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训自评总结

实训自评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0 02:21: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训自评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训自评总结

篇(1)

关键词:课程考核;多元智能;考核模式

作者简介:邓韦(1982-),女,江苏南通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94-0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考核作为高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考核注重成绩而非真正的能力培养,所以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目前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内容片面化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但并不是简单地提供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基地,更应该在以技能培训为主线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贯穿于实训过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而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课程考核应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但现实的考核内容仍存在片面化的局限,表现为偏重结果,并且考核内容缺乏创新,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鲜活的社会实践,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2.考核方式欠规范

随着课程考核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考核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目前在实训课程考核中极少以一次综合性实训的结果决定学生课程成绩,大多引入阶段实践考核、口试等方式。但是仍没有形成体现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不能准确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成绩结构不合理

目前考核成绩多以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教师都加大了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比例,有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超过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训报告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仍无法构建合理的评分结构,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的启示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1-2]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转变了人们对教育功能和发展目标的看法,更新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为制定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1.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建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要求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考试类型、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以及成绩结构的多元化。

2.实现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形成多元化评估主体,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使评价信息来源更丰富、评价结果更加真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3.倡导情景式的考核评价

使学生处于具体真实的生活或生产环境,[3]要求学生解决某一现实问题,对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这样更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1.课程考核评价的思路

整个课程的实训环境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课程模块根据工作流程进行编排,每个模块下包含相应的实训任务,各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但所要求的能力是层层递进的,根据每个模块中任务的需要,相同的技能会在不同的任务中重复出现,逐渐形成一种交织型组织形态,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适当重复,加深理解,最终融会贯通。以“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为例,根据岗位任职标准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三大模块:硬件设备模块、设备组网配置、设备故障诊断。每个模块包含具体的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实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指标进行多维度考核,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形式。

2.课程任务的实施

根据情景化的评价要求,[4]按照“基于工作工程”的原则,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实现其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如图1所示,采取课前评估—明确任务—实训核心—任务总结四步法。第一步教师对上节课布置的自主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竞争式抢答。第二步教师进行任务引导,明确任务的具体实现目标。第三步学生小组制定任务实施方案,开展任务的实施,教师检查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观察。第四步学生总结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完成自评及组内互评。

3.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使课程评估简明公正并且能落到实处,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制作成具体的评价表格,使复杂的评价指标可以采用“表格评价”。评价指标不仅包含注重对技能的考察,也注重对学生各项职业素质的考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做的效果体现在:(1)能够将主观评分转化为客观评分,使评估趋于公平;(2)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让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表1为组内成员自评互评表。

4.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课程考核成绩为各个模块成绩的汇总,而每个模块的成绩来源于模块下各个任务成绩的累加。最终的考核结果不是简单的累加,是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的最能反映学生当下发展程度的结果,注重学生个体在各项任务中各方面的进步,使评价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每个任务的成绩都由教师考核、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考核三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全员全程的评价体系。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特点

1.评价内容丰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仅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考察,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及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综合考虑任务的完成程度、资料整理、汇报表现、团队协作等情况评价学习成绩。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

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主体,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小组内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教师提供的评价表和个人总结的方法进行自评。学生小组内的互评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全员全程评价,注重评价的准确和全面

以模块为主线,以任务为载体,全程评价贯穿实训的整个过程,这种方式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组织后期教学,同时学生也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管理。教师、学生同时参与评价,能够更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描述学生的成就、优势和不足。全程全员的评价,也让整个评价结果更趋于准确和全面。

参考文献:

[1]赵兵.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

(9).

[2]刘轶宏,董绿英,潘峰.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篇(2)

关键词:小组工作;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贯通宏观社会工作和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中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小组社会工作的发展、小组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小组发展的过程和各阶段的技巧、小组的评估、小组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和思考等内容;通过系统、完整地介绍这些内容,使学生对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和技巧有较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并能联系中国本土实践,提高专业认知,增强实践经验。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小组工作”这门课程于秋季学期开课,本学期本门课程将进行考试改革,其考试形式主要包括:小组计划书撰写、实训技能展示、小组自评与互评和小组实践反思。

一、关于小组计划书撰写的考核

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共32人,采取自由分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小组计划书。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考查学生小组筹备的能力。重点包括:第一,明确小组前期的工作角色与职责,即小组初期工作者扮演着初级角色,处于中心地位;第二,开展需求评估,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评估服务对象真实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小组介入计划;第三,收集小组成员的资料,主要通过访谈、问卷、量表、文献回顾、机构资料查阅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和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第四,确立小组目标,将小组目标概念化,最大限度地帮助案主;第五,制订小组计划书,明确小组理念、理论构架、活动设计、所需物资等小组工作核心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小组计划书。

二、关于实训技能展示的考核

以组为单位,在撰写计划书的基础上,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实训技能展示。这个环节主要考核的重点为:第一,建立小组的类型,主要包括:成长性小组(发展性小组)、教育性小组、治疗性小组与支持性小组;第二,明确工作者和小组组员的角色和地位,制订小M规范,处理小组冲突,增强小组凝聚力;第三,小组动力,即对小组中的沟通与领导技能的把握;第四,小组活动方案的展示,提高小组活动与小组目标的契合度;第五,把握影响小组发展的主要事件,学会处理组内冲突;第六,两个年级的小组分享,达到同辈督导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小组技能水平。

三、关于小组自评与互评的考核

针对小组实训内容,以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内评估和组与组之间评估。小组评估是以小组组员的需求为重点,对小组工作的需求、目标、范围、过程与结果进行全方位、持续和综合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是评价和分析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服务的效果,进而达到发展问题、分析问题、改进方法、完善决策、保证效果的目的。在小组自评与互评环节,主要考查学生从小组成员、小组工作者、小组整体和小组环境这四个层面的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如表所示。

四、关于小组实践反思的考核

本环节考核重点针对“小组工作在XX群体中的运用”案例,主要包括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运用、小组工作在妇女群体中的运用、小组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运用以及小组工作在其他群体中的运用。促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服务,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加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思维与视角。最后提交小组工作实践反思总结,在以下四个方面中挑选两个方面深入思考并总结:第一,小组价值体系与专业伦理的反思;第二,小组过程的反思;第三,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第四,小组本土化的反思。

五、本课程考试成绩构成

本门课程考试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30分,期中考试10分,期末考核60分,总分100分。其中课堂表现30分包括实训技能展示成绩和小组自评与互评成绩;期中考试10分为基础知识测试成绩;期末考试60分包括小组计划书撰写成绩和小组实践反思成绩。

篇(3)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电机实训 实施关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造成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目标难以实现。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理论探究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目标指向双重性。首先,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周期短,见效快。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进行,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3)可控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实施过程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要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制定实训计划。在实训实施过程中由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的结果中验证理论。

三、实践应用

电机实训是中职机电类专业的必训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电机拆卸与装配技能;掌握电机绕组的更换及维修方法。在电机实训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六个阶段进行。

1.明确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根据电机实训要求提出实训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1)教学目标:通过对电机的维修实训,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

(2)项目选择: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通常把电机实训分成七个项目,如下表所示。

2.制定计划

根据学生人数、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项目的具体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1)电机类型:单相、三相及特殊电机。

(2)时间安排: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可分十天进行,有条件的可将实训时间延长,更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维修技能。

(3)实施步骤及内容:

3.实施过程

确定学生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项目及实训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在具体实施实训中,指导教师关键要向学生讲清实际操作时的要点、难点和操作经验,让学生反复练习牢固掌握。例如绕组是电机的心脏,同时也是故障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在讲解绕组下线规律时,要结合实际重点讲清各种方法的技巧、特点,并让学生反复尝试几种不同的下线方法,从而熟练掌握效果好又不易出错的下线方法。

4.检查评价

评价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指导性,分数评价是最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这对于实训课的项目教学法不太适用,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在实训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在实训课的项目教学法中宜采用过程评价,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学生自评、实训小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正方法。

5.成果展示

电机维修实训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重点分析嵌线质量好、整形美观、运行良好的实训电机,以达到资源共享,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目的。

6.总结与应用

要求学生对项目实训的过程、结果做全面的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并将实训中典型电机的维修技能充分应用到其它类型电机的维修中,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四、实施关键

1.选择合适项目

所谓“合适”是指所选项目内容具有完整性、代表性和成果性,如整个完整的电机维修过程可分为电机拆装绕线模制作线圈绕制下线与整形检测接线通电试运行沉漆与烘干共七个项目。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好能每个学生一台电机,四至六人一组,并推行“一帮一”的措施。

3.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贯彻“做中学、练中学、干中学”的主导思想。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整个学习过程中止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研究,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

4.切实做好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是学生最关注的环节,在电机维修实训教学中宜采用过程评价法,即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小组间互评三部分组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评价与反馈,学生能从反馈性的评价中有效地掌握正确的维修技能。

5.双师型指导教师

承担电机实训项目指导任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参加过电机的生产和维修实践。因为只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

五、结束语

总之,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项目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检查评价和总结等反馈作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品英,章寿朴,金续曾.电动机绕组修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黄永铭.电动机与变压器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4)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2004~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分别资助各地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至今已建成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以下针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及评价体系谈几点认识。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主要问题

装备更新迅速,管理理念滞后 依赖政府投入,短期内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但装备规模扩增后的管理矛盾突出。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全,人员配置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措施方法陈旧。

招生规模扩大,实训工位不足 职业院校连续几年的扩增招生,部分已建成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结构布局与功能已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

依赖国家支持,缺乏后续增资 上级财政支持的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实训装备。其特征是导向性、一次性,而非经常性的资助。各校应该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就业需要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追加投入,保障可持续发展。

部分资源冗余,设备利用率低 过分豪华、不切实际的高档装备,至今作为实训陈列展示,没有发挥应有的实训功能。平时闲置并不参与实训,成为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时的摆设,时间久了又要面临淘汰或更新,造成资源浪费。

开放时间不足,实训服务不够 实训过程缺乏开放性、综合性,不能高效合理地使用实训室。由于管理协调、信息反馈、服务准备、实训耗材等因素,实训过程不能向全体护生全天候(包括双休日、节假日等)开放;学生不能自选实训项目;影响护生实训时间的自我掌控,不利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法陈旧,实训项目欠新 实践教学仍采用教师原本熟悉的教法,没有紧跟临床护理技术的最新进展;教材依旧,教法照旧,项目陈旧,有的脱离临床实际,有的临近淘汰;新的临床路径和护理程序没有进入实训基地,尤其是专科护理技能实训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深度不够。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构建

(一)评价目的作用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取决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财政部门是教育投资方,依据投资目标的实现与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与运行效益;教育部门是职教的监管方,依据基地的社会性质,评价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是经营方,依据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评价其执行及完成任务的经济与社会效率;教师与学生是实训基地的使用方,评价其实用性、方便性和创新性。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目的归纳为如下几点:(1)总结成绩,发现问题。(2)判断质量和运行成效。(3更新理念和调整思路。(4)争取达标,赢得信誉。(5)以评促建、促改、促管。(6)吸取经验,以利再建。不同的评价目的,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但无论何种结论,越是客观公正和切合实际,越能产生积极影响和预期效应。

(二)评价理论依据

欲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基本要求。它是统一评价认识,制定适宜标准,作出公正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力量。各地抽调的评估专家,其评价理论的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各有所长。分组时,评估专家应取长避短,各司其职。常用的评价理论如下:

实证主义理论 认为凡事物总有数量,有数量就可测量;经测量可知量变,有量变就有质变。以测量数据作为分析判断依据,以数据说明问题,做出基本评价。不可测量的部分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部分,再进行论证评价。

目标分类理论 依据评价目标,将评价对象先行分类。分类后由于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易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避免一概而论的模糊评价,使评价更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便于依据评价结论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整改与完善。

知识构建理论 凡评价,总是选择事物的某一进程,进行时间横断面的随机抽检分析,不必等待相关知识与经验完备以后进行。投巨资建设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近五年内的事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既需要时日,又分成阶段。根据构建主义理论,评价中的分等分级更符合事物发展的阶段论。

社会需求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需求常可用作评价标准,用来评价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社会服务功能越好,符合社会需求程度就越高。

科学发展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科学发展,指在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普通护理与特别护理、疾病护理与康复护理等实训领域,实训项目的衔接、融合和配套;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技能培养与就业导向;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价重点在于人的作为而非实物装备。对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设施与装备、数量与质量、管理与效益、规划与发展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水平和工作效能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点不是事物的数量,而是工作的质量;不是设备的多少,而是发挥的价值效应。

上述理论在评价中配合应用。理论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总有自身缺陷和盲区。

(三)评价原则要素

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评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即“理念要新,实践要行”,说到做到,做到写到,写到看到,看到评到。

软硬兼顾原则软件指管理、效益和效应,硬件指装备、设施和设备。软件是质量价值所在,硬件是数量实物基础。基础扎实,管理到位,则能产生效率和效益。评价时要更看重质量和效价。

内外结合原则评估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眼光要关注校内校外两方面。加强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并服务于校外需求。评估专家不应仅按照主观认识评价,更应依据其他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不仅横向评出高低,更要纵向评出服务满意度。

量效转换原则等级对应评分,评分对应等级。教学评价应以数据测量为据,难以量化的绩效考核,可通过量效转化公式或量表,折算成统计数据,再进行分析评估,做出定级评价。

(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转贴于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方案制定

(一)评价标准等级

评价标准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由评价主体确定,依据评价目的而变。(2)评价标准应需而生,因时而异。(3)现代评价标准正向“由刚转柔、由量转质,由物转效”演变。所谓标准,只是变动的量标,而非固定的钢尺。可在上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参考标准。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制定的评价标准,较适宜校内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尚不适宜校外医院临床教学基地的评价。

评价等级有的地区将评价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与优秀三级;有的采用星级法分为五级(一星至五星)。前一种方法有明显的定性态度,后一种方法分级排序而不定性表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更易为大家接受,利于继续努力晋级。星级标准应预先制定,评价结果对号入座。即使自评,也能预测自己所在等级,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评价策略方式

评价策略客观公正的评价应采取相应策略。(1)明确评价主体。评级主体可由出资方、承办方、用人方三方组成的专家群体担当,也可聘请专业中介评估机构主持。(2)预先公布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时间、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量表、评价程序、评价方式、评价等级、评价用语等,形成完整的评价执行方案。(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宜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硬到软、由量到质的递进策略。先从硬件环境切入,转入实训项目,再看管理效益,细审创新规划。(4)集中评价结果排序分级。做到全面掌握信息,总结特色亮点,理出成功经验,写出评价报告。

评价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审自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根据评价标准,先期内审自评自纠。内审自评应严格把握评测积分要点,从严入手,账物对应,数据准确,计算正确。(2)外援参评。聘请兄弟院校护理专业负责人组成外援同行评审组,对本校实训基地进行模拟评价。外援参评借助外脑智力和经验,较能发现问题和缺陷。因是专业同行,评价更为中肯求实。(3)专家点评。由临床护理专家、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点评。他们平时参与护理实践教学,熟知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内部情况,能够抓住要害、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点评。(4)上级抽评。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现场评价。上级抽评程序严谨、科学规范,评价权威,效应明显。尤其是他们的评价意见,可作为指令,贯穿于后续整改实施之中。

(三)评价过程报告

评价过程 听取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查看过程文件资料、测量核查硬件数量、调查取证管理效能、观摩实践教学授课、座谈创新发展理念、交流各方评价观点、撰写初步评价意见、集中反馈建议信息。每一过程均有材料纪要,以便综合分析评价。

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分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会议报告也称即时报告,一般于评价结束时,当面反馈给受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书面报告也称事后报告,一般于评估结束后,各路专家集中比较分析,广泛听证意见,综合评分论定。书面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评价组织过程描述。(2)评价意见汇总(包括分类评价意见和总体评价意见)。(3)成绩亮点归纳。(4)缺陷问题指点。(5)整改意见建议。(6)重点努力方向。(7)评估专家签名盖章。评价报告应注意读者一般为专业负责人以上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报告的语言应言简意赅(1000~1200字为宜)、规范流畅,意见应实事求是,态度要真诚坦率,亦应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常唐喜,侍杏华,王艾兰.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7,(21):169-170.

[2]陆秀华.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3):26-27.

[3]华危持.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09,(3):136-139.

篇(5)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目标,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方法。在文秘实训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控制、监督的作用,教师在实训中的首要任务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准备教学环境,构思学习氛围和组织、引导、监督教学过程。学生则要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具体的项目情景,提高文秘职业技能,加深对文秘职业素养的理解。

关键词 :项目教学?文秘实训?运用

文秘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特别强的专业,学生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演练才能真正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了让文秘专业学生提前进入职场角色,真正实现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笔者学校为文秘专业安排了文秘实训课。该课程主要有会议管理实训、时间管理实训、接待工作实训、文书处理实训、信息管理实训、办公室管理实训、常用办公设备操作训练、秘书应聘与面试训练等核心技能实训项目。每个项目的实训流程如下: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讲解工作要求,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实训目的(明确实训项目名称、涉及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标准、实训项目指导书、实训场地与设备需求等)—学生操作、研究,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工作情境描述、工作成果、工作过程说明、背景材料等)—师生交流、评点工作效果,总结工作经验。

实训期间,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项目检查并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笔者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让同学们进行强化训练,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实习和工作岗位。根据班级人数让学生用抽取扑克牌游戏的方法自由选择平均分成5个小组,并移动桌椅摆成小型会议所用的形式,这样让学生温习会场座次知识的同时,营造职场气氛,让同学们轻松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采用竞选方法确定小组成员职位,按照虚拟公司组建要求,模拟整个申请程序,确定公司名称、性质、标志等,学生在教学中能感受到既新奇又好玩,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她们印象深刻,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角色意识,提高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在组织签字仪式这个项目的实训课上,有两组团队组织的项目是合作签字仪式,通过两组成员的精心准备,从组织入场到“饮酒”祝贺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他们的用心、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学习掌握了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剪彩仪式上,学生们利用班上现有的道具:红绸子、彩带,以可乐当香槟,将这些仪式演得形象逼真,现场面对面,从组织、分工、准备、表演、收场,全程参与,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潜能,只要想得到,他们就做得到。这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相信他们在文秘专业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

在新产品展销订货会上,他们别出心裁,设计制作出本公司的主打产品,上演一场场生动形象的新产品展销会,一幕幕形式多样的现场SHOW:生产食品的向日葵公司团队准备了不少免费品尝食品,明轩酒店的精品菜式更是让人垂涎三尺,珠光宝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珠宝首饰高端大气上档次,时尚丽人集团邀请明星走T台秀,苹果集团也不甘示弱适时推出风靡全球iphone6……

为了强化实训效果,方便教学评价,笔者和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标准,用观察表演法或作品评估法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而且除了教师评价外,增加了学生自评和互评,即学生是在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完成实训任务。完成一个项目训练后,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实施自我评价,教师则可从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了解学生对本项目掌握的程度,及时得到教学情况的反馈。同时,用摄像机拍下每组演示的过程,等他们演示完后,再用计算机回放录像,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讨论表现好与不足的地方,最后教师点评。每一次实训项目完成后,由同学们投票选出本次项目实训中的“最佳合作团队”“最具潜力秘书”“最佳形象秘书”“最佳口才秘书”“最佳表演秘书”等,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每个同学都露出了笑容,不仅锻炼了操作技能,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也体验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篇(6)

一、教学准备:钻研教材,明确任务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读懂教材、活用教材,才能在课改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在新课改条件下,不仅课程体系大变革,教材也从内容到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1.读懂教材

首先,仔细研读每个模块的每项任务,着力读懂、读透每项活动的活动描述、业务流程、操作依据、工作步骤、技术支撑和能力拓展,挖掘教材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该教材在专业课程新体系中的地位,理清脉络,做到胸有全局。

2.处理教材

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大胆改错、补充、重组,合理使用教材。

日期和金额的大写,重要性贯穿始终,对新生来说难度较大。教材在“活动1.2.2取得并审核银行承兑汇票”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的“技术支撑”环节,略有阐述。通过查阅相关教材,进行整合、补充,放在开学第一课讲解。一方面,从简单、常见的日期和金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对专业课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在后续课上反复复习,牢固掌握该知识。

3.明确任务

新教材在编写上,立足于任务导向的理念。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每个模块每项活动的工作任务和重难点,并在课前适当布置任务。

在讲授“模块2与外单位往来的原始凭证”的前两周,就给学生安排任务,要求购物时取得发票。课堂导入时,展示取得的各种发票,自然引入如何开具发票的任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取得发票的过程有所了解,也为如何开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优化教法,加强实践

学校在发展,教师在进步,但无论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方法,总是滞后于最新改革成果。为紧跟改革步伐,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调“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

1.网上平台,手工模拟

会计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骨干专业。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沙盘实训中心、VBSE综合实训中心和会计专项技能实训中心。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强实训,力求帮助学生在熟悉会计工作中各类原始凭证的同时,能够较熟练地处置原始凭证,为从事会计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校现有“网中网”会计实训教学平台中,从“基础会计实训平台”和“出纳实务实训平台”中选取合适内容作为参考并加以完善,重建“原始凭证实训平台”。网上实训平台,企业资料详细,业务活动具体,原始单据齐全,工作流程合理,印章签字仿真,更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理解、掌握和操作。考虑到中职生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学生书写能力也需加强,因此,在进行网上平台实训的同时,对常见的原始凭证如支票、增值税发票、入库单、借款单等,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进一步加强填写规范训练。

2.小组分工,角色扮演

根据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各成员扮演各岗位角色,按工作流程,明确并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对于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根据难易程度,由各组自行确定并执行,或各组确定经教师审核后执行。

在进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手工模拟实训时,根据任务需要,每组五位成员,完成“任务分配表”后,进行任务操作、工作汇报和成果展示。

3.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当今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对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适当采纳微课慕课,无论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

在进行“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教学时,尝试着微课教学。经过多次录制,终于完成一个比较满意的微视频,发放到班级QQ群,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三、教学评价:应知应会,自评互评

教学评价,力求形式多样化。每个教学活动,编制“学习成果评价表”,评价内容从学习能力到学习态度,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从自我评价到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能力和态度相结合

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学会学好零起点的专业课。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明确评价标准,除了从“应知应会”两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

“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评价时,“应知”从知识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流畅地说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工作步骤;能流畅地说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和用途。“应会”从能力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熟练地计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税额和价税合计;能熟练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学习态度则从学生是否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团队合作进行评价。

2.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课程成绩,最终评价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总评成绩,即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具体为:总评成绩=平时测验成绩30%+作业10%+期中考试成绩20%+平时课堂表现1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测验,主要利用网上实训平台进行,可以得到实时成绩,也便于进行成果展示和学生改进,并作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依据,最后由教师评价得出平时测验成绩。

3.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更侧重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明确评价标准,做好“教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意识到标准很重要,力图实现目标时,才真正知道应承担的责任,才能对自己做出最恰当的评价,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提升自我素质。只有全员参与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才是最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重在及时,贵在坚持

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就多一分提高。要不断反思,总结专业知识的滞后、教育理论的不足和教学技能的欠缺,积累经验。

篇(7)

【关键词】网络组建;学案;小组合作

网络组建是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五年制高职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和实验实训的理解与探究,我觉得在网络组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块,每一小块根据生活实际应用设置相应情境,并据此提出相应主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搜集素材,自主完成学习内容,通过实训实施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综合评价,使得学生在主题完成的过程中更好的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框架,在不断地从茫然变为了解、错误变为正确、简单变为复杂的过程中逐步趋向完美。

以下是我在网络组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主题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一、设计原则

1.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每次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一条主线,但没有固定形式,学生以每小组6人左右的形式进行课程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自始至终在不断演变和拓展的进程中完成。

2.教学形式是实践的、互动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起在网络配置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平等、自由的进行学习内容的沟通、交流、探讨。教师在整个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充当引导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学会探讨,启发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3.评价方式是多元的。整个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针对每次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格用于学生自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课程的最后针对相应主题畅所欲言,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适当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出主题设计的内涵与作用。

二、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根据设定的主题教学目标,结合生活中网络组建运行实例的需求分析,创设具体项目应用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题中各项目运行原理及场合,是我在网络组建课程中实施主题教学模式的第一个步骤。

2.合理设计学案,引导主题预习过程。根据课程主题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生活中网络组建应用实例(如校园网的组建),教师合理设计学案,让学生对课程主题进行知识点的认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合作探讨。在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是整个主题教学过程的重要条件。

教师在本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指引学生结合生活应用实际提出主题中各知识点的困惑之处,进而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

3.主题项目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的主题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因势利导,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根据实训室实训设备的分布、各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进度的不同,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的同时,也为教学提供契机,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点拨、释疑。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资料收集、观点总结、小组间合作探讨、教师辅助答疑这一系列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的生动、具体,学习更容易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体验了合作探讨与交流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社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成果展示,多元评价。通过主题项目实施的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对本小组作品的介绍,使得学生可以一下子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以及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认识到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感受到自已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的提高以及不足之处,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同时避免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本课程的热爱。

通过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手段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对主题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目标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对主题设计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的培养有一个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对于本次主题教学过程中自我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积极,学习方法的掌握与使用是否合理,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荣誉感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评价、反思,也为下次的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于主题教学模式我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虽然在具体的网络组建课程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探究。

参考文献:

[1]黄映玲.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