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管理学学年论文

管理学学年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9 10:56: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学学年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管理学学年论文

篇(1)

学校设有53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个学术硕士和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5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

学校拥有会计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会计学专业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学校获批自筹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的“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会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56人,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4部;获批国家“两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两金”及各部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一、研究生招生

会计学院招收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

?筅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15名左右;会计专业硕士40名左右。

?筅享受待遇

(1)国家助学金。所有学生10 000元/生・学年。(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20%;二等奖学金6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30%。(3)三助岗位。学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提供800元/月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发放)。另外,自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始,研究生导师为每位研究生发放科研补贴不低于150元/月。

二、引进人才待遇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实验;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管理行为及其规律,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条件,如何利用信息和平台来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管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1.1管理实验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具有利用自然科学及现代技术进行观察、检验、研究、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和属性。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技术和工具来自于管理实践,而管理者必须善于对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分析,为最优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实验方法始终是管理科学创新和研究、传播和教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实验方法在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1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19世纪末期一20世纪40年代)

管理实验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步,管理科学的理论在实验、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这个时期,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积极性等。人们基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人及其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比研究,探寻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泰罗的铲掘实验和金属切屑实验分析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吉尔布雷斯夫人的动作分析实验分析如何设计合理的工序,梅奥的霍桑实验分析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等。

1.1.2管理实验的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

此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拓宽,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被运用起来。在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人”实验、韦伯的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绩效研究比较实验、弗约的社会性动机比较实验、加拿大萨斯喀钦温大学C.C.Potter教授开发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BusinessSimulation)等[1]。

1.1.3管理实验提高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重视战略管理和跨国经营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人使用。管理实验的中心也由以人和工作为中心转向以组织和流程为中心。在管理实验的方法和成果在研究领域和企业不断提出和实践,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发达国家的高校对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模式也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1]。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在国外许多院校受到重视。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院校开设了有关管理专业的系列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美欧大学商学院,也强调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1.2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工商管理学科属于软科学,但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强调学生实践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据高等教育司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点增至2866个,存在的明显的问题就是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专业实习和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2]。通过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排名前几名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调研,发现这些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挖掘等。

我校是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数不多的民族类院校,同样存在如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学软件、对该学科实验教学的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必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

企业需要的是懂理论、通实践和能操作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需要呼唤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加以调整。通过实验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管理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把企业和市场移到实验室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企业实际为特征的实验教学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能。

2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与教学观念中存在的这些谬误客观上导致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重三轻”上面.

2.1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型人才和宽口径、适应性较强的管理通才。目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薄弱,对工作实践实际了解甚少,毕业后难以尽快胜任工作,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即使有部分实习实践环节,但由于经费少、实习时间短,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两个方面“空对空”的问题。同时,缺乏对实验环节的系统设计和科学的考核标准,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学习起来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

2.2重硬件,轻软件

许多工商管理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广州商学院等都曾先后投入了3—4百万元进行工商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但还有部分院校工商管理类实验建设由于存在资金不足、技术限制等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实验室功能单一。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投资了近百万元,拥有各种类型计算机,并有其他教学设备70余台,也购买了人力资源测评、统计学教学模拟、ERP、物流管理等软件,但主要是硬件设施。目前可开设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实验课程10余门,但还存在很多软件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课程没有形成体系,有些实验项目内容过时,实验手段不适应现代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等专业的要求;二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学软件支撑,一方面资金不够,另一面也存在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有些软件是免费下载版本,有些软件是因为学科交叉,重复购买的等;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包括实验室老师的引进和培养、授课老师实验课程方面的培训、与软件提供商提供的培训合作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措施。

2.3重局部,轻全局

培养管理通才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的实验课程体系上,除了在各个专业课程上弄清弄懂外,要投入相当精力在各专业、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衔接上[4]。例如在会计电算业务中,还要关注其在资金流的层面上与财务管理、与物流、甚至与信息流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在企业管理层面上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等等,而不是单纯地只弄懂会计的电算化问题。目前,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各专业实验之间衔接不好,整个实验体系中各专业实验之间互不联系,人为地割裂了各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业已存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有的相互重复,有的则相互脱节,有的还存在知识上的空白点,造成了知识结构上的错位,不但达不到实验所要求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忽视课程本身的要点,也不能提起学生实验的兴趣。这种重局部、轻全局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课程分属于不同业务系,实验教学大纲和备课均是教师单独完成而造成的,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3工商管理实验教学问题探讨

3.1教学体系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建立和完善一个较为系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3.1.1教学环境

建立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平台,以实验性的工商管理教学模拟系统为核心,以核心实验和扩展实验为层次结构,辅以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和不断更新的实验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验软件的引入,实验教学规章制度的设立和执行,实验室师资力量的加强。

3.1.2教学环节

借用实验平台,要设计好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环节,包括上机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综合论文和毕业论文,同时,要加强每一个实验教学环节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和实验考核文档方面的建设。

3.1.3实验考核

各实验教学环节应该设立相应实验课程考核标准,为避免学生互相替作、抄袭的现象出现,应建立一种重过程、重手段、重运用能力、重管理思想体现、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轻结果的实验考核模式。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考核依据是其实验过程、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高效,而不应该单纯考核实验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建立一个基础实验、重点实验和扩展实验的3层次结构教学结构。根据管理学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和行业、学院教学特色和特长、管理对人才的阶段性需求、实验项目在学科中的影响、实验学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实验条件,抓好基础实验,再以各学科重点实验为基础,辅以相应的扩展实验。就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室而言,先完成如统计学、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子商务等基础实验课程,再根据各专业学科特点加强重点试验,如工商管理可以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做为重点核心实验。在抓好重点实验前提下,根据学科层次结构和课程关系,围绕重点实验向外扩展,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这样既保证了学科基本理论的扎实性,又充分照顾到相关专业实验的系统性,还从学科角度避免了实验之间的重复和空缺。

3.3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实验环节的策略与方法,如在理论教学时,上机实验注重的是验证性实验部分,要基础扎实、运用熟练,掌握其规律,这时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实践为主;在课程设计部分,可采取教师辅导与自主设计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定题、讲解知识点,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和工具,规定一段时间提交成果;在课程论文部分,以整个专业课程的范围内实行自主设计为主,老师定期答疑;在学年综合论文和毕业论文部分,结合所有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学的知识,实行综合性的自主设计为主的形式。老师可以间断陛进行检查和答疑。在各实验教学环节中,为了起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可以将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操作指导和实现举例等放在实验室网络上,供学生提前预习。

4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对理论讲授的内容消化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使我们更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如何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来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解决。本文从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存在不足对民族类院校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作了经验总结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80(3):9-1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Z].

[3]王云昌.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体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20—121.

[4]彭峥,任鹏.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改革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87(1):46—47.

[5]王雪岭,包中文.工商管理类实验室如何加大开放与整合力度的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4):134—135.

篇(3)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

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

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1.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公共管理学院下开设。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的“三无”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没有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建立实习基地”,仅以课堂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部环节[1]。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及教学经费不足,以及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导致不得不重理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除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了校内测量实习外,甚至没有开设有专业比较重要的实习,如土地调查、不动产估价等;一些专业重要软件如Mapgis、Mapinfor、Arcgis也未能在相应学年向学生开设。

1.3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建设滞后,校地合作甚少,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条件。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发挥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本科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甚至没有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很多实验课和课带实验课程都只是借助别的学院的实验室完成,严重发阻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2]。

1.4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考核体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条件,因此,完全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仅以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编制情况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系。

1.5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系中,虽然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且实验人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实践教学水平滞后,造成教师不得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6缺乏实践教学创新精神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未理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不完善更加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一些教师总体设计和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欠缺,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加上由于长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引起的由于教学倦怠等等这些主管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创新能力,这将会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理论性与实践并重、各学科交叉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改 革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措施。

2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1调整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突出“技术+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测量、制图、规划、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房地产经营管理,能胜任管理、科研、工程和教学等工作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积极开展了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内教学实验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构建了包括课内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包括一、二年级的课内实验和实践,三年级的软件应用实习,四年级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基于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完善学科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不同学年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分阶段培养:在这个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下,明确各阶段的学习方向及任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达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2.3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俱进,有针对的培养国家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基本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加之我们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发展仍然以环境为代价,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必须分析国际形势,有针对的培养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注重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种模式并进共同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4结合实际,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方式,共创三赢模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各高校应按照“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维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将各项实习与地方政府或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公司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报酬。实习中学生技能学以致用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其实习的动力,可以促成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2.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团队

坚持“理论教学为基、实践教学为要、科研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和实践教学团队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优良、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较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4]。

2.6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管理长效机制

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各高校应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秉着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全过程实践教学”为主,将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5]。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6],我校应本着“基础+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专业技术型专业定位和社会急需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办学方向,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的广泛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制定了最优的实践教学方案,遵循合理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本科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去。学校也将继续努力探索,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对土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培养一代代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中友,汤惠君.新形势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

[2]张惜伟,张裕凤,郝润梅,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165-167.

[3]王承武,马瑛,周长江.“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08-209.

[4]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38.

[5]王承武,马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66-69..

篇(4)

【关键词】海南省;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1 海南省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比较分析

目前,海南省内的17所高校中有14所设立了酒店管理专业。6所本科院校中除专业性较强的海南医学院外,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5所院校均设立四年制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海南省5所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1.1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首先,体现在培养的基础目标是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的高级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酒店管理毕业生定位为能在国际酒店集团等单位从事酒店管理相关工作。其次,在课程体系上主要课程相似性较大,包括:(1)管理类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2)酒店类基础课――《酒店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等;(3)酒店类专业课――《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4)酒店类特色课――《食品营养与卫生》、《烹饪学》、《酒店地产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等。再次,在专业实习上各大院校都是安排在大三学年上学期。

1.2 各院校培养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海南的几所酒店管理本科院校的培养特色主要表现为: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更注重学生宏观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海南大学开设的课程中有《酒店战略管理》、《酒店开发与管理》、《酒店连锁经营与管理》等;海口经济学院比较注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例如:《酒店投资与收益》、《酒店设备管理》等;琼州学院开设了一些与海南本土相结合的课程,例如:《海南旅游概览》、《海南黎族文化概览》等;三亚学院更突出学生酒店专业实操能力的培养,例如:开设了《酒水与酒吧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韩语》、《中西烹饪基础》等课程。

2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1]。本文研究的课程体系是指狭义的课程体系,特指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2]。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任意的,而是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构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满足学位教育和国家标准要求

酒店管理高等教育首先是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要反映该专业的教育特点。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公共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

2.2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体现市场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是为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培养目标的,因此在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与酒店行业密切联系。例如: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双证式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和岗位需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实操课程、语言沟通课程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3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培养目标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例如:海南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酒店业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及服务管理和操作的技术、对未来酒店业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思考型、国际化、高层次、强实践’特色的酒店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满足这一目标,在培养模式上会采用“中外合作式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中会包括经济管理类、酒店实操类,跨文化交际类等课程。

3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分析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2005年,原属于旅业管理学院,2014年5月开始归属于2014年1月成立的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600多人,专任教师48人,兼职教师10人。

3.1 现状分析

3.1.1 “校企合作”与“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为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较高的酒店职业素养和熟练的实操能力,立足本土,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可以胜任国内外跨国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岗位,以及适应国外高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专业设立以来,分别成立过“2006级喜来登人才班”、“2007级和2008级希尔顿人才班”、“2012级喜达屋人才班”、“2012级万豪人才班”、“2013级万豪人才班”等,与喜达屋集团、希尔顿集团、君澜集团等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还采用“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开展学位项目。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实习”项目到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酒店学院、香港大学等学习和实习。

3.1.2 “2+2”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学位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体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酒店管理专业课”、“专业选修课”4大模块,即“2+2(基础课(1-2年级开设)+专业课(3-4年级开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另外还包括人文通识课(公选)和课外集中实践。

学生4年酒店管理专业学学时为2696,总学分为168.5。其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928,学分数是5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34.42%;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60%;酒店管理专业课所占的学时数是440,学分数是24.5,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6.32%;专业选修课所占的学时数是128,学分数是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4.75%。除此之外,人文通识课所占的学时是144,学分数是9,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5.34%,;课外集中实践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58%。

3.2 存在问题分析

3.2.1 教学模式开展与计划有所偏差

培养模式会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效果,而评判一种培养模式的好坏除了考虑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先进、满足市场需求,还应关注培养模式的培养进展情况。三亚学院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培养模式比较先进,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前酒店业发展的需求,可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双师型教师不足、同酒店合作出现问题等等原因使得现实中的“人才班”与设想中的“人才班”大相径庭,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2.2 教学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2012年颁布的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学科大类,酒店管理属于旅游管理下的一个专业。由于隶属于管理学学科,因此很多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和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占去了一定的学分,留给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有限。如上分析,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课时达到了54.02%,而酒店管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只占总学时的21.07%。

3.2.3 课程教学还有改进空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选择酒店专业前缺少与酒店相关的工作经验,对酒店的认识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好的认知;酒店核心课程的课时受时间限制,在实操和管理两方面无法兼顾;受课时数的限制和学生人数庞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内实操练习不够;部分教师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备设施与开展实训教学有较大差距 [3]。

4 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是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缩影,另外4所开设酒店管理本科培养的院校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进策略。

4.1 凸显海南特色与优势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理论研究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只占少数,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4]。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留在海南的高星级酒店就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利用海南五星级酒店众多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借助酒店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海南特色,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海南民族介绍类、海洋知识类、特色商品类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4.2 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先进经验

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在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应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先进经验,改善目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SHATEC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也可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经验。

4.3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一个好的、成功的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加以完善的。所以海南各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形成自己的体系与规律,体现在培养目标上、课程设计上、教学方法上等等,并能根据酒店业发展与时俱进,顺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4.4 注重“软硬件”综合条件

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其发展都需要一系列“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例如:在“软件”上,不要盲目引进高学历的师资力量,而要注重任课教师在理论授课的同时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硬件”上,注意教学资源的配备,加大酒店实训室建设等等。通过提升“软硬件”综合条件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开展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力,沈雅雯.我国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旅游论坛,2011,2,4(1):120-126.

[2]张茹慧.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篇(5)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办以来,正遭遇着实践教学难以展开、学生专业技能不强和对口就业难等多重困境。通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特点,构建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这需要具体通过树立“时间集中型”的实践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时间集中型”实践内容体系、科学设计“时间集中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建立相应的实践保障体系来加以实现。

[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集中型;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教学评价;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 F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35?03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7-23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年度立项课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XJK012CGD081);湖南工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2C33)

[作者简介] 王欢芳(1980-),女,湖南醴陵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胡立和(1962-),男,安徽来安县人,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自治已经成为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因此教育部非常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可该专业目前面临众多发展困境,其中就业不理想是导致该专业招生情况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按常理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呈增长趋势,说明专业发展前景可人,但现实是很多高校该专业招生计划又逐年递减,应该说对口就业难是“罪魁祸首”。如果毕业生不能被社会所认可,则其专业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而研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实践培养模式,探讨如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一定程度上突破该专业的发展困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已具有较长的历史,形成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在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基础之上的专业。但是,目前能搜集到的国外学者具体针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资料非常有限,其主要原因是国外该专业就业市场广阔,专业发展环境宽松。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1998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已有几百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这是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内近几年也有一批学者开始关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且指出实践教学薄弱、就业困难是制约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周湘莲(2011)指出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建设与完善的前提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2]。谢舜,蒋永甫等(2012)提出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3]。裴乐(2013)提出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运行机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以“理论—模拟—应用—创新”这一理念为指导,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在实践课程群组的支撑下,由多个模块构成课程、层次,最终组成总体框架[4]。

综观国内外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已解决的问题有:一是观念认同的一致性。国内高校在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且认为实践教学模式是关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二是国内学者们充分认识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工商管理类专业难度更大,该专业实习基地难以建设,专业实习难以展开,这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升,专业人才优势难以体现。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征,缺少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教学体系设计的一套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且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模型,这种模式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范式价值[5]。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特殊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相比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可操作性不强、直观感差和见效慢等特征,因而短期的实践难有效果,需要设计更为集中型的实践模式。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重点与方向,设计一套集中型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时间集中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之探索

(一)树立“时间集中型”特色实践教学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时间集中型”特色实践理念是指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总实践课时不减少的前提下,将实践的时间安排更加集中,也即减少实践的总次数,增加每次实践的时间长度。这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短时间的实践难以见效,需要较长时间的深入实践和跟班学习才能领悟到该专业实践的真正内涵。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是每次为期一周或两周的实习,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实习仅是走过场,实习单位也不够热情,经常遭遇尴尬。而集中型的实践则是针对大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他们开设至少为期一个月以上的实习,将他们具体分配到不同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岗位上深入实践,甚至还允许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单位继续业务学习。

(二)合理设计“时间集中型”特色实践内容体系

在“时间集中型”特色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合理设计实践内容体系,科学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开始,基本每个学期期末安排1 周以上的实践,总实践周数在30 周以上,例如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表1,其他很多高校的实践安排类似。这样的实践教学安排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分散,学生普遍感觉到每次实习流于形式,而且前后两次实习之间没有连贯性。

而在新的实践理论指导下,可以对现有的实践环节加以压缩,增加每次实习的时间,尤其是注重前后两次实习内容上的连续性,具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时间集中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表2。由原来的9 次实习安排压缩到7 次,主要增加了学年论文和专业实习的时间,而且时间由年末调整到5、6 月份。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基于每次临近年末去实习,实习单位一年的工作任务基本都已完成,这阶段主要忙于年终总结工作,难以分配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而且以前专业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反映对某个岗位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就结束了,很难有真正的收获。此外,时间集中型的实践教学安排还强调前后两次实习在内容上的连贯性,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年论文应是在认识实习基础上形成的对某个专业问题的感性认识,以及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主题进行初步的专业研究;而专业实习岗位的安排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期研究兴趣,尽量将岗位与研究问题匹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在实训中加深对自身研究方向的认识;毕业实习同样是围绕前期的实习重点进一步深入地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实践探索;而毕业论文的主题选择则水到渠成,基本要与学年论文主题一致,内容是学年论文的充实与延伸。这样的毕业论文最大程度避免了学生写作的盲目性,而且写作内容有丰富的前期数据和案例资料作支撑,是大学四年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最好答卷。

(三)科学设计“时间集中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理论课一般采取闭卷和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相比之下,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因此,需要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科学设计一套体现“时间集中型”特点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评价;二是对实践指导老师实践指导过程和指导效果的评价。

首先,针对学生的实践考评应包括实践态度、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采取实习带队老师、实习单位和同组同学三方的综合评价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实习单位评价指标的权重;考核结果可采取多样化,如撰写学年论文能公开发表的、参与专业老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都可以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一个方面。同时要求学生写毕业论文要以前期各项实习为基础,注重实践过程的前后延续性。另外,还应将实践考评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其次,针对实践指导老师的考评应包括对实践指导态度、实践指导计划和组织实施情况、实践指导效果和总结等方面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和实习单位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注重对实习老师是否按照“时间集中型”的实践理念安排实习的考核。对指导实践高度负责、指导效果突出的老师要给以奖励;而对不够负责、实践指导效果较差的老师要加强监督与指导,甚至调离相应岗位。

(四)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的保障体系为确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效

果,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首先,建立双层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学院层需要有专职的老师负责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合理制定实习计划、安排各项实习的指导老师和评价实习效果;在学校层,教务处实践管理部门要通过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监督与管理。其次,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大力打造稳定的实习基地,具体可通过学校与实习单位寻求双向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最后,加强实践师资力量的培养,鼓励指导老师定期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鼓励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建立横向课题研究关系,一方面可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实践指导技能,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的了解,有利于实习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90-92.

[2] 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42-44.

[3] 谢舜,蒋永甫,胡玉兰.基于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以广西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2(6):51-54.

[4] 裴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3(2):76-80.

篇(6)

(1)主干课程:管理学、物流学、西方经济学、运筹学、运营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主要课程:管理学、物流学、西方经济学、运筹学、运营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现代港口物流。

(3)实践性教学环节:物流专业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就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钦州学院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业的实践形式有:专业见习、专业实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及就业实习五种方式。

2德国双元制的实践案例借鉴

目前德国双元制教学由原来的“行动导向”范式逐步转化为“工作过程”范式。“工作过程”范式是指企业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也是一个综合的、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且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它的目的在于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中不再存在传统统一的行动特征,工作要求不再可能固定不变,依据掌握单项技术的制作过程也不再是对某一职业的最低要求,只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非标准化的工作活动内容来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依据掌握从事该职业的特定典型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职业过程来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注重充分的交流并相互配合,与生产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密切交流,要求以真实的企业过程为导向来设计教学,而学习者则要求更多地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体现完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性质。本文以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和西门子公司合作培养员工为例,分析了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安排情况。在这个案例中由西门子公司负责招收符合高校入学资格的学员,并与其签订培训合同,公司除承担培训费用之外,还提供学员一定生活费用,然后学员在马格德堡大学接受总学制为4年的本科阶段的学习(如表3所示),较普通本科学生多1个学年,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双元制项目学员每年只有4周企业假期,大学寒、暑假期间,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双元制教学分为大学学习、企业培训和实习三部分。大学学习4年的总学周是84周,而企业培训周数为45周,为大学学周数的53.6%。除了大学要求的实习外还增加了行会要求的实习,大学要求实习周数为37周,行会要求实习的周数为26周,行会要求的周数为大学要求实习周数的70.3%。总的企业培训时间加上实习时间占4年的总周数的51.9%,超过一半。同时我们也发现双元制教学的休假时间很少,每个学年只有4周的时间,如果按我国情况,一学年有两学期,一学期能休假的时间只有2周。

3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双元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企业实践时间明显不足

从钦州学院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调查中可知,实践环节有五个部分,分别是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及就业实习。这五个部分的实践时间大致分配如表4所示: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每个学期有20周,每学年包括两个学期,大学本科教育共4学年,那么,4个学年总的周数为160周,而用于实践的周数总共有12周,占4学年总的周数的7.5%,远远小于德国双元制理念教学下马格德堡大学和西门子公司案例中提到的51.9%。

3.2实践中缺乏具体内容

实践基本上以看为主,动手机会较少,流程基本是实时联系企业,做好带队计划,出去参观学习。这种模式下没有明确的目标,主要基于企业在当时情况下所能提供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没能做任何准备,看到什么就记什么,当时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这样就会比较被动,并且效果不好。带队出去见习或调查通常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详尽的计划和目标,企业较难给予相应的配合,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3分散实习所导致的不认真

本专业所实践的企业是学校通过跟企业签订实践基地协议的方式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的。当学校方面需要安排学生见习或实习或做调查时,企业就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而通常情况下这些岗位实习补助很少,吃住也不一定能够提供,也只能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一般也不提供指导老师,一是条件不允许,二是会影响到企业本来的正常工作,因此,集中实习在目前条件下还不够现实。但是分散实习,同样会遇到问题,一是学生自己找不到对应的企业,因此为了应付学校,随便找个企业盖章;二是学校推荐的企业不想去,原因是企业提供的待遇不好,有的企业不在当地,吃住问题难解决。而根据互联网招聘信息调查得到:物流企业招聘的应届生90%都是物流专员,主要负责收发货、仓储管理、采购等工作,要求吃苦耐劳、认真负责。

4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双元制实践教学建议

4.1增加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

实践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实践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时间过短,容易造成走马观花,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工作技能得不到提高,实践效果不明显,同时也会导致很多学生的敷衍行为;时间过长,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就会被压缩,实践和理论知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少了理论知识作为实践的基础,实践只会事倍功半,并且学生在大学本科4年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从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来看,实践的时间还是相当较少,特别是钦州学院定位于应用型大学本科,更应注重实践方面的教学。

4.2增加企业培训

本文在调查中发现,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虽然和企业沟通联系,但是除了第四学年的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会深入企业实践之外,其他实践环节都没有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培训。而双元制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企业的培训对于新进职员熟悉业务,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工作环境,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更深的联系,增加企业培训在大学本科的实践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4.3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企业工作经验几乎没有,实践能力薄弱,没能深入了解企业岗位能力和企业文化。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本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之举。学校方面,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出岗位培养、实践培养与校内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培养制度,制定规范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教师方面,应该树立自主发展意识,主动掌握所授专业及相应行业应用技术的动态,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丰富的兼职教师作用,打造具备实践教学特色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4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篇(7)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法论、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军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独立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独立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独立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2008,(5).

[2]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 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