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23:2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语文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21世纪前十年 《大学语文》课程 教学方法 研究成果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研究者们对《大学语文》从定位、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关注最多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十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中的得失。
一、多种视角关注下的教学方法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总结分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有的是在深入研究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有的探讨了和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有的则在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有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这其中还包括一些研究者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与认可。
(一)新理论角度下的新方法
十年来,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引入和理解,并自觉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文中,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体现出创新思维,既表现老师的教法中运用新的理念,又包括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大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大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微》。
2.体验派理念的提出。有些研究者敏锐地捕捉到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并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如陈建华、陶贞安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一文中指出: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主,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为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关于人生、世界的各种意义,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体验式阅读教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确立的重要理念是生命化、人本化、民主化、整体化、熏陶化。此类文章还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等。
3.大语文理念。于卉芹、曹雪立在《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中的“大语文”理念》中指出:大学语文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语文课上应该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充分了解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使学生获得关于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信息和经验。文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典型化,为我们描绘出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画,使我们不但了解现在,了解过去,还能展望未来。此类文章还有《大语文教育观与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等。
其他还有博雅教育理念,此类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该是一种博雅教育,如在《基于博雅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博雅教育的具体方法: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同时完善教材建设;拓展和延伸教学领域,对网络博客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如在《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杨建成提出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基本模式和教师角色。
(二)新时代带来的新方法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大众化,多媒体的普及化,势必对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很多研究者探讨了信息化、网络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有些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运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出现的问题。如:杨春艳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好处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容量;弊端是喧宾夺主,剥夺想象力,难以因材施教。栗亮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最优化设计探讨》一文中提出多媒体使用的适度、适时、适体原则。有的研究者指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冲击,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如《对网络语境下语文审美特性的缺失及对策的研究》、《浅析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两篇文章。
刘雪梅在《大众文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探索与实践》中设计了大学语文课互动式教学方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使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地互动,因而催生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评测反馈、总结提升等五个步骤。
(三)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新方法
大学语文的研究者大部分是一线工作的老师,因此很多研究者的教学方法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或经过调查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如研究性教学法,在《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中,白葵阳总结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问题、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合作。再如《滇西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作者通过调查学生,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课堂上希望注重探讨,加强互动,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伍桂榕在《试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类型》一文中对不同研究性学习类型进行研究,包括:(1)专题式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2)社会调查式研究性学习;(3)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4)角色扮演类型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目前在全国许多大学中都受到重视,是各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2004年4月,在我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92年周年之际,来自内地,港澳等从事高校语文教学研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在武汉大学,共同研讨大学语文教学。与会者的共识是:只要不把大学办成技校,只要大学还是大学,大学语文的作用就不容忽视。学者的主要问题不是要论证大学语文多么重要,而是要研究如何教好大学语文课。
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缺少热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学生群体应该是社会中最理想的文学部落,承载着文学的希望。因为大学生拥有诗样的年华,充满浪漫情怀,渴望借助文学来宣泄和诉说。但是在电脑、电视、网络,多媒体的“围城”中成长起来的今日大学生,即使在文科院校中也普遍缺少像昔日大学生那种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这必然在以文学为主体的大学语文课上有所反映。教师的热情投入与学生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为师者徒唤奈何。当然,一些教师凭借厚重的学术根底及颇具魅力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可惜这不具备普遍性,而更多是源于教师的个人优势。
2.教师缺少自信
应该看到,经过二十余年的新陈代谢。目前的大学语文师资状况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高学历教师连续加盟,大大优化了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也有了比较充分的师资保证。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陈旧也大大限制了他们,使他们难以施展身手。学校内外对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的漠视,课程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没有成就感,缺少自信等,影响了他们的热情,有的教师干脆改换门庭,另辟蹊径,寻求自我发展。
3.教材旧颜难改
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是文选式,这在中小学阶段确应如此。文选式教材我们也是最为熟悉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都是文选的范本。即使在恢复高考二十余年中,大学语文仍旧是文选形式。以文选为底本,在注释,通读,梳理脉路的基础上解析,概括其蕴涵的思想意义,总结其艺术特征,做出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这一套路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定式。中学阶段语文课一直唱主角,六年中十二个学期的单一学习模式学生总不免心生厌倦,求新趋变的心理让他们对大学的语文学习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方式上都有所期待。
语文学习的目的和作用在中学和大学并无根本差异,但在学习内容、方法和要达到的水平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大学语文决不能简单重复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要有明显的特色,特别是在教学深度上力求有“大学”的味道。近年来,高中语文几经重大改革,教材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入选课文数量多,涉及知识面宽广且富有时代感,又辅以配套的课外读本,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视野较为开阔。因此,他们对大学语文抱有更高的期待。目前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有限的文选中有相当部分与中学教材重复,很难适应高校大学语文教学。
4.课程建设缺少支持
在高校中,公共基础历来难与专业课相比肩。在学科发展、科研空间、资金支持,学术交流诸方面都受到很大局限。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尤为艰难,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赢得了一定的名分,但并未真正得到从社会到学校的认同和重视。即使在全国文科学校中,课程设置也没有保证,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标准,随意性很大。时开时不开,有开有不开,必修选课没谱,课时多少不定,总是跟着感觉走。在有些非文科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常常被置于压缩甚至取消的尴尬境地。
三、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教材内容
新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以中国文学为主体,大体按照文学史的线索分为十余个专题,介绍,阐说文学现象。还可设两个专题如《两希风范/希伯来,古希腊文学景观及影响》和《小说大观/西方小说发展流脉》等,介绍外国文学,分别涉及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西方小说艺术发展概略,能够帮助学生“窥一斑知全豹”,从文学的角度触摸西方文化。还可设置《文学理论》专题,帮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欣赏文学。在编写体例上不再沿袭惯有的文选讲解模式,而是通过专题式的习题讲解,将学生在以往大量感悟式,习得式语文综合训练中得到的零散知识和人文思想整合,帮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系统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2.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要实现从过去的注重文本的单向传授式向教学双向的讨论式转变。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教学手段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尽量创造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真实环境,气氛或语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进行思维与写作,以避免语料单一造成的简单模仿,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枯燥。应用文体的应用目的决定了教师结构的复杂性。作业批改也可以以引进学生相互间出题,相互批改后在由老师最后指导的方式,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尝试聘请一些有实际写作经验的人士及专业教师对应用文写作进行教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讲读模式”:背景简介——自读课文——总结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课堂练习。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也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行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3.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工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授课课时少的特点,可对一些文言文加译文,对古典诗歌的选择可根据诗歌发展的脉络挑选一些有体裁代表,较短小的名篇。应用写作的教学也可以在增加一点实用文体,以便于学生自学。大学语文应用教育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大学学习阶段服务,即教学有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作;二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服务,如留言、邀请、却约、计划、总结、假条、通知、介绍信等各种日常应用文体。我们应该为每种文体提供足够的范例和写作练习,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迅速找到最基本的写作依据。
4.提升教师水平
首先,教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教师,才能按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其次,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本人对教材吃不透,那又怎么能准确地传授知识呢?如果还采用中学的那套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那又怎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5.改革考试模式和方法
以往大学语文的考核,只以最终考试一卷决定,因而一些学生忽视日常学习,不重视平时的阅读,写作训练,等到期末考试前借来其他同学的笔记临阵磨枪,进行突击复习,考完试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自然又丢得一干二净,头脑里只留下分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如平时、期末二者的比例可以改为5:5,这样的考核更能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使被压抑、浪费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第二、改革期末考试试卷内容。在题型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填空题和名词解释题的比重,加大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比重,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德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7-02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语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肩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未来军人来说,素质教育和德育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内容的学习贯穿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根据这点,笔者认为军校更应该重视开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将大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军事教育之外有益的补充。
一、当前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节精彩的大学语文课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的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从小学到高中,多年来语文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再加上现代社会现实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越来越觉得大学语文离生活和工作本身太遥远,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上,继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究其原因,表现为三个方面:
1.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要求存在着偏差,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这种偏差的存在,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面对着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学生们对大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无用”心理和“敷衍”心理。
2.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你说我听”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只注重强调教育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的培养;我们只注重理论的说教,却往往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的空洞、枯燥、虚假。
3.社会现实与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存在着偏差,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在学校中,我们总是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灌输的往往是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的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会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面对这样的困境,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我们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把德育渗透于军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之中,让“空洞”的语文课堂丰富起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军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1.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中,不乏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以及催人泪下的剧作等。这些文章都不但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同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中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军校作为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及军人未来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都要求我们在挖掘德育因素时应该具有特殊的倾向性。爱国主义精神则是军校大学语文德育渗透的首选内容。大学语文教材中到处都有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选取这些作品给学生直接的、感性的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牢固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意识。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特点,在他们心中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而军校大学生作为未来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特殊使命的承担者,集体主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优秀的蕴含集体主义精神的作品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执著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等都是我们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仔细的琢磨,认真的选取。
2.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事实上,很多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有时候由于教师一味的灌输和讲解,限制了学生思想上的自由发展和个性的拓展,使其丧失了兴趣,所以,有了好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研讨式教学法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解有关课文之前,提出讨论题,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论证,形成发言提纲或是评论性的文章,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点,从而让学生在自我的学习中总结和顿悟出教学内容所体现出的德育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渗透效果。这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并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水平,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发现式教学法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事先布置的题目,如找出历史上“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知识积累,查阅资料,进行交流,达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的现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在军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面临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的艰苦程度都不尽相同,再加上今后包分配、无压力、无选择的就业道路,使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不喜欢所学习的专业或是不喜欢未来从事的工作等问题。所以在教管分离的军校里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动向更加的关心,及时地与学生、管理干部进行沟通,根据其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德育内容的渗透。军校采用军事化管理,环境相对封闭,却更容易受到外来社会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多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现实情况进行展开,讲解现代当代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古代文学更要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揭开他们所接触不到的社会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通过自我的价值判断能力去认识这个社会,并自愿的选择和热爱现在拥有的生活。
总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作为一名军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大学语文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比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具有情感性和感染力,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学者要持之以恒地挖掘其德育资源,使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促进教学相长,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爱丽.浅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9).
[2]吴寿松.大学语文中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近几年,大学语文研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局部领域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锐意改革,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说明大学语文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1.教学目的模糊化。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包括中小学语文在内的整个语文学科均为社会诟病。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模糊,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工具性的强化都加诸其上;仅对“语文”的理解就很难统一,或日“语言文字”,或日“语言文化”,或日“语言文学”,或日“语言文章”。无论是长期研究语文的专家,还是扎根一线的教师都难明究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形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混乱的局面。
2.教学内容娱乐化与教材编写的经典化。随着大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时代急先锋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很多高校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例如,湖北某高校大学语文讲周杰伦;北大教授孔庆东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鲁迅不如讲张爱玲受欢迎。此外,教材的编写加入流行元素的也不少见,罗大佑的歌《现象七十二变》进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尽管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无疑标志着大学语文正接受着时代的洗礼,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正日益娱乐化、通俗化。与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化相反,教材编写篇目的选取却日趋回归经典。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这几年硕果累累,几乎每个学校都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材,当然其中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但这毕竟可以视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尝试。翻看这些不断涌现的教材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几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材之外,绝大多数教材传统经典篇目多,现代流行的大众文化篇目少;中国文学选篇多、外国文学选篇少;中国文学中古代部分多,现当代部分少。
3.教学手段电子化。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与当代城市娱乐文化、产业文化相结合,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视为落伍,当前没有进行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学校越来越少,似乎以信息技术与复制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无结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大学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代传媒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确实带来了很多实惠,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的重组,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原因分析
1.理论研究的缺失。教学目的不明确源于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确。任何人文的任务都可以加在这门课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老师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而理论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如果方向都没有找对,大学语文教师花再大的力气研究教学,都有可能是在原地转圈。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偏低,大学语文边缘化是学界的共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也使大学语文理论研究力量不足,更多老师愿意在专业领域下工夫,而不愿在公共课上花大力气,学校教科研绩效考评对此也缺乏机制保障,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大学语文理论研究的缺失造成当前研究只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性的学科理论建构的局面。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做得都很不够,根本理论建构上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和生机活力。没有大学语文理论的建构,大学语文的长远发展就只能是个美妙的蓝图。布迪•厄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多,但却缺乏理论的指导,这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经典与非经典的两难选择。教材编写缺少科学的序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篇目的选择以及内容的选定上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相关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针对目前语文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所以更多的人选取的是熟悉好讲的内容,经典篇目,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就成为大学教材编订中的重头。同经典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可谓是良莠不齐,充斥着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商业文化”,这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面对大众文化,我ilion何对待经典文学与非经典文学?此外,教学内容的中西结合也是同样难以处理的问题,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占绝对优势,而外国文学多数只是一个装点而已,其篇幅短、数量少,语文教师有Et共睹。这两个教材选篇上的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界对中国传统经典依然抱有很高的期望,重视程度依然很高,但是否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连教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大学生日益“西化”、变得功利化的时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还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维系中国传统经典的传承,困难极大。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局限性导致的结果。大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从中文专业毕业后就从事教学,传统的经典教育、严格的学术训练,练就了他们高雅的文化趣味,他们做教师之后顺理成章地选择经典作教学内容,一方面他们在继承传统经典时有路可循、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对难登大雅之堂的非经典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持观望态度,换言之就是对大众文化不是积极地接纳。大学语文老师难有开阔的眼界,也很难不拘泥于原来专业的小圈子,专业背景使其对中国经典情有独钟。这也导致教材出现中国文学居多,尤其是古代文学占绝度优势,外国文学只是装饰的局面。因此,经典与非经典的选择、中外文学的选篇问题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个两难的抉择。
3.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了很大弊端:视觉形象过于泛滥,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朗读相比,它又有与语文学科相悖的地方。语文学科主张情感的体验与交流,这种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仅仅需要营造氛围,同样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眼神言语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几近绝迹,这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方式,却被我们以多媒体朗读代替,体悟体验被视听觉刺激取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精心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被现代化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过度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忽视人脑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将为我们塑造一代又一代只会复制的学生,思想和感悟是无法通过快捷手段来复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注重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教学资源的继承研究和开发利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中学语文,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互动教学法就是大众化时代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探讨交流到互动生成,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自列强以武力打开我国大门,国人对本民族的东西就丧失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后,国人对外国理论外国文化的崇尚,说明在深层文化心理上我们依然对自己没有自信。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与研究沿用他国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全盘照抄显然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是民族语言文化的悲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上,毕竟这些是经过两三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结晶,更适合国人的接受心理。
三、解决策略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研究虽然很有成效,但使其更快发展还需做根本上的改革。
1.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理论建构。这是当前大学语文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大学语文的改革将很难走远,继而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大学语文局部研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但在关涉整个学科的根本性问题上却还存在太多争议,没有统一思想认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语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资源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利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效融合,提升母语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母语教学研究的本土化。
按照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只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其人文素质往往不尽人意,更谈不上具有所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乏,不仅会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道德上容易出现偏差,而且增加其同周边人往的难度,为其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工作上的发展制造重重障碍,更为其周边人群乃至社会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麻烦,最终从总体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这一缺陷,其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即为提高其人文精神比较可行的一种方法。
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即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强调对人尊严的重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现代社会之所以强调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的精神的总称。
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了自己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等人文精神的追求,会成为大学生刻苦努力最直接的原因,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人文精神是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对弱者的尊重、对受害者的同情,是现代社会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因此具备如此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使人对其作出道德良好的评价,从而愿意与之互相往来。[1]最后,具备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需要承担其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而只有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其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为自己的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具体表现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较其他专业学生更为严重,很多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
同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艰苦的付出。而体育专业在此方面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专业主要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付出,而体育专业的艰苦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肉体的痛苦上。很多学生由于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的缺乏,既不愿动脑筋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也不愿忍受刻苦学习和训练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最终结果是不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最终成绩。
(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少考虑他人,人际关系很差
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在他人眼中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而由于其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缘故,他人更容易认为其说话和行动不经过脑袋,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型“野蛮人”的类型。[2]这样行为的必然后果是对他人有意无意地感情上和利益上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其他同学会自觉地避免与其交往,或者以更缺乏人情味的方式与其交往。最终结果是其人际关系很差,为周边人群所排斥,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
(三)养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正是因为其人文精神的缺乏,所以往往不注意自身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对他人的恶劣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很多严重影响他人的不良习惯,如不顾场合,经常性地作出粗俗的言谈及相应举止,在公众场所抽烟,酗酒闹事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直接损害了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其必然受到周边人群的排斥,自身的后续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总体上来讲,大学语文所包含的知识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会取到相应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对人文精神提升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促使其养成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叙述。如南北朝时祖逖“闻鸡起舞”、北宋时范仲淹“划粥”苦读的典故,《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经历,以及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就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苦苦追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接受这种大学语文教育,必然会对此方面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其“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历史上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体育方面的竞争历程,其中阐述的道理正是现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形成的基础。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接受此类教育时,必然会与其从事的各项体育竞技活动产生共鸣,从而促使此方面精神的形成。
(三)使其养成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道德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表述。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孝道,仁者爱人的美德。基督教文化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因为弱者而对其鄙弃。事实上,如今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核心来源就是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四)有利于其养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精神
大学语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向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记述,这些记述都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让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明白集体协作、互信互助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每一种都是人应当怎样对待其他人的道德上的要求。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亦即离不开周边人群的承认和帮助,历史的经验教训无不告诉人们这一被无数事实证明并被无数文学作品所记述的真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体育系的学生们在注意身体活动和锻炼之余,也会认真思考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从而真正理解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与他人交往的良好品格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促成自己此类精神的形成。
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受到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其并不能达到上述的理想效果。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虽然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比重过小。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仅作为全校所有专业包括体育专业的公开课的形式出现,而且对于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语文素质偏低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课程教学安排的教学量是严重不能满足其要求的。
第二,从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均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大学课程教学中,学校本身以及体育专业的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而使其对学生人文精神起到的提高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基础偏差的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由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平均水平较其他专业偏低,很多语文知识甚至都不能真正理解,比如古文的阅读,涉及到很多典故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必然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作用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消除或者减少以上限制的影响。
第一,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重要性的宣传。这种宣传的目的是使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师生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从而能端正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态度,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能落到实处。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应有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拟结合我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这些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学习必求认真,务求融会贯通。”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具备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不具备完整的人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完善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建设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把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表现为校园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象征。要鼓励学生积极策划、参与戏剧排演、诗歌朗诵、演讲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形成并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做社会调查,搞社会实践,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大学语文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
(一)语文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巩固就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不断完善和巩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仅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语文素养,也是应不断提高的语文能力。“听”就是能够理解相应的话语,并能够通过听进行相应的想象和联想;“说”的能力就是要表达清晰、得体;“读”的能力就是能理解相应的文字内容,并能够指导其中的重点;“写”的能力是指能够用合理的文字内容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真实情感。通过听说读写,人们既能够了解他人,也能够表达自己。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关怀。其次,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其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还有利于其通过相应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和呈现出自己对相应内容的学习情况。最后,大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充分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想法,也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而工作中的很多职位也都需要大学生对相关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或写作。只有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相关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是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语文能够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言语技巧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其在言语表达上符合规范,并能够对言语表达进行修饰和提炼。这既能使大学生在表达上清晰合理,又有利于对方接受和倾听,使沟通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言语表达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首先,在大学生就业初期需要进行面试,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有利于大学生在紧张的面试过程中清晰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够让面试官看到其自身的才华和优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其次,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能够使大学生在工作中与客户、同事和领导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交流,也有利于其汇报工作情况,还能促进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
(三)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提升其就业能力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在修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对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有影响,也对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语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熏陶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较为优秀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习惯,也能使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得体,且具有恰当的言行举止。同时,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也会表现出认真工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此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通过相应的行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二、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大学语文必须发挥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的办法主要有:
(一)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其他课程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在就业中获得相应的优势。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和教学作用,并不断推进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正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首先,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巩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大学语文教学应提高大学生的表达技巧。大学生也要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和其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大学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并通过模仿和训练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大学语文教学应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并使其形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掌握阅读信息,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运用阅读技巧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和阅读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实践运用能力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巧和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和锻炼。首先,高等院校或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大学生可以参加相应的校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调查,通过查阅和写作相应的报告和总结,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