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论文
时间:2022-08-07 18:44: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课程改革不能适应我国外贸发展形势的需要。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尽管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培养能服务于进出口生产型或贸易型中小企业,从事外贸营销、外贸跟单、外贸制单、报检报关、国际货运、跨境电商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外贸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体系中缺少跨境电商方面的内容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于2017年5月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为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传统进出易额。和传统进出口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在成本节约、信息公开、信息传播、支付的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进入海外市场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同时也为我国知名品牌提升国际知名度及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将跨境电商的内容进行及时地补充,而且跨境电商实训的环境大多是进行软件模拟,缺少真实项目的支撑,同时课程的内容相对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显得较为滞后。
2.2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和矛盾现象
在课程标准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每一门课程标准大多由授课教师本人来制定和修订的,而课程标准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与工作经验来制定和修订的,由于课程标准制定和修订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导致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中,其内容会涉及海运提单、运输方式、货运保险、结算工具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其他课程如国际货运、外贸跟单、报关报检等课程中往往也会涉及。再比如,有的课程将信用证的基本当事人界定为开证人、开证行和受益人三方,而有的课程将信用证的基本当事人界定为开证人、开证行、受益人和通知行四方,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此作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显然,授课教师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和矛盾,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3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体制和制度变化较大,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就会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不能适应外贸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比如,根据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2009版)规定,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索赔时效为从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算,最多不超过二年。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教材的相关内容没有进行修改。再如,自2012年8月起,我国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取消了出口收汇核销单,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 销手续。而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课程仍然包含出口收汇核销的内容。2013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从业注册”;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也作了相应的修订。这些内容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4授课教师外贸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注重对学生外贸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求授课教师拥有较深厚的外贸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贸外语水平,又要求有较丰富的外贸实践经验。然而,承担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就承担专业课的教学,这些教师大多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往往缺乏外贸实践经验。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对于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从外贸专业教材的阅读中体会外贸工作的情景,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5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般会安排一到两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但是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外贸企业往往处于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考虑,而且由于一家外贸企业短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有限,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很难接触到相对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所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基于外贸业务的模拟或仿真软件实训。由于学生缺乏对真实进出口贸易的感性认识,对专业教学中涉及的贸易术语、结算工具和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报关报检等业务环节和具体的业务操作也就缺少真实的了解和理性的感悟,从而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3.1将跨境电商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国际贸易”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形式,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适应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标准和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有选择地补充跨境电商方面的课程,如跨境电商操作、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等,同时把真实的项目融入跨境电商及其实训内容中,并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
3.2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制定和修订各门课程标准,应依据职业标准和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对进出口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国际贸易专业负责人进行协调,对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加强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者之间的沟通,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明确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上做到无缝对接,确保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3.3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和外贸发展形势相适应
针对外贸形势发展变化较大而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的特点,授课教师应养成平时多关注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体制和制度的习惯,经常关注国际商会、贸促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保险业协会、银行业协会等机构和部门的有关信息,学习最新国际贸易相关的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业务和体制的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始终使教学内容和外贸发展形势相适应,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4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真正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际贸易专业方面的教学研讨和培训,使教师在提高理论知识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其熟练掌握真实的进出口流程和业务操作,并严格执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考评制度,杜绝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形式化;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外贸技能竞赛,在指导活动中锻炼和培养教师的外贸实践能力。
3.5加强校企合作,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环节的校企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由于大多数外贸企业安排的人员有限,所以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和多家外贸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这样学生到意向性企业顶岗实习就会接触到真实的外贸业务,实践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二是轮岗实习。由于外贸企业有不同的实习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等,这样学生通过不同岗位的轮换实习,就会有不同岗位的实习体验。三是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和实训教材。
参考文献
[1]乔哲,张彦玲,胡文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职教论坛,2015,(11).
[2]李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群建设构想[J].对外经贸,2014,(10).
[3]钱华生.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关键词:跨境电商;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精准服务
近几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监测报告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4.8万亿,增长28.6%,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9.4%,2016年上半年为2.6万亿,增长30%,占进出口贸易比重达到23.36%,预计到2020年达到12万亿,占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37.6%。跨境电商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人才缺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像张家港市县域跨境电商的发展人才紧缺。
一、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精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2016年,我们开展张家港市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调查企业50家,有效信息47家,调查中企业近期招聘跨境电商人才6人-10人的占36.8%,3人-5人的31.6%,1人-2人的26.3%,10人以上5.3%。人才需求还是很强烈。通过调查,企业招聘的跨境电商人才层次主要是本科(36.8%)、高职(34.2%)无所谓的占(26.3%),还要极少数招中职的。
调查数据揭示,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基本素质,首先要求具有团队意识,占52.6%,其次爱岗敬业,占47.4%,对企业忠诚占28.9%,奉献精神占26.3%,能吃苦占26.3%,具有创业意识占23.7%。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加强培养这些基本素质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调查显示,企业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好(60.5%),工作有创劲(57.9%),能留得住(47.4%),要有自信心(42.1%)(见图5)。而现在招聘的学生普遍存在产品知识缺乏(42.1%),语言水平不够(39.5%),责任心不强(39.5%),沟通能力弱(21.1%),还存在性格内向、动手能力不强等。目前跨境电商紧缺的人才岗位主要是网络营销策划员(39.5%)、跨境作业操作员(31.6%)、网络运营员(21.1%)、供应链管理员(18.4%)、企业网站管理员(13.2%)
二、跨境电商主要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
1.跨境电商基本业务流程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整个跨境电商贸易真实流程,包括前台和后台。开店注册、产品选择、上传产品、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客服咨询、包装发货等环节。
2.跨境电商主要的工作岗位
庄小兰(2015)认为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外语基础,第二层,网络信息技术,第三层,文化和法律背景,第四层,物流与金融。朱超才(2016)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结构:客服,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美工和摄影,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采购和选品,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刊登,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熟练运用数据分析,物流,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网站平台管理专员、市场策划专员、跨境电商运营推广、网上营销专员、客服专员、供应链管理等。网站平台管理专员,搭建和管理维护网站平台,对网络数据进行提炼分析,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能懂得网络管理。跨境电商运营推广,对企业市场运作做战略规划,包括产品定位、客户定位,营销方案等。跨境电商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跨境电商销售专员,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向潜在客户宣传产品、发送信息,能用英语熟练的解答客户疑问,推销自己的产品,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进行贸易业务谈判,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跨境电商客服专员,主要是售后服务,解答客户关于产品的疑问,使用中的问题,退换货等。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员,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三、课程设置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前述的主要岗位设置和能力要求,按照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规律,按照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模块、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五大部分构建。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另外包括身体素质课程:体育及体育能力课程。军事修养知识,涵盖军事知识和军事训练。
2.专业基础课程
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的基本知识,首先强化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如实用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贸易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等。
3.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与操作模块
培养从事跨境电商岗位的职业技能课程: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产品图片处理技术、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基础,另外培养服务外包技能,开设服务外包实务课程。
4.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
企业现在对创业型人才也很重视,也很需要,学生自己也要适应创业大潮,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SYB创业培训,沙盘训练、企业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
5.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
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之后,应该到相应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适应企业需要、适应岗位需要,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准备。并就自己在与企业、与岗位适应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知识、经营等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一支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跨境电商是新生事物,教师普遍短缺,除了引进教师外,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实训,或者外出进修培训是一条高效保质的途径。另外像企业聘请专业高技能专家参与教学是目前相对可行的办法。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具有实操性,跨境电商企业是培训学生能力的最好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保障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是建立实训基地,其次是校企教师、专家互相交流,提高教师的劫难那个谁平的同时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三是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共同实施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
3.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正如调查所显示的,企业需要英语基础好,电商操作熟练,职业运作训练有素的学生,学校应加强英语教学,以商务英语职业水平考试为标准,强化写作训练;以英语口语能力证书考试为目标,提高英语会话水平;以跨境电商职业水平考试为目标,提高跨境电商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急需人才。
总之,现在企业继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企业人才需求规格,摸清人才职业岗位需要能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加强训练,才能精准为企业服务,为县域跨境电商发展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2]庄小兰.跨境电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J].管理观察,2015.6.
[3]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2.
根据知识贸易学的基本规律,贸易必然导致风险,知识产品的国际贸易必然导致基于特殊传播机制的知识溢出性风险。具体讲,导致各种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潜在利益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经济原动力。“知识能够带来效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通俗的主流话语。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无一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设立的思想接合中介,这些学校或研究机构为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之间架起了沟通和联系的纽带,为人类知识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美国著名知识经济学家约翰•汤姆斯所说,一种知识,如果不能给人的类存在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哪怕是带来潜在的物质性收益,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播能力将会大打折扣。联系今天中国各级教育的经济导向性,我们也会明确感受到知识产品的经济驱动力。事实上,知识产品的跨国流动并不是政府和商人人为促动的,在较为严格的知识动力学意义上,知识产品的潜在或现实的利益本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经济原动力。那些冒着投资风险进行跨境交易的商人只是达成知识产品国际交易的后发助力而已,他们所获得的基于当期汇率所表现出的货币价值,只是隐含在知识产品中的劳动凝结在获得新的使用价值之后的利润让渡,也可以说是对知识产品特殊有用性进行全球转移的货币奖励。
2.知识的政治价值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政治源动力。自阶级社会和私有制度出现以来,人类始终面临三大选择:一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制约性选择;二是为了维持生存所必然遇到的政治生活干扰性选择;三是治者以各种方式向社会传递的主导性存在价值选择。在上述选择的关键路口,政治治理者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来强化对被治理者的威权性存在。假定意识形态是一种知识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断定统领整个社会精神和思想走向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促使知识产品国际流动的终极解释力。政治家经营国家的重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基于权力的法定收益,在宏观国际关系学上,把一国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意识形态推向他国才是政治产品国际化的最高境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美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打着“意识形态民主化”输出的口号,但美国在国外经营企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美国的全球政治战略服务。正如斯宾塞、李嘉图、威廉•配第、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的一致看法:几乎没有一种经济活动是可以脱离开政治权力的约束而自在发展的,即使是在古代社会也是如此。我们要杜绝“国际贸易泛政治化”的倾向,但我们更要看到国际贸易的政治风险。就知识产品跨境流动的权力驱动力来说,知识的政治价值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政治源动力。换一句话来说,正是无所不在的政治权力酿生了国际贸易诸多的摩擦和矛盾。
3.知识的文化娱乐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文化肇因。文化形式最初是高于政治和经济形态的,因为一种完全拘泥于生活的艺术是不可能带给观众艺术化视觉效果的。在全球知识产品频繁流动的今天,广播电影电视、杂志期刊出版、广告视觉传媒、数据电子电脑都以其特有的文化娱乐性滋生了各种潜在和实际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如果把这些产品的国际交易风险都归结为中间人(商人、政府或者民间组织),那是不科学的,因为无论是参与贸易的企业,还是政府许可证的管理,抑或是民间的中介机构都希望获得物质性的收益。这些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形形的交易风险呢?事实上,知识的文化娱乐性是导致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文化驱动力。娱乐是文化的,但娱乐也是要走向国际化的。当一种知识产品不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和畅快淋漓的感性体验的时候,它就会被很快抛弃,更谈不上什么跨国交换了。
二、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表现形态
知识产品的国际贸易隐含着基于货币市场波动而引发的汇率风险、基于国家金融制度差异而引发的政策风险、基于信用资金偿还机制差异而引发的贷款风险、因各国契约理念不同而引发的合同风险、基于知识隐形贬值而引发的价格风险等问题。当然由于知识产品时空传播方式的差异性,使得知识产品国际贸易的风险呈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
1.汇率风险。不论美元债务扩张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货币购买力的潜在损失,美元仍然是当今世界最为通行的国际结算方式。新西兰学者Michael•Wang和Jack•yang曾探讨过建立以弹性金本位为核心的二元货币体系的构想,指出这种货币制度是使储蓄存款长期保持原有购买力的重要保障,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性解决方案,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但这种国际金融改革方案只是存在于理论探讨的阶段,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英联邦国家的研究和支持,也就是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默认美元的结算方便功能,同时也认可了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结算单位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同股票、基金、期货、债券市场一样,国际货币市场的交易同样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和供需法则;同虚拟资本的交易法则一样,全球知识产品的交易同样受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当许多人大量购入美元而兑换人民币的时候,伴随着美元贬值的不仅是持有美元国家购买力的下降,这一行为同样也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并事实上给跨国知识产品贸易商以远期盈利的机会。比如,中日韩三国的电影市场就曾经因为汇率的波动给韩国公司和中国国际影视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政策风险。世界各国都对他国的知识输入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比如欧洲就对中国出版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征收较高的关税,美国对中国出版物的输入控制更是非常严格,除了有反倾销审查之外,还增加了意识形态审查和宗教审查。对于那些与美利坚基督信仰明显相悖的出版物一律排除在外,不准任何出版商以任何名义带进美国。事实上,中国自然科学成果输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并成为ISTP和EI检索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社科类成果的检索比率。除去中美两国版权制度和版税扣除机制的不同之外,在知识产品的中美贸易方面,两国的政策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些名为保护贸易自由的法律政策,实际上成为国际贸易组织成员国跨境交易的巨大壁垒,最终酿生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产品贸易风险。
3.贷款风险。知识产品的国内生产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往往在国内法的框架内通过股市、基金、期货、债券,甚至变相民间融资的形式获取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偿还有的有明确期限,有的则是非法融资的。在民间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支持下,各种影音公司和出版公司,尤其是那些微电影企业,在短时间内就筹集到了知识生产的全部资金。但问题在于,如果这些知识产品没有获得实体企业的青睐,没有获得国际销售的利润,那么开发商和运营商以及中介公司都会面临巨大的偿贷压力;当这一贸易链条上的任何一家企业因道德或法律纠纷而“撂跤子”时,正零和博弈就会迅速变成“囚徒困境”。这时就会出现到处都是催债的经理人、而到处可见的都是没钱的老板或经理的艰难局面。由是,风险愈演愈烈。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不能正视自己国家贸易地位和能力,盲目举债、到处申请外汇贷款的现象,这同样造成了一些债权国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
4.合同风险。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都知道,国际贸易合同只是约束贸易双方的纸质文件,在跨国贸易中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单方面违约,追责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这样说,因一方单方面违约而造成损失的偿还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合同的中外文表述往往存在着实质性条款的歧义性解释、合同的使用范围往往存在着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冲突,有些知识产品运营商又没有国际商务合作的经验,当进口商不能按期履约时,风险就会非常巨大。
5.价格风险。在商品交换领域,价格的波动是供需关系的晴雨表。在国际贸易领域,商品价格的国内波动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就光盘、出版物、影视作品、文学读物等知识产品的跨境流动而言,价格的随行就市是极为普遍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当已经按照合同价格预期交割的知识产品因国内需求的增大而大幅涨价的时候,对于贸易商来说,是撕毁合同直接向国内卖出这些产品,还是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按期交货呢?正常来说应该是按期交货,但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一再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大多数商人都会倾向于毁掉合同赚取超额利润。这时市场伦理就会让位于功利哲学,巨大风险就会从天而降。
三、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策略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外贸易不平衡问题正在逐渐加剧、知识产品贸易中的违法违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盗版现象极为普遍、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的跨国抄袭现象愈演愈烈、各种文化产品国际合作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不当竞争此起彼伏。靠什么来约束知识产品市场的国际贸易呢?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知识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调研工作。根据需求偏好理论,地域上相邻或相近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要高于空间上较远地区和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作为亚洲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知识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是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就东亚来说,中国知识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是韩国,其次是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日本、澳门地区和朝鲜。据文化部和商业部的联合调查,从2000年到2014年底,中韩知识产品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598.9亿美元,其中进口额达到1057.5亿美元,逆差趋势明显。②就东南亚来说,中国知识产品输出的主要地区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中新和中马贸易额占到了贸易总额的79%,表明中国的知识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了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缅甸、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尼泊尔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地缘合作关系,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知识产品贸易额很小。近年来,伴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和美国、欧洲、南美洲、非洲的知识产品双边贸易在逐渐扩大,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总局的统计数据,近10年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品贸易额已经达到1200.98亿美元,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经达到621.56美元,中国和南美洲的知识产品贸易额达到了37亿美元,中非知识产品贸易额达到了98亿美元。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今后应继续加大与地缘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品贸易,要依据准确的贸易数据制定合理的出口战略和进口措施。要根据欧洲国家偏好中国物美价廉文化产品的需求事实,制定中国知识产品出口欧洲的详细计划;要把中国的陶瓷制品、丝绸制品、柳编制品、服装产品、小饰品添加上强烈的文化信息,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和谐大同思想输出国外,使知识产品供应商能够在赚取国际分工效益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对于某些携带考古信息的古董和文物,我们也要本着协商的原则,尽量回购流失到国外的珍贵宝物;对于非法走私文物的现象和行为要大力查处、毫不手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细致缜密的事前调研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决策的重要前提,这方面经验是丰富的,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
2.认真研究贸易国的政治、经济及法治状况,牢牢把握贸易国的政策特征和价值偏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地区,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拥有极为广阔的需求市场,并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国出版业、广告业乃至各种文体娱乐行业。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很大。作为中国知识产品贸易的主要输出国,美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政治运作特点、经济发展走向、政策偏好性和价值评估体系都是各国知识产品贸易商必须密切关注的重要信息。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消极财政政策时,这将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对于知识产品贸易商来说,只有认真研究了贸易伙伴国的政策变化动态并随时关注国际社会的风吹草动,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取客观的比较收益,否则,巨大的贸易风险将不期而至。就欧洲和美国来说,中国的电影电视产业要想打入这些国家的主流音像市场是很难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商人经济实力有限,更是由于这些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的质疑和困惑。由此,中国在输出知识产品的时候要尽量寻找那些极富传统感染力的文化产品,避开那些带有单一政治教化色彩的知识产品;中国输入到欧洲和美洲的知识产品要尽量体现出对那些国家制度和宗教的尊重,避免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我们的核心目的是输出出版业和传媒业的文化产品,把古老的东方儒学文化传播到遥远的非洲部族。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国贸专业;实操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3
随着我国外贸行业的迅猛发展,具备外贸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强,然而外贸专业技能属于隐性知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有不同要求,高校国贸人才培养若只停留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不真正接触和了解社会,难以真正满足外贸行业需要。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探讨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贸易发展输送应用复合型外贸类专业人才。
1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国贸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涉及到国际商法、谈判、营销、跨境支付结算、跨境运输与保险、报关与报检等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理论教学远远不够,需要结合实践教学,实现与外贸就业市场对接,因此,实践教学已成为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通过笔者调研,目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针对外贸类课程设置实践学时、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国贸专业开设有一系列外贸实务类课程,从基础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报关报检实务、国际结算,到综合性的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等,针对不同的课程,各学院设置不同的实践学时,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分为课堂实践环节设计和实验室模拟两大类。比如国贸实务课程,许多学校采取课堂产品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种出口产品外贸合同条款的设计,以及运输、保险、支付等基本流程的模拟及单据的缮制,这样把外贸实际业务中的基本业务环节用“项目”的形式分成若干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将有助于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综合性较强的实务类课程,各学院一般会通过外贸模拟练习软件在实验室进行外贸仿真演练,学生通过软件实现对进出口商、工厂、银行等各个业务当事人的扮演,实现对跨境交易货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等运作方式的了解。
1.2组织校内专业技能大赛,参加全国性国贸实践性比赛,以赛促学
通过笔者调研发现,大多数开设有国贸专业的独立学院都会在不同的学期根据课程进展展开相关外贸类技能比赛,比如基础性课程开设学期会开展营销会战、外贸函电写作比赛、信用证操作比赛;综合性课程开设的学期会开展外贸情景模拟大赛、商务谈判大赛、Simtrade软件操作大赛等。通过专业竞赛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意思的目的,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全国性的国贸竞赛如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是目前各大高校最为重视的学生从业能力大赛,涵盖面广、仿真性强,组织学生参赛对于促使其自主学习,完善外贸专业知识,了解外贸业务,增加实际操作经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职业竞争力。
1.3开展专业见习及毕业实习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学时学分设定,专业见习一般分布在1-7学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参观交流、外贸专题讲座、假期企业实践、社会调研、职业证书考试培训等形式,实现课堂之外实践技能的培养。毕业实习集中安排在大三暑假或大四,在为期12周的时间内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和系里统一安排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
2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笔者调研整理发现,尽管实践教学已受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重视,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但在实施层面却遇到诸如实践体系不完善、实践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等问题,这往往会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实际指导意义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专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教学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外贸已经由货物贸易为主的模式发展为涉及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等各方面的全球性经营活动,但大部分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在培养模式上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课程设置未考虑到电商发展、跨境支付等贸易发展新元素,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无法满足外贸企业真正需要。
其次,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够规范,过度依赖教学软件。国贸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学校内外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及四年循序渐进。而在实际组织实施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往往受到忽视,仅作为国贸相关理论教学的延伸,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外贸实践,且以计算机仿真实验为主。尽管人才培养方案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实验、实训、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各部分比较分散,整合不够,未能使实践教学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国贸专业实验由课内实验和综合实训两部分构成。当前的课内实验大多属于简单操作型,分散在不同的课程中,层次低、内容简单,系统性较弱,而理论类外贸课程的课内实验更是往往被忽略。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受到软件设置的实验流程影响,容易机械化地进行电脑操作,往往与复杂多变的外贸真实场景差异较大。这样,以计算机模拟为主的校内专业实践活动质量不高,与实习、实训或毕业设计不能有效贯通,形成有机体,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再则,许多独立学院对参与一些全国或地方性的“国际贸易技能大赛”往往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造成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主动性,课外项目的组织实施缺乏。
最后,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并未建立或真正落实严格、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实践教学具有形式多样,考核方式灵活的特点,大多数学院以学生递交的实验实训报告作为实践课程成绩及学分获得的评判基础。但这种方式无法判定学生能否从实践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报告是否存在抄袭。宽松的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忽视实践课,难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对于课外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往往会由于学生本身实习意识淡薄、考研、找工作等因素,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考核有所放松,缺乏有效监督约束,导致毕业实习、论文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和实际效果。
2.2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具备较高外贸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的指导。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建院历史短暂,师资力量薄弱,外聘兼职教师占据一定比重,院聘教师大多为缺乏外贸工作经验的应届硕士博士,授课任务较重。院聘年轻教师往往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及知识缺乏,实践课往往也是根据书本进行演练,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流程,最终校内课程实训及专业技能实训均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企业实际操作实践的开展。据调研发现,许多学院也都下文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技能,但在评职称的科研压力、教学任务繁重及激励保障机制缺乏的情况下,愿意去外贸企业实地学习工作的老师少之又少。在外聘教师方面,外贸一线业务人员尽管实践经验丰富,但在排课时间、授课方式、薪酬方面往往难以与学院要求达成一致,能请到授课的外贸人员寥寥无几。外聘教师大多为同样缺乏实践经验的“大校”老师,往往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设计不关心,也不愿费心。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受到师资力量薄弱因素的制约,实践效果不佳。
2.3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教学推进难度较大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招生录取线较低,很多学生学习底子较差,缺乏对学业、职业的规划,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缺乏对自身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意识,而这些正是外贸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核心要求。同时,国贸专业的国际性特点,大量专业主干课程涉及到英语的听说读写应用,然而,通过对部分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调研发现,英语成绩能达到高考及格水平线的学生比重不到四分之一。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往往只有少数英语水平较高,学习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完成相关实践教学设计的目标,实践能力获得质的提升。从整体上来看,受到学生资质限制,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现阶段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推进难度较大。
2.4校外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缺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专业见习及专业实习的场所,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能与独立学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很少。从企业角度来说,主要是外贸企业规模大多较小,需要实习生数量较小;或是企业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和商业安全,不愿让实习生深入其经营活动等因素。从学生、学院角度来说,独立学院许多学生的外贸职业素养无法满足企业岗位要求,见习实习时间又较短,企业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进行培训;当然,独立学院的资源及名望相比“大校”来说较有限,无法吸引更多优质实习基地合作。这些因素,使得独立学院校外实践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实际业务的操作,无法真正体验外贸经营的具体过程,大多成为“参观”性质观摩见习、“打杂”型实习,实践实习质量不高。
3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优化思路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外贸发展形势,外贸产业链的升级,跨境交易方式及支付手段的更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现有条件下不断进行优化完善,主要优化思路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3.1建立并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更新专业教育理念,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特色及地方性,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外贸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设置和改革相关专业课程群及实践课程群,加大实践学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注重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既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又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其次,构建以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不断完善该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要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操能力为目标。在确立与市场接轨的外贸类课程群之后,树立专业技术课程的核心地位,在理论类与实务类课程中展开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好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形成课堂、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有机统一。设置四年连续性实践教学环节,并做到循序渐进。大一以专业认知为主,通过参观、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对外贸行业、经贸形势有所了解;大二大三,根据外贸课程内容进行专业类实践活动,如纸质单据及电子单据结合的形式,单一流程演练与全景实训结合的形式,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外贸实操技能的目的;大三后期及大四,通过假期实践、毕业实习,开展提高全面能力的综合演练。由此,通过课堂、模拟软件、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国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变化,实训内容、实验软件、实训手段都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最后,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传统以递交实训报告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对于课程的模拟实训,要重视实训过程表现进行评价,对于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可结合企业导师的评价进行考核,专业见习成果可以通过实践成果展示、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创业成果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综合性考核。
3.2建设合格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国贸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条件。合格的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培养可从两方面下手:一采取“走出去”模式。学校完善保障及激励机制,为教师搭建提升实践能力的平台,安排国贸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实地工作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二是采取“请进来”模式。定期从外贸行业中聘请一线人士到校指导实践教学、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同时邀请外贸外运、海关、银行等相关单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座,了解外贸最新动态。此外,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等相关考试,实现理论与实操能力并重,构建合格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
3.3设置不同专业方向,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设置一系列实践环节及方案提升国贸专业学生计算机及英语应用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在国贸大方向下设置不同专业小方向,进行区别性实践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可以引导选择英语要求不高的专业方向,如报关、报检、跟单、货代等,在实践教学中侧重本部分训练;对于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在谈判及外贸业务模拟中可设置双语实践教学,鼓励其考取商务英语类证书,向外销、国际商务方向靠拢。
3.4加强国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维护
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见习及专业实习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完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学校要落实相关激励机制,动员一切力量与外贸企业、外贸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按地方产业的特色做好实习基地的规划,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或已毕业学生的资源进行实习基地的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现有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同探讨制订出具体实训、实习方案,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业务流程,真正了解并熟悉各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让学校的实践教学与实际业务接轨,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同时,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与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炜.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6,(2).
[2]朱燕芳.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5,(7).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日语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64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Japanes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YUAN Yuan
(Wenhu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Japanes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Japanese specialty in Wenhua College, and explore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Japanese 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①《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②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校企合作,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具体操作上和企业积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文华学院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入手,提出现阶段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
1 现阶段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
从具体实践来看,各高校在校企合作形式上因目的不同而形式多样,有仅以教学为目的的教育实训,有以教育和服务相结合的企业实习,及以科研开发为目的的科研合作研究中心等。③目前文华学院实行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是教育和服务相结合的企业实习。
此合作方式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学校派送学生到企业学习或企业参与学校联合培养,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1)参观访问,我校师生到企业参观访问,企业代表来学校参观访问;(2)师资合作,包括兼职教师、师资培训、实习教师、专题讲座等;(3)共建实验室,例如传神公司与我校共建翻译实验室。此外,还采取企业参与课程设置、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文华学院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从内容上主要是商务方向的跨境电商校企合作、IT方向的技能实训校企合作。
1.1 商务方向的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未来外贸发展的趋势。据商务部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境内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在外贸生意普遍低迷、国际订单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巨大。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意味着需要电子商贸和外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的发展自身需要一大批既懂外语又懂商务,还有一定国际贸易背景的人才,对应用型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跨境电商”主要涉及的服务有(1)负责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的维护;(2)在商务平台上产品信息;(3)负责公司客户的开发与管理;(4)负责订单的下达与管理;(5)利用网络平台开发国际市场;(6)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④在对服务流程要求有一定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对外语水平的要求高于非外语专业学生。
全球电子商务日渐成熟,跨境电商对电子商务和双语能力有较高要求。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自2011年9月至今,文华学院日语专业与希思普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明确了“商务/IT”特色专业建设目标,通过系统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让学生到日企进行BPO项目的资料录入整理工作,选拔优秀学生去日企担任客户咨询接待、日文网站编辑、日语会议相关工作。为培养实用型商务人才,提高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与亚洲第5、世界第27位的语言服务企业传神公司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定向培养和委派专家到我校授课等;与传神高校事业部推行校企产学互动,于2014年由双方共同选拔、推荐多位学生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光谷论坛志愿者,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真实场景实践。以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的校企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工作技能、职业意识、敬业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管理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1.2 IT方向的技能实训
技能实训的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校之间人才、资源的整合共享。企业不仅获得价廉质优的IT日语人才,同时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高校不仅获得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也使人才培养和市场真正接轨。
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服务外包供应商,校企深入合作的“模拟仓”项目在2014年11月开展了8次技能实训,主要结合我校开设的课程,针对IT日语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做专题性质的讲座。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为我们IT方向的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如:(1)对日开发工程师;(2)对日技术支持;(3)对日担当;(4)测试工程师(对日项目);(5)BPO数据录入(对日方向)。按照实际岗位的具体需求,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软件行业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着力将学生打造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文华学院日语专业一向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实训基地,但在校企合作中也发现如下问题:
2.1 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限
由于企业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承担责任,只是作为实习实训环境的提供方,因而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愿意提供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环境,且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从实习中受益。如在企业实习时,管理方会以见习、办公室杂务为主,学生很少有实习机会,或要等两到三个月获取管理方信任后才能正式上岗。
2.2 实习单位的操作缺乏规范
由于实习期较短,导致实习学生无法或很少能为企业创造真正价值,因而企业对于报酬支付和各项配套福利方面采取的是消极态度。如果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操作,校方反而要向企业支付实习费用。大大挫伤了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真正实现教学和服务的有效结合。
2.3 校方集中实习的难度较大
能够开发有一定规模实习的合作企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大挑战,⑤由于文科专业限制,很难像理工科专业在对口企业进行集中实习。以2011年至今的实习记录为例,虽然通过实习公司的实习实训是集中教学,但是最集中的一家企业也只能同时容纳11名实习生,这样难以集中实习、又缺乏实习老师指导的实践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3 校企合作下的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除非是政策性引导,否则对于实习单位和集中实习的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但教学模式却可根据校企合作形式作适当调整,以便学生在实习前达到准实习能力。
3.1 师资合作
师资合作,包括聘请校外导师,进行师资培训和企业讲座等。通过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聘请专家,让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如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模拟仓”项目,主要结合我校开设的课程,针对IT日语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开展专题讲座。按照实际岗位的具体需求,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软件行业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2 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开设与符合企业实践需要的课程,来达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在商务方向,商务日语课程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训了解和熟悉企业运作环境,提前进行职业化的素质培训;IT方向课程,聘请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等教学,提高学生的IT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3.3 毕业设计
与学术性大学不同,应用型高校重视的是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指导老师可根据所服务企业的需要安排学生完成毕业实习,从而通过论文提高学生实习实践深度,使学生将实习经验和所学知识更好地结合。如商务日语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与商务实习相关的达41%以上。
4 结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校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但要培养双语应用型人才,单靠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需借助企业的力量,通过企业与校方在师资安排、课程设置和毕业设计方面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合作,在实习教师、学校和企业管理全程质量监控下,让学生体验各类真实的工作环境及从事创造价值的工作任务,让日语专业教学与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 B404)、文华学院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日语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2015J0900740616)
注释
① 国发[2014]19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S].
② 国发[1998]7号.高等教育法[S].
③ 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42-48.
[关键词]电子商务;关税;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71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70-03
一、电子商务概述及部分国家电子商务关税政策分析
对于电子商务,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它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但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为各国所接受的模式。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数字化数据传输与处理的商业易活动”;世界贸易组织将电子商务定义为“以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市场营销、销售或支付。”
电子商务按照操作方式具体可分为两种交易方式,即直接购买和间接购买。在直接购买方式下,购买者只要把他的信用卡信息告诉销售商,就可以购得所需产品或服务。而在间接购买方式下,购买者在网上挑选、定购并付费,卖方采用传统的运送方式把货物交给买方,这种方式又称离线(off-line)交易。离线交易与传统交易方式在关税方面并不会产生太大差异,但在海外代购等形式兴起的背景下,传统海关的征收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彻底地追踪税源,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交易形式和内容就更加难以征收管理。
独领全球电子商务的美国,艾瑞咨询根据COM Score的2002~2008年美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及增长率调查数据发现,虽然从2002年开始美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速不断放缓,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逆经济形势而增长实属不易。
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
在对待电子商务的关税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分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是提出了“电子商务零关税”的政策。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关税征收的影响
(一)征税对象身份难以确定,关税征收难度大
在税法中,对“常设机构”有明确的定义,即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的固定场所(包括分支机构、工厂、车间、销售部和常设机构等)。而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在一国(地)的因特网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租用一个空间(即设立一个网址),进行网上交易,并没有实际的贸易地点,它在服务器所在国(地)既无固定的营业场所,也没有从事经营的人员。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判断一种商业行为是否应该课税以及课征多少税收都与客户身份的确定有关。如果将现有原则应用于电子商务税收,本来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很有可能冒充对国外企业供货而骗取出口退税,或是隐瞒商品的真实消费而逃避缴纳进口关税。因此,从在难以对征税对象身份进行确认的角度来看,很难追踪付款过程和供货过程,关税的征收也就无从谈起。
(二)电子商务交易的“隐蔽化”引致凭证的缺失和不确定
国际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如果是无形物,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传统的运输方式,更不需要通过常规的海关检查就可以顺利完成交易,失去了有效的征税凭证,海关就失去了对这一类商品的监督和控制,从而给关税的征收带来了困难。
由于技术原因,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其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无纸化成本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账簿和汇款支付等都变成了数字流和信息流。电子凭证可以被轻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痕迹,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此外,电子商务还可轻易改变营业地点,其流动性和隐蔽性,给税收征管和稽查带来很大困难。
(三)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增加了关税征收管理的难度
联机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跨国交易的成本。一些资深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业务,已经被数字化和电子化的电子货币,可以迅速将钱转移到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远距离支付。一些公司已开始利用电子货币,在避税地的“网络银行”开设资金账户,开展海外投资业务。联机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将使得海关原有通过银行对支付交易进行监管的操作模式难以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奏效。而且,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增加了对数字产品关税征收的难度。
三、电子商务跨国境交易的关税政策制定的困境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关于电子商务是否征收关税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困境。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税收征收管理部门没有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还处于“力不从心”的阶段。虽说当前的国际社会对于电子关税普遍都是采取“零关税”政策,但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放弃电子商务这块税源委实不妥。
(一)免征电子商务关税的困境
首先,免征电子商务关税只会对发达国家更有利。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高科技产品和电子商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基本已走向成熟,尤其是美国,一直是信息技术产品的净出口国,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电子商务的零关税对美国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免征电子商务关税可能会破坏我国的税收原则。电子商务虽说是一种崭新的交易模式,却也仅是在具体的交易形式上与传统交易存在不同,实质内容方面二者并无差别,所以对待电子商务,理应采取与传统交易相同的课税方式,既保持各种交易之间的税负公平,不必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的税种,只按照目前传统交易的模式进行征收即可。最后,免征电子商务关税会促使贸易方规避国际税收。没有了关税的约束,发达国家可以不付任何代价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要素进行生产和销售。同时,贸易方还可以通过国外机构,将国内的网上贸易转化为先输出、再输入的两次国际贸易,也规避了国内营业税的征收。比如,一个英国人从美国书店进口书的话就得交关税,而通过互联网上的亚马逊书店购买同一本书就根本不需纳税。
(二)征收电子商务关税的困境
首先,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会阻碍贸易。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无论是实物贸易还是电子商务,最终都将融入全球贸易链条,实现最终的“零关税”。在其他国家不征收电子商务关税而我们却对此征收的情况下,我国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歧视。我国从国外接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也会较其他国家高出很大一部分,使国内企业的成本增加。在与国际情况的对比
之下,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会阻碍贸易的发展,抑制国际贸易的活力。其次,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会压抑市场。电子商务的活力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即使是金融危机的余波未退,也并未阻碍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且越是在传统交易低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物美价廉、快捷方便的优势就越能凸显,电子商务明显已经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势必会使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这与我们希望市场活跃的本意相悖。最后,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会加剧走私、腐败等现象的发生。历来有关税,就会有逃避关税的走私活动。目前对电子商务还没有广泛征收关税,很多贸易活动会向电子商务靠拢来减少关税成本。如果对此征收关税,那么在原有电子商务规模基础之上,会有更多人选择铤而走险进行走私,而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这种行为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使本来征管技术就不完善的关税征收变得更加艰难。
四、关于构建适应中国电子商务关税体制的建议
随着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方式的逐步发展,人们会越来越认可和接受它,因此,在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如果电子商务像传统贸易一样在全球得到普及而且不存在任何的不平衡,那么它就会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达国家如此,对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对电子商务免征关税的,我国应该也不例外。因此,应尽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关税体制。
(一)改革关税政策――采取“软着陆”的方式,分期改革电子商务关税
我国未来征收电子商务关税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保证既不被发达国家侵害,又能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制定一个过渡期,采取“软着陆”的办法。初期,暂不征收电子商务关税,实行电子商务“零关税”政策;中期,可考虑部分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但并不开征新税;远期,制定和执行全面的电子商务关税政策,本着税收中性和公平效率的原则,开征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关税税种。目前阶段应征收较少的关税,使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有一个调整的时期,同时也为国家法律、财政部门提供研究、思考的时间。
(二)加强关税征收――征管以资金流为重点,力争全面覆盖
电子商务虽然具有虚拟化的特征,但电子商务的资金流和物流仍然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当中。在在线交易的电子商务中,资金流是主要的环节。在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中,税务机关难以追踪、掌握、识别买卖双方“海量”的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并以此作为计税依据。对此,欧、美等国提出建立以监管支付体系金融机构为主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体制的设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双方,必须通过银行结算支付,参与交易的人不可能完全隐匿姓名,交易的订购单、收据、支付款等全部数据均存在银行的计算机中。
(三)优化稽查管理――完善税收征管和稽查工作,加强国际间情报交流和合作
加强税务部门自身网络建设,尽快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网上客户、网上银行和海关等相关部门的链接,从支付体系人手解决网上交易是否实现以及交易数额、资金的确定,真正实现网络监督和稽查。必须注意的是,电子商务是一种无国界的交易活动,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它的开放性、无国界性对电子商务关税协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当前经济活动的核心,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随着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探索的不断深入,将会不断有概念、技术和实践的创新与突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努力引导其健康发展,既积极地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活力的行业,又挖掘使其成为一个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税源。
[参考文献]
[1]陈惠民,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理论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
[2]曹磊,等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数据检测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
[3]曹磊,等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数据检测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
[4]丁家乐,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邓远军,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与对策[J],税务研究,2002,(7):36-38
[61郭鹏WTO电子商务关税征收中的利益冲突[J],社会科学家,2009,(6):88-90
[7]关永宏,等,电子商务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何碧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刘永伟,论电子商务的关税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2000,(3):12-15
[10]宋模篱,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法的挑战[J]网络经济与法律论坛(第一卷),2002
[11]虞枫,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税收征管模式的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姚立新,我国电子商务关税政策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1,(9):39-40
1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国际货代人才需求的变化
11对货代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推进、广东自贸区的设立,珠三角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联系更加密切,对国际货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国际货代人才的外语交际能力,一个优秀的国际货代员不仅仅只是掌握英语,应会多种语言。国际货代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2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广州国际货代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国际货代业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货代人才不仅需要懂得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法律等专业知识(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海运的常规路线、海运运费的构成等),还需要掌握人际沟通协调、国际商务谈判、外语交流等技能(如处理英文函电、信用证审核、善于货代营销、商品报关报检等)。国际货代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取得广州国际货代业的“一席之地”。
13拥有洞悉市场的商务应变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国际货代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瞬息万变的货代行业,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应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国际货代行业发展趋势。如对海运货物的运输轨迹进行及时跟踪,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关注国际航运价格指数变化,与船公司进行订舱商务谈判。
1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国际货代市场行情在不断变化,货代相关专业知识及数据信息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货代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时掌握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如熟悉新增的国内外港口的中英文名字和代码,包括国外的内陆点、陆桥运输等的最近港口。最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势必会影响到外贸及国际货代行业。另外,国际货代业务流程烦琐,国外业务开展涉及时差,货代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还需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够吃苦耐劳、自我调节,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2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政府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政府对国际货代人才培养的支持不够,缺乏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学校进行国际货贷人才培养,没有政府支持单独依靠企业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略显力量不足。缺乏针对国际货代行业准入机制,许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22企业
221企业资金投入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许多中小货代企业出于对经营成本的考虑,对培训资金投入较少,人才培?B主要依靠师徒帮教,缺乏专门的国际货代人才教育培训。国际货代公司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资金的投入主要是办公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如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货代软件等。同时,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缺乏人才培养计划,与相关院校的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222盲目认同员工工龄,不愿提供实习岗位
目前,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从业经验太过于偏执,只看到公司短期的利益,希望招聘来的人才能够立马上岗工作,而不是看重该员工的成长能力与责任。而对于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公司对于工作经验过多要求,从公司方面可以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如广州冠捷国际货代公司,对于员工的年假时间,工龄1年的为5天,工龄2年的为7天,工资也会跟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223薪酬待遇起点过低,职场发展空间有限
2016年,广州国际货代业务员平均工资5080元/月,大多数岗位起薪比较低,2500~3000元/月,如海运操作员工资一般2500~3500元/月。而且工作不分岗位,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完成。如订舱、处理外贸单证(装箱单/报关单/etc)、协助客户提箱以及报关、制作提单样本、取单等相关工作都要涉及,工作量较大。国际货代职业比较辛苦,进入的门槛较低,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基本不按正常的点下班,因为时差的原因,经常会有晚上的电话,或加班。有的货代公司,加班甚至不给加班工资。国际货代人员职场升迁较难,部分职员工作5~10年,薪酬只有小幅增加。货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薪酬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人员流动较大。
23学校
231专业课程设置欠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
目前,广州还没有高校单独设置国际货代专业,一般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国际货代课程。部分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货代方向。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学到的货代专业知识较少,多半是国际货代相关理论,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不相符。无论是一本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还是二本的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及三本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大学华软学院都没有形成国际货代人才培养体系。
23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货代企业需求脱节目前,广州高校的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与国际货代相关的专业,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还比较薄弱。由于办学条件不足,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主要是校内实践,与国际货代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经过长时间的岗前培训后,才勉强适应货代岗位的工作。另外,学校比较强调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以及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应试教育,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
233货代师资力量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由于广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2004年以来开始招生,以前没有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师资都只是从事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货代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之甚少。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社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授课效果一般。而在国际货代一线岗位工作的职员,社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学历偏低,难以达到高校教师的门槛要求。因而,既掌握国际货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3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路径
31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更精准地增设对口专业,并鼓励各高校增设,重点培养保税物流、集装箱物流、跨境电商、现代航运物流、航运电子商务、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整合政务、物流、通关、交易、金融等领域方面的综合人才。促进专、本、硕、博教育层次分明化,扩大专业宣传力度,设置专业资格证考试制度。利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增设专项国家级竞赛和奖金,辅以学费减免、工作保证的鼓励政策,重视国际货代人才培养。引国际港口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等世界著名航运组织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成立研究中心等。南沙自贸试验区、南沙保税港区、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相互合作,建设航运物流信息平台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制订《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十年行动计划》,试点支持广州航海学院、广东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专业对口的学生与各机构平台合作,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32促进货代人才流动,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完善的就业平台,提供优质就业保障,促进国际货代人才信息的流通。针对211、985重点大学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学院等)优秀毕业生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与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合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货代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与经验交流。给予本地优秀人才留学、见习出国交流政策福利与资金支持,并支持他们实习后回国工作。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吸纳人才,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强与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国际组织、造船企业、海运企业、货主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吸纳优秀人才。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行“传帮带”指导
对于大型货代企业,可以专门成立人才培养机构,建有专门的培训教室以及场地,建立一支培训师团队。通过人才培训,可以保证人才的效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减少离职率。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以老带新。企业派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一对一培训,并以一套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以确保培养效果。同时,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通过奖励制度来体现人才的价值,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34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建立国际货代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安排企业骨干、操作能手赴高校或标杆企业培训学习,举办国际货代技能竞赛,提高员工职场能力。货代人员通过报关员、报检员、物流师等考试的,参加考试培训费用的50%由国际货代企业承担,且每月给予相应的津贴奖励。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职业等级,根据职业等级确定员工薪酬。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让员工有薪酬公平感。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的养老金,激发货代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半年开展一次旅游活动,由企业承担费用。设立企业工龄奖金,每工作一年奖励100元/月,?货代员工有归属感,减少货代人员流失。每月开展一次企业员工集体生日聚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35优化货代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邀请国际货代企业人士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国际货代相关课程,如“报关”“报检”“国际货运实务”等课程,做好先修课、后续课的衔接工作,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节。去国家示范性、货代课程设置比较好的标杆高校走访学习,借鉴货代人才培养经验。与国际货代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设立国际货代订单班,每年定期安排学生参加国际货代企业顶岗实习,参观见习。增加学校对国际货代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国际货运实验室,购买国际货代相关教学软件。开展项目小组、工学结合、课堂情景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师关于国际货代的相关课题,与教师一起完成部分课题任务,参加国际货代企业调研,了解社会对国际货代人才的要求,撰写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