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07:0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管理;社会工作
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理论分析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如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大力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是目前社会所需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目前,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三大模式。
一是北京模式,主要的服务方式是:购买成本、资助补贴、全额购买和项目奖励。具体流程分六步实施:分别为项目申请、项目审核、项目公示、项目购买、项目监督和检查验收①。
二是上海模式,上海市主要以社工项目为主,将具体的社工服务交给专业社工机构,政府按照合同给与社工机构一定的经费。购买形式首先是政府委托购买,后来发展到政府邀标,最后固定为项目招投标。
三是广东模式。广东的社工服务是比较完善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购买社工岗位。如深圳、东莞等地由政府出资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社工岗位,由社会工作者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社工岗位主要分布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地点。二是购买社工项目。由有需求的使用单位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如社区的居家养老、社会矫正、残障康复等项目,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政府担任监管方,有资质的民办社工机构担任实施方。
二、郑州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郑州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主要是社工岗位购买。如金水区区政府出资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社工岗位,由社会工作者单独为某特定群体服务。二是社工项目购买,如2015年,河南招标采购服务公司受河南省民政厅的委托,就河南省2015年度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可以投标。2013年郑州市金水区首开全省先河,由区政府斥资150万元推出的三个社工服务项目公开招标,成功签约。这标志着金水区构建的以政府购买“岗位+项目”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已生根开花。
社工服务的购买主体主要是全省各级政府机关及派出、授权机构,以及享受财政供给或利用国有资金举办的企事业单位。但是,这不意味着各级政府机关就是社工服务的具体使用方,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政府通过一定方式向特定的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某项服务的购买,但真正的受益者是广大社会群体和那些在社会当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们。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政府要照顾一帮老人,他们不需要建一个养老院,再招一批人负责照顾老人,而是只需要花钱把这件事情外包出去,外包给有能力负责照顾老人的社会组织。社工服务购买的客体,即民间的一些社工机构,而各级政府通过向这些社工机构来进行购买服务。这些社工机构进行统一的培训和管理,各机构实行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并不受到政府的领导和安排,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自我管理和相关人员的招聘活动。
三、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主要从两大方面分析,郑州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制约郑州社工人才体系建设的瓶颈
目前社工从业人员待遇较低,社会知名度和地位也不高,加之政府将最多的工作机会给予正式的公务员而非专业社工。如此,导致我国很多实质上正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仍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缺乏。据河南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沈若为统计,自2008年全国首次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到2014年,河南省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拿到证书的人有3014人,但这些人也并非都在社工机构,非专业的从业人员大大降低了社工岗位的专业性。目前,郑州的社工一般都是来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社区问题不了解,对社区居民不熟悉,并且社会实践经验相对较为欠缺,对相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过多接触。因此,在面对有些服务对象的某些问题和困难时,就会出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情况,从这方面来讲,这些年轻的社工还难以完全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第二,社工人才的流失。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会芳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省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有600多名。可遗憾的是,尽管当前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迫切需要,但是有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没有选择到相关的领域就业,出现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现象。中部省份的很多社工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到该领域就业。即使对口就业,也更愿意选择到“北上广深”发展。据2012年河南一所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说,班级学习社工专业的50名学生,只有不足10人在从事社工工作,其余大多转行。
第三,收入较低。在我国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的月薪大约在1.2万元至1.8万元港币,而作为高级的社工的年薪就能够达到大约四十万元以上。然而,在我国内地,社工的薪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郑州市一名本科毕业的岗位社工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研究生毕业的社工工资在4000元左右。
(二)郑州市社工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缺陷
首先,政府购买服务的流程不规范。第一,虽然《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和要求政府信息,但是如今依然不够公开,各地方的政府做得并不尽人意,公众无法了解到全面的监督信息和评价。第二,政府购买服务程序缺陷,招投标不够透明,事前预估也不够充分等都会对监管和评估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三,目前,由于社会工作相关的监管和评估制度建立和运行都不够规范,因此国内很少有专业的评估人士开展此类工作。
其次,社工岗位的相关职责和岗位的服务内容和标准难以界定。比方说,明明招聘的专业社工,但是却做一些与专业职责无关的工作,如单位经常让专业社工打印文件,整理工作报告等行政事务。所以,业界常说社工被行政化或行政色彩过于浓厚,不利于社工开展专业工作,这样影响和阻碍了专业社工活动的顺利展开。
再次,社工人员的办公场地和相关的活动经费难以解决。理论上讲,由于社工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对其工作的环境和条件都有一定标准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工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比如说,专业社工需要有独立的访谈室,以方便跟案主进行交流,专业项目社工需要有足够的经费和充分的场地来安排小组活动,并配备足够的预备人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任重而道远。很少有这样硬性条件充沛的社工机构。
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健全及完善
(一)创新社工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加强对社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社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要加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组织新上任的社工人员学习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重视专业督导的工作,使新上任的社工人员通过与督导沟通,掌握与运用专业的方法来开展专业服务。同时,项目结束后要进行跟踪后续工作,评估人员的工作效果,促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完善考核和评估机制。
第二,提高社工人员的薪资待遇,使他们有一个安全保障,降低人才流失率。笔者认为,为了使社工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保障,相关部门应该除了提升社工职业地位之外,还应该改善对社工的激励机制。比方说,为了体现差别性,适当的提高薪资待遇;对从事社工服务年限长的社工和新人社工,拉开新人和了“老人”的薪资距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工,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每年对工作突出的社工人员进行表彰。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和知晓度都还比较低,没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宣传开来。这样一来,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不仅可以得到被服务对象的认可,也可以社会各界的认可。久而久之,社会工作将会在一个良性的氛围中开展。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社会工作,进而接受这个职业,同时,社工的社会地位也随之逐渐提高,社会对这份职业的好感度也大大增加。
(二)不断完善社工服务制度体系
完善社工服务体系制度建设,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社工机构与各部门合作协调,共同努力。
1、加强制度和资金两方面的支持
制度和资金的支持是能够开展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工作的基础。
第一,关于制度的支持。第一方面,国家根据目前的社会需要,补充相应的必要的法律制度。第二方面,由于郑州市在社会工作方面,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制度加以改进,并对已颁发的相关文件落到实处。
第二,关于资金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财政投入,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虽然郑州市已经适当的加大了投入,但是,目前来看郑州市相关的政府购买的财政投入仍显得不足。目前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资金投入方面,郑州市每一个社工岗位只有2万元,而深圳却有5万元。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尽量从第三方入手,加大社会力量的帮助,比方说,充分调动义工和志愿者资源,做慈善或者其他的社会筹资方式等。
2、加强监管和评估两个环节的工作
监管和评估两个环节,是促进和保证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第一,完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一是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政府采购法》的相应内容;二是制定一些专门性的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应当完善的方面具体包括:首先,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概念和服务的范围;其次,规范实际的操作程序;再次,对监管和评估的制度进行相应的规范。
第二,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和评估体系。全方位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包括政府的监督,专业机构的评估,专业人员的评估,以及被服务对象的评价等。监管和评估的具体内容要涵盖招投标过程、资金使用、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效果等等,最终达到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透明公平、公开公正,以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五、结论
如今,郑州市尽管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总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是大势所趋,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作者单位:安阳学院)
注释:
① 耿春雷.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专家谈[J].社会与公益,2012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蓝志勇.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公共管理学报,2007,(7)
[2] 赵静.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3] 代曦.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选择[J].今日中国论坛,2011,(7)
[4] 张省,刘延刚,李博.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模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5] 马良灿,毛传h.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深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模式及启示[J].社会福利,2013,(3)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关于媒体责任,施拉姆认为传播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树立责任感:一是自我调控,大众传播的责任高于通过规范能够达到的层次;二是专业化,不仅要强化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训练,而且要提出大众传播的职业标准、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
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
社会责任感是媒体应有的职责,伴随着大众媒体功能的广泛化和作用的扩大化,大众媒体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电视媒体作为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强的大众媒体,更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当今电视媒体存在着以下几种较为严重的责任缺失现象。
1.单一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庸俗化
收视率是电视媒体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收视率,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某一节目的收视用户占该地区用户总数的百分比。当前不少电视媒体单一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庸俗化,忽略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开播不久就迅速坐上娱乐节目收视率第一宝座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在开播初期节目语言毒辣刻薄,淡化了相亲节目的服务功能,沦为“秀”的舞台,“秀”拜金“秀”刻薄。女嘉宾马诺“假相亲、真出名”的坦白,表明了节目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在收视率飙升的同时,节目的庸俗成分也是对受众心理底线的挑战,这是对观众不尊重、不负责的表现。
2.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而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播放广告、提及广告商,会削弱观众对电视媒体的信任。
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深得观众喜爱。当然,对于每期节目的开场白——“欢迎收看特步天天向上”,观众更是耳熟能详。很明显,“特步”是节目的主广告商,广告商要求在每期节目中必须被提及7次。然而,在某期节目中,由于主持人的疏忽,当节目进行了大半时,主持人才发现忘记提广告商了,便竭力挽回“您现在看到的是特步天天向上……”“您只有在特步天天向上才能……”“只有特步天天向上才能……”一口气重复了7次“特步”。这样的行为必会让电视节目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对于电视媒体来讲,毕竟节目内容才是其主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节目的整体效果,是媒体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3.“非爱性掠夺”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介,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媒体的话语权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旦过“度”,会对当事人产生“非爱性掠夺”。所谓“非爱性掠夺”是指媒体以“爱”或“关怀”等善意的目的,对公众人物、公众事件中的某些当事人进行的强迫性干预,而忽略了对方真实的心理感受。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敬礼娃娃”郎铮成为媒体的镜头焦点。年仅3岁的他从废墟中被救出时,举起右手敬少先队队礼,感动了无数人。然而接下来各家媒体的疯狂采访报道,让郎铮开始情绪不稳,媒体却浑然不觉,一味要求他“敬礼”,甚至有的电视台请他上节目。对于当事人,媒体不但没有给予爱,反而一直在进行伤害,进行轮番的“非爱性掠夺”,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从央视“感动中国”评选看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1.彰显民族精神,正面引导社会舆论
2002年10月,央视首次启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推出百位人物,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的推选标准为:“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社会进步做贡献,有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取向及时代精神的行为等。这一系列的标准证明,“感动中国”评选创造的是一种爱国民族精神,具有无形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另外,“感动中国”评选是将社会舆论焦点集中在反映良好社会风气的一面,通过正面舆论引导大众良好的、自觉的社会行为。
2.以受众为中心,贴近民众
“感动中国”评选摒弃传统自上而下的人物典型确定方式,广泛征集网友、观众、读者的意见,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比如,在央视的网站上,及时向网民展现网友推荐人选及网友的评价,并实时显示每一位候选人的票数动态,如此公平公正的评选,自然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和尊重。此外,评选注重平民意识的表达,追求人的自立自强,倡导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
3.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感动中国”并不止于对优秀个体的宣传,而是希望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宣扬和构建,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是勇敢坚强的洪战辉,还是用歌声点亮希望的丛飞、收养不同民族孤儿的阿里帕·阿力马洪,他们是一群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动中国的人,他们的事迹是对人类心灵的净化,推动着人类构建和谐的价值体系,走向自我完善。
4.促进大众媒体的互动合作
2003年1月18日,“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评选正式启动,评选过程中,中央电视台与30多家地方媒体合作,共同寻找“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各家媒体互有分工、共同合作,比如,《北京晚报》负责重点报道当选十大人物身上所承载的“十种精神”;央视相关栏目或部门进行全方位互动合作报道,《东方时空》展播候选人物的先进事迹,《面对面》主要制作人物访谈等。大众媒体在广泛的互动合作中,共同承担起媒体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小 结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要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众媒体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电视媒体作为影响广、效果强的大众媒体,更需要树立责任意识,构建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①张培:《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J],《声屏世界》,2007年第4期
②何庆良:《施拉姆的传播理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年第4期
③陈瑶:《绿色收视率与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21期
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它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劳务,它往往是集体给予免费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因此,环境保护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难以进行的,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强制社会和企业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利用经济手段诱导经济主体对污染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是其中必不可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税收实践,己形成基本框架。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为环境保护财税收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在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分析了私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收,后人称之为庇古税。“庇古税”理论成为后人通过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价格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产权因素,环境资源产权合一,是“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污染者付费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最优,税收方案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方案实施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量,“庇古税”存在忽略代际公平、不具有操作性等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更多的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保莫和欧兹提出环境与价格标准程序法(1971),巴罗提出了逐步控制法(1979)。在税收方面,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制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种类日益增多,如排污税、产品税、能源税、碳税等纷纷出现、其功能综合考虑了刺激和财政功能。各种排污税主要是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各种能源税则主要用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希望其产生积极保护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税收付诸实践。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环境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税制,逐步引入生态税制己成为传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是环境保护税收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绿色税制改革”。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绿色税制,而且绿色税收在许多国家己成为绿色政策中的主要手段。
目前对环境税的研究重点突出在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等,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成为争论的焦点。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环境保护财税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相对于国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路径与国外大体相同,正在转入对税制的协调构建研究方面。
①征税依据
大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税的征税依据是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经济内部化;有的坚持经济生态综合平衡调节论;有的坚持环保资金调节论;还有许多专家从可持续发展调控方面来论述环境保护税收征税依据。税率的确定,有人认为,税率应该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人认为税率应能体现市场价格和边际机会成本的差额部分。收入使用方面,有人认为应专款专用,但有的人不认同。国际比较方面,主要是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财税实施的介绍和借鉴性研究。
谭宗宪(2004)认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状况的现实和国外先进经验说明: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目前,建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时机有利,基础有利,效率可行,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通过改收费为征税、对传统税种的完善、开征新税种等措施逐步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调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文和与郭玉清(2007)认为,财税政策应在国债、税收、支出和配套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维护社会正义,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环境保护财税收的实施条件
有些学者认为,宏观上要加强立法,微观上要加快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政策能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当企业无力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所需巨额资金和投资时,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资和适当的补助,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征收排污费对环境保护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排污企业收费,促进企业经济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征收的排污费缓解了环境保护资金的不足,增强了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政府通过征税、减免税等手段来调节政府和企业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的马冰研究了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的税制应该借鉴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杨金田和葛察忠在《环境税的新发展:中国和OECD比较》一书中,经过大量的实例和调查研究,认为中国的改革要放到三种互补的方法上:取消或改革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和税收政策、对现行的税种进行调整、引进新的环境税。同时,财政部为了系统了解国外的税制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于1999年设立了《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从2000年起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税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陆续出版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税制等丛书,对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激励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偏低、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各种问题。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提供和保护环境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行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安排。
林升(2007)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③环境税收的现状
张俊,马力在《环境税立法的构想》(环境保护,2007年第7期)中指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90年代前期约为GNP的2%-4%,表明1980-1995年环境破坏的速率低于环境增长率;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超过1380亿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3%,生态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为3845亿元,二者结合起来,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世界银行在1997年计算的我国90年代中期主要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约占全球GN甲的7.7%,计4430亿元。
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十分严重,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开征环境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观点和看法。何学昌、张士云在《论当前我国生态税收政策的选择》(乡镇经济,2006年第4期)中指出,目前我国税制中尚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但确实有了一些环境保护效果的税种和税收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环境污染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二是当初并非为了生态目的,而实际上却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三是采取了分散在其他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适用低税率或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对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农业税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肥力、植树造林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等。
郝佳佳在其硕士论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2007.5)中讲述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国民经济的绿色GDP核算,而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与限制产业发展等功能。
3、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①历史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在论述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演变及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进行描述。要在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就必须对历史上所采用的治污手段给出合适的评价,充分认识历史和现实因素对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的制约和影响。
②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和国外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其教训,以其帮助我们构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社会调查方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构想进行深入分析。
创新之处
【关键词】企业管理 义利观 经济建设 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有很多极具价值的文化精髓值得我们在今天的企业管理过程当中吸取和借鉴。思想决定着行动,我国传统的义利观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义利”一词由来已久,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该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首先,义利观是人们主观行为的一种思想指导;其次,义利观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最后,“义”与“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他们彼此对立,同时又相互依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义利思想进行加工,取其精华,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传统的“以义制利”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倡导重义取利的价值取向,抵制见利忘义的不良道德倾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将中华传统美德抛在了脑后,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当前我们不断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以此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这一理念也与传统的义利观一脉相承。
重视高尚精神追求,预防腐朽思想侵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多数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金钱这一中介来实现,金钱也由此成为一些人竞相追逐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甚至已经演化为了复杂的利益关系。由于一些人对利益的过度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随之而产生,以至于由此衍生出“一切向钱看”等扭曲价值观。加大对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学习力度,有利于在精神及人格塑造等方面培养人们正确看待金钱与利益的态度。从这一角度来讲,用传统义利观重新塑造人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是十分必要的。
以集体利益为重,摒弃利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难免把自身利益作为首要出发点,特别是当经济主体的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出现矛盾之时,有的经济主体很可能会选择牺牲整体、全局的利益来保全自身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利己主义的小团体,其存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传统的义利观以“义”为主,强调把国家利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可见,在处理公私关系、局部和整体关系等方面,中国传统义利观对当下的经济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传统义利观对现代企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建立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的义利思想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益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社会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构。无论在何时,中国传统的义利思想都要求人们在逐利的过程中坚守道义。在当下,这种价值观依然影响着我们,那些违背企业伦理和社会道德的行为,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鄙弃和反对。在追求物质财富与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道德准则始终对人们的逐利行为起着制约作用,企业的信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反映出传统义利观对现代企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建立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义利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其精华就是崇尚道义和推崇公利,这种思想起源于儒家义利观当中的“贵义轻利”思想。在传统儒家义利观中,人们的取利行为一定要符合社会的道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重视社会公义、对诚信的坚守,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既有效调节了社会秩序,也维系着人们之间的情感。在经济生活中,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逐利行为不可避免,但企业经营者同时也应该明晰逐利行为的道德底线。“见利思义”就是一种良好的商业道德,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如何在逐利的过程中长久地坚守信义,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为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是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的通行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广大中华儿女的道德准则。近些年来,我国一部分企业以逐利为主要目的,忽略了企业形象的树立。有鉴于此,中华传统义利^可以被运用到改善企业管理思路与方法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对义利观的学习与运用,更加充分地考虑消费者的权益和意愿,使企业在获利的同时,也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从而实现“双赢”。企业想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首先应当秉承正确的价值观,让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管理理念,为企业赢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传统义利观
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向企业提出了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传统义利观,应当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中国传统义利观有助于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结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传统义利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通过对义利观的学习和吸纳,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有很多人提出并探讨了“企业文化”等问题,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良性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丰富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软实力虽然是无形的,但对公司的形象和社会竞争力却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对于企业发展的理解和规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们甚至认为,只要企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获得足够的利润,那么企业的发展规划就算成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软实力,即企业文化的建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规划思路和发展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义利观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打造企业文化品牌。除了提升服务竞争力、专业技能等硬实力,现代企业也应当营造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把传统义利观融入企业文化中,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经营难度,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义利观培养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员工的职业操守。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以传统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将传统义利观与当代企业管理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对员工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操守的培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亦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企业对经济秩序和社会道德准则的遵循,将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作为一个实体,企业自身应更加重视“义”,在“义”的基础上将“利”付诸实践,例如适时提高员工薪酬、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周璐:《先秦儒家管理哲学研究综述》,《管理工程师》,2014年第5期。
②何方芳:《我国政府行政伦理的失范及其治理――以儒家义利观为视角》,《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③朱玲:《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一种基于社会责任的义利关系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第6期。
④闫学军、王雷震:《论孔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5期。
⑤林斌高:《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应用研究》,《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关键词]金字塔式管理;扁平化管理;团队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83-06
在苏联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内部管理基本采取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近些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基础教育要由传统的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培养目标之一是由标准化转变为个性化。因此,随着很多中小学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弊端日益凸显,阻碍了中小学校的发展。为顺应时代要求,如何发挥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的优势,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追求一种更适合规模较大的新学校管理模式,成为很多学校改革实践目标。
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思考,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了相关管理知识,在把握好管理工作的一些规律的同时,运用科学的管理艺术和方法,结合校情,提出了“建设教师团队,实现扁平化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实现学校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一、学校管理现状及弊端
以我校(桂林市将军桥小学)为例,学校现有2个校点、41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和100多位教师。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金字塔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即校长 分管副校长 中层职能部门 学科大组长或年级组、教研组 一线教师的多级呈条线形式的管理模式。如:在学校管理中,各项工作由校长对副校长进行分工安排,分管副校长牵头负责,相关处室人员给各年级组或教研组布置任务,最后由教学一线教师去执行和完成。分管副校长负责指导相关处室对下面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向上级汇报。这种分头负责、分层管理、逐层落实与逐级考核的管理模式的好处是:确保了学校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无盲区,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但在该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组织模式会呈现底端较大、随着等级上升而人员数量随之下降的金字塔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露出以下弊端:
(一)德育、教学两条线,易脱节难协调
作为学校工作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教育和教学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应以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目前学校管理是教研组隶属教务处、年级组隶属德育处,形成了德育一条线,教学一条线,各有一批人马,各有各的工作模式。上述双线管理在操作过程中易各行其是,各层次之间的横向关联性不强,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互动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机会,协调困难,经常给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二)管理过程环节多、战线长、效率低
按传统的管理模式运作,学校工作安排要经过以下程序:校长与主管副校长将工作计划传达给教务主任或德育主任,教务主任或德育主任交代大组长或召开教研组长会以传达布置,再由教研组长通知备课组及全体教师。同理,来自教学一线的信息反馈也要经过相同路线向上传递。由于层次多、战线长,双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比较缓慢,且易造成变形或流失,再加上管理重心偏高,有时会脱离实际,这会影响领导的决策与管理效能,造成决策不准确,降低学校办学效率等。
(三)领导层权力集中、干预多,教师无自
“金字塔式”管理的思想流向是自上而下、逐层贯彻与执行的,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上一级对下一级考核。时间一长,自上而下的管理流向会让校长不由自主地产生“塔尖”意识,权力集中最终导致校长意志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校长的意志成为学校全体的意志,不利于学校发展。尤其因为年级组和教研组非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基层行政组织,领导层及职能处室对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各种工作干预过多,导致年级组和教研组缺乏必要的自,缺乏自下而上的自主决策与主动参与意识,影响各组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创造力不足等弊端。
(四)教师单兵作战多,缺乏团队意识
目前,学校的教师评价机制主要针对教师个人业绩和工作能力,如我们现行的教师绩效工资等。这种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都较淡薄,无论是在教育还是教学工作上,多数教师都以确定个体目标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方式。出于教师间的竞争,教师不愿分享经验和好的资源,学校在提炼好的教学理念和整体推进新课改进程方面的难度较大。除少数教师外,大多数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得不到有效指导和引领,教师之间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教材和教学技能的差距得不到快速有效的缩短,从而也造成教师成长慢、工作量大、负担重与效率、效益低的现状。
二、理论依据及思考
(一)扁平化管理模式
所谓扁平化管理指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扩大信息沟通范围而增加管理幅度,通过实施权力、目标和任务分解来强化责权对等的分权管理,调动基层的创造性、积极性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扁平化管理是针对传统组织结构“金字塔式”管理而言的,具体指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改变原来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转而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金字塔式和扁平化共存。“扁平化”成为现代组织变革的关键词的原因是传统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造成决策链过长、反应缓慢,为避免淘汰,就须选择那些与市场关联度高的部门进行分权、授权管理,使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组织机构趋向“扁平化”。
实施扁平化管理的优势是:1.管理重心下移,有效拉近了被管理者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2.管理核心在管理内部,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他们可对其所在团队的工作直言不讳,对工作中的不足大胆谏言,形成当家做主的思想。这样不仅能调动成员积极工作的热情,还能激发他们不断创新的欲望。3.它强调团队的作用和集体的智慧,变“金字塔式”管理的 “一人意志众人执行”为“集体的事情大家想点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
(二)团队与群体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所有的事业都将是团队事业,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只有拥有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一批互相鼓励、支持、学习与合作的成员,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乔恩・R.卡曾巴赫在《团队的智慧》中指出: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共同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并非所有的工作群体都是团队。比如,许多学校都组建了教研组、备课组或课题组等,但大多属于工作群体而非团队。卡曾巴赫和史密斯的研究形成了“ 团队绩效曲线”, 以阐明工作群体与团队之间的差异。(如图1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工作群体和团队的区别是工作群体不具有发展和扩大其绩效的责任。卡曾巴赫和史密斯强调:对于组织来说,工作群体是完全适当的,人们通过参与工作群体来分享信息、做出决策和协调行为。与团队的区别是,它强调让每个人承担自己分内的责任。而团队是由少数具有互补性技能的人组成的,他们具有共同目标,在一起工作时所取得的成就,远比按个人的方式或以工作群体为基础的方式运作时所取得的成就大得多。
1.假团队:其成员被指定在一起工作,但并没形成共同责任。事实上,他们按个人方式行事,只关心自身的责任,沟通贫乏、协调蹩脚,找机会搭便车,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只会减损个人学习,这只是名义上的团队。假团队事实上比工作群体的效率还要低。
2.潜在团队:团队成员在一起对工作加以组织,并阐明完成任务的方式。但成员间的互动主要是共享信息,他们各自完成任务,只对自己的分内事负责,对他们的评价和报偿都是个体化的,彼此相互依存性很低。潜在团队是介于工作群体与真实团队之间的中间状态,其障碍主要是对共同的目标缺乏了解,由于强调个体工作职责而难以形成真正的协调运作。如果在正确的领导和管理下,潜在团队就能够通过改进成为真正的团队,提高效率。
3.真实团队:具有互补性技能的少数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一起,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对达成团队的整体目标尽责。他们有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不仅一起开会,共享信息和观点,并且互相支援和帮助,团队的效能大于个体的总和。《西游记》中唐僧团队之所以历经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获得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个团队在取经过程中,有共同愿景。尽管其成员的动机可能不一样,但这并没妨碍共同愿景的作用,他们相互磨合与帮助,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4.高绩效团队:高绩效团队的成员有极高的责任感,他们不仅对团队的成功负责,而且对相互间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负责,通过密切接触的交往和分担团队责任建立联系。团队的效能很高,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大雁有一种合作本能,它们飞行时大多呈v形。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占80%。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并对校情进行分析和思考,学校拟对现行的管理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变化,在学校中建立以年级团队自主管理和行政领导包级管理的机制,摸索和构建现代学校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即继续原来管理的优势,同时使之契合当前形势,使管理效益最优化。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决策机制――压缩管理层级,构建年级团队
压缩管理层级,重在条块结合。为减少学校的中间管理层,学校撤销了学科大组长,并实行“条块”两条腿走路。所谓的“条”就是条线,有德育条线、教学条线、科研条线以及团队、总务、人事等条线。所谓“块”是年级一块,变学校的“中层管理”为“年级管理”。年级组内面对学生既有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活动的开展,又有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证;“块”中有“条”,“条”中含“块”,校级领导分别负责全校的各条线,协调好全校的条线工作,又对一个年级组的管理进行分工,中层级别也分别设教导、办公室等岗位,具体做好条线工作。
构建年级团队,完善自主管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自主管理模式是我校建设教师团队、探索扁平化管理的主要渠道和措施。学校将全体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建立了7个年级团队(其中一个为奇峰分校)。年级团队人员的组成以本年级任教学科的老师为主,学校根据年级年龄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对术科教师进行分配,让每个年级团队的成员在学科搭配上趋于均衡,便于年级团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就明确各团队的成员,力求做到团队成员相对固定化。每个年级团队设立一名团队负责人,并进行适度分权和授权,实施团队负责人负责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明确团队负责人的职、责、权与利,对年级团队的整体工作全面负责,实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跟踪,强化过程管理。团队负责人处于全年级管理的中心地位,使年级团队有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和较大的自主管理空间,有利于本年级教育教学任务的统筹安排。同时,学校还把全体行政领导根据分管工作和职能的不同分别安排到每个年级团队。这些团队的行政人员是年级团队的服务员和监督员,只负责对各年级部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协调和评估,话语方式是协商式的。他们的职能有两个:一是服务,看看团队负责人需要行政做什么,帮助团队负责人解决和协调家长、学生、教师间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二是监督,把握团队发展方向,使之与学校发展方向相吻合,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学校同样给他们定责授权,层层落实。
(二)竞争机制――培育团队文化,实行团队作战
培育团队文化,营造团队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具体体现,影响着学校管理改革的实施。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出适合扁平化管理的民主、平等、积极主动与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为教师团队的发展提供便利和支持。以年级团队为单位划分办公室,营造团队办公室文化。把学校的一些办公事务及教学事务权的管理责任赋予团队,让团队自行管理、自主决策和安排,便于有效地开展工作。如:在年级团队办公室内建立教参柜、教师图书柜、教师报刊架、年级教具柜与年级教学资源柜等。将各种教学资源、图书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权下放给团队自行管理,方便教师使用,为各团队提供便捷的学习与共享的资源,有效解决教参教具要每学期到教导处借还、教师图书要到图书室才能借阅以及教学资源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并束之高阁造成的使用率低等问题和矛盾。有心理学家指出:一旦人们被赋予责任,他们就会对之更负责。只有学校给予教师足够的信任和方便,教师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有效激发,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改革。
实行团队作战,树立竞争意识。一支高质量的团队并非全是由优秀的个人组成,只要发展团队成员的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对复杂问题进行针对性探讨和研究,相互支持,共享成果,把彼此的作用联结起来,使工作向更复杂的共享性水平推进,将个人智慧逐渐转变为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智慧与力量,就能使团队工作的成果产生最大化。所以,学校在教学研究和课改方面也实行教学研究团队整体推进模式,去改变过去教师专业发展靠个人钻研和师傅传帮带的单一方式,整合教师资源,尝试智慧和知识共享,技能与特长互补的团队协作模式。如:加强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和转变,将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在学科中制定统一和共享的教案资源和导学案,缩短每个教师对教材大纲和教学目标理解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同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快速成长,达到为教师减负增效的目的。同时,改变教师外出上课和比赛单兵作战的策略,实行团队作战的机制和模式。每位教师接到赛课任务后,由学校统一成立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赛课团队,明确人员分工和任务,制定参赛目标和备课要求,整个赛课准备和参赛过程,团队成员全程参与。赛课结束,在团队内部对整个备赛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力求达到一人赛课、群体提升的目的,这样能有效解决以往教师单兵作战,到处求人帮忙的窘境,从而实现团队共振的效果。共振是物理学上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的时候,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上也称为共鸣。有这样一个关于共振的故事:二战时期,一队德国党卫军经过一座桥梁,由于党卫军的步伐非常整齐,气势雄壮,产生的共振把桥梁振塌了,这就是共振的力量。因此,我们期待教师在专业实践的探索中,因为彼此默契而产生趋于相同或相近的频率,由此而产生文化共振,形成强大的团队动力。
(三)激励机制――改革评价体系,完善奖励制度
改革评价体系,以团队绩效为中心。 对于学校组织,如何考核教职员工的绩效昭示着学校的价值标准,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教职员工,学校如何评价自己、自身价值能否得以体现并获得肯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以往学校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多为个体奖励,由于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教师自我为主、闭关自守的思想加剧了教师个体间的竞争,从而失去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这不利于教师团队的发展与成长。美国管理学家米契尔・拉伯福作为从车间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发现,只要明确员工需求,并适当给予其所需奖励,人们就都乐意去完成能得到奖励的事情。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内部的有效互动,相互帮助和支援,共同协作。因此,要建设好真正的教师团队,就要建立基于团队业绩和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和报偿应由个体化转向团队化,以团队的绩效来进行评估,以教师团队的绩效作为评价与考核的内容,以团队取得的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强调针对团队而不是针对个人的评价。这种基于团队业绩和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价体系强调集体主义原则,使大家在亲密合作中淡化个人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工作难以量化和评价的矛盾,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与组织、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有利于激励教师将其知识、经验贡献出来,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围绕共同目标协同工作, 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健康成长。
完善奖励制度,以重奖激励为上。为促进团队的整体发展,学校实行全新的教师评价和奖励体系。每学期开展一次“星级教师团队”评比活动。学校成立评比专家组,制定了详细的星级教师评比细则,分别对每个团队一学期来在教学质量、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团队组织建设及其他常规工作五个方面的业绩进行量化评比。根据评分标准和评分结果排列,分别评出五星团队、四星团队和三星团队,同时给荣获“星级教师团队”称号的团队颁发办公室牌匾,并奖励团队活动经费,让团队拥有一定的经费使用权,最高的五星团队经费每学期有近4000元奖励基金。学校还将在网站和荣誉墙及教师大会上宣传五星团队的先进事迹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展示团队成员的集体风采。在学校的绩效奖励制度中“教学质量奖”开始实行个人加团队的捆绑奖励制度。如团队奖励:语、数、英参加的期末检测和抽测以被抽测的平衡年级的总平均分为计算单位,以相对应学校对比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为标准,以团队奖励为主体进行质量奖的核算。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达到区标准分的,团队或学科内每位教师奖50元,个别班级和教师考分低于区平均分5分及5分以上者,取消该部分奖励。个人奖励:语数英教师所教班级(跨年级或跨班级的以所教班级平均数为准)的平均分、及格率与优秀率均达区相应分数,每人奖励基础金100元,超平均分5分以内,统考和抽考每超过0.1分加奖2元和5元;超5分以上的,从基础分开始计算每0.1分奖4元、8元。另外,学校还设了教师个人教学质量进步奖励:核算方法以该班本学期语数英教师各学科期末考试平均分与区平均分相差分值和上学期相差分值进行比较计算和奖励。对正、副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也进行了捆绑奖励,即将班级的一些常规工作的量化评比结果作为正、副班主任工作共同的业绩。无论在教育还是在教学工作的评价中,学校关注个人成绩的同时,更重视团体成绩,良好的合作导向使学校形成众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小团队”,在团结协作中形成良性竞争。
四、教师团队建设的成效及优势
学校教师们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提高,为学校实施和形成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也初现一些成效:
(一)干群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学校领导下到年级,缩短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干群间的关系。由于年级组的特殊运行机制使领导和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管理层能随时掌握和了解老师们的思想动态、困难和意见,不仅利于干群间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二)运转机制灵活,反应迅速
在学校管理中,最终服务对象是教师与学生,解决一线教师和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年级主管行政人员均由本年级教师担任,与教师、学生联系紧密,一旦发现问题,有权有责立即将问题在基层中解决。年级的决策也可直接在本年级中得到第一时间的落实。
(三)年级团队工作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由于实行了年级团队负责人责任制,责、权、利明确,“我的地盘,我做主”,年级团队之间的竞争局面能够有效形成。各个年级团队犹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在竞赛中谁也不甘落后,可以形成年级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竞争态势。
(四)为青年干部创造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
新的管理模式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干部大多要下到年级团队独当一面,压力迫使其工作干劲增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和反馈等,都要亲自考虑或处理,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迅速增长实际才干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对青年干部的成长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总之,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实施年级团队负责制与学校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对传统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实现学校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它创造性地发挥了年级团队的团体作用,变个人激励为整体激励,充分发挥扁平化管理的管理效益,使学校真正达到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郑立达.学校内部管理结构扁平化的构想[J].上海教育,2005(2):33.
[2] 陈晓燕.浅议教育组织的扁平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