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3 13:25: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原型范畴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原型范畴理论

篇(1)

【关键词】广告翻译;原型理论;家族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72-02

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经典范畴理论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论”,接着心理学家罗施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至此范畴理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与发展。原型范畴理论常被简称为原型理论,其哲学基础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最先的经典范畴理论仅仅是基于先验猜想而得出的,有很大的不足。原型理论对其做出了修改和完善。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人们理解意义实际上就是对源出语的认知理解。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视角来分析广告翻译,并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为广告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等值效应(金胜昔 2006)。

一、原型理论与范畴化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将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归纳在一起,并且采用同一种语言符号去加以记忆,这个认知的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被赋予的语言符号就被称之为范畴。认知语言学里所说的范畴不同于传统的范畴理论。我们通常认为的传统的范畴理论指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时期的经典范畴理论。该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近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发现经典范畴理论的缺陷后提出了家族相似论。

之后心理学家罗施在家族相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在每个范畴中,总有一个特征最明显的中心成员,当我们说到一个概念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那个中心成员即为这个范畴的原型。例如提到鸟,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麻雀或者喜鹊。而其他的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典型性程度都不太一样,就是说在相比之下某些成员更符合“鸟”的范畴,而另一些成员又较为不那么符合,因为成员之间具有鸟的特征多少不尽相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边缘成员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就不属于该范畴了,这说明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侧面还说明范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边界就好像数学中的“虚线”一样,随时都有成员进入或退出。此外,范畴还是一个连续体,就像色谱图那样连续不断(Ungerer & Schmid 1996)。

二、广告翻译的原型观

翻译毫无疑问是一个原型范畴(王仁强 章宜华 2004)。作为翻译的一种,广告翻译同样也具有原型范畴的几个特点,即经验性、规约性和动态性。

(一)经验性。广告翻译具有经验性。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观认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描写包含着客观的部分,同时还会提出一些更为丰富和自然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围绕着意义展开的。在翻译广告时译者要设身处地,把V告的受众放在首要位置。好的广告翻译能使受众群体在听完或阅读完广告词后将自己的经验与对商品在生活中的原型的认知相结合,在此基础之上产生购买的意愿。

例1 [原文]Don’t Dream It. Drive It.(捷豹汽车广告)

[译文]告别梦想,尽情驰骋。

英文广告词的创作者用了简洁的两句祈使句来告诉消费者拥有捷豹汽车不是梦想,捷豹汽车带给人们的是速度与激情。原文非常具有体验性,能够激起购买者购买的欲望。译者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用了同样的句式,告诉购买者要马上行动起来。仿佛就能看到自己驾驶捷豹汽车在尽情地驰骋。

(二)原型具有规约性。原型的规约性主要是体现在约定俗成性上。自然中的内在规律致使人类形成原型认识的概念结构和在此基础上的固定表达模式(王斌2016)。很多东西我们知道但是有时无法解释,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然后经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形成的特定的约定俗成的事物。约定俗成,就是有些约定的事,时间长了,被大家接受了,就成了风俗习惯。

(三)原型具有动态性。原型的动态特征可以理解成特定的社会语境对文本的 (不断)提炼,是精益求精的发展过程(李和庆 张树玲 2003)。原型和社会情景之间是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平衡,二者是在不断地磨合,磨合的过程中翻译文本的稳定性和所处的交际情景的特殊性需要同时考虑,不能顾此失彼。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各有特点,行文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广告翻译时,译者一定要把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体现出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特点,让二者保持动态的平衡。

三、依据原型理论为广告翻译提出的翻译策略

(一)原型对等。当广告语和译语的原型相同时,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对等翻译。采用原型对等的方法,这样就能够传达出源语的意义。

例3 [原文]The taste is great!(雀巢咖啡广告)

[译文]味道好极了!

雀巢咖啡这则广告的原文和译文显而易见原型是相同的,因此采用对等翻译的翻译计策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的语都给目的语者带去了同样的感受和效果,使得消费者产生了购买欲。

(二)弱化源语原型或者强化译语原型。当直译效果不理想时,译者应该抓住源语和目的语原型的特点,进行弹性的选择,或是尝试弱化源语原型又或者采取强化译语原型的策略,让原文和译文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意义和功能对等。

例4 [原文] 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s MasterCard.(万事达信用卡广告)

[译文]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

万事达信用卡这则广告的译文中突出了原文并没有直接提出的“情”这一内容,并且调整了一下语序和句式,使得万事达信用卡实用的特点跃然纸上。与金钱挂钩的信用卡广告在译文中却不失温情,符合了目的语人群的认知心理。

(三)原型替换。有时因为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会出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也就是说当广告源语中的原型完全不能被目的语使用者所理解时,译者只好用目的语文化中的另一原型来替换源语中的原型,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使得目的语人群凭借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广告,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和熟悉商品。

例5 [原文] The Forbidden Fragrance (香水广告)

[译文]:凡人禁用的香水

原文中的原型是《圣经》中的forbidden-fruit(禁果),对于西方人来说很有诱惑和吸引力。但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圣经》的人来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典故并不构成他们所认知的原型,如果直译为“禁用的香水”会让国人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对这款香水望而却步(颜萍 2015)。因此译者将其译为“凡人禁用的香水”,这样的译法就和中国人的文化背景贴切起来了。我们所谓的仙凡有别,在此时看来凡人禁用的香水只有“神仙”能用,在中国文化中又有谁不想成为长生不老而令人羡慕“神仙”呢?

四、结语

与传统文本相比,广告文本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它带有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经济社会人们体验认知的特点。本文仅是原型理论的视角去研究广告翻译,为广告翻译提出一定的翻译策略。这些研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和补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断更新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广告翻译活动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金胜昔,.从原型理论视角看广告英语的翻译[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30-32+52.

[2]李和庆,张树玲.原型c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09-12.

[3]王斌.Prototype:原型Vs.典型――认知范畴观对科技翻译及教学的作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2-15.

[4]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105-109.

[5]颜萍.认知原型理论视角下广告幽默的解读与翻译[J].韶关学院学报,2015,(09):86-89.

[6]Ungerer,F &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篇(2)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Theory)。是20世纪7。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在对经典范畴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原型是一种心理表征。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它具有范畴内大多数或者全部成员的多种属性。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当中的其他成员都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Resemblance)和部分共同特征。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范畴不是由一组客观充分必要条件定义的。而是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构建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可以无限延展;隶属于同一范畴内的各成员地位不相等。具有家族相似性。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

双及物构式

根据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她主要分析了动词一论元构式,认为基于动词的三种构式主要有:致使一移动构式(cause-motion)、致使一接受构式(cause-receive)和致使一结果构式(cause-result)。Goldberg认为构式本身具有意义,并且像词汇一样。也可能是多义的,其多个意义中,非中心成员在中心成员的基础上延伸出来,形成意义网络,因此构式的语义也具有从典型到非典型、从中心意义到边缘意义的变化,即构式也是一个原型范畴,

其中,双及物构式SV0102的中心意义为X Causes Y to Receive Z。即施事通过某种行为动作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传递之意。根据Goldberg的分析,该构式的原型意义应为:s是意愿性施事者;01是有生命体,且为意愿性受益者;02为具体事物;01应当领属02。如:She gavemeabook,为此类构式的原型用法。她“给”这一行为让我得到了“一本书”。表示给予行为类动词如:give,pass,hand,等可表达这一中心意义。但该构式也生成了许多其他非中心用法。如下文所示。

p及物构式的多义性

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有很多,自然也会引起双及物构式语义的变化,但是这些延伸的语义均可由原型范畴理论进行理解和解读,它们大都是从双及物构式“成功转移”这一中心义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段延伸而来。本文将“成功转移”引申而来的动作分为四类:

意图转移。第一类为创造类动词,如bake,make,build,cook,等,他们构成的双宾语构式并不一定表示客体成功传递到潜在的接受者。它们暗含意欲转移而不是真实转移:如ulV baked Tom a cake,,并未明确表示Tom得到了蛋糕。而只是表示ulV烤了一块蛋糕并打算送给丁om。第二类动词只是表示施事者有意图地使接受者接受受事。但是接受者并不一定会接受,这就是允许类动词如permit,allow等。如He allows us enough time,第三类进入双宾语构式的动词表示所示行为实现的条件暗示施事者使接受者接受受事,即接受者是否成功收到受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He promised his little girlsome candies if she carl get high scores1n the exam,。“promise”侧重的是可能将实现的承诺,类似的含有行为实现条件的给于类动词还有guarantee。owe等。第四类动词表示施事者通过行为使接受者在将来某个时间点来接受受事。如:Theoldman bequeathed au his money to hischildren。表示在此刻施事者并未把客体传递给接受者,而是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才使接受者接收。类似的动词还有leave,grant等。

隐喻转移。根据Goldberg的分析,在双宾语构式中句子的主语意愿性施事者。但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用法:如

Happlness gave me a lot Ofinsplratlon,

The noise gave George a headache,

The sauce gave the dish someflavour.

在这几种用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语施事者不一定是人(如一些无生命的物体、物质或抽象名词等);直接宾语02不一定是具体事物(如headache);间接宾语01不一定是有生命的(如thedish)这些转移具有隐喻性。都是从典型的给予类动作致使的成功转移引申而来,类似的隐喻用法比比皆是。

篇(3)

论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 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 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基本范畴,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 %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 (Ungerer&Schmid,1996 :43–45) 。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基本范畴,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 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恸哭 wail

大哭bawl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微笑 smile, beam

暗笑snicker憨笑 simper

耻笑flout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基本范畴,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4,66~88.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学研究,2006(3),8~9.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出版社, 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9~61.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 Psychology , 1975.

[9]Lakoff, G. Women , Fire ,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篇(4)

原型范畴理论 家族相似性 边缘成员

一、范畴化理论

范畴和范畴化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关注的论题。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脑利用符号系统将混杂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也是构建范畴的基础。简单来说,世界如此之大,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来有效认识世界呢?这就要对无穷的事物根据一定性状进行组合分类,这就是范畴化。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分类的认知过程叫做范畴化。从其历史发展来看,范畴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传统范畴理论

以Aristotle(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判断某事物是否属于某范畴,可以用充要条件界定。范畴的归属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它包含以下基本假设:范畴是由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的合取定义的;特征是二元的;范畴有着明显的边界;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

2.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范畴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家族当中的不同成员,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却不完全相同。

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同特征,不同成员依靠家族相似性彼此相联系,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同特征的成员就成为该范畴的典型和核心成员。故Rosch(罗施)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

认知语言学家对“原型”的解释有:指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罗施)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具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每一个类别,都有较为典型的成员,也有较为非典型的成员,典型的成员具有该一类别所有的属性,而非典型成员则仅具有部分属性”。这些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渐次重叠、连绵渐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连绵性”(continuum)。“连绵性与原型,其实是一物的两面”。由于承认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存在,而且“非原型”是以不同程度出现的,所有很多范畴的内部成员之间,呈现的形态是渐次重叠而渐进的,是呈连绵状态的。

3.原型范畴理论与语言学研究

虽然国内对于原型和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也有了不少成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应用到了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概念领域的范畴化原理具有普遍性,也适用于语言范畴。在语言的所有层面,包括所有的语言单位,都存在原型效应。范畴化不仅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语言学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范畴理论探讨对于当代的语言学研究无疑具有革命性影响。范畴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范畴化理论和范畴理论则是认知语言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结果,是人类概念范畴在语言上的反映,而概念范畴又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因素。人类之所以能够认知世界,语义范畴或概念范畴的相似性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语义范畴和概念范畴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外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相似性确保了事物在其自身发展中的渐变性、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这种渐变性、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确保了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种转瞬即逝无法把握的过程。Taylor认为语言学研究涉及范畴:“……一是语言学家为了描述他们的研究对象――语言,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其进行范畴划分,比如:句子被分为合乎语法的和不合乎语法的。”

从范畴化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传统范畴理论的批判、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本文将用原型理论对汉英句式变化作尝试性的解释。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英句式变化(举例)的解释

1.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中受英语影响句式的解释

几百年来,由于西学的东渐,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列句子为例:

(a1)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我对这个奖杯很熟悉。

(a2)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这个奖杯对我来说很熟悉。

(a3)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这个奖杯对我很熟悉。

(b1)(你)去也白去。(刘英凯《英语形和传统观照下的汉语意合传统》)

(b2)即使你去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c1)你能保持整洁我们就让你使用这个房间。

(c2)我们可以让你使用这个房间,如果你能保持整洁的话。

(d1)我觉得这医院不好。

(d2)我不觉得这次决定会遗憾。

(a1)、(a2)都是汉语的习惯表达法,都体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特征。(a2)体现了汉语句子“人称”为主的特点,(a3)体现了“主题突出”的特点。而在英文中,“物称”的句子比比皆是,如:“The city witnessed the outbreak of the armed up-rising.”(a3)是受英语“物称”为主的句子(The cup is familiar to me.)影响而来的句子。可以说,(a1)是受英语影响直译而来的句子,也体现了英语“物称”句式特点对汉语的影响和汉语对其接受力。

(b1)是汉语典型的“意合”的体现。没有任何显性连接词,读者却能意会得之。(b2)却是受英语影响,对“Even if you go there, there won’t be any result”公式化的翻译,而这种句式也渐渐为人所接受。对于显性连接手段从英语的借鉴使用,到了更进一步的程度就有了句(c2),即完全运用英语的语序,放弃了汉语“先因后果”、“先假设后结果”的逻辑表达习惯。

(d1)体现了汉语表达习惯,体现了汉语的委婉和东方人的委婉含蓄和不表露个性。根据距离相似性原则,当说话人与否定词距离越近,所表达的主观否定意思越强烈。正如经典例子,“She is displeased”表达的否定意思比“She is not pleased”强烈,也可从距离相似性上解释,“dis”已与“pleased”融为一个词,否定意义强,而“not pleased”是两个单词,距离相对远,否定意义较弱。所以汉语“我觉得……”表达了相对弱的否定意义,也突出了汉语的婉转和不表露过分强烈表露个人主观意见的特点,与英语的表达“Idon’t think…”比较,则体现了西方“重个体,重竞争,好争斗”等特点。(d2)则是受到英语影响后的表达方式。

由以上例析,可以将汉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特点概括为:(+人称+主题突出+意合+委婉+……)。这不是对汉语句式特点穷尽的概括,但当把汉语句式看作一个范畴时,具有(+人称+主题突出+意合+委婉+……)等特征或其中之一特征的成员都可看作是其句式中的成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绵体,都具有其中的某一个或一些特征。所以当新的句式(a3)、(b2)、(c2)、(d2)进入句式时,它们都可看作是这个范畴内的边缘成员,句(a1)、(b1)、(c1)、(d1)都可看作是汉语句式中的原型,原型和边缘成员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绵体,都属于汉语句式这个范畴。

2.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中受汉语影响句式(举例)的解释

Cultural adoption is a two-way road.(文化采借是个双行道。)(刘英凯,1994:68)英语受到汉语的影响也俯拾皆是,现举例如下:

(e)―Would you like to go dancing tonight?

―It all depends.

―You mean with who?

(f) Professor Smith allowed Helen and I to do a make-up.(俞杰《英语的变异》)

(g)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h)He told me to go buy some fruit for him.

对于例句(e),这里引用刘英凯(1994:68)的话:whom代替who,显性的宾语连接手段就只能靠人意会得之,这显然是西方形合特点就范于意合特征的适例。这显然也适用于例句(f)中的I作宾格的情况。

对于例句(g),何善芬指出,“随着英语的发展变化,前置定语的范围正在扩大,以长串的名词短语和短语复合词作前置定语的现象日趋普遍,其特点有向汉语接近的势头。”这也是英语末端重心现象向汉语句首重心倾斜的一个例子。

例句(h),“go buy”动词没有连词连接而连用。现代汉语句法特点之一是动词连用,故汉语动词的使用频率远比英语动词高。这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因为汉语重意合,所以,句子常常以语义、语序为连接手段,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像竹竿一样层层铺开,表现出典型的“竹式”结构。而英语则属“树状”句法形态,其句子往往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规定句界(同上)。“Go and buy”的表达方式则是典型的英语表达方式,严格地用连词“and”规范了句式组合程式,“go buy”则是英语受汉语“竹式”结构影响而来的结构。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同样做出一个不完整的英语句型特征概括(+形合+末端重心+……),并将具有这些特征或特征之一的成员作为英语句式中的原型,而受汉语句型的影响而来的句式则视为其边缘成员。

三、汉英句式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思维认知的变化和发展

一种语言当中范畴的总体规模总是随着认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当初的原型中分化出来的枝,而到今天这些枝反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初的原型核心却隐退或消失了。这里可以把原型理解为汉英语言中原有的句式,而枝则为受到影响后进入使用的新句型。可见,这些句型的地位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其边缘成员的地位不是恒常不变的,而可能随着人们的认知、使用和社会的变迁,而“占据主导地位”,即变为范畴中的原型。

范畴的变化跟相关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如:用了“丝事通”一词进入“翻译”范畴为例对此做了说明:“丝事通”起源于1840年前后中英两国丝绸贸易的发展,语言沟通就最先发轫于丝绸贸易领域,所以就被用来称“英语翻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汉英句式的变化也可反映当今社会文化的交流及东西思维方式的交融。毋庸置疑,当今地球村的世界背景为各国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所有文化都“献出它的一份,而且每一方都成为一个新文明的实体”。而在此背景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交融也可窥见一斑。如:“意合”和“形合”语言形式的相互渗透,也可从侧面反映了语言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是这样,世界文化才得以交流、融化,互相借鉴。

四、原型范畴化理论尚未充分解决的问题

原型范畴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已被证明在解释词汇语义,尤其是词汇和句式(construction)的多义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如Coleman和Kay关于动词lie的语义研究,Taylor关于climb和over以及及物句式的语义问题的研究,Lakoff关于over和there-construction的多义性研究,Goldberg关于句式与论元结构的关系的研究。这些那是共时层面上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历时层面。Geeraerts指出,对语义结构的历时考察同样能证明语义结构的原则特征。这意味着,要完整地说明原型范畴化理论的意义与理论优势,共时和历时的研究应该并重。

另外,原型理论在描写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对语义内容、语义与形态句法特征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还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精细描写。由于原型理论主要是说明各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更多的还是静态描写,因此,动态研究还需大力加强,这样才能充分解释语言创新和功能多义性问题。功能多义性一直是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它指一个词汇项在不同的话语或语篇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语法与语用功能,它表现出语言实体的语法功能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具有动态差异。非范畴化理论主要关注语法功能多义性,它又可区分为基本定型的和临时的两种。语法化研究主要关注已经基本定型的(如动词获得连词或介词功能),而对临时的则很少涉猎。

五、总结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语言学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该理论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不足方面,如范畴的边界较模糊,难以确定,在范畴过程中受主观性和文化语境的影响,有些范畴的原型难以确定等,但它的确为语义范畴及人类认知语言学提供了可行性的解释。目前运用该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上的问题的学者有很多,但对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进一步高效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就本文而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英句式的相互影响、变化可以折射出社会变迁和人思维认知的变化和发展,这也体现了原型范畴理论对其的解释力――反映出句式变化背后更深层的认知因素。

参考文献:

[1].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6]刘英凯.英语形和传统观照下的汉语意和传统[J].深圳大学学报,1994,(4).

[7]马光.英汉翻译技巧百问百练[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8]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9]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0]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专四;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26-03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石。对于以培养实用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而言,更需要通过高效的词汇教学保证学生的专四通过率,使之拥有日后就业的敲门砖。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内涵

原型范畴理论(Theory of Prototype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对于范畴的认识,后来由Rosch,Labov等人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引用Mervis和Rosch的一句话:“把两个或更多具有明显差异的实体当成同类来对待,这就产生了范畴。”[1]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但这些信息并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人们在千差万别的事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对事物进行分类(classification),这就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程。[2]

二、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专四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是指引学生在解释一新词语时,将属于同一范畴的某个词视为原型,并在对原型中心词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联系,把握同类范畴中的其它成员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加强基本层次词汇教学以夯实学生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范畴化理论能为语言负载的意义提供合理的解释。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研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集中关注了范畴的内部结构。同一范畴的词汇通常存在三个等级:上位层次(superordinate level),基本层次(basic level),下位层次(subordinate level)。[3]其中,基本层次是同一范畴词汇的典型代表,被视作原型。[4]于是,原型范畴理论提倡对词汇的习得应从其基本义项入手,然后逐渐向其它的义项、变体过渡,“以点带面”地进行词汇教学。专四中不少真题的各选项为来自同一词根但包含不同变体的词,例如:

On the road motorists should be aware of cyclists and be towards them.(2008,第67题)A.considerable B.considering C.considerate D.considered

The scientists have made an study of the viruses that cause the disease.(2009,第73题)A.exhausted B.exhausting C.exhaustive D.exhaustion

下图以2009年第73题中考察过的“exhaust”一词为原型,解析了常见的后缀用法及其构成的下位层次词语的含义。

范畴的基本层次通常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心理认识上的易辨性;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对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些特点,帮学生建立一个以基本范畴词汇为轴心,辅之上义层次和下义层次的表达,使其构成彼此相互联系、脉络清晰、层次鲜明的词汇网状结构。这一方式对于动词词组的教学尤为适用,如:

The director tried to get the actors to to the next scene by hand signals.(2005,第69题))A.move on B.move off C.move out D.move along

在讲解包含同一动词的不同动词词组时,首先要帮学生理清英语中介词的含义,因为这类词组题考察的并不是学生对动词的把握,而是对介词逻辑含义的理解。本题选项中的四个介词(on,off,out,along)的原型基本含义分别为:“向上、向前”,“脱离、掉落”,“向外、超出”,“沿着、顺着”,根据它们的基本含义,不难推出它们搭配在move一词之后构成的词组意思依次为:“向前、继续”,“离开”,“移出”,“沿着…进行移动”,于是不难发现,只有A选项move on最贴近题干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

有研究表明,掌握了1000个基本词汇,就能理解规范文字85%的内容;学会2000个基本词汇,就能理解规范文字89%左右的内容;学会3000个基本词汇,就能理解93%的内容。[5]可见重视词汇的原型义和掌握基本词汇多层含义的重要性。

2.重视一词多义及各义项间的联系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polysemy)十分普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多义词的词义范畴特征是它存在一个核心意义(core sense),也称原型意义(prototypical sense),使得不同、但往往相联系的义项系附在同一个词汇上。如time一词的原型意义是“时间”,从这个原型可引申出的含义有“时候”、“时光”、“机会”、“时代”、“次数”,还可以做动词,从其对应的名词“次数”这一义项拓展为“乘以”的意思。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time一词包括不同词性的几个义项都是围绕着它的原型义项向外延伸和拓展而来的。这表明了多义词中的语义链的存在,即多个意义间彼此不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意义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一词多义及各义项间的联系,进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提高他们运用发散思维对理解英语词汇的能力。

3.努力创设隐喻认知的语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

词汇学习中的隐喻是指用指代某物的词或词组来指代另一物,从而暗示二者之间的关联。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参照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识、思维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语言中的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进行的。[6]因此,可以说语言的隐喻性为词汇学习提供了理论前提,创设隐喻认知的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英语语言中,人的身体部位、颜色、常见动物名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词汇蕴含的隐喻意义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hand为例,由于意义和职能的相似性,这个词通常会被喻指“帮手”、“帮助”、“手艺”、“方面”、“传递”、“交给”、“支持”等,该词在专四真题不同题型中出现过:

(1)The only real solution appears to be to hand over the night shift to those permanent night workers.(2004,完形)

(2)I wandered through the front room,the dining room,the parlour,hand on the wall for balance....,what on the other hand I would leave behind.Robbers would take the obvious things―the silver teapot that was my grandmother's,perhaps the hand-painted china.(2004,阅读,Text C)

(3)It is necessary that he has to hand in the assignment without delay.(2010,语法与词汇,第60题)

(4)When did the bank employee hand himself in?(2012,听力,第28题)

在这几例中,只有例2的头尾两个“hand”表示的是其基本意“手”,其余的均需在不同语境下进行隐喻或转喻意思的理解。“on the other hand”中“hand”理解为“方面”;“hand over”表示“移交,交出”;“hand in”意为“上交,呈送”;“hand oneself in”意思则是“投案自首”。

三、运用原型范畴理论的实验研究

以武汉大学珞珈学院2009级、2010级英语专业的全体学生为教学实验研究对象,将2009级作为对照组,2010级作为实验组。在入校之初,2009级学生高考的平均分为94.25分,2010级为93.87分,成绩接近,具有可比性。对2010级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的各门专业课上综合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进行词汇教学,运用的具体策略包括:记忆策略、练习策略、阅读策略、构词法策略、搭配策略、上下文策略、打包归类策略、口头表达策略、写作运用策略,等等,对实验班重视基本范畴词和基本词汇的讲解、多义词的讲解、培养学生对转喻和隐喻的认识。取得如下结果:

数据显示,2010级学生首次专四平均分比2009级高出2.06分,通过率增长近10%;无论是与全国普通高校还是同类院校的平均分、通过率相比,2010级学生的成绩都比2009级取得了明显进步:在全国和同类院校一次性通过率相比去年均略微下降的情况下,2010级却比2009级的通过率大幅提升。这一结果足以证明运用原型范畴化理论进行专四词汇教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具备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Brown,Cecil H.“A Survey of Category Types in Natural Language”in Savas L.Tsohatzidis(ed).Meanings and Prototypes:Studies i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London:Routledge,1990.

[2]孙亚.语用与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Crystal,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R].CUP,1987.

[4]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Group Ltd,1983.

篇(6)

【关键词】原型范畴 一词多义 词汇教学

一、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脑利用符号系统将纷繁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是人类将现实生活中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归类的过程,进而形成概念,构建范畴。“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范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的基础,也是人类思考的基本方式。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

二、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Aristotle经典范畴学说的批判基础上产生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具有明确的界限;同一范畴内各成员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范畴的特征是具备必要性和充分性的。而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一概念,论述了范畴边缘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Rosch(1975)强调了范畴内存在的“原型”。他指出:原型是一个范畴内的最典型代表,原型的意义是该范畴的核心意义,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Reed认为原型是某一范畴的综合特征和高度概括。因此,现代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认为,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存在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地位不平等,处在中心位置最能代表该范畴的成员便是此范畴的原型,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的探究

1.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是词义的扩展,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归类的结果。一个词的各项意义形成了一个语义范畴,其中各义项的地位均不同,且总是存在一个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原型义项是最容易被识记的,其他词义均由这个义项衍伸而得来。词的义项变化有以下三种:辐射型、连锁型和综合型。辐射型是指从原型义项向四周扩大,各派生义项间相对独立;连锁型是一种链式扩展,从原型义项派生出第二义项,第二义项派生出第三义项,以此类推。综合型是综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交叉扩展模式。

2.原型范畴在一词多义现象中的运用。以原型范畴为指导,通过实例来分析原型范畴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的作用。

例1:foot,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作为名词有14个义项,以下列举八种含义:1. the part of the leg of a human being below the ankle joint; 2. the lower part of anything; 3. Lowest support of a structure; 4. travel by walking; 5. a group of 2 or 3 syllables forming the basic unit of poetic rhythm; 6. a linear unit of length equal to 12 inches or a third of a yard; 7. pay for something; 8. any of various organs of locomotion or attachment in invertebrates.

图1反映了辐射型的一词多义模式,核心意义是 “the part of the leg of a human being below the ankle joint”。而其他的义项都是以这个义项为基础而产生的,从而形成了foot的词义范畴。(如图1)

图1

另外,从原型义项出发辐射扩散的边缘义项与中心义项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离原型义项近的联系更紧密,义项的相似性更高,反之则相似性更低。3义项“地基”与原型“脚”的意义联系紧密,而6义项“英寸”则与原型义项相关性不大。

例2:gap,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作为名词有6个义项:1. an open or empty space in or between things; 2. a conspicuous disparity or difference as between two figures; 3. a narrow opening; 4. a pass between mountain peaks; 5. a difference between two opinions or two situations; 6. an act of delaying or interrupting the continuity。

图2反映了连锁型一词多义模式。单词gap的原型义项是1,其他的义项是逐步在前一个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后的6义项从表面上来看已与原型义项没有必然联系了。另外,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使用,很多词汇的连锁义项与原型义项的联系逐渐模糊,甚至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我们也能通过原型范畴概念来追溯单词的原型义项。

图2

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析一词多义现象,让我们清晰看到词义的扩展以及各义项间的关系。这对多义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四、启示

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单个义项的讲解会加重学生的记忆理解负担,利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的词汇教学有着重大作用。

1.重视基础词汇的学习。基础词汇是一个语言系统中最常用的词汇,具备词形简单、构词能力强等特征,是一个语言词汇的核心部分。已有研究表明,掌握英语常用词汇5000个就能理解普通文本的95%。因此,教师应重点讲解使用频率高的基础词汇,扩大词汇量,建立常用心理词库,帮助学生迅速激活词汇网络。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建立词汇表,侧重用单词的原型义项进行释义,在学生掌握了典型意义的基础上再介绍词汇的边缘义项。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更加系统地学习词汇。

2.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一词多义是在一个原型义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辐射或连锁而形成的词义范畴,范畴内的各义项都有关联性。在讲解旧词新意的时候,可教导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义项,进而推导出新的义项。比如gap的原型意义是裂口,从这个意义引申出generation gap“代沟”的意义。从原型意义出发,让学生理解多个义项间的深层联系,培养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掌握一词多义。

原型范畴理论有效地指导和帮助语言学习者探寻词汇的认知规律,教师通过对原型意义的讲解,帮助学生运用隐喻思维推导词汇的边缘词义,提高了一词多义词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婕.原型范畴化理论视野下一词多义教学研究[J].社科纵横.2013(6).

[2]Ungere,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彭媛.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J].孝感学院学报.2005(4).

篇(7)

关键词:情态助动词;原型范畴理论;英语;动词多义性

中图分类号:F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07-03

一、前言

在英语中,情态助动词被认为是情态意义的主要载体,在各种文体及口语中使用频率极高。情态助动词所表示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情态助动词意义具有模糊性和兼容性,很难把握清楚。人的情感的多样性决定了情态助动词意义的多样性,在语言学界,对于情态意义种类的划分从来就没有一致过,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观点出发,用各自的方法来切分情态意义,同时冠以各种名称。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并借助于意象图式中的作用力图式来分析英语中同一情态助动词的各种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

二、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是一个用途很广的术语。狭义上讲,范畴是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人通过语言给事物、现象归类、命名,这种过程叫做范畴化。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前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仅是基于先验的猜想,而不是经验研究的结果。经典范畴理论认为,同一个范畴内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范畴内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

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游戏game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指出了经典范畴理论的缺陷。此后Berlin & Kay(1969)、Rosch & Mervis(1976)通过颜色感知、范畴归类等心理语言学实验提出和完善了原型范畴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家目前对“原型”主要有三种解释:(1)范畴内典型代表;(2)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3)原型是范畴中的典型事例,图式是一种抽象的特性。

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有:(1)范畴不能以一套充分而且必要的特征来界定,它是建立在“相似性网络”和“属性”(attribute)之上的。属性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所说的特征(feature),它是事物特征在人们心理中的体现,是认知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属性具有主观性、多值性和差异性。(2)范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模糊的。(3)范畴内所有成员地位是不相等的,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但是具有家族相似性。(4)范畴呈放射状结构,原型处于范畴的核心位置,它强调完整性和综合性。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范畴内可能不止一个原型,但是这些原型通过家族相似性相互连接。

另外,正是因为范畴的成员有中心与边缘之分、范畴的特征有重要与非重要之别,于是,便有范畴的等级划分。基本等级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体现为具有最大的家属相似性,基本范畴具有明显的原型成员。基本等级范畴具有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心理认识上的易辨性、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相关线索的有效性、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可见,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最有力的工具。除了基本范畴外,范畴等级还有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

经过众多学者的发展和完善,原型范畴理论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分析语言各层次的问题,并取得了成功。下面我们就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证明情态助动词的意义范畴是符合原型范畴理论的。

三、英语情态助动词意义的认知范畴分析

1.什么是情态助动词意义

从语义的角度看,情态助动词往往专门用来表达某些言语行为,例如,提出劝告、建议等。英语中大多数情态助动词是多义的,也就是说,大多数情态助动词可以表达多种言语行为,如must既可以表示命令,还可以表示建议、推测等其他言语行为。传统的研究方法习惯于把同一情态助动词的不同意义割裂开来研究,这样就抹杀了各意义之间的深层联系,不利于情态助动词的研究和教学。

另外,我们通常区分情态动词的“义务的”用法(deontic use)和“认识的”用法(epistemic use),前者主要关于允许、义务和禁止,后者是关于知识和信仰,包括可能性和确定性的情态动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前者属于社会物质域意义,后者属于逻辑认知域意义,也就是说,情态助动词的这两方面的意义是属于不同的认知域的。

2.作用力图式

Talmy最早用“力量―动态意象图式(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ics)”来解释情态助动词意义,后来Sweetster、Saeed也运用作用力图式分析了情态助动词意义,Langacker也提出用“力”的概念来分析情态助动词的意义,还有很多其他语言学家用别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情态助动词的意义。不过,他们较多地分析了用何种模式去理解情态助动词的情态意义,而未注重解释同一情态助动词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大多数语言学家都主张用作用力图式来理解情态助动词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作用力图式的相关内容。

意象图式是人类在对事物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构建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的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中形成的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人类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意象图式通过转喻、换喻机制的扩展和转换,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认知语言学家总结出多种意象图式,如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等等。本文中只涉及作用力图式,所以下面只简单介绍此图式。

作用力图式是Talmy根据力学原理提出的一种建构语言概念系统的基本意象图式。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相互的机械作用,即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由静态到动态,或处于平衡状态。语言是客观世界的一面镜子,所以语言结构也应该包含一种力学结构,譬如,当静态结构与动态词汇相互作用时,静态结构蕴涵一种动态结构。概念结构在映射中也显示出相同的原理。作用力图式可以分为三种:

(1)推动力图式(Schema of Compulsion):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会沿着外力的方向移动;

(2)阻碍物图式(Schema of Blockage):如果外力碰到障碍,外力会有不同的反应,或反弹变向,或推动障碍物继续前行或绕过障碍物;

(3)障碍移除图式(Schema of Removal of Restraint):障碍物被(另外因素)移除后,作用力得以继续沿原方向前行。

3.情态助动词must意义分析

本文以情态助动词must为例,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借助于意象图式中的作用力图式(Force schemas)理论来分析其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4)中,对must作为情态助动词的意义解释有:(1)used to say that something is necessary or very important ( sometimes involving a rule or law ) (表示必要或很重要)必须。(2)used to say that something is likely or logical (表示很可能或符合逻辑)一定。(3)used to recommend that somebody does something because you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提出建议)应该,得。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情态助动词must可实现以下几种主要言语行为:“命令(Order)”行为、“推测(Assumption)”行为、“较强硬的建议(Advice)”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有时要依赖于语境才能对must的意义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文不涉及具体语境,只对其意义做出简单的规定。另外,对照情态意义的“义务的”和“认识的”定义,must的“命令”意义属于义务的用法,“推测”意义属于认识的用法,至于“较强硬的建议”意义介于两者之间,有语言学家称之为“动力情态中性类”。

根据认知语言学对“原型”的解释,情态助动词must的原型意义应该是上面的第一层意义“命令”。这一意义是人们首先认知的原型义项,处于整个意义范畴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如果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用must造句的话,大多数人所造句中的must意义会是“命令”。

确定了原型意义,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借助于以上的作用力图式来分析下面的句子:

(1)You must do it right now. (The teacher said to a student.)

你必须立刻做。(老师对学生说)

(2)He must have been home last night.

他昨天晚上一定在家。

(3)You simply must read this book.

这本书你可一定要看一看。

以上三句话中的must所实现的言语行为分别为:命令、推测和建议。对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推动力图式”来解释。推动力――老师对学生的权威,迫使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句(2)也可以用推动力图式来解释,不过此时的推动力是说话者所掌握的“他昨天晚上在家”的证据(evidence),这些证据迫使说话者做出这样的他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判断。句(3)中must的情态意义介于句(1)和句(2)之间,我们也可以运用推动力图式来理解,此时的推动力可能是来自于“这本书太好了”这一客观事实(相当于上面所说的evidence),也可能来自于说话者的权威(如老师给学生推荐要看的书),更有可能的是来自于以上两种推动力之和。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推动力力量没有以上两句话所体现出来的推动力量大,还有,这里并不关心听话者是否去执行这种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见,对must的不同情态意义都可以用同样的意象图式来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本来用“作用力图式”来理解社会物质域,后来经过隐喻、转喻机制的作用来理解逻辑认知域。很显然,认识情态义和义务情态义之间必然有联系,认识情态义是在隐喻、转喻机制作用下由义务情态义映射而来的。处于中间状态的情态意义的存在更加说明了认识情态义和义务情态义之间不是割裂的,他们是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的。也就是说,情态助动词must的各个不同意义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它们形成一个符合原型范畴理论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基本等级范畴的义项“命令”意义范畴和其他两个子范畴义项也是符合原型范畴理论的意义范畴。下面以义项“命令”范畴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此问题。

请先看例句(4):

(4)You must do as you are told, or you get fired.

你必须按照吩咐去做,否则就要被解雇的。

很显然,这里must的意义是原型义项“命令”。结合此例,我们可以看出义项“命令”的主要典型意义成分包括:(1)说话者发出命令;(2)接受命令者是第二人称;(3)说话者命令做某事;(4)接受命令者是人,等等。如果某一语境中的must能够包括所有上述意义成分,那么,此时must的意义就是义项“命令”这一基本等级范畴的原型。如果某一语境中表示“命令”意义的must不能包括上述所有意义成分,那么,此义项就是在原型义项基础上产生的非原型义项,例如:

(5)We must not forget to buy the cups.

我们不能忘记买茶杯。

(6)Candidates must answer all questions.

候选人必须回答所有的问题。

(7)The meat must be reserved in the refrigerator.

肉必须储存在冰箱中。

此处假设以上各句中must的基本意义都是“命令”,不再提供具体的语境说明。句(5)中must显然没有完全符合以上所说的意义成分(2),句(6)的意义成分更加模糊,句(7)中所包含的意义成分更少。虽然以上4句话的must都是“命令”意义,但是所包含的意义成分不一样,从句(4)到句(7)命令的语气越来越弱。我们来看句(7),尽管提出来的事情必须完成,但是与其说是说话者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倒不如说是用比较强硬的口吻提出一个建议,即告诉听话者在特定的情况下该做什么。这实际上就是must的另一个义项“较强硬的advice建议”。这正好说明“命令”这一基本层次范畴与must意义范畴的子范畴义项“建议”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它们通过家族相似性相联系。刚好又一次印证了原型范畴理论的正确性,即范畴内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性和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类型的作用力图式来理解其他情态助动词意义,例如,用“作用力图式”来理解may在句(8)中的情态意义。

(8)You may go.

你可以走了。

这里,听话者不受任何事情、任何人阻碍,不受任何权威限制,可以实施“走”这一行为,这正好可以用“障碍移除图式”来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