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10:28: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根据大家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定义,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它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年),它从英国的工业化开始,然后向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和北美扩散。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继续向波兰、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和日本扩散。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下半叶起,工业化在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展开。
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1861~1917年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1917~199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现在俄罗斯正面临着艰难的第三次现代化转型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13年,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但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39%。1985年,苏联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1](p249~250)俄国和苏联现代化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旧俄国在1917年被革命,苏联也在1991年瓦解了。两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本文主要就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1861~1917年)的障碍机制谈些浅薄的看法。
二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般是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的渐变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俄国的现代化则是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打败后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启动的,沙皇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主角。由于市场发育不足,俄国的现代化带有国家行为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但是,沙皇是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改革不得不照顾贵族地主的利益,所以俄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处于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
在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农奴制始终是主要的障碍机制。当14~15世纪农奴制在西欧各国消失时,农奴制却悄悄地在中东欧国家兴起。俄国是农奴制延续时间最长、表现形式最为野蛮的国家。1807年,拿破仑在华沙公国(1815年后称波兰王国)颁布宪法,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年,普鲁士政府废除农奴制。1848年,奥地利政府废除农奴制。唯独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在改革后的40年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民的份地不断减少,从1861年的4.8俄亩(1俄亩等于1.09公顷)减少到1905年的2.6俄亩。农民缺乏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限制了他们与市场的结合,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主要表现。根据1900年的资料,在私人所有的土地中,贵族占有79.8%,而农民只占有5.5%,商人和市民占有12.8%;20世纪初,拥有500俄亩以上大地产的地主占有很大比重,甚至形成了拥有5万俄亩的土地寡头集团。155个大地主的土地面积达1620万俄亩,几乎占全国私有土地的20%。[2](p494)由于农民缺乏土地,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地主可以通过工役制继续奴役农民,他们让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耕畜为其耕种土地。工役制妨碍了地主用先进农具和雇佣劳动者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根据列宁的统计,在欧俄43个省中,有19个省的地主经济资本主义制度已占优势,这主要是波罗的海和西部各省;有17个省的地主经济工役制度占优势,这主要是黑土省;还有7个省是混合经济占优势。
俄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它涵盖了19世纪50~90年代。改革后的20年是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或粗放阶段。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然后扩散到食品业和机器制造业、五金加工业。莫斯科是纺织工业的中心,彼得堡是机器制造工业和五金加工业的中心。国家全力扶植重工业的发展,而由市场推动轻工业的发展。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不得不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进口外国机器。与此同时,俄国大量出口谷物。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融于一体。从19世纪80年代起,工业革命进入集约和结束阶段。90年代,俄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代资本主义冶金、燃料工业基地和石油工业基地在顿涅茨和巴库建立。工业生产年均增长9%。从1893年至1900年,共修筑了2.2万俄里铁路,比前20年修筑的总和还多。到1901年,全国铁路增至5.6万俄里,形成了完整的铁路交通网。在国民经济总额中,工业生产总额和农业生产总额持平。城市化程度达到15%。俄国艰难地由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但是,俄国远未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涨为1900~1903年的工业危机所打断。发生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农业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在危机之后,俄国进入了战争和革命的年代,经济长期萧条。从1910年起,又进入经济高涨时期。191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45%,年均增长11%。[3](p22)其中轻工业增长32%,重工业增长67%。[4](p7)工业生产广泛采用电力和内燃机,俄国工业的生产技术现代化达到新的高度。这次工业高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
俄国工业化的设计师是谢尔盖·维特(1849~1915年)。他在1893年制定了《工商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加速工业发展战略,即以国家干预为主导,以财政稳定为杠杆,以保护关税、出口粮食、引进外资、征收重税为手段,以缩小与西欧国家间的经济与技术差距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但是这种战略是建立在剥夺农民基础上的一种牺牲农业来换取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建筑是在与农业市场几乎完全脱钩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快速工业化的背景下,农业的落后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工业化和落后农业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与农奴制残余和中世纪村社的矛盾。随着1900~190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维持的工业化政策受到批评,1903年他被免去财政大臣职务。
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实现农业现代化,1906年升任大臣会议主席的彼得·斯托雷平(1862~1911年)着手实行。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消灭村社,扶植富农经济,扩大土地私有制,保卫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业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他拟订了1906年11月9日法令和1906年3月4日土地规划条例,该法令和条例经国家杜马、国务会议审议通过和尼古拉二世批准后成为1910年6月14日法律和1911年5月29日法律。
斯托雷平的实施情况如下:截止1916年1月1日,共有2478224户(占村社农户的22%)和15919208俄亩的耕地(占村社耕地的14%)脱离了村社。一共建立了154万个独立田庄和独家农场(占全体农户的12.5%),拥有耕地1510万俄亩(占全部份地的11%)。[5](p199,p250~251)斯托雷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谷物的收获量从1909年起(除1911年外)呈上升趋势。1913年达54亿普特。1909~1913年,全俄谷物年均总产量为50亿普特,人均谷物产量500千克。地主和富农的谷物产量占一半,其余一半由中农和贫农生产。谷物的商品率为26%。[5](p440)所以,革命前的俄国农业,自然经济还占优势。斯托雷平摧毁村社的目的没有达到,还有近90%的农民仍在村社生活。改革没有触动半农奴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继续为土地而斗争。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仍然是俄国农村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俄国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反对农村资产阶级的斗争正在展开。
三
专制制度是俄国现代化的第二个障碍机制。俄国现代化进程是由专制国家来推动的。维特的工业化方针也是借助专制国家的作用来强制推行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和资产阶级的成长以及资本主义企业自主精神、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发育,又使专制制度面临挑战。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冲突不可避免。
俄国专制制度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早在基辅罗斯时期,就接受拜占廷帝国的政治传统。众所周知,拜占廷帝国是君主专制国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权力于一身。13~15世纪,东北罗斯遭受鞑靼蒙古统治达240年。15世纪末建立的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深深打上了亚洲专制主义的烙印。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3~1584年)自称沙皇,享有拜占廷皇帝的权威。沙皇专制制度代表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属性在300多年的历史中不曾有任何改变。沙皇俄国是欧洲独一无二的专制集权国家。彼得大帝(1682~1725年)实行改革,把俄国引向西方,开始了俄国的西化进程。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大量引入法国启蒙文化。但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实行全盘西化政策,而是把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9世纪60~70年代的“大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但是,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比经济的现代化更为滞后。“大改革”竟没有把建立俄国式的代议机构即国家杜马提上议事日程。在各地建立的地方自治会议、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却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培育了一批立宪主义者。1905年革命才迫使沙皇政府真正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轨道。《10月17日宣言》赋予人民有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及信仰、言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职能,使它同国务会议一起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被拖延100年的国家杜马终于召开。1905年的《10月17日宣言》和1906年的新版《国家根本法》是俄国政治现代化和国家法制化的转折点。但是,沙皇仍有任命官吏、解散杜马的权力。沙皇专制制度仍是旧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碍机制。
四
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其对皇权的依附性和保守性,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障碍机制。
当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988年从拜占廷接受基督教时,罗斯被纳入统一的欧洲文明之中。1054年,基督教发生东西教会分裂,欧洲文明分为以使用拉丁字母为主的西方罗马天主教文明和以使用希腊文字为主的拜占廷东正教文明两部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新教从天主教脱颖而出。随着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莫斯科逐渐取代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成为东正教的中心。1510年由普斯科夫修道院院长费洛菲向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提出的“莫斯科—第三罗马”的理论成为东正教会的意识形态。西方天主教—新教文明同东正教文明从此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天主教—新教国家实行二元领导,教会和国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东正教国家则实行政教合一,皇权凌驾于教权。教会靠国家和地主赐予的地产维持生活。俄国东正教会适应国家的需要,向广大教徒灌输虔信上帝、忠于沙皇、服从地主的思想,成为沙皇政府统治人民的驯服工具。东正教会还因其墨守陈规而成为沙皇政府反对改革、镇压革命的重要力量。东正教会的依附性和保守性逐渐削弱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反官方教会的旧礼仪派和各种教派纷纷崛起,无神论思想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东正教官方教会随着沙皇政权的衰落而衰落。
当然,东正教在历史上也发挥过积极作用。每当国难临头、外敌入侵,东正教会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14~15世纪摆脱鞑靼蒙古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斗争中,在17世纪初的“混乱年代”反对波兰和瑞典武装干涉的斗争中,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在1941~1945年反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中都发挥了宣传、动员和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南泉,姜长斌.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萨哈罗夫.俄国通史: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СахаровА.Н.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началаⅩⅤⅢдоконцаⅩⅠⅩвека)[M].莫斯科,1997.
[3]舍佩列夫.1904~1914年的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工商业的政策问题(ШепелевЛ.Е.Царизмибуржуазияв1904~1914гг.:Проблемыторгово—промышленнойполитики)[M].列宁格勒,1987.
近年来,图书馆加快了自身现代化的进程。各种现代技术,如缩微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碟技术、数字技术等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图书馆经历了由闭架借阅向开架借阅过渡,由人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过程。通过使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对读者的借还书手续进行了简化,为读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种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从过去单一的纸质书籍,到现在大量的有声图书,电子图书、有像图书也被收录其中。然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虽然庞大,用户却往往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经常在查找论文期刊读物的时候,登录多个网站费尽周折好容易找到与自己需求相同的文献资源,当点击时却发生了需要付费的情况,使用户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值得欣喜的是,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开始受到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网络组织共商合作,使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了初步规模。图书馆,在丰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更应该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并对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沈阳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开通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天方有声图书馆等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各项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师生读者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现代物流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应用
随着全球市场化的逐渐形成,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新兴事物在经济中所占到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图书馆传统的物流采购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新形势下,将现代物流管理应用到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现代物流在图书采购部门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商业模式,现代物流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采购方法随着他们的出现也在改变。图书馆图书采购人员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所要购买图书的全部信息,通过比较,采购人员很容易就能选取到最合适的图书。通过网络化采购,采购人员可以免去亲自跑书店去了解图书的各类信息、跑订单等烦琐的工作程序,所有这些,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极大地缩短了采购的周期,从而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图书发货方式往往由邮寄或是利用交通工具直接送达这两种方式,而采用传统的图书发货,周期长,且不易追踪订单,在采购方式渠道下,图书馆物流形式过于单一,反馈信息慢,不适合图书馆的发展。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就可以实时追踪订单,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尽快地将客户所订购的文献传递到客户手中。
2.现代物流在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应用
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各式各样的读者对种类繁多的文献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各个图书馆间的协作,大力发展各个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而传统的图书馆的馆际互借,需要读者亲自到馆借还,很不方便。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或数量较大的馆际互借,更是无法在质量和时间上满足读者的需要[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将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到图书馆中,不但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还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读者群,缩短图书馆与用户间的时空距离,为读者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3.现代物流在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门的应用
在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学术研究的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用户在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过程中对信息需求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参考数据的获取,而是更注重对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和文献全文获取。将现代物流技术的原文传递与信息网络的高覆盖性相结合,能够更加快速的将文献信息传递到更多的用户手中。运用物流管理技术,借助网络还可实现图书馆的非中介性的文献传递。
[论文摘要]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文化资源。作为人类历史的沉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和自身延续性的道德价值观和秩序准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必须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
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中体现出来的有关法的普遍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其表现为人们对法律性质的认识,对法律价值的评断,以及对法律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的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其固有逻辑进程的道德价值观和秩序准则。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夏、商、西周的“礼治”时期,此时法作为“礼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2.春秋至秦的“法治”时期,此为“礼治”衰败而“法治”兴起的时期;3.汉以后的礼法结合时期,此为以法为制,以“礼”为魂的时期。在“礼治”时期,法仅为“礼治”体系的一个部分。在“法治”时期,法作为新型的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法从“礼治”的体系中独立出来,与“礼治”分庭抗礼,形成了“法治”与“礼治”、“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人治之争。汉中期以后的“礼治”复兴,并非对三代“礼治”的复辟,而是在总结了三代“礼治”和秦朝“法治”的基础上找到了“礼”与法的最佳结合点,即以“礼”作为法的精神或灵魂,以法体现“礼”所提倡的人伦道德,就是所谓的“礼”法融合。[1](P110)从法律制度层面上看,传统中国法以国家利益为本位,以君权为核心;从法律情感层面上看,惧法、“无讼”是其鲜明特点。
现代法治以法律至上、保障人权、赢得民心、制约权力和司法职能独立为核心内涵。其要求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按照代表公众意志的法律制度来处理社会关系,以及法律应注意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可见,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如:(1)“人治”传统与“法治”要求的冲突;(2)特权观念与“平等”原则的冲突;(3)“德主刑辅”与“法律至上”的冲突;(4)重“信”轻法与契约意识的冲突;(5)重“刑”轻“民”与“刑民”并重的冲突;(6)消极避罪观念与积极守法精神的冲突;(7)“义务为本”与“权利本位”法律观的冲突;(8)“非讼”观念与公断意识的冲突。[2](P59-62)
二、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
现代法治与法律文化的联结点来自于法律文化对法律制度的社会,它塑造着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从而对附着在社会特征上的法律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发挥主导性、支配性的影响。现代法治要求“法”必须既能满足人的主体需要、权利、尊严、自由,又能契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法律是文明的产物,是文化的因素,法律除了由经济决定,受政治影响外,还来自文化的遗传。源于文化本身的延续性,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具有不容置疑的相容性。“作为制度的现代法治并非是从变法或移植中得来的,而是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中演化来的。”[3](P17)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是从对传统法律文化的解读开始的。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其作为人类历史的沉淀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继承性,其“不仅是历史地存在的过去,而且是历史存在的现在,它在一定历史时代可以达到高峰,也影响着后世的制度模式、风格和习俗。具有不可被排除或消灭的顽强生命力。”[4](P310)西方的精神也绝非近代之物,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实践意义罢了。早在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人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侵而被迫跨海迁徙。“跨海迁徙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种族体系的大混合,因为必须抛弃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是原始社会的血族关系。”[5](P130)因而在跨海迁徙的航行中,古希腊人幸运地把人身依附关系抛进了大海,而散布在爱琴海上的若干城邦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一方面是获得了独立人格的生产者地位,一方面则开辟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古希腊社会开始步入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政治结构。平民依靠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向贵族要求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城邦民主制就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步建立起来。平民政治把字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变成了实际上的民主制,把少数公民的民主制变成全体公民的民主制。这就是精神的最初体现。[6](P383)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相容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的怎样强化,也是脆弱的不稳固的。”[7](P355)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8](P603),“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9](P220)。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通向现代化的途径却会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国民性等种种条件的不同而相异,“西方法制的现代化,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世界化的趋向,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法现代化并非西方文明独占品,它在每个国家总会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法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变革过程,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这一进程的动因、表征及后果是各不相同的。法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性的定在,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凝结着各个国度法律文化发展的固有逻辑。”[10](P301-302)近代日本的成功,说到底乃是文化的成功,是文化融合的成功,即引进的西方法律文化与日本的法律传统找到了契合点。单纯的法律移植若不能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扎根于本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中国法治之路必须利用本土的资源,注重本土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11](P6)“法律条文与制度的渗透类似于贸易商品的进口。进口可能损害民族经济,但是,在评价这种不平衡时还要与闭关自守很可能带来的匮乏相比照,况且这种不平衡可能是临时性的。”[12](P14)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扬弃能够降低法现代化进程的成本。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
1.“礼治”主义的法律原则
“礼治”始于殷商,盛行于西周。“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13]。“礼”的实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14]国家的典章制度也以“礼”为核心。“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15]的“法”的作用,而涉及的范围却比“法”广泛得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6]“礼”与法的统一,构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基本要素。法律在治国方略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7]用政治来教化人民,用刑罚来管理人民,这样做,人民只想到如何免于刑罚,不会想到是不是可耻;用德行来教化人民,用礼来管理人民,人民不但守法知耻而且能改过向善。现代法治建设应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治”主义精神中吸取营养,借助法、德功能上的互补,法、德结合,规范社会,维护秩序。
2.“法贵遵守”、“刑无等级”的法律思想
春秋以后,中国出现了“法治”思想。以李悝、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以法治国”的口号,强调法的重要作用;主张有法必依、赏罚分明;倡导富国强兵。在“法治”精神指导下,统治者极端重视法制建设,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法,出现了律、程、课、式等相对稳定的法律规范和“制”、“诏”、法律答问、廷行事等相对灵活的法律规范。尽管理论界普遍认为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相去甚远,充其量不过是“法治”的萌芽,但其“法贵遵守”、“刑无等级”的法律思想却是难能可贵的。“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新晨
有功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18]虽然,这里的“刑无等级”有一定局限性,未包括君主,这是由于当时君主专制政体决定的,但法家能在封建不平等的制度下提出这一进步思想也是不容易的。法家认为法具有普适性,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19]。法律不偏袒有权势的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20]。除体现为“刑”的法律,还有大量制度化的“礼”,从“周公制礼”到唐律的“一准乎礼”,这种“法贵遵守”、“刑无等级”的思想是极具现代价值的。
3.以“和”为贵的法律价值选择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2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解决纠纷以“和”为最高价值选择。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传下来的道,以礼为最美好,不论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和”的价值追求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反映在纠纷的解决上,就是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互作让步求得纠纷妥善解决的一种机制。这种解决纠纷的“和”的思想是当今法治实践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智慧。今天的调解制度正是传统法律文化解决纠纷“和”的思想的积淀,其既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降低了法院的司法成本,符合司法效益的原则。从我国司法体制的架构来看,调解在基层法院承担着绝大多数民间纠纷解决的职能。
因而,在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对人类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辩证地诠释其思想精髓,合理地吸取其精神内核,并对其进行充实与超越,最终确立我国现代法治的伦理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敏,马小红.中国传统法在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4).
[2]汪俊英.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J].中州学刊,1998,(1).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汤唯.法律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理性思考——也论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A].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现代化[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英】AJ·汤因比.历史的研究(上)[M].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6]里赞,赵娓妮.西方文化浅议[J].比较法研究,1994,(Z1):383.
[7]公丕祥.法律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庄金锋,崔惠平.跨世纪法理学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2]【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
[13]礼记·中庸[M].
[14]后汉书·陈宠传[M].
[15]孝经·广要道章[M].
[16]礼记·曲礼上[M].
[17]论语·为政[M].
[18]商君书·赏刑[M].
[19]韩非子·五蠹[M].
论文关键词 民法 现代化 意义
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含义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民法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法现代化就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所谓民法现代化就是指中国民法为了适应当前的先进水平而进行各种运动发展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说我国民法与时展、世界发展共同进步,时刻保持自己处于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前列。
从上面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先进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民法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法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与时代保持共同发展,时刻保证自身的先进性,这也要求民法时刻与时代的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并随之发展而改变;民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要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民法共同进步,时刻保证自身处于先进行列,并代表着世界先进民法的趋势。
作者认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大体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就是体现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主要体现在一种形式的层面上。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中国民法现代代主要是指民法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它包含了民法制度现代化、民法思想现代化、民法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化等多方面内容,它体现了民法的活法化和平民化的思想,这也是当前被普遍认可的一种民法现代化含义,是一种最重要的现代化体现。在对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认识过程中,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其认识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但总的来讲这一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民法文化运动,更深一层来讲是一次思想文化建设。对于民法现代化而言,它离不开相关制度规范以及民法体系的建立,但是这些制度规范以及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法的现代化,因为,民法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应该是民法法治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实和推动,并不能简单的依靠一部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来进行体现,这也无法真正的表现处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法治的实现,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应的守法人,人们的守法行为并不是因为法律的存在而受到约束,而是应该自身具备相关的守法意识和判断,这也是一种法律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中国民法现代化的意义
中国民法现代化是民法未来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路径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民法现代化进程中注重民法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适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民法的现代化放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想表明民法现代化与社会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只是想说明,民法现代化过程就像社会中其他事业的现代化一样,都需要建立在自身原有的历史、文化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历史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延续性,文化因为自身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而经验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经过对错的取舍而形成的生活习惯,这三者对民法这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法律的发展变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民法的现代化无论是通过立法还是司法的过程得到实现,它都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出现,民法的现代化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现实需求的促使。民法现代化理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对民法这一重要的社会法规以及相关的调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法律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内在关系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们对民法的现代化有一个明确的观察路径,并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其次,民法现代化的理论利用民法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阐述,引起人们对民法现代化的普遍关注,也就是说,民法现代化并不单单是简单的制度现代化,它涉及到民法观念、制度、形式以及方式的变革,是一项关系内容非常广泛的工程。民法这一规范体系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制度相互组合构成的,但是各种制度之间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各种死板的条文规定利用何种方式进行阐述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实现它对社会的规范和秩序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所以在对民法现代化进行研究和探讨时,除了对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现代化改进外,还应该注重各种方法和形式的现代化,此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法观念培养和更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是民法现代化重要的思想和环境基础保证。
三、中国民法如何现代化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民法现代化实施路径的问题,有的相关学者指出,我国在清朝末年开始的民法现代化过程中,人们陷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将我国的民法现代化简单的认为是国外先进法律体系的移植过程,实际上,民法的现代化过程最重要的是法律文化的建设,同时现代化过程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并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合理的重新塑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上个世纪的中叶,我国社会上对民法现代化的认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思维和方式,很多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并没有在法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推行我国民法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对法律文化的建设已经被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按照何种方式进行法律文化的建设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以及国际上的惯例,按照西方民法文化的中国化方式是我国民法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因为,在我国以往的法律发展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独立的民法文化,现在的民法文化主要是建立在西方民法文化的基础上,因此,我国民法现代化最有效地途径就是西方民法文化的中国化方式,以西方民法文化为基础,在我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法律文化的过程,因此,根本不能是一个以传统法律文化为基础的,简单的按照西方民法文化的改造过程。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这是一个关系我国民法文化现代化的主体和目标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我国采用何种法律价值来重塑何种中国现代民法文化。在以往,我们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的是在不得不西方化的背景下,坚持一种原有的本土观念和文化,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民法文化设立在一个对立面上,没有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去理解民法文化的本质和现代化路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在我国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民法文化,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是现在一些特殊的民事立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关民法文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民法的现代化,与我们真正需要的民法现代化的民法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
这些恰恰体现出的是民法文化中非现代化的弥足文化,严重背离了我国民法文化的现代化要求。所以,在进行中国民法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防范这种以所谓中国化和民族化为伪装的保守和陈旧思想,这一问题也是中国民法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实现我国民法现代化的三条途径: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西方现代法律文化的吸纳以及时代法律文化的创新。从理论上讲,这三条途径都是正确和可行的,但是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其中的“继承、吸纳和创新”。如果出现偏差也会给现代化路径造成误导。比方说对于怎样开展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问题上,流行一种通过我国传统的集体本位思想来替代我国民法现代化中的社会本位思想的观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集体本位思想在原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抛弃在一旁,但是从当前民法现代化的发展动向来看,这一点与其有着非常的相似点。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的社会本位思想进行重新塑造,将其重塑为一种传统集体本位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的文化,然后将这一文化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合到民法中去,最终实现民法对个人和社会双重利益的共同维护和均衡保护。在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集体本位思想与现在的社会本位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的集体本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公权专制思想,它是对个人人格的全面忽略和否定,从当前民法现代化的思想来看,它是一种违反当前社会文化的思想,与当前流行的民法现代化有着根本的区别,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立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使民法的现代化更加实际,相反的它会将我国现代的民法朝着原来传统的、落后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在开展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我国原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积极主动的吸收西方先进的民法现代化思想,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民法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解决,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实现一种在现代化外衣掩盖下的民法传统化或西方化,而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我国民法的现代化都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民法的现代化过程应该是建立在西方民法现代化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的民法文化进行一定的重新塑造和推广,完全西方化并不能真正体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应该是一种我国传统的西方化过程。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21世纪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必须面向现代化。所谓图书馆的现代化,是指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践,遵循其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与管理图书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最有效地完成图书馆的各项任务。笔者认为,图书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和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无疑,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也应遵循这样的目标取向。本文,笔者就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现代化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就是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主要是使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图书馆工作方式、服务手段和信息处理方法的现代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图书馆建设中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
这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之中,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虚拟化。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具体包括:①使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包括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多媒体资料等的网上服务。②通过各种电子通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连接各种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包括国内和国际的。③利用各种新技术,如光盘存储、超媒体技术等,进行较大型的数据库管理、检索等。④当用户在联机查找遇到问题时,能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干预(即电子参考咨询),为读者解决问题。
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将会根本改变传统的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的手工作业模式,节省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还将改变传统的图书馆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模式,通过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处理实现对服务对象的自助式服务,使服务对象能够高效、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供应功能,促进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
2.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
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在完成建设校园网、开通互联网和家庭计算机上网的基础上,使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进入馆外网络系统,形成一个以数字化图书馆为前提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型服务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在技术层面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海量信息的存储(含超大容量数据的存储介质、管理软件和长期安全保存的手段);高速、宽带的网络(网络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动态、灵活的边界控制);新型的应用系统(含对海量信息的加工处理、智能化搜索引擎、多媒体信息表达、电子商务工具、新型统一的用户界面或平台、多语种多媒体自动识别实时处理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含各类信息的描述、压缩、存储、编码转换、标引、互连诸多方面的格式、协议、规范等)。只有通过这些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才能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将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仅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乃至宿舍里随时随处方便灵活地获得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大学图书馆资源将进入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社会信息源,为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实现大学图书馆之间的馆际链接
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使大学图书馆之间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馆际链接。网络化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献信息资源的馆际链接,将会突破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地域界限和部门隶属界限,促进大学图书馆之间协调藏书、合理布局藏书结构、突出藏书特色,促进馆际互借、取长补短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在各馆购书经费紧张和文献数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学图书馆之间的馆际链接,必将大大发挥大学图书馆网络协作协调的整体功能作用,扩大大学图书馆网络的整体服务规模,提高大学图书馆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上述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属于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的硬件方面的建设。但是,仅仅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归结为物的现代化,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还应包括图书馆中掌握和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素质和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目标的迈进和转变,而这种转变要通过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去实现。
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是极为必要的,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将给图书馆原有的结构体系、文化氛围、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使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同时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才能适应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并更大程度地推进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应当从图书馆的人员因素(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学校图书馆员队伍作为坚强后盾)、社会文化限制(含读者观念的转变、阅读心理的定势、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图书馆学习氛围的依恋以及读者信息认知能力等)、管理机制(即要有一整套新的适合于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含新的数字信息生产、机制、版权保护的合理方案等)、经济许可(含大量的数字化资源的转换代价、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程度、用户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可承受能力等)等多种方面进行考虑。
从人员因素来看,首先要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技能的现代化。它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图书馆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知识结构并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的技能。由于观念的变革、知识结构的改变、计算机技能的熟练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必须在物的现代化之前就着手进行。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远不能达到要求,管理者必须重视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对职工进行资本投资,这主要包括职工的教育、培训、管理以
及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使用与调剂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措施:第一,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对完成学历或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的职工进行适当的奖励。第二,制定培训计划,将图书馆中年龄适当、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在图书馆职工中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员送往重点院校进修。第三,请专家和学者制定出科学的标准和要求,在职工中定期开展业务工作技能大赛。第四,制定工作人员业务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对有业务研究成果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定期在馆内召开学术研讨会,并对学术论文进行评奖。第五,安排专业人员参加专题和学术研讨会等等。
从人员因素来看,还要重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员原来所熟悉的工作环境开始消失,而人们所不熟悉的新环境开始出现。人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与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新出现的一些现象如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人们往往存在着一种认可、认同、不安、沮丧、抗拒、尝试的复杂心理状态。人们对于自己在未来图书馆中的具体处境难有十分的把握。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加上可能性的风险,就会使处在现代化过程特定阶段的人们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焦虑情绪。再加上这一时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直接对图书馆员原本正常的工作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进而加重焦虑的程度。现代化图书馆必须与现代化管理相匹配,现代化的管理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为此,要加强对图书馆馆员心理素质的培养,第一,引导馆员转变观念,树立高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增强馆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第二,引入对图书馆员工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由读者评选的“我喜欢的图书馆馆员”等活动,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设立读者信箱、馆长信箱等,把读者评选的结果和意见公布于众,并作为馆员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三.营造和谐、舒畅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得到调整和改善,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每个人自身的潜质,以适应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现代化的要求。
从社会文化限制方面的因素来看,当前主要应当加强对图书馆服务对象使用信息和网络资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一个图书馆是否能实现网络化,还要看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网络化,它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必须具备与图书馆网络化相适应的知识观念和技能。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虽然基本上能够进行图书馆网络化的技术操作,但与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的要求仍然相差深远,因而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信息能力的培养目前重点应着眼于培养服务对象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操作技能的训练来实现。这需要服务对象在一定的信息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技术操作的反复训练,最后才能形成信息操作的技能。信息操作技能的训练,具体地说包括进行计算机检索技能的训练、网络利用技能的训练等训练内容。有一些服务对象信息网络技能严重缺乏,无法进行独自操作获取网络信息,因此,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技能训练仍有待于加强。对服务对象信息技能训练的指导可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课程培训、知识讲座、网上信息、随机性指导等等方式。从而使服务对象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自觉的训练,信息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从管理机制和经济许可的因素来看,关键是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果图书馆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体制仍然是传统体制,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将会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体制的制约造成图书馆成员的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不一致性、不连贯性,甚至造成图书馆机体的非整合性。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结构必然要发生大的变动,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引进引起业务过程的重组和集成,将导致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成员中的利益结构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如信息技术将引起权利的再分配,这些变化必将引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将面临着与读者、出版商、合作伙伴、信息系统、工作流程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合。可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也必然要出现一个大的转型。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型的核心内容,即是对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包括图书馆的成员之间、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也只有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推进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永刚:《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理念》,《津图学刊》,2002.1。
2.孔华、张永彬:《以人为本――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4。
3.向林芳:《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信息素质教育》,http://lib.edn.cn/sztsg/ac2.htm.
4.张淑花:《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与建设》,http://lib.edn.cn/sztsg/ac2.htm.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工业化 现代服务业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65-02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经济成果。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依然带有浓厚的传统工业色彩。辽宁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经过多年发展,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深层次着眼,其产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把握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从2002年到2011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本符合工业现代化进程所要求的第一所占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2002至2011年期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徘徊,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48%下降至2004年的46%,然后随之有微弱上升趋势,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56%,在2009年又下降至52%,2011年又上升至55%;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从2002年至2004年大致上升,在2004年达到最大比重42%,从2005年40%以后下降至2008年35%,在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后,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又出现下降的这种波动趋势。
2.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结构。通过分析2002――2011年辽宁省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我们可以得到: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结构比较稳定,体现为二产贡献率最大、三产次之,一产最低的状况。具体如图1所示,从2002年开始,辽宁省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低于10%,远低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辽宁省第二产业贡献率则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三产贡献率中比重一直位居首位,特别是在辽宁传统工业发展中,以冶金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为最快,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力量;辽宁省第三产业较缓,其贡献率相对波动不大,总体介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之间,这与辽宁作为东北重工业大省具有较大关系。
3.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从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来看,如表2所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上升。在辽宁省工业化的进程中,虽然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主导左右,第三产业进展缓慢,但随着政府对服务业重视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大,辽宁省服务业较以往依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供给保障能力迅速提升,服务业整体经济效益好转的同时,进一步吸引更多投资与就业人员的加入。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前文分析可见,尽管目前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总体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从而使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现代化程度落后。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完善,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现代化程度低。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扶持力度,农业产业结构得到相应改善,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中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过于单一。以种植业为例,在农业种植领域,辽宁省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且未形成农作物种植的区域分工。二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比重较大,缺少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这主要与辽宁省农业科技基础差、资本投入少有关。就目前辽宁省农业现状来看,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大多地区还是应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投入产出率不高,农业科研产品转化率低,规模效益低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种类少之又少,农产品的再加工能力远远达不到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三是与农业有关的龙头企业较少,农业产业化链条有待完善。长期以来,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所占比例较大,而与之相关联的加工业和运输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薄弱,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农业加工业和运输业链条不能得以有力拓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辽宁省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农业基础地位比较脆弱。
2.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工业化快速发展受限。根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进遵循的一般规律,只有当基础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有所积累时,更高形式的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辽宁的工业化发展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其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投入的不足,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根据2012年辽宁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人员为13.1万人,其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人员3.7万人;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活动人员6.8万人;从事科技交流与技术服务业工业活动人员1.5万人。2011年辽宁省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仅占本地区在岗从业总人数的2.3%,尽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北京水平的7.4%。此外,辽宁省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仅仅为1.9%,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2011年辽宁省财政预算支出3905.85亿元,同比增长22.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87.2亿元,同比增长26.6%。尽管科技支出增长大于财政总支出增长,但科技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各种相关数据表明,辽宁省科研投入明显不足,科研人才相对稀缺,从而造成辽宁省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趋同严重,劳动密集和加工装备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资源利用率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工业化快速发展受阻的状况。
3.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首先,辽宁省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目前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且以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辽宁省逐渐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但整体而言,企业自主创新尚未实现突破性的进展,辽宁省传统工业产品缺乏创新,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均无疑制约着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其次,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活服务业、运输服务业、仓储业企业数量依然庞大,约占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3。相比之下,现代服务业的比例比较小。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科技交流与推广等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所占比例还不足总数的20%,而在后工业时代,这些新型服务业将是推动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
三、优化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从目前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应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为着眼点,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辽宁省第一产业主要由农业构成,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加快农业的科技化进程,把握农业科研和技术方向,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借鉴科学的管理经验,切实结合自身状况,因地制宜,找到推进农业科技化进程的创新路径,例如在政府扶持下,有计划地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推进辽宁省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突出体现在农业加工链条中。辽宁省应根据比较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产业。第三,提高现有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科普宣传力度及教育投入,通过多种渠道使农民了解科学的农业技术知识,并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中。
2.以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很多传统行业正在处于衰退期,因此,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产业发展领域,是实现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辽宁省工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应注重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改造传统工业,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断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辽宁省工业生产力的重要战略,同时注重协同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例如,加强与发达国家技术合作,逐步掌握新型生产技术,充分发挥辽宁地区在高新技术开发中的潜在能力,提高产业的实用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还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创新发展促进辽宁省产业优化升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纵观世界各国的产业演进历程,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经济走向发达的标志。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上海、北京等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着缺乏特色、服务种类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根本上说,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结合其自身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服务业,应重点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业,如物流、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资供销、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以及如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及动漫等文化产业,这些产业将决定着辽宁省第三产业质的发展。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与辽宁省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W2012037)。]
参考文献:
[1] 冯筱.我国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分析――基于辽宁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2] 于左,高永民.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辽宁与广东省的比较研究[J].国有经济评论,2010(1)
[3] 王忠福,张满林.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问题评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4] 韩雪峰,于纪元.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
[5] 刘妍,任银,潘乃峥.推进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探析[J].管理观察,2011(7)
[6] 刘柏霞,李亮.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辽宁产业结构调整[J].开发研究,2011(5)
[7] 彭宜钟,李少林.辽宁省最优产业结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11(12)
[8] 宋赫民.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与辽宁省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沈阳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体制;多媒体;档案数字化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转换观念,更新设施,培养新型的档案人才,加强企业档案利用,让档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是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经济体制的转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见证了一个经济、技术、政治等全面发展与改革的时代。从历史看,变革不仅会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型,同时也会引起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在一种新的市场环境与政治环境中,深化企业档案工作改革,探索企业档案工作现代化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随着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机关的撤并与改组,很多企业不再具有对应的专业主管机关,这必然会使部分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出现某种真空地带。其次,由于企业正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一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疲于进行业务监督指导及一些具体的业务工作,无法集中力量进行有关业务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的制定;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可能会反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具体档案业务的干预,不予积极配合等等。
2.部分企业重利润轻投入,造成企业档案管理的滞后。当前形势下,企业档案作为企业资产,它的管理工作的优劣完全由企业自身重视程度决定。现代企业制度更要求企业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成本的工作,企业必然要求其档案工作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必须符合效益原则。当企业档案工作不能为企业带来相当于或者大于其成本的效益时,其日益萎缩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撇开外部因素,仅从档案工作自身来看,笔者认为造成企业档案工作遭受冷遇的原因有三:首先,现行企业档案工作微观管理方式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成本、低效益始终影响着目前的企业档案工作,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益原则产生摩擦。这是导致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劣势最根本的原因。其次,企业档案工作自身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了原有的工作思维与方式,未能跟上企业改革步伐,积极服务于企业。这是造成企业档案工作现状最直接的原因。再次,企业档案本身所能产生的效益的隐蔽性使其计量化难度较大,这是造成企业管理层忽略档案工作的间接原因。为保障企业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深化企业档案工作改革,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企业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意见
第一,更新观念,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要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文件精神,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大胆探索符合档案工作自身特点的规律,能够有效为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的档案工作理论与方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体系,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订档案工作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质量,增强企业档案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更新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的深入,各行各业的档案数量逐步增加,依靠人工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采取现代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特别是超媒体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观念上对新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用新的观念看待事物,引进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可对档案资料进行复制、扫描、取样,实现企业档案数字化。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检索者只要在屏幕上指出自己所需要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就可以将所需的档案目录摘要等显示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合理用人,培养新型的档案人才。要理解、尊重人才,关心、爱护人才,要努力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根据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要合理用人、留人。知识结构要高、中、低配备,年龄结构要老、中、青结合。要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要选择有真才实学、有实干精神而又坐得住的人做档案管理工作。跨世纪企业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水平,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尤其要一专多能,既要能熟知档案管理法规和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技能,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尽快实现企业档案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