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9 21:55: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山区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XX同志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心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认真履行战胜疫情人大代表的职责。

政治站位高,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7日,XX同志所在武汉市交通学校被征用作为洪山区隔离点。XX同志带领近50名党员干部职工奋战在一线、通宵达旦,投入生活物资进场、清洁楼道、寝室布置中,连续战斗20个小时左右,抢建出400个床位的隔离观察点。隔离点建成移交后,XX同志组织工作专班积极配合做好隔离点的水电供应、出入门岗管控等工作,并多次深入隔离点检保障情况。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武汉市交通学校隔离点实现了“隔离人员零交叉、隔离点内零感染、医务管理人员零损伤”的目标。

大局意识强,当好复产复课“指挥员”。XX同志亲自部署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毕业年级返校复学工作。XX同志告诫全体教师:“线上教学、返校复课工作意义重大。我校线上教学、返校复课工作如不能有序进行,将影响3569个学生家庭复工”。2月3日,该校率先实现毕业年级1187人线上教学。2月10日,该校非毕业年级2382名学生复学。5月6日,该校毕业年级顺利完成返校复课。XX同志还心系线上教学、返校复课期间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篇(2)

——记郧阳区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资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自大学毕业便义无反顾地来到边远山村资教。十年如一日,默默为农村孩子的成长筑基,以无私奉献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荣光。他就是郧阳区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彭杨智。

从外乡人到本地通

彭杨智老师来自辽宁省,2010年大学毕业时,他怀着对教育的一腔热忱,毅然报名申请参加资教,被分配至郧阳区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到学校,不仅学生们很是稀奇,就连老师们也是感到匪夷所思。“离家太远了,估计干不了两年就会坚持不下去了。”

同事们的质疑不仅是因为从辽宁到湖北距离太远,还有更主要的的原因是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学校距离最近的集镇十余公里,没有公交,出行就靠出租摩的或步行。“那时候除了两栋教学楼,老师和学生住的都还是砖瓦房。”最让彭杨智苦恼的是,夏天蚊虫肆虐,身上常常被叮咬的满是疙瘩,晚上不点蚊香根本无法入睡,一学期下来体重减了二十多斤。

条件艰苦还不算什么,对彭杨智来说最难熬的是周末。由于地处山区,学校每半个月放4天假。每到这个时候,彭杨智只能一个人呆在校园里,独处异乡的寂寞和孤独感一遍遍冲刷着他的内心,让这个东北汉子一度产生了退意。但面对山区孩子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彭杨智最终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十年之久。十年来,他主动与学校附近的村民聊天拉家常,努力的适应着当地的生活习惯。彭杨智不仅从一个异乡人逐渐成为村民眼中的本地通,也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和家庭。

“孩子王”+“拼命三郎”

刚参加工作时,彭杨智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乡村,班里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需要在学校住宿。四年级的孩子还是第一次住校,很多都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作为班主任,彭杨智在教学之余又担起了家长职责。孩子们有没有贪玩忘记了吃饭?有没有及时完成课外作业?有没有感冒发烧?有没有及时加减衣物?有没有和同学闹矛盾?甚至孩子们早上有没有洗脸刷牙,晚上有没有洗脚,这些都是他每天要思考关注的问题。班级里有一名走读学生,父亲精神不好,母亲去世,中午回家经常吃不到饭。彭杨智了解到情况后,经常把他接到家里去吃饭,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他,使他逐渐走出生活的阴影,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他常常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山村,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课余时间,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老鹰捉小鸡、踢毽子、弹石头子等游戏,师生的欢笑声融在了一起,在学生们的眼中,彭杨智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甚至是家人。班级里的学生对他是无话不谈。在校园里,总能看到孩子们围在他的身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他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成了学生眼中“孩子王”!

每年开学,彭杨智都要去学生家里家访,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彭杨智的家乡在东北平原,交通发达。可是在这里到处是高山,家访很多时候需要爬山涉水。登山对他来说是一大挑战。已退休老教师张星华清楚的记得,彭杨智第一次跟着自己去家访,跑了一天回到学校,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待脱下鞋子,脚上一个一个大大的水泡让人触目惊心,有的甚至都磨破了流着血水。张老师心疼的埋怨他为什么不早点说明情况,他却说:“您都能坚持,我一个年轻人也能!不能搞特殊。”

提起彭杨智,同事们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他是学校里的“拼命三郎”。从教十年,他基本上常年住校,很少外出。在学校里,他是第一个起床的人,每天早晨5点多钟学校的起床号响起,他就已经来到寝室督促学生起床晨练。白天,他除上课批改作业外,更多的工作是到教室的窗户外面盯着学生,怕他们上课睡觉开小差。同时,他又是学校睡得最晚的人,每天晚上10点多,他查完每一间寝室,等待学生安然入睡以后,才回到学校的“家”。

付出终有回报。如今彭杨智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获得乡级优秀教师的表彰,参加的生物实验说课比赛获得了区二等奖,网上晒课获得了市级表彰,辅导的学生科技创新获得了省级的表彰。

面对家人,只有无言的愧疚

十年的教书生涯,彭杨智无愧于教师的责任和本分。但面对家人,他却满是愧疚和不安。

彭杨智是独生子,父母年事已高,一直希望他毕业后回到身边工作。资教的第二年,父母想着彭杨智离家太远,好不容易托人帮忙为他在家乡县城里介绍了一份工作。但在接到父亲从千里之外传来的喜讯时,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回乡的机会。2015年8月,彭杨智好不容易利用暑假机会回乡探亲。临近开学,恰逢父亲因病住院需要做手术。一边是重病在医院的父亲,一边是即将开学的学生,面对着艰难的抉择,彭老师最终还是踏上了回校的火车。对父母,他不能在身边尽孝。对妻儿他也亏欠了很多。2016年彭杨智的孩子出生,因为早产造成大脑缺氧,每个月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但为了学生,他将孩子托付给妻子和已退休的岳母照料,从未因此耽搁一节课。几年来,他从未陪孩子去医院做康复训练,以致妻子常常抱怨他说“你只是个周末爸爸,有时候忙起来连周末爸爸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