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21:27: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王小云、王辉等学者认为,社会调查是指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做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从广义上来说,不管什么类型的社会实践,只要有运用社会调查的相关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及典型调查法等,并最终形成、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的,都属于本研究的范围。按开展阶段和任务的不同,社会调查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和后期总结阶段。准备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调查的主题和对象,撰写调查方案,筹备调查队伍。准备阶段是整个调查的基础,好坏及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调查的开展和结果;实施阶段是执行阶段,主要是根据方案确定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的具体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并搜集各方面有益资料;总结阶段就是对搜集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开展理论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和飞跃阶段,整个社会调查最终是否有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阶段。
二、社会调查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社会调查的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调查研究评估,是指对一项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评估和测定,包括学术价值、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狭义的社会调查研究评估只对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具体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参考整个社会实践的环境和过程,以及社会实践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全面且有侧重、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实的评估。
(一)针对性原则
社会调查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评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做出科学、准确的价值判断,直接关系到社会调查评估工作的成败。问卷是在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考察与访谈的基础上,针对本研究的主题而设计的。
(二)导向性原则
开展社会调查的评估,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评估指标不仅要成为判断社会调查效果好坏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成为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中要努力或提高的方向。
(三)可行性原则
即强调指标设计的客观、实践性的原则,社会实践效果评估要切合实际,要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依据,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三、社会调查评估体系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在掌握、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对高等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参与过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社会调查评估体系的各影响因素重要度的意见。基于影响因素的可量化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考虑,在掌握、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剔除无关因素,确定相关因素,完成调查问卷设置,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明确各个影响因素对实效评估的实际意义以及重要程度。问卷共设置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后都设置有从5到1不同分值的选项,分值越高,表示影响越大。在调查学校的选取上,调查内容的特殊性要求选取能够随时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展的高校,这样才能参与其中、随时翻阅社会实践的成果及随时随地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而笔者所在工作单位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09-2012年参与社会调查的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同时向部分教育专家发放问卷,搜集专家意见;并对各二级学院参加过社会调查的带队教师发放问卷,征求带队教师的看法,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调查和个别访问等形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5份,回收率97.5%。其中学生问卷930份,回收911份,回收率为97.9%;教育专家问卷20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90%;带队教师问卷50份,回收46份,回收率为92%。所有数据分析和统计均采用OfficeExcel2007进行。
四、社会调查评估体系的内容框架构建
大学生社会调查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反映社会调查效果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把上述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社会调查实际效果的评估体系。
(一)进一步明确选题的价值性(R11)
确定选题的创新性(R12)和针对性(R14),要紧密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讨论并付诸实践,以期对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对政府相关职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和意见。
(二)不断注重实施过程的科学性
一是针对调查的问题,要不断完善问卷设计(R21),问卷设计的缜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调查成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二是进行任务分配、职责权利、时间安排、突发事件处理、财务报销等知识培训(R22),以保证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三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经费(R24)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除了尽可能争取学校的经费外,更应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
(三)不断提高调研报告的含金量
即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R27),全程跟进。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协调团队成员的行为偏差、安全问题,总结阶段要核实调查数据的真实性(R32),并积极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R31);最后以图片集、随笔集、论文集以至活动简报、主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R42)
>> 水电站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方法的调查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组织与工作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对大学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青少年业余训练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利益生态调查研究 关于日语二外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高校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医护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专院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 大学管理学教学的课程调查研究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 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程序性知识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林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农业高校环境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引用日期:2015-12-15.
[2] 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刘德广. 《昆虫研究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3, (3): 133.
[3] 高素红,吉志新,田景文,赵春明,雷小庆,齐惠霞,梁文君.《昆虫研究法》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调查报告[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16): 158-16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 http:///view/3550515.htm. 引用日期:2015-12-15.
[5] 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5, 30(4): 64-67.
关键词: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32-1
笔者通过近几年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关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现总结归纳如下,以期与同行切磋。
一、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有许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不能正确区分,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选题,重在体验中学习的学习过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重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的,研究性学习要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特点
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二,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第三,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生物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课题选择好坏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教师指导选择、确定课题,选择研究角度,确定切入口。课题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可操作性;②应与学生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相结合;③应与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④应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当代科技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的选择。
应根据课题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文献研究式,一般指学术理论较强或对中学生来说难于进行实验和观察而只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进行的研究,这类课题常偏重于增长知识和收集信息的训练,如关于细胞衰老、癌变的机理的探索。②调查研究式,在研究广泛的社会调查的资料分析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研究,社会问题、人文科学的课题常属于此类,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③实验观测式,通过科学实验或观察来获取数据进行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的关键是控制好有关条件,真实地记录变量,确保提取一定量的正确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得出客观结论。如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④建模应用式,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概括为以实物模型或数据模型为目的而进行,如设计小生态瓶。⑤学术思辨式,主要是指就某一中心议题建立几种不同的观点或论点,分头收集论据素材,再组织相互辩论来进行。经过思辨后还需做出总结,使其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如基因技术能造福于人类吗?⑥假设论证式,先就某一未知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所学原理和知识提出可能一种或多种假设,再用现有理论或实验加以验证的研究课题。
3.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时间安排。
尽量安排在非正常上课时间,(课题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除外),如寒暑假返校,五一、国庆放假,并在每次放假前一个星期发动,这样既考虑了学生正常学习,节约了上课时间,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还解决家庭和社会实际问题。
4.活动前动员。
活动前动员的目的,主要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激发学生对该题的研究兴趣,因此活动前动员不仅不可少,而且还要大幅度鼓动学生积极性。
5.实施形式。
根据课题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组织形式。①集体讲座,通过集体讲座使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解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在讲座中举一些研究过程的实例,鼓励学生使其相信自己也具有像成人一样的研究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②个人独立研究式。③小组合作研究式,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为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④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全班集体讨论式,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班同学往往需要围绕一个研究专题,各自收集信息资料,开展研究活动,取得结论或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深化研究。
6.资料整理。
研究性活动完成后,学生回校应及时整理有关材料,并开放学校图书馆给学生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要保证报告的时效性。这样使学生对所做研究上升到理性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撰写报告。
实验类型的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用具、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数据的处理和现象的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等。社会调查类型的报告应有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及地点、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的结果分析等。
8.成果汇报展示。
将各组的创新汇集起来,利用班会课或辅导课时间,在班上进行演讲,或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组与组之间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和师生共同讨论。
四、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积极性。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教师要加强自身课题研究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应该少而精,以避免过多消耗学生的精力,影响学习成绩;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处处居高临下,当然也不能只布置某个课题,无任何指导,放任自由;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以考试成绩、结果好坏论英雄,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生学习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及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基础、技能、价值态度、健康心理是否有了自我提升;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刻苦研究的精神,防止学生知难而退;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核心,田野研究既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因为文化人类学家不同于所谓“硬科学”的研究者,他们调查和研究的是人类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文化的人之间也有差别。而且,机会、政治和历史的情况都是因时因地而异,这些情况也就增加了田野调查的独特性。田野研究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最初的田野研究主要是指一种田野调查或是田野作业即fieldwork,是指人类学的研究者们到调查现场收集材料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即field study,由此就给田野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
第一,田野研究是一种现场实地研究,田野――Field,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田地和原野。田野研究就是到被研究对象所处的地域去研究人物、事件或文化。田野研究意味着田野中的研究,并且随着田野的深入而同时得到推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带着问题意识进入田野,同时还要在田野中发现问题,乃至问题的问题,并积极地就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仅仅针对业已设计完毕的“问卷”,或以“表格式”的预设框架为发现问题的禁锢。换言之,田野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既定学术目标,或为了印证某种学术预设去调查、参与、观察和搜集资料。要求研究者进入某一自然的研究场地(即田野),在尽量不干涉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从而记录,描述当时当地的所见,所闻及所想。即它体现了研究情景的自然性。
第二,田野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含括着田野作业,并将之整合为田野研究中的基础环节,同时提倡个案与专题。对田野研究者而言,其案头准备工作和理论预设,就不仅包括了田野日程的计划和步骤、资料搜集的手段和技术、记录采访的专题和内容,以及进入社区的角色和方式等等具体操作层次与技术路线,还应当包括对田野问题的有效视界,田野关系的主动建立,地方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乃至田野笔记与田野访谈的规范化,田野中的跨文化经历与主动体验,田野写作中的文化发现等等更为丰富的理性思考。即它体现了研究视角的整体性。
第三,田野研究强调研究者主体在田野关系中对自身角色与功能的主动认知,对自身学术背景和可能形成的影像失真甚或倒置的敏锐体察,能够在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观察距离来切近对象,并适时地、主动地作出精细的调整。
第四,田野研究要求我们要从田野与文本两个维度来高度关注民俗学的“证据提供”(documentation),也就是说要从田野研究的一系列环节,如田野作业(fieldwork)、访谈(interview)、田野笔记(fieldnotes)、田野记录(transcribing)、田野报告(reporting)、田野翻译(translating)、田野的文本化(textulizing)到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田野档案(archiving,包括田野文献识别、获取、处理、存储和传播等),才能最终支撑起被阐释的文本,而在史诗田野中,只有经过这一完整的、有步骤的、充满细节的田野研究流程,才能最终提供并支撑一种能够反映口头史诗传统本质的,以表演为中心的民俗学文本及其文本化制作流程。
第五,田野研究要自始至终地贯穿学术的思考、文化主题的发现和文化意义的揭示,最后都要落脚在理论概括的层面上。而任何形式的理论抽绎,都不过是从特定的角度入手、组织和梳理材料的结果。田野研究应该是一个走近对象到发现对象本质性规律的过程,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穷尽研究对象的过程。因此,田野研究中对资料或文本的取舍和轻重,都深刻地浸透着研究者的“指纹”,也就是研究个性。
第六,在置身田野的过程中,理论和预想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换句话说,在实地表演的场域中,对材料的透彻理解与语境关联的动态分析,会反过来对理论框架的搭建、分析模型的推演,乃至具体操作规程的调整产生深刻的影响。田野研究,一方面就意味着,它绝不仅仅是特定理论或学术预设的简单验证过程,而毋宁说是检验、修正,乃至颠覆预设理论的过程;另一方面,田野研究不是一种走向田野的姿态,而是一种学术主体能动性的激活装置,能够帮助我们去发现对象本质、去提炼出更切近对象、更符合对象本真,同时又能烛照其社会文化语境和史诗传统规定性的学理性阐释,因此,也为我们通过史诗田野的实际展开,而最终在史诗理论的思考中有所建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人类学中的田野研究对教育科研的启示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方式相当大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是文献和思辩式的书斋研究,这种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式,但是它的弊端是容易脱离实际。由于我们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缺少长期深入基层的社会调查,缺少具体、实际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就教育统计来看,其结果的真实性往往就要大打折扣。例如涉及国内某一地区教育的一些基本数据,就只能够依靠当地行政机构提供。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由此也会受到某些行政官员的影响,服务于一些行政长官的需要,从而失去学术性和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教育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涉及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目前的教育现实是要“普初”“普九”,发展的重点难点还在农村,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如果不研究大多数人口的教育,那么教育研究就将是一句空谈。而且,一些在中小学进行的教育实验,在相当程度上远离基层民众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需求和教育的文化底蕴。一些教育专家常常只是站在指导的位置上,只求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研究或进行实验,并最终验证自己所设想的“教育理论体系”。在这类教育研究过程中,极少存在研究者以平等的身份较长时间实地亲身参与并多处观察社区及农村基层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方式。
因此,我们的教育研究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深入校园、课堂、社区与家庭。而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式恰恰要求研究者深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情境中去,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田野研究的设计程序
1.田野调查的计划
田野调查的计划也称为调查之前的准备。田野调查的对象也就是研究项目的选题,首先制定提纲。在选题确定后才能制定调查的内容和地方、时间以及方案。调查对象也就是研究的“田野”。在教育研究中,它可以是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人、事件、行为、过程和意义)等等作为对象来研究。
为了有目的、有内容地去实地考察而达到预期收获,研究者必须首先选择研究的题目,比如在选题时要尽力去选择研究领域中的空白题材,事先还要收集了解信息,要避免重复“撞车”。选择有研究意义、有价值的项目。然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出调查的提纲和调查的手段(文字记录、拍照、摄像、绘图、测量等几种),最后写出具体的内容,制定调查计划、日程、路线。根据不同的地方准备不同的必要物质工具。还应准备查阅资料的工作,即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查阅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资料,对被研究对象有一概念上的了解,再开始实地调查工作。根据调查对象内容而定。
其次是准备记录的、拍照片的、摄像收集的设备,经费等准备。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忙奔赴到目的地,无法记录下现状、实况,得不到全面的采样就会影响调查的质量。
2.田野调查的技术方法
田野调查技术或称手段。比如:以最基本的文字记录为必不可少,文字记录要尊重原人、原事、原意的真实,记录中不得添加调查者的主观的分析结论,只能是原始记录,其次是用拍照或摄像、绘图、测量等,记录下原始证据。
3.田野调查的方法类型
调查: 不能去的地方,信函调查。
问卷式调查:设计需要提出的问题。
填表式调查:设计表格填写调查内容。
观察式调查:直接观察、居住体验法。
数据式调查:统计分析法。
群体访问式调查:“会议提问”实验法。
个别访问式调查:个案调查(以个人为对象)。
抽样式调查:几百人以上的百分比。
相对比较法式:非主观意识的比较,而是以原始材料比较法。
综合调查法:宏观调查法。
4.田野调查的成果形式
田野调查报告:在整理收集记录资料、数据、表格后,综合地分析实地调查资料。这是很重要的后期工作,编写调查报告的重点是尊重原意。如实编写记录,不得随意加入调查者个人的理解,不加作者个人的分析观点,解释和结论。客观地反映现象、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历史档案存档的重要依据。
对所调查的资料按历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字规范整理。如实地记载调查原始资料。应尊重人物、事件、对象的原文、原件和原意的原始记录。如实写出报道、调查报告。并注明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报告人。
研究报告:在以上整理、编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研究的对策,这就是研究报告。即在对所调查对象的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依据上,提出研究综合分析建议和对策,作为学术论证报告。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也就是综合分析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编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描述调查的见闻,而是对调查资料的解释,分析出可靠性结论。
5.田野调查的四点要求
求实的作风。在选定研究的项目以后,深入调查,多方调查,一定要严格尊重原始的记录,不得参与个人的分析、猜测以及个人的结论。原始记录应该是实事求是地记下原始的原话、原事、原人。
严谨的学风。在调查中有口头了解的,有文字史籍记载的,有各种来源。但一定要加以多次反复核实,去伪存真。多次考证取得共性,统一的观点和论据。一定要做到有充分的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也就是法律上讲的,有根有据,有据可证。
平等地位的态度。调查研究者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调查研究时,切忌不可以我为主的居高临下态度,要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与帮助。
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理论修养是调查研究的基础,社会调查的深入需要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积累,总之,田野调查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6.衡量田野调查的质量标准
第一,做田野工作时,往往用文献法了解历史背景和现状,用问卷法大面积地抽样了解宏观背景,用个案法实地观察体验,深入挖掘,做小的case study(个案研究),也就是说,做田野工作是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力图了解真实情况,获得第一手真实的东西。田野工作质量的标准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去获得真实的东西,真实性代表你的田野工作质量的高低,这些资料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
第二,所作调查是否全面,是否尽量不带强烈的主观意向,不预设倾向性。但是往往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预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田野工作者要时时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避免掉入由预设导致的文化困境当中去。
【关键词】乡土实践;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10-03
【作者简介】骆殿兵,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江苏洪泽,2231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当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书本和过去,更要着眼当下与未来,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射于本土丰富的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鲜活的乡土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设计探究活动:培育“看得见”的“家国情怀”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养青少年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家国情怀,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引导学生仁爱共济、立己达人,负责任、讲文明、有爱心。基于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为学生成长树立应有的责任境界和人生高度,在人生成长关键处指引学生,于知行合一中凝聚责任共识,激荡责任勇气。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苏人版九年级全册第7课第三框“学会行使监督权”一课时,事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
在该县工业园区内有几家农药厂,经常利用阴雨天气偷偷地排放废气、废水,有时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也会闻到刺鼻的气味。在教师、家长的指导帮助下,九年级某班学生怀着对居住环境的深深忧虑,分成小组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得如下信息:这些企业进行废气、废水处理的技术比较落后,经费投入不够……而且相关部门的检查人员来了,企业就立刻停止排放,检查人员一走,则是一切照旧。
课堂上,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探究,提出如下问题:(1)我们可以对哪些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向相关部门提交该建议书?(3)参加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行使监督权,重在公民意识觉悟基础上的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来说,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既读“圣贤书”,更闻窗外事,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情怀。通过这样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对家乡和社会的责任担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善与实践的行,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提升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境界深度和德育功效,践行了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核心理念。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行使监督权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积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殷殷的“家国情怀”充溢其中。
二、引发认知冲突:培育“说得清”的“理性精神”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选取真实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焦点人物、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将鲜活的生活事件、生活情景、生活现象、生活经历植入课堂,巧妙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结合生活,在冲突中质疑争辩,激发兴趣,进而生发感悟,培养能力,提升情感。
例如,某教师在复习苏人版九年级全册第1课“成长在社会”时,引入了本地一则备受关注热议的新闻:该校七年级高同学途经县城北京路与总渠路立交大桥下的坡道时,看到便道上头朝下躺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老人的左胳膊不住地朝外渗着血。高同学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这本是一次普通的善举,却没想到事件一度陷入“罗生门”――摔倒老人称是高同学导致其摔倒受伤的,要求其担责并赔偿。倍感委屈的高同学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下向公安部门报了警。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后警方确认,老人系自行摔倒,高同学并未与其碰撞。最终,受助老人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并登门致歉。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本应是一个极简单的道德问题,却在短时间内引发舆论的强烈回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念――有人认为“不能扶,伤不起”;也有人认为“还是要扶,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支持上述哪一个观点呢?请说说你的理由。选择“不能扶,伤不起”观点的学生列出的理由有: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最主要、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看,初中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伤害,不多管闲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国家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看,政府有关部门要体现在社会公益方面的担当,引领道德风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善。选择“还是要扶,自己家里也有老人”观点的学生列出的理由: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帮助别人、关心他人;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看,中学生勇扶跌倒老人,有利于唤醒更多人的道德良知,构建和谐社会;从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看,中学生应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共同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俗话说:“话不说不知,理不辩不明。”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辩论情境,引发思维碰撞,激发智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样学习就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举办模拟法庭:培育“记得住”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和集体体现,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知晓法律、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参与者、遵守者和捍卫者。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开拓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互动,广泛传播预防及应对青少年违法的信息,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应对、及时处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法律的尊严,生成学法、守法、护法的正能量。与学生共同经历的实践活动,真正让我们体验到如何将知识内化为见识,让感悟转变为思想,为人生成长插上正能量的翅膀。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筑起‘防火墙’”一课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懂法、守法意识,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园的实施力度,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联合所在地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模拟法庭”活动。法院法官、学校领导、全体初一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
故事取材于该县发生的真实案例:两名在校初中生因在食堂打饭插队问题大打出手,其中一名学生更是纠约同学及校外无业人员对他人实施报复,导致同学严重受伤,最终该学生因触犯法律成为阶下囚。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审判长”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地主持庭审,“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被告人”幡然悔悟……
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环节,法庭最终宣判审理结果。整个庭审程序环环相扣,严格规范,庭审现场秩序井然。此次活动开展得十分精彩,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事前准备充分,参与度高。为了这次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了《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以及《刑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能从该案的一个个行为去分析、讨论,去研究行为背后的法律和责任,能从未成年心理、教育程度、法律约束等多角度去评价该事件。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知道了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明确了出现问题该如何正确处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实践活动,是课内议题活动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学生所学到的不仅是法律知识,还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保障每个人权益的重要性,从而在每个人心中刻上了一个个遵纪守法的感叹号。事后,大家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个人成长历程中,愿意与法制站在一起,学法用法守法,为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开展社会调查:培育“用得上”的“公共参与”
实践之于人的品德发展,恰如知识之于人的智慧生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明白“知识源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的道理。同时,在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既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培育了“公共参与”的素养。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完苏人版八年级下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课后,适逢所在县正在深入开展“四城同创”(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活动,于是,该教师结合这一地方资源,对本课作了拓展和延伸,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社会调查活动。(以下是学生整理的活动步骤)
步骤一:展开调查、收集资料。
活动1:走上街道、走进社区。课题确定后,全班分成10个小组到达事先确定的地点开始行动。
活动2:走访专家、走进相关部门。小组一:采访环保局领导,了解相关法规政策,收集分类资料。小组二:采访环卫处领导,了解目前垃圾处理现状及设施等。小组三:采访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了解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已采取的措施,以及近期规划等。
活动3:深入学校问卷调查。调查在本校及实验小学进行,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3份。问卷内容及统计情况(略)。
步骤二:分别整理,形成报告。人员分工及研究报告(略)。
步骤三:制作展板,召开听证会。(略)
步骤四:总结反思。(略)
这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走进社会大课堂,走向生活大舞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他们在全员、全程、全面的参与体验中真正还原了自我,得以在广阔的时空中施展才能,演绎精彩。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社会人的眼光观察身边与社区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采访等活动,对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最后还制作了展板,接受了听证,体现了良好的“公共参与”的素养。整个过程,学生学会了协商、服从,并且敢于表达、质疑,积极呼吁,亲身实践,自始至终,他们俨然就是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环保使者,这些对于他们无疑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实践;有效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然而,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跟学生的生活相脱离,所以不能够使得教学效率提高,较难实现教学的目的,从而就较难体现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价值。注重实际生活和教学之间的联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探析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一、通过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中时期的一系列学科当中,政治这门学科不具有吸引力,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政治这门学科比较单调和枯燥,太过于理论性,因而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可厚非,这是实际存在的情况。为此,对于广大的高中政治教师而言,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气氛。笔者感觉,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将我们的实际生活和教材的理论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是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知识的时候,针对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教师应立足于银行调控储蓄的利息率,为学生分析银行实施调控的原因,很明显这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师根据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以及全面地思考外汇和人民币的升值情况,就比较容易地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显著优势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对实际生活的感受,这反映了现代化教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需要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与反省自我,以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实现自我感受,升华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影响价格因素知识的时候,可通过实际生活当中一些案例:一是我国在2011年的时候,华南地区受到了严重的暴风雪灾害,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显著地上涨;二是在每一年情人节的时候,几乎所有花店玫瑰价格都上涨了一个比较大的幅度。这样,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影响下,明白了间接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三、回归社会生活实践
实践和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活水。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注重社会实践和教学的相互统一,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应用和巩固自身所学习到的政治知识。为此,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撰写小论文、实地参观、模拟生活的情境表演、社会调查,以及研究性的学习等新式寻找实际生活当中的活水,倡导启发学生切实地走出校园和教学课堂,走向社会和家庭,以使学生跟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启发他们通过自身在教学课堂上学习到的政治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但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培养了学有所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得学生所学习的政治知识得以巩固。比如,教师在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实施社会调查的方式:首先要求学生对本地区的失业和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不能够再就业的原因,且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进行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还需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地方的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意见。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得学生巩固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策略等的内容。如此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到社会和生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和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关注社会和生活的责任意识,这也表明了政治学科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使得学生明确了政治学科的最终归宿就是参与社会实践。
总之,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真正地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晓丽.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3(8).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兴趣;思维
近年来我们学校多次举行“研究性课题”的讨论和实施方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都确定了研究性课题,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本人就此谈谈生物“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和一些想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生物必修本中有“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修本中有“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等10个课题。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由于学校基础条件较差,又是刚开始使用新教材,因而每个课题的研究活动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校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制订几个课题以供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题大多只有一个课题名称,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为此在研究性课题――“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细化、确定研究题目
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涉及面较广,应首先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联系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引导学生尽量地细化题目,选择确定一个较小的适合自己的子课题具体进行研究。例如,“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先将其细化为“萘乙酸(NAA)对苹果(梨、杨、柳等)插条生根的影响”等若干个子课题,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具体实际(材料的选取、器材的准备、药品的配制、时间场地、方式方法等)选定具体的研究方向,突出各自的特点。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学生活动的全面性,即有尽量多的研究方向、尽量多的子课题。
二、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
题目确定后,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是否有一个科学、详细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题目,即所确定的较小范围的有具体方向的研究课题;目的,即通过活动要明确的问题,掌握的方法和提高的能力;理论依据,包括实验原理、假设、预期结果等;材料,包括时间、范围、内容、场地、仪器、药品等;方法、步骤,指采用的具体方法,活动的具体步骤,研究的主要方面,记录的主要素材(现象、数据)等等;结果结论,根据对素材的整理分析、推断而形成的科学、系统、确切、理性的结果结论。
下面是一个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设计案例:
实验题目:2,4-D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实验原理:2,4-D对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假设),能延迟的开花时间(预期结果)。
目的要求:学会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巩固理论知识。
实验器材:盆栽(5组,每组2盆~3盆)、2,4-D母液、小喷雾器、移液管、烧杯等。
实验步骤:
a.配制浓度分别为0.01mg・L-1、0.1mg・L-1、1mg・L-1、5mg・L-1的2,4-D溶液。
b.选取5组盆栽(每组2盆~3盆)编号,放置在光照、通风、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相同环境下管理。
c.分别用配制好的4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喷洒编号1组~4组的植株(第5组作为对照组)
d.实验记录:定期观察、测量、记录的发育情况。
e.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可靠性(出现误差的原因);绘出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图表;分析2,4-D浓度与花芽分化时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思考题:用2,4-D处理植株对花蕾大小、植株的大小是否有影响。
注意,在指导学生制订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提醒学生:科学性,即严密的理论依据,严格的操作过程、步骤;可行性,即切合自己实际,简单可行,效果明显;创新性,即突出自己的特点,有创新意识。
三、总结、交流研究成果
本阶段是整个活动过程的高峰和重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可分两步走:一是归类整理,即把每位学生或小组的活动成果、报告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归类。二是总结交流,对本次活动中有创新意识的、方法科学、可行性强的、预期效果显著的、环节齐全、步骤严格等代表性的题目,单独整理撰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形成典型材料或案例,采取展示会、答辩会、报告会等各种方式在全体同学中交流,也借此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归宿的活动课程。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它具有如下优点:
1.研究性学习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
参加任何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都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和发展多种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体验中,给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2.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方法对头,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任务。从收集信息到信息收集后的处理和分析,从调查研究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设计实验到实验实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和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中,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3.研究性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形成,还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四、在“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1.认识不到位
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以学生学习的结果――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时间得不到保证
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交流,周期较长。而现行的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使实施,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有始无终。
3.能力差距大
受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少,以致于学生形成的能力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五、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计划中的必修内容,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它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合力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教育无限发展的空间。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出发,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做好组织和具体的指导工作。
2.掌握方法为研究性学习铺路架桥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之前,要进行方法论的指导,降低操作的难度。教师可就处理信息的方法、实验设计程序、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等,开设专题讲座,增强可操作性。
3.理顺关系,使研究性学发展
首先,要定位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是配角。学生是策划者、操作者、自我评价者,是主角。要突出自我,探索研究,呼唤创新。其次,协调好主、客观因素。
4.总结经验,让研究性学习螺旋式上升
在每次研究性学习实施后,师生要及时总结。总结是评价的基础,总结是为了开拓未来。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后,总结出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转化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技能,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也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