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用药制度

用药制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1 02:1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用药制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用药制度

篇(1)

【摘要】:本文就目前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药品获得及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基本药物政策在保障社会公众药品获得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基本药物政策;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还造成了全球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鉴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对患者和社会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积极倡导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医药界面临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便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基本药物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所以国家就要通过制订政策来保证此类药品的生产和供应,即保障社会公众对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又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主要手段之一。

1.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概述

继1975年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后,1977年WHO在第615号技术报告中正式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即基本药物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它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具体的说,作为基本药物,首先必须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其次应该供应充足、剂型合适、质最保证、药品信息丰富、个人和社区都负担得起。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此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执行,现在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概念[1]。所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流行的一种医药保障制度,它由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廉价的原则,确定三四百种基本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满足80%以上临床用药需求,对这些药物国家实行定点生产、统一价格,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通过配套政策,让这些药物成为医疗机构的主打药。

药物合理应用即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根据这一定义,形成临床合理用药如下判断标准:①按药物临床用药适应症选用药物;②所用药物对受治患者而言,具备有效、安全、适当和经济四要素;③个体化地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用法及疗程;④受治患者应无所用药物的禁忌,力求所用药物对受治患者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低;⑤药物的调配适当,并提供适合患者阅读的有关药品资料;⑥患者对临床所用药物有良好依从性。

2.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积极响应WHO的倡导,开始推行基本药物,但从我国基本药物政策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用药严峻存在的客观现状来看,基本药物政策尚未真正起到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基本药物目录不“基本”,不利于合理用药的药物选择。基本药物政策缺乏强制力、约束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不高。我国现有基本药物政策缺少有关法律层面上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导致其推行仍处于初级阶段,推行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基本药物政策缺乏有力的普及性宣传,民众缺乏合理用药意识。因而不能推动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也不能促进合理用药的发展。

3. 推广与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鉴于目前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状况,积极推广该政策、促进合理用药就成了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化基本药物遴选标准,理顺多个药品目录关系,压缩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可评价、可控制的困家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制度能否完善的前提应该是可评价、可控制。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发现制度的缺陷或不足,才能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WHO普遍采用的药品使用评价指标有:处方指标、患者关怀指标、行政管理指标及补充指标等,印度的“德里”模式评价也是开展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评估的成功典范[2]。

国家应加强基本药物政策在医疗机构的推广力度医疗机构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基本单位,对于推行围家基本药物政策,促进民众的药品获得及合理用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的非盈利性地位决定其有义务和责任贯彻国家的基本药物政策,以谋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贯彻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发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是协调、指导医院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的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推荐医院用药,帮助制订药物的评价、遴选和治疗使用的专业政策和有关规定,传授药物知识,完善医务人员的有关药物使用的知识。因此,应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宣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保证所有医疗卫生人员能拥有基本药物目录,医护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增加基本药物方面的知识,在执业医师(药师)考核时包括基本药物的内容,使每个医务人员都能了解基本药物的重要意义。编制与推行医院处方,一般来说,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品种应优先选用,具有特色和专长治疗方面所需的药品叮以适当多些,其他方面需要的药品可适当少些,这样编制的医院处方集将更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

加大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力度,国家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宣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使社会公众清楚的认识到基本药物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首选的药物[3]。可采取电视讲座、广告、网络等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尤其注重加强农村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药物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合理的应用这些药物。

4. 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必经环节

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经过4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基本药物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安全、有效、必需、低价;2)基本药物生产,主要涉及药物由谁生产、如何生产、价格如何制定、质量如何保证等问题;3)基本药物配送,涉及基本药物的物流安排;4)基本药物消费。[4]主要涉及如何有效激励医院和医生积极主动向患者提供基本药物。前3个环节属于基本药物的供给,第4个环节属于基本药物的使用,医疗机构的行为在这一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公布的基本药物品种高达2 033种,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基本药物只有312种,多数国家控制在200—300种,最多也不超过400种[5]。品种覆盖面过广,易产生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所以品种的重新遴选和删减是必须的。在医疗市场中消费者一般不具备自行选择医疗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他们是通过医生作出消费选择的。因此,可以把医患关系理解为一种委托关系,医生是人,患者是委托人。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无法通过医疗结果来准确判断医生的行为是否恰当。基本药物的价格大多相对低廉,性价比很高,但疗效不一定最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和医生会以各种理由不推荐使用基本药物。

5、 结论

基本药物政策推行的成功与否,与合理用药水平能否提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社会公众应用药物治疗疾病期望的主要目标是有药可用、用药合理。药品获得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要做好基本药物的推行工作,才能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人群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青,兰奋,李少丽.基本药物的概念及其推广[J].中国药房,2000,11(3):100—102.

[2] 刘 佳,钱丽萍,张新平.德里模式与基本药物推广[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20(2):76—80.

[3] 孟锐,唐冬蕾,陈凤龙.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推行与药品获得及合理用药关系的探讨[J]中国药师,2005,8(7):604-606.

篇(2)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干预

Abstract:Objectiv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s in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prescription review system.Methods Reviews found irrational drug prescription,through its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sults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views up intervention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use.Results Improv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reviews the results,drug-resistant grade medication,hospitalization cases indicators irrational drug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 passing rate from 75.3%,78.61%to 93.04%,non-standard prescription fell from 5.87%,4.23%to 2.01%,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rate rose from 62.55%to 80.21%.Conclusion The specification builds prescription reviews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its effective norms.

Key words:Prescription Reviewing System Unreasonable;Medication;Intervention

临床合理用药日渐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而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却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是因为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1],而且医疗纠纷以及医患矛盾也进一步增加了[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合格处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用药点评及干预情况进行分析。

1.2方法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我院从实际工作出发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而且制定了处方点评工作措施、流程和制度,从而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剂科每个月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病例进行随机抽签,然后按照点评规范点评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以抗生素管理条例点评抗生素的使用,然后按照科室分类、汇总点评结果,由医务科质控组确认,主管业务副院长组织专家制定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法[3]。

1.3干预措施

1.3.1宣传教育 最初先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合理用药讲座,邀请医药学专家[4];我院主管业务副院长和临床科室专家及临床药师集中点评具有普遍性的不合理用药病例,提出干预方案;利用互联网编写内部合理用药宣传资料,对药物合理应用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整理[5]。

1.3.2绩效考核 对临床医师的医疗质量考核以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为重点,同时和绩效奖金联系在一起[6]。

1.3.3院内公示 每个月公布3位处方医师,主要针对各科室中典型超常处方、处方药费超限情况,为了警示在内部进行公示。

2 结果

2.1门诊处方点评情况 2013年抽取每月抽取100张处方,2014~2015年处方抽样占处方数的0.24%。和2014年7月~2015年8月相比,2014年7月后处方合格率有较大提升,见表1。

2.2干预后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自2013年9月开始集中点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然后进行临床使用统计,结果在使用率、正确使用率等方面经过处方点评干预后效果改变显著,见表2。

3 讨论

我院临床药师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身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临床医师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和档次,才能努力完成和行使处方点评工作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作用[7]。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已经实施了5年,该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应由专家组与工作组共同组成处方点评组,并根据规定进行抽样点评,加强医院处方质量管理效果。药剂科和医务科每月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8]。我院院科两级通过不断改善处方点评工作,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监测处方并实施干预,通过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处罚,考核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从而强化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使临床医师更加积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9],同时也对临床中的不适宜用药、超常用药等缺乏规范性的用药问题进行临床干预[10],极大得促进了合理用药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据表1来看,我院利用处方点评制度建设有效地干预了不合理用药问题,处方点评结果、抗生素使用指标情况都产生了变化,处方合格率从78.87%上升到了82.9%,不规范处方率从4.39%下降到了1.68%,不适宜处方率从5.16%下降到了2.24%,超常处方率从10.71%下降到了7.04%。

综上所述,临床不合理用药中采取处方点评制度进行干预能够很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同时还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持续进行改进、总结,才能真正推进基层医院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梁秀敏,胡金梅.病区药房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干预实践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06):94.

[2]刘忠义.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213.

[3]朱文玉.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改进后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1,(04):37.

[4]武展高.处方点评模式建立与实施[D].山西医科大学,2014:8.

[5]王怀冲,张相彩,徐颖颖.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模式和工作方法[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2(03):52.

[6]黎春辉.2009年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J].中国社区医师,2011(03):25.

[7]许海芬.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247.

[8]刘忠义.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176.

篇(3)

【关键词】 处方点评制度; 合理用药

处方书写字迹潦草、滥用抗生素类药物、高起点用药、老年人以及儿童在用药特别是用量上易忽视以及二联或多联用药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现象[1]。2010年我国卫生部出台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要有相应的处方点评制度, 合理积极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同时对患者可以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2]。现将本院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以来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18000张, 评价其是否对合理用药有促进作用, 现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2012年, 本科每月随机抽取处方500张, 共计18000张, 根据处方内容, 详细填写处方基本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

1. 2 点评方法 点评主要根据《处方点评规范》对门诊处方进行分析与点评。点评内容主要为4项, 分别为: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茵药处方数、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以及注射剂使用率。

2 结果

从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以来, 本院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010年的3.4下降为2012年的1.8、抗茵药处方数由2010年的40.3%降为2012年的24.3%、不合理用药处方数由2010年的2.60%下降为2012年的0.70%、注射剂使用率由2010年的21%降为2012年的8%, 详见表1。

3 讨论

我国自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以来, 多份研究均显示乱用药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1-4]。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主要是以处方点评为基础来达到对医生用药干预的一种手段, 其有利于医院用药质量的持续改进, 对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责任感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 本院自2010年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点评的四项指标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茵药处方数、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以及注射剂使用率均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但抗茵药处方数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家勤, 江警予, 毛德莉.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14):1221-1222.

[2] 谭月桂, 孙钟慧, 吕琴琴. 我院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后的效果观察和体会.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3, 42(14):758-759.

[3] 胡忠杰, 苏静, 赵赤, 等.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武警医学, 2011, 22(4):308-310.

篇(4)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风险管理;安全护理

对患儿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儿科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兼具安全性、合理性,这与患儿的健康息息相关。绝大部分患儿病情轻微,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因此,药物治疗是儿科常见治疗办法,正确用药可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药物安全是保证患儿安全最有效的措施,若临床用药不当将会给患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药物则会致病害人。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与观察者,在临床用药的各个细节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严格把关。护理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患儿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护士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

一、资料和方法

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1]。

二、结果

32例儿科护理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的原因为:执行医嘱错误11例(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8例(25.0%),操作不规范6例(18.8%),护士职业素质因素4例(12.5%),实习带教不严格2例(6.3%),药品过期1例(3.1%)。

三、讨论

1、原因分析

1.1执行医嘱错误

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扰(如接待来访者、接听电话、处理呼叫器等),将医嘱转抄到执行单和输液卡时,易误抄漏抄;

儿科医嘱复杂、变化多,特别是临时医嘱多时医护疏于沟通,导致医嘱处理不及时或护士执行错误;

责任护士正忙时,有临时医嘱需其执行的,主班护士未交待清楚;

个别护士违规执行口头医嘱。此外,儿科护士工作强度大也是医嘱执行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士未能做到每班认真查对医嘱,或查对时未做到医嘱单、电脑、执行单、输液卡或口服药卡的四核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医嘱执行错误;

配制药物时未认真查对,导致药品拿错、配错;

在给药前、中、后未认真查对药品和患儿身份,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换错液体等。

1.3操作不规范

儿科输液分组多,有的护士常简化操作程序,一次配制多组液体,导致配制好的药物放置时间长,增加输液反应风险;

  儿科用药剂量计算复杂,容易计算错误而致剂量不准确;使用双头输液器时,同时开放两组液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如酚妥拉明与地塞米松、果糖二磷酸钠与10%葡萄糖酸钙同时输入会出现混浊、变色现象[2]。

1.4病房药品管理因素

科室药品未按要求进行管理,备用药品未进行不定期清点、检查,导致药品过期;

应该冷藏的药品未放入冰箱保存,需避光的未避光保存,使药品失效;

急救药品未按“四定”管理,班班交接,影响急救用药;

高浓度药品未单独分类保管,药物未入原装盒或多种药混放一起,容易出错;

毒性、品未专柜、专锁管理,存在隐患。

2、管理对策

2.1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知识普及

总结患儿群体特点和常见小儿疾病,在病房合适位置张贴小海报,内容主要包括儿科常用药物、相关用药常识、忌食食物、用法用量等,由于是儿科患者,海报上可以适当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经典卡通人物。每天的责任护士一定要对患者认真负责,每次给药前要做到向患儿及家属细心讲解药品基本信息,要做到简单、直接、通俗、易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按照疾病的不同,将患儿及其家属分成不同群体,进行集中讲解,做到短时多效,使患者和家属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护士在给药时应当强调服药时间,叮嘱患者严格按时服药,因为调查发现,多数家长认为给药时间越长越好,正确的给药方法并非如此。用药时间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用药的安全性,并非用药时间越长越好。

2.2加强学习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护士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能否做到对患儿进行安全用药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要使护士加强药学方面的学习,对各种药物的适应证有着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随着儿科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多,用法用量不仅要以说明书为准,同时也要遵医嘱。此外,儿科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用药往往比较复杂,种类繁多,护士原有的药学知识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要熟练掌握各类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积极掌握新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药学知识,才能保证儿科用药安全。护士如果对某些药物的用法存在疑问,在执行前一定要查清楚,含糊不清的用药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2.3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务必提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护士在执业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既可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时又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出现因药品使用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根据近几年来的案例分析和临床总结,如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多数由于相关护士的责任心不强,与技术和业务水平关系不大。由此可见,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认真负责,规范护理,方可做到对患儿安全用药。

2.4加强病区药品管理,加强责任意识

病区药品采取责任制管理,分开放置疗效不同、外观类似药物,对特殊药品应安排专人负责,并张贴醒目标识。为了避免药品过期,造成浪费药物,取药时应先用早期药物。保存药品时,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及注意事项,对于急救药物应该每天定时

统计,及时补充;对于高危药品要严格保管,做好交接班工作,所有人员加强工作的责任心[3]。 2.5严格遵守给药时间,特殊药物重点对待

不同的药物半衰期(T1/2)不同,而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通常与之近似。护理人员要使患儿及家属提高这方面认识,因为给药间隔时间不当,会影响药效,影响治疗效果。对于需要输液的药物,护士要注明输注时间,交接时重点登记特殊药物。

2.6注意药物合理配置,不断更新相关知识

合理配置药物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儿科患者通常给药次数,以及不同患者的注意事项均较多,要特别注意配伍禁忌。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点,选择最适宜溶媒。静脉滴注多种药物时,如果必要,药物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管。

篇(5)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妇幼保健院 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 要】目的:进一步建立合理的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儿童医生规范用药的标准,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儿童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损害。方法:健全医院相对于儿童临床用药的相关制度和规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监督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相关的专业用药知识的考核,这样对于降低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需要有专业资质的药剂师对医生和护士的用药加以指导。结论:降低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相关的儿童用药风险防范制度和体系。

关键词 儿童;临床用药;防范措施;研究

由于目前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这主要是因为医院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这就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不到有力的保证。而儿童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面临的用药风险越来越大,医生一旦疏忽患儿由于服用和输入了过量的药品,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所以合理规范医护人员的儿童临床用药行为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儿童临床用药的重要性

由于目前的儿童临床用药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儿童药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一些儿童的药品在服用剂量上没有较为细致的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到了儿童用药的安全,还影响到患儿的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意识到儿童临床用药的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患儿身体健康程度和疾病的康复,还关系到医患关系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也关系到医院整体服务和专业素质的进一步健全[1]。

2 健全医院儿童临床用药的相关制度和规程

要想建立合理的儿童临床用药相关制度和机制,就必须针对儿童临床用药的各操作环节制定相对规范的制度加以规范,如医生处方的开具和药剂的配比、用药效果的监测等环节。医院只有在这些环节加以规范和贯彻,才能使得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降至最低;另外,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对儿童的家属加强合理用药的相关教育和宣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儿童的身体健康得以保证;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针对药物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对一些儿童制药企业不规范的行为加以制度的约束,而且国家应该制定儿童用药的规范,这样可以使医院的医生在用药上有据可循,进而也可以保证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

3 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监督体系建设

首先,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建立相应的儿童用药风险监督机制和执法的力度,在工作中加大对于不合法的儿童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查处的力度,这样对于规范和优化儿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而确保儿童药品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医院应该建立医护人员的儿童临床用药的责任制,如果一旦出现儿童用药问题,就要对涉事的护士和医生进行相应惩罚,而对积极遵守儿童用药制度的护士和医生采取奖励的机制,这样对于医护人员具有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另外医院还要对儿童药品的使用和流向加强监督和管理,这对于儿童用药风险的防控也有一定的帮助[2]。

4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针对儿科医护人员相关用药知识不足的问题,开展定期邀请医院的药剂师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用药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之后还要组织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才可以继续上岗;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这样才能使得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而且还可以还可以使得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这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的环节。由于医护人员之间组成的是一个团队,因此如果出现了医疗上的失误立即补救,发现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而且这样才能在医护人员的内部综合意见和建议,加以解决,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因为医护人员的失误加以指责,进而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得以规避。另外,医护人员及时和高效的与患儿的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机制,而且还要有技巧的进行沟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风险较高、需要患儿家属配合的药物,药师必须要用简单和便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向家属解释来向患儿家属说明药物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让家属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诊疗模式[3]。

5 讨论

由于目前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这主要是因为医院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这就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需要有专业资质的药剂师对医生和护士的用药加以指导。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各个相关流程的制度,及时有效地对医药护三方进行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创新思路在整个防范体系中的合理运用,才能降低和控制儿童的临床用药风险,保障患儿用药安全进一步向合理和高效的方向迈进,因此,降低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相关的儿童用药风险防范制度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才能让医院的整体专业素质进一步的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文静, 郭瑞臣, 陈晓阳.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思考和建议[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1):88-91.

篇(6)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药品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31-02

心内科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药品的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危,作为护理工作者规范病区的药品管理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察上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不能有一丝松懈。做好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医师更好的指导和监督病患用药,为病患安全用药提供有效的监护和管理途径,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有效提高病人医治效果。

1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工作者专业素质方面的缺陷

1.1.1缺乏相关的药物基本知识,对药品的更新、患者的病情和给药的途径不了解。

1.1.2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缺乏对患者用药的警惕性及安全意识。

1.1.3不能正确执行病人用药管理流程和医院给药管理规定。

1.1.4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很好落实发药操作规程,治疗用药告知制度执行不到位。

1.1.5病患用药后,未能对病患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反应进行跟踪观察。

1.2护理工作者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心内科药房存储药品较多,部分药品存储时间过长,存在严重的失效问题,进而护理人员在配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用药安全隐患。

1.2.2没有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放置药品,不同种类药物随意摆放,非静脉用药与静脉用药没有分别放置,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同时存放在一个药柜中。

1.2.3未严格按照药物存储条件存放药品。

1.2.4没有做好药品定期检查工作,没有严格落实药品查对制度。

1.3护理工作者在给药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1给患者发放药物时,对患者药物的给药前期核对不认真。

1.3.2不注意口服药的给药时间,出现早发、迟发、错发甚至漏况。

1.3.3发药后对患者交代不清楚,使患者用药出现迟服、早服、漏服甚至误服情况。

1.3.4对医嘱的处理存在转录或转抄医嘱错误,上错或漏上针卡药卡,给药医嘱处理不及时等。

1.3.5未能认真执行注射、输液给药的护理核对工作,出现早注、迟注、早输、迟输甚至备错针、备错瓶情况,出现瓶签和输液卡少抄、漏抄情况。

1.3.6注射、输液时未严格注意药品配伍禁忌。

1.3.7注射、输液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出现输注过快或过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2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药物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2.1.1常规抢救药物要摆放在容易看到的位置,方便取用;其他药物按照类目规范放置,使用统一容器存放,严禁药物随意放置,并注明名称、数量等。

2.1.2药物严格按效期管理,快到使用期限的药物要设置专区来进行放置,同时注明失效期,定期进行清理,保证药品质量。

2.1.3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进行妥善保存,该避光的避光保存,遇热易被破坏的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或者冷藏于2-8℃处保存。

2.1.4口服药与针剂应分开放置,标签要清楚,要体现生产批号,体现失效期。

2.1.5心内科定期进行核对制度考核,将药品核对和交接班核对作为治理整顿重点,保证用药的安全。护理人员应当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对于危险药品以及品名、包装类似的药品更应当做好查对工作。

2.1.6患者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当确定患者姓名、床号和病房号的正确。

2.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培养慎独精神

2.2.1强化护理用药安全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培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等。加强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明确岗位职责,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论大小,都要及时上报,以赢得补救的时间,得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2.2健全护理管理机制,进行给药和医疗管理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医院医嘱执行制度,保证患者用药。真正做到三查七对,严格按照用药用法、用量及给药时间执行操作。

2.2.3开展护理安全查房,分析患者病情,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

2.2.4对患者进行药前评估,注意护患沟通,同时做好对患者的给药知识宣教。

2.2.5加强护理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更新,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的应急能力。加强对药物知识尤其是新药知识的学习。

2.3遵守用药原则,确保用药安全

2.3.1给药过程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医嘱,同时要求做到不盲目执行医嘱,对不安全的医嘱要大胆提出质疑,核实正确后方可执行。

2.3.2对静脉药物实行集中配置,以有效避免院内感染,提高输液安全性。

2.3.3加强巡视工作,巡视中要注意患者输液速度是否被自行改变以及患者状态、反应等,用药前要告诉患者药物名称、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充分做好沟通工作。

2.3.4对药敏试验严格执行审核制度,进行皮试时应当预先做好救护的准备工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区域来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有些危险特殊药物需要缓慢滴注,应当在瓶体或标签的醒目位置处注明。

2.3.5注意口服药物管理,在心内科病区内可以设立专门区域,列出常用药物口服剂量、实物比照、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以降低患者使用不当几率。

2.3.6对需要交患者自己使用的药物,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可以示范安全的用药方法,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后的反应如何进行观察。

2.3.7加强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给药,对小剂量的药物抽药时应选小剂量注射器,确保剂量的准确性。

2.3.8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理。

3结语

加强心内科护理工作者用药安全管理是保证心内科患者用药准确安全的关键。通过加强对药物处置、患者用药和护士给药等各环节的管理,不断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监控力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从而大幅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基层部队;药房;药学服务;药事管理

基层部队医院药事工作受编制结构、人员构成、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药事管理的许多职能缺失,药学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医院的形象。笔者根据多年基层药事工作经历,对加强和改善基层部队药事工作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1 基层部队医院药房工作的现状

1.1 工作方式陈旧

现多数基层部队医院药房工作仍然停留在“照方抓药”的传统工作方式中。受编制的制约,采购药品、出入库药品验收与检验、药品的储存与养护以及出入库药品帐册的记录、效期药品的管理等繁重的工作仅由一两个人来负责;药房工作人员不多,往往接到处方后,处方审核、处方调配、核查与发药,以及提供用药指导和药学咨询服务等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药师一人身兼数职,而药房又是患者较为集中的窗口,大量临床用药工作需要指导,因而导致顾此失彼,工作劳累而药学服务效果不好。

1.2 药事管理落后

基层部队药房因规模和人员等因素限制,药事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药事管理制度建设始终没有很好地开展。由于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素,目前基层部队医疗机构药管理制度处于可有可无状态,《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等,由于没有规定医疗机构相应法律责任,在相当部分药房中没有得到落实,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二是药事管理者素质不能适应法规要求。《药品管理法》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而部分基层药房从事药剂工作的没有取得药学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三是药事管理方法落后。受药房经济效益的影响,各级对药房软硬件建设投入不足,药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药品出入库帐目管理、库存药品查询等工作,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层面,工作繁杂且效率不高。

1.3 药事人才缺乏

负责基层部队医院药事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大多是临床或医技科室的专业技术干部转行而成,存在药学专业知识受限的先天不足;药房工作人员多在卫生员中选拔,经短暂的岗前见习、带教后就仓促上岗,对处方分析、合理用药、药理毒理、不良反应与用药禁忌等了解不多,往往只能完成调配、取药、发药、领药等日常性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及知识更新,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药房工作往往被认为技术含量低,只要不发错药,做好用药咨询就行了,将药房药学服务等同于药物信息咨询,药学服务未能被各级重视,也影响了部分药学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药学服务质量低下。

1.4 药学服务粗浅

药师在药房工作中能够开展一些药学服务,但大多数仅局限为解答患者取药时所咨询的用药问题,如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禁忌、药品的不良反应等等,有时甚至连这一过程也省去了,直接让患者自己看说明书。药学服务工作不周全,如传播药物信息、处方分析、药物临床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收集与反馈、药历的推广使用与分析、临床药师的培养与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基本没有展开,药学服务没能有效渗透于日常工作和医疗保健行为的每个环节。

2 加强基层部队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考

2.1 建设药事管理的信息化

一方面是建立局域互联的药库管理、药房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将药库管理中的药品入库、出库、库存药品品量、近效期药品报告、特殊管理药品等;药房管理中的药品转入,处方调配、药品逐日消耗、库存药品等与药品管理相关的工作实施计算机管理,方便快捷准确,提高管理效益。另一方面是建立电子药历。电子药历与收费和药房发药系统链接,并能自动采集临床医师给予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与处方药物等,药历的内容还应包括详细的患者基本情况、病历摘要、用药记录、用药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将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纳入药学服务分析之中,达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效果。

2.2 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部队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依托军队士官制度改革,直招药学专业士官进入药学队伍。部队药学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平、战保障官兵健康职能的最大发挥,在药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收士官入伍,可省去部队培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消耗,立杆见影且专业对口,对加强药事管理能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药师的综合业务技能。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只是药师工作的一个部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才是药师的主要工作,这就要求药学专业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与药品安全知识。可通过在岗自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药学职称考试、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等方式,也可安排药学人员到相关科室轮转、参加查房会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促进药师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参与临床用药方案制定,接受专科医师及患者用药咨询,促进药师药学知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提高其指导临床有效安全合理用药的能力。

2.3 建立健全药事工作制度

药事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如《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合的调剂室、制剂工作、库存药品、处方管理、药品分发查对、麻醉及精神药品管理、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并坚决执行。严格处方查对、调配、复核制度;落实药品计划采购、入库验收制度和财务制度;严审采购渠道,坚持军队药材的主渠道供应;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做好逐日消耗统计;发药窗口必须坚持按处方调配与发放制度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使患者有效、合理、安全用药有制度上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