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政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8 03:46: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宏观调控政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宏观调控政策

篇(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这凸显出了我国发展任务的新变化。要完成宏观调控的这两个首要任务,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四项基调统一协调是重要保证。

张永军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是基于已取得的宏观调控成果作出的科学决策,将成为进一步抑制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的重要调控手段。

虽然2007年下半年CPI增长较快,但目前的价格上涨仍属于结构性上涨,食品类价格上涨快,并未传导到其他商品,物价没有出现全面上涨。张永军说,将防止全面通胀的问题作为下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体现出国家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认为,提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适度从紧”,这在中国近年来比较少见,把“适度”两个字去掉说明政策分量加重。

庄健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当前的物价上涨也只停留在结构性的层面,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现在要做的是采取调控措施来控制信贷增长和投资反弹。

2007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央行多次调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庄健说,虽然央行称之为“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但总的来说,宏观调控温和而且有预期。

庄健说,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是对此前政策的延续,另一方面表明调控力度会加大,货币政策组合拳的力度可能会更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其撰文中明确指出,中央采取这样的宏观政策,是在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2007年以来,为防止固定资产增长过快,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矛盾,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缓解流动性过剩等,国家各个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包括多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大幅降低利息税率以及相应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篇(2)

关键词:土地政策; 国民经济;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13-03

一、引言

土地与资本、劳动等要素都是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配第曾用“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来概括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不仅具有像资本、劳动等要素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独特的属性。资本、劳动都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可再生性,而土地则是固定、缺少流动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属性,尤其是可适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几乎是不可再生的,这些特点使土地与其他要素不同,也为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工具增加了难度。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土地政策还未曾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工具。虽然自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扩展阶段,我国政府曾明确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并与传统的信贷政策并列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土地的特殊性,国家一直不能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灵活运用,因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新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是由国家调节控制货币(财政收入)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供给量和需求量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使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与此类似,土地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也应由国家控制土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土地资源的总量和结构进行干预和调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在2020年初步完成主体功能区布局”。而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创新,其实质是将空间维度重新纳入理论分析。主体功能区的不断发展及其变化,必然是土地政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种属性表现。因此,进一步探寻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必然是深入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工具:基于我国土地政策实践视角

最先把土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学者是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的配第,以及认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资料”的坎蒂隆。此后,生产要素理论不断发展,直至今天的“生产要素六元论”(人力、财力、物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其中土地属于自然力)学说在理论界几乎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要素是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运行的空间载体,如果能够引导和调节土地要素的投入方向和投入量,就能通过不同的土地政策产生的不同经济效果来调节宏观经济,所以生产要素理论成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土地政策实践,土地政策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参与宏观调控。在供给方面,虽然我国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总面积是固定的,但由于土地公有制使我国政府对土地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因而从供给方面能够进行效果很好的调控,可以从土地供给方式、供给结构、供给价格三方面制定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在土地需求方面,包括农业用地需求、工业和建筑用地需求以及服务业和居民住房用地需求构成了土地的总需求,而土地需求的调节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对住房需求的调节。由于我国农业用地实行,具有稳定性,不符合宏观调控政策所需要的灵活性,而工业和建筑用地以及服务业的用地需求应从土地整体规划的大方向来考虑并与产业政策等相关政策综合考虑对需求的调节,因而只有房地产市场适合调控手段的灵活多变。

土地政策的主要调控工具包括土地供应与市场规则工具、土地价格与收益政策工具、土地收购储备工具以及“道义劝告”工具等。其中,土地供应与市场规则工具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土地供应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出让转让政策等;土地价格与收益政策工具包括基准地价、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出让最低价格、土地税费政策、征地补偿政策等;“道义劝告”工具指中央土地调控部门通过发表正式声明、导向性政策和指导意见或私下谈话,表明对当前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地方政府的希望,以达到影响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个人用地行为使其符合中央政策目标要求。结合我国土地政策实践,我们可以对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分析。例如在土地供应方面。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建设用地供应总体趋势为上升中略有波动。如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超过30%,全国建设用地供应11.44万公顷,同比增长33.6%。我们可以看出建设用地供应量与GDP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2007和2008年,建设用地供应量明显下降,GDP也明显下降,表明建设用地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有重要影响,国家通过控制建设用地的数量对经济进行有效调节。

而在土地供应结构方面,我国2010年土地供应结构中比例最大的是工矿仓储用地,占36.6%,其次是住宅用地,占26.7%。这说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节已经成为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从整体上看2012年我国供地结构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趋势,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占我国土地供应总量的45.2%;房地产用地增长幅度次之,占我国土地供应总量的23.6%。这表明土地审批、土地结构制约了我国各项产业的发展,国家通过土地政策同产业政策相联系,有效地实施了对支持产业的扶持。此外,在土地价格方面。从整体上看,土地出让价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土地出让价格大幅度攀升。土地出让面积和土地出让价格几乎是同向变动。由于土地出让价格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房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土地若能够解决自身的难题,即空间性和不可再生性,则土地政策可以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调控手段。对于不可再生性,可通过技术的进步向空间和地下两个方向发展、增强利用率等方法解决;而对于空间属性问题,则应该通过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自由灵活流动与不可流动的土地要素相结合,需要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同时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因此,结合上述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国家应有一个统一的土地调度机构,构建由中央和地方不同级别但同一系统的机构体系。在我国宏观经济实践中,财政政策的总机构为国家财政部,下有各级财政部门相呼应;货币政策的总机构为中央银行,下设不同级别的各级银行;土地政策的总机构包括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务院等部门,由于没有统一专门的政策制定机构,往往会导致多部门由于未能提前沟通而使各项政策之间出现矛盾,最终不能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

2. 土地政策应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使用,如国家在使用土地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抑制对住房的过度需求时可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如上文所说使用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使用财政政策征收房产税等措施配合远比单独使用土地政策效果要好;又如使用土地政策的工具(土地规划)时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在土地审批时对于支持的产业放宽限制等。

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运用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时不仅要从供给方面进行,还要从需求方面同时调节,双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这同样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利率政策等制度配合。

四、结论与启示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原因在于市场调节经济存在失灵现象,而主流经济学推崇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调节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经济波动,需要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入对经济进行调节。土地是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载体,离开土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进行,这就使得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可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时要求市场主体有灵敏的反应度,如国家上调利率期望市场主体能够较少地使用资金,而在经济运行中市场主体很有可能不计成本的进行投资,从而使调控达不到目的,而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比,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手段的优势在于离开土地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市场主体对土地供应政策完全具有弹性,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政策调整以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11:53-55.

篇(3)

: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策略

目前房地产业过热迹象逐渐显露,为了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两记“重拳”——控制土地和控制信贷,正击中了整个房地产业的关键,房地产企业必将在调控中不断地进行自身调整。正确看待宏观调控,便成为房地产企业应对宏观调控的关键。

正确对待宏观调控的市场背景

目前房地产市场基本呈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局部房价上涨过快、投资过热等问题,已引发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过热。主要表现在:

房地产投资增长过猛

近年来房价连年上涨,吸引大量资本的涌入,导致房地产业的投资几乎是以大爆炸的方式急剧增长。1998~2003年每年投资增长的环比分别为13.7%、13.5%、21.5%、27.3%、21.9%和32.5%,平均年增幅为21.7%。2004年第一季度固定投资增长过快,尤其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增长高达41%。

房地产供求结构严重失衡

目前我国各地高收入家庭只占极小的部分(约占10%),而中低收入家庭才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各地应该多开发建设低价位的经济适用住房才能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但是现实情况是供给结构暂时性失衡,集中表现在高档房、花园别墅过多,中低价住房、非凡是动迁用房短缺,导致住房平均价格上涨过快。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商品住房价格与家庭收入的比例,是居民支付能力的标志。房价收入的比值越小,居民买房能力越强。上海2001-2003年商品房价格平均涨幅分别为1.8%、

8.2%、24.2%,呈一路上升态势,三年涨幅累计达到34.2%,成为房价增长最快的省市,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上海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

房地产贷款比重过高

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依靠度过高。银行由于有实物抵押认为房地产抵押贷款是非常安全的,从而增加贷款额度。在这种机制作用下,银行贷款余额中30%以上的贷款都流向了房地产领域。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金融风险会相应增加,甚至会引起巨大的金融危机。

房地产企业盲目圈地

自2001年以来,各路开发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布满着预期希望,于是一股规模巨大、声势不小的征地运动正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掀起。

房地产投资客增多

近年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大幅增长,而投资渠道却十分狭窄。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许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房地产市场,导致虚假的需求现象。由于开发投资量和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商品房销售的增长,使我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大幅度增加,空置面积增长幅度为9.2%。至2004年9月全国空置房面积增加到1.25亿平方米,空置率估计为26%,已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10%~15%的警戒线。

理性看待目前的宏观调控

理性看待调控的力度

回顾这些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历程,我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两次房地产过热的调控,其中,1993年大规模的对局部地区“过热”的宏观调控。90年代房地产增长是在一个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低潮期起步的,过高的投资没有消费市场的支撑,而现在的房地产投资增长是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水平上,有较高的住房需求的基础;90年代房地产投资增长是以国有资产,非凡是财政资金与银行贷款投资为主的增长和以国有资金为主的消费,而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以非国有投资为主和以个人消费为主的市场。所以,当前宏观调控的市场背景与以前的调控有着根本的不同,不会采用一刀切的行政干预办法,企业不必对市场发展丧失信心。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调控手段日趋成熟,经济运行趋于平稳。宏观调控的手段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没有采取紧急刹车政策,而是从土地、金融政策上加以调控。从已经出台的政策看,绝大部分的政策还是采用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手段,不会对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房地产造成致命的伤害,只会使它健康发展。

理性看待调控政策的效应

2003年至今调控政策不断出台。2003年2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3月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5月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6月121号文件和8月18号文件,9月实行第一部《物业治理条例》。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预备金率,并上调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4月底,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房地产业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以上。同时地方政府从加大土地市场调控、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完善市场交易法规、建立预警预告机制、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等五大配套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

土地政策的效应分析国土资源部的11号令、国务院的45号文,是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的一个武器。经营型土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供给使得土地的实际供给者变成了市或者县单一主体,这样政府可主动介入市场,控制总量与供给结构,能够避免开发商盲目储备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从而提升对土地的调控能力。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稳定,波动会更小。同时,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方式以及过程都更为简单明了,获得土地的环节也减少了,有利于土地获得的价格的稳定或者稳中有升。土地供给的市场化程度会有比较大的提高,各路开发商能够以公平竞争方式获得土地,偶然性的暴利机会减少,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平均利润的形成和防止盲目追求效益的投资过度。

金融政策的效应分析从2003年121号文件到国务院出台提高资本金政策的一系列金融调控措施,首先有利于通过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投放时间和规模等信贷政策,使房地产信用规模保持合理水平和内部结构。其次有利于规范银行对房地产的信贷业务,对防范金融风险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大幅度提高开发商自有资金比率,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风险。再次,央行房贷政策要求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就是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平衡土地的需求量,同时,又是在理顺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最后,央行紧缩银根政策,避免资金过量涌入,避免企业超负债能力超计划规模的开发项目,避免借用信贷资金进行商品房投机买卖行为的大量出现。这些都更加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调整,使市场更加规范,更加稳定。

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政府土地、金融调控措施必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调控政策规范市场,有助于为房地产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调控措施将带来的资金压力,非凡是中小开发企业濒临困境,将迫使一些开发企业转变开发方向和开发计划。同时,调控势必有可能把更多的投机性开发商逐出市场,企业将回归理性和本分。调控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在此过程中实力较弱、企图投机的开发商将会面临较大压力甚至被淘汰出局。经过优胜劣汰后生存下来的,必将是优质企业,其抗风险能力也将大为提高。调控措施在限制高档住房和商业用房消费的同时,中低价住房消费由于事实上的提高预售门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消费者可能从原来的持币购房变为对价格下降产生预期,持币观望、延迟购房,削弱市场的活力和动力,必将影响房地产企业市场发展的信心。

房地产企业应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策略

正确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

正确看待房地产市场需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由实实在在的需求所支撑的。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即每年平均增长7%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房地产的大量需求。房地产需求将保持稳定、旺盛的状态,主要包括提高居住水平需求、城市化需求、旧区改造拆迁需求、外来购房需求四个方面。例如,根据上海的需求分析,每年商品住宅的需求达到2000万平方米。按此要求,房地产业在这20年里必须持续地以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向前发展。

正确看待房地产企业利润房地产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房地产资金利润率水平,一般应当为社会平均利润率。虽然房地产企业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环节多、风险也较高,在正常操作情况下,房地产利润率稍高一些,也应视为正常。但它归根到底会受到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制约。随着土地供给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房地产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房地产开发获得暴利的时代总体上已过去,平均利润的时代已经到来。

房地产企业应对调控政策的策略

投资决策理性化投资规模理性化,不可盲目做大。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正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安排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理性化。认真接受政府指导,吃准市场趋向,适应中低收入者需求,多开发中低价位住房。投资领域理性化,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和全面整理。土地开发、土地拓展、土地整理,在地产业上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领域。投资区域多样化,不要盲目集中城区。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对于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可开拓的新市场。

经营治理科学化治理出效率,要求开发商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产品。练内功主要着重大力提高治理人员素质,努力提高资金经营效率,合理安排建设周期。

注重品牌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行为往往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负责,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以规范的市场行为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赢得市场。房地产业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在品牌创业阶段,竞争的重心以从单个楼盘间的较量,变成企业间实力的比拼。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一个整体概念,除有形产品外,还包括附加产品,即消费者购房所得到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只有那些具有品牌优势并且经验丰富的房地产企业,才会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多元化融资渠道银根收紧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门槛提高,无疑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打击和影响最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转向寻求其它融资途径,运用兼并重组、联合、股东置换、利用民间资本或外资参股等形式资本运作,盘活现有资产,做大做强房地产开发企业,为新一轮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单位和家庭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同而对房地产包括住宅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适应不同层次人的要求,适应不同层次人水平提高了以后对住房的需求,就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形态、新种类,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只要有变化就是新的卖点,就可以推动房地产开发向一个新层次、新的高度发展。

参考资料:

1.张建华.理性看待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上海房地,2003(1)

2.张永岳,陈伯庚.略论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上海房地,2003(8)

3.张元端.促进房地产开发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2003(9)

4.王克忠.房地产周期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上海房地,2003(12)

篇(4)

1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

1.1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

遵循一般经济理论,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主要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停滞或下降。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避免物价大幅度波动。物价稳定并不排斥个别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并非是物价总水平的固定不变。只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或下降在社会可接受范围内,即可视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享有就业机会。在政府制定的目标中,维持充分就业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改革、稳定与发展的政治问题。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保持国际收入与国际支出的相对平衡,尤其是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幅度、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1.2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

要实现宏观调控的一般目标,土地政策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其中间目标。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1.2.1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影响着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因此,制定土地政策时,必须考虑目前土地利用中的低效、浪费等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约束相关经济主体(如,土地使用者、土地市场交易者、集体土地所有者、地方政府等)的行为,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由于土地是社会生产活动的载体,故土地的有效利用还必须包括其承载的其他要素的有效利用,如促进要素所组成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土地政策与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传统措施之间的重要区别。

1.2.2维护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性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位置固定性和质量差异性,故在制定土地政策时,必须要注意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点,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人与自然间的公平。其中,前者主要是指人们在居住方面的生活公平性,要尊重每个人都享有居住的基本权利,这在土地政策中有所体现,如针对中低收入者建立的廉租房体系中对土地的利用;后者主要表现为土地政策必须约束人们利用土地过程中的行为,以保护环境,避免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人们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3保持土地市场价格稳定

保持土地市场价格的稳定是土地政策实现保持社会物价稳定的重要渠道之一,这是因为土地价格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土地政策可通过土地供应工具(总量和结构供应、土地规划)、土地与财政金融的交叉工具(如土地税收、土地价格、土地出让金)等,并利用相关的中介指标来达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这3个终极的目标。

篇(5)

关键词:土地政策;房地产价格;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3-0022-03

一、引言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止,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渐渐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空置率过高等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2003年,国内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过热现象。同年,土地政策被正式纳入为宏观调控政策来调控国民经济。几年间国家出台了大量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控。各种政策的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房价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重点开发、优化开放、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种类型主体功能区建设,并要求各地区据此“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在2020年初步完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我国首次提出,其基础理论建设仍相对滞后。一般认为,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创新,其实质是将空间维度重新纳入理论分析。主体功能区的不断发展及其变化,必然是土地政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种属性表现。因此,进一步探寻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必然是深入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的简要述评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土地政策与房地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Pollakowski(1990)通过对美国华盛顿地区蒙哥马利郡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土地供给政策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当土地限制供应政策越严格,地价和房价的上涨速度就越快;Peng.R和Wheaton.W.C(1994)对香港1965-1990年相关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供给的下降会减少房屋供给总量,这样一来消费者会产生未来可利用土地资源更加稀缺的预期,于是其对房屋的需求上升最终会导致地价和房价的上涨。Raymond(1998)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对香港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与土地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房价与地价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我国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基本持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土地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价格;另一种则认为,房屋供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价的变化。例如,娄文龙和朱青(2004)认为,造成我国房地产市场产品供给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土地供应方式存在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周江(2005)认为,造成房地产价格过高的原因有很多,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高丽坤、李淑杰等学者(2006)从价格和供应量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张庆佳、林依标(2008)认为,房价上涨的原因是由土地的有效供应量不足以及供应结构不合理引起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使房价回到合理价位。

三、土地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影响分析

土地供应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并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结构,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

(一)土地供应量角度

房屋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供给量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供给分为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城市扩大建设主要通过两方面途径:一方面,是向周边城镇扩张,通过占用农用耕地来提高增量土地的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对已有土地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部分城镇规模过度扩张,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现象凸显。一些开发区和新区违反规划设置,盲目扩大规模,造成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城市“城中村”问题严重。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集中对土地市场进行整顿。该通知对之前土地供给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占用违规、不合理现象,以及土地审批过程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超规划超计划等现象提出了整顿要求,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力度,对土地供应实行了从紧的政策。此外,我国也正在面临逐年增加的人口压力。据测算,我国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稳定在15.6亿亩以上。为保障粮食供应、保护现有耕地,2005年由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加强了城市规划中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也对征地活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近年来我国土地年征地面积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全国年征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城市的土地供应不能单靠对外扩张来满足,而是要对已有土地进行深度开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可供使用的土地不会通过城市对外扩张来无限供应,终究是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仅仅调节增量土地的供给远远不够,存量土地调整也是调节土地供给量的重要方式。例如,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2007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应根据土地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规模”。土地储备中心通过明确土地产权将土地开发的法律障碍扫除干净,并通过对纳入储备的土地进行必要的前期开发,使其尽快达到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标准,从而缩短了土地开发周期。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该办法从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土地供应的速度,对于企业自身投资项目的扩大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同时也让开发商意识到,对城市中已有的存量土地进行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才是在当今土地政策背景下的一个明智选择。

(二)土地供应方式角度

土地供应方式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2004年,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以招标拍卖挂牌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了土地一级市场,规避了协议出让方式的不公开、人为影响因素较多等缺点。同时,该文件还规定2004年8月31日起,开发商必须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如果在两年内不开发,政府就有权将土地收回。

由此,我国的土地供给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政府与开发商协议商定土地价格变为通过招拍挂形式确定土地使用者。一块具有最佳区位、升值空间大的地皮无疑会成为开发商争先抢夺的目标。由于土地所有权拍卖市场化、透明化等特点,开发商不能再利用政府某些寻租行为和自己的人脉关系低价获得土地。随着土地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增加,开发商只好不断提高自己的出价来获得中意的地皮。但是,这部分高出的成本自然就会转嫁到房屋售价上,于是房价被逐渐推成了天价。

(三)土地供给结构角度

2005年起,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地产开发规模过快,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供应结构不合理现象。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土地政策来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给结构。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要求“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的力度,着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给,提高其在市场供应中的比例”。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及时解决商品住房市场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2005年4月,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为满足我国大量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出台的相应土地政策已经将房地产市场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但对于开发商来讲,出售这部分房屋所得利润极低,很少有开发商愿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中去,但是出于政策的要求考虑,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我国对保障性住房购买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并非所有人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仍然是普通商品住宅的购买者。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庞大的住房需求来讲,如果普通住宅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的话,普通住宅的土地价格就会继续上涨。

四、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土地政策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三方面,即土地供给政策通过调整土地供应量、供应方式和供应结构,对土地价格起到了大幅拉升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而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影响路径研究,也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国不同功能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Pollakowski.H.O,S.M.Wachter.The Effect of Land-Use Constraints on Housing Prices[J].Land Economics,1990,66(3):315-324.

篇(6)

不少学者指出,在“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等三件事中,当前的重点在于“抑通胀”。调控当局接受了这一观点,因而在公布5月份CPI的当天,便由中央银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空前高度;在公布6月CPI的前夕则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第3次上调利率,但是幅度远小于CPI升幅。去年冬天以来的调控操作表明,调控当局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通胀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应对措施便是主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流动性”。9次上调,共冻结了3.22万亿元左右的存款。然而,现实效果并不理想,副作用却不少。物价涨势依旧,各类食品价格实际上涨15%―25%甚至更多,统计数据也显示,6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7.1%;居住类价格的涨幅也远高于6.4%,不少地方政府的房价调控目标都是涨幅10%。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利率上调的幅度远远不够,存款负利率依然在急剧扩大。目前,定活期储蓄存款合计,一年下来,储户至少要亏损1万5千亿元左右,这就使广大中、低收入者受到严重“剥夺”。

一、当前的宏观调控存在缺陷

现行的货币政策还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抬高了民间借贷利率,使得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陷入困境;造成金融风险明显上升,金融秩序发生一定混乱。显然,当前的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缺陷,综合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食洋不化”。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性的科学,其价值主要在于应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似乎调控当局对现代经济学理论并未真正理解,更不能结合实际国情正确地应用。比如,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教科书上说,通胀总是货币现象,这没有错,但是这不等于说通胀仅仅是货币现象,不存在非货币因素。即使在市场经济完备、发达的国家里,都有可能同时存在非货币因素,何况是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框架的我国,造成通胀的非货币因素更多、更重要。比如,目前的货币政策究竟是松的还是紧的,很不清晰。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明显是紧的,甚至是很紧的,而从利率来看,存款利率有很大的负值,并且还在扩大,这又表明货币政策是很宽松的。这里,存在着严重矛盾与“不对称”。实践中,对于银行信贷市场中的“优势者”,货币政策始终是宽松的,而对于银行信贷市场中的“劣势者”,则是很紧很紧的,许多不良后果便由此引发。再如,“三大法宝”的运用。在“紧缩”时,首先应当采用的是利率杠杆,而不是存款准备金率;只有当利率调整已经“到位”,尚不敷解决问题时,才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我国调控当局“别出心裁”,有悖常理地偏好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一种“创新”,可惜是失败的“创新”、无视客观规律的“创新”。

其次是“歪打歪着”。应对措施没有切中“要害”,不良后果严重。这次通胀的根源主要在于投资膨胀,并且“膨胀”主要由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引致。近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如2006―2010年,增速分别为23.9%、24.8%、25.9%、30.0%和23.8%,均大大超过GDP现价增长率。进而,投资率在高位连续上攀,2006―2010年分别为50.8%、51.5%、55.0%、65.5%和69.9%。在2006年和2007年时,我国的投资率已经明显偏高,投资已经处于膨胀状态。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又进一步扩张投资,并配之以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中央政府的投资计划为4万亿元,而地方政府则乘机扩张,数量还要大得多(据当时媒体报道,各地计划的项目总金额高达20万亿元)。地方政府的猛烈扩张,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激增中就可见一斑。据银监会的口径,2008年初,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2009年末达到7.38万亿元,是两年前的4.34倍,平均每年翻一番还多。2010年6月末达到7.66万亿元,11月末达到9.09万亿元,占全国各项人民币贷款的19.16%,目前已肯定超过10万亿元。若按人民银行口径,则数量更为巨大,2010年末已达14万亿元。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扩张,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填补了由于出口剧减及消费者信心不足而产生的总需求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运行。但是,到了2010年,出口回升、消费者信心恢复,加上底层劳动者工资大幅度上升,再继续扩张固定资产投资,那么,便势必引发通胀。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一波政府扩张中有很大一批项目属于超前的基础设施和非生产设施,经济效益甚差、投资难以及时收回。如中央政府投资的高铁等等。在地方政府项目中,这种项目就更多了。也因此,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很成问题。根据银监会调查,2010年6月末的7.66万亿元贷款中,40%属于“可疑”类贷款,23%存在明显的还款困难。显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综上,当前为治理通胀,重点应当放在抑制投资膨胀上。然而,目前调控当局没有这样做,加上“十二五”的“头年效应”,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仍处在25.6%的高位上,投资还在继续扩张。目前,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抽紧的银行资金缺口,几乎全部由民营中小企业来承担,以致“贷款难”大大加剧。他们被迫更多地求助于民间借贷,从而造成民间借贷利率急剧上升,目前年利率已达到30%左右,这是一般企业难以长时间承受的。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巨大差异,又使得相当部分银行信贷资金以各种方式流入民间借贷市场。这既造成一定程度的金融秩序混乱,也增大了金融风险。当前的“电荒”情况也与此有些雷同,基本成因是投资膨胀、经济过热、结构不良;在“电荒”中,“有保有压”政策使得民营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目前,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据媒体报道,温州市已有三成民营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民营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困境。

再次是前景堪忧。上述格局若不能及时纠正,便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发生“滞胀”的危险在增加。“滞胀”的本质是,在需求过旺的同时,实体经济却增长乏力;二是“调结构”将可能落空。目前投资膨胀还在继续,投资率还难以下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难以趋向合理。在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下,实体经济中拥有资源分配“优先权”的那部分企业面临的压力过小。而其他部分企业,尤其民营中小企业则面临的压力过大,甚至不得不为“活命”而挣扎。两者均难以有效实现“升级换代”。同时,通货膨胀、严重的存款负利率、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等等,都会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这样,“调结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空话;三是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容易理解,“调结构”落空、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都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形势继续向负面发展,又出现了“滞胀”,那么,社会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稳定势必受到严重威胁。

二、改进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及措施

当前,调控当局应当认真总结、反思,对“宏观调控”作出重大调整、改进。首先,需要确立下述指导原则:一是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任务,使得“十二五”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开局。目前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是与“十二五”的“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相悖的,必须扭转。目前,“十二五”头年已经过半,争取“良好开局”不现实了,只能求其次,争取“说得过去的”开局;二是考虑问题时,首先应当想到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我国目前不是“橄榄形”社会,而是“金字塔形”社会,甚至“倒丁字形”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占了全国人民中的绝大多数,离开他们的利益,势必背离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切实考虑并维护他们的利益,使社会结构慢慢地向“橄榄形”转变,正是“十二五”的基本目标,也正是使我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三是基于我国现存体制和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宏观调控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行为主体性质,科学地、合理地、针对性地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甚至“组织”等等手段,并且辅之以必要、有力的改革措施。

其次,在上述三个原则指导下,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坚决抑制投资膨胀。调控当局必须坚定地认识到,由政府扩张冲动引致的投资膨胀是当前通胀的主要根源,只有针对这一根源“下猛药”,才会有良好效果。进而,须把投资速度和投资率降下来。要争取今年12月份的投资增速降到15%以内,全年合计不超过20%,明年控制在15%以内。要坚决压缩投资,缓建停建一批超前的基础设施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以及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等等。一些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和对生态环境有明显不利的项目必须大力压缩。要把压缩投资项目、投资增速的计划分解落实到各省(市、区)当局,并且,从政治高度,以“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来进行考核。

第二,实行稳健、“对称”的货币政策。这里强调了“对称”,是指要尽可能造就对于各类经济主体都较为“公平”的货币政策环境。要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把利率调上去,并且努力缩小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差距。关于存款准备金率。1994年,通胀率达到25%左右时,存款准备金率也只有13.5%,因而目前没有必要超过15%,也就是在这次通胀中,其实并无必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应当将存款准备金率逐步降下来,希望今年内降到18%以下,明年再进一步降低到15%左右或者更低一点。与此同时,要切实调高利率,消除存款的负利率。应当定个规则:在通胀率不超过6%时,要确保一年期储蓄存款有不少于1%的正利率:在通胀率为6%―10%时,确保一年期储蓄存款不出现负利率;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差距不超过3个百分点。按此规则,当前的储蓄存款利率,一年期应为7%左右,活期应为4%左右。调控当局必须看到,负利率的负面影响严重,不但严重不利于资金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领域,而且是在“劫贫济富”(我国目前是“穷人存款、富人贷款”)。与此同时,贷款的基准利率则不需要上调很多,只要不低于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就可以了。因为,一则,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不是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而是活期存款利率加上1%左右;二则,目前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并且不封顶。在现阶段,中央银行应当把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差距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之一,后者应当控制在前者(实际利率,不是基准利率)的1.5倍以内。

篇(7)

良好,但不容忽视严峻的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经济环境实施宏观调控改革和发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

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提出了奋斗目标,部署了2000年经济工

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狠抓落实,继续奋发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1999年以来,在中央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

较快增长的态势,头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1~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

长速度比较平稳;农业收成稳定,粮食总产量大体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平缓,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7%,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下降0.9%,房地产投资增长17.4%;随着

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领域的扩大,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幅比上月提

高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出现回升态势,9月份出口增长20.2%,10月份出口增长23.8%.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增收1300多亿元,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到10月末,M1、M2分别增长15.1%、

14.5%,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

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270亿元,同比增长13.4%.

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

到7%甚至略高一些。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当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好转迹象:(1)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

1~9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

提高1个百分点,总资产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48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

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

;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

开始回升。7月、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

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

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

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

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

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

下降2.8%.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

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

格降势也在趋缓。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3.3%、1.8%.

(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

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

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

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

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

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

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

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

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

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

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

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

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

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

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

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

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

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

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00多亿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0多亿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需

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同时国家加大

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开始回升。7月、

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可

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和肉禽价格进一步

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降1.7%;商品零售

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区调整学杂费、房

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2%,比去

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下降2.8%.10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比上月缩小0.2个

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格降势也在趋缓。

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业品原材料购进价

格分别下降3.4%、3.3%、1.8%.(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

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

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

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

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

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

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

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

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

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

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

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

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

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

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

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

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

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7%左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仍然要付出艰巨的

努力。对此,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关系。

(一)既要坚持扩大内需,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力度

扩大内需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

越来越受到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如果不调整结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上去。调整结

构,不能是短期的、局部性的调整,而必须是中长期的、战略性的调整;不仅要调整产

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而且要调整地区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这是关系

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结构调整要取得成效,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能再走低

水平建设的老路。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坚决淘汰落后的、重复的生产能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

产更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实际上

是处理好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二者是不矛盾的。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拉动力,就是

扩大投资需求。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国债投资为主导,重

点投向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领域,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是

为了促进发展,增加经济总量,但同时也是调整结构的过程,是科技进步的过程。我们

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的基础

上求得更好的发展。

(二)既要坚持政府投入,又要努力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

坚持政府投入,是在当前经济不太景气、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启动以前的必

然选择。但是,政府投入数量是有限的,要受制于国家财力的制约,而近几年国家财政

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增加发行2100亿元国债,专项

用于基础设施等项建设。政府的这笔投入,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数量要少

得多。启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要靠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正常回升,不能只靠政府

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否则国家财政难以承受,经济增长也不能持久。所以,政府投入

的着力点,是要努力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政府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贴息、参股、合资、补贴、担保等方式,

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例如:1999年下半年国家增发600亿元国债,其中150亿元用于

企业技改项目的贴息和补充相应的资本金,以此带动银行贷款1500多亿元,使社会投资

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2000年要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

政策,要通过实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

入,并结合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3)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要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

2000年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实现科技进步,立足点是要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

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是不能

动摇的。但是,要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2000年各项改革已处于攻

坚阶段。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

年改革脱困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只有国有企业搞好了,效益上来了,才能

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快改革和发展,使社会稳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改革和发展,

最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因而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但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中,因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机构改革的深化,使下岗、失业现象增加;因社会环境的

不断变化,竞争加剧,一些人的习俗、观念适应不了环境变化的需要;等等,如果处理

不慎,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社会不稳定,改革和发展将一事无成。一个稳定的社

会环境,是顺利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使三者相互协调和统一。

三、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2000年经济工作任务涉及方方面面,非常艰巨而又重要。但基本着眼点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并在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上,以国有企业

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同时注意保持社会稳定。从这个基点出发,2000年经济

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连续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2000年有效

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的矛盾仍很突出,在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

启动以前,为了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

其力度。现在银行资金充裕、存贷差达1.2万亿元,生产能力充足、近1/3的生产潜力

未能发挥出来,劳动力丰富,面对钱多、物多、人多的因素,应是加快发展的好时机。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些资源就会白白浪费掉。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资源利

用具有见效快、导向作用大、宏观配置合理的特点,通过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

动用部分社会储蓄资金,将相对过剩的人、财、物资源利用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2000年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形式,双管齐下,

通过发行长期国债进一步扩大投资和继续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来扩大消费支出;同

时要运用好税收政策,包括实行必要的减免税政策,通过适当减少财政收入的形式,进

一步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样,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人担心,

会不会引发财政风险?据初步测算,199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按国际通行口径,包

括为弥补债务利息支出而形成的赤字,下同)和债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

别为2.15%和9.9%;1999年约为2.80%和12.0%;预计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

重与上年大体持平,仍控制在3%的警戒线以内,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14.0%,仍

明显低于60%的警戒线。我国发行国债尚有一定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有风险,关

键在于能否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只要国债资金能够发挥好的效益,促进经济较快的发展,

就能够为偿还债务创造有利条件,不会引发财政风险,也不会给后人留下债务包袱。近

一两年,财政税收每年增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就包含了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

国债投入已经出现良性循环的效果。

(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偏冷的情况下,要采取相应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使社会资金得以充分

利用。如果仅仅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而没有货币政策的相应配合,就难以充分调动社会

资金来支持经济发展,进而会减弱整个宏观调控的效果。例如:将国债资金投入具有一

定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采取贴息方式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

银行贷款与之相配套,如果银行配套贷款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国债投入的效果。因此,

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是要保证国债资金配套贷款的及时投入;二是要满

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三是要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要适当降低存款准

备金率,促进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同时对有困难但需要扶持的中小金融机构,给予再贷

款支持;五是要大力开展住房、教育、汽车以及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信贷业务

;六是要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开拓直接融资渠道。总之,要保持货币供应量的必要增长。

只要积极财政政策不出现风险,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有风险。金融业要正确处理

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在改善金融服务的同时,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

健全银行内控机制和银行监管机制,完善金融法制。

(三)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

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

关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

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

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条件。”

200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压

缩纺织、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坚决淘汰那些

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缓解重复

建设压力,增强企业活力。(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拨出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企

业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对于技术改造所需先进设备的进口,国家可适当提供外汇、免

税等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等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实行按

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3)实行债权转股权。对一些有特别困难、但有一定发

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逐步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

同时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4)拓宽直接融资

渠道。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使更

多的经济效益较好、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增加企业的资本金。选择一批信誉好、

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配售部分国有股来筹集资金。一些资信好、实力雄厚

的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在境内外发行企业债券,进行滚动发展。(5)实施规范

化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外,积极发展具有

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老三会”(党委

会、工会、职代会)和“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加强企业领导

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实行企业会计外派制度,完善企业在经营、用人、分配等方

面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但是,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按“三家抬”(财政、企业、

社会负担)的办法来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

国有企业人员多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要靠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覆盖所有企事业及行政

机关单位职工的、由政府承担并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实行由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从当期收入中偿付各项社会保障费用的现收现付制,近期

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是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通过个人帐户实现的基金积累制,即职工在领

取工资后向社会保障基金缴付社会保障缴款,这笔缴款连同企业缴付的部分社会保障缴

款都进入职工的个人帐户,以后就从职工的个人帐户中支付他们的社会保障开支。实行

基金积累制,对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在个人帐

户中积累足够的养老金。成问题的是,已退休的职工和在实施个人帐户制度以前较早参

加工作的在职职工(统称老职工),由于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没有直接为自己积累养老

金、医疗保障基金、住房基金等,而是通过预先扣除把保障费用转化为政府收入并凝固

在国有资产中。转入基金积累制以后,老职工新建的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很少,已退休职

工的个人帐户则完全是空的。因此,在实施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时,政府应

对老职工过去对养老金基金的贡献作出补偿,这就需要由政府出面来筹集和建立社会保

障基金,这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条件。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对所有不

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和职工依法收缴社会保险费,提高收缴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同时

也要考虑,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对国有股权变现

所得,中小企业的拍卖、租赁所得,国有房地产的出售、租赁所得,以及财政预算支出

的安排,要按照一定比例划入社会保障基金。条件成熟时要着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

度。

(五)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科技进步是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

最薄弱的环节,不是科技水平低,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环节滞后,这与现行科

技体制和生产体制密切相关。现行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与生产相脱节。企业

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许多优秀科技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所。这种体制,大大阻碍了将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使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得到及时的应用和推广。为此,

要深入进行科技体制和生产体制的改革,将应用科技的基本力量从原来的科研院所下放

到企业中去,使企业成为应用科技研究的载体和主要力量。这也是当今发达国家的通行

做法。科技力量与企业合二为一,既可以使科研经费得到保障,使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

地,又可以使企业生产有技术创新力量的支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000年要基本完成

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使应用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或纳入企业的科研体系中

去。对于高校中的应用科技力量,也要逐步分离出来,按照科研机构改革的方向进行运

作。

此外,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尽快制定反垄

断法和严格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技术市场及其他市场,维护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

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鼓励技术投入的税收制度。政府除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对市场

前景好的共用性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资助外,应制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投入的政策。

如:对技术转让收入、设备投资等扣减所得税;改进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明确企业研究

开发、科技人才工资等支出划入无形资产的办法,等等。倡导推广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