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00:20: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值周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育戏剧;高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61-01
一、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
语文素养就是各种语文学科所需能力的统称,具体包括以下几大层次。
一是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了汉字音形义的学习、重点词组语法修辞手段的应用、文章的阅读锻炼与写作提升等,这些内容需要日常积累才得以掌握。教师应考虑对具体基础知识的研究安排,让知识的普及更加顺利。
二是语言累积。高中语文课本内容经众多专家学者审议核验,较为经典。高中生应围绕课本展开文章阅读,掌握足够的生字生词,同时强化诗词的阅读诵咏,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阅读积累量。
三是语言技能。高中阶段要求语言技能达到熟练应用程度。语言技能有查阅资料、阅读文章、语言交流实践、文字写作等。学生掌握多样化阅读方法,并拥有固定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将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语言加以形容表达,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四是W习习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为未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习惯。只有坚持在教学中强化查阅资料找信息、注重阅读、摘抄记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分析写作等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足够大的帮助。
五是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内外兼修,培养儒雅文明举止。待人处事落落大方,举止得体,措辞严谨讲究;与人交流时注重交换思想,倾听不同声音,在取长补短的观念中与人交往。
六是文化修养。语文的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魅力,自身见识增长后,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也将增加。学生在欣赏汉字形象美、语言艺术美的同时,必然感叹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必然惊叹于其中的多元文化智慧。
二、基于教育戏剧理念的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获得深刻人生感悟,提高文化修养。任何一个角色的塑造,都需要经过台下漫长时间对饰演角色内心的揣摩,才能真正演活角色,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与喝彩。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戏剧作品超过十余部,无论哪一部,都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戏剧剧目。这些戏剧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个性分明,对于演员有较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这些选段作为剧本进行戏剧表演,让参与表演的学生感受到戏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表演者在不断感悟中,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必需具备更为丰满的人生阅历,拥有更加成熟稳定的性格,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许,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感悟,提高文化修养。
(二)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获得为人处世经验,注重言谈举止。借助语文教材中的部分戏剧选段来编排戏剧后,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编演,精心模仿不同角色的人生。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不同人生的知识、视角、经验等都成为了学生可学习的内容。教育戏剧的模式中,无论是参与戏剧表演的学生,还是作为观众的学生,都能够在理解角色和解读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将心比心看自己与剧中角色的对照表现,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励成长,向更优秀的人学习,注重积累生活经验,强化自己的言谈举止。
(三)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技能习惯。团队协作能力是教育戏剧理念中值得继续加强的培养要点之一。随着戏剧的编排开始,很多参与者都必然需要加强各岗位各角色之间的合作扶持。作为一项团体参与的活动,若学生能够在各方面保持默契,明确分工,坚定落实职责,就可以促成一部戏剧的出色完成。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戏剧片段文章与实际开展戏剧表演是两种感受。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故事发展,并持续与周围人保持交流沟通,建立尊重互信的合作氛围,可以更好地融入戏剧,完成教育戏剧的培养目标。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必然要运用各种语文课程所教授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无疑可以同时进行有效培养,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结语
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教育戏剧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扩大利用教学戏剧进行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尝试。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对书本戏剧片段进行编排,形成新的戏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有效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论.教育戏剧的原理探究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巴君超.论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王聪.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6,(2):56-57.
一、探究性化学实验的功能透视
新教材的“活动与探究”编排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关注基础知识,体现学科意识。新教材很多探究实验都体现了学科思想,建立在纯化学理论之上。如化学Ⅰ专题三第二单元“Fe2+与 Fe3+的转化”的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总结出Fe2+与Fe3+转化的条件。这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的探究过程,对学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十分有效的。
(2)重视自主设计,凸显实践意识。化学新教材用“活动与探究”代替“学生实验”,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实验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体验探究快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行为。
(3)取材于现实生活,展现社会意识。新教材选取了许多源于生活中的研究课题,如化学Ⅰ中专题三第二单元的“钢铁的腐蚀”原理的探究。它要求学生对铁锈的生成的化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提出假设,并借助实验的手段解决钢铁腐蚀的原理。这种“从生活走向化学”的探究课题充分体现了化学“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服务”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责任。
二、构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按其适应场合和活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新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师生协同,边讲边实验为主;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第一类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程序:引发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总结规律―迁移创新功能: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发现新知―获得结论―发展能力
(1)引出问题,明确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提出假设,合理推测。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引起学生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构思实验,提出某种假设、作出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预测。(3)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设计可能的实验方案,组合实验仪器,边操作边记录现象和数据。(4)探索规律,作出结论。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讨论、争辩、揭示产生现象的原因,教师的适时点拔有利于去伪存真,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概括出有关的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5)巩固开拓、迁移创新。面对新的问题,学生能准确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与评价,达到巩固提高、迁移创新的目的。
这类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问题为基础,依循“问题――假设―实验―观察―真假设―再实验―分析综合―结论”。最好把课堂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类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是融合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可作为优秀学生课外活动的素材。
一般结构是:明确探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作出假设―总结规律。
三、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措施
(1)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亲自进行实验、亲身近距离地观察实验现象,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认识兴趣。因此,成功的实验教学方法往往是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切入口,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兴趣,进而使学生信心十足地进行探究活动。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围绕“氯水成分”进行探究。当时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很激烈,甲说选这个试剂,乙说选这个试剂,大家边互相说着,边动手实验了起来。“原来氯水中竟有这么多未知的微粒,能和那么多的物质发生反应。”“呀,HClO 的氧化性真强,竟然能使变红的试纸褪色。”在我观看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后来我问了个别学生氯水成分掌握得怎么样,学生说:“老师,我不仅知道了氯水的成分,还理解了氯水所能发生的反应。像这样让我们动手做实验在初中还没有过呢,老师,希望你能多给我们搞点让我们自己能动手做的实验。”我也坚定地说:“可以。”从上面这则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注重了协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融合,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探究”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而化学教学侧重在“做”,只有学生亲自做了,亲身经历了,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今年我们进入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化学教师,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根据鲁科版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其他形式的探究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1]陈继泽.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 考试(教研版), 2008,(03) .
[2]姜旭苏.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形式[J]. 考试周刊, 2009,(08) .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道德塑造的关键阶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突出德育的重要性,不仅有效地体现了学科本身的特质和特点,更满足了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进而更好地提升历史教学品质,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和素养。要想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历史教师要解决两点问题:一是深刻认识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即是指传授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教师的首要责任。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是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二是注重历史教学内容与德育工作之间的联系。历史的长河,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与事件的更替,更是思想标准与行为道德的发展与进步,因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工作具有先天性的教学优势。在当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师生们要共同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相互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去发掘探索历史素材中正确的行为道德标准,并在教学和生活中将其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塑造,在整体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1.发掘历史德育资源,注重学生人格塑造
历史是一系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展现,而行为又是由思想所支配的,因而任何历史内容都可以看成是思想变化所造成的一系列结果。高中的历史教材弱化了历史事件本身的故事性,强化了其蕴含的行为道德与思维形式,这本身就是凸显品德教育的一种表现。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不断探究,努力发掘其中值得学习的人文教育素材。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借助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到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国家富强的斗争史中去,让学生们逐步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此外,李时珍不畏艰苦、不断以身试草药,最终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商鞅立木为信主张变法,最终废除了旧制度、奠定了秦王朝统一天下的基础……这些历史人物为学生树立了一系列行为道德的正确典范。历史课要引领学生不断认识和学习这些内容,确保历史课堂中品德教育始终处在首位。
2.改变历史教学方法,提升道德实践体验
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就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教材内容特点出发,探索总结出适合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达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必须让学生积极自主地与历史内容产生思想或道德上的接触或碰撞。在历史课堂上,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实例探究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既相互区别又有机统一。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通过一些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影视资源,以期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历史深蕴,然后让学习小组成员们互相合作、共同探讨,深化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此同时,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相关实例来激发学生进一步讨论。同时,还要将德育渗透到历史的课外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撰写历史文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自我道德认知
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因而在教学评价时不仅注重历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学习情况,更关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道德的规范。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阶段,教师们往往以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们对历史内容死记硬背、缺乏探究的教学弊端。相较于终结性评价,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更推崇形成性评价的开展。一方面,形成性评价包含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以及个性与情感等方面情况的评价,能够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思想发展与能力提升过程,对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有着显著的优势。当然,只有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实际地了解学生状况,进而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强化人格培养与情感体验。
三、结束语
一、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课程认识过于片面
师生认为数学这门公共必修课的作用仅仅就是“为专业服务”,是学习某些专业课的工具,把数学素质排除在“专业素质”之外。
2.教师不能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特点
部分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没有紧贴职业教育的核心诉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由此导致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设置等一系列环节上出现指向不明、与职业需求脱节等现象。
现在授课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对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精粹的提炼和分析,数学思维和数学美学的魅力就无法展现出来,教学始终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不利于发挥数学的文化教育作用。对学生则少于启发,疏于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仅仅满足于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惰于思考、懒于动手。
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目前,学生存在“数学很重要,但现实生活用不到”的片面想法,进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呈弱化趋势,他们的高中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但又不肯课下花时间自己去复习,这直接导致了旧知识不记得、新知识学不会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贫乏、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尤其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
受传统思想和客观条件制约,实践环节要么不完整、不系统,要么直接被忽视。
以上不足或问题带来的结果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不善于通过自学来获得新知识,毕业分配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对书本教学中没出现过的具体问题缺乏应有的分析、解决能力,发展后劲不足,很难与强手竞争。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面对这样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键所在。什么是数学素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顾沛先生说,很多年的数学学习后,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也许都会被忘记,但是形成的数学素养却终身受用。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其本质可以归纳为一种个人能力和个性品质,主要包含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论证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及理性、严谨和求实的个性品质。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针对数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和人们对数学认识的逐步深入,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大部分还是沿袭地方的一般工科院校,不仅没有突出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特殊要求,而且对地方工科院校的数学教学目的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老师匆匆讲完教材内容,学生稀里糊涂考个及格。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严重阻碍着数学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明确数学教学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满足职业需求、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目的,增加数学教学时间,增开现代数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思维方法的传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讲授定积分的概念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解决拱桥横截面积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规则图形(实际上是曲边梯形),没有现成公式可以利用,学生无从下手。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规则图形去近似代替拱桥横截面,学生会觉得只用一个矩形去替代误差太大,进而会发现用多个小矩形来替代的话,误差会缩小。这就完成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后面对于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四个步骤就可以解决。然后,再给学生讲授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计算问题。抛掉两个问题的实际意义,仅从数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归结为相同结构的一种特定和式的极限,从而概括出定积分的普遍性定义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讲授微分中值定理这一节时,不要急于把定理直接呈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因为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以及柯西中值定理都是描述了同一个几何现象,即“任意一条光滑的平面曲线弧AB上,都至少存在一点C,使过C点的切线平行于弦AB”。区别仅在于坐标系的建立和曲线方程的不同,引导学生自己把这个几何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3.要精简课内教学,强调学为主体
避免课程的简单堆砌和内容的重叠交叉,精简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安排,通过有引导的自习、自修或自选拓展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成长过程的自我设计。
4.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实践性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数学建模内容,有条件的院校可开设数学实验。职业学校在加强数学实践性教学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普及性不够、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数学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数学实验课程在内容深、广度上介于通常数学课程的应用和数学建模课程之间,因此可采用分层次、多模式的教学方法,按学生的不同基础、兴趣和志向组织教学,分流培养,可以尽快达到预期目标。
教育界、用人单位及青年人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然而,学历并不代表能力,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观念的进步,学历在就业市场的优势越来越低,用人单位更注重于学生实在的能力,比较务实地去选拔适合需要的人才。社会正在由片面追求学历向能力转变。数学教学也要跟随大潮流,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社会输送“第一任职能满足、长远发展有潜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77-01
一、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1、目的明确,难易适中
教师需要明确问题提出目的性,提出问题想要实现怎么的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进行问题创设时,可以准确地去把握。要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选择一些难易得当的问题,符合大多数学生需求。当有新的问题提出时,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激发,在关键时刻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引,掌握学习重点。完成了题例讲解之后,教师变通问题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因人而异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达到因人而异,要照顾到班级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际变化,进行问题层次调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有选择性去设置问题。
3、鼓励探索,科学讲评
教师提出了问题之后,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查自身方法教学效果。教师鼓励学生去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谈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教师听取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进行小总结。对正确的问题加以肯定,不正确的问题补充说明。及时纠正学生的存在的知识漏洞,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去掌握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知识更加完善。教师需明确,在评价学生的问题时,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提问题的积极性,再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再关注学生问题的正确性。
二、设计问题串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进行问题串设置,怎样使得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这是当前教学首要考虑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串设置时,第一,应该设置出生活化的问题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已经支出,学生应该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进行问题串设置时,需要结合生活背景,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二,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精细化,最好是突出重点和难点。众所周知,数学最核心的知识是设置问题之出发点,也是把握课程重点之有效方式。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地慢慢去引导,让学生掌握数学化有效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可以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这样才可以突破难点和重点问题。第三,教师设置问题串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解决数学难题,应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中找切入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丰富。借助对简单问题的研究,就可以缩短高难度问题时间,降低解题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就应该遵守从特殊到一般,逐层递进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第四,教师要设计出延展性之问题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当完成了课程教学知识时,教师还应该设置一些延展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去组建知识,体验的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培养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三、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师讲解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时,教师明确该课程重点是了解使用加减法去解二元一次方程步骤,能够掌握使用加减法解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同时也应该明确教学难点。明确使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是的两个方程中的同一个未知数绝对值是相等的。教师开始串设问题,引出加减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以下情境呈现出来,当天平两边都属于平均状态下时,如果每个小立方块的质量是*(g),每个圆柱体质量y(g),这个时候小砝码质量是30g,大砝码的质量是100g。可以将x和y的方程式表示出来吗?这个时候学生开始列出方程组。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当学生完成了方程组列出之后。教师要对每个同学的方程组进行点评,称赞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教师带入上章节讲解到的加减法,将其进行板书,教学中突出重点,这样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再引学生去思考,在这些方程组中,哪种方程组是最为简单的,学生会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加减消元法会非常实用。教师看到学生基本理解了知识之后,进一步提问,从方程组解答中,你们学习到了哪些知识?教师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去分析和总结,教师关键时刻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眼界,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质疑,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知识,能够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串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兴趣,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数学知识。随着教学方式的深入使用,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赵雄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景弘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湖南教育:下旬(C)-2013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利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并从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有效教学理念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有效教学的理念来源,后来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学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把反复练习的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培养。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不强,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被调动积极性,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知识,家长担心,给学生另找家庭教师补课,如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学生负担过重。所以实现课堂教学中多向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中,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仅是单纯的学习者,而且具有自己的思想、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是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物,自主观察,自主探究以及思考。另外在教学的有效性下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任何理论知识的掌握,都必须建立在通过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学生是否能够注意到某个事物或实验现象不明显的特点,而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思索,以透过其表面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做到真正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学家断言:任何自然科学都始于观察。通过事实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周围事物及自然现象的观察。文学家如此,生物学家如此,化学家也是如此。一切都开始于观察,没有观察、探究就没有科学的新发现。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坚持对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探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的最好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探究能力的理性飞跃。所以化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并进行合理地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决不能随便找些理由,敷衍搪塞了事。为了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既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被带进了五彩缤纷的化学乐园。如:在教学“能量变化”中学生质疑,不用火柴能把酒精灯点着吗?为此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后再蘸取高锰酸钾,立即放到酒精灯的燃蕊上,酒精灯点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周密地进行观察和探究的好机会,必须大力加强。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消除“让学生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要求背实验”、“学生实验可做可不做”的错误看法。其次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开足开好所有学生分组实验课,充分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都能动手做实验,人人都会做实验。如条件许可,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作学生实验或边讲边实验,增加学生观察和探究的机会。再次,要重视实验中的操作指导: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操作正确步骤,规范操作动作,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给学生观察的各种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多实验,多观察,应该让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这样学生既可以随时进行试验验证教材中的实验题目,或做感兴趣的家庭小实验,也可以做自创性实验(为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自己设计的实验)。在加强学生实验教学以后,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化学的体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习惯是实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讲课《新课标苏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金属制品的防护)》“刚刚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解释都觉得不够全面,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帮老师一起解释。”“我提出的合金是混合物,但为什么它会有一定的熔点?”这下学生们可就热闹了,有的说,合金是几种金属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物质;有的说,合金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将两种金属进行混合,他们之间是要断裂金属键的,金属阳离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说,合金从物质分类上看,有的属于机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属于互化物合金,无论那一种类型,只要组成一定时,熔点就一定。最终,学生们在讨论与争辩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潜能,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始终坚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命令者。教师应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从而让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雄厚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能够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总之,观察是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探究是观察的延续和升华。观察能力提高,能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融观察、探究于一体,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好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武.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论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4).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3-0029-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成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化学内容繁锁、抽象,知识点“易学难用”、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中化学的正常教学。
初中与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是一种“短期衔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而真正科学的教学衔接是初中与整个高中阶段的“长期衔接”,它涵盖了短期衔接,并将其进一步拓展、延伸和优化了的教学衔接。
2 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结论
笔者于2009 年4 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找到学生化学学习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华东师大三附中(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
本次调查研究从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的角度,共设计客观性问题12个,开放性问题2个,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有关统计结果与分析如下: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只有3.97 %的学生认为初、高中化学“联系紧密”;在初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认识普遍不及初中。究其原因――初高中化学教材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难免存在脱节的现象,其具体差异表现为:
(1)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主要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最基本的化学技能,知识容量小、知识点零散、不连贯、教材内容表达浅显,属于“生活中的化学”;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形象转为抽象,除了要掌握物质的个性,还要寻求物质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立体网络结构。
(2)基础理论
初中化学没有相对完整的化学理论。例如:提出了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却没有涉及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却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高中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论指导下教学,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具有理论丰富、应用广泛的特点。
(3)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知识点、对某种具体的性质或具体操作进行局部性、浅显性、单一性的观察,主要为“定性分析”;高中化学实验在实验的目的性、计划性方面更加深刻,实验过程中要求把变化与能量、运动、性质、理论等联系起来,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加入了“定量分析”实验、“设计(评价)实验”等实验类型,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进一步。
(4)化学计算
初中化学淡化了学生对化学式概念的理解,对不纯物质参加反应的计算要求降低,对化学反应的多部计算不作要求,主要围绕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高中化学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到一起,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气体体积、溶液浓度等相关计算,因此在计算难度和方法以及综合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有机化学
初中有机化学介绍的是“身边的化学”,以科普知识为主,只对常见物质(酒精、蔗糖等)常见的物理性质及应用加以介绍;高中有机化学在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制备方法、鉴别方法、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拓展,并对有机物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变形应用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与初中相比,到了高中以后,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例如“课前预习”(高中34.92 %―初中26.19 %)、“归纳知识点”(高中52.38 %―初中42.06 %)、“总结学习方法”(高中29.37 %―初中15.87 %)等,学生们能够比初中阶段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有42.06 %的学生很少预习;有39.68 %的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偶尔”进行总结;同时有38.10 %的学生对于自己“自学能力”的情况没有把握。这说明进入高中后,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和主动调整的意识,因而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初三“题海战术”的反复操练,许多高一新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令,学习主动性差;二是教师上课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的力度和频率不够;三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有“休息一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取精神影响较大。
有关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一般都能想办法解决,但其中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40.48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35.71 %;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30.95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23.81 %;②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自己化学成绩“信心不足”的比率高达44.44 %;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来源,有49.21 %的学生是来自于“在集体中不甘落后”,“对知识的渴望”只占到19.84 %;③初中阶段近七成的学生感到课堂节奏慢或是适当,完全可以适应教师上课的节奏;到了高中,过半数的学生感到教学进程快,难以或是勉强可以跟得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与初中相比,高中化学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繁多、抽象,这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不适应的情况。“我要学”变成“要我学”,靠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来维持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焦虑的心理状况:学生感到“听课时好像都听懂了,可做作业却毫无思路”;在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中往往难保成绩的“绝对优势”,因此,很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心理上萌生了“自信危机”。
2.3 关于问卷结果分析的讨论
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化学的物质观、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网络的构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些方面正是教学衔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对策及实践
3.1建立科学的化学物质观,保障衔接
从表象到本质,这就要求学习的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化学物质观是保障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以下介绍三种培养科学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策略
合理的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建构的,没有化学知识做基础的化学物质观是空泛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讲授化学知识时,结合学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有倾向性的渗透。当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及时的给予指明或直接进行教授,即直接教学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在初中化学知识――“CO2性质”的基础上,在“晶体类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直接教学策略:
[学生]①写出碳、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描述CO2的物理性质
[教师]①展示石英图片,结合SiO2用途介绍其物理性质;②展示CO2、SiO2结构模型
[学生]通过物理性质、结构模型,判断CO2 SiO2晶体类型分别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教师]进一步总结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相似,但其性质可能不同;提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
(2)前导性信息教学策略
在物质观的建立过程中,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认知观念可以同化新观念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新观念之前,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将要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学生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即前导性信息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获取新知识。
[案例]:在“乙醛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乙醛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总结出乙醛的化学性质。首先提供给学生“前导性信息”:①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可以打开,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加成反应;②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乙醛分子中的甲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碳氢键的断裂――取代反应。
[围绕前导性信息,探究新知识]前导性信息出现后,学生对上述乙醛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①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②乙醛能被氧气等氧化;③乙醛与氯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总结新规律,完善物质观]在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回头重新审视“前导性信息”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对信息加以充分说明上升为学生的化学物质观,作为今后分析问题的工具和同化其他新知识的基础。
(3)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
自然科学方法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包括化学科学在内的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形成物质观的有效途径。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通过实验事实和资料的收集,一方面将所获得的化学物质观指导个体的科学行为,应用于科学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从科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巩固或发展个体的化学物质观。
[案例]在“乙醇的结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初中化学“乙醇的性质”,通过性质实验来判断乙醇的结构。
[明确问题]乙醇的分子结构式是怎样的?
[收集事实和资料]a.分子式:C2H6O;b.化合价:C、H、O的化合价
[提出假说]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碳、氢、氧的化合价,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对假说进行推理和判断]如果为结构(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2.5 mol或0.5 mol氢气;
如果为结构(I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3 mol氢气。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结构(I),而不是结构(II)。
以上三种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为保障初高中化学科学物质观衔接的连续性、流畅性,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化学物质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化学小实验,举行化学物质专题讨论,举办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化学物质观。
3.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落实衔接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基础。从初中到高中,是思维方式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过程,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很大。在思维过程中,一方面将现实中联系着的东西分解开,另一方面又将它们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思想中产生了分析综合。在概念形成的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此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观察“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现象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②锌片上的电子为什么会流向铜片?③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氢气泡产生?④锌片和铜片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⑤从氧化――还原分析,两极各发生何种变化?⑥从能量转变角度分析,原电池是一种什么装置?
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每一个现象,综合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经历反复思维的活动训练,对开阔探索科学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2)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所谓抽象与概括,是更高一级的分析综合。抽象就是通过分析,在思想上分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则是通过综合,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在教学中用科学家发现概念和定律的研究过程来启发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是非常有效的。
[案例]:在“物质的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都没有看到单独的原子或分子,但是他们通过千千万万个原子或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抽象得出原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概念。可以说他们是利用思维的力量,把物体“分割”成组成它的分子,将分子“分割”成组成它的原子。
这说明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实验手段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3)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同时这也是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其中,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是归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是演绎。在对规律性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时,可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在梳理“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这一规律可知,由于非金属性:Si
[案例二]:在“卤族元素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由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②与某些非金属(如氢气)反应;③与水反应;④与碱反应;⑤与某些盐(如Na2S)反应,可推知,卤素单质大多有以上性质,此为归纳。
这类思维方式容易掌握,而且一经掌握,学习的思维就更具有逻辑性,同时对所学规律性知识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4)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创造现象力的发展速度快,开始把创造想象同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对理化实验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心理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有组织、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设计实验就是按照课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案例]: 在“测定NaHCO3(含NaCl杂质)的纯度”这一实验课题中,向学生提供烧杯、过滤装置、胶头滴管、滴定管、分液漏斗等仪器,另外提供BaCl2溶液、稀HCl溶液、稀H2SO4溶液、指示剂等。实验过程中,学生先分组讨论并设计出可能的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进一步评价、比较出最佳方案。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称量m2 g沉淀。
方案二: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测生成气体CO2的体积(标况下)V1 mL。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方案三: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指示剂,用标准盐酸C mol・L-1滴定,到滴定终点,耗酸V2 mL。
……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分析、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3 有效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衔接
初高中化学在体系上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阶段性变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到好处将新知识与过去所学知识以及后期将要出现的知识进行复习性、导向性和预见性的教学处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对于每一个新知识都要努力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初中化学认知基础,从而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有效的构建。
(1)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
新知识总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遇到新情境时,教师应判断学生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初中知识是否稳固和清晰,从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案例]: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首先从初中介绍过的“酸性氧化物”和“元素化合价”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原有认知,然后,让学生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硫的价态”两方面考虑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样,既完成了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认识,又在知识和方法上进行了积累和进一步构建。
(2)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呈现顺序
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就是要掌握学生在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知识上的联系和衔接,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教材的逻辑结构,熟悉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其整体结构。在向学生呈现新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进行推敲,这对于学生有效构建知识网络至关重要。
[案例]:“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这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在高中第一次学习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为接下来学习氧族、氮族做准备;为后面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
(3)创设认知情境,引发知识碰撞
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的获得,也是对旧知识的改造。学生原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被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所补充、修正或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不断地被破坏,新的平衡不断的形成,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努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改组与重建知识结构。
[案例]: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硫酸、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学生会根据初中已有的酸碱盐化学知识做出如下判断:pH7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这时,教师请学生动手验证这五瓶溶液的酸碱性,进而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入手,自然地引出了“盐类水解的概念”;接下来又通过形成该盐的酸碱性强弱,又顺理成章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在实验结果和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对知识结构的重整和构建将是非常深刻的。
(4)构建知识网络,揭示化学知识的有序性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化学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类比、归纳等方法,将已有的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分类,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知识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案例]: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会感觉到高中化学所学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总体上很难把握。这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从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这条主线来组织整理各主要有机物如:醇、醛、酸、酯等物质的内部知识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建立知识网络图,从而,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就被提炼出来,整个有机化学的知识就显得更加有规律、有序。
4结束语
教学衔接是教学中永恒的研究课题。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很多教师在初中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笔者认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在思想上做好长期衔接的准备是前提;建立科学物质观的衔接是重点;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关键;有效构建认知结构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