立信息批露机制,以示公正,减少员工因为福利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人际冲突。

3.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单一福利难以满足员工的多样需要,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设计员工福利。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自助餐式”员工福利计划。比如“自助餐式”员工福利计划是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列出福利菜单,再确定员工应得的福利金额,最后企业每年决定一定的点数给特定的员工,让员工在其所能使用的点数内自主选择福利项目。员工在选择福利组合时,能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信任,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企业要特别注意员工的参与。因为这种福利的基础是企业全面把握员工需要,而员工的需要是多样的且富于变化。此外,企业还应该在这种福利计划中加入限制条款。因为员工在进行福利选择时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合理的员工福利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忠诚度,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改进企业的成本效率,因此,员工福利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管理项目,所以我国企业要对现存的员工福利不合理或不适应当代市场环境和员工需要的部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以适应时展与进步对企业员工福利制度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 员工福利 社会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当年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徐梅教授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心理与社会介入分析—以深圳富士康公司为例》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认知和心理特征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工作介入途径与解决策略是一个必须值得关注的大问题;2010年崔柳教授又发表了《浅论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福利主要方法》,文章介绍了员工福利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重点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探析了现代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几种方法。

2010年我国在深圳举办了“首届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会议通过总结、研究、交流探索本土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展望本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途径,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研讨会上,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做了题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定位与作用》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介绍了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与功能,重点强调了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对政府、企业、劳动者等不同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高钟教授提出了中国大陆企业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理论准备不足、实践不足等挑战,认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放在目前中国企业员工主体—第二代农民工身上等等全新的理论观点。目前全国有二百多所高校已经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对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将理论与观点进一步深化、提升、范围不断扩大,现已转为对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设计,同时对企业社会工作进行不断的发展和推广,范围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视域更加宽广,这些都将促进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研究意义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信息急剧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员工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国企业福利制度又普遍落后,员工遭遇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员工与企业矛盾不断加深,富士康这样的跳楼事件就是警钟,员工与企业的矛盾必须重视,企业管理不但要考虑经营和发展,更要考虑到员工的福利。企业社会工作旨在成为员工提高福利水平的机构,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福利发展中的一个亟待加强专业介入的新领域。然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实务探究还不够,特别是有关中国本土化企业社会工作实践路径的研究很少,企业社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现实的发展困境。在民政、社区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单位,因编制问题而导致社工专业毕业生难以进入,第三方社工服务机构又寥若星辰。由此可见,加强和高度重视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理论研究和路径的探究势在必行,不但要重视还要有紧迫感。

三、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员工缺少表达福利诉求的途径。以富士康为例:高级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基本上是完全分离的,制定相关福利制度的管理者往往是通过汇总中下层管理收集的信息来参考制定福利制度,而中下层管理者呈报的信息大多数又是去满足管理者的利益需要,没有切实反映普通员工的需求,所以导致信息失真,制定的福利制度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制度不够健全,不够科学,员工没有途径去表达自己的福利诉求。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只是在之前那些传统的福利制度下履行职责,无法与时俱进满足新生代员工的福利诉求和新形势下员工的福利需要。

2、我国现今有大多数员工缺乏福利意识。尤其是我国北方的一些企业员工表现更为突出,权益流失、权益受侵的现象更是履有发生。对企业福利认识不够,对自己的合法权利不能进行有效维护。比如:企业员工下班时,保安会对员工进行“例行检查”—搜身。如果发现车间有丢失东西的情况,整个车间员工都会被追究责任。但是很少有员工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3、企业现行福利制度上的结构不合理。福利项目和结构设计单一,严重地忽视员工福利的多元化需求。在员工福利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在设计员工福利的时候都以企业为主导,整体计划基本由企业管理层的个别人来制定,员工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由于缺乏员工的参与,员工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因此容易导致设计的福利计划和员工的需要有着种种的不符,这样就容易导致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不满。

4、普通员工福利水平较低。据资料获悉:富士康公司在员工薪酬方面普遍高于同行业,但是仍然不能阻止员工跳楼,所以福利制度不能仅仅限于员工薪酬方面,员工的心理、情感、家庭等方面也是企业福利制度应该设计的方面。而在富士康中,真正缺少的就是对员工心理,情感方面的关怀。除此,也有部分企业漠视员工福利,企业常常将以人为本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常常大打折扣,不提供给员工最基本的法定福利;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只重视高层管理者和高级员工的福利,对普通员工的福利不重视,轻描淡写,更是使得公司内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对立情绪加重,挫伤基层员工的士气。

四、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福利的介入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民生也空前改善,但是大多数企业管理制度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滞后经济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与国外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国外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我国企业社工应该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员工福利的介入工作:

1、 企业社会工作为员工提供咨询服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员工面临的挑战与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以及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个人、家庭、社会问题等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咨询服务、心里疏导就是对有工作、生活、家庭、情感上面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服务,以便协助解决其个人问题,恢复其工作积极向上的常态。

2、 企业社会工作应建立起企业与员工沟通桥梁。企业社工为企业与员工的联结者,能有效的起到企业与员工之间桥梁的作用。企业社会工作除了在企业内部起到桥梁作用外,还要积极地连结企业外部资源,使企业员工得到更好地、更广泛的服务。如将心理压力过大的员工转介到专业的精神心理医院;为需要继续教育者介绍相关的教育单位;为本企业员工子女联系社区教育资源等等。

3、 企业社工应适时调节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企业是不同人群的集合,必然会有各种人际的冲突发生。所以企业社工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调节这些冲突,解决因冲突而产生的危机。企业社工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要努力锻炼自己评估冲突本质和原因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度解析问题从而使双方达成共识,创造适当的气氛来缓解以及解决冲突,使得冲突能在各方最大利益的情况下得到解决,避免和减少冲突造成的损失。

4、 企业社工应为员工“维权”与“充权”。企业社工的重要职责就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社工在充分学习与理解各项政策、法令、方案、措施的基础上,为企业员工进行咨询,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在企业内,员工尤其是普通员工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员工福利服务时,难免受到企业利益团体的不理解。这时,企业社工向员工提供信息,为员工需求正确性辩护,指导员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使得员工应享受的福利及时获得。

5、 企业社会工作应为员工“增能”,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我国个别企业对员工的再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使得员工在应对危机时显得非常脆弱和力不从心。现在社会中,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任务。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员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处在激烈的竞争中,所以员工必须要不断学习与增强个人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社会工作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培训员工,为企业员工设计不同的教育,培训发展方案,开设各类课程,评估课程实施结果,以此来提高员工及整个企业的能力与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动力,为员工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6、 企业社会工作应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福利制度。企业社工应该在对员工福利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福利制度。如采取“多元化福利”,经济的高度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员工低层次的需求普遍都能得到满足,但员工新的需求、新的期盼又产生了,员工开始重视心理、感情、家庭方面的需求。多元化的福利制度可以满足不同员工对福利计划的不同需求。从而缓解员工职业压力、精神压力、不满情绪,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等等。使福利制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势在必行,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虽然已经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但笔者认为重视的还不够,重视的范围还不广,重视的层次还不深。富士康员工连续的跳楼事件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富士康毕竟还是一家大公司,出了那样的大事件,人们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可是那些没有曝光但尚且也在这方面存在问题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员工也有着富士康员工一样的福利诉求,而企业是否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为员工服务,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还没有!企业社会工作虽然发展的时间很短,进入中国的时间更是不长。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社会共组的需求是迫切的。在倡导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今天,企业社会工作有其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发挥其优势的土壤。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正视,目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各方面都不够成熟。而且大部分人对企业社工还不了解,对其具体功能还存在很大的疑问。但我们坚信企业社工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开拓服务领域和介入员工福利的空间,一定可以在为解决企业员工和企业矛盾,在促进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在提升企业效率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钟主编.企业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周沛.一项急需而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论企业社会工作[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3]周丹红.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非经济利探析.《商场现代化》,2010年3期

篇(3)

关键词:石化企业;员工福利;社会保险

如今,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它们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利益以及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因此受到了石化企业的高度重视,关于企业的员工福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是我国重要的制度内容之一,它们是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石化企业社会保险与员工福利的概述

(一)社会保险的概述

石化企I中的社会保险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国家高度重视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是一种制度目的是为了确保劳动者在生老病死等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而这种帮助主要是物质方面。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济,而社会保险又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

(二)员工福利的概述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的,面对这样的国情,我国采用了员工福利的制度,员工福利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特色。员工的福利情况我国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高是低都可以通过员工的福利反映出来。

二、石化企业社会保险现有问题

石化企业的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之一,它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因此,社会保险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是全部的人够可以享受到社会保险所带来的益处。这是因为,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案例1:余某是某石化企业1998年5月聘用的员工,2001年6月份,余某与该企业签订了5年劳动合同,时间是2000年6月1日到2006年31日。余某多次向老板提出参加社会保险,但是老板一拖再拖,拒绝了余某的要求,经多次协商未果,5005年2月28,余某辞职离开了该企业。后来,老板多次要求余某回来上班,但是余某不同意,最后总老板申请了仲裁并要求余某回公司履行合同,否则缴纳违约金和赔偿经济损失。该案例最终的仲裁结果是驳回申诉人的申诉请求,申诉人要为被申诉人补交社保费用。通过本案可以看出,社会保险对于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用人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劳动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申请仲裁。

总之,我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确保人民的福利,我们必须对社会保险加以调整和完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三、对石化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的解决措施

社会保险存在的种种问题急需我们采取相关措施来加以解决,这关系到石化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具体来说,石化企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当前国情出发,跟进时代的步伐从而推动社会保险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与我国发展战略相适应,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国外优秀的、成功的经验,取其精华,创造性获取和处理所获得的经验,走一条我国特色社会保险之路。

四、石化企业员工福利目前的问题现状

员工福利具有多种类型,其灵活性较强,在传递企业文化理念、招贤纳士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石化企业的员工福利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未能真正了解员工的需求,也没有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盲目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积极性大大降低。

五、石化企业员工福利的解决措施

为了石化企业员工福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相关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石化企业可以给予员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员工在某阶段内自主选择福利,借此维护员工利益和建设企业文化。在制定福利措施的时候,企业要统筹全局,结合企业效益、成本等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福利措施。最后,在新的时代下,更新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在企业中普及员工福利的相关知识,培养员工福利意识是每个企业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中石油的员工福利制度有了很大改进,对很多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里,我们以中石油石化企业为例。对于中石油石化企业这样的国企而言,政策性负担与员工福利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大量冗员的存在使得一些员工享受福利却未能力给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成本压力巨大。另外,由于国企的福利较优厚,员工之间的竞争有所减弱,企业效益无法有大的提升。

六、启示和意义

市场经济下,各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设项目。这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问题,同时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大大方便了员工生活,员工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七、结束语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做好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工作,将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真真落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国石化企业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为市场秩序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员工福利 薪酬管理 趋势

一、引言

员工福利作为企业提升员工满意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重要机制,既符合企业的利益,也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亦可满足政府及社会对企业的期待。但是我们看到当下员工福利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组织对其认识还不清晰。本文将通过描述员工福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员工福利计划制定的诸多因素,来对当下员工福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提供指引。

二、员工福利的发展中的问题

不同组织、学者,由于对福利的着眼点不同,因而在员工福利的内涵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学者中,加里•德斯勒认为,员工福利包括健康和人寿保险、休假和保育设施,具体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补充性工资;二是保险福利;三是退休福利;四是员工服务福利。乔治•T•米尔科维奇在《薪酬管理》一书中界定员工福利为“总报酬的一部分,他不是按工作时间给付的,是支付给全体或一部分员工的报酬(如,寿险、养老金、工伤补偿、休假)”。

在我国,员工福利又被称为职工福利或机构福利,对其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福利”,它包括所有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公益性事业和所采取的措施均可称为福利。二是从雇员福利的角度,这其中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福利包含三个层次,政府提供的福利、企业的集体福利以及企业为雇员个人及其家庭所提供的个体福利;狭义的福利,又被称为职业福利,它是企业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在其工资收入以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庭提供的货币、实物及一些服务形式。

总的来说: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

1.企业和员工对福利缺乏清晰认识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在制定福利方案时,会产生三个主要的管理问题:(1)谁应该受保障或享受福利?(2)在一系列的福利项目中,员工可以有多少种选择?(3)福利的资金怎样筹集?这些问题常常使企业产生困惑。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是被动的制定福利方案,而对于这些福利方案存在的合理性、有效性,则往往认识不足。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往往只知道提福利要求,但是并不清楚到底企业是否应当满足、能够满足自己这方面的要求。而且由于福利条款及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员工都只是到了生病、残疾、被解雇或者退休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对福利计划本身的规定感兴趣。大多数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福利的种类、期限以及使用范围都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的。此外,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到底要支付多大的成本,或者资产所享受的企业福利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绝大多数员工更是根本不清楚,或是不关心。

2.福利成本居高不下

福利的成本问题几乎是每一家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美国,福利开支相当于员工直接薪酬的30%~40%。因此,福利开支对企业的人工成本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都在千方百计的压缩福利成本和预算。许多企业都在用招聘临时工或者兼职员工的做法来减少福利的成本压力。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法制尚不健全,多企业采取虚报、瞒报工资的方法来减少自己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另一些企业则根本不缴纳社会保障费。但无论如何,福利成本对企业来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确实是一个很大经济压力。

3.福利的回报率低

前程无忧网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55%的HR认为自己所在企业的福利体系还是具有很强的效果,员工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从员工角度看,又超过一半(54%)的参与调查员工认为公司的福利体系对自己不并合适,没有体现自己的需要。只有15%的被调查认可公司现有的福利体系。

许多企业感到自己在福利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4.福利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传统的福利制度大多是针对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家庭模式,而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导致这两者的变化。由于传统的福利制度相对固定和死板,对有些员工会出现福利项目重复的问题,而对另一些人则存在不足的问题,并且很难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福利需求。

此外员工福利管理中还存在着激励不足、员工福利计划制定与公司战略的结合度不高、没有注重员工福利竞争性的开发等问题。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取,指明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其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基础。此外,为了更准确的对未来进行把握,有必要弄清楚影响员工福利计划制定的各个因素。

三、影响员工福利计划制定的因素

1.企业外部因素

首先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员工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企业福利因两个部分。而法定福利具有强制性,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其次是社会的物价水平,福利应该随着物价水平的波动,进行相应的浮动;再次是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劳动力价值的衡量;最后是竞争对手的福利状况,为了保证外部的公平性,企业也要根据外部对手的福利状况相应地对自己的福利计划做出调整。

2.企业内部因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影响员工福利计划制定的因素主要有:首先是企业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营的重点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而包括福利在内的薪酬管理也是不同的;其次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福利的成本问题,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制约着福利水平的确定,它是福利计划各项决策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员工个人的因素,这包括员工的福利需求、员工绩效以及工作年限等等。员工的需求会影响到福利内容的确定;员工绩效主要影响的是福利提供对象的确定;而工作年限往往影响员工个人的福利水平的确定。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企业提供的福利水平往往也越高。

3.员工福利的发展趋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了当下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员工福利未来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员工福利计划的设计极其重要,而且它应该和企业的目标相联系,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计划的设计问题也将在企业日程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负责员工福利的主管人员承担更重的责任。同时,技术的进步和业务外包业将使第三方管理越来越常见。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原因,还会出现以设计员工福利计划、监督计划运营为职业的新兴专业人员。具体表现就是,福利由企业的“自给自足”向“商业团购”转变,福利的管理由“自我管理”转向“福利外包”。

(2)员工福利计划筹资效率将越来越重要。其管理成本和价值观现在已经成为员工福利计划管理的核心,将来更会如此。未来影响员工福利计划的因素很可能来自于法律环境的变化,如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立法的加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3)未来设计员工福利制度时,将会更加注意个计划之间的协调,使之更加人性化,以满足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并以此来提高员工福利设计的效率。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富有弹性的员工补偿和福利计划将更加流行。但是,这种弹性制度是否能更好的提供经济保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4)作为企业,将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的激励作用。在保证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保障员工良好的生活的同时,员工福利与实际工作绩效之间的衔接越来越明显。如何发挥员工福利在提升员工绩效以及留住优秀员工方面的作用,将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许多企业的员工福利由“职务福利”关注“激励最大化”,由简单地“提供保障”向发挥其“助推能力”的转变。

(5)除了上述变化以外,人们将依然承认雇主提供的福利(而非购买保险公司的产品)有其优点。由雇主提供的员工福利,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天然的团体结构(该雇主的员工)和便捷的信息交流。而且,此类员工福利也更加有弹性,它可以很灵活的适应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员工福利计划在将来将更加普遍,以便不断适应税务政策、非税务法规的变化,适应员工、雇主和政府的要求。通过第三方,运用互联网使得员工福利可以全天候进行。当然,对于第三方是否可以“参与”到计划中,或将其视同为雇主,雇主或工会有权做出选择。

总之,今后在提供员工福利时,公共部门和企业、保险公司等会并肩作战,更好的合作、协调,同时减少福利的双重支付。同时企业会更加关注内外部环境,结合其战略目标来设计自己的福利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德斯勒.(1999),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92页

[2][美]乔治•T•米尔科维奇.(2002),薪酬管理(第六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66,370

篇(5)

【关键词】补充福利,补充医疗,补充住房,趋势

高科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是以高薪资,规范化管理成为市场上的焦点和应聘者的首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往的优势已不明显。在我国,尽管福利在整个薪酬组合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仍有很多企业没有将其列入整体人力资本计划战略计划。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制定有竞争力的福利政策和计划成为越来越多外企的选择。补充福利作为一项间接收入,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不断创新的趋势。

一、什么是企业补充福利

企业补充福利是指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由企业自定的福利项目,具有个性化和激励性的特点。企业补充福利项目的多少和标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

二、补充福利的原因

1、体现公司关怀,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2、促进员工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3、通过延期福利“绑定”员工。

某些补充福利计划是与服务期限挂钩的,服务期限越长得到的越多,约定期内离职则取消取得该项福利的资格。补充福利从而起到延迟员工离职的作用。

三、高科技外资企业常见的补充福利

1、补充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实行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执行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政策和给付待遇,很难满足不同支付能力和医疗保障需求的企业需要。因此一些有支付能力的企业采取了补充医疗方案。在2010年60家在华外企的福利调研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供了补充医疗。门诊、住院和生育(针对女员工)是最常见的,覆盖全体员工的补充医疗方式。97%的企业为所有员工提供一年一次的体检。大多数公司还向员工家属提供补充医疗。

2、补充养老。企业补充养老计划又称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建立的由企业和员工按照量力、自愿原则自主设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过设立个人账户和年金基金,采取政府监管与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参保员工支付养老待遇。企业年金在国外又称“职业年金”、“雇主退休金计划”。

3、补充住房。房价居高不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近十几年来持续升温。绝大部分外企都在一线城市设立总部。由于高房价等生存压力带来的“逃离北上广”也对外企人才保留造成了压力。住房津贴和补充住房公积金成为外企最为普遍的补充住房方式。参与调研的企业74%提供住房津贴,48%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

4、工作与生活平衡类补充福利。高科技外企重在研发,白领大部分是脑力工作者,工作方式与传统行业有一些区别。同时,普遍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采用弹性工时,远程办公的企业比例在上升。这一类的补充福利包括旅游,提供运动、娱乐场所,亲子活动,家庭日等。52%的企业有旅游项目,将近半数的企业有租赁运动场所的项目。

四、最受职场青睐的补充福利

2012年某咨询公司对全球十大市场(中国大陆,香港地区,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巴西,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10400员工进行了调研,旨在评估员工对于各种企业付费和员工自付福利项目的价值认知。调研发现,在按照认知价值对福利项目进行排名的时候,大陆和香港市场的员工与其他国家的员工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般都会选择现在就能享受的福利。中国大陆的员工将日常交通补贴和增加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作为最青睐的福利项目。在被邀请自费缴付福利的情况下,在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三大自选福利项目分别为补充养老保险、提高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以及补充储蓄计划。紧随其后的是增加养老储蓄和家属危重疾病医疗保险。

没有一种计划能适合所有人,而不同的员工群体有不同的福利诉求。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储蓄计划这两项都位列中国大陆员工最偏爱的三大福利项目之中;增加住房公积金缴款比例则对中国大陆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员工具有吸引力。补充储蓄计划对于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香港地区员工更有吸引力,包括小公司的(51-100)的员工;大病一次性保险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则在年轻的诞生员工和无子女的已婚员工当中很受重视。

在补充福利方面,谷歌一直是一个标杆。谷歌对于补充福利的创新和投入令很多公司望尘莫及,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借鉴。下面是谷歌的一些补充福利介绍

1、综合户外运动中心不惜血本。自己开设大型户外体育中心,加菲尔德运动中心,设有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

2、从去年开始,用立式办公桌代替标准的坐式办公桌在谷歌蔚然成风。谷歌员工用公司的软件下单,就可以从众多的办公桌类型中任意选择一款,然后就能收到一台与其身高相匹配的办公桌。

3、死亡福利。2012年推出,如果员工不幸去世,其配偶还能在未来10年享受到去世员工的半数薪酬。他们未成年子女还能每月收到1000美元的生活费直到19岁成年。除了半数薪酬,配偶还能获得去世员工的股权授予。

五.常见问题和挑战

1.大部分员工更青睐“即时福利”而非长期福利的趋势。员工这些倾向性显示了雇主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让员工做出自己的福利选择,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励员工平衡自己所选择项目的短期和长期价值。

2.企业财务压力。国家税收政策对于补充保险等福利没有十分明确的书面规章界定。某些地区的补充保险仍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的财务压力加大。公司的补充养老,补充医疗是社会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保障水平,政府应该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和优惠。

六.补充福利的趋势

1.从普惠制到重点针对核心人才的趋势。

所谓普惠制是指福利制度面向公司中所有员工,与员工对企业贡献和业绩大小并不挂钩。久而久之,福利成为了薪酬中的保健因素,员工将福利看成是企业必备和常规的薪酬部分而感受不到企业的关怀,这既与福利设立的初衷大相径庭,也造成企业成本攀升。现代企业在设计福利计划时,倾向于将福利作为对核心人才和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要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争得福利报酬。

2.员工福利的弹性化趋势。

不同群体的员工对福利项目的偏好不同,传统的统一的福利计划很难满足员工多样性的需求,相反企业却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成本。为了减轻负担,更好地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企业出现了设计弹性化的福利制度的趋势。弹性化的福利制度就是由员工自行选择福利项目的福利管理模式,它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弹性化企业福利有四种形式:自助式福利、标准组件式福利、核心外加式福利、弹性支用账户式福利。

3.员工福利的社会化趋势。

员工福利的社会化趋势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把自己的福利计划完全外包给其他专业性的公司来做,由专业性公司负责企业福利制度的设计,以及员工福利的购买、发放和管理。其优点是企业可以省去许多福利设计和管理方面的麻烦,使企业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福利制度专业化程度高;其缺点是专业公司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不如企业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

4.企业自付费与员工付费结合的趋势。

由于补充福利带来的成本压力,目前出现了企业付费与员工付费相结合的趋势。不仅减轻公司成本压力,同时,也有助于绑定员工,使其更加稳定的工作。

5.专业化理性创新。

调研咨询公司紧密关注市场情况,对于市场普遍的做法和成本加以统计分析。企业又以市场中值为参考,根据公司定位,决定自己的补充福利设计,更加理性化专业化。对于新出现的情况及时反应。例如从去年开始的雾霾天气,很多公司做出了初步的应对措施,免费发放口罩,购买空气净化器等,市场调研公司也及时的将这一项内容加入到调研报告中。补充福利已经成为福利计划中最为活跃,创新性最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薪酬管理原理 文跃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7

篇(6)

关键词:福利弹利计划应用

一、引言

在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管理理念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福利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主流的薪酬管理思想也已经把福利与基本工资和奖金并称为薪酬体系的三大支柱,并且从战略的高度对福利进行研究。福利是企业用以改善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解决家庭困难、保障将来的退休生活等所提供的报酬。从本质上讲,福利是一种补充性的报酬,通常采用延期且非货币形式支付,其内容包括法定福利和非固定福利。法定福利,指政府颁布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配套福利。非固定福利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如交通补助、误餐费、保健活动、旅游、住房福利、带薪病假、带薪事假、丧假、婚假等福利项目,它是法定福利项目的重要补充。

设置适当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对于员工而言,适当的员工福利能满足他们经济与生活、社交与休闲、保护与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适当的员工福利能够吸引和保留人才,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节省企业的人工成本,传递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施统一的具有普惠性质的福利制度,许多企业在向员工提供福利时,发现不同层次的员工对福利项目的偏好有所不同。企业虽然付出了大量的成本,但统一的福利计划很难满足员工的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需求,使福利与部分员工的需求脱节,难以发挥福利的激励功能,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为此,起源于20世纪}o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的弹性化的福利制度已引起我国管理界的广泛关注。在理论界,国外学者对弹利计划的研究起步早,理论研究深人、细化,针对性强,已经构建出组织设计和实施弹利计划的决策集成模型,着重强调了弹利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福利沟通,重视实证研究,阐述弹利计划的未来发展趋势(黄筱立等,2007)。国内对弹利计划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分析较少,大多数文献仅限于对弹利制度的概念、形式、优缺点、设计原则等作一一介绍,还处于基础性认识阶段。因此,如何将弹利计划应用于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实践,成为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弹利计划在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些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为本文对弹利计划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向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层次,不同层次的员工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方式,弹利计划使员工在企业提供的福利菜单内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福利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让员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化福利带来的愉悦。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福利是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保健因素,它的满足虽然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一定能起到激励作用,但如不当则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和较高的离职率。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获得的报酬与他们对组织的贡献成正比,普惠制的福利制度难以达到公平。弗鲁门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目标价值估计的大小和判断实现此目标概率大小的乘积,要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将满足低层次需要与满足高层次需要结合运用。福利作为薪酬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联系员工的个体期望,才能使员工积极能动地按照企业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去行事。

二、弹利计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弹利计划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弹利计划是由员工自行选择福利项目的福利管理模式(文跃然,2005)。通常由企业提供一份福利菜单,员工在一定金额限制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自由选择、组合,每一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它主要有五种形式。

1.标准组件式福利。由企业同时推出多种固定的“福利组合”,每一种组合所包含的福利项目或优惠水准都不一样,员工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组合,不能要求更换组合中的内容。

2.核心加选择型福利。由“核心福利”和“弹性选择福利”组成,核心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可以享受的基本福利,不能自由选择。弹性选择福利是员工在获得的福利限额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随意选择的福利项目,每一个福利项目都附有价格。员工所获得的福利限额,是员工所享有的福利总值减去“核心福利”的价值后的余额,如果员工所购弹利总值低于其所享有的福利限额,差额可以折发现金;反之,超出福利限额,超过部分必须从税前薪酬中扣抵。

3.附加型弹利。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再提供其他不同的福利措施或扩大原有福利项目的范围,让员工去选择。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弹利制度,由于它除了维持现有的福利外,又提供额外的福利项目供员工选择,扩大了员工的选择范围,能够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

4.弹性支用账户式福利制度。员工每年可以从其税前收人中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自己的“专用账户”,并以此账户去选择各种福利项目的福利计划。由于拨入该账户的金额皆不用交纳所得税,因此对员工很有吸引力。但账户中的金额如果本年度没有用完,一般不能在来年使用,也不能用现金形式发放或挪作他用,余额归企业所用。

5.自助式福利。企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员工在“菜单”中完全自由地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企业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尽量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以便供员工有余地地选择。

(二)应用弹利计划遵循的一般原则

1.战略导向性原则。弹利制度的设计应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保持匹配,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发挥福利对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的杠杆作用。企业战略目标有所调整或改变,弹利计划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企业的基本外部战略有低成本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聚战略(Focus)三种形式,采用不同战略的企业,弹利计划的设计截然不同。采用低成本战略的企业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一般不适合实行全面的弹利计划。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要保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具有独特性,主要需要有创造型的员工。由于该种人才的稀缺,因此,除了给予他们高额薪酬外,提供适合其个性化需求的弹利,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患诚度,长期为企业服务。实行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必须识别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哪些员工是这些能力的载体,弹利计划要配合战略需要,吸引和保留为企业带来独特价值的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2.恰当性原则。企业的福利水平对外要具有竞争性,不落后于同行业或同类型的其他企业;对内要符合本企业的发展阶段、规模和实力,福利项目尽量在企业可支付的范围之内,不要使福利成为企业的财政负担。

3.激励性原则。弹利计划应与员工的能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联系起来,让能力强、贡献大的员工享有更多的福利,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热情。

4.灵活性原则。弹利也是有刚性的,一旦确定之后,再要改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弹利计划要设计灵活,能够尽量满足各类员工的不同需求,保证员工在不同的职位、年龄阶段,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福利项目,真正体现弹利的优势。同时要具有根据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5.可衡量原则。弹利项目尽量可以用价值标准来衡量,为确定福利点数和福利标准服务。弹利项目并非让员工毫无限制、随心所欲地挑选福利措施,有的员工需求很怪异,不能用价值衡量,只能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应尽量排除在福利项目之外。

6.易理解和可管理原则。弹利项目的设计和描述越详尽越好,能够很容易被大多数员工理解,在选择和享受福利项目时不会产生歧义。弹利项目是切合实际、可以实施的,而不仅仅是反映在书面上的“幻想”,应便于公司购买,使公司真正提供给员工所需要的东西。

7.合法性原则。社会立法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健康和安全保障,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以弥补员工生病、生育、工伤、失业和退休时的收入损失。法律还对某些特定的福利计划做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企业应当无条件提供法律规定的福利项目。

(三)弹利计划应用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1.约束协调机制的建立。为了配合福利管理,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及其他特殊情况,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约束协调机制。比如福利项目的选定时间,一旦选定后是否可以修改或取消,本年度未使用完的福利点数能否累计至下年度,试用期内和员工转正后的福利点数如何计算,员工晋升、职位变动、离职等情况引起的福利变动如何处理等等。

2.相关配套设施。福利的电子化管理是实施弹利计划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弹利计划的实施,需要福利管理者使用后端系统进行包括查阅、核对各种管理报表、成本核算、公布福利政策、各种福利项目等福利管理,员工则是用前端系统查阅福利信息、本人薪酬账户详细情况、选择个人福利项目等,这无疑增加了福利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企业应将福利管理从日常薪酬管理操作中分离出来,开发相应的软件进行专门管理。另外,寻找合适的福利项目供应商并确认其供应能力、质量,也是弹利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3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弹利计划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员工,在制定和实施时,应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征求员工的意见,收集他们对福利的需求信息,及时向员工清楚地说明所享受的每一福利项目,使他们能对福利项目善加利用。员工也要主动向企业表达自己的需要。

三、弹利计划应用案例分析

L公司是以油漆生产销售为主导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现有职工2000余人,生产稳定,处于成熟阶段。公司为员工提供统一的福利政策,依法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由公司与职工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缴费比例按时进行缴纳。此外,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一些劳保用品、宿舍、食堂、洗理费、集体宿舍等非固定福利。这种福利政策注重一致性,但是过于刚性而缺乏弹性,存在着种种弊端。首先,公司福利政策具有普惠性质。只要是正式员工,人人有份,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工作业绩并不直接挂钩,仅仅充当着薪酬中的保健因素,员工感觉不到福利是公司对自己的关怀,大锅饭现象严重,难以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其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多样化需要。公司人员众多,偏好各异,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一般偏重于经济与生活、保护与安全方面等较低层次的需求,而高、中层管理人员、研发人员、销售人员侧重于社交与休闲、充实与发展等高层次方面的需求。为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多样化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发挥福利制度的激励作用,将原有的福利政策改革为弹利计划,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满意的福利。

弹利计划采用核心加选择型福利的形式,由“核心福利”和“弹性选择福利”组成。“核心福利”主要是法定福利,其福利项目的种类、金额由国家和地方的福利法规决定,是必选项,不由员工自由选择;“弹性选择福利”是由员工随意选择的福利项目,这部分福利项目都附有价格,员工可以在福利限额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福利项目。

福利限额的确定。这里的福利限额,通常表现为福利点数,它是通过资历审查、绩效考核等手段,确定一定的标准,赋予每一位员工与他相符的购买点数,员工可用购买点数在企业内部购买自己所偏好的福利项目。影响点数的因素主要有工资、资历、绩效等,而企业支付的薪酬一般已经涵盖了这些因素,在公司福利成本尽可能不提高的前提下,可以上年度每个人的全年薪酬总收人为依据,按照上年度总福利支出与纯工资支出的比例,计算每一员工的福利点数,如果年终被评为优秀员工或获得其他殊荣,按照获奖等级,奖励一定的点数。

每一员工的福利点数~该员工上年度薪酬总收入xR+年终奖励点数

式中:R-—上年度总福利支出与纯工资支出的比例。

福利点数的使用方式。在点数限额内,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偏好的福利项目;福利点数可在当年内使用,未使用完的不累计至下年度;福利点数不可转让,员工在职期间福利点数不可兑换成现金;如果员工购买的点数超过了限额,也可以从自己的税前薪酬中扣除,但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本人月基本薪酬。若员工离退休等劳动合同正式解除时,未使用完的点数按每点一元折合成现金发放给本人,但须依法纳税;如员工非正常离职(包括开除、辞退,主动离职等),未使用完的点数不能折现发放。试用期的员工不享受弹利计划,其福利点数自员工转正次月起计算。员工由于晋升或调薪而引起的标准福利点数的变化,自下个财年起生效。

弹性选择福利项目的选定:通过对员工的调查,从中选择排在前列的20多项福利作为可选项,基本上涵盖了员工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

篇(7)

如果不是诺基亚员工因维权成为弱势群体,为一个“N加几”疲于奔命、奔走相告,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原来在诺基亚工作可以这么舒服。

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无论在巅峰时期还是没落之后,诺基亚的员工福利和工作氛围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是这种高福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害了诺基亚?中国员工难道一有高福利就会产生惰性吗?

错在“持续无度、毫无差别”

高福利有错吗?绝对没有!谷歌的福利待遇应该一点也不比诺基亚逊色,笔者认为,诺基亚错在持续无度的高福利,没有区分、毫无差别化的全员福利。

如果业绩好、油水多,这类高福利的隐患往往还不会暴露,但当身边用诺基亚手机的人凤毛麟角之时,还不赶紧放弃这种全员福利,营造一个“痛定思痛”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有力挽狂澜的危机感,反而还让员工在这个“半死不活”的组织里继续享受,诺基亚的做法让人费解。

持续无度的高福利俨然让诺基亚成为一个没落的帝国,有着所有衰败帝国相同的特质:极端保守的思想、贪图安逸的惰性、不听劝告的自大。员工被惯坏了脾气的同时也很贪图享受。

一名小米公司员工微博称:“好几个诺基亚的朋友想来小米求职,我问他们,诺基亚走下坡路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拖到被裁了才想起来找新工作?他们的答案基本一样:‘诺基亚好啊!外企待遇,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基本不用干活儿,所以之前舍不得走。’”

看看,我们早都不用诺基亚了,他的员工竟然还在享受“基本不用干活儿”!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应该是去培养懒人。

如果诺基亚在后期,改良一下福利制度,降低普遍的福利标准,对于贡献巨大的员工予以更高的福利待遇,对于混日子、毫无作为的员工果断撤掉他们的“温床”,或许不会培养出现在这么多的“就业困难户“。

带给中国企业的反思

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的诺基亚员工甘于无所作为?因为他们去了其他地方,或许就将做没日没夜加班、收入与付出极不成正比的“码农”。一位前诺基亚员工就在网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经历过太多次换工作,每一次都有一种奔向自由的解脱,而这次却有着些许的沉痛。因为在诺基亚除了物质上有满足,我也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感受到了企业的关心。”

这太值得中国企业反思了。因为在福利方面,我们表现得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