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8 08:50: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篇(1)

在此,提供毕业时,参考文献的范例一则,部分内容如下:

[1]吴普红.高中文言文的文化功能[J].中国民族教育,2011(01)

[2]刘磊.“古文字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代秀琴.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1(04)  

[4]杨秀丽正视存在问题,寻求解决策略——简要论述如何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张秋.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论高中文言文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6]钱国利.高中文言文词语归纳教学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7]梁玉敏,杜刚.关注人文精神构建完满人格——解析人教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特色[J].语文学刊,2011(06)

[8]林玲.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J].成才之路,2011(21)

[9]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10]《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试题分析》[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1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7 年第 3 版

[12]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2008 年 11 月

[13]杜萍,张道荣.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5)[14]丁念金.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保障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5)

[15]包玉红.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自身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16]孙叶飞.大众文化的人文关怀[J].理论导刊,2010(02)

[17]具春林.中学语文泛文学现象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18]薛凡平.浅谈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008(04)

[19]柯群英.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2)

[20]齐世涛.文言文教学刍议[J].中国培训,2010(06)

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诵读法

即熟读和背诵的方法。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二、讲解法

讲解法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先有学生预习课文,参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试着自行讲解。也可以在预习之前,教师先把课文范读一遍,并对难懂的词语,句式作些解释,然后再让学生经过预习,逐句讲解,如有错误,教师及时订正。还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将课文译出来,教师有重点地提问某些词语的意义,对于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解答的,由教师讲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三、讲析法

即“用讲述分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理解的教学方法。分析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抓住课文的特点和重点,紧棵扣课文的字词句来进行。可以侧重于课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要因体裁的不同而重点不同。议论文着重在篇章结构,论点论据;人物传记着重在选材,剪裁和人物描写;写景抒情的散文,着重于景物描写和意境。对同一体裁的课文,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评点法

即对古诗文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品评点示。评,主要用在层次段落间,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析;点,主要用在字词句间,就其精妙与疑难之处作出启发和提示。要评得中肯,点得准确。

例如,在讲《登鹳雀楼》一诗时,对其中的“依”,“穷”二字要点,对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开阔,激越昂扬的格调要评。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全诗的意境。

五、自学练习法

(1)查注自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习阶段和较浅显的课文的学习。

(2)试讲回讲。试讲是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尝性地讲解课文。

(3)文意猜读。文意猜读法是学生在文言文的自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对新知识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测从而明确文意的一种方法。例如从词的结构去猜: “暮而果大亡其财”(《寓言三则智子疑邻》)“果”,“大”,“财”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可运用猜读法猜出:“果”――果然,“大”――极大,“财”――财物。

六、比较法

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译成“用箕畚”,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义现象,“曩与吾祖居者”、“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两句中“曩”与“向”均是“从前”之意。还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七、归纳法

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议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见志。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篇(3)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热忱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下被演绎得风生水起,而在众多的新课改理念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本次课改的主导精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很简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①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深奥难懂,望而生畏;而对于文言文的拓展阅读,他们更是不敢涉足,不愿涉足。

近年来,不少学校把课外浅易的文言文阅读列入考查内容。这一变化,更准确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学生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内文的检测往往会有偏差,因为它考查的是已学知识,更多反映的是学生的识记水平。与之相比,课外文言文的考察则更有说服力,因为它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②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题,现今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一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积累,轻运用。在课内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文言词汇、语法的识记与积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与课改精神相悖;其二是学生要求生动地学,而教师往往只能枯燥地教。作为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少年时期,希望能快乐轻松的学习,而文言文的讲解又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极易丧失。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多学生是抱着畏难或排斥的心理,而这一点在基础薄弱的初中生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现今初中生文言文学习面临的不利现状是:

1.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家长,对于古典诗文一般都了解不多,学生来自家庭的熏陶几乎处于缺失状态。

2.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针对教材上的文言文,学生文言文接触少,文言积累少,导致了他们文言阅读能力不高。

3.学生一方面阅读能力不高,读起来觉得困难,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又对于课本所选的有些篇目兴趣不大,如《观潮》《满井游记》《鱼我所欲也》等,这就加重了他们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若这一现象得不到重视与扭转,不单是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实亦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新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今后自身学习的需要,如何有效地拓展文言文教学这个课题就变得十分紧迫。如何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二、“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是有效策略

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等等。同时还要处理好积累与运用的关系,探索一条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的有效途径,这对现今初中文言文教学有重要意义。拓展阅读所选的“浅易文言文”因其“浅易”和“丰富”的特性,可以促使二者有效统一。“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广阔的阅读天地,是学生进行积累的有效途径。

具体设想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内容、思想情感、文体、趣味性、难易程度等要素各有侧重地甄选浅显文言文,在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甄选拓展资料时按积累程度分层推进:初一写人叙事类趣闻,初二写景抒情类小品文,初三注重生活感悟类。我们在拓展时侧重于课后拓展:依托课本,由节选向原著拓展、向同类主题拓展、向名家其它作品拓展。

这里借我们“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组的操作过程和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渐变做一次展示和探讨。

初一上完《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后,老师做了个推荐阅读《世说新语》活动,期待以《世说新语》中有趣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同时在连蒙带猜的阅读中积累一定的实词。

在初二上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后,给学生拓展了一个专题:贬谪文学。同样是贬谪,柳宗元的永州是寒山瘦水,柳宗元的情怀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悲凉,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冷寂悲怆;欧阳修的滁州是“蔚然而深秀”,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寄情山水和沉醉;范仲淹的巴陵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在比较与拓展中学生不仅鲜明见识到了四位大家的山水情意和政治情怀,也在比较拓展中加以分析和评价,在评价中吸收古代士人的优秀传统: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与乐观。这时候学生逐渐开始看到了文言经典的价值。

在做了两次浅易文言课后拓展专题后,看到一部分学生文言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我们“课外浅易文言文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组又趁热打铁做了一个研究性专题活动:我眼中的苏轼。学生自己分组分工合作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展示成果、自评互评等。学生展示的成果超乎了老师的意料和期待:视频、手抄报、论文等,内容详实、资料全面,一个真实又鲜活的苏轼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在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苏轼的穿透儒、道、释三家的人文情怀,而且在文言资料、文言字词的认知、整理、积累、运用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到了初三,由于学生在文言文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课外拓展上也有了一定的铺垫,所以在拓展内容上注重生活感悟类,拓展点上由积累转向在积累中运用上。上完《出师表》后围绕诸葛亮的“赏罚严明”的建议,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古代典律制度的拓展尝试,如“乐工罗程者”等浅易的课外文言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对文言文的学习也由积累转向了运用。

三、关于课外浅易文言文有效拓展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拓展材料时应避免不着边际。哪一类文言文是适合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根据其内容、思想情感、文体、趣味性、难易程度等细部特征进行选择,并尝试结合学生所处学年实际理解水平,探究并总结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浅易文言文的一般特征,为以后的阅读研究奠定基础。

2.在学生拓展阅读时给予方法指导。在拓展活动中,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指导,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从而能自觉地、饶有兴趣地不断拓展,变被动为主动寻觅。

3.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拓展中,要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设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和辅导,让他们有机会、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见解。

古诗文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流传至今,虽历经时间磨洗却魅力依然。一代代莘莘学子从中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仅大大拓展了审美视野,获得了精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写作启迪,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健全了自身的人格素质。快乐的古诗文学习,将引领学生步入文言文的阅读的殿堂,从而有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导航,快乐积累,有效拓展运用,初步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厌学情绪,希望在“浅显文言文”的拓展阅读中逐步提高初中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

注释:

①国家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

③王松泉:《阅读教材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篇(4)

我曾上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公开课,从《庖丁解牛》入手研究文言文课外自读篇目的教学法,课后反映较好。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及有关问题。

一、教学设计:

1.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庖丁解牛》,必须做到: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通读课文,达到可以较流畅的诵读要求;勾出“自读提示”及课文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主旨、好句好段等内容;记下疑难问题。

2.通过课堂(45分钟)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并指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具体步骤为:①诵读正音。指定一个大组听其他三个大组诵读课文,指出错误,教师同时也给予诵读指导,然后再读。②教师提问抽查自读勾书的情况,对认识混淆、理解错误的问题给予分析指导,发动全班学生讨论,从中寻找正确答案。③质疑辨析。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记下的问题提出来让全体同学思考讨论,尽量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寻求其中的联系,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点拨、总结。④写作训练。要求学生针对文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以“‘道’与‘技’”为正标题,对副标题“谈……”进行补充,设计议论文的开头。

二、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进行文言文教学硬是要逐字逐句地串讲,学生也习惯于依赖老师,不敢也不能够自己阅读文言文,教材所编配的文言自读篇目常常不能发挥“自读”的作用。因此,在接到公开课任务后,我选择了课外自读篇目《庖丁解牛》,力图体现出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在布置自读任务时没有提出特别高的要求,也没有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做书面作业等,只要求他们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通读课文,同时适当地勾画,记下问题。与读懂大意比较起来,“达到较流畅的诵读”这个要求可能相应要高一些,因为读一遍二遍是绝对不行的。提出这个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领略其神韵。我始终相信适当的勾画圈点和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

学生课外自读老师是看不见的,要掌握学生自读的情况,解决其疑难问题,则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既然是检查自读,当然就必须体现自读,不能搞成“讲读”,因此我采取了学生讨论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这个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同时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你很难预测学生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处理的确把“自读”二字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自读的一般方法。

三、这堂课的特点:

1.活而不乱。这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活动为主,由于任务明确、程序清楚、引导恰当,一直进行得活跃而有序,虽然有37人次发言(有关领导统计),但一点也不凌乱。

2.时有。由于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始终主动参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例如,“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中的“三年”是不是正好三年?又如,“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与同一个单元《荷丈人》中“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中的“道”、《五蠹》中“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中的“道”一样吗?这些问题激起更多的学生参与争论,气氛热烈,不时形成。

篇(5)

一、学生状况及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高三(10)两个班的语文科教学工作,高三(5)班为普通班级,有学生53人,高三(10)班为实验班。学生36人。

从上学期成绩情况来看,高三(5)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人均分93.9分,但优生少,差生多。高三(10)班学生从中考成绩上来说是好的,人均分98.4,但对那些基础知识还需要多细心些。

思想状况方面,高三(1)班有1/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认真刻苦,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高三(10)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有关知识,熟记文言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具

第五册语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的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而外,还要从10月份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材重难点

高三语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和外国诗歌、散文,重点是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语言;欣赏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艺术手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思想。

五、教研课题

本学期在教学中仍沿用“目标教学法”开展教学,要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四个步骤,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六、教改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教改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公民,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具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潜力。基于这一认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学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现行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这些课文分析的“惟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教学实际中的创造性。

七、业务自修内容

1、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2、多阅读、查找资料,订阅专业报刊;

3、多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学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学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篇(6)

论文摘要:作为和语文教育一起诞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诵读一直是古诗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因为其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内涵及外延的不清晰让很多教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试着从现代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诵读这一传统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出教师范读与配乐诵读这两种具体的营造情境的诵读方法,期许为教学实践带来些许的启示。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一、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要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必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超然的态度,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再大的工夫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实践,尽管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题型也由过去以客观题为主改为以主观题、问答题为主,作文也改为以话题作文为主,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练,提高语文素养。

三、掌握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语文教材的多样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四、立足教学方法不胜枚举

第一,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心。所以,围绕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充分占领这块45分钟的“阵地”,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课前一定要预习。有的课文篇幅较长,如若学生连教材内容都不熟悉,那么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架空了,整个教学过程是难以上档次的。其内容可以是有关的字、词、语法等语文知识,为阅读新课扫清障碍;还可要求他们弄清相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等;再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略读和整体感知等。了解这些内容是分析、深入学习文章的前提。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

语文课文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所以教师首先得对教学内容恰当取舍,精要设置。“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也就是把握精讲点,进行局部突破。精讲侧重的知识点一般体现在教的重点、学的难点、答的疑点上。为此,决不能面面俱到,尽量不搞重复劳动,要加快教学的节奏。比如教议论文,往往注意论证方法和结构方式;记叙文应先理出记叙的线索;说明文则要掌握说明的方法和特点;文言文可以采取熟读----翻译----背诵----默写的模式进行,如此不一而足。长此以往使学生当堂领会教材中最重要的知识,并能自觉结合教师讲解,充分利用课本巩固所学知识,得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一)启发式,它是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通过巧妙启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智能。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了他们求知、探索的精神。(二)串讲法。即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及时对要点加以概括,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有助于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会学习的方法。(三)情境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适时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受文章的“人情物理”,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并获得美的感受,思维水平也不断提升。(四)多媒体教学法。它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直观效果,使学生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容易理解。如在讲授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时,根据佳作的意境,将小鸟娇巧可爱的姿态与清脆宛转的鸣叫展现在课堂上,很快能使作家爱鸟的情思变得真切动人,从而正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在短时间里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等,都要灵活穿插,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共同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复习不可遗漏,温故知新。这就是说,通过一两道重点习题的演练,使学生对文章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度概括、归纳和梳理,使重点更明确,知识更精要,印象更深刻,达到短时间内落实必备的语文知识、积累文化底蕴的目的。

第二,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因为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施问、回答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可贯穿这一原则。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们在组织教学中要把分层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力求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语文,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园地,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把语文课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