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20:54: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职业道德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1
1、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目前来说,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大都是以学校领导的意见为主。其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再加上在评价过程中,学校的领导未必全部了解教师的所有情况,在评价时客观性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很多时候甚至会带上主观的臆测和想象,所以即使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看似很完善,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盲点。同时,由于整个评价过程中并没有监督和反馈的机制,所以教师即使是作为评价的主体也无法对评价的客观性起到推动作用。这样一来,当代教师在职业道德评价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大,评价实际意义不大。不仅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没有起到提高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作用。而且在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中,所评价的多是抽象内容,没有对教师的思想动态,工作内容,任务细节等进行量化。这样一来,评价的结果其参考意义并不大,甚至是“说了等于没f”
、“千人一面”的评价。
2、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分析
2.1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主体
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教师对自我的评价也占了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自我评价往往被忽略和漠视。自评基本上只是走一个过场,这样一来根本就忽视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让教师在职业道德评价中处于消极接受和被动理解的状态。作为评价的主体,一方面教师的自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层的评价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与学校甚至会形成矛盾,直接影响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而自教育部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后,在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工作中,就强调了应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机制。在自评前提下,学校的领导层,教师的同事,家长和学生再来对教师进行评价。这一方面反映出了教师评价中对教师本身的尊重。另一方面,以自评为主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也代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完善和优化。
2.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本质
教育行业不同于其它任何行业,特别是道德教育这方面。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都没有上去,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教化,只有充分地尊重每一个道德主体,激发每一个主体的主动能动性,才能让这些个体不断去反思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进而达到提升道德教育水平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正是基于此。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本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接受者,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直接影响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中来,不仅体现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真实性,同时学生的评价也更具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本质就是以评价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水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点
在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重点在于结合教师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学校领导的评价和教师同行间的互评。其中,教师的同事,是学校中学生以外接触教师最多的人群。而且由于职业的相关性,教师间的互评往往更为专业和切中要害。当然,学校领导的评价在于更高层面上的全局性总结。从这里可以知道,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重点在于多元化评价,从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去评价,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各个人群处收集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权重调整来有效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情况,让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更为客观地明白自身调整的方向。
2.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完善
相比于我国现在的教育职业道德评价来说,整个评价的体制在完整性和动态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评价上,过于重视功利性,过于重视评价的结果,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自身的价值观指导作用。一味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自身的选拔作用,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本质。过于重视结果的思想直接造成了当下教师职业道德只关心结果,不关心提升的现状。只重视评价结果,缺少后续的改进和帮扶内容,只重视评价的内容,而不重视造成评价的各类原因。这样一来,不仅可能直接扭曲了教师道德评价的原意,甚至可以会造成教师对职业道德评价的反感和抵触心理。
要做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完善,一方面要意识到,评价的目的并不是一个“盖棺定论”,并不是对教师生涯的“定性”。只是阶段性地了解和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让评价结果成为教师了解自身,反思自身的依据,进而让教师找到努力的方向,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持续性。一次评价结果并不代表整个评价完成,学校在评价结果出来后,后期的工作必须跟上。要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针对性制订管理和帮扶措施,提出改进,反馈反思,帮助教师纠正其行为。当然,在反馈反思的过程中,学校作为反馈的主体,应秉持客观公正,不带情绪和主观思维,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本质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应把握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主动能动性。强调教师主体的自评地位,强调教师主体在自评过程中的反思和完善过程。同时,不要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作为一个评价标准,而只能作为一个完善的依据。根据教师在职业道德评价中得到的反馈,让教师明白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了解自己努力和完善的方向,让教师在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有更好地去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意识到,职业道德评价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目的,其根本意义在于让教师自省,自察,自我提升,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晓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及问题思考――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政策设计和文本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12(01)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一言一行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依赖、信任与威信,完成教育育人的任务。1.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对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育人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他教与自教。所谓的他教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言行、生活习惯等潜移默化形成。而自教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完善自我道德情操,实现自我升华。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学生,其自身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同时还应该具有前瞻性,能够准确的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式,能够为学生揭示更多的科学现象,提升学生的兴趣。2.为人师表。教育是社会中重要的行业,是构成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国家公民,不仅需要遵守公民的基本规则,同时更需要做到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不仅是教育职业赋予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是一种十分关键的育人手段,教育功能显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将自身作为学生的模范,言传身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应该将为人师表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通过优秀的师德感染学生。3.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迫切需求,同时创造力亦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最主要的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是国家不断发展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作为社会重要的职业,教书育人亦是一件创造性过程,新时代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提升自我创造能力。当然,教师必须严于律己、科学严谨、勇敢创新,在本科学领域中不断专研,开拓创新。
二、当今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新世纪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向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吸收前辈的经验,发挥前者为其奠定的教育基础;同时,还应该向学生学习,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掌握学生发展中的真实需要,以便及时的更改教学理念,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等。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与考核,提升教师从业标准等。教师自身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不断增多、教育手段也更加多元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才能适应学生成才的需求。同时,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提供生长的土壤,在求知的道路中不断成长。2.通过教育实践检验自我职业道德。实践是真理验证的唯一标准,在教育领域中亦是如此。教师通过师范专业进修,以及在自身不断学习中学到各种职业道德技能,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习惯性思维。同时,通过教育实践,教师能够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检验,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中存在的缺陷,以便于不断的完善自我品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的检验,然后不断的完善。通过反复的磨练,帮助教师塑造更加良好的职业品质,让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发挥模范作用。3.教师必须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教师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教育规范文件,通过师德规范,对自我言行进行及时、定期的反省,并勇于纠正自身不符合师德规范的行为,保证自身思想、行为都能够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发挥教师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推广与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包含了人格、思想、原则、行为规范等多种方面的内容,在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也需要不断反省自我,加强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检验,促进自我职业道德提升,满足师德规范要求。
作者:朱秋 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许静.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99-100.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修养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young teachers occupation moral statu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study of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occupation moral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eachers'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youth,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professional ethics; ways and methods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成长和成才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囿于“言传”,还必须要有更高层次“身教”。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道德观。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快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配置师资资源,高校也扩大了青年教师人才的引进,使得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不少学者从各维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建设策略。
1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状况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与职业理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道义上对教师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进行了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等八个要素,各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应以宏观的视野看待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求知的自由,坚持以学生为本位来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青年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通过自身学习来开拓眼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1]
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新,思想活跃,富有激情与热情,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竞争意识较强,敢于创新。然而,由于缺少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阅历、从业经历及挫折磨砺,不少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比较模糊,政治鉴别能力与是非甄别能力不强,因而职业认同感低,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刻,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轻视理论学习,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探索精神,具有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2]由于青年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相仿,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容易,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不过,由于青年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导致教师人格难以得到有效养成。从高校视阈来看,高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建设,“一刀切”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求,缺少层次化,不符合道德建设规律。[3]同时,高校所制订的师德标准过高,过于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青年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求可行性不强。此外,职业道德建设内容比较空洞,与教学实践性联系不强,缺乏实践性和应用价值。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过于看重教学、科研成果,对于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关注较少。[4]
2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欠缺原因分析
2.1 外部原因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快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加广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大大缩短。网络上一些消极负面东西的传播,不可避免地会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出现了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义等消极思想,导致道德滑坡、职业行为失范等问题经常可见,这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其职业道德也面临严重的冲击。[6]高校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和产生、发展的平台,而青年教师又站在前沿,东西方文化碰撞、多元文化交锋,都会影响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些意志薄弱和分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青年教师,容易产生盲目崇拜西方生活、重视物质享受与金钱利益,从而丧失了价值判断能力,迷失了自我,甚至沦为阶下囚。2010年,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从政策和制度方面,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一些高校也据此制定了本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然而,从实践来看,还存在贯彻落实不到位,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2 内部原因
一是高校管理层过于重视教学和科研,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历来都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拔尖人才培养非常重视,而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则很少重点关注,在职业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不足。二是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师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缺少系统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高校青年教师在践行教书育人职能行为时,也没有明确的师德标准可参考。三是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偏弱,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片面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对于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很少关注,也没有专门负责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即使有的高校开展了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方法陈旧,缺少针对性,没有做到以青年教师为本,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高校人事分配、薪酬管理等制度与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不配套,未将职业道德建设与薪酬、绩效等挂钩,缺少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
2.3 自身原因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类专I,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未接受系统的专业教师教育培训,而且,很多都是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从“学生”到“教师”转变太快,缺少实践环节,导致青年教师难以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自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引起重视。青年教师自身素质良莠不齐,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缺少明确的信仰,无法有效抵制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在出现思想困惑和矛盾的时候,往往习惯自己解决,甚至导致思想偏颇、钻牛角尖。高校青年教师接受的文化教育比较先进,思想也比较激进,强调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张扬,而且受时代影响,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社会责任义务认知与担当能力不强。
3 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修养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
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将直接关系到群体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与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则必须要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准则,贯彻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只有提高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此外,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修养,还要采取多元策略,来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基于职业道德而产生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拥有职业道德情感的教师,才能做到爱校爱教爱生,并从情感上接纳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与教育教学、学校、学生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做到以恭敬之心爱岗敬业,为教育之优乐而优乐,恪尽职守、严纪律人。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培养的结果,就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
3.2 青年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并依法执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人性化、社会化和法制化日益明显。高校青年教师应加强对教育法规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切实做到依法执教。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加强违规行为的自我辨识,从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高校青年教师应加强自我道德建设的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树立高尚的职业目标和人文目标,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德才兼备、谦逊幽默、自然文明,从而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感化。
3.3 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与职业道德信念一样,都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职业道德意志就是教师在从教中坚持师德素质培养的信念。如果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坚定,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或者在面对各种诱惑与不良影响的时候,都能自觉地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职业道德意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特别重视。如果缺少了职业道德意志,那么即使有了道德行为,那也将是无根之木。职业道德信念体现了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信任和坚持程度,是教师个体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合金”,也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保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修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顺利达成,青年教师就得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只要在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坚定道德信仰。投身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根本途径,并且还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准则。所以,作为新一代青年教师,只有真正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融入职业道德,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日报,2011-04-24.
[2] 楚颖惠,刘京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3] 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2010.
[4] 赵国付,张亚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6).
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
二、活动主题: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活动时间:五月——八月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在全校教师中掀起读书地热潮,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2、通过活动,认真自查,反思提高,推出师德典型,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地行为。
五、学习内容: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生观。
2、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目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教师争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德艺双馨的合格教师。
4、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5、认真学习全区优秀教师事迹《红烛颂》,结合实际宣传学习本校师德典型,提高学习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五月份
1、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动员会。
2、制定学校师德师风活动方案。
3、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并做好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写好体会(2篇)。
4、办一期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专栏。
第二阶段:六月——七月
1、围绕“六学六查”,进行自查自纠。并写好自查报告。
2、开展社会评教活动。
第三阶段:八月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2、开展“师德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分入职前和入职后,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的职前师德教育,对于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在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学而不厌、勤于进取;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依据教育学学科特点及课程目标,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入职前的师德教育应重点放在:一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培养和激发师范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情感,是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逐步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不断完善职业道德,全面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是对学生的热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对待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以及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特别强调要关爱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为此,也获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热爱儿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三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师范生在校期间,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否打好职业道德品质基础,特别是能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师范生是否具有教师职业意识,这将关系到以后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成败。
二、教育学课程实施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知识教学,渗透师德意识教育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师德教育内容和资源,需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从而使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注重绪论课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一节绪论课,要求师范生转换角色,用准教师的心理与姿态来学习这门课程,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这样拉近了师范生与教师职业之间的距离,使师范生无论是学习教材理论还是讨论问题,都意识到自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局内人”。2.选择教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实施师德教育。在学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个体功能》章节内容时,要从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学习《教师与学生》与《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章节内容时,要让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业角色,了解学生生活的特点,学生的失范行为等方面知识。通过系统知识的教学,使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提高师德认识,而这些知识本身就是师德教育的内容。实际上,教育学教材的每一章内容都蕴涵着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需要授课教师给以足够的重视,善于挖掘和运用。3.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删减与拓展。目前,在众多《教育学》教材中,真正适合专科层次、适合本校师范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教材却并不多。内蒙古师范大学近年来一直使用“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这本教材突出的特点是理论性、学术性比较强,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依据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制定了教学计划,对选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删减、拓展。如,对教学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学习完《教师与学生》一章后,接着学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一章,以保证教学内容按教师、学生、学校的顺序依次呈现,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师范生接受的心理顺序,有利于师德教育的渗透。再如,对《课程》一章的内容进行重组,压缩理论部分,增加、拓展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使课程部分既容易让师范生接受,又让师范生体会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相关性。拓展《德育》部分内容,让师范生在领略德育教育规律的同时,又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师德情感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学精品课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依据师范类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本校“应用性”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要突出“实践教学”,即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师范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做”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一方面,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师范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要让师范生产生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情感。1.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每堂课都要求1—2名学生针对某一教育热点或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结合他们的观点巧妙地引入新课,不仅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师范生关注教育问题、关注师德问题的意识。如,针对某位小学教师往学生脸上刺字这一事件,有目的的组织师范生从多角度(学校、教师、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师范生对师德问题的关注。2.引入典型案例。教育学比较倡导“案例教学”,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注重于理论教授,往往会使师范生形成一种脱离实际、乏味空洞之感,难以接近教师职业。所以教师要注意收集大量案例,供师范生讨论、分析。如陶行知的“三块糖”、魏书生的“写优点”以及中小学优秀教师课例片段等,体验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爱”的情感对于学生成长的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引发师范生的推理和讨论,在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去深思教师职业的深远意义,使师范生走近教师职业,形成职业意识。3.观看教育影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条件,每学期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和师范生共同观看教育影片,创设有关教育情境,让师范生在课上做观后交流。如在《德育》部分教学中,穿插播放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师范生为法国乡村音乐教师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这部影片印证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影片也让师范生明白一个道理:付出了爱,就会收获爱。4.组织模拟教学。如在《课堂教学》部分教学中,为了使师范生学会设计中小学课堂教学并模拟教学,将师范生分成6—8人一个小组,以中小学教材为内容,做课堂教学设计,按要求撰写教案,每个学生都要到微格教室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通过体验教学过程,感受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
(三)通过教育实践,观察、体验教育教学过程,规范师德行为在教育学教学中进行师德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将师德培养的“实践教学”拓展到校外实训和见习等项工作之中。1.设计教育访谈实训项目。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为主题,组织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访谈计划,联系中小学,对在岗教师、校长、学生、家长进行现场访谈,写访谈报告,阐述访谈结论。师范生在访谈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一线教师,接触中小学生,既锻炼了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又体验到了访谈成功的快乐,增强对教师职业的情感。2.开展教育学课程见习活动。利用不同师范专业建设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条件,在做模拟教学之前,带领师范生到中小学跟班观摩课堂教学,师范生以准教师的身份观察各门学科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重点记录、评价本专业对应的课程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课下与授课教师、中小学生交流,以解决疑惑。见习之后要完成见习报告。师范生对课程见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课上是见习生,课下还能够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处处为人师表的同时,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四)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突出师德养成评价环节课程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和促进师范生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检查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师范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内容偏重于对师范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以考核记忆能力为主,这样往往会忽视师德养成的问题。所以,必须改革对师范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师范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情况。在改革教育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增强师生对师德培养的重视,对评价内容与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1.改变评价方式。考核既包括期末的闭卷笔试,还包括平时项目访谈过程与报告考核、见习过程及报告考核以及模拟教学现场考核,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增强教师对通过教育学教学进行师德教育的认识,从而为师范生师德修养的形成提供保障。同时,调整考核的分值比例,平时成绩(包括课程见习成绩、教案成绩、模拟教学成绩、访谈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2.改变考核内容。一是调整期末闭卷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将案例的选题范围侧重在师德问题方面,通过分析,深入思考师德的价值与意义;二是平时的教案撰写、模拟教学、教育访谈、教育见习等教学项目的考核,也要以师德表现作为评定成绩的标准之一。
一、加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人了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其实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它的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因为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双重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呼唤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的素质。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使其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使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句话就意味着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人,应该德才兼备。有德无能的教师,无法给予学生知识和获取知识,会误人子弟;有才缺德的老师,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更会误人子弟。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教师的道德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1.敬业爱岗是教师的基本道德标准
教师的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和面向未来的神圣职业,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崇高使命。敬业爱岗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基本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如果不敬业爱岗,就谈不上做好本职工作,更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辛劳站好岗,用自己的才智育好人。鲁迅先生在为人师表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把学生比作花木,把教师比作泥土。他这样写道:“譬如想要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了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只要能培养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鲁迅先生这种为了培养学生而甘做腐草的奉献精神,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师来说,不可或缺,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的高尚品德,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2.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亦是教师这个职业不可没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生活中,应“爱生如子”。对学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论是非,不能以考虑个人的利损关系搞亲疏,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其实,无论耐心的教导、不失时机的鼓励、真心的喝彩、还是善意的撒谎,无一不盈溢着教师心底那份夕情真意切的爱。有爱,就会沉下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有爱,就会不计报酬、不计艰辛地付出。
3,求真务实是教师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要精益求精地去求真理,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除了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武装自己,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去传播科技知识。作为教师,应以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4.进取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时代呼唤教师应有进取和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永不满足,积极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师德”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对师德的基本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2.师德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受到“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忙于搞第二职业,不安心执教,工作马虎;有的教师观念陈腐,思想滞后,接受新思想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握苗助长;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生活的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障碍,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师德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3.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心罚”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平时常爱动用体罚的同时,也常用“心罚”。对犯错误的学生态度冷漠,常采用讽刺、谩骂、训斥的方法,忽视学生的感受,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位教师对两位学习欠佳的学生在姓名上故意挖苦说:李巧玲,你不巧也不灵,“刘进,你应该改为刘‘退”’,等等。这样的老师,怎能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呢? 四、新时期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措施
“德为师之本”,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1.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强化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接受教育。第一,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有关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法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二,应加强学习。要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启迪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人观、学生观。第三,要让教师作出师德承诺。教师应向学校作出明确的师德承诺,自觉接受学校和学生的监督。对于履行较好的,学校应给予表扬,对于履行不好的,学校应给予批评。
2.加强心理疏导,优化教师的心境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许多严峻的考验,形成了许多心理乒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网络,加强心理疏导,及时调整教师的心态,不断优化教师的心境,使他们能及时地摒弃不健康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
3.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的执教行为是“传道授业”的载体,又是实现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使其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思想水平的提高,是培养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个途径。学校应要求教师具有端正的外表,文明的行为。比如,进课堂之前,要检查自己的着装外表,不让“把柄”给学生抓住;调节好情绪,不让失态留给学生;精神充沛,不让疲态染学生;力求文明得体,不让废话脏话影响伤害学生。一句话,就是要求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教态完善起来,达到“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4、构建师德交流平台,推进师德教育向前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都结于经验。”在师德教育中,应该及时地总结经验并及时地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开展“师德论坛”、“师德经验交流会”、“师德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校园能形成“讲师德、树师表、铸师魂”的氛围,以达互相促进,使师德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5.制定师德评估标准,实行师德考评制度
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蕴含着较多的思想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较不容易把握,为此,就更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在师德考评上,不能由几个领导说了算,而应该引人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评价,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等,来评估教师的工作和师德。童真无欺,重视学生的评价,能使师德评价更真实。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师德考核中不合格者,不能评优,不能晋级,不能拿奖金,不能评为教学能手,以此保住“师德底线”,铸造高尚的教师之魂。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师德承诺,真正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外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真正使师德成为教师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