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药学专业

医药学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5 03:13: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药学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药学专业

篇(1)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5岁(1986年1月4日)

居住地:杭州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8个月]

公 司:XX医院

行 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 位:实习医生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医药学

学 校:第一军医大学

自我评价

连续多年获得学校奖学金,曾被评为优秀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学习,稳固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曾有过实习经历,巧妙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观察和研究,最终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的称号。能够吃苦耐劳,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对于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承受较强的压力。希望获得一个机会,在磨练中不断进步。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医生

工作经验

2010/2—至今:XX医院[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科室 实习医生

1. 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症状,增加诊断能力;

2. 查阅资料的同时,积极参与临床操作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3. 参与到轮班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锻炼了工作的耐性;

4. 协助医生完成一些资料整理工作。

---------------------------------------------------------------------

2009/5--2010 /1:XX医院 [ 9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科 实习生

1. 熟悉各种药物的主要功能和适应症状;

2. 了解医院管理制度;

3. 了解科室工作制度;

4. 学习如何与病患及家属沟通;

5. 配合处理各种问题。

---------------------------------------------------------------------

2008/7--2009 /4:XX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10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市场部 市场专员

1. 负责制作宣传资料、宣讲ppt;

2. 参与策划、组织转向会议;

3. 负责沟通公司与其他医院及单位之间的合作;

4. 负责搜集和整理各种项目资料;

5. 负责协助处理各类事务。

教育经历

2004 /9 --2008 /7 第一军医大学 医药学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关键词】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卫生改革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医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就业难以谋求学校的生存发展,这是各医学院校需应对的难题。

一、医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国家政策因素

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政策、措施是清晰、有力的,但效果并不理想。[1]比如: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给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没有独立的用人权,只要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无论是条条的还是块块的,都需要主管部门决定,此外体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户口档案管理限制多、用人需求不足、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在6月底前不能完成签约,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

2.用人单位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成为市场行为。[2]近年来医院、医药公司不断提高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让博士、硕士装点门面,非名牌院校毕业生不用等非理性的短视行为,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学历的要求以及性别的要求等对医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试工时间过长且迟迟不与学生签约,有的单位很长时间使用多名学生后却找理由全部退回,这些都就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影响。

3.学校管理因素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就业指导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全面掌握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并能熟练进行就业指导,而目前我校由于经费限制,没有给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横向联系比较少,造成对就业工作理论研究不够,就业渠道较窄;开拓市场的地域覆盖面不够广,缺乏稳定的中医药毕业生就业市场。

4.学生自身因素

(1)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思想观念陈旧,不能理智的正确定位,而是盲目的挑选国有单位、事业单位就业,过于看重单位的性质,择业观念具有明显的“稳定”和“地域”的概念,不愿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另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等一等”的观望态度,希望好中选优,迟迟不肯签约;尤其不愿到外地或县级医院及乡镇医院就业,相当多毕业生选择了回生源地参加二次就业。

(2)就业意向太窄。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认同的岗位是医疗单位的临床岗位,对专业相关的非临床岗位不容易接受。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比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学制长一年的医学毕业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

(3)缺乏求职技巧。 许多毕业生就业前不主动搜寻、比较和筛选就业信息,只是被动地等待学校、老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或任由家长安排。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能干什么工作。很多毕业生缺乏面试技巧,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推销自己,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意识不强。

(4)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社会要求医药学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并且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然而,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降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我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有: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实践操作性差等。

二、高校应对医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就业工作责任更加重大。在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高校是主力军,因此高校要举全校之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高校要以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落实政策,强化激励,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向。实践证明,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仅是基层的需要,更是大学毕业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加强引导,让毕业生牢固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为陕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振兴计划” 以及到村任职选聘生工作,进一步完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政策,除执行国家和省里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要为自愿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制定更加优惠的配套政策。

3.以生为本,强化帮扶,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完善就业工作内容。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公布;不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同时办好大型的供需见面洽谈会;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2)通过积极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就业。当前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主要是供求市场的不平衡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上市场,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信息。

(3)进一步以就业为核心、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好第一专业,开辟第二、三专业,关注学科前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做到“既专且博,一专多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依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立新专业,扩大就业率较高专业的招生数量。

(4)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体就业工作人员要提高就业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一心一意谋就业发展,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更新层次和更高水平。

4.加强引导,强化教育,深入开展就业思想政治工作

越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一是要深入开展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要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二是要加强就业形势的宣传和教育。要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帮助学生既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三是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毕业生缓解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焦虑情绪,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四是要把就业安全和就业稳定作为硬任务,特别要注重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参考文献

篇(3)

1.中医药学习的特殊性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医药学习的特殊性。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具有以下特点: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科学,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由此决定了中医药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显著特点:以系统的中医学课程为主体的多学科课程结构(包括系统的中医学课程、部分西医课程、与医学有关的自然科学课程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占重要地位;课时多,学时长;中医经典著作为主的古典式教学内容等。由此可见,学习中医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中医理法方药和经典著作的研习;二是临床实践。中医药学习的特殊性也主要体现为对学习的要求,即“高、实、博、精、新、勤、苦、恒”(朱良春语),初学者更应在“实、勤、苦、恒”四字上下功夫[5]。因此,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有赖于良师传道授业解惑,但欲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内化”为中医思维方式和治病救人的能力,非学生发挥主动性而不能也。

2.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的理论依据

学习系统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学习者的知识、智力、能力和学习心理品质四大结构组成的整体系统[6]。自我评估就是对自身内在特点和外显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并以此作为调控后续活动的依据[7]。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是在自我意识支配下、通过自我动机和自我选择付诸实践的。因此,建立自我评估系统既是大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高质量完成复杂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内在保证。按照现代教育理论,中医药院校教育是动态过程,在教育运动过程中当“教”的一方确定之后,教育过程就逐渐变为以学为主。中医药院校教育应当结合中医药学特点,在实践中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两大基本特征:整体观和辩证论治。院校、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医院校学生也要通过构建“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来完善个体内部学习环境。对于学习中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视作“学习伤病”,只有经过“辩证”才能找到“对症良药”。

3.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的结构及内容

建立“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应当包括三大结构:自我评价、学习病案和学习方法。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三者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中医学习自我评价学习方法学习病案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药学习,学习主体从整体进行自我评价,发现导致学习质量差强人意的原因,从“学习伤病学”(“学习伤病学”是第四军医大学王山青同志于1988年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的。)的角度建立学习病案,调整学习行为,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建立“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包括建立学习系统自我评价体系、中医药学习伤病病例和中医药学习目标与方法管理档案。

二、两者之间的关系

1.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从前述概念中可以了解到,对学生而言,要树立主体性的自我培养意识,在教育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转变到掌握和自觉运用规律学习和发展多种能力、品性,使自己早日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性。作为主体性的核心、本质的人的“主动自我”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才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只有达到了这方面的要求才意味着主体性的最后形成[8]。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教育主体性不仅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经费投入等方面中医药学所占的比重,还体现在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学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当前中医院校向内涵发展应有的理念,也是中医药教育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2.建立“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主体性的直接体现

前述“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的结构和内容表明,建立“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的实质就是中医药专业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学习的态度普遍较积极,对知识、智力、能力和心理品质四大系统的自我评估结果总体良好,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教育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初见成效,但优秀等级的较少。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为稳固,但是学习中医药的方法和能力却有明显差异,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中医药学的特殊性,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影响到最初学习中医的热情。如果“以中医药为主体”解决的是院校层面的“以何为主”,那么在学生层面突出主体性的关键就是探索中医药专业学生“如何为主”,由此建立“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便是题中之义。

3.高等中医药教育主体性的凸显为“中医药学习自我评估系统”建立提供保障

篇(4)

关键词:俄罗斯;传统医学;外国传统医学;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R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11-03

俄罗斯是一个现代医药学在医疗卫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近年来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引起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笔者对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将俄罗斯的传统医药学发展概况进行简述。

1 俄罗斯传统医药学源流

俄罗斯传统医药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地的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俄国地域广阔,资源十分丰富,在俄罗斯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些应用草药治疗疾病。如自西伯利亚至乌拉尔山、一直到俄罗斯西部平原的森林里,有一种叫做“малина(玛丽娜)”的野果子(树莓),许多年来俄国人习惯在夏季制成果酱,在冬春季时用以冲热茶喝治疗感冒。同时还认为这种野果子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研究证实,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十余种氨基酸,常食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在乌拉尔山区与高加索山区盛产天然蜂蜜,大多数俄国人都有别墅,夏季在别墅养蜂自制蜂蜜,长年冲茶饮用,在感冒咳嗽时饮用蜂蜜热茶是俄国民间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俄国矿泉、温泉资源较多,饮用矿泉或应用矿泉、温泉洗浴,也是俄国民间长期沿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另一类是传入的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19世纪,来自我国地区的藏医经长途跋涉来到当时的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开了一家藏医诊所,使用藏药治疗疾病,治愈了许多当时的西医难以医治的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已经100年的时间过去了,藏医在俄国几乎无人不晓。尽管在俄国真正了解藏医、学习过藏医的人几乎很少,如今在莫斯科及其它大城市已出现俄国人开设的以藏医诊所为名称、以传统医药学手段治疗病人的医疗机构。近年来也有俄国人专程来北京找藏医院治疗或寻求合作。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卫生部派出首批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针灸的医师,回国后分别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喀山市的医学院工作,成为前苏联时期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的骨干。由于当时来中国学习针灸的医师大都是神经内科医师,经学习针灸后他们认为针灸的作用机理主要与神经反射有关,因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针刺治疗法也称为神经反射疗法,至今在俄国一般民众称针刺疗法(иглотерапия)这个单词,在医学院及各级医院中仍沿称为针刺反射疗法(иглорефлексотерапия)。前苏联已经正式认可针灸为医疗部门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合法地位,并规定只有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的医师经专门的神经内科专业进修后,才有资格学习针灸,经过医学院针灸专业学习班3个月以上时间学习后,才能取得针灸医师许可证从事针灸医师的工作。这个规定被一直延续至今。在前苏联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中末期就开始了针灸专业的医师培训,并形成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喀山医学院三个针灸培训研究中心。50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在俄国的各个城市医院中都有针灸专业医师,阴阳图已经成为针灸科室门口特有的标志。如今一般俄国人所了解的中医药学就是针灸学,他们通常把针灸学称为中国传统医学。俄国教育部、卫生部已将针灸学及其它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归入康复医学专业,国家专业技术编码为140051。

印度的瑜伽功作为印度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之一也已传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及其它大城市都有教授印度瑜伽功的专门场馆。

2 学术概况

2.1学术著作出版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就开始陆续出版针灸专业著作,早期出版的有译成俄文的我国前著名医学家朱链撰写的《新针灸学》。1980年后出版的针灸专业著作逐渐增多,例如译成俄文版的《难经》,前几年出版的国内的《时间针灸学》一书也被译成俄文出版。据了解,近20年来俄国出版的中医药学著作有数十种之多,在这类学术著作中,有的是将中国的中医药书籍原文翻译成俄文出版,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也有的是将中医药学方面的较为实用的部分中药与方剂知识译成俄文汇编成册。

近20年来俄国还出版了不少反映其传统草药治疗方法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既有学术性与专业性水平较高的植物药理学方面的专著,也有供平民百姓阅读的科普性、实用性的书籍。此外,俄国还出版了一些反映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的书籍。

2.2 专业杂志状况

在俄国反映传统医药学内容的学术论文主要刊登在《康复医学》与《针灸疗法》两个核心期刊,其中以《康复医学》杂志影响较大,与《俄罗斯医学》、《心血管病杂志》、《肺病杂志》等都属于同一档次。

2.3 科研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逐渐形成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喀山3个针刺疗法教学与研究中心。其中俄卫生部下属的莫斯科医学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规模最大,专业技术人员最多。该研究所位于市中心区域,其包括针灸门诊与基础实验室两部分。针灸门诊是一个独立楼房,有十几个诊室和教学用教室,病人很多。基础实验室位于门诊楼旁边的另一楼房内,有各种生理、生化检测实验设备,开展各种与针灸相关的实验研究。

2.4 学术交流状况

自前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每年都举办大量医学学术交流会,近年来各种医药学术交流会还有增长趋势。与针刺研究有关的论文主要在神经病学及康复医学方面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表,也在其他各专业性学术会议发表,这主要与论文涉及的病种有关。每年除俄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外,还有不少地区性专业学术会议。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经常举办一些国际性医学学术交流会。

3 临床应用状况

3.1 在诊断学方面的应用

前苏联时期的医疗器械行业就已经开始研制小型穴位诊断治疗仪。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产的穴位诊断仪,开始进入前苏联医疗行业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就在中国大陆热衷于CT、核磁共、彩超等西医诊断仪器时,依赖于德国先进技术的计算机穴位诊断仪,以体穴诊断、手穴诊断、耳穴诊断3个系列,迅速占据了俄国医疗行业穴位诊断应用领域的几乎全部市场。十多年来,随着德国在计算机医疗诊断仪器应用方面的技术进步,销往俄国的德国产计算机穴位诊断仪已多次在技术上更新换代。如今在俄国的每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都有十几台这类德国产计算机穴位诊断仪,一般都在非公立医疗企业(民营性质)的医疗门诊中应用,收费水平大约相当于普通CT检查费的1/2。

3.2 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3.2.1 穴位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穴位治疗仪在俄国民众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可分为以下几类:激光穴位治疗仪,医疗单位用穴位电疗仪,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激光穴位治疗仪与大型穴位电疗仪在俄国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市区级医院门诊部的理疗科中都有此类设备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有中国大陆产、新加坡产、俄国自产等不同种类。俄自产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已有许多不同品种,销售价位较低,较受病人欢迎。

3.2.2 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

在俄国的各级医院中从事针灸工作的医师均来自神经科专业医师,加之长期以来受针刺治疗与神经反射作用机制相关这一理论的影响,其针刺治疗的疾病主要是以神经科疾病为主,也治疗一些其它系统疾病。然而俄国医疗界长期形成一些片面看法,也令人啼笑皆非。例如,许多俄国医师都告诉脑血管意外(脑中风偏瘫)患者发病后的最初半年内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而这半年时间则往往是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最有可能取得疗效的时间。目前俄国针灸医师经常应用的针刺方式主要有体针、耳针、手针3种。

3.2.3 中药的应用

中药进入俄国医疗市场主要是近十多年的时间。俄罗斯实行严格的医药许可证制度,中药要进入俄国市场,首先要注册申报许可证。目前在俄国境内可见到的中药不多,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俄国境内:

(1)注册申报许可证后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俄国市场。目前这类中成药不多,其申报的许可证大都是保健食品许可证。在俄国大城市可见到的中国大陆公司厂家以注册申报保健食品许可证方式在俄销售的中成药,有来自广东中山的冬虫夏草口服液及来自天津某公司的中药冲剂。此外,还有多种中国产含中药成分的减肥茶亦按保健品申请许可证进入俄国市场,这些保健茶大都正式报关,按批发手续在俄各地药店销售。例如,飞燕减肥茶进入俄市场已有近十年历史,并在俄建立了分装厂以降低成本。

(2)另一类是正式申报俄国的药品许可证后进入俄市场的中成药。由于注册费用高昂,目前此类品种不多。例如,广州生产的华佗再造丸于几年前就已取得俄国药品许可证,在俄国各大城市药店均有销售。

(3)通过不合法的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俄国境内。这类中成药在首都莫斯科常有专门的经销商,中成药往往夹杂在其它日用品之中通过灰色清关,经销商取货后因无许可证仅能在莫斯科市的中文报刊上登广告销售,销售对象主要是居住在莫斯科市经商的数万中国人。近年来,随着俄国加强市场管理,这类中成药已很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商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将越南产中成药注册申请药品或保健品许可证进入俄国市场,近十年来在俄各地城市药店都可见到印有中俄文说明、而是越南产的十全大补丸和十全大补酒等中成药。德国产的银杏叶制剂也早已在俄各地药店大量出售。

3.2.4 俄国草药的应用

俄国人早就有应用当地草药治病的习惯。在前苏联时期,各地城市的药店就少量出售当地草药制剂供顾客选用。位于首都莫斯科市和平大街地铁站附近全俄最大的草药店,已有数十年历史,出售俄产各种草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俄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许多俄国公司开始生产各种草药制成的制剂在药店出售,最简单的是制成茶剂出售,外包装上注明组成成份、主要功能、主治和用法,目前在俄国大城市药店里可见到几十种这类茶剂出售。近年来,还出现了俄国当地草药制成的药片经注册批准后在药店出售。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良好的植被提示其具有丰富的草药资源。

4 中俄合作前景与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已经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中俄两国地缘相邻,在经济上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4.1 合作前景

根据俄国目前传统医药学的实际状况与俄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医疗市场的需求,在传统医药学领域对俄合作具有较好前景,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4.1.1 化学药品副作用明显的现实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关注传统医药学方法治疗疾病

俄国是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受教育程度的高水平使得一般俄国人所了解的医药卫生常识要更多一些,更加关注健康(在俄国为健康干杯是最常用的祝酒词之一)。在这个以现代医药学占据医疗卫生领域主导地位的国家,人们对化学药品的临床副作用表现和危害,了解和经历的比中国人要更多一些,由氨基甙类抗菌素损伤位听神经功能引起的听力障碍、各种化学药品过敏反应的出现率都要更高一些。正是这些现实问题使得各阶层的俄国人都越来越多地关注传统医药学方法治疗疾病。

4.1.2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俄国民众对中国中医药学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以往俄国人只知道中医的针灸治疗,知道人参是中药。现在许多俄国人已了解到中药有数百种饮片,不仅可组成汤药治病,还有许多疗效显著的中成药。近年来俄国电视台的国家频道、第1频道、文化频道等主要频道,也都曾多次介绍中国的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疾病、中国的中医院、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知识,促进了俄国人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

4.1.3 自2000年以来,俄国经济一直稳定恢复增长,俄国人收入的逐提增高为中医药进入俄国市场提供了经济基础

自普京执政后,俄国经济步入稳定恢复增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俄国经济增长率每年在5%~7%左右。自2000年以来,俄国人的收入在逐渐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俄国人的消费提供了支持,也促进了人均健康消费的提高。

4.2 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1991年俄独立以来的十多年,俄的法规政策不断健全,要在俄开展医药合作,必须清楚了解俄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俄国的药品管理法规在继承前苏联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近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俄国对医疗服务性公司、医药销售性公司有一些法律方面的具体规定。俄国是一个高税、严税国家,税务政策也是需详细了解的。目前,俄罗斯进口商品不仅要交纳关税,还要交纳增值税;一般公司的营业税率为40%~45%;中成药产品进入俄国市场首先要按照俄罗斯相关法规办理注册申报许可证,无论是按保健品、还是按药品注册申报都需要相当一笔费用。了解这些才能对合作或投资后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恰当的评估。

5 结语

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其历史原生态而言,中医药学是一门人文主导型的经验性学科。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须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人文特质,突出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中医药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统文化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一、中医药文化的提出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中医药文化的概念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被确立的。会议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解释为:中医药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来说,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

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于西方医学,其工作对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2]。

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涵在中医文化中大都有所反映,甚至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思辨原则和重要的治疗法则。所以,中医药文化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讲究“辨证论治”,学生素质教育讲求的是“因材施教”“天人合一”的中医药文化的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时也是十分注重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此看来,中医药文化中的许多观点与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的感染下能够更充分的将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化,并从更深层内涵之中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营运到学生的“精气血脉”之中。结合素质教育强调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面和过硬的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并以“启古纳今”的精神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历史已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日趋成熟。中医药院校在着力中医药现代化的同时,有必要对办学的理念进行反思。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当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思想母体和动力源泉。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与人文的成功交融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质。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桑,目前硕果仅存,并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之所

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有合理的存在价值,是因为其具有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涵。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人类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蕴涵着许多原创性的宝藏。中医药学的价

值和生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看重。

(二)中医药教育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广义上讲,大学是典型的文化机构。大学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高等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理应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神圣使命,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则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中医药院校要发展、强壮,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问题。学校存在重视专业业务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重视西医学习,轻视中医学习;乐于亲近西方时尚文化,久而疏远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校在中医药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从新生入学伊始,我院就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详尽的入学教育计划。把加强中医药文化熏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巩固专业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利用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观看《情铸医魂》等励志录像,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叩开中医之门”系列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医专业的热爱,教育学生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学,弘扬和发展我国特色医学为己任。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高等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中医药理论。或者说,中医中药的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医药学在历朝历代中都在进行当时的“现代化”,所以,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是以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地理、数学、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其思维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融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仅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也是在促进医学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3]。

2、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中医药人才高尚职业道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医学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编写诸多医学书籍传承中医药知识,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医德医风。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与行医理念是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今医疗服务者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苍生大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恻隐之心”是医师的灵魂,“至亲之想”是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当具有爱心、耐心、诚心、慈悲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应一心一意地救治患者,没有其他私心杂念;对待所有的患者应该像是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应当不畏艰辛,不图名利,不避风险,要有尽善尽美和至真至爱的情怀,亦是当今行医者应具有的风范。

“医者,仁术也”,医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生命学科,医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更要具备“仁爱”的人文思想,只有精诚仁爱才能成为大医,才符合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性化的医学模式。现代医疗工作者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学有关医学仁爱思想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体系的综合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3]。

(四)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中医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应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在学校层面,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上突出中医药特色。要努力营造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熏陶。在教师层面,中医院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可以说非同寻常地重要。教师对中医药文化的看法、观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态度。要对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教育,要强化教师对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师的思想。来自非中医院校的教师要自觉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层面,要在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渠道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篇(6)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中医药界同仁们期盼的一年一度的迎春茶话会召开了。在今天的茶话会上,有多年来一直支持关心我们中医事业发展的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省科协、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的领导,有中医药兄弟单位和兄弟学会的同仁和朋友,有我省德高望重的名中医,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中医传人,有三个学会的专业委员会的骨干,有三个学会的理事以上专家、教授,在今天的茶话会上群贤毕至、精英聚首、宾朋满座、欢声笑语。请允许我代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以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向在座的诸君及其亲属,向奋斗在云南省卫生战线上的中医药界同仁,道一声辛苦了!对前来参加这次茶话会的领导、专家教授、后学骨干、各位理事说一声感谢了!祝各位来宾、同道、朋友万事胜意,新春快乐!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中医药学是五千年中华医药科技文化的璀璨结晶,是人类文明和健康的共同财富。它集中华古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医药科学的精华于一身,充分展示出独具东方魅力、特色与优势的人文观、健康观、疾病观、预防观、养生观、诊疗观与康复观。历史上它不仅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与人类健康产生过积极影响。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医药学的伟大与影响完全可与中华四大发明相媲美。

无论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还是从以人为本、尊重传统、回归自然的明天来看,中医药学必将继续对人类文明和健康发挥无可取代的重大作用,并为世人瞩目。特别令中医药界同仁高兴的是,主席最近发出“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号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今年全国中医药会议上,吴仪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亲临会议,并特别强调:“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再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中医药的又一个春天来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云南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好!

过去的一年,我们中医药三个学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学会组团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了“2006’美中(旧金山)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加深了和国外学术团体的了解和交流;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经省卫生厅、省科协批准圆满完成了换届改选的任务,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老中青专家教授被选入学会的理事会;2006年,我省中医药界三大学会再次被云南省科协分别评为优秀学会一、三等奖,我们要紧紧抓住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这个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发挥学会的作用,把今后的中医药工作做好。

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应斗志昂扬!

新的一年里,我们云南省中医药界的同道们一定要增强信心,加强团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云南省发展中医条例》的贯彻来捍卫我们的发展新环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当今中医药随着人类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进一步为广大民众所信任,同时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一,中医药发展从国内转向国外,从封闭式发展转向开放式发展。第二,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从探索式开发转向专业式和尊重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方式发展。第三,从一味强调现代方法,以中医药向其他学科接轨为主转向既现代又传统的方向发展。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念好“三自经”,即自信、自尊、自强。自信源于中医药学自身,源自对中医学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发展前景的深刻认识,源自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自尊就是要维护好中医药形象,严以律己,严格要求,珍惜自身形象。自强就是要发奋攻读,多临床多实践,坚持科学精神探求中医药学的未知奥秘,提高疗疾治病的效验,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我们中医药界同仁要配合政府,促进中医与中药协调发展,为发展云药产业多做工作,继续宣传和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战略,推动学术和人才培养工作。

在中医药学术交流、搭建新的学术平台、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反映中医药界同道的呼声、在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凝聚力,让我们中医药界能感到中医药事业前进的脚步声,并为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愿全省中医药界同仁在新的一年里,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取得更多的成绩!

顺祝全省的中医药界同仁及各位嘉宾2007猪年大吉大利、阖家幸福、身体安健、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篇(7)

【关键词】策略;研究;地位;市场;策略探讨

1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

现在的中医药发展的速度飞快,但还是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药,我认为中医药若想走向世界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

1.1建立现代化中医学:1)我们按照“天人一体”、“五脏一体”、“形气神一体”与“阴阳平衡”理论建立的古代中医学理论,基本上已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论。[1]2)要实现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首先要认真学习与弥补这方面不足,学习与应用西医药学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其次还要不断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独特又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才能创立起更先进的现代中医学理论。[2]

1.2建立现代化中药学:1)在中药学方面,不仅要重视对单味中药的研究,更要重视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因为中药复方是集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精华与武器,是治疗多病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最有效方药,也是我们参与WTO竞争的主要产品, 所以我们要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复方进行多指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2)根据前辈医药学家从临床上对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所作的功效、性能、归经、配伍、用量、毒性、禁忌等记载,又要再通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的手段,验证复方与单味药的药理或其中某种化学成分的药理,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单味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提高中药配方质量。

1.3研制超过现代西药和传统中药疗效的新型中成药产品可利用以下捷径和办法。1)单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多种药效作用。如人参皂甙Rg1对中枢神经起兴奋作用,人参皂甙Rb1起镇静作用,人参三醇型皂甙会增强心肌收缩作用,二醇型皂甙起扩张血管作用。[3] 2)单味中药有双向调节作用。例如当机体处于低压休克时,人参起升压抗休克作用,当机体处于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时,人参又起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 3)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会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不同而不同。[4]

2回顾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发展史

中医药学是在一个国土最大、气温带最广、人口最多、天然药源最丰富、应用天然药物防治疾病经验最丰富的中国,逐渐创立与发展的最优秀传统(人类)医药学。

2.1历经数千年,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专业医药人员不断采集、治疗、体验与总结, 终于在公元前221-220年秦汉时期就出现了30余种本草书目,记载了各药采收、应用、食禁、配伍、炮制、性味等等内容,到公元1552-1558年由世界四大科学家之一的李时珍编写出200万字的“本草纲目”巨著,收药1892种,绘图1109 种,附方11000多首,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大成,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2.2最近20多年来,中药学发展迅猛,建立药物实验研究,将药物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的物质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编写了一系列“中药系统工程体系”的巨著,总结了前人和当代中药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成就。

2.3公元前2世纪秦汉防时期我国就有了中医学首部著作― “内经”,记载了望、闻、问、切四诊,“治末病”的预、确立“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以扁鹊为代表的伟大医学家,总结了以“内经”为代表的诊疗理论。公元141-1746年,先后由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为代表的中医药学家不断继承与创新,分科分病分药越来越专业。

3中医药的现有地位与我国中药的现有市场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交往,中医药在世界地位逐年上升。

3.1在华人集居的周边国家与地区,如日本、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受到欢迎与重视。他们有的在政府部门设立传统医药管理机构,有的开办中医院校,学习中医专业课程,有的将中药作为药品,允许列入医疗保险使用。

3.2中药与中医的地位是相辅相助的,中医未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之前,中药的销售也是极有限的。2000年我国中药年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2%,占世界药物市场0.18%,按金额年出口额仅有几个亿美元,直到2003年才提高到7亿美元,出口中药材约占75%,中成药仅占25%。

3.3现在我们已经拥有更先进的中西医结合医药学理论,拥有19000多种单味中药和6万多种中药复方的文化药材库,拥有GAP药材生产基地,拥有现代化的化学实验、药理实验、临床药理实验的基地,拥有生物芯片、基因图谱、蛋白质图谱、现代制药先进设备以及高层次科技人才。

4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探讨

我国是建立世界传统医药学最先进的国家,也是世界中药材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为何会变成中成药市场最小的国家?

4.1随着我国入世后大幅度降低进口“洋中药”关税,国内“洋中药”市场还会继续增大,中成药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4.2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由于西药(即化学合成药)研制成本高、毒付作用大,天然植物药价低、多无毒付作用,所以近几年来欧美各国植物药销售量呈年均8%-15%的增长率递增,现在日、韩与欧美俄各国都在加紧投资研究与开发天然植物药。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44

[2] 岳凤先.中药的现代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