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模块化教学论文

模块化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5 10:38: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模块化教学论文

篇(1)

1课程教学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0〕2号)等文件精神,高职高专院校正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践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高职高专工科课程大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采用使用模块化案例教学法,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4]。1)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代替枯燥无味的理论,具有真实性。其教学内容是实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实际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2)使学生牢固掌握课程知识。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例,让学生掌握单片机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学会绘制硬件原理图,掌握仿真单片机及其程序以及外部接口电路,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KeilC51,Wave6000,ProteusISIS的使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3)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改革,使理论与实践更有效地结合。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媒介,先把课程分成若干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加入若干生动案例,再通过仿真软件Proteus把运行结果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理论为分析基础,模块化学习,项目化考核。通过案例的探讨和剖析,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模块和案例,轻松掌握知识,具有一技之长。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工科课程教学上尤其是“学”和“做”环节,深入推进该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

2教学方案的实施

模块化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工科类课程中的实施,需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群和综合实训室建设,利用先进的实训室条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重点环节包括如何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如何精心设计和选取案例,案例和模块相关知识点的吻合度,案例的实现等,具体细节如下:1)课程模块的划分。模块化的单片机案例教学,首先,把单片机系统分成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又可以互相衔接的简单模块,然后,将案例教学法融合其中,将复杂难懂的指令、语法、编程及其电路分解,使编程简单化、电路透明化。通过对各个模块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电路原理设计及编程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2)模块案例的设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着手,每个模块中的案例难度适中,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联系到一起,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案例的实施和优化。教师根据模块知识点选取案例进行课程教学,同时,依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各个模块的案例安排及选择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发现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向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过渡,采用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能实现某一目标的参考程序代码,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实际操作,同时不断对模块的案例进行扩充和优化。本教学方案的实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教师和学生2条主线,分层次、分阶段研究。教师主线是从模块划分、案例设计与实施到模块案例库的建立;学生主线是从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自主学习到参与评价教学。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例[5],首先,把该课程分成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硬件结构模块、软件模块、内部资源模块(含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中断系统)、外部扩展模块(含存储器扩展、I/O,A/D,D/A,人机接口)、综合应用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根据内容设计若干个知识点的案例,并设计1个综合案例,或几个模块设计1个综合案例。这样就把一本书的重点、难点分解开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又可以融合形成一些综合案例,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综合运用的理解。如在教授异步通信的类型时,针对学生不易掌握全双工方式通信,设计一个案例[6],如图3所示,1,2号机把P1口的开关状态通过TXD,RXD进行互传,把状态信息送到P2口,并经过2片7447驱动BCD码数码管显示,1号机显示信息反映的是2号机的开关状态,2号机显示的是1号机的开关状态,还可以通过示波器VT观察波形。有了例子,学生对全双工含义的理解更容易了,再通过自己动手设计、连线,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学习兴趣更高了。

3教学方案的创新点

高职高专类工科课程大多数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它以掌握某一种职业的从业技能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案例教学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强调社会的择业需求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1)融合模块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扩充了高职高专工科课程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了高职高专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符合相关文件所提的提高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创新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2)把模块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法有机融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生动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的案例仿真,使教师在课堂上有东西可授,学生有知识可学,同时,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形象的运行结果,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3)该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每位学生均可参与实验操作和仿真案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协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

4实践意义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工科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从单纯的“教和学”转变为“教学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势在必行,需注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把握。若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就会使该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去记忆基本原理。模块化案例教学,在项目的实践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利于学生对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融会贯通。不断研究和探索,可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对教学的意义。不仅对工科课程教学模式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起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2)对教师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知识,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案例教学在单片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3)对学生的意义。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结合能力本位教育和分模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群体思考和主动学习,能把枯燥的学习变成生动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4)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技术日新月异,高校采用传统封闭型的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采用模块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单片机技术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5结束语

篇(2)

广播电视大学采取中央、省、市、县四级的系统办学模式。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是龙头,负责统一设置专业和课程;省级电大为二级办学单位,根据中央电大的指导性专业规则制定本省实施性专业规则,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市、县级电大教学点根据省级提供的专业规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执行性专业规则并组织教学和管理。

1.1 开设专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业及课程设置

目前河北电大开设专业55个,其中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25个;“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13个。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学大纲、材、统一考试;选修课程(以下称省开课)由省电大负责建设教学资源,并负责相应教学管理工作。

1.2 省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开放教育省开课程的开设是根据专业规则来制定的,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首先,学校要满足开设此课程的条件,比如说高水平的师资、相关场地、先进的设备等。其次,课程名称、教学内容相似或者相近的课程,原则上尽量避免重复开设。此外,在学分安排上,本科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专科为76。统设和省开课程学分比例根据中央电大相关规定:专科专业,统设必修课占总学分(不含综合实践环节学分)的60%;专科起点本科,统设必修课占总学分的60%;其余为省开课。在课程门数上,统设必修课原则上控制在13门以内。

1.3 省开课程的设置方式

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是开放教育专业规则的一大特点。在专业规则内所有课程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等模块分类组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按需选择。在每个模块中设置有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模块毕业最低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选课时参考。这样的设置理念主要是基于成人在职的业余学习特性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截至2014年秋季学期,河北电大省开课程设置有530门(不含实践环节),其中本科266门,专科264门。从近几年收集的报考数据来看,上述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省校统一考试记录的课程约280门,自开课程(委托地市电大管理并组织考试)有120门,剩余120多门课程基本是为专业规则中已启用但实际教学中无学生选学的课程。

2 省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开放教育转入常规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在课程设置和建设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开放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反思。

2.1 设置权限自主性较差,选择余地小

电大采用系统办学模式,省级电大作为二级办学单位,只能在中央电大制定专业规则范围内选择相应学分的省开课,省电大没有在教务系统里增加省开课的权限。省电大如果要开设新课程,必须向中央电大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经中央电大批准并加入教务管理系统后,省电大才可以进行选课,这个过程比较繁琐。或者省电大只能找一个名称相似或者相近的课程来替代,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学分设置、教学目标等方面与原课程有些背离,不能完全实现新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2.2 课程层次针对性不强,课程规划具有随意性

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专业规则应当有不同的要求,但这种差异在课程设置上常常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的专业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的课程设置拉不开档次,有些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乎都是专科课程的简单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一方面追求课程大而全;另一方面,有些必要的教学内容却又被遗漏,特别是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较为突出的专业比如说法学、经济学、物流等。

2.3 不同专业模块课程比例失衡,不合理

中央电大统设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规则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加上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实际执行中省开课的学时和学分就剩得非常有限。以法学本科专业为例:毕业总学分为71分,统设必修课是49学分(14门),综合实践环节8学分,两者合计占总学分的80.3%。省开课只能设置14分,不到毕业总学分的20%。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护理学、小学教育等专业中省开课所占比例更是少于20%。

2.4 专业招生人数不均衡,影响课程设置

以2014年春季招生数据为例,招生专业本、专共计48个,合计招生数为19217人。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集中在法学、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和会计学4个专业,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造价等18个专业在全省的招生总数不足50人。规模小的专业给省开课的设置出了难题:如果根据专业规则设置省开课程,势必造成教师和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办学的成本;如果不按专业规则设置省开课程,又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左。

2.5 顶层设计不完善,导致开设课程过多

为了做好教学服务,开放教育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各级电大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无可厚非,但却又执行全国统一考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从省级层面上看,各教学点在制定执行性专业规则时选课多而散,部分课程选课人数极少甚至没有。近几学期对考试订单进行统计,省开课程中报考人数在10人以下的有50多门。

3 积极推进改革,完善省开课程设置方式

针对开放教育省开课程设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实用的课程设置方式。

3.1 扩大省开课程设置自主权限,明确课程管理责、权、利

首先,中央电大要适度放权,把省开课程在教务管理系统设置的权限下放到省电大,只有这样省电大才能更灵活地设置省开课程,满足专业规则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其次,随着开放教育专业的增加和课程的调整,一些课程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有必要就课程管理和学分比例进行再次确认,以明确双方职责和利益分配。

3.2 课程设置要层次分明,体现实用性

远程开放教育分为专科、本科两个阶段,在课程设置时,要注重课程 的衔接问题,电大学员大部分都是具备了一定学历,他们想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试想,简单重叠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能满足学员提高专业层次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接收反馈意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

3.3 充分调研成人教育市场,科学设置招生专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成人教育市场实际,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和企业的培训需求,开设适合当地特色的专业。同时与中央电大密切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共建共享“品牌”专业。通过“品牌”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通过优质的课程资源逐步吸引学生选课。在招生层面要有论证机制,稳定优势专业,适时淘汰连续学期招生不景气专业,从源头杜绝小专业。

3.4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各级各项管理职能

中央电大应充分进行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尽快开发功能更加强大的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分层级、分用户设置权限,在规定各模块学分设置时要更科学更严谨;省电大在加强专业规则课程设置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本省系统内各类课程开设情况的摸底调查,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修正课程设置,最终使专业规则臻于科学合理;市级电大作为教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要充分发挥引导职能,通过学生选课系统进行控制,制定推荐型专业规则,确保所属教学点能够合理按照专业规则选课,在课程开设中真正做到为学习者服务,使专业规则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5 建立省开课程的准入、退出机制

省电大应该建立严格的省开课程准入机制,同时对质量较低、资源贫乏的课程建立适当的退出机制。当前需要制定省开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为课程设置提供激励和支持,利用“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建立科学的课程开设和评估制度。此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设置应关注本专业和职业的社会需求,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从资源质量上严格把关,真正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与理念。

4 结语

为了改善省开课程设置的现状,河北电大应立足实际,合理规划,以创建品牌专业为目标,以建立“精品课程”为抓手,从适应河北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的全局出发,积极探索新的课程管理模式。目前,河北电大正在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积极筹建河北开放大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开放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管理工作也会与时俱进。

基金项目: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专题基金项目一般课题《关于河北开放大学省开课程设置研究》(YB201409)

参考文献

[1] 谢盛勇,江小青等.教学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忠强,张百生.对山东电大开放教育专业与课程管理的思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篇(3)

一、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重要作用

1.促进资源呈现方式变革,推进课程整合

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环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整体的一部分,环境对学习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在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反映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世界的应用方法。而要在中学政治课堂中打造这种真实度很高的情境,必须充分利用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实现教材理论知识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思想者园地网站,设置了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文本素材、图片图表、视频动画等栏目,涉及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类型的资源,建立了分类科学、管理方便、搜索简便的网站平台,方便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使用或二次开发。这些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多媒体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创设出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通过顺应和同化等方式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打造有效课堂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传统政治课堂在知识传授方面有课堂容量大、花费时间多的特点,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束缚着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知识点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这样易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避免单纯教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3.促进传统教研方式的变革,形成高效教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传统教研活动受时间、地点、地区、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变得低效甚至无效。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以其交互性、非线性等特点,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研方式。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利用科研优势建立的以地区学科发展、学科教研、学科资源、赛课赛教等为主的地区性教研平台,如无锡政治教研网(http://)、武汉政治教研网(http://)等。

二是一些网站依托“国培计划”或网络培训而建立的包括视频播放、网络研讨、在线作业、互动评价等内容的网络研修平台,如新思考网(http://)、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cn)等。

三是一些学校建立的以展示学科新闻、学科动态、学科资源为主的中学政治学科组网站,如桐乡高级中学政治组(http:///tgzzz/)等。

四是中学政治教师建立的学科资源网站,如笔者创办的思想者园地网站(http://),共收集各类教学资源15万条,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资源点击量更是突破4 0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目前规模较大的中学文科综合类教学资源网站。

这些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教研方式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实时性、交互性的同步或异步的教研新模式。

二、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迎合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对深入推动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虽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结合思想者园地网站的建设谈谈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理念。

1.科学与生活并重,突出生活性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高中政治课改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设置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互动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课程设置上看,高中政治新课程内容都是立足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这种生活既包括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又包括基于学生校内外生活的现实生活,以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还包括在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典型事例,即未来的生活,以便培养学生参与未来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科学与生活并重,有利于通过学生的真实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来创设情境,架设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促进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贯彻。

在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资源库建设的生活性和时代性特征。思想者园地网站始终站在网络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在建站之初即推出了文本素材、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类型的素材资源。这些教学素材资源既有来自于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光明网、中青网等中央级权威媒体的,也有来自于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网、中国无锡网、无锡新传媒网等地方性权威媒体;既有反映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的素材,也有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第二课堂的素材资源,并且把这些鲜活的素材资源整合进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中。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不仅关注学生生活,而且关注社会实际,做到了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到生活中应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2.课标与教材并重,突出模块化

模块化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新课改力主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目前,高中政治课程既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必修模块,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选修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下又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如“经济生活”模块下,分为“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主题。在这些由模块、主题和课时组成的教学结构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标要求与模块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观察、思考、感悟、探究,启发学生理解模块的文本知识和内在思想,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必须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牢固树立模块化、主题化的思想。例如,思想者园地网站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文本素材、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常规栏目都是以“模块―单元”的层次来划分的。如在“教学试题”栏目下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选修课程等栏目;在“政治生活”栏目中,又细分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等。这样的栏目设计把各类信息资源进行了系统归纳,一方面有利于规范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体现了资源有序性原则;另一方面便于广大师生对课程资源进行搜索和查找,体现了简便性原则。而在高考园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栏目中则设置了专题模块。这种把教材模块与专题模块有机结合的形式,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实用性、易用性。

3.开发与应用并重,突出个性化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作为具有不同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独立个体,对课程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实行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出发来组织教学,而且要注重自身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完善学习评价等方式完善和提高自我,积极打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个性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富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学习中提高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反思、独立思考,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可见,在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坚强的资源支撑。

中学政治网络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好课程资源对推动课程改革的作用。思想者园地网站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服务的理念:

一是服务新课改。2004年开始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彻底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坚持生活主题、正确价值取向、灵活教学策略、探究开放学习等理念。思想者园地在课改之初就设置了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视频实录等频道,通过课改培训、课改动态、课改课堂、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形式及时关注新课改、报道新课改、推动新课改。

二是服务新师生。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对师生在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垄断课程资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现象已经彻底改变,教学更多的成为培养时代需要的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公民的手段。思想者园地网站坚持搜集权威媒体素材资源,用富有时代性的素材资源创设生活化、信息化情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服务新高考。新课改推动着各地高考模式的变革,高考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对高考复习备考、高考课程资源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者园地网站在“高考园地”栏目下设置了高考分析、专题复习、高考模拟、专项练习、疑难解析、复习指导、解题指导、时事广角等子栏目,以便让广大师生能够更加及时地全面掌握权威的高考复习资讯,大大提高了高考复习的实效性。

4.技术与规范并重,突出开放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Web2.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逐渐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它具有用户分享、信息聚合、兴趣聚合、开放平台等显著特点,它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此外,风起云涌的云计算平台、物联网技术、服务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大型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软件平台和技术平台。而越是大型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越需要有完备的技术规范和建设规范,这样才能始终保证网络资源库平台的可扩充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技术性是实现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保障,确保资源库正常有效地运行。网络资源库提供的课程资源的清晰度及运行技术要求要与现行的网络浏览器相符,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以及交互、导航、评价等手段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并且能够可靠地运行,容错能力强,若有小的故障不会丢失数据。

目前中学政治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数据库平台、服务器平台,以及资源的分类、呈现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不利于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思想者园地网站在建设过程中密切关注课程资源库建设规范,以《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为依据,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器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按照课程资源建设规范的要求,规范教育资源内容、描述资源属性,从而有效构建起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共建平台、评价平台,极大地方便了不同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放共享。同时,网站按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积极帮助师生开展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在资源呈现方式、资源实时生成、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

篇(4)

我院开展了多个食品类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培训和鉴定过程中,不断对“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索,初步实现了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映。然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在目前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实用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花样发生了变化,新品种不断出现,一些老品种产销量在降低,甚至消失,但是职业标准并未更新,难以充分满足行业和企业需要。第二,差异性方面。职业鉴定机构开展鉴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有差异。各培训、鉴定机构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工作,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难以针对所有品种开展培训和鉴定,导致持相同证书的人员具备的技能水平和所能从事的生产岗位有差异。第三,强制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共两类,分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资格。食品类职业资格一般为水平评价类资格,不具强制性,部分学生对该类证书重视程度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培训、鉴定效果不佳。

学生高昂的考证热情与社会认可度低之间的反差将危及“双证书”制度的持续落实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急需提高,“双证书”制度实施效果亟待提升。开展高职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办出高职特色的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过程

我院以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部门、企业、职业院校和在校师生等“双证书”相关各方为调研对象,调研“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暴露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初步形成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继续与“双证书”相关各方探讨改进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形成教学体系。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见图1。

查阅资料:查阅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数据库,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寻找“双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调研方案和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制定调研方案:汇总资料、整理信息,确定调研重点,制定调研问卷。最终决定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调研。

开展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电话采访、组织座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调研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职业鉴定机构、教学一线教师和高职生。找到目前在“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教改方案初稿:根据调研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在立足教学设施和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双证书”制度实施需要的教学改革方案。

实施与评价:参照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教学,并客观评价方案实施效果,为修订方案提供依据。

完成教改方案,形成教学体系:解决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修订教改方案并实施,形成“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1.改革教学体系

第一,调整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的持有“双证书”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第二,调整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需要入手,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兼顾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增减合理分配各课程的教学课时,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技能型课程力争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技能,达到相应工种的鉴定标准。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耐挫能力。

第五,设立人才培养监督机构,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聘请企业专家和技师督导教学情况,并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跟踪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改进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

2.改善教学条件

建立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参照企业生产车间配备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模式制定工作计划和制度,引进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生产氛围,使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锻炼企业所需生产技能,为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储备技能。制定校外顶岗实习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毕业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职业化的训练,零距离锻炼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平稳实现由学生到技工的过渡。

3.提升教师水平

高职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效果。为满足培养“双证书”学生的需要,高职急需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技能,以及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二是委派校内教师定期前往企业开展顶岗锻炼,使其具备“双师”素质。

4.严格执行考核标 准

采取以上三项措施后,高职院校初步具备了培养符合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教学实践和考取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并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学生实施考核,不达标者需重新学习和考核。将评优、评定奖助学金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促使学生端正学习和考证的态度。

三、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运行成效

1.成功申报、开发和建设了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工、啤酒酿造工和白酒发酵工职业技能培训包开发项目,并已顺利通过专家检验。

2.推动了我院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天津市国家技能鉴定第六十三所)、十四家食品企业(津乐园和中科百奥等)的深度合作,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

3.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学生职业资格认证报考率达100%,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明显高于历届非“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臧其林(1968- ),男,江苏宿迁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公共管理、职业教育。(江苏苏州21510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19-02

随着旅游产业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来,入境游客及商旅人士不断增加,国际型品牌酒店近年来更是倍数增长,遍布国内各地。早期为数不多的国际型酒店管理人才主要来自海外,当前的国际型酒店对受过国际化酒店专业训练的本土职业人才逐渐接纳且越来越依赖。各级培养酒店人才的职业院校正面临新一轮挑战,其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当前国际型品牌酒店岗位能力要求,成为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指高职院校按照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运行方式,包含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培养制度国际化、培养过程国际化和培养评价标准国际化等基本要素。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确定非常关键。笔者在2011~2012年对180位酒店专业毕业生和65家五星级酒店采用定向抽样问卷调查,对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进行了访谈。无论是问卷还是访谈,毕业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遵守纪律等都成为其在酒店职业生涯发展的非常关键因素。因此,笔者认为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为适应国际型酒店岗位要求以及对外籍人士服务能力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国际酒店管理知识和经营模式的高素质、技术型的复合人才。

近年来,为了推进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许多开设旅游或酒店专业的院校都做了尝试,一般是通过中外合作项目引进部分课程、雇佣几名外教、采取局部双语教学等形式,期望能够培养出国际化的酒店专业人才;有的院校还送学生到海外开展阶段性实习以期学生回国后能够胜任国际型酒店的各个岗位。这些努力对提高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学生国际化服务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院校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非常落后,制度性设计缺乏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型酒店岗位要求。

要彻底解决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深刻研究国际型酒店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进而明确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恰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实行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职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中外合作项目全面借鉴国际办学模式和经验,明确国际化酒店人才培养目标,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课程和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模式、职业资格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标准接轨,力图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和能力完全和国际型酒店的岗位能力要求保持一致。

二、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范例

学校与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从2004年开始合作开办酒店管理专业,9年时间形成了500名中外学生的办学规模,毕业生成为海内外国际型酒店集团欢迎的对象。合作双方在体制机制、课程教材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1.构建国际化教学管理机制。合作双方首先从管理体制入手,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三级项目教学管理模式:第一级是合作双方校级高层联席会议,第二级是外方派驻一名副校长常驻联办学校,第三级是外方长期派驻一名教务负责人以及若干工作人员常驻学校。

2.采用国际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澳方蓝山酒店管理学院提供的课程体系由理论、实践和语言三部分构成。在课程中,除了酒店专业传统的客房、前厅和餐饮等主体课程外,还开设了国际酒店营销策略、国际酒店人力资源、全球化市场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管理能力的课程,基本都由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自编最前沿的教材进行授课,涉及的教材全部由澳方直接提供不断更新的全英文版,为学生提供国际最前沿的酒店知识和技能。

3.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一是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国际化教学能力,酒店专业30名在编专业教师全部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能够用流利的英语教授专业课程;二是外籍专业教师多国籍化,与中方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教学,共同备课,实现师资队伍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三是教师走进国际型酒店开展实践锻炼;四是跨国企业管理层兼任教师,仅2012年就有来自长三角15名国际型酒店的中外籍老总或总监到校上课或开讲座。

4.建设国际化教学环境。一是教学硬环境的国际化,学校根据按照国际型酒店的环境以及功能布局建设了酒店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景化教学场地;二是教学软环境的国际化,规定酒店管理专业前三年除加强基础性课程教育外,还重点强化外语,后两年则全部用英文进行授课、交流以及开展活动。在全英文环境中,学生们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毕业后完全能够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职业生涯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5.实施国际化教学模式。一是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工学交替,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传统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一般实行“4+1”人才培养模式,即4年在学校学习理论以及实训,1年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而酒店管理专业借鉴了国际化经验后,则实行“3.5+0.5+0.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半在学校里学习、第一个半年到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开展认知性实践、第二个半年回到学校再学习理论、最后一个半年再到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开展顶岗实习。二是校内实景化教学,锻炼学生的实习就业竞争力。学校为该专业构建了实景化教学基地,前厅、餐厅、酒吧、厨房、客房等场所以及设施设备、教学软件系统、教学流程完全和国际型酒店工作流程一致。学生学习完全按照岗位模块进行,必须在各个模块上进行职业体验。通过实景化教学,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增强初次就业的竞争力。三是教学活动角色化,锻炼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使理论课,学生也分组以顾客、服务者或管理者的角色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组建团队学习、活动策划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建立国际化教学监控和评价机制。一是专业教学每年都要系统地接受合作方以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开展教学质量保障风险评估,所有专业任课教师的纸质课程教案、学生纸质试卷等都要以学期为单位,全部寄往澳洲进行教学评估;二是教师每学期各科目教学都要接受学生的评价;三是每年都要聘请国际型酒店专家,按照酒店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开展技能教学评价;四是全面引入“Turnitin”抄袭检测系统,与海外学校同步使用,保证学术公平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1.理论引领发展。一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学校酒店专业的教师申报结题国家、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获省市级荣誉7篇,中澳项目集体获得“省工人先锋号”等省市级表彰多项。随着酒店专业国际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模式、多元评价机制以及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国际化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基本成形,值得推广。二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会促进学校产教研特色办学道路越走越宽。通过酒店专业的酒店运行研究中心平台,为各国际型酒店提供价格调查、运行成本概算等软;通过酒文化博览中心为涉外酒店员工提供调酒业务,以满足大量外籍公民的消费习惯。三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促进区域国际型酒店和职业院校不断互动,提升酒店服务水平。2007年,学校成功举办以“超越顾客期望”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来自全球100多位知名酒店管理公司高层、酒店总经理、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说;2012年,学校又成功举办“苏城旅游教育与酒店业对话”峰会,在苏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受邀的国际型酒店老总都参加了峰会。四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为区域职业院校培养国际化职业人才提供了样板和经验。学校每年通过开设大量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为前来考察交流的中外学校同行、企业嘉宾等演示学校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

2.实践造就辉煌。一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可以强有力地拉动海内招生工作。目前学校酒店专业学生规模达到500人,而且每年都有40名左右的海外学生加盟,他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尼、泰国、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使学校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能够规模培养外籍学生的职业院校,影响力已经辐射海外。二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会吸引大量高端酒店与学校合作。虽然对校企合作单位设立了高门槛,但挡不住洲际、希尔顿、香格里拉、万豪等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公司的“前赴后继”。合作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估,有效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众多酒店还为师生设立奖教金、奖学金,鼓励他们投身酒店事业。三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会提升学生实习就业的竞争能力。国际化办学的毕业生、实习生的表现受到业界广泛赞誉,他们不仅聚集在苏州、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而且还遍布北京、三亚、深圳、厦门等全国其他重要城市;他们不仅实现了高端实习、就业,而且就业后发展后劲十足;他们不仅驻足在国内的五星级奢华酒店,而且还远赴全球著名的迪拜帆船酒店、迪拜阿玛尼酒店、阿布扎比阿提哈德中心酒店等顶级七星酒店及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地工作。四是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会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海外很多知名院校对酒店专业国际国际化课程的学历和学分给予了认可,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在职场大显身手,而且可以因其扎实的学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出国继续深造,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9年来,学校已有60多名毕业生分别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留学进修,他们成绩非凡,表现突出,有的毕业后已经成长为国际酒店领军人物。

3.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我国目前的旅游高职院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还没跟上市场需求。培养的酒店专业人才与企业的需求脱钩,学校对企业人才培养标准理解有偏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并不完全适合目前的酒店行业。而国际化办学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来讲,在校期间要多实践,在决定做酒店行业前要多了解服务行业的工作,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不断思考、不断调整自己,只有把自己准备好了,机会来了才能把握住。开始工作时,最重要的不是薪水,而是这份工作能给你的未来带来什么。国际化的酒店专业让每个学生明白:对于每一个酒店人来说,做酒店行业眼光要放远一些,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做个有心人,才能做到出众。

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师生平等,文化开放,从大环境来讲,学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都有很多不同,通过合作学习,实践了解国际酒店的文化内涵,以及学会酒店业的跨文化管理,是国际酒店服务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嫘.论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酒店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篇(6)

Inthepresentstudyitsattentionhasbeenconcentrateduponthefollowingaspects,whichareconsideredessentialincognitivepragmatics:thecognitivebasisofpragmatics,pragmaticmodularity,understandingandinference,andtheinterrelatednessbetweencognitiveandsocialfactors.Firstly,ittracesthecognitivebasisbacktothesemioticstudyinthe1930sfollowingtheevolutionofpragmatics,sincethecognitive-pragmaticperspectiveoriginates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Marmaridou2000).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pragmaticsandsomecognitivedisciplinesisexploredsoastoaccountforthefactthatitisofnecessitytodopragmaticsfromthecognitiveperspective,andbylookingintotheessenceoftheeffectsofsigns,effectsofspeechacts,andcognitiveeffects,wecanfindsomecongruityamongthem.Thefocusisthenputonthediscussionofmodularityandpragmaticmodule.ThenotionofmodulehasbeeninfluentiallyexplicatedinFodor(1983),inwhichinputsystemsareclaimedtobemodularsincetheypossesscertainproperties.Whetherapragmaticsystemismodulararisesasafocusinthelatediscussion.Sincepragmaticsisnottheextensionofgrammar,itisunlikelythatthereexistsapragmaticcodeandpragmaticsisnotasinglemoduleeither.Thirdly,understandingandinferenceareanalyzedindetail.Inunderstandingutterancesthehearerlooksnotjustforanarbitraryinterpretationbutfortheoneintendedbythespeaker,howprocessingeffortiscostforachievingcognitiveeffects,inlinewithcommunicativepurposes,isconcentratedinthediscussion,inwhichrelevancetheoryisreferredtofortheaccountofinferentialunderstanding.Fourthly,howtoreconcilethesocialfactorswiththecognitiveaccountofcommunicationandthenecessityoftheirintegrationaretoucheduponsincecommunicationisaparadigmcaseofsocialinteractionandthetheoryofcommunicationisthatofthemostubiquitoussocialphenomenon.Besides,insideandattheendofthepresentstudysomerelevantquestionsareputforwardforfurtherdiscussion.

Keywords:cognitivepragmatics,modularity,understandingandinference,socialfactors

Correspondence:ResearchCenterforLinguistics&AppliedLinguistics

语用问题的认知研究是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但什么是认知语用学?虽然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理论框架,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该研究的存在与谈论的必要性。语用模块、认知语境、语用照应与推理等都是语用学讨论中出现的新兴课题,作为对认知语用学的系列研究之一,本文作者首先简要地探讨了语用学的历史渊源和认知基?ahref="/">。蛭镉萌现芯康某鱿植⒎桥既唬庇镉醚в肴现蒲е湟泊嬖谝欢ǖ牧担唤幼胖饕致哿诵畔⒋淼挠镉媚?槁郏欠翊嬖谟镉媚?椋馐侨现镉醚Ч刈⒌囊桓鲋饕侍猓疚闹赋鲇镉梦侍獠皇悄?槲侍?ahref="/">。另外,语用理解与推理也是认知语用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听话人需要形成一定的假设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一方面形成假设的过程是人们推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依靠语境因素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语境必须结合交际事件的社交因素。于是作者重点分析了认知语用观和社交语用观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二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与排斥。最后本文提出了有关的几个问题,与读者同思考。

认知语用学,模块论,理解与推理,社交因素

1.语用学的认知基础

认知语用学(cognitivepragmatics)这一术语正式出现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关注语言使用中的认知问题,其中很多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属于认知语用学(Kasher1988:xiii),其实认知语用研究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很多学者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将语用学视为认知科学的一部分,并认为语用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但同时交际理论又是一种认知理论(Sperber&Wilson1995

;Marmaridou2000)。那么什么是认知语用学?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认同的定义,但这并不能否认认知语用研究的存在,比如指示结构、言语行为、前提以及含意等语用现象的交际意义超出了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认知心理努力之后’所产生的意义,它们都离不开类似推理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而推理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过程。所以,有学者认为认知语用学是一门超符号学,“把这种符号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在历时过程中逐渐趋向固定化的关系看成‘超符号’关系,研究这种超符号关系的学科就是认知语用学”(熊学亮1999:1),这样的熟悉自然有其道理,但其概括显得过于简单,未触及认知语用学的本质。

Blakemore(1992),Green(1989/1996),Grice(1975,1989),Kempson(1988),Sperber&Wilson(1986/1995)等学者认为,语用学存在认知基础,对超句子层面信息处理的经验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话语分析中,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趋势:一种强调研究话语构建的社交因素,比如Leech(1983),Stubbs(1983)等,另一种强调探讨话语构建的认知因素,比如Chafe(1987),Prideaux(1993)等。在方法论、目的以及主要趋势等方面都具有心理语言学的特征,尤其关注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具体条件下如何进行语言理解和生成。

我们知道,普通语用学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符号学研究,人们在探讨语用学的哲学基础是都离不开这一时期的符号学研究背景。那么,早期的符号学研究是否也隐含了语用学的认知基础呢?值得再回首。综述后我们发现,以Peirce和Morris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中已经涉及符号的认知心理问题。比如,前者提出了语言符号指代事物的心理表征和心智概念,他强调符号的心理表征或心理处理;后者提出了有关解释者的行为概念。Morris(1938)在符号学理论中指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或理解者)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一定行为范围之内或一定语境条件下的符号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可见,Morris试图将Peirce的思想具体化,强调符号的使用者和使用符号的语境,他注重到了语言使用中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符号学理论中,在对语用学进行解释时他将语言使用者当成解释者或理解者。这一结果很可能与Peirce提出的语言符号所指事物与该事物在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有关。这样,将语言使用者视为解释者或理解者就等于说强调了语言使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强调语言的理解而非生成。也就是说,Morris的定义隐含了这样一种思想,人们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和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客观、一致的,而只能是根据社交和心理因素进行解释,而且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此外,将语言使用者视为解释者还隐含了人类交际的互动性,因为语言使用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而且他们的角色在交际中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语言使用不仅取决于符号的生成,以实现说话人的意图,而且还取决于对那些符号的理解,这样才能实现该意图。由此可见,语言符号的恰当与否和它们同说话人的意图之间的关联性都可能对主观理解形成一定的制约。

难怪Marmaridou(2000)认为,在众多研究中两种主要趋势主宰着整个语用学领域:一是来自于英美语言哲学思想的影响;另一个主要趋势是以语言、交际和认知等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哲学语用学是对逻辑实证论的哲学思想作出的一种反应,认为语用学是对语义学的补充。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根据单词、句子同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去研究它们的意义,就是语义学,而语用学则研究说话人的话语,其中主要是说话人利用话语希望传递的意义。以上从哲学出发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二分法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使用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学者在探讨语用学的哲学基础时往往忽略了它的认知基础,将哲学基础和认知基础分离开来,这势必会对我们的研究方法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还认为,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Searle等人对该理论的发展、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等都涉及交际中的隐含信息和语用推理,它们促成了语用学研究的“认知转向”(cognitiveturn)。此外,Verschueren(1999)在提出顺应论的同时指出,语言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但这种行为本身同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可见我们在探讨语用现象时不能回避这些因素的介入与干扰,否则难以从根本上说明语言使用和理解的选择与顺应问题,这也需要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去解释话语生成和理解等的机制。故有本文的散论。

2.语用模块论

2.1语用学和认知科学之间的主要关系

近年来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除了认知语言学以外,还出现了认知语法、认知心理学、认知社会学、认知人类学等,其中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GeorgeLakoff,RonLangacker和LenTalmy等,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就是对作为组织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等工具的语言的研究。Geeraerts,Caron,Coulson等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方法论上,认知语言学都是以语用学为取向的一种语言学(Nuyts1993,参见Verschuerenetal1995)。从方法论上讲,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方法,因为它是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式;从理论上讲,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用理论,因为在语言分析中它强调语言的功能,具体就是将语言现象与其不同功能系统地联系起来。总之,认知心理学等认知科学可以向语用学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参照,语言使用无疑是人类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反,就信息处理来说,语用现象的系统研究也可以为认知科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要真正探讨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制约,语用研究就应该同认知研究结合起来,但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语用学家关注的是,合作性互动行为的普遍特征对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会产生什么影响;而认知学家则试图探讨,从语言中我们能够了解合作性互动行为什么样的普遍特征。假如将以上不同角度的研究结合起来,其结果将有助于形成和制约一定语境条件下的语言理论。从以上可见语用学研究和认知科学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研究问题和互补关系。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说,使用符号

语言就是为了做某事,实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就是‘符号效果’(effectsofsigns),在Austin(1962)的言语行为中符号的效果就表现为一种‘言语行为效果’(effectsofspeechacts)。不过,它们与关联理论语用学(Sperber&Wilson1986/1995)的‘认知效果’(cognitiveeffects)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性,它们都是一种交际效果。所以,我们认为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2.2模块

在心理语言学中,对信息处理存在两种普通的观点:(1)模块论,认为语言处理是由不同的独立模块完成的,其中不同模块负责语言理解的不同方面;(2)整体观或互动观,认为语言处理是涉及各种不同知识的一个综合过程,或者是不同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模块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思想(Kasher1991a):(1)大脑如同计算机程序,具有处理符号的能力;(2)大脑处理的符号具有形式特征;(3)大脑的处理机制要对这些形式进行推算;(4)大脑中存在一些各自独立的器官,它们分别同某一领域的命题内容相联系,而且在推算过程中会利用这些命题内容,这种联系是天生固有的或习得的结果;(5)除了以上器官以外,大脑中还包括心智机制,比如记忆;(6)大脑中还存在认知模块(cognitivemodules),这些模块具有特定的管辖范围,它们是一些天生的、基本的认知单位,可以独自进行推算;(7)输入系统是一个认知模块系统,是独立的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与各种信息不发生直接的联系;(8)除了认知模块以外,大脑中还存在没有特定管辖范围、与其他信息相联系的认知系统,即Fodor(1983)所称为的“中枢系统”。中枢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各种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与各种信息发生直接联系。

Fodor将大脑中的系统分成输入系统和中枢系统,前者包括视觉、听觉、语言等系统以及其它感觉系统,它们是模块系统,具有范围的独特性、信息的自闭性和遗传性等特征;后者所起得作用就是将来自各种输入系统、记忆等信息综合起来,并进行推理。语言是其中的一个自动输入系统,即模块,那么人们的大脑就是由一些独立的、互不联系的自闭式模块组成。中枢系统就是对输入系统(比如语言)所提供的概念表征进行比较、综合、储存,并再生新的概念表征,作为一种输出信息,也就是说它所起的作用是一种推算或推理作用。那么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就无法对信息处理中的信念或语用事实等进行限定。因此,Fodor最后指出,大脑中枢系统是经不起研究检验的。然而,以Sperber和Wilson等为代表的学者对Fodor的结论进行了挑战,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的目的就是研究中枢思维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话语理解与推理。

在对语用模块回答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语用和模块。语用能力是否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模块具体表现出来。有人认为(Kasher1991a,1991b),右半脑和左半脑是两个彼此间互不联系的独立信息单位,在正常情况下左半脑专门负责处理语言语法或句法,而右半脑一方面主管语言使用的语用问题,另一方面还负责语法和认知过程的结合。假如右半脑控制某一言语行为的语用方面,左半脑控制句法问题,涉及句子的运用,那么,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人们是如何恰当地生成某一言语行为的?要使左半脑生成恰当的话语(即对句子的合适运用),就必须获知恰当的语境条件。然而,假如语用受右半脑控制的话,那么语境信息的恰当性也自然受它控制。这样,左半脑要恰当使用句子或生成合适的话语,就需要从右半脑中提取语用信息。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左右半脑中的信息应该是共享的,假如我们将它们切分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单位,那么对人们是如何恰当地生成言语行为,就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语用能力具体表现在右大脑或右大脑模块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正好说明是否存在语用模块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认知语用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是否存在语用模块。假如认为存在语用模块,就等于说语用具有自主性(autonomy)。语用知识具体表现在语用模块中,语法知识的运用同语用知识的运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语言运用(比如讲话)都涉及语用知识,那么在负责语言使用(主要是讲话)的左半脑中一定的语用模块就会起作用,这就是左半脑假设中的模块语用论。

模块语用学(modularpragmatics)就是将有关认知和语言的模块论运用于语用学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的认知系统去描写和解释人们使用自然语言的能力,反过来这又是对人类心智(mind)进行认知研究的一部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能力是一种知识系统而不是行事的能力,它受一系列原则的制约,该系统所起的作用就是体现这些原则的一种表征与处理机制,该处理机制本身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能力进行描述和解释,该认知理论应该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1)能力的管辖范围是什么?(2)能力是由知识体系构成的,那么制约该体系的原则是什么?(3)体现和应用这些原则的操作体系是什么?(4)制约能力的原则及其处理机制在神经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5)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能力是如何产生、发展或习得的?假如语用系统具有独立的管辖范围、理论原则、信息处理、神经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独立的习得过程,那么语用系统就具有模块性。

2.3语用不是模块

模块(module)系统,而且有各自的特性。就语言中的语法系统来说,它是否是一个自主的模块系统,对这一点,形式语言学则更多地认为它是一个自主的形式表现系统。然而,人们自然会提出是否存在“语用模块”(pragmaticmodule)这样的问题,并根据对语言使用的了解进行回答。根据前面Fodor的观点,输入系统是模块系统,因为它们是一些独特的范畴、彼此独立的信息单位,假如模块具有Fodor所列举的特征,就不可能存在一个语用模块。

语用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块。以Fodor(1983)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语言系统是一个模块系统,由各种实施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我们熟悉的语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是连接句子的语音和语义的一种代码,假如语用问题也是一个模块系统的话,就等于说存在一种语用代码(pragmaticcode),也即承认在言语交际中类似语法的语用代码能够帮助人们获取说话人希望通过话语传

认知语用学的焦点问题探索(4)

作者:教学论文,来源:互联网,时间:2008-06-2904:05:33发表评论

Pragmaticsisinaconstantstateoffluxandevolution,therehaveappeareddifferentperspectivesorapproachestopragmatics,suchasDascal(1983)analyzesthefieldfromthestandpointofthephilosophyoflanguage,Green(1989/1996)laysparticularemphasisontextualpragmaticsandmoreforma

递的交际信息。以上观点等于说,语用问题是语法的延伸。此外,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还认为,交际必须涉及语码。Wilson和Sperber(1991)对这样的语用模块论进行了反驳(冉永平2000),比如(1)语用过程是一个高度依靠语境的信息处理过程;(2)语用模块论不能对话语理解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3)在有的情况下,说话人无须使用语言代码也能实现交际。就言语交际而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不是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明确编码的,听话人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不能仅仅根据句法分析直接获取,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non-demonstrative)推理过程,语用理解如同所有的理解过程一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形成假设与验证假设。这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认知论。它们都直接涉及一定的语境信息,而不是各自为阵的信息独立单位,相反,语法处理则受到严格的局限,语法处理不受听话人的非语言观的影响。对以上三种语用现象的解释,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指示词语、前提、言语行为、施为句、会话含意、互动性言谈等同语境因素密切联系的语用现象,模块论是无法解释的。不过,形式语用学家则认为语用是一个模块问题,并可以对有限的语料作过一些简单分析。

对是否存在语用模块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比如,Sinclair(1995)曾指出,语用知识不可能是纯语言知识,也不可能是Fodor所主张的模块化知识。不过,Sperber(1996)却认为,中枢思维过程一般具有一定的模块性,因为众多的概念模块可以对它进行解释。比如人们大脑中有关“cat”的概念模块,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语言等模块,接收和处理有关“cat”的信息,当中枢思维系统获取了有关“cat”的新信息的同时,它可能会把它们传递给更具概括性的“ANIMAL”这一概念模块。当某一概念模块仅仅根据其中的概念实施推理时,概念中的结构信息就会被从一个模块传递到另一个模块,直到所有的模块都得到处理,这样最后取得的效果就是将所有的相关模块综合起来。不过,至今Sperber的这一思想是否等同于Fodor的模块论还不是很清楚,有待继续探讨(Carston,1997)。

可见,模块语用观与非模块语用观之间存在根本的不同,对交际的熟悉是不相同的。非模块论认为,交际中话语的理解有可能失败,因为理解需要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推测,其中需要形成假设,然而所形成的假设也可能是错的,也即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这正好体现了语用学的非模块特征。但模块式的解码则不同,可以获取与语言结构直接联系的信息。虽然每一种语用现象,比如指示词语、前提、言语行为、施为句、会话含意等,都是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而且受制于一定的理论原则,但它们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有的语用现象涉及心理处理,而心理处理也不是孤立的,需要联系其他信息。

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是一种非凡的认知活动,话语是一种明示刺激,它为理解提供显性表征或依据。首先话语是明示或显现的,说话人将它们说出来就是公开要求听话人加以注重,并利用各种信息加以处理,同时话语还会产生一种最佳关联期待。因此,话语理解结果是一种认知效果,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包括话语等言语交际)都应该设想它具有最佳关联性,也就是说在人们付出认知努力之后会产生一定的认知效果。这适宜于包括话语等在内的所有明示刺激。其次,话语的确离不开代码这一语言系统,它的作用就是对听话人的推理与加工进行引导和制约,代码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显性信息,但是仅仅依靠解码往往不能获取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意义。比如,“今天不想看书”,在不同的条件下它隐含不同的交际信息,可以表示“我累了”、“我想去广州逛一逛商店”或“我想玩电脑游戏”等等。听话人往往要通过消除歧义、确定指称关系、推导含意等语用认知加工,才能对它进行正确理解。这样,话语理解涉及的语用认知处理不可能是Fodor所主张的模块过程。语用处理的非模块化特征是关联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Wilson和Sperber(1991)指出,不存在为了某一特定目的的语用原则、准则、策略或规则,语用涉及语法、逻辑和记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假如将某一系统称为模块,就等于说存在一种代码,假如语用是一个模块的话,也就承认语用代码的存在。此外,模块和代码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Carston,1997)。所以,语用问题不是模块问题。

3.语用理解

在讨论语用理解之前,我们首先简要关注以下问题:认知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知识系统还是行为系统?假如关注的是能力的话,语用能力是否属于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假如关注的是行为能力系统的话,那么它是一种语言行为?在Chomsky(1980)看来,语用能力是人们大脑中有关语言的一种心智状态,也即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他进一步区分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指有关形式和意义的语言知识,后者则表示有关恰当使用语言的条件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语法和概念结构去实现一定的目的,这样似乎存在一种实施语用知识的语用行为机制,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根据乔氏的观点,语言能力是一种自动的、内在模块系统。在人们的大脑中,除了感觉系统和语法原则以外,还有诸如算术、音乐、道德、假设构想等能力系统,其中还包括语用能力。应该说,Chomsky和Fodor对模块能力系统的看法是不同的(此处恕不论及Chomsky的模块论),Fodor更强调大脑中知识系统的实际运用或处理系统。

Gazdar(1979)认为,语用能力是语法能力的延伸。那么,语用理解是否必须依靠语法分析呢?显然不能进行类推。此外,Kasher(1991a,1991b)等也认为,语用能力是有关语言的知识体系,即属于语言能力系统,“语用能力独立于交际而存在”(Kasher1991a:135)。那么,这一观点显然不同于关联理论有关明示-推理交际的基本主张,Carston(1999)等学者对此也持怀疑态度,因为离开交际,语用能力变成了无本之源。相反,Sperber和Wilson等认为,语用能力不是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语言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涉及语言刺激本身,还涉及实现意向交际的各种明示刺激,信息处理一般需要进行非展示性推理,所以语用是一种行为,但它又不等于语言行为或语言能力。当然,不管是Chomsky的观点,还是Sperber和Wilson的熟悉,都不是我们判定语言能力和

用能力、语言行为和语用行为的唯一标准。

在Chomsky看来,语用能力是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的一种语言知识,“它对语言使用产生制约,也即制约语句和使用语句的语境条件的恰当关系”(Kasher,1991b:385)。Kasher继续了Fodor的模块论思想,认为某些语用知识具有模块性,也即是语言模块中的次模块,而另外一些语用知识属于非模块化的中枢系统,并受认知行为的一般原则的制约。他进一步将语用知识具体分为以下五种:(1)核心语用知识(corepragmatics):有关断言、提问、命令、请求等基本言语行为知识。这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即语言模块中的一个次模块。(2)扩展核心语用知识(amplifiedcorepragmatics):有关推卸、祝贺、允诺等非基本言语行为知识,这是非模块化中枢系统的一部分。(3)互动言谈语用知识(talk-in-interactionpragmatics):有关话轮、语列、修正等会话行为知识,这是一个独立的模块。(4)中枢语用知识(centralpragmatics):有关一般认知原则和一般知识运用方面的知识,比如会话含意的产生、间接性、语体风格和礼貌等,这是非模块化中枢系统的一部分。(5)接口语用知识(interfacepragmatics):将来自语言模块和来自感知等其他系统的信息综合起来的知识,比如确定指称结构的所指对象。这是非模块化中枢系统的一部分。不过,Kasher本人并未对以上语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加以说明,也即没有对模块与非模块之间的链结与协调加以阐释。

语言使用就是一种语言运用,那么语用学就是一种有关语言使用的理论,属于语言运用范畴。这样,语用不仅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行为,而且语用原则对各种形式的人类交际具有引导作用。人类天生就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对与认知系统等有关的语言或非语言信息输入进行处理,话语理解中的推理是语言解码之后的信息处理阶段,通过推理去识别说话人的意图,这是关联理论语用学思想的基本主张。这似乎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它与Chomsky早期提出的“先天假说”(innatenesshypothesis)之间存在的某些共性。

哈贝马斯指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是确定并重构关于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并认为理解是交往活动的本质,达成理解的目标就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属于相互理解,共同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间相互依存(盛晓明2000)。可见,理解这一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它仅仅是一种趋同。从最狭义的角度来看,理解表示两个主体以相同的方式去理解一个语言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它还表示交往过程中两个参与者对世界上某种东西达成的共识,并且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可见,交往总是以理解为目的,理解可视为说话人言语行为的归宿。

我们知道,Grice提出会话含意理论以后将语用学的重心转向了话语理解。不管是Grice的含意理论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人类(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表达意图和识别意图。要获知交际意图,需要一定的认知推理机制,比如假设或含意,区别说话人意义和字面意义之间的差异,会话含意理论就是一种类似的认知机制。含意不取决于句子的命题内容,而依靠一定的语境条件,推理是获取隐含意义的主要方式,它就是根据语言手段或非语言语境去获取有关话语内容的逻辑结论。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听话人需要形成一定的假设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一方面形成假设的过程是人们推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依靠语境因素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语境必须结合交际事件的社交因素。但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假设和验证假设所依靠的是什么,同时语境因素是何时介入的?Grice语用理论并未涉及。

当然每次听话人所获取的理解并不总是说话人所期待的正确信息,比如根据关联理论,关联原则不能保证交际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它不是人们可以遵守或违反的一条准则,而且由于存在不同的认知语境假设,话语最后所取得的认知语境效果肯定就不一样。同样,在对含意的推理中,Grice也没有交代清楚如何才能保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就话语理解来说,语用学需要回答以下两个主要问题(Blakemore1992,1995):(1)为什么听话人认为说话人不可能希望人们无限地扩大语境假设去获取更多的含意?(2)为什么听话人认为第一个恰当的解释就是说话人所期待的理解?根据关联理论,以上两个问题就等于说,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信息加以注重?那是因为人们注重的是关联信息,而关联则是根据语境效果和信息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去衡量的(Sperber&Wilson1986/1995)。

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推理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过程。Carston(1999)认为,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该过程中的推理以及引导和制约该过程的原则进行解释。显然这是一种认知语用观,其最终的语用目的就是对人们的话语理解能力进行解释,尤其是推理能力,人们是如何将语言解码作为理解中的输入信息进行推理的。在Carston等学者看来,认知语用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会话含意是如何产生的,比如话语“今天太累啦”,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可能隐含如下信息:

a.咱们回家吧。

b.该睡觉了。

c.你洗一下碗吧。

d.今天不看书了。

我们不难想象以上含意产生的不同语境条件,可见同一个话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可能隐含不同的信息,都是听话人语用推理的结果,它们显然不是语言形式直接编码的信息,必须依靠语境条件。同时,在话语理解时听话人是如何识别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或者说在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时听话人是如何从认知系统中选择恰当的语境假设,这是语用学理论的最基本任务。

要实现以上任务,就必须获取恰当的语境信息,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以‘关联’为取向的认知语用学就要对这种能力进行解释,在他们看来,认知语用学应该参照的两条中心原则就是认知原则和关联原则。然而,根据Verschueren(1999)的看法,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顺应过程,不过Verschueren并没有指出如何在语境条件下去寻找具体的顺应目标。

为了讨论的方便,下面我们仍借助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当然它并不是阐释话语理解的唯一参照标准。根据代码模式(也称信息模式),人类交际行为是一个对交际内容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这是传统的交际观。它认为,言语交际关注的完全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使用的代码,语法是其中的一种代码,具有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的特点,因此话语理解的主要任务就是语言解码,成功交际就是一个信息复制过程,即编码信息等同于解码信息,但话语理解时的语用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仅仅是信息处理中的一种非凡形式,很多交际可以不涉及语言代码,比如当A下班回家走到楼下时,看到了妻子停放的自行车,于是就推断出她今天提前下班了,这是一种不需要代码的交际和推理,但推理的基础是明示输入刺激,但这种刺激可以是语言(如话语),也可以是非语言,如此例中的自行车。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话语理解是一种认知行为,该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认知效果,但同时又要求人们要有效地分派有限的注重力和推理资源,也就是说人类认知往往力求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这是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当然关联理论也没有标记出最少的认知付出和最大的认知效果的量化标准或实际的可操作性步骤,这正好说明了话语理解具有个性化特征,以往的有关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在话语理解中,对任何新信息的处理都需听话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包括注重力、记忆搜索以及推理等(可统称为‘认知努力’或‘认知付出’),以获取话语的语境效果或认知效果,努力程度与信息的关联程度呈反比关系。在具体情况下,话语的长短、词项的使用频率等较多因素都影响认知努力,比如“condiments”就可能比“saltandpepper”让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更重要的是,语境假设的可及性也是获取说话人所期待的认知效果所必须的。

语境信息的认知处理和推理结论的形成是认知语用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推理就是从一系列用作前提的命题内容获取逻辑结论。到目前为止,指示现象、言语行为、前提以及含意等语用现象都离不开推理,它们的交际意义都超出了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认知努力之后所产生的意义。比如,指示现象与语境信息密切联系,不能根据真值条件去分析它们的指示信息,有必要进行认知处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Rubba(1996)和Ariel(1998)认为,指示结构不可能总是用来直接表示话语环境中的某一指称对象,它们存在认知可及性(cognitiveaccessibility);Marmaridou(2000)也提出,除社交意义以外,我们还应该从认知意义方面去解释指示结构。又如,前提是与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密切联系的一种推理关系,Fillmore(1985),Lakoff(1987)等从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对前提进行过研究,Marmaridou也对前提的认知结构及其在理解和使用某一语言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辨析,并认为从认知的角度更能够说明前提在交际中的特征与作用。再如,也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对言语行为这一常见语用现象进行分析,根据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识别说话人话语的言语行为种类并不是理解话语的先决条件,话语的言语行为‘语力’(speechactforce)不是表面上传递的信息,而是特定语境条件下人们理解的结果,例如,“It’llraintomorrow”,在一定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一种猜测,然而Sperber和Wilson则认为,该话语传递的是一种说话人无法控制的有关未来事件的假设;此外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所起的作用是一种认知向导或制约,例如,“Ipredictthatit’llraintomorrow”中的“Ipredictthat…”能够准确引导听话人将传递的内容理解为一种猜测,也就是说施为动词制约了听话人对嵌入内容的正确推理,因为说话人的任务就是引导听话人识别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会利用说话人的话语作为一种向导,去推导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根据这样的思想,语言编码意义仅仅是该向导的一个方面。此外,会话含意更是一种语用推理的结果,涉及心理努力和认知加工,因为交际本身需要付出认知努力和社交努力,才可能实现多重的互动目标。因此语用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但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理论。

4.认知与社交因素

就宏观而言,从社交和认知两方面出发是长期以来人们探索人类交际的主要视角。将交际视为一种社交现象,主要关注话语产生和理解的各种社会、文化等社交制约因素。在Saussure看来,语言(langue)是一种潜在的社交事实,而言语(parole)则是一种实际产生的社交事实,可见他主要是从社交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交际的。很早以前,Chomsky就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前者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一种有关语言的知识,属于认知范畴;而语言行为是语言知识的具体运用,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是一种社交现象。可见,Saussure只注重到了语言的社交属性,而Chomsky同时还强调了语言的认知属性。我们知道,语用现象很轻易让人们将它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等社交因素联系起来,而忽略该现象的认知基础或认知理据。那么,就语言交际来说,如何将社交与认知二者结合起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在对语言交际的研究中,除了形式与功能之分以外,社交和认知是比较明显的两大主流。比如,根据Grice(1975)的思想,交际是一种社交契约(socialcontract),存在人们必须遵守的一定规则,如合作原则中的各条准则。然而,Sperber和Wilson(1986/1995),Blakemore(1992)等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主要参照关联理论,探讨人们如何对某一行为进行推理,大脑中发生了什么;Verschueren(1999)从功能综观论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顺应过程,也是一个认知过程。可见,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语用现象和语用理解,才出现了诸如认知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等。

在Fodor(1983)看来,人类发展过程中大脑中出现的知识不是认知问题,而是模块问题,这是一种心智论(mentalism)。他认为,认知过程是在思维中枢中出现的,所以他对语用理论一直坚持一种悲观的看法,因为语用处理是一种很难理解的中枢思维活动。因此,根据Fodor的观点,认知语用理论是不可能的。然而,以Sperber,Wilson,Blakemore为代表的学者则成功地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语用问题(Morales2001),他们坚持认为,交际中的理解过程必须受到一定的认知制约,所以他们的观点不同于Grice和Levinson等的社交语用观。其实Sperber,Wilson,Blakemore等并

没有忽略影响交际的社会、文化等社交因素,相反他们一直强调将这些因素和认知结合起来。在这些学者看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既包括传统的语境内容,还增加了信息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假设,说话人通过显现的明示刺激(即话语)去引导听话人激活话语理解所需要的社交文化等百科信息,形成各种语境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将认知和社交因素分离开来。不过,社会文化等社交因素和认知的界面在哪儿?它们是在何处实现交叉的,或者说实现二者兼容的基础是什么?类似问题至今仍不明朗。此外,社交文化信息是否构成人类思维机制(mentalmechanism)的一部分?话语是否是引导该信息进入理解过程的唯一明示刺激?我们认为,要弄清楚语用理解的本质就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Leech&Thomas(1988)认为,是发展交际的认知理论还是交际的社交理论,是语用学面临选择的一个交叉路口。Sarangi和Slembrouck(1992)也指出,认知理论应该与交际的社交观结合起来,否则不可能提出交际的认知理论,因为语言运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进行的,该语境就是社交语境。因此,离开社交语境就不可能构建有关交际的认知理论,也就是说社交语境因素应该同认知结合起来才能对交际进行合理的解释。人们是如何获取意义的,以及制约意义生成和理解的社交条件是什么,它们是语用学应该回答的首要问题。以上观点实际上是主张将宏观社交语境和话语或语篇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

从认知还是从社交语用的角度对意义的研究是不同的,它们关注语用意义的不同方面。认知语用研究关注信息的心理处理过程,即以演绎为基础的推理,这对语用意义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对有关意义问题的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意义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包括心理表征论(比如Johnson-Laird1983)、心理模块论(比如Fodor1983)等。这些理论关心的都是人们大脑中影响语言理解的认知机制及其推导特征。然而,它们却忽略了影响语言理解的社交或社会因素。因此,这些理论没有对话语中社交意义的认知基础作出解释,只认为社会文化知识是一种需要通过心理表征的信息,以便大脑对它进行处理。这显然把社交意义视为一种语言以外的东西。

虽然社交语用学承认语言使用中认知因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分析中却对此加以排斥,因为在社交语用研究看来,认知是生物问题,是一种共性,因而与语言使用的社交条件没有任何联系(Kress1979)。后来,Sarangi和Slembrouck(1992)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并指出,语用学必须从研究人们如何获取意义发展到研究制约意义生成和理解的社交条件。此外,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linguistics)研究中也有学者关注过社会与认知问题,比如Duranti(1986)指出,应该通过每个人的、具有社交互动性的心理过程去解释使用中的言语,他强调语言的社交或社会制约,以及根据该制约进行的认知语用处理。总之,Marmaridou(2000)等学者希望结合语言使用的社会/社交因素和认知两方面,去探讨语用意义,他曾探讨过语言使用,并着力调查语用意义的认知和社交因素。假如语言以认知为基础、是在社会中发展的,那么认知结构以及社会现实的概念化必须体现语言使用的特征,这将有助于社交意义的产生、维护或变化。基于以上假设,人们就是直接根据内在的认知结构对社交意义进行解释的,而不是根据外在形式和结构的内在心理表征进行的。这样,认知结构随着人们同客观环境和社交环境的不断接触而发展变化,认知结构也具有顺应性,促使社交意义的产生而不是决定社交意义。

认知语用学不应该怀疑语言的社交与社会属性,不过有学者认为它不是语言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而是社会学等应该讨论的问题。同样,社交语用学也不怀疑心理表征和认知结构,并承认它们的存在与特征,但认为它们与社交语用学的研究目的不相关。这样,认知语用学和社交语用学形成了各自为阵的局面,从而使我们对语言交际的理解与熟悉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基于以上情况,是否可以建立一种明晰的语用分析的社交-认知理论框架,既可以解释语言使用的社交基础,也可以说明语言使用的认知结构。Marmaridou(2000)认为这是可行的,但目前除了关联理论以外,还缺乏更具说服力的成功尝试。

虽然语用学出现了以上不同的研究重心,但它们都承认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会对语言这个符号系统进行控制,以表达和理解话语或语篇等表面意义以外的意义与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指示词语、前提、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被认为是表现说话人意义的主要方式。语言哲学对它们已经进行过大量讨论与分析。较为明显的是,指示词语、前提、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等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认知语用和社交语用,这两个方面影响语用学的以上其他方面。认知语用和社交语用研究都源于语言哲学(Marmaridou2000)。但不同是,认知语用观强调交际双方的心理处理能力,即通过词语和话语表面意义产生和理解意义的能力;而社交语用研究则试图探讨影响话语产生和理解的社会文化等社交因素。为此,前者认为,语言使用和交际者之间是一种内在关系,而在后者看来则是一种外在关系。最后,认知语用学将某一言语事件的社交因素视为一种外在信息,需要经过人们大脑的加工处理,以便恰当地理解话语;它不认为社交因素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因而不是一种内在因素。而社交语用学则努力寻找社交结构,它们形成了产生社交意义的言语事件,同时社交语用学也不会将这样的结构视为一种内在东西。

在此我们再参考Sperber和Wilson(1986/1995)的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唯一的衡定标准。根据关联理论,语用是语言运用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一定的语言运用原则,主要负责对语言结构的逻辑形式进行扩充,使其变成包含说话人思想的命题形式。不管认为语用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还是语言运用的一部分,我们都必须考虑语言使用中的语境问题,这是语用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假如将语用视为一种语言能力,即一种有关恰当使用语言的条件的知识,那么就难以说明语境是如何构建的,这就等于说语境是一种百科信息,那么在话语理解中语境是如何改变的?话语本身又是如何改变或创造新的语境的?假如将语用视为一种语言行为或运用,我们又必须考虑它的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问题,因为语言运用涉及这两方面的因素。关联理论对语用学采用的是一种心智的研究方法。根据该理论,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单一的认知原则,即关联原则,去解释整个人类交际,但该理论并没忽略语言使用的社会维度。Sperber和Wilson(1997)曾指出,交际中体现最大关联的非明示手段也可以体现社交因素,比如维护或体现权力关系。Žegarac(1998)对“寒暄”(phaticcommunication)这一社交语用现象进行过关联理论的认知解释,并指出,语言的寒暄用法是一种通过建立、维持以及维护认知环境去实现一系列社交目的的手段。在另一个研究中,Žegarac(1999)探讨了明示推理交际对处理思想观念的作用,这显然是想利用认知理论框架去关注与交际有关的社会因素。

此外,Sperber和Wilson将语境定义为一种假设集合,是人们为理解话语而形成的一种有关世界的心理表征,这就意味着,语境不等于客观世界,不表示影响交际或话语理解与生成的社交结构。这样,语境就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即理解话语的一系列前提。可见,关联理论对语境的解释是一种心理学观,而不是社交观。不过,此处的“语境”这一定义具有理想化特征,是一个与话语理解有关的普遍性解释,话语理解时需要通过思维表征的形式对各种假设进行推导。即使人们对同一话语产生相同的语境假设,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那么,区别的关键就是对各种假设的不同推导,也就是说区别在于内在的、心理过程的不同,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社交文化结构。这实际上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揭示了话语理解的差异。这里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语境假设的可及性顺序是如何确定的?那么对某一种语用现象理解结果的不同是否体现为哪一个语境假设最先得到优化处理与选择?这些是探讨人类交际过程一般的理解机制必须回答的问题。新格赖斯语用机制、关联理论、顺应理论等都是在探讨语言交际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假说,应该说它们分别为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生成和理解提供了原理性解释。

5.结束语

认知语用学强调的是实现交际目的的信息处理,即强调心理过程,并将自己明确地限定在对语用现象的认知处理,为此语言手段仅仅是实现交际目的的一种制约因素,而互动语用学或动态语用学主要强调的是语言使用的动态特征,尤其是交际双方话语的协调性(negotiability),社交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者和使用语言的社交环境或条件,主要探讨交际双方运用语言产生、维护或改变权力关系的社交语境等;发展语用学则主要探讨小孩在母语习得过程中语用能力是如何逐渐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它和母语或二语习得研究密切联系。为此,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定义语用学,把语用意义中的社交文化因素看成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知结构中的内在化意义,是值得认真深入探讨的课题。这方面已有一定的尝试性研究,比如Thomas(1995)从交际的动态特征出发,将语言使用视为说话人意图和话语理解之间的一个动态过程,它受一定社交因素的制约,而Goatly(1994)强调社交语境的重要性和根据一定的认知推理原则去解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意义建构。可见,语言使用的认知和社交因素两方面的结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最后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隐喻“Crimeisadisease”涉及一个社会学概念“crime”和生物学概念“disease”,再如“Themindisacomputer”仍然涉及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表征,那么在话语理解时如何将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整合起来,是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语用学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也为研究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此外,针对言语交际中“你吃大碗,我吃小碗”、“他吃筷子,你吃勺子”之类的普遍语用现象,不仅仅涉及汉语的‘荒谬’句法问题,对语用理解而言更是一种认知构建与解读,当我们听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孩使用类似话语时,又可能会进一步将这种语言表现视为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

总之,“认知科学不只是一个立场、一种见解的统一的理论,不同的认知科学有不同的见解”(徐盛桓2002:7)。虽然认知语用学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理论框架,但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语用模块、语境信息的心理处理和推理结论的形成、语用推理或语用照应的认知制约因素等等。我们认为,语用学要走向深入,必须同认知结合起来,要研究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语用问题不能离开交际活动的认知基础,因为语言交际以认知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语用学研究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最后再提出以下问题(冉永平,2001),与读者共思考:

(1)如何将普通语用研究同语用的认知结合起来?也即如何通过普通语用现象去揭示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式?以发现语用现象的认知制约机制;

(2)如何将普通语用现象的社交、文化研究同语用的认知结构模式结合起来?也即如何从认知出发,去看语用现象的社交文化特征?以实现二者的结合;

(3)如何将传统的语境观和认知语境观结合起来?以实现对语用现象的新解。

参考书目

Ariel,Mira.1998.“TheLinguisticstatusofthehereandnow”J.CognitiveLinguistics9:189-238.

Austin,J.L.1962.HowtoDoThingswithWordsM.Oxford:ClarendonPress.

Blakemore,D.1987.SemanticConstraintsonRelevanceM.Oxford:BasilBlackwell.

Blakemore,D.1992.UnderstandingUtterancesM.Oxford:BasilBlackwell.

Blakemore,D.1995.“Relevancetheory”A.InJefVerschuerenetal.HandbookofPragmatics:ManualC.Amsterdam:JohnBenjamins:443-4452.

Caron,Jean.1995.“Cognitivepsychology”A.InJefVerschuerenetal.HandbookofPragmatics:ManualC.Amsterdam:JohnBenjamins:116-122.

Carston,R.1997.“Relevance-theoreticpragmaticsandmodularity”A.UCLWorkingPapersinLinguistics9:29-53.

Carston,R.1999.“Therelationshipbetweengenerative-grammarand(relevance-theoretical)pragmatics”A.WCLWorkingPapersinLinguisticsVol.11:21-39.

Chafe,W.L.1987.“Cognitiveconstraintsoninformationflow”A.InR.S.Tomin(

ed.)CoherenceandGroundinginDiscourseC.Benjamins:21-51.

Chomsky,N.1980.RulesandRepresentationsM.Oxford:Blackwell.

Clark,H.H.1979.“Respondingtoindirectspeechacts”J.CognitivePsychology11:430-477.

Coulson,Seana.1995.“Cognitivescience”A.InJefVerschuerenetal.HandbookofPragmatics:ManualC.Amsterdam:JohnBenjamins:123-140.

Dascal,M.1983.“Pragmaticsandthephilosophyofmind”A.Vol.1,ThoughtinLanguageC.Amsterdam:Benjamins.

Duranti,A.1986.“Theaudienceasco-author:Anintroduction”J.Text6:239-247.

Fillmore,CharlesJ.1985.“Framesandthesemanticsofunderstanding”J.QuadernidiSemantica6:222-253.

Fodor,Jerry.1983.TheModularityofMindM.MITPress.

Gazdar,G.1979.PragmaticsM.AcademicPress.

Geeraerts,Dirk.1995.“CognitiveLinguistics”A.InJefVerschuerenetal.HandbookofPragmatics:ManualC.Amsterdam:JohnBenjamins:111-116.

Goatly,A.1994.“Registerandtheredemptionofrelevancetheory:thecaseofmetaphor”J.Pragmatics4:139-181.

Green,G.M.1989/1996.PragmaticsandNaturalLanguageUnderstandingM.LawrenceErlbaum.

Grice,H.P.1975.“Logicandconversation”A.InP.Cole&J.Morgan(eds.)SyntaxandSemantics3:SpeechActsC.NewYork:AcademicPress:41-58.

Grice,H.P.1989.StudiesintheWayofWord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Johnson-Laird,P.N.1983.MentalModel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Kasher,Asa.1988.“Preface”J.JournalofPragmaticsNos.5-6:xi.

Kasher,Asa.1991a.“Pragmaticsandthemodularityofthemind”A.InStevenDavis(ed.)Pragmatics:AReaderC.OxfordUniversityPress:567-582.

Kasher,Asa.1991b.“Onthepragmaticmodules:Alecture”JJournalofPragmatics16:381-397.

Kempson,R.1988.MentalRepresentation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Kress,G.1979.LanguageasIdeologyM.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

Lakoff,George.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ChicagoUniversityPress.

Leech,G.1983.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gman,London.

Leech,G.&J.A.Thomas.1988.“Pragmatics:thestateofart”J.LancasterPapersinLinguisticsNo.48.UniversityofLancaster.

Marmaridou,SophiaS.A.2000.PragmaticMeaningandCognitionM.JohnBenjamins

Mey,Jacob.1988.“Generaleditor’spreface”J.JournalofPragmaticsNos.5-6:xiii.

Mey,Jacob.1993.Pragmatics:An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Morales,J.L.G.2001(May19).Oncognitivepragmatics.E-mailManuscript.

Morris,C.1938.FoundationsoftheTheoryofSigns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Prideaux,G.D.1993.“Subordinationandinformationdistributioninoralandwrittennarratives”J.PragmaticsandCognition1:51-69.

Rubba,J.1996.“Alternategroundsintheinterpretationofdeicticexpressions’A.InG.Faucounnier&E.Sweetser(eds.).Spaces,WorldsandGrammarC.ChicagoUniversityPress.

Sarangi,S.K.&S.Slembrouck.1992.“Non-cooperationincommunication”J.JournalofPragmatics17:117-154.

Sinclair,M.1995.“Fittingpragmaticsintothemind:Someissuesinmentalistpragmatics”J.JournalofPragmatics23:509-539.

Sperber,D.&D.Wilson.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Sperber,D.&D.Wilson.1997.“Remarksonrelevancetheoryandthesocialsciences”J.Multilingua16:145-151.

Sperber,D.1996.ExplainingCulture:ANaturalisticApproachM.Oxford:Blackwell.

Stubbs,M.1983.DiscourseAnalysisM.Oxford:BasilBlackwell.

Thomas,J.1995.MeaninginInteraction:AnIntroductionto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Verschueren,Jef.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rnold.

Verschueren,Jef,Jan-OlaÖstman&JanBlommaert.1995.HandbookofPragmaticsC.Amsterdam:JohnBenjamins.

Wilson,D.&D.Sperber.1991.“Pragmaticsandmodularity”A.InStevenDavis(1991)Pragmatics:AReaderC.OxfordUniversityPress.

Žegarac,V.1998.“Whatisphaticcommunication?”A.InA.H.Jucker&V.Rouchota(eds.)CurrentIssuesinRelevanceTheoryC.AmsterdamandPhiladephia:JohnBenjamins327_361.

Žegarac,V.1999.“Apparentlyrationalbeliefs:Ideologyandostensive-inferentialcommunication”A.Paperpresentedatthe6thconferenceonpragmatics,Chongqing,P.R.China.

冉永平,2000,“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28-31。

冉永平,2001,“认知语用学诠释与思考”A,第7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论文,苏州大学。

盛晓明,2000,《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M,学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