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西南科技大学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9 21:50: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西南科技大学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西南科技大学专业

篇(1)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人性化;生态化;文化性

1 西南科技大学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为校训,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南邻绵阳市二环路,北为规划的科教文化区,周围为科创园区。各专业院系和体育馆位于学校,教学区则在学校中心,生活区在教学区南面,东面则为运动场和体育馆,学习、生活和运动等功能区之间用绿化连接,形成了连贯的校园环境。

2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分析

2.1 人性化的环境空间

西南科技大学的科技中心在其主体建筑前方设置了一个下沉式露天舞台,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方便在主体建筑前举办各种活动,成为吸引师生自发前往的理想场所。除此之外,还在其他各个地方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露天广场,满足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例如西苑食堂门口的上升式广场,食堂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该广场连接了学习区、宿舍楼区和活动区(包括食堂、游泳池和体育场),形成一个很好的集散人流的作用,与此同时,该广场为上升式,通过地势的抬高也可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在广场上进行一些公益宣传等效果极佳。

2.2 生态化的景观环境

西南科技大学以水为主体创造的景观――九洲湖。九洲湖位于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的中心部位,既是校园内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休息区域。九洲湖与校园前方的阶梯水景形成了互动,被行政楼、教学楼群和逸夫图书馆等建筑半围合,形成了一个半封闭半开敞的环境。九洲湖湖水引自农灌渠龙西堰,校内大小水体景观之间相互贯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水系统。同时该区域科技广场结合,形成一个太极图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除了主体水景之外,还有丰富的植物配置与之搭配,形成了一个生态的景观环境。

九洲湖的西侧沿湖岸边设置了亲水石凳和景观照明设施,同时搭配一定的园林植物,给周围的办公区域和教学楼群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和游憩场所。九洲湖环境区域的道路构成为湖的边界和空间内部的小径形成,东面的人行道贯穿南北,具有较强的方向性;西面围绕教学楼群设置由青石板铺就的弧形滨湖道路,空间内部沿湖驳岸设置了一条石板小道,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安静、宜人的游憩场所。景区的东面作为开放空间,将人行道路边隐藏在绿化中,从远处看,由绿化到道路的过渡明显却又不突兀。

九洲湖景区设计的用心之处在于准确地捕捉了人的视觉点,人主要是通过平视和俯视这2个角度形成对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周边的建筑物,将整个大环境收入眼底。人具有亲水的天性,所以在以水景为主的景观环境中,人的视觉焦点都会聚集在湖面空间。在丰富的绿化衬托下,人们的视觉焦点聚集在九洲湖明镜般的湖面、仿自然的驳岸和植物在水中的倒影上。

整个九洲湖景区与科研楼群遥遥相望,又和周围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楼、广场等形成鲜明对比,九洲湖景区用它“道法自然”的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给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在校园环境中,九洲湖已经成为了益处最具有标志性的地点。

2.3 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

西南科技大学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也卓有成就。西南科技大学老区的建筑群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南科技大学还被称为清华大学分校区,经过50多年的建设,才形成今天的规模。为了保留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空间,同时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在后来的校园修建工程中,大量保留了这一区域原有的建筑和地形。这片建筑能够很好地体现西南科技大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其中清华楼掩映在古树之中,周围的墙体爬满了青藤,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一处美景。校园内景观设计时,采取的是梳理原有树木,增强地区独有特色的手法。保留具有纪念和观赏意义的树木花卉,清除杂乱无章、观赏性较差的植物,栽植具有绵阳本地特色的树木花卉,增强校园文化特色。例如清华楼前的香樟、教师宿舍楼之间的栾树,以及国槐林和银杏大道。银杏为绵阳本地树种,在种植时搭配花灌木栀子,能够体现很强的地域性,从而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

篇(2)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学平台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02

Abstract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venture, the highly innovative national strategy", is a comprehensive task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and new opportunities.In this pap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four in one" mechanism of path analysis,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re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platform; curriculum reform; talent training

1 “双创”背景下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的意义

“双创”战略的实施,为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带来了时代机遇,也带来了时代的挑战。“双创”背景有利于学生个体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教育者在了解“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理念与制度的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组织制度模式,通过“双创”时代的特征,确保学生能更好找准自身的定位,从不同视角理解复杂问题,进而更好地学会独立思考,实现能力提升与价值创造,最终实现创造力的提升。

就现状而言,“双创”国家战略的实施,深处全球化激烈竞争中的中国,对人才的创新教育也随之提出了新要求。(1)应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应定位于服务国家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化发展的需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转变人才培养思路,着力于培养创新教育型人才。面对“双创”背景的挑战,综合型高校有必要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主动研发相关的培养计划和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和独立研究,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2 西南科技大学“四位一体”创新教育成效与特点

2.1 西南科技大学“四位一体”创新教育的成效

为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教育,西南科技大学主要集中开展“四位一体”式创新教育体系,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基于创业实训视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该校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有效转变,有效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强化大学生专业性、综合型实践训练,从而夯实该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基于学术科研视角,为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研究生两级设立两级“创新基金”;基于多样化实践视角,学校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包括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无线电侧向锦标竞赛等;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学校创建多样、多量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集合多方位视角,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战”四位融合,共同作用于学生创新教育。

综合“四位一体”式创新教育体系近年创新教育成果,西南科技大学创新教学成效颇丰:截止目前,学校已有40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基金”共资助项目1000余项,资助经费近40万元,且已有多项成果运用至生产环节;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98项、省级奖励489项;学校创业超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外实践基地等平台,每年为在校学生提供2000余人实践机会。西南科技大学创新教育“四位一体”实践教育机制,为其学生创新实践显著成效奠定了夯实基础,为其学生创新实践显著成效提供了环境支持。

2.2西南科技大学“四位一体”创新教育的特点

西南科技大学开展大学生“四位一体”创新教育过程中,具有综合型大学的鲜明特点:(1)高效整合资源。学校在落实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采取项目化的管理运营模式,这大大提升了其资源的调配与利用率;同时,在资源匹配的过程中将学生兴趣导向与校方审核把关密切结合,提升了项目运营的效率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让真正对学术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得到了更多的锻炼。(2)注重人才培训。以研究生创新基金为例:2014年资助学生139人,2015年增至141人;两年间,在我校创新基金支撑下,发表SCI、EI收录论文78篇、申请专利25项。从学生参与创新基金成效来看,学生们除学术成果外,学术兴趣、思维方式上也获得诸多收获,从而更加坚定了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念,并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3)注重社会成效。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000余项目,孵化创业企51家等。我校创新教育不仅获得学术、兴趣的实际成效,更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成效。

3 “双创”背景下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形成路径

总结来说,西南科技大学创新教育的“四位一体”机制形成主要着重把握四个环节:打造特色创新教育课程、构建创新教育专业实践体系、改革创新教育成效评估体系、优化创新教育组织架构。具体而言,即为多方整合资源后,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评估―优化”循环路径,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教育实效性(如图1所示)。

3.1 打造特色创新教育课程

创新教育课程的规划,体现了高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方向,从源头上把握创新教育发展脉络。特色创新教育课程应当满足独立性和综合型:(1)满足独立性,综合型高校中学科繁多,院系间专业特色分明,特色教育课程必须深入挖掘创新教育课程专业性、科研性,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2)满足综合型,21世纪是高科技、高融合世纪,单一学科的发展已不复存在,加强学科与学科间交叉教学,从而形成不同学科间互补、融合的发展优势,推动我国综合型、全能型人才建设。

3.2 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能力保障,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模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型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奠定基础能力训练基础,打造综合素质培养核心,坚持创新精神教育主线。通过形成“基础实训―专业实训―生产实训―创新实训”创新教育实训环节,最终形成一体式开放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中,学生通过四个实训环节中,可快速、系统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同时通过学校创新教育,掌握丰富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

3.3 优化创新教育组织架构

综合型高校中,创新教育的组织架构涉及多方面、多管理层:学校层,综合型高校应充分整合自身实力、充分接洽社会,从而统领学生在校内外的创新教育工作开展;学院层面,成立创新教育工作中心,充分结合学院教学资源、导师资源、教学管理人员等全方位调动学院创新教育工作中心;学生层,形成创新教育相关的实践协会,从学生间形成积极的调动力。

3.4 改革创新教育考评标准体系

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不能停留于精神嘉奖,更应当切实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加入创新教育队伍中;调动学生自我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推动综合型大学创新教育实效性提升。综合型高校中,创新教育的考核标准必须聚焦于科学、精准地评价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综合素质,建立双向式沟通型考核的信息反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教育评估体系的效用。

4 推动“双创”背景下综合型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对策建议

4.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地布局培养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创新教育上要更加注重课程设置本身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在满足创新教育目标的前提之下,更好地与专业课程里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融合,为培养综合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搭建起由基础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第二课堂教学所组成的“三元式”高校课程体系;从而优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类综合培训+科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4.2 创新校企联合平台,夯实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加速推进教学活动和企业制造生产实践相结合,采取“合作教育”的形式:将制造认知、制造实习等实际操作课程放到企业生产前线来开展,建立一整套包含产品认识、技术认识、文化认识等的实践课程教育模式,切实推进学校教育和实际生产之间的结合;通过建设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等方法,将具体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纳入学校课程设计的模块和项目中,实现产学研用的循环发展。

4.3 探索企业介入机制,创新科技竞赛实训机制

充分利用好社会广泛的资源,拓展高校的创新教育平台。借助省部共建这一重要契合点,提升以高校为中心,结合政府、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及科研单位所进行的创新、培养、实践平台,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多方面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科技竞赛和校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社团发展中。

4.4 构建有效管理机制,推进综合资源高效整合

积极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以及引进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或团队为高校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和实践类专题研究报告,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拓展自身学术空间的同时,强化学生头脑中的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鼓励高校教师专注实施“卓越课堂教学计划”;给予外出进修培训和调研学习的教师一定的资金补助,支持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积极地探索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升,为学生搭建起多元化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付文娟,孟悌清.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特征及启示――以美国本科生创新教育为例[J]. 人民论坛,2014.20:253-255.

[2] 陆岸.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再思考――以“第二课堂”学生工作手段创新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4.9:110-116.

[3] 杜占元.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促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4-7.

[4] 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28-32.

篇(3)

[关键词]中国科技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DOI]10.13939/ki.zgsc.2015.23.088

高校是创新资源的集中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都诞生出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成绩令人欣喜,但是这些成果的转化不甚理想,其中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5%,而西方发达国家高达70%~ 80%。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大量科技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被束之高阁,无法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那么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效益便会大打折扣,社会资源将被闲置和浪费。高校的基本功能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基础,并最终落脚到社会服务中来,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形式,只有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力增强。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增强协同效应;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科研动力,促进高校科研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疏通成果转化渠道。绵阳科技城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之一,绵阳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现状、原因、对策三个层面来分析绵阳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绵阳的12所高校,包括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西南财经天府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为主,实地访谈法为辅。共对以上的12所高校发放了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进而得出了研究结论。

2 绵阳科技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2.1 科技项目现状

绵阳高校科技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大学,中国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这四所高校或科研院所,其中西南科技大学拥有项目占总数的83.43%,绵阳师范大学拥有项目占总数的6.08%,中国物理研究院拥有项目总数的4.97%,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拥有项目占总数的5.52%。从调查数据来看,在绵阳高校科技项目分布极度不平衡,各大高校发展水平不一,在绵阳12所高校中拥有科技项目的只有4所,四大高校所含科技项目比例不协调,严重倾向西南科技大学。

2.2 科技成果现状

从总量来看,调查数据显示,在绵阳高校科技成果136项,其中确定获得专利的68项,未获得专利的12项,其他56项,主要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获专利类型来看,高校科技成果专利类型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26项,实用新型专利有31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

2.3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据统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不一,但其成果转化形式偏向于使用许可和专利转让这两种形式,其中使用许可转让的有29%,专利转让的有26%,其他转让形式占35,其中包括合作转让,独家转让,技术入股转让,其他10%,转化形式多样,各形式的转化方式分布较为平衡。从合同金额方面上看,科技成果转化比较偏重与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成果转让,其中5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有11%,20万―50万元的科技成果有57%,20万元以下有32%,总体来看,绵阳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让金额偏小。

成果转化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绵阳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随着各个阶段的演进,处于不同阶段的成果转化数量在递减,处于理论阶段的成果转化项目较多,但到了工业性实验阶段和产业化的成果转化项目则较少,说明绵阳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还处于较低的转化层级,转化率还较低。

2.4 科技专家现状

从在绵阳高校专家分布来看,西南科技大学专家占专家总数的74.4%、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占13.86%、四川中医药高高等专科院校专家占比11.2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占0.18%。在绵阳高校人才分布不均衡,高校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两个高校,致使出现有些高校极度缺乏创新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严重制约着高校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

3 绵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支持方面

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对应用开发性成果的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了需要大量资金支撑才能完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的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相关的科技政策、成果转化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人才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全面覆盖高校科技工作立项、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评价、激励整个过程;政府的正引导和扶持还需加强,政府的干预、调节、政策的制定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高校科研方面

高校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意识,往往偏向于技术和理论研究,忽视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科技管理、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职位晋升条件设置不合理,缺少对成果转化的激励,导致有些科技人员只注重研究而不注重推广,影响科研人员推广科技成果的积极性。科技工作评价指标存在较大的弊端,过度注重科研人员的项目数、专著数、论文数,忽视科技人员研究的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致使科研成果的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实现产业化。科技人员缺乏成果转化意识,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即使有偿推广,也实行关键技术保密策略,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3 企业创新方面

大多企业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代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助长了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的“等、靠、要”的思想,形成科技管理体制的障碍,导致企业角色错位,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无法依靠创新获得发展。同时,企业也缺乏投资准备,风险评估不充分,一味追求技术成熟度,忽视技术的市场潜能,也降低了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不强,安排技术创新的资金较少,增加了高校科技成果再次开发的难度。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因各种机制的不健全还没有实质性的展开,导致企业与高校信息脱节,以至于校企合作效果不佳。

3.4 中介协助方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信息渠道不健全,科技成果技术转化市场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还没有形成信息搜集、技术评价、市场分析、决策支持、专家咨询、用户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模式。科技中介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科技信息交流多为内部流通和循环,与企业的信息交流还不顺畅,导致高校科技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技成果的供需信息交流不畅,致使众多科技成果难以满足生产部门的需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评价、推广能力弱,技术中介市场系统一般只能起到联络和沟通作用,有效的评估咨询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缺乏一套切实可行、比较规范的办法,无法为成果使用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程度不强,市场开拓能力差,又缺少协作机制,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技术转移和扩散的市场需求。

3.5 各主体沟通联系方面

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和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交流,缺少沟通、分析、加工和修改的过程,导致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不畅,存在信息不对称。高校与企业交流形式单一,交流对象不明确,导致交流效果不明显。企业需求者和成果技术持有者难以实现信息与获取的双向对接,缺乏有效沟通渠道,高校的成果偏离市场需求,甚至使得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落后于市场变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信息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供需双方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不能深度融合。

4 推进绵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力度

绵阳市政府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保障,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采用加速折旧政策,以加快技术设备更新。建立技术发展准备金制度,允许企业按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制体系,设立绵阳科技成果转化奖,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对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明显、经济效益良好的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对高校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技术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促使企业对一些技术成熟、市场价值高、产业化潜力大的科研项目的认可和支持。此外,政府还应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鼓励高校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建立中试基地等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2 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

以西南科技大学为首的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应将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相联系,规范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保证科研计划的顺利完成,以成果效益、转化水平等为综合考核指标,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效益。以开发为目的,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研究项目,抓住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及时了解各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项目安排,以减少选题、立项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以保证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通过分配制度改革,保证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中的合法权益。鼓励高校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有计划地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比例。积极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落实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

4.3 增强企业科技意识,加强校企联合

在绵阳的企业要增强科技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开发体系,积极承接各大高校的科技成果,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推动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由高校承担、企业参与或投入的科研项目,企业应有优先获得成果转化权和使用权。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研究到产业化的各个阶段与高校展开合作,提升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通过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来解决企业缺乏新技术的难题。鼓励高校和企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促进双方信息沟通和相互学习,使得高校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开发,减少高校科研资源的浪费,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4.4 发展重点科技中介机构,推进专业化科技中介机构

绵阳市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扶持一批推动当地科技进步、创新中成绩突出的区域科技服务中心。对中介科技服务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保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以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科研机构转为科技中介机构,组织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校立足于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性别各类中介机构。充分利用绵阳技术市场交易信息聚散作用,建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聚集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技术转移信息质量和信息传递有效性。

篇(4)

关键词:研究生;Seminar;教学模式;表面物理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16-02

一、引言

研究生学位课常常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过去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感不强,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迫切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调整。Seminar源自拉丁文的Seminarium,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国内多将其译为“讨论课”、“研讨课”、“席明纳”或“习明纳尔”,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学者之间的对话”。欧美各大学普遍采用的Seminar,源于19世纪初期的柏林大学,以洪堡(W.VHumboldt)倡导的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育思想为基础。它具有教学与科研双重职能,是以高深学问为研究内容、以讨论和辩论为基本交流形式、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范式,其目的是探究高深学问,促进教学相长,以创新性研究为其精髓,以趋近和发现真理为最终目的[1]。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有较为全面、较为成功的研讨型课程教学[2]。从查阅的资料来看,深圳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都或多或少有人以seminar的方式开设专业课程,其中有的是全校性系统开设研讨课,国防科技大学从2011年春季学期起在本科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21门专题研讨课,全部以seminar的方式出现[3]。

二、Seminar教学组织过程

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为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有学生经报送或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本专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进行Seminar模式教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生期间可能遇到的研究课题,负责一个相近专题,以便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2.教材选择和教师组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矿物分离与富集的依据是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表面物理化学的作用也不可替代[4],因此,将《表面物理化学》作为矿物加工工程硕士点的学位课程之一;王中平等编著的《面物理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作为教材,内容包括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固-液界面的润湿现象、固液界面电化学、范德华引力和胶体的稳定、固-固界面与粘附、气-固界面的吸附、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常用表面分析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和制备应用[5]。其中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和常用表面分析技术由教师主讲,其余部分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授课。教学团队由1名主讲教师、1名第二主讲教师和1名助教组成,主讲教师负责基础理论授课,第二主讲教师负责研讨专题设置,助教负责成绩评定表格设计以及成绩统计。

3.授课内容。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和常用表面分析技术由教师主讲。其余内容结合学生研究课题设计研讨专题,每次seminar完整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课(2课时)—查阅研究文献(教师指导课外完成,并制作PPT)—讨论课(2课时)。三位授课老师紧扣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研究课题和当前研究热点,讨论确定专题方向,由第二主讲教师引导学生查询高水平文献,初步判断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前沿性,选择代表性论文,最终设置了“原子插层法测量石墨烯在石墨表面的粘附能”、“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的吸附”和“三维石墨烯对水溶液中抗生素环丙沙星的吸附研究”等五个专题。学生仔细研读论文,在指导老师探讨相关问题过程中深刻理解论文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制作交流汇报PPT。介绍该论文与教材指导的相关性,如何将教材知识点应用于科学研究。

4.交流发言。与国外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不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引导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seminar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要使学生踊跃发言,通常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培养学生发言的品质,这种品质指的是发言者语言礼貌、态度大方,听者虚心地学习和友好的帮助。对于正确的观点见解,教师应加以赞同肯定,对于片面或错误的观点,教师应进行修正和补充,课堂就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2)正确评价每位发言者,对科学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主观评价学生的对错与否;(3)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我个人的习惯是多和学生交流,让他们感觉和你讨论问题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压力。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紧扣教材知识点,对各种观点进行归纳点评。

5.成绩评定。我们在《表面物理化学》Seminar教学模式中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文献查阅(20%)、文献阅读探讨(30%)、汇报交流(50%)。文献查阅成绩评定主要考虑时效性、针对性、论文质量等,文献阅读探讨考虑阅读熟练程度、问题认识深度、研究内容与教材知识关联性认识、思考问题的深度等,汇报交流考虑PPT的质量、普通话水平、汇报逻辑性等。提前告知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各环节结束后,对学生表现进行成绩评定。

三、结语

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的《表面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对象、教材选择和教师组织、授课内容、交流发言、成绩评定进行了相关介绍。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学位课授课,学生反响较好,觉得这样的授课方式比“填鸭式”好,收获更多,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但仍然存在些问题:(1)如何融合课程全部知识点,设置研讨专题;(2)如何建立学生课堂表现的科学评讲体系;(3)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等。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期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学位课授课能成为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启,高峰.Seminar教学范式的价值意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48-151. 

[2]張海燕.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170-172. 

[3]刘国福,杨俊,熊艳.本科生专题研讨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63-64. 

[4]冯博,汪惠惠.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表面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7-118. 

篇(5)

报考时间:2017年3月1日9:00至2017年3月29日17:00.

点击进入 2017年4月四川自考英语专业报名入口

报考网址:Http://sc.51100.net

方法:考生登录网站Http://sc.51100.net,按照相关提示进行课程报考。

考点设置:全省共设有: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只接受本科报考)、内江师范学院(只接受本科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只接受本科报考)和乐山师范学院(只接受本科报考)5个考点。考生可在网上报考时自行选择参加考试的考点。

缴费:缴费方式为网上缴费和银行汇款两种。网上缴费的考生须开通中国农业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功能;银行汇款的考生须将汇款凭证传真到028-85052670进行确认。缴费成功或汇款确认后考生可再次登录报考系统查询报考信息。

考生在4月10日起可在网上查询每门课程考试具体开考时间和考试地址安排,并打印“2017年4月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听说考试通知单”(简称“考试通知单”)参加考试。

报考咨询电话:028-82009200

二、考试相关事宜

1、考试时间:2017年4月22日。

专科“口语”(课程代码:00594)、“听力”(课程代码:00593)考试时间:2017年4月22日上午(具体时间段见“考试通知单”);

本科“口译与听力”(课程代码:00602)考试时间:2017年4月22日下午(具体时间段见“考试通知单”)。

2、考生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署章的《准考证》和“考试通知单”参考。准考证遗失的考生可以在网报期间在报考网站上点击补证,并到考试地点领取准考证后方能参加考试。考生须在报考前完善自己相关的考籍信息(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信息),考生考籍信息不全或有误者,禁止参加考试。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 毕业生 就业能力 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本质的价值指向就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创造人生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1]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2]因此,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了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研

1.调研对象及样本容量选取

本研究选取了分别位于广东、河南和四川三所非 211工程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涉及工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共6大学科门类。调研时间选择2016年的3月底。因为此时应届毕业生已经经历过多次求职活动,很多毕业生已经签约或者已有签约意向单位了,选择此时间对毕业生进行调研,能使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分发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5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942份,有效率为94.2%。

2.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

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30个指标降维成5个因子(表1),而这5个因子也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3-4]每一指标的备选项目为“很强、强、一般、差、很差”,赋予的分数值是“5、4、3、2、1”。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结果的分析

本研究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30个单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单个指标的平均得分看出毕业生就业能力在某一具体调查指标上的表现,如对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大小程度的调查,通过分析可以取得该项指标的平均得分,以此便可了解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具体水平。单指标评价更容易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所在,也就便于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单指标评价,可以了解到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各个具体指标上的表现,从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做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且,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既对前述的分类进行验证,同时又将30个指标汇总为意义明确的5个变量,并称这5个变量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素。通过对这5个要素的评价便可以对毕业生在某一维度的就业能力表现有直观的了解。

1.从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总平均分是3.520,整体水平一般(见图1)。

在统计的数据中,五个因子的平均分分别为:专业能力为3.410,求职应聘能力为3.471,自我发展能力为3.509,人际关系能力为3.576,情绪调适能力为 3.635。可以看出,专业能力和求职应聘能力都没有达到3.5,相对较弱;而自我发展能力和人际能力在3.5 附近,处于一般水平;而情绪调适能力达到3.635,高出平均值,相对较强。

2.在30个具体能力中,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专业能力维度中的专业技术能力最欠缺,而认为情绪调适能力维度中的诚实地待人处事最强。

统计数据显示,在大学生自评就业能力的平均数较低的就业能力中,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是最欠缺的,平均数只有3.269。其次,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能力(3.361)、问题解决能力(3.364)是比较差的。大学生普遍感觉,在求职过程中,很难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实践技术,需要解决具体问题时,通常觉得学不能致用。而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时间与精力产生浪费,其实这是由于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所导致的。也有很多毕业生反映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大四,主要针对的是求职的技巧,对职业的认知和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拖拉,没有条理;自我管理能力太低,做事不能持之以恒。

调查数据里平均数较高的就业能力中显示,大学生自我评价中诚实地待人处事这项能力最高,平均分达到4.059。其次是具备较强的灵活性(3.795)、学习能力(3.696)、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3.625)、倾听他人(3.624)、和他人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关系(3.617)、自信(3.614)、能准确的了解自己(3.613)、系统思考能力(3.608)。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个人信用无论是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还是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都很重视诚实地待人处事。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在求职、面试、工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目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太理想,尤其是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人,顾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68.

[2]徐焕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考[J].求知导刊,2016(1):53.

[3]付铁岩,田英.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70-71.

[4]徐小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7(4):106-108.

篇(7)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85-02

2011年,“城乡规划学”由建筑学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课程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随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计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有计划的、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实施好课程设计的考评,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关心和认真钻研的一个课题。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1999开始本科招生(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2005年经批准实现学制转型(由四年制本科转变为五年制本科),并获准按重点批次招生。该校的城乡规划的设计类课程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而目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分标准还未形成一个较完善、统一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受人为和随机因素影响,最终的误差常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和有关知识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本文以《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为例,旨在给出成绩评定的指标体系,使以往不尽合理的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和科学。

一、构建评分指标体系的原则

1.多元化原则。首先体现在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这是由评价主体的不同教育理念、多元化的价值观多样化特点所决定的。课程评价不应仅仅关注认知方面的目标,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在实践层面,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表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评价主体不再以单一的知识标准来评判课程,而是将课程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

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评价体系必须具备简便性和可测性。简便性要求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评价项目的完整性,同时还要注意尽量简易、方便、明确。在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整体完备性的基础上,必须控制指标项目的数量,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使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简单易行,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导向性原则。课程设计评分体系应突出反映高等教育的特点,要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还要将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因子,比如口头表达、辩论、技能等课程考核评价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也应该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效果。

二、构建评分指标体系

课程设计的评价综合技术指标是评分的依据。实施对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组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所包含的内容要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对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运用能力;工作的计划性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案设计、图面质量;计算机技能、文献检索与使用技能;方案答辩阐述及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工作态度,出勤及纪律等,据此及评分指标构建原则,从目标层、准则层和因子层三个层面建立评分指标体系。

该体系较为综合地考虑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评价。总评价可以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为五等,表示本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优良程度。该体系可按设计小组评价,同时从评价体系中也能得到某个学生的评价等级,以此为该学生的最终成绩。各项评分的权重系数由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专家来确定。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新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体系能够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啸天,陈英姝,李春书,秦玉霞.课程设计成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2]李星云.试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及构建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谢斌,谭,杨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