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良渚文化论文

良渚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6 14:12: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良渚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良渚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出土材料;刻画符号;汉字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41-03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起源是科学的重大课题。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汉字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汉字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可靠出土材料。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一、一元论与多元论

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图画文字说”,即认为汉字来源于图画。这一观点被称为“一元论”。

与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汉字的来源并非一元,图画仅是汉字的来源之一。这一观点被称为“多元论”。郭沫若先生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提出图画并非文字的唯一来源。他说:“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应在图形系统之前……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能象,那必须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②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发现后,杨建芳先生把它们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在古代黄河流域,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③汪宁生先生根据民族学的相关资料指出,文字不仅仅起源于图画,是由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引导出来的。④刘钊先生也指出,就整体来说,汉字来源于图画,但汉字绝非只有一个来源。⑤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土刻画符号材料的积累已十分丰富,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⑥发现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全国各区域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号……这些不同区域文化的刻画符号各具特点,它们在各区域文化的孕育中产生,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体现。文字的构成演变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关于“汉字突变论”

“汉字突变论”是李万福先生提出的一种汉字形成理论,主要观点为:汉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甲骨文出现之前,不存在表词符号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巫师是文字的创造者。⑦李先生对中国境内30多处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号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各遗址符号总数、种类及所占比例。其中殷墟小屯遗址符号的数量是150万,种类为4500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作者简介:牛清波,男,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字学博士(南阳473061)。

个,显然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是殷墟甲骨文。这样“从8000年前贾湖旧石器文化遗址(按:当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甲骨文出现的商代晚期,符号总数为1501446个,其中甲骨文约1500000个,占99.9%;甲骨文以前的符号约1446个,占0.1%……商代晚期300年间积累的符号大约是以往4600多年所积累符号的1000倍……商代晚期300年间创造的符号种类是以往4600年所创符号的6倍……从总数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6286倍;从种类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08倍”。基于此,李先生得出结论:文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变”形成的。⑧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性质不一,比较分析及其推论不妥,“突变论”难以成立。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尚不是文字。将其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所得结论是不科学的。通过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刻画符号距今7000―5000年,其中个别符号可能是陶工所作的标记,但大部分主要是为了优化提高聚落内共同协作的效率而创造的;双墩文化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符号;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500年,它们是巫师发明的祭祀符号;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000年,这些符号多单个出现,也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在同一器物上。良渚文化已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连续出现的符号透露着文字出现的信息。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这些符号,绵延数千年,因社会的需要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丰富。它们不断积累符号素材,完善符号创制方法,探索符号的组合原则……为文字的出现和文字体系的最终形成做了长期的准备。因此,裘锡圭先生说:“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⑨

三、汉字的形成背景

我们将186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置于古代文明演进的视野下细细分析,发现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深厚的背景。它吸收不同区域文化的营养,为汉字的形成夯筑了厚重的根基。古埃及的圣书字(Egyptian Hieroglyphic System)、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Sumerian Cuneiform System)、中美洲的玛雅文(Maya Hieroglyphic System)和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文字都中断了,只有汉字沿用至今。我们的汉字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历久弥新。它长寿的原因很多,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汉字形成的广阔背景是其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灿烂的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这种文化“既是多样的、不平衡的,又是有内在联系和相对统一的”。中原地区处在核心位置,它吸收了各方面的先进因素,形成了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墓地的情况来看,公元前4000年前,先民拥有的物品基本相同,社会相对平等。公元前4000年后,这相对的平等被打破,中国史前文明的进程自此开启。公元前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发现了刻画符号。在不同区域文化的浸润下,它们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贾湖文化、彭头山文化、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体现了先民的自然崇拜和朴素的宗教观念。仰韶等文化的刻画符号是先民为了提高生产协作效率而创制的,符号的创制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也许是个别陶工为了标记工作进程所作的标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符号种类渐多,部分符号之间还呈现出一些规律。后来,这些规律性的符号,不仅限于陶工标记制陶进程,还可能用来标记其它劳动进程,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此外,双墩等文化中的一些符号还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情况,比如渔猎、采集等。公元前4000―前3300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溪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聚落开始分化,从一般聚落中分化出中心聚落,出现了供少数人享用的高档物品。刻画符号的数量增加,种类也更丰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较快。长江流域大溪文化的刻画符号种类明显增多,符号系统性增强。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彩陶符号,有学者指出它们是在彩陶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不同劳动分工造成的结果。此外,马家窑文化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卜骨,上面刻划有符号,是先民的反映。公元前3300―公元前2500年,约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分层结构,城址数量增多,社会分化明显,文明化程度更高。就发展程度而言,中原地区转入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表面沉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海岱文化区和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加快,发展稳健。本时期的刻画符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符号形态复杂,一个较为复杂的符号可能由两个或三个符号复合而成。符号载体规格变高,多出现在玉器、斧钺、大口尊等少数人享有的器物上。这些符号多用于祭祀仪式,用于人神交流。符号的创制者是巫师,他们垄断了与神灵交流的特权,为金字塔尖的上层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刻画符号连续出现,能够记录较复杂的事物,透露着具有记录语言功能的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远古社会进入龙山时代。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城址和特大型聚落多见,如山西的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禹县瓦店等处。等级分化更加显著。就区域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文化、辽河流域文明衰落,中原地区出现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件残黑陶杯,底部刻划1个符号,形似“共”字。这一符号出现在中原地区,且与商周文字形体一致,格外引人关注。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青铜残片和规模较大的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青铜、大规模的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发现说明龙山时期王城岗遗址已有灿烂的文明。有学者认为,黑陶杯上的这一符号,已是文字。虽然只发现一个,却弥足珍贵,它带来了汉字形成的信号。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残陶扁壶,正面、背面各有一个符号,冯时先生释读为“文邑”,认为就是“夏邑”⑩。这两个符号用毛笔书写,且能连读,已用来记录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两符号均为朱书,其载体还沿陶片遍涂朱一周。联系到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符号涂朱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这一现象与祭祀有关。

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它们由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祭祀在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的传承和统一性来看,中原龙山文化中至少也应有祭祀的因素。这一推论与陶寺遗址中的朱书祭祀现象恰是吻合的。龙山时代,与良渚文化所走的“神权之路”不同,中原地区走的是“王权之路”,这也是它不断发展续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似乎与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祭祀现象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陶寺遗址中的祭祀现象是吸收其它文化的结果,可能来自良渚文化,也可能来自红山等祭祀发达的文化。赵辉先生指出:“由于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的社会上层形成一种务实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在对待来自周围社会的非传统影响时,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机会主义的策略。”B11陶寺文化的祭祀现象或可为赵先生之说添一佳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背景,正是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传承华夏文明,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汉字。它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它把华夏儿女紧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在各区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要重视中原文化在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它区域文化的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明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以良渚文化为例稍作分析。良渚遗物中发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于同一器物上的现象,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杯(器口缘刻划8个符号)、澄湖遗址古井群中发现的鱼篓形罐(腹部刻划4个符号)、南湖遗址中发现的黑陶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8个符号)、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一面连续刻划7个符号)等。黑陶杯上的符号告诉我们良渚先民创造的符号与商周文字非同一体系;黑陶罐上的符号告诉我们当时虽已出现文字,却较为原始。良渚文明虽然衰败了,它创制的文字也未能延续下来,但它积累了宝贵的创制经验,这些文字既是良渚文明的产物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刻符陶片告诉我们,东夷文明也曾有创制文字的实验,虽未能传承,却有独特贡献。

注释

①英国学者丹尼尔在美国的一次关于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研讨会上提出,文明有三个要素:(1)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2)有文字;(3)有大型的礼仪性建筑。日本学者贝V茂树先生认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夏鼐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文明的标志“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参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5―36、94页。

②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3期。

④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⑤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⑥牛清波:《中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⑦⑧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

⑨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1页。

篇(2)

关键词: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072-03

Research on the Display and Utilization of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Take Diao Long Bei Site as an Example

LI Jing-yi,ZHANG Xiao-Na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t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mod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 itself,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the site of the carved dragon monument,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lay from the site using different display mode of display concept.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its use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 display and u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rk

Internet :.cn

《考古学通论》中指出“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期也被称为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又分为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露天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址包含有聚落遗址、洞穴遗址和丘贝遗址。所以,史前聚落遗址主要指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目前全国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493处,包含史前遗址417处,史前遗址中聚落遗址共有318处,占史前遗址的76.2%,由此可见史前聚落遗址在史前遗址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建国初期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到现在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成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遗址展示的专家们在以努力的寻找适合的展示利用模式。

一、我国史前遗址展示利用基本现状

(一)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土遗址,遗址本身比较脆弱,再加上天气等自然原因,遗址很容易破坏;其次,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地下埋藏,保护采用回填的形式,观赏性差,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史前遗址时期是没有文字的记载,所以对于它的研究比其他遗址都有难度。

(二)展示的主要内容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主要分为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部分。遗址展包括有遗址出土文物、遗址环境、遗址本体三部分。遗址环境主要指遗址的地理风貌、聚落风貌;墓葬、灰坑、房基、陶窑址、祭坛、人类生活遗址等是遗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遗址、陶器、角器、牙器、贝器、石器是遗址出土文物的组成部分;文化展示以非物质文化为主要展示的内容,需要通过考古研究的平台进行展示,它的目的是将考古研究及其文化特征联系起来,使人们对遗址进行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三)展示的主要手段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利用手段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的有原状展示、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建筑复原展示等一系列展示手段。原状展示对于石质类的的遗址多采用露天展示的形式,对于容易受天气影响的遗址多会加一些展示棚;标识展示为一些地下遗存遗址进行采用标识牌、植物、沙石等手段进行标示;陈列展示多是通过建立一些陈列馆、博物馆的手段进行展示;建筑复原是指遗址研究丰富的基础上,运用模拟复原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模式

中国文物保护法则规定:“经发掘的遗址和墓葬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应尽量实施原地回填保护,并防止人为破坏。经过评估,无条件在原址保存的遗址和墓葬,方可迁移保护。”由此可见,回填是我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主要保护手段。目前我国主要的遗址展示模式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模式,特殊的一些遗址采用与旅游景区相互结合、森林公园、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的展示形式进行展示。

(一)遗址公园模式

良渚遗址采用的是国家遗址公园展示模式,遗址主要展示部分包括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塘山遗址、汇观山遗址等遗址构成。良渚古城墙部分进行了复原,建立遗址展示区,主要的展示手段复原展示;莫角山遗址则是建立保护棚进行展示;反山遗址通过建立陈列展示馆的形式进行展示,主要对墓葬遗址群展示,在已经发掘的部分墓葬上方建设一处覆土建筑,建筑埋于地下,与周边的山体和绿化能够协调,内部展示反山的考古与良渚玉文化的介绍;遗址还采用了建立生活场景复原展示,建立遗址文化园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图1)。

(二)遗址与旅游景区结合的模式

遗址与旅游区的展示模式针对的是位于旅游景区的遗址,遗址展示的前提是先对遗址进行保护,位于山东聊城的景阳冈龙山遗址就是采用遗展示模式,遗址通过利用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进行展示。

(三)森林公园模式

森林公园的展示模式主要指遗址位于森林公园景区内,一般遗址都采用遗址与森林公园结合的形式,在赤峰市红山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就分布着着的红山遗址,它主要以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目前它是作为旅游胜地进行展示。

(四)史前遗址博物馆模式

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是遗址公园概念提出之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展示模式,比如我国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半坡遗址,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博物馆分两个区域,西面主要是文物展厅和临时展厅,东面为遗址保护展示大厅。

(五)历史遗址农业园模式

遗址历史农业园的展示模式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遗址区周边的有农田的比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它建立前提是对遗址的保护,通常会历史农田展示区或者遗址手工农作物体验区,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游玩和休闲场所。

经过相关文献研究的我对我国前七批国保单位其中的198个史前聚落整理展示利用统计,其中有147个未展示,29个采用遗址公园展示,19个遗址采用史前遗址博物馆进行展示,其他的形式的有3个,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有75%的遗址未进行展示,展示中的遗址有57%采用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37%采用遗址博物院进行展示。

三、国外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状况研究

(一)美国

美国国内的遗址公园众多,大部分采用的保存遗址的原貌,保持遗址的出土和原始状态,多采用融入自然的遗址公园形式。芒德岛州立考古公园它主要的修建材料是贝壳,只有乘坐小船才能尽心观赏,主要恢复了以前的历史水系,游客有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岛上的设施全部为古代的施舍,也不能住宿。卡俄基亚土丘历史遗址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它的僧侣墩有14英亩,4层100英尺高,还有一个大型进驻约50英尺,1984年建立以个新的旅游展览中心(图2)。

(二)英国

英国遗址的展示利用多采用遗址公园的展示模式,但在遗址展示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遗址 的原真性保存方式,严格按照出土文物的特点和形式进行复原性修复。英国的很多遗址公园都会定期邀请有名的表演家,对古代文化进行表演,并且在服饰、器物、内容和场所等尽可能的进行历史原来面貌的恢复,使文化在寓教于乐中进行传播。在英国的约维克维京中心,是通过配有介绍和说明的历史图片和遗迹品进行展示。主要展示的是一条复原的历史街区,采用场景再现的模式进行展示,复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包括家庭生活情况,还有农作情形,游客也可以乘坐游览车观。遗址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多方面的结合,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科技的手段。

(三)德国

德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保护利用非常重视遗址区的对遗址的再利用,它注重从文化价值中来提升遗址的内涵和意义,不主张人工的改造与展示,而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展示遗址。德国柏林市非常有名的杜佩公园是一个古村落遗址,主要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有自愿者进行售票、展示、讲解,完全是一个活性参与的模式,遗址展示的人员是当地退休人们,由于是自愿者组成,所以他的展示分工也按自愿者自己的兴趣进行分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和服负责不同的工作。这种形式拉近了当地居民与遗址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遗址展示具有很大的热情,同时遗址也成了当地的公共活动的场所。

(四)意大利

意大利是通过把一些考古遗址的的保护与文化展示和生态建设相互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奇伦托和迪亚诺河谷国家公园,帕埃斯图姆和韦利亚考古遗址采用的是国家公园的展示形式,主要是运用原址保护,也是采用与周围的的生态环境相互结合的形式(图3)。

(五)日本

在亚洲日本的遗址展示开始的较早,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日本对的遗址展示注重遗址的环境和建设的观赏性,历史公园是一种常见的展示模式,比如日本的吉野里历史公园多采用复原展示和“重建”的形式进行展示,2009年4月1日全部开放。历史公园由入口区、环壕部落区、古代原野区和古代森林区四个区域组成。入口区有售票口、管理用房、商店、餐厅等服务性设施构成;环壕部落区是遗址的核心区域,里面有大量的遗址存在,这个区域采用的主要展示方式是建筑复原;古代原野区是遗址的生态区,有历史农田区、弥生大原野、停车场、高尔夫场等设施的建立;古代森林区计划建成反映弥生时代的森林风景区域。

四、史前聚落遗址的实践分析

(一)雕龙碑遗址基本情况介绍

雕龙碑遗址位于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它是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遗址于1957年发现,它原为一个椭圆形大土包,南北长179m、东西宽135m,中心保护区面积为2.5万平方米,围墙内设有雕龙碑遗址文物管理处。遗址先后经过5次的发掘研究,分为四个遗址类型:人工基址类、埋葬类、出土文物类、动植物遗址类。该遗址位于南北交汇处,对研究南北遗址文化的交流,研究屈家岭文化的渊源与大溪文化、仰韶文化等课题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该遗址所处年代与神农炎帝传说时代相符。(图4)

(二)雕龙碑遗址展示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分析

首先,雕龙碑遗址并没有位于旅游景区或者森林公园内,所以它不符合旅游景区或森林公园这两种展示模式的条件;其次,是采用遗址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它目前是采用陈列馆的形式展示,但是这种展示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周围村庄和居民的互动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是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但是它的辐射能力和法内较小,周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也不适合建立遗址公园;第四是建立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①雕龙碑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遗址东侧邻着335省道;②遗址有良好的周边环境,遗址周边为农田和村庄,本地农业发达;③是考古研究丰富,现在建立的有雕龙碑展示馆,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枣阳雕龙碑》一书,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所以历史农业文化园是比较适合雕龙碑遗址的展示模式。

(三)雕龙碑遗址存在的问题分析

雕龙碑遗址的展示利用主要从遗址周边环境、遗址本体、出土文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遗址周边的农田环境和河道,作为遗址最初的选址依据没有展示出来。②遗址本体的问题,首先,本体多为回填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次,缺少台地的展示,台地上的围墙不合理;陈列馆内主要为模型展示,展示手段单一;陈列馆位于遗址可能埋葬区和遗址本体内的道路为青砖,这两个方面都对遗址有一定的叠压破坏。③出土文物没有留在雕龙碑遗址陈列馆,没有进行展示。

(四)雕龙碑遗址展示设计

遗址展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遗址周边环境的问题采用的是建立农田展示区,结合现有地形,改种浅根系的农作物或地被植物,保证农耕深度或种植物种根系深度小于0.3m,历史时期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粟。在农田中可以场景复原的方式展示 原始农业劳作的场景,结合田块田埂布置木栈道。(图5)

遗址本体区域建立遗址本体展示区,采用复原展示,但考虑对于遗址本体的保护,不在遗址内进行复原,而在入口附近的位置进行建筑复原,对房基遗址和墓葬遗址加入回填层,在回填层上进行较浅的房基雕塑复原,对于部分不适合进行雕塑复原的采用根系较浅的植物进行标示。道路设计拆除青砖采用具有可逆性质的木栈道进行道路设计,建筑基址也可采用沙盘模拟的手段展示。

对于出土文物采用建立遗址陈列馆的形式,既有传统的照片、实物的展示,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采用电影或者短片这种展示手段对遗址的整个发掘情况和当时社会的状况进行展示;对于遗址本体的红烧土地面和墙体也可在室内进行直接展示。

文化展示主要采用文化再现进行展示,还可以建立网上博物馆,建立数据库系统,参与性展示,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APP设计、手机博物馆、微信账号的建立都是对文化的展示。对于史前聚落遗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现代人们发掘的过程的传播,采用一些游戏性设计,让人们有游玩中学习。

五、启示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个结论:

第一,总结了我国现有的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形式,有史前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遗址历史农业园,其中史前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模式。

第二,确定了遗址的展示的内容有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个方面,遗址展示包括有遗址本体、遗址的出土文物、遗址的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第三,根据雕龙碑遗址的特点确立了它的展示模式是遗址历史农业园。

第四,根据考古遗址公园展示的不同的遗址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主要有场景复原展示、模拟展示、多媒体展示、标识展示等。针对遗址本体展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房基遗址:我们可采用建筑复原展示、雕刻复原展示、房基复原展示的展示方式。 2.墓葬、灰坑:主要采用沙盘模拟 原址陈列展示的方式。3.陶窑址:复原展示、(室内)遗址沙盘模拟、(室外)遗址展示棚、生活场景复原展示等不同的展示方式。

本文以雕龙碑遗址为主要案例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在遵循史前遗址的保护优先、以人为主、采取可逆手段、真实完整展示遗址的原则下,提出了遗址公园展示的理念,有效地解决史前聚落遗址展示难度大、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研究的过程,本文希望对以后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研究起到一个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娟辉,伍丹婷.当代博物馆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2(11)

[2] 许凡.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化建设.2008

[3] 刘斌.从良渚遗址谈关于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J].收藏界.2013(7)

[4] 郭青岭.日本古文化遗址博物馆考察启示[J].史前研究.2006

[5] 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2)

[6] 王晓玲.良渚文化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2012

[7] 杨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8] 张昱.考古遗址展示的初步研究[J].西北 大学学报.2013

[9] ICOMOS.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S]威尼斯.1964

[10] ICOMOS.展示与阐释.[S]加拿大魁比克.2008年10月4日

[1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

篇(3)

一、 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学术界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开始,大致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那时,郭沫若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中国的古代社会,应是这方面研究的先导,后于193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而20年代后期开始的安阳殷墟发掘,则是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起点。在50年代,主持安阳殷墟早期发掘工作的李济,依据殷墟的发掘成果,写出了《中国文明的开始》一书;而在50年代初,梁思永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则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1959年,在徐旭生倡导下,开始了夏文化的探索,并在豫西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在此后的20年里,发表了10多篇文章,或是从二里头遗址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或是探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等问题。

在1978年前后,两个方面的学术探索,对后来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蓬勃开展,有直接的联系。

一是唐兰发表《中国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文。

另一个是在探索夏文化的过程中,在中原地区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

这两方面探索的进展,分别引发了学术大讨论。李学勤适时地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看法。同时,在中原地区发掘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取得重大收获。

1983年,夏鼐在日本作了“中国文明的起源”的学术演讲。后来,日本和中国分别出版了《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明确了二里头文化至殷墟商文化时期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并根据当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指明了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范围与大致的地域范围。

至1986年,辽西地区、长江下游地区、江汉地区、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及甘肃东部地区的一系列新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拓了视野,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这些新看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讨论,观点交锋的或不交锋的学术讨论。后来出版的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那些新观点的主要代表。

近20年来,从考古学上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大体上是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这两本书的内容基础上深入展开的。同时,还引进了现代西方学者对文明、文明起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20世纪里,发表的有关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文章约有1000篇。从各个时间段发表的文章数量的角度,也可以了解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情况。

在1978年以前,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论文仅有一二十篇。

1978年至1983年,这方面的探索开始多一点,约有50篇论文。

1984年至1986年,这方面的探索明显地活跃起来,每年发表的有关论文约有20多篇,一些专著、论文集也先后问世。

1987年以后,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异常活跃,每年发表的相关的论文都在四五十篇以上,并且逐年增加。其中1996年有80多篇,1998年、1999年分别达到了近100篇。

这些数字也表明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活跃情况和中国文明的起源这一课题的学术生命力状况。

总的来看,近20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时期。

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几种主要取向

在发表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近1000篇论文、一二十部著作中,其研究方法有多种多样,提出的学术观点有许许多多,有些则是对有关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其中,数量比较多的、形成主流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是对经典著作所确定的“文明”、“国家”等概念的理解,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这种研究取向的论文数量,占有较大的比例。

第二种 是与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研究,或是引进现代西方学者对“文明”、“国家”、“酋邦”等概念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三种 主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自身特点,来探索中国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模式等,提出了许多术语。

第四种 力图通过文明起源研究,解决夏商周三代之前尤其是解决距今6000年左右至距今4000年左右这一阶段的社会形态与特点等问题。或是通过研究文明的早期发展,解决三代的社会形态与特点等问题。

三、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几种主要途径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探索的途径有很多,如果要作归纳概括的话,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 通过研究文明因素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如文字、城址、宫殿、礼制建筑、青铜器、玉器、礼乐器、埋葬制度,甚至是王权、神权,以及“王室”文化因素,等等,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二种 着重研究文明的本质特征,如私有制、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复杂社会、国家政权机构等,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三种 着重探索中国文明形成的模式和特点,如原生文明、次生文明、文化交流产生文明,多元一统、神权与王权并重、区域文明化进程的特点,等等。

第四种 探索文明形成的动力、机制与背景。如农业发展、环境变化、文化传播、治理洪水、战争、祭祀、对财富的贪欲等对文明形成的作用。

第五种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尤其是探索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力图将文献研究和考古学研究进行整合。

除了这五种探索途径外,其他的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四、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的几种主要看法

近20年来,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形成的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或初级文明社会)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是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是因为目前从考古学上能够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说得比较清楚的,仍然是二里头文化。

第二种 在龙山文化晚期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考古发现表明,许多文明因素在各地的龙山文化晚期已经形成。

第三种 在距今四五千年间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大致是以各个主要区域内龙山文化形成的年代为代表。其中,中原地区的陶寺文化开始出现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应是一个重要的界线。

第四种 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以红山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仰韶文化晚期等发现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为代表。

第五种 约距今6000年,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持这种观点的文章,数量很少。

五、通过研究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有哪几个方面的收获

应该说,收获是很多的。不过,对有的收获,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下面的这几项收获似可以肯定的。

首先是开阔了视野。通过比较研究,认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通过讨论,各研究者之间,互相得到启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的形成初步的共识。

第二、对一些概念加深了认识,如对“文明”、“国家”等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发现了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或五千多年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丰富了中国远古文化的内涵,这至少是将中国的一些文化成就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如果说过份一点,那就是将中国文明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第四、对几个主要区域,即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区域,其文明起源进程,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其中,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龙山时代形成的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分布格局,龙山时代中原的陶寺文化及年代晚于它的二里头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等,都是不可能被低估的。

第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尤其是公元前1万年以来或者是距今6000年以来至秦统一前的社会特征与特点,发展阶段等问题,加深了认识。

第六、确立了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这在18年前,夏鼐已经指明,并得到举世公认。

篇(4)

关键词:二里头;玉礼器;纹饰特征

一、二里头文化玉器的研究概况

二里头文化,特别是二里头遗址自发现和发掘以来,即不断有玉器出土,而对它们的研究,也是随着资料的逐渐丰富和史前及商周玉器研究的兴起而不断深入的。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形制(器型分类)、具体器类(以玉璋的研究论文最多)、原材料、技术工艺、文化交流、玉器与社会性质及政治经济的关系等。目前关于二里头文化玉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器物的分类、具体器类的名称和功能考证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二里头文化玉器的材质及来源、琢玉工艺、微痕分析等研究不多,尤其对玉器的纹饰特征及演变鲜有涉及。

二、二里头遗址玉器的分类

现在的玉器分类多是根据推测的器物功能来确定的。本文参考了郝炎峰和陈香雪在其文中的分类,将二里头文化玉器分为礼器、工具和武器、装饰品三大类,其中礼器类玉器主要包括璧戚、圭、璋、戈、钺、刀、柄形器和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工具和武器类主要包括铲、凿、镞、纺轮等,装饰品类主要包括圆箍形饰、环、鸟首玉饰、坠饰、尖状饰、管等。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一类玉器。

三、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玉器

从历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可以看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玉器占了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玉器的绝大多数。二里头遗址至2005年出土的礼器、工具和武器、装饰品三大类玉器主要有璧戚、圭、璋、戈、钺、刀、柄形器、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铲、凿、镞、纺轮、圆箍形饰、环、鸟首玉饰、坠饰、尖状饰、管等。

四、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纹饰使用情况

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的观察与整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玉礼器所使用的纹饰中最为常见的为齿状饰和刻纹,少数器物表面装饰兽面纹和花瓣纹,多数器物无纹饰。

齿状饰出现在五种器类共计十四件器物上,其中以玉璧戚、玉璋和玉钺上装饰的齿状饰最具代表性。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中有五种器类共计十三件器物装饰了线刻纹,其中以玉圭、玉戈和玉刀上装饰的线刻纹最具代表性。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中装饰兽面纹的器物并不多,仅有两种器形计四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属于三期的玉柄形器标本75YLVKM4:1,外形似四棱鞭,柄部亦有亚腰形凹进,最窄处位于中部靠下,每面中部刻有两道纵刻线,组成八个长方形花瓣,下端有一周凸弦纹;器身共分五节,每节饰有相同的兽面纹和花瓣纹,组配匀称,第一节每面有半个单线和双线雕刻的兽面纹,刻线相连,组成两个完整的兽面纹,下面各有一周细凸弦纹;第二节每面中部刻成两个花瓣纹,上下各有一周细凸弦纹;第三节纹饰与第一节相同,唯兽面纹的方向相反;第四节纹饰与第二节同;第五节每面用浅刻和浮雕方法雕刻成一个完整的兽头,两面的兽头形象生动,两侧的为变形兽头形。每节中间束腰,中间有一周细凸弦纹,顶端及正背两侧各有一孔,三孔相通,末端侧面有一对穿孔,技术精湛,制作相当精细。

五、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的整体特征

二里头文化玉器明显具有多元的文化因素,它在吸收史前玉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二里头文化时期由于礼制国家逐步健全,现实生活中器具种类逐渐增多,功能需求也逐渐明确,祭祀和战争发展为最为重要的国事。因此,与史前龙山文化的玉器相比,二里头文化的璧已经明显衰微,而戈则是二里头文化新出现的器形,并且它们可能已经在二里头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里头文化以仪仗、装饰用玉为主,而其中的牙璋、钺、多孔刀、柄形器及绿松石饰等尤其突出,这些器物多用于祭祀活动,而且在器型上多数又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武器。与史前的良渚文化相比,二里头文化玉器更侧重于庄重和严肃的场合用来做祭祀和举行仪式。具体到器物的特点,大概可以从

下列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流行在器物上装饰齿扉和刻纹。二里头遗址的璧戚、牙璋、钺、刀甚至戈上都有齿状饰,而且一般越晚齿状饰越大越繁复,每件器物上装饰的齿状饰的数量都是偶数。这几种器物当中,齿状饰最为瞩目的当属牙璋,齿状饰给人以威严、庄重的感觉,直观地反映出了夏王朝礼祀活动庄重、严肃的气氛,同时也反映出夏王朝对礼祀活动的重视。二里头文化的玉器表面光素的居多,少数器物如刀、戈、牙璋、柄形器等饰有直线刻纹和浅浮雕兽面纹等。

二是注重对称。对称当源自于人类朴素的审美观念以及实用方面的考虑,作为这种观念的表征,对称在中外很多史前遗址和遗物中均得到了体现。而二里头遗址许多玉器上也严格遵循了这个风格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璧戚、钺、牙璋、刀和戈上的齿扉装饰不仅上下对称,而且左右也保持了对称;三件保存完好的璧戚中间存在一条实际上的中轴线,七孔玉刀上的穿孔间距不等,但以中间一孔为中轴左右也基本丝毫不差。

三是同类器物所使用的纹饰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例如玉璧戚均有两组齿扉,每组三个第三和第四个锯齿饰间距较其他锯齿间距小,且凹槽较深,其他间距基本等距且凹槽较浅,而且齿扉的规格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又如这种一致性反映出了这些玉礼器在施纹上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制度的,这也同时体现出了礼祀活动具有很强的制度要求,体现出了礼祀活动的庄严。

篇(5)

一 “地理环境决定论”否定之否定

自古以来,人类活动的历史舞台,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愈是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愈是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仰仗大自然的赐予来维,持生存。因而,人类对地理环境也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最早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当推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自然环境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16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博丹,也曾提出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看法。后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接受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自然地理条件对于一个民族的道德、风尚、法律性质和政体的建立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由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生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然后由不同性格、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心理特征的人来决定国家的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很显然,这种论点是站不住脚的,它违背了客观历史事实,当然也是与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学说背道而驰的。

关于地理环境的作用问题,早在1938年斯大林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时就曾指出:“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并非普遍地起决定作用,更何况它又是首先通过生产力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这是同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根本分歧。

然而,在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地理环境因素。而且认为,地理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时期和特定的地区,往往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马克思曾将自然富源分作两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手段的自然富源,并指出:“在文化初期,前一类自然富源有决定作用,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则后一类自然

富源有决定作用。”②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其生产力和经济状况便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历史特别是人类文化初期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仅如此,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产生差异,那么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

遗憾的是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精辟论述,过去在史学界并没有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某些学术著作中,由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陷入“地理环境不变论”和“地理环境虚无论”,直接影响到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在探索中国国家形成的问题上,必须走出这个理论的误区,重新认识古代各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近年来悄然兴起的环境考古学,也正是顺应了科学发展的大潮,并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 夏的地域及古地理环境

夏部族的活动地域在豫西、晋南一带。尤其是在以嵩山为中心的颍水、伊水、洛水等流域和黄河北岸的济水流域,有着不少关于夏王朝的都邑所在地点和夏人重要活动区域的文献记载与传说。如《国语·周语》:“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夏本纪?正义引文尚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此即太康居之,为近洛也”。《逸周书·度邑解》也说:“自雒油延于伊油,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广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由此可见,伊洛河济之间,是夏人主要的活动地域。

夏后氏不常厥邑,多次迁徙,亦不出此范围。早在鲧时,夏部族就居住在嵩山附近,所以《国语·周语》中称鲧为“崇伯鲧”,并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禹居阳城,其地望在今登封告成;启居夏邑、夏、钧台,少康居夏邑、栎,其地均在今河南禹州市境内;太康:中康、桀居斟寻,羿亦居之,地望在今巩义市稍柴一带;胤甲、孔甲居西河,地望在洛阳至华阴一带;少康、宁(杼)居原,是在今济源市附近;相居帝丘、斟灌,地在今河南濮阳;宁一度又迁老丘,其地在今开封附近的陈留。③夏代都邑多有变迁,但诸王迁都所在均应在夏王朝比较牢固的统治地区之内,则是确信无疑的。

禹划九州,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侯所说的“九州之险”的九州。④《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这里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六山就构成了古代九州的大致范围,集中于今河南西部伊、洛、颍、汝地区。这不仅与夏部族的重点活动范围相吻合,而且与夏后氏的多次迁都相一致。

那么,以嵩洛地区为活动中心的夏人,在当时处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之下呢?

首先看嵩洛地区的古地质地貌。该地区属于华北地台的华北凹陷区,新生代地层大面积覆

盖,第四系分布广泛,地层齐全,从下更新统到全新统均较发育;由于受各期地壳运动影响和周围构造单元的控制,这一地层总趋势是下沉,特别是中生代燕山运动以后,下沉速度尤快;进入新生界以来,下沉仍较快。由于构造复杂,平行或交错的断层,造成许多山间小盆地、谷地。如伊洛盆地、汝颍谷地、溱洧谷地。⑤嵩山以东和以北是黄河的冲积平原。因此,从整体上看,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平畴旷野,从小区域来说,又是起伏不平的山冈丘陵。这与西亚地区所谓的“新月形地带”即两河冲积平原周围的浅山丘陵区有极其相似的一面。这种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据环境考古学家巴泽尔的研究,最初的农业村落,正是建立在新月形地带。⑥而且,嵩洛地区自古就有“天下之中”之称。西周初期的铜器何尊铭文中就最早提出“中国”这一概念,⑦说明至迟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已经把这一地区视为天下之中。其南有外方山、伏牛山脉等拱绕,北有黄河横穿而过,西接秦岭和关中平原,东达豫东大平原。可以说是山河共戴,四域相围,万方辐辏。

嵩洛地区的气候条件,现在来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于暖温带干凉气候类型。这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为6—8个月,年平均气温约12°C,一月平均气温约为0—12°C,夏季温度比较高,七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6—28℃。雨量适中,年降雨量为600—800毫米,并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形成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然据日本学者铃木秀夫的研究,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冰河期结束,气温回升,旧大陆由狩猎向农业过渡,到距今八千年时,气温急剧上升达到最高程度,一直延续到距今三千年左右方开始缓慢下降。其中黄河流域受赤道西北风北上的影响,在距今八千年至三千年左右,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3—5℃。⑧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司桢先生也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比现在高3—5℃。⑨另据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间,我国降雨量也比现在多600毫米。⑩这说明远古时期,嵩洛地区也同样要远比今世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从水文地理看,嵩洛地区纵横有伊、洛、河、济、汝、颍等流过。伊水亦称伊河,是洛水的主要支流,源于熊耳山,流经今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在偃师境内注入洛水;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冢岭山,经陕西洛南、河南卢氏、洛宁、宜阳,进入洛阳、偃师境汇集涧水、里河、伊河后,至巩义市注入黄河。也正是《史记·夏本纪》所载:“道雒自然耳,东北会于涧、里,又东会于伊,东北人于河。”河即黄河,这里指黄河的中游;济水亦称■水,《夏本纪》:“道■水,东流为济,人于河。”是发源于王屋山,流入黄河的一条水。其故道则逾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并行人海;汝河起源于河南嵩县南外方山,东北流经汝阳、汝州,又东南流经郏县、襄城,与沙河(即古殷水)汇合,遂称沙河,东流又经郾城、商水汇人颍河;颍河发源于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州、临颍、西华、商水至周口镇,北合贾鲁河,南合沙河人淮。除六条大的河流及其支流河汊之外,其间还点缀以大大小小的湖泊泽薮,如荥泽、圃田泽等,,便构成了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水文景观,而离河流较近的谷地、台地;便成了早期人类理想的居住场所。

嵩洛地区的土壤,属于棕壤的褐土(俗称黄土),黄土层一般厚达十米以上。而且这一带黄土层属粘黄土,即细黄土,细砂含量少于15%,粘土含量超过25%,这些都有利于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经过多年耕种形成为壤土(河边)及黑垆土(塬上),母质肥沃,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毛细现象生成,可把下层的肥力及水分带到地表,具有“自然肥效”,肥力高,并且土质疏松,利于用石铲、木耒等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进行开垦与试种直播,也利于开挖水井及水渠等进行农田灌溉。

从古生物地理来看,在当时这里是森林与森林草原的过渡带,处于亚热带的森林边沿,因此出现了喜暖湿的植物和耐寒耐旱的植物并存的现象。这里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种类。林学家依据史念海先生考证并绘制的《西周春秋战国时代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进行量算,结果表明殷墟靠近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邻近的沁阳盆地和洛河中下游等地,森林覆盖率为53%。然这个时代上距夏代尚有千余年,相信当时的森林覆盖率会更高。动物群中,既有麂、野猪等出没于森林,又有鹿类、野兔等追逐于草原之上,并可放牧黄牛山羊等;湖沼之内可供麋、獐、貉、鹤、龟、鳖、鳄、鱼、蚌、螺等水生和喜湿动物活动与生存。”同时,这里也是亚热带动物象类的生养休息的场所。正因为古代中原地区产象,所以河南省自古以来称为“豫”。

综合以上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特征,嵩洛地区率先进入文明,建立国家,是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转贴于 三 地理环境在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论新石器文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和发展难分伯仲,优势似乎并不在黄河流域一边;仅就黄河流域而言,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都具有较高的水平。既然如此,何以在黄河中游,具体来说是在嵩洛地区最早形成国家?

其实,俞伟超先生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分析分处黄河、长江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与它们的后继者岳石文化、马桥及湖熟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突变现象之后,认为造成这种文化突变的奥秘在于“4000多年以前我国曾发生一次延续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摧毁了原有的文化基础。处于黄河中游的河南龙山文化,则仍正常地向前发展,从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夏王朝。“如果4000多年前不发生这次大洪水,我国最初的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12]这一事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的论证。但这却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嵩洛地区的地理环境,无疑是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嵩洛地区的环境最适宜于早期人类的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

嵩洛地区近似于西亚地区的新月形地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星罗棋布的河汊湖泊,肥沃疏松的黄土地以及处于亚热带边沿的生物地理特征,既有益于聚落的发展,又有利于农业的产生。这一地区所分布的新石器文化,从裴李岗文化至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持续发展,早、中、晚各期自成序列,是其它地区不多见的。而且各文化遗存密集分布于近河的台地或谷地上,充分说明当时聚落的发展和繁荣。目前发现的五六十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的东部边沿与黄淮大平原的过渡地带,尤以嵩山周围最为密集。因此,其文化内涵直接反映了嵩洛地区的经济生活和生产。根据对裴李岗文化遗存的分析,当时经济生活和食物来源有农业、渔猎和家畜的饲养等。并且农业是裴李岗文化的重要生产活动和食物来源。这说明早在八千年前,嵩洛地区就形成了农耕文化的中心。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其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定居更加稳定,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龙山文化时期,嵩洛地区的农业经济有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也大量增加。龙山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有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窖穴,并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大型陶容器和■、■、■等酒器,说明当时的粮食生产已有了较多的储备并用来酿酒。然而,嵩洛地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则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农业经济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或发展缓慢。[13]

定居生活和农业的发明是史前人类居住方式和社会生活上所经历的重大变革。而且,二者

是相辅相成的。史前聚落的典型形态,就是建立在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上的。

同样,“文明起源也毫不例外地必须以农业革命为基础,定居地方以农耕,游牧部落以畜牧,都要达到粮食生产者的阶段,然后才有转入文明的可能”。[14]

其次,地理环境是夏国家形成的直接因素。

如上所述,尽管嵩洛地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在古文化的发展上,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因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其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同的。况且在没有铁器的情况下,能够使农:业生产力发展到足以出现国家的自然条件,只存于黄土层地带。[15]嵩洛地区的远古居民,正是仰仗大自然的优厚赐予,仅利用木石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便能获得一定的剩余产品。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率先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

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北抵黄河以北,南及丹江边缘,西至渭水下游;东达豫东大平原,其中心即在今嵩山周围的伊;洛、颍、汝河谷地平原,同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范围大体符合;二里头文化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与文献记载的夏历史纪年前21一前16世纪也大致吻合;《越绝书》卷二一说“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像物”,又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这与二里头文化早期出现青铜器,到晚期比较发达的情况也相符;文献中记载夏代从禹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并建立国家,这与二里头文化的社会性质大致相当。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一致性,决非出自偶然,正说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同时,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嵩洛地区地理环境是导致夏国家形成的直接因素。

其三,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发展道路。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生产力状况来看,希腊、罗马等均是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才形成国家。而夏国家则是建立在木石工具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夏代建国前后,已进入青铜时代,但青铜并没有排除掉木石工具。居住在嵩洛地区的远古先民利用土质疏松而肥沃、易于开垦等优越条件,不必要等到铁器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在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便能够生产出较多的剩余产品。再从社会基础来看,古希腊、罗马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农村公社,而夏国家在形成时,并没有破坏古老的氏族制度。相反,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被保存下来。[16]

注释:

①《斯大林文选》193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554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

③参见许顺湛:《夏代文化的再探索》,《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3期。

④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1931年3期,辛树帜:《禹贡新解》52页,农业出版社,1964年。

⑤时子明等;《河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河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 、

⑥参见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2期。

⑦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1期。 ·

⑧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辽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中国科学》1977年6期。

⑨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

⑩王开发、张玉兰:《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年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11]张居中:《环境与裴李岗文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12]俞伟超:《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文物天地》1992年3期。

篇(6)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正因为如此,全国各个城市都争先恐后的开始建设生态城市。杭州是东南沿海岸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滔滔的钱塘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悠悠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同时,作为良渚文化发祥地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的同时,沉淀了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如今,世纪的步伐已带着新杭州迈入21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新杭州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和竞争,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旅游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都将是杭州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课题,文章试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21世纪杭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

1.杭州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流虽经过整治,但由于使用不当,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表面上看起来波光粼粼,但实际上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由于城市发展过快,私家车的使用率直线上升,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老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绿化覆盖率低,各项健身娱乐设施更是无从谈起,使得老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的环境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超级秘书网

5.4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5.6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性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媒介宣传和舆论导向,开辟生态环境保护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篇(7)

关键词:专业培养目标;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81―05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均担任过语文教师,一线的教学实践让人深切体悟到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的极大差别,比如在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结构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在普高语文和中职语文的教学大纲要求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保持语文学科属性的前提下,普高语文更注重学术性,中职语文更侧重应用性,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内容的修订上,新大纲更加重视职业岗位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阅读”与“表达”这两个部分强化了职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性内容,并明确了具体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基本落实。比如,在第二模块(职业)的“表达与交流”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这就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工作,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在具体的语文写作教学板块中,普高语文写作则“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尝试创作小说、剧本”“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写作,中职语文写作则要求写好日常应用文和常用文体的作文。

面对以上不同的要求,本应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时效性的写作教学。但实际上,反观自身和综观周边同行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却发现“普职同化”现象特别严重。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普职同化”的表现

“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仍被大多数中职教师采用,大部分教师的写作教学处于自由状态,确定作文题目和时间的随机性大,确定写作的标准和序列的随意性强,或按照“主题式”项目来进行写作训练。而学生一方只能像普高生一样“兵来将挡”,主体性严重缺失,不愿主动和教师沟通,不愿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思,表达方式趋于僵化和机械化,个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造成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普职同化”的原因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得比较缓慢。大部分教师自身在学生时代接受的语文教育就是普高化教育,他们留存在头脑中的普高情结和普高式教学因子很难磨灭。而中职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部分的设计和编排存在实用性不够的问题,教材没有序列性,写作部分与单元阅读篇目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写作训练的职业特色明显不足,其中的作文指导大而空。

(三)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普职同化”带来的后果

1.学生写作动力不足,对写作普遍报以消极应付心态

中职生本就经历过一次和普高生的恶性比拼,并成为在比拼中失败的一方。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合格水平,一上作文课写作压力就很大,完全处于被迫的应试写作状态,缺乏一定的成就感。

2.教师面对学生情况束手无策,专业化成长备感迷茫

与普高同化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程序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这时就会出现“你要我写,我偏不写”的学生进行无声的抗拒,让教师在无力应对中备受打击,影响到个人工作热情。

基于以上“普职同化”现象带来的种种弊端,笔者意图改变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为探索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中职写作教学设计的新途径服务。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重新确定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依据

1.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考虑

(1)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国家教职成[2009]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了中职培养目标,在中职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各省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确立了各专业具体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别。一致处主要有:

培养的人才均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与行业变化需要相适应。

培养的人才均突出技能型和专门化。

培养的人才均面对一线工作(服务或生产)。

培养的人才均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作风。

培养的人才均需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需要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从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各专业的核心技能和能力要求存在很大不同。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两个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概括出,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建构组织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拓展迁移能力;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服务意识(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2)用人单位需求的调查

笔者采用个别访问方式向多家企业单位进行了访问,主要访问了本校毕业生比较集中的两家单位的负责人(其一是临平沃尔玛超市,其二是南方泵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访问:

当您招工面试的时候,您感觉职高生和普高生的语文能力有什么不同吗?

您认为本校毕业生的语文能力能胜任贵单位的工作需要吗?

您认为职高生哪些方面的语文能力比较欠缺?

您认为职高生的写作能力能适应工作需要吗?

您认为应着重培养职高生哪些方面的语文能力?

除此访问调查外,笔者也对其他企业(如顿力集团、华鼎集团、益利素勒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这些访谈和调查情况可以看出,企事业单位对中职生的工作态度尤为重视,在语文能力上比较重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在普职学生文化素养上的差别方面,职高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包括口语与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最该具备又最缺少的内容,而且基本上成为学生适应和胜任工作单位需要的重要因素。

所以,语文教师针对不同毕业走向的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首先应该从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写作教学目标,把服务学生就业和继续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尊重语文应用性和工具性特点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2.基于学生现状和学生需求差异化的考虑

(1)不同专业学生现状的异同

为了解中职生的真实写作现状,笔者于2014年5月对杭州市3所学校(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良渚职业高级中学、乔司职业高级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都和中等职业语文的写作教学情况密切相关,师生提供了最真实、最根本、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可信度和有效度较强。通过翻看中职生作文本和随笔本,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多。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写作的喜好程度各不相同(见图1),作文基础能力和写作内容选择趋向(见图2)也有所不同。

学情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基础性课程要面对的班与班之间学情的差异非常大,学情的不同必然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施阶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2)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异同

除了以上客观的和主观导致的现状的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期待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各不相同。在对学生写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同时,笔者也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三类专业学生期望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期望有明显不同。就听说训练内容而言,旅游专业学生对此内容的倾向就远远强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这些不同,正是学生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而提出的。语文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份问卷调查不仅向我们证明了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3.基于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考虑

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印发,下文统一简称为《大纲》)里明确提出的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中职培养目标有相当的一致性,目的都是“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而在实现方式上则强调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加强语文实践”和“应用能力”。

基于此课程任务,《大纲》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目标中语文课程仍被定位在“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以及“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上。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应该顺应语文总体课程目标,将原来单一性的、不分专业特点的作文教学目标改成弹性的、结合专业的目标,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兼顾不同就业和不同职业的需要。

由此,在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教材仅粗略进行理工与服务类分类的情况下,笔者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常规写作教学目标基础上分层次设置,将语文对学生的多元影响和要求转化为不同专业的具体专业能力,以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素质训练和素质培养服务,形成具体的职业特色。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1.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

在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基本目标的考量上,笔者从写作能力的输出点(即学生经过学习需要表现出来的能力要求)出发,逆向思考写作教学的输入点(即“教什么”),力图让语文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培养中职生的语文写作通用能力,从而确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写作目标:

(1)我的人物最形象(能多方面选择有用、典型、新颖的素材,利用多种人物描写方式描绘典型人物);

(2)我的事件最动人(能抓住事件的要点,准确、生动、清晰、有条理地叙述完整、动人的事件);

(3)我的景物最别致(能有效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抒写别致的景物);

(4)我的语言最贴切(能在对他人文章的仿写、缩写、扩写和改编中形成自己个性化、切适性的语言特色);

(5)我的结构最讨喜(能根据不同的写作需要,谋划材料的主次、轻重、详略、虚实等,合理地安排段落层次);

(6)我的情感最真实(能真实表述对生活现象的直观印象,学会“有我”“真我”的表达);

(7)我的分析最入理(能结合生活实践,清晰、客观、辩证、有条理地表述自己对人、物、事、理的看法,并能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我的应用最自如(能根据特定的职业需求,书写各种格式规范、表意明确、形式多样的应用文书)。

2.不同专业的写作能力水平描述

(1)计算机专业的写作能力水平描述

能根据写作需求,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搜集有用的、典型的写作素材;能在职业需求下,运用规范的语言及格式进行语言组织和信息沟通,准确、有条理地对人、事、物、理进行叙述、描写和分析;能结合写作要求,对文章字、句、段、篇进行各种选择性处理;能将各类素材和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的加工,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交流文稿;能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图文介绍,并阐释和解析行业内多样化的文稿信息;能对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加工,并撰写解决方案。

(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写作能力水平描述

能抓住人、事、物的特征,进行清晰、完整、生动的叙述、描写和说明;能有效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抒写别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对生活及特定职场情境中的相关诉求、事理等进行较清晰的、较有条理的叙述;能快速识别文章的优劣,并运用相应的优化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妥善进行修改和更正;能根据不同的写作需要谋划文章结构,进行主次、轻重、详略的选择,合理地安排段落层次;能根据特定的职业需求,书写表意明确、形式新颖的应用文书。

(3)财会专业的写作能力水平描述

能运用恰当的科学方法实施各项调查,采集相关信息,拟定相关写作提纲;能结合生活及特定的职场情境,对人、物、事、理等进行准确的、严谨的描述;能结合生活实践,较清晰、较客观地表述自己对人、物、事、理的看法;能对各种文字信息进行适当的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基本优势写作战略的选择;能够运用统计软件对文章进行搜集、验证和评估;能运用规范的语言及格式,撰写各种财经应用文。

3.不同专业的写作教学目标举隅

【案例】以写作教学“我的人物最形象”(基于人物写作)的教学目标四种情况的设计为例,来说明不同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

(1)通用于各专业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不同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个性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提高细致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征,认识身边人物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2)适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作文材料中人物形象的种种描写方式,学会把握细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条理的、准确的叙述完成“人物猜猜看”游戏,在猜人物的过程中抓住人物基本特征,并尝试简笔绘制不同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人物形象及描写方式的共性和个性,学会由此及彼的迁移和创新,并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同学情感。

(3)适用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作文材料中人物形象的种种描写方式,学会迅速辨识人物核心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清晰的叙述完成人物转述,在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及时抓住对方的叙述要点,并能快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语言沟通能力和相互服务的意识,在各种人物形象的认识中对同伴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具有专业导向的教学目标(适用于财会专业)

【知识与能力】赏析作文材料中人物形象的种种描写方式,学会对人物核心特征的正确评估。

【过程与方法】采用准确的、客观的叙述性语言完成个人对文章的初步表达,在润色修饰的过程中及时更改叙述方式,并能严谨对待字词句的语法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个人语言表达中的严谨意识,在各种人物形象的认识中能对自身进行回顾和反省。

以上有关“我的人物最形象”写作的四种教学目标设计的对比,很明显地呈现出专业导向教学目标的切适性。在通用的基本写作教学目标和差异化的具体专业写作教学目标下,教师可以自主拿捏,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未来人才发挥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写作个性。

三、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确定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原则

依据写作教学目标和各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进行写作教学内容确定时,笔者认为应该力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依据职业需要,突出应用写作

在应用文写作中,不仅需要考虑跨职业、行业使用的通用型文体,如慰问信、祝贺信、求职信、记录、发言(汇报)提纲、合同、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等;还必须结合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补充教材以外的、在专门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用型文体,尤其从学生专业课的角度考虑,开设相接近、相衔接的应用写作课程。

2.结合专业特点,注重职业素养

在进行具体的写作教学时,采取什么样的写作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依阅读“输入”的具体情况和契机而变化和择取。并且,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还需根据专业需要渗透进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内容。

3.融合专业知识,增强职业能力

中职文化课教学肩负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在教学中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相关联,让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善于挖掘已有教学内容的专业因子和职业元素,让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让专业知识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语文素养习得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接轨。对于同一个写作教学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到所教专业的不同特点,要求各专业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写作。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

1.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基本内容

以下内容是笔者综合我国传统写作课程内容研制而成的中职写作教学新内容(表1)。内容上突出两个方面:(1)重视教学“知识”,内容涵盖作为“类”的教学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和写作过程知识;(2)追求具体的、有指导性的、便于教学的知识内容。

2.不同专业写作教学内容举隅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背景下,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来选择写作教学内容能够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利于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合格人才。下面,笔者在不同专业写作能力水平的要求下,尝试选择和重组适合专业需求的写作教学内容,以两个专业的写作教学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2):

写应用文,根据学习、生活需要,掌握便条、单据、记录、启事、通知、计划、总结等常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策划书、应聘书、求职信、海报、简报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语言得体、内容符合要求。

旅游

专业写记叙文,能注意细节的提炼与描摹,抓住人、事、物的特征进行多种方式的表达,语言形象、生动。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有条理。

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材料和观点保持一致。

写语段和篇章,均能做到思想健康,语句通顺,融入个人情感,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应用文,根据学习、生活需要,掌握便条、单据、记录、启事、通知、计划、总结等常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掌握导游词、解说词、欢迎词、旅游合同、旅游广告、商品说明书、项目设计说明书、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

以往,写作教学内容较疏离学生专业生活,于是中职生看不到语文对生活的意义,从而丧失学语文的兴趣。以上笔者构建的现实性和开放性的写作教学内容从中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来进行调整,从表2中的加点字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不同内容。根据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和现已重组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写作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这是科学地进行写作教学的前提,为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潘新和.中国现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