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1:34: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计算机学生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22-0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不仅要足够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教学,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合理化指导,对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基本概述
1.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学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拓宽了现今素质教育的思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九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方面的表现都有所差异。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各种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相比,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该理论下的智能概念比较新颖,具有多元文化特性。多元智能理论中涵盖了九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及存在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种智能诠释了一种与其他智能模式不同的独特思考,但这九种智能并不是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智能发展的整体性、情境化与差异性,该理论的提出给我国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思路。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智能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以下是笔者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2.1以学生智能发展需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大学生掌握社会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入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中,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主要是以“Windows+Office+Internet”内容为主,但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懂得不断创新教学,增加一些常用软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强化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再比如说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则需要将侧重点放在提高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也能快速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2.2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差异为依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中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生的各种智能与其知识范围及特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刺激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其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从而为其发展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3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侧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多种智能组合。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应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个人Blog、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页、制作板报等,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掌握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动态发展。
2.4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往意识与合作能力,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合理指出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
3总结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我国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已经充分展现了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生命力。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参考文献:
中学生在某些场合中都要交自己的个人简历,那么你会制作中学生个人简历吗?下面由小编为你提供的中学生简介模板表格,希望能帮到你。
中学生简介模板表格(一) 中学生简介模板表格(二)中学生简介模板表格(三)
性别:女
毕业院校:某市理工大学
出生年月:197x年3月3日
专业:工业企业管理(本科)
通信地址:某某省某市某镇某街
邮政邮编:123456
联系电话:13888888888
电子邮件:
技能总结
英语水平:
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算机水平: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k.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实习经历总结
200x年7月某某化工网站电子商务实习.实习期间主要职责是1.协助网站编辑在互联网查阅国内以及国外的化工信息.2.搜集,整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3.整理和翻译英文资料.
教育背景
199x年9月mm200x年7月 某某理工大学
199x年9月mm199x年7月 某某市第一中学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测、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推销与谈判、计算机销售管理、电子商务
获奖情况:
三次校二等奖学金
一次校单项奖学金
自我评价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 中职计算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0-02
一、传统中职计算机课程评价方式的不足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学习底子较差且自觉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一些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仅仅因为喜爱打游戏,他们对那些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而传统上中职计算机基础课采用的评价考核方式是“终结性评价”,等同于考试的形式,在阶段性的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大都是教科书知识,需要学生依照标准答案来准备考核,没有发挥的余地,学生仅仅应付了事。这样既不能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评价,也很难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水平。
二、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性考核方法的内容与具体应用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就业市场当下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劳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改革评价考核体制,抓过程而非看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进行把握,让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就业打好基础。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利用多种形式阶段性的进行考核,其侧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综合技能应用的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效果的评价,从而确定其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过程性考核的主要内容。
1.课堂表现:对课堂表现的评价与考核侧重于能力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对各小组的合作状况、配合程度、任务完成的效果、学生的日常行为等进行考核,评价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另外还要结合小组内考核的结果,全面综合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任课教师及小组组长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及时填写专门的“课程表现考察表”,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依据。
2.过程性作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任务交由学生来完成,任务中应涉及不同的专业课知识点,并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根据知识点难度的不同设置不同比例的分数,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其各项成绩。在每一次过程性作业完成后,学习小组内应进行评价考核,首先由各成员对自己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然后由组内成员间相互评价打分,对照任务完成标准对他人的成绩进行考核评定,并相互检查学习笔记与任务过程记录;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记录,作为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的一项依据,对上一段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一项依据。
(二)过程性考核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同学生职业资格等级挂钩:终结性考核作为正式的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过程性考核并不与其冲突。在计算机教育中,过程性考核的结果可与中职学生的职业资格评定挂钩,作为社会劳动和保障部门评价其职业资格等级的一项依据。因此教育部门应确立过程性考核实施与应用的制度及其操作规程,确保中职计算机人才评价考核的规范性。
2.将学生的课堂行为纳入考核范围中:中职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和专业计算机技能,更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重要。通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个人行为的规范与改进进行记录与评价,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例如,在每节课配套的实验操作课中,通过在线考勤系统记录和掌握学生是否上机以及每部分任务完成的效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和打分,作为考核依据。
3.分组学习的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可有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每位同学负责一部分内容,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例如,幻灯片的制作这一环节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有很大的用处。在这一节课的实验操作中,由各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同样选择的学生可临时结合为一组,然后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不同学生可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文字编辑、背景处理、图片艺术字插入、声音播放、幻灯片切换方式等。然后将每组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相互观摩,选出创意、美化效果最好的。最后对每位同学在这次课题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分,作为这部分内容的总结。
4.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影响:
(1)学习效果:在实行过程性考核时,根据考核的结果,对那些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出现明显改善与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予适当的关注与鼓励。教师应根据对不同学生的评价考核,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强弱,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区分难易程度,并适当增加可选项,由学生自己选择任务。
例如,利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录入与处理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办公技能。不能以统一的考试标准来要求学生,应根据学生在过程性考核中的表现来确定其进步与否,并对进步程度进行评价。教师在布置文字录入任务时,规定学生可使用多种输入法,如五笔、智能ABC等,以学生能掌握的最合适方式来完成任务。
(2)观察与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速度极快,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使用与更新换代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结合市场潮流,培养学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对市场形势的观察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过程性考核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通过相互合作与评价,提高其计算机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同时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引入过程性考核,对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青河.计算机教学过程性评价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3(04)
转眼又过了一个学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跟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先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作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制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作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期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转台,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东佃,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时间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努力方面
1、努力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
3、嘉庆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也要按规定严格的约束自己。
【 关键词 】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形成性评价
A Brief Talk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Teaching Computer Disciplines
Xi Xian-jie
(Tai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ZhejiangTaizhou 318000)
【 Abstract 】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operating computers is the teaching aim of computer disciplines, which determines the model of assessment. But traditional summative assessment used in computer disciplines has some shortcomings due to its lack in assess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o,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ormative assessment should be applied in computer disciplines. It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develop coordinately: teach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 Keywords 】 computer disciplines; teach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1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特别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为1109所,浙江独立设置高职院校47所,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己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且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计算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与专业课的教学相关,如何进行合理、有效达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当然对计算机教学来讲教学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本文就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2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2.1 总结性评与形成性评价的比较
形成性评价是由斯克里文1967年在其所著《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概念。总结性评价是以期终或者课程结束后的单独或统一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分数体现。这种评价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投机性,只要考试前临时抱一下佛脚,不易激发学习相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不易保持学习兴趣持久性。而且这种结果性的评定方式更助长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马马虎虎应付的思想,忽视了在大学阶断重要的学习的积累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不能适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评、重点点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过程、行为、态度、成果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这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
2.2 形成性价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因为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计算机专业课程水平不高,因为对计算机专业来讲,有很多是与程序打交道的,而程序设计就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会有一部分同学到真正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上,就觉得自己不行,产生了不想学的思想。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还是采用原来的总结性评价形式,一考定终生制,肯定达不到想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加入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法,使学生看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成绩,可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相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兴趣。形成性评价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与创新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计算机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达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与目的。
3 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形成性形评价
3.1 评价策略的选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课程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如何培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的人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已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面对现今《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以及实验难度大的境况,根据多年在大学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亲身体验和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探索,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验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1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结构本来很直观,但是由于网络设备比较昂贵,许多院校缺乏网络实验室,较大的网络中心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对于许多普通学生来说交换机、路由器等十分神秘。在讲课中,作者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带进教室,在授课中辅以实物进行说明。因为学校没有网络实验室,专门在某大型网络中心拍摄了其中心机房视频,包括无间断供电设施(UPS)、机房专用空调、高档机柜以及光纤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通过逐项对其讲解,使学生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由于用传统方法讲解计算机拓扑图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了本学校的网络拓扑图,结合前面的网络设备视频进行讲解。因为多媒体课件比较生动,又由于自己学校的网络更贴近实际,而且学生已经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这种方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吸收教授内容;二是使学生对真实网络环境有所认识,拓宽了眼界,为以后择业打下基础。
2 完善教学内容,增添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新的网络标准不断推出,一些新的内容应充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无线网技术、ATM技术以及IPv6技术等,书上没有介绍,老师应该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性较强,适当地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时候,可以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邮政系统结构作对比,把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比做信件邮递原理,这样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就会很容易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的难点和重点,也可以联系到实际的中间语言。比如两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一个是中国人,会说英语和汉语,另一个是法国人,会说法语和英语。那么英语是他们交流的工具,英语就好比互连异构网络的IP协议,这样IP协议的概念和作用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就会很清晰了。类似的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还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之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营造工程实训、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营造工程实训的教学空间。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涉及到不同设备和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由于其需要大量的网络实验设备,且设备的更新又非常迅速,所以大部分学校建不起这样的实训基地,部分已建起实训基地的学校又面临不断更新设备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矛盾,一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企事业单位网络中心等,邀请网络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讲解他们选用的相关网络设备、网络技术和采用的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总结报告;二是让学生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活动,在工程实际中完成工程作业,并以实训报告作为这一环节的考察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校不需要建立实训基地,无须大量资金投资,学生就可以看到、了解到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同时给学生创造一次走向社会的锻炼机会。
3.2 营造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创新能力。为此,把探索性实验开发环节设计成一个研究型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空间。积极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实际的开发与研究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深奥难懂的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素质,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际开发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4 重视效果评价
学生实验的效果如何?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并不是很清楚,忽视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的效果评价,会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最终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效果评价分为三部分:
4.1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
4.2 方法交流,让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从而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的目的:
4.3 总结归纳,对实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归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学生中的共性错误,及时解答或演示操作加以纠正,以便学生在下一次上机实验能更正错误。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各抒己见,不贬低不取笑学生不成熟的问题,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王绍卜.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01)
[2]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3] 陈观林 ,杨起帆. 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05,(08)
[4] 曹慧英,蔡芳.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5]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5,(06)
【关键词】 计算机 高中信息 技术教学 创新模式
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在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高。它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教育部颁发的《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这就给出了我们高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刚刚普及,教材不统一,师资配备也有所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初中和小学生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就有所差异,这就增加了我们高中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从课程指导纲要中获得了教学任务和目标,没有更多具体的教学方法供参考,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高中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一、实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任务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巧妙地设置一些任务,把抽象的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感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完收发电子邮件一节内容后,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在网上搜索一个提供免费电子邮件的网站,然后申请一个自己的免费电子信箱;说明你所申请的电子信箱地址的格式;登陆信箱,编写一个新邮件,分别利用“立即发送”和“以后发送”方式,将邮件发给自己和老师。
当布置以上任务后,全班学生积极地动起手来,分别为完成任务而努力。经过一定时间后,学生基本上完成了任务,然后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每个人对该知识均已掌握,并能实际应用。
二、实施多种组织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培育与控制学生的情感意识与态度。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组织教学方式方法。
1、实行全班教学。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中的学生,均是由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他们中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也是很大的,有的学生对计算机了解得较多,操作也很熟悉;有的学生不爱好计算机,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计算机的真正功能了解甚少,操作不熟悉。针对这些学生,我们首先应采用全班教学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利用INTERNET网进行信息搜索一节内容时,首先,我们打开教学软件,对全班进行广播教学,给学生介绍著名的搜索网站,同时用某一搜索网站,给学生演示如何在网上搜索和下载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方法,照顾了全班同学,使每一个人观看演示之后,都有一定的收获,达到预期效果。
2、实行个别指导。在实施全班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听懂了的,但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或是不太懂。在上机实习过程中,对这些学生实行个别指导。例如:在讲程序设计的输入输出语句时,有个别学生,对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理解不透,更不能使用。这时,在学生所在计算机前,给学生讲解,举一些实例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该生自己操作一遍。发现此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而且对学习更有兴趣了。
3、采用个别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单独学习的教学活动。这与前面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相似,先由教师提出任务与目标,然后学生独立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INTERNET网的搜索功能时,教师不讲,先让学生看几分钟书,然后提出任务:打开“搜狐”网站,搜索一个有关WORD文档编辑的课件或教案,并将其下载下来用WORD打开阅读。任务布置以后,学生开始着手做,且在规定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了任务,然后教师再花几分钟总结,所有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此节内容了。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需要教师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