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3 06:04: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

篇(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为经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经济学研究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推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的论争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周立群和黄卫平,2002)。目前,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研究脱离中国经济现实而照搬西方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重方法、轻思想、重数据、轻结论的担忧不绝于耳(曾国安,2005;靳卫东,2013)。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学研究现状?是否已经出现过度数学化倾向?中国经济学研究未来取向又将如何?这是需要和研究的重要议题。为了准确、客观地把握近些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 20092011 年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论文,对论文的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等信息进行梳理,并对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和新取向进行分析。

对已发表期刊论文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是了解经济学研究全貌或某一学科或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比如在研究领域方面,黄泰岩和张培丽(2008、2014)通过对 CSSCI 来源期刊经济类排名前 20左右期刊的专题性分类统计,对历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储凤玲(2013)通过对 20062012 年《经济研究》发表的 963 篇论文的 JEL 编码分析,对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进行研究。姜春林和杜维滨(2010)利用 19982007 年 SSCI 影响因子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对国际经济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方面,成九雁和秦建华(2005)对 19792004 年间《经济研究》刊载的 3902 篇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肖金川等(2014)基于 20012012 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对国际顶级英文期刊应用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统计分析。此外,刘俊婉等(2004)对 19982002 年间经济学领域重要期刊、机构、论著和作者的影响力等方面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是采用词频分析法、共线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载文量、著者、研究领域、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频次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李颖,2005);第二是选定特定数量的相关领域期刊或权威期刊,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作者以及引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问题针对性较强,但是样本信息汇总的工作量较大。

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三个不足:首先,大多是针对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等单一信息的分析,而综合信息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对近期文献成果的研究更为少见。其次,在样本选择上,选择单一期刊或多种期刊,选择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考虑单一期刊发文导向对样本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期刊样本的可比性问题。最后,研究领域的确定上也较为随意,不具备系统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以下方面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突破:首先在样本选取上,选择国内公认的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增加样本容量的同时,增强样本的可比性。其次,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分类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JEL 文献分类方法对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三个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涵盖了现有研究中关注的基本问题。

二、样本选择

目前,人文社科类期刊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简称 CSSCI),二是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期刊排名。一般认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分别作为两大系统中经济学、管理学和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的期刊,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经济学(季刊)》作为综合性经济学科中除《经济研究》以外排名最高的期刊,也是大多数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A 类或重点期刊。因此,本文选取《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组成四大期刊进行统计研究。

分析显示,这四大刊物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等国内经济学类学术奖获奖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国内经济学领域的长江学者、杰出人才、优秀博士论文得主、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几乎都在此四刊上发表过论文。2012 年,这四刊全部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印证报告(2012)》(简称 CAJ-IJCR)2012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其中,《经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 11.555,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经济学(季刊)》国际他引影响因子 0.253,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国际他是影响作用最高的期刊。因此,这四刊的选题取向、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或引领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经济学发展取向。

三、研究队伍结构和布局

对四大刊物的作者信息汇总分析凸显了经济研究的方式和队伍构成的一些新的取向和特点。首先,多人或多机构合作研究已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本文的作者信息按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次和机构计算,对于跨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其所属学校或机构的原则进行计算。统计结果为,作者人次总数为 2640 人次,平均每篇文章作者为 2.35 人次。其中 2012 年每篇文章作者为四人次及以上的数目为36 篇,占当年总数 9.8%,;2013 年 40 篇,占当年总数 10.5%,;2014 年 47 篇,占当年文章总数 12.4%,。这表明,经济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化研究正在不断增强。

多作者完成同一论文成因有四:其一,多人合作开展某项研究日益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同时合作研究也成为各类学术团队中以老带新的重要方式;其二,大样本量的数据或较大规模的案例调研需多人以团队方式来完成;其三,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合作,包括研究机构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与协同;其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设立的重大攻关项目助推了这类成果的形成。其次,从海外学者信息看,国内期刊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阵地。

篇(2)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篇(3)

孙大权博士的近著《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一扫学界陈见,以“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为主线,揭示了那一代学人引介和钻研西方经济学的努力工作。孙博士受四川朴实学风熏陶,史学功力深厚,竟被他找到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学社的资料和档案,汇集成书。在此基础上,他有理有据地论证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国内所谓“社会主义论战”之后,经济学并没有压倒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社在学界、商界以及媒体上拥有更大的影响,他们所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才是当时的主流。

刘大钧是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他曾经留美,时任清华教授,后被誉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1923年,刘大钧联合、戴乐仁、陈达等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经济学家,发起建立了中国经济学社。

1927年以后,随着留美经济学生陆续归国,中国经济学社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工商界很多企业家、银行家的鼎力资助,研究活动日益丰富。从1927年到1936年,中国经济学社每年都举行年会,邀请学、政、工商各界人士参与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学社还主持出版了多份学术刊物,如《经济学季刊》,并统一了自严复以降一直处于混乱境地的经济学名词翻译。

同时,学社很多成员在学术上也取得不错的成就,方显廷、何廉、唐庆增等都有重要论文在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可惜抗战爆发后,学社活动渐入低谷,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不得不转而研究特殊的战时经济。

解放以后,中国经济学社的很多成员更远走他乡,刘大钧、何廉、方显廷、刘大中、蒋硕杰等都是如此;一部分学者留在国内,但治学方法和方向发生极大改变,如、吴景超、巫宝三、赵乃抟等,都弃理论而研究思想史。一部分学者和实践者掌握了话语权力,创造出全新意识形态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从而抑制了西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中国的继续发展。

篇(4)

[摘要]北京2008年奥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它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关键词]北京奥运经济

在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筹办奥运会。有研究表明现代奥运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且大型体育赛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问题解决的很好途径。大型体育竞赛既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一个文化盛会和旅游大节。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乃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所创造的无限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发展和拉动本地区经济,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经济的现象。

二、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在奥运会主办期间,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将带动经济增长。

国内外旅客在主办奥运会前和奥运会主办期间,以奥运为目的前往主办城市和国家,并由此引发了各项经济活动,增加了额外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等领域,经济发展生机勃勃。由于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投资市场。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和地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危房旧房改造等。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北京之外流进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左右。新增的巨额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它对诸多行业的产品消费形成强烈刺激,尤其对建筑、交通、通讯、旅游、食宿等行业的消费拉动作用会更明显。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奥运会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主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主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

2.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

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电视转播权、全球赞助商赞助收入的分成、组委会赞助商、特许经销商、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门票、捐赠资产处置、体育彩票等的收入。奥运会作为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文化活动,同时游客成为企业进行全球性宣传的最佳载体,因此国内外各大财团和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慷慨解囊,以显示实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在北京奥运会的前期和比赛期间,广告业、旅游业、体育产业、零售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都将得到高速发展机会。举办奥运会将推动北京市乃至更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北京市大量的高能耗、污染重的企业要从第二产业中退出去,是必然的、不可动摇的选择。同时,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3.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全国每年GDP额外增长0.3%~0.5%;申奥成功后新增180万就业机会;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据测算,由于新增奥运投资乘数效应及奥运相关消费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带动2002年至2007年GDP年均多增长1.67个百分点。这样,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每年10%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000亿元,比2000年增加近1.9倍;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11%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2倍以上。

4.奥运会将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步

北京市的污染问题是严重的,治理环境不但极其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举办奥运则为之提供了最佳的契机。环境的治理必然推动城市的改造,而城市的改造又贯穿环境治理的原则,“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二者必须选择的理念。城市的改造、体育场馆的建设为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益于奥运会自身的创收。

三、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

在奥运会主办后期,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主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将为奥运主办城市和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旅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可能会出现投资下滑、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等需求不足的风险,使经济衰退,步入低谷,即发生“奥运低谷效应”。奥运会结束后,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将要回落,这些方面可能发生就业人数减少的现象。但只要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北京将继续成为旅游热点,那么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不会长期低落,从事这些服务的人员仍会有合适的工作。

四、结束语

奥运会的主办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尽管前文论述了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滑坡,而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还存在着障碍。政府要对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展开积极应对,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降低后奥运风险,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入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28~31

篇(5)

关键词:回族;经济思想;意义;构想

中图分类号:F09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43-05

在中国,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民族,长久以来在统一的汉文化的大环境下,各个民族以其不同的习俗传承和意识形态而成为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的经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是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特征,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著名经济学者叶坦教授曾经说:“研究民族经济必须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应当结合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习惯心理,重视由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其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等。”(《民族研究》,2005,4)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恰好符合上述要求,是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载体,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少数民族经济思想的研究,阐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回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比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数仅次于汉族、壮族和满族,居第四位,他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种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民族成员和中国本土各族居民,经过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形成发展历史和文化表征的人们共同体。独特的形成背景造就了回族具备两大文化体系的优势――既有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有与生俱备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基因。二元文化的影响在回族民族性格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而深刻影响着回族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回回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借取和吸收汉文化的过程,如果从唐宋时期回族的先民时代算起,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1300余年。那么回族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思想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世界两大文明的交汇?他们的内在逻辑是如何演绎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回族经济思想研究的回顾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回族经济思想进行过专门研究,但是从回族的历史、语言、经济、宗教,文化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内容。

(一)从回族经济史角度展开的研究

经济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研究一个民族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该民族上层领域的许多现象进行唯物主义说明。由于回族向来以善于经商著称,所以商业经济的研究就成为回族经济史研究中最早开拓的领域。比如赖存理的《回族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和《中国回族社会经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杨志玖的 《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和《元代回族史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一批介绍各地回族史的研究成果,这些论著都或多或少述及回族经济问题,而有关经济思想的内容也散见其中。如杨兆钧主编的《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马亮生主编的《湖南回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答振益主编的《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马鸿超、田志和主编的《吉林回族》(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马通的《甘肃回族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冯福宽的《陕西回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马明龙的《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等。回族经济问题的通史性著作中,一般都辟专章对历史上的回族经济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如邱树森主编的《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等。

(二)有关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派、门宦制度和寺院经济的研究

宗教经济生活是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方面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马通先生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此外马通先生还出版了相关著作《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和《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勉维霖主编的《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为我们研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教派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宁夏地区教派的历史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

探讨教派、门宦制度方面的论文较有代表性和学术影响的有王怀德的《苏非派的演变与门宦制度形成的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84,1)、勉维霖《回族伊斯兰教苏非派学术思想渊源》(《甘肃民族研究》,1985,2)、穆宝修的《论回族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产生》(《民族学与现代化》,1985,2)、马平的《试析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经济问题》(《宁夏社会科学》,1991,4)以及《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济结构分析》(《回族研究》,1992,1)、罗莉的《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的现实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5,3)侧重于对历史上清真寺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收入来源和经营形式进行考察,并分析这种经济的局限性和影响。

(三)从伊斯兰教与回族经济的角度展开的研究

千百年来,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回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回族学的研究学者从的角度探讨回族经济问题。张永庆等人的《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伊斯兰教与经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刘天明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探讨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束锡红的《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商务印书馆,2004)一书关注的是宁夏区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并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以回族社区为视角展开的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回族社区的个案研究和结构分析,为回族社区及回族社会在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中,适应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思考与实践范式。

研究伊斯兰教与回族经济问题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多,如张永庆的《伊斯兰教与经济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88,2)李松茂的《关于回族经济史的研究》(《民族研究》,1990,2)马平的《伊斯兰教对“均贫富”观对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影响》(《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1991)肖芒的《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和王伏平的《伊斯兰教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等。

纵观以往的文献,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经济史的分析,缺乏对经济行为背后思想动因的揭示,特别是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结合文化交融的背景,对回族经济思想的形成、演变进行得到系统研究和分析,尚属空白。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还是片断的、粗浅的,亟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二、回族经济思想研究的意义

(一)回族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回族的经济思想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公元8世纪当伊斯兰文化伴随着蕃客经商的脚步来到中国时,在他面前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强大而成熟的意识形态,伊斯兰文化体现出独特的包容性和坚韧性,他逐渐进行吸收和改造,但是这一历程绝不是伊斯兰的“儒家化”,它始终以伊斯兰文化为前提,是两种文化适应下的再造,所以这些被吸收的优秀成分不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成为中国回族伊斯兰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轨迹不同,回族经济思想的形成独具特色,是在已有的较高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伊斯兰文化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显著特征。他既是对本民族传统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承继和发展,具有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固有特质,又吸取了其他民族和外来思想的有益成份,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时代性,由此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回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学术界对回族学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经济思想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薄弱

回族学是以研究回族为对象,研究回族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回族现实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为主,研究范围包含回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地理分布、社会生活、民族关系、文化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等民族特点及特殊的发展规律。自20世纪初回族学创立以来,众多专家和学者从人类学、哲学、经济史的角度展开研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从经济思想的角度展开研究还比较鲜见,结合文化背景来探讨回族经济思想的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有的文章冠以“回族经济思想”之名,但是究其内容都是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范畴,那么是否这代表回族没有自己的经济思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每一种经济行为实际上都贯穿着支配行为的思想要素,只是,有的明确表达,有的约定俗称,回族经济思想正是属于后一种类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回族经济思想进行挖掘、整理,将零散的思想资料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行抽象和概括,并在综合回族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回族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他的文化内涵,从而理清世界两大文明碰撞下思想文化的独特性。

(三)研究回族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以往谈不平衡多指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别,但是民族经济的差距也是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中国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中西部区域(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14个不同级别的回族自治地方,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纲要》显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592个,其中民族地区就有267个,占总数的45.1%。目前剩下未解决温饱的2365万人(2005年底数),少数民族地区有1016万人,占43%,而少数民族的总人口还不足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尽管对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以及政策上的倾斜,但是我国的区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往往忽视民族特征,特别是忽略了区域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特性积淀的联系,这直接影响国家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任何民族的发展问题都必须从其传统文化中找到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优势,将现展与其传统知识和文化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找到这个民族的发展根基。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扶持、扶贫要考虑文化传统等非物质因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滞后现状。开展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无疑对人们全面了解和把握回民的经济、宗教和文化等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一研究对于政府部门制定更加切合民族文化传承和现实客观条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及规划,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研究回族经济思想的构想

如何加强和深化对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在此,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构想。

(一)研究方法

1. 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即通过对特定历史条件的分析以及对史实情况的了解,研究回族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社会效果,以及该思想的本质和特征;比较分析也是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比较研究突出回族思想的特色性。回族经济思想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受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它的思想在形成中具有纷繁复杂的史料,所以我们必须借助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回族经济思想与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和儒家经济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从而分析回族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条件、脉络以及思想渊源。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这两种方法是思想史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研究本课题,从事实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中揭示回族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侧重于回族特色经济思想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的研究,而这些思想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研究回族经济思想应该结合背景环境进行描述和解释,注重对事物现象的概括和归纳。然后从已有的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阐述和解释。

3. 经济学和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回族经济问题涉及多种学科领域,不仅仅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已有文化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也纳入了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的研究视野,这些学科对回族经济问题均有大量的关注,因此,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研究十分必要,这种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有助于开阔视野,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难点

1. 资料分散性强,搜集难度大

开始于20世纪初的回族研究迄今为止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早期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各种专业学术、杂志、期刊和报纸当中,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回族自身主体意识的增强,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组织了一批颇具影响的研究团体,各种研究刊物大量涌现,但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多着重于经济史的考证,其中可见经济思想的火花零散于各种学术刊物当中,所以研究成果的搜集有相当大的困难,如有些早期刊物已经无从查找,仅存条目看不到原文,还有的受时代限制,存在扭曲事实的现象。

2. 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还不成熟

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尚不成熟,其基本原理还未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等多学科和领域,这对研究者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者需要在整理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自身的理论功底进行评述。

(三)研究内容

我们认为,回族经济思想不能按照传统的以时间为序进行的研究,而应该突出回族的民族特色,分专题的形式对最具有二元文化特色的思想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这些思想哪些是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承,哪些部分体现了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这样或许可以比较全面的把握回族经济思想中两种文明的融合。根据这一思路,可以将回族经济思想分为农商并重思想、课施济贫思想、消费思想和宗教经济思想等内容,依次考察他们的思想渊源,从理论到实践,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以回族经济思想形成及其特点为分析起点,同时与伊斯兰经典思想及儒家传统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回族经济思想的独特性以及受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影响的程度,力图合理展现其思想传承的线索。阐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在形成回族经济思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于一些时代性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的实质、特点、发展脉络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述,力求反映时代面貌和各种思想的逻辑关系,争取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推进回族经济思想的研究。

(四)史料问题

篇(6)

关键词: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增设研究子方向。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及地缘特点增设研究的子方向。虽然研究的是世界经济,但我们的最终立足点是通过学习世界经济,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及学校所处的地区情况将研究方向细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可以避免趋同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服务。

篇(7)

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化;实证化

作者简介:周志太(1956-),男,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经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0-0008-03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 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 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③ 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