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13:39: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唱歌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人主要承担《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及《幼儿游戏指导》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几个学期的探索与研究,基本能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着重从三十个幼儿故事及其教学实践方面着手,探讨其课程开展的实践意义、具体内容以及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等。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系在李凤清主任的带领下,由教研室潜心研究教学并借鉴区外先进理念与经验,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大胆更新陈旧内容,确立了八门专业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实训课程,并将每门课程以三十个量化标准规定为考核目标,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总结经验中,自编《学前教育实训教程》教材,本文试从《幼儿故事教学实训》这门课程的开展展开论述:
一、幼儿故事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文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还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其思维和想象力以及审美等能力,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幼儿故事课程目标定位及效果
(一)教学目标
通过十个儿歌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创编。
通过寓言与生活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讲述能力。
通过十个童话故事的学习,增强学生表演能力。
初步学会设计故事教学活动。
(二)教学效果
通过强化幼儿故事的教学实训,使同学达到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达到学以致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顺利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故事课程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学期(36学时)“幼儿故事实训”课程。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挑选经典幼儿故事三十篇,指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创编。其中:包括童话故事十个、歌谣十个、寓言与生活故事十个(三个寓言,七个生活故事)。
(一)歌谣(儿歌)
1.传统儿歌2.数字歌3.游戏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颠倒歌9.字头歌10.摇篮曲
(二)寓言与幼儿生活故事
寓言故事:
11.《狐狸和葡萄》12.《天鹅、梭子鱼和虾》13.《兔子和乌龟》
幼儿生活故事:
14.《小碗》 15.《谁勇敢》 16.《蓝色的树叶》 17.《一亮一暗的灯》 18.《我是哥哥》 19.《圈儿圈儿圈儿》 20.《珍珍唱歌》
(三)童话故事
21.《稻草人》22.《圆圆和方方》23.《拔萝卜》24.《神笔马良》25.《木偶奇遇记》26.《丑小鸭》27.《卖火柴的小女孩》28.《皇帝的新装》29.《小红帽》30.《白雪公主》
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
1.备课。从课程的目标到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均由承担课程的老师自己安排,基本上是在探索中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容易出现漏洞。
2.教学环节。基本上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面向全体的效果不佳。
3.教学评价。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每一次展示中都能有较大的提高,当然也有学生评价一般。
(二)学生
1.学习压力过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得投入八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其精力与学习兴趣受到诸多限制。
2.自身特点不同。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有所差距,导致这样的技能强化授课法使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3.学习态度对教学的影响。兴趣高的同学能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每次实训的活动中;兴趣一般的同学只为了完成量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三)教学环境与资源
由于课时量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指导学生讲述能力的时间明显不足,只能进行集体指导。这些反馈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针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和录像。
3.努力钻研业务,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
(二)注重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环境与教育资源的改善
1.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充实教具的种类与数量。
3.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场所。
4.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充实才能得到提高。
1.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计片面夸大了艺术、体育等个性化课程,针对幼儿园实际需求的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开设不全,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错位,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2.专业教学标准缺失。专业教学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指南,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实施了现代农艺技术等32个专业教学标准,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尚未开发,导致该专业教学管理混乱,各自为政。3.师资队伍难以支撑专业发展。一是专业师资数量匮乏。面对幼儿师资的突发需求,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师资亦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超量,专业技能课教师不足;普通师范毕业的师资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技能薄弱,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4.实习实训条件薄弱。不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型条件严重不足,内部设施不完善,缺乏幼儿园模拟教室、区角教室等。从校园融合情况看,多数学校还处于表层和短期合作,实习实训的成效不明显。5.“双证书”较难对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除按学校规定修完相应课程的同时,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这意味着中职学校除按照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外,还需依据资格证书的要求增设一定的课程。既加大了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书”的无缝对接。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学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国家还制定了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了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并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各地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建了一大批农村薄弱幼儿园,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儿园,支持了一批民办幼儿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会有非常旺盛的需求。2.学前教育岗位能力分析。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与合作能力;三是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学结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3.幼教机构的人才实践需求。调查表明,幼教机构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门特长。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声乐教学;音准控制
数字化技术介入声乐首先解决了声乐教学中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不一致的情况。人们感知自身声音大体分为3个类型:外传导听觉,内传导听觉,内、外传导复合听觉[1]。歌唱者听到的自己演唱的声音和老师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感到不理解甚至疑惑。在普通教学中,通常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但学生一脸茫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老师指出的不对,而是学生由于自己听觉的偏差导致没有领悟老师所说的问题,传统的声乐教学会出现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等现象。
一、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数字化技术介入声乐首先解决了声乐教学中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不一致的情况。人们感知自身声音的方式大体分为三个类型,外传导听觉、内传导听觉、内外传导复合听觉。歌唱者听到的自己演唱的声音和老师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感到不理解甚至疑惑。在普通的教学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但学生一脸茫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老师指出的不对,而是学生由于听觉的问题导致没有领悟老师所说的问题,传统的声乐教学会出现教学效果不明显,效率不高等现象。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录音技术和后期分析处理来记录声乐演唱,目的在于帮助声乐学习者认识自己的演唱状态,建立良好的发声听觉习惯,了解自身声音特点,对音准、节奏、情感进行客观技术性分析和主观判断,从而有效提升声乐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实验比对。例如,在本课题研究的阶段中,参加对比演唱学生录音中,由于学生演唱能力的局限,歌唱的肌肉和气息支撑比较弱,在歌曲演唱的录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音准、节奏方面的偏差。我们通过重复播放录好的音频片段,指出其中的音准问题以及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让演员们清晰明确地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在下一遍录制中注意及时更正。在这次录制中,我们邀约参与课题的徐老师的学生演唱音乐剧唱段《天边外》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不断通过录音和对比聆听去调整学生状态,在状态较好的时候开始录制。但在音准方面还有诸多明显偏低的状况。这时候聆听录制后的音频,学生自己很快就听到了自己在声乐技术、音准、情感表达中的缺点。随后,对该片段进行音准修正后,学生更加明白了正确音准的听感,再次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声乐技术的调整,二次录制音准明显好了很多。在完成多次录音后,通过老师对角色唱段的讲解、通过对原唱音频进行对比聆听,以及软件音准数据比对,让学生和声乐教师一起总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定制计划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做到什么样的演唱状态。对比大师的演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以及课后练习要注意什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下一个阶段学习的目标方向。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极大改善了声乐教学的教与学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的进步程度大幅度提高。通过实际教学录制我们总结出,适当的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引用能解决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不足,帮助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声乐问题。通过不断实训,客观的录音数据分析能让学生清楚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度,一步一步扎实地提升自我技能。最后,通过一个完整声乐作品的录制,能客观记录这一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变化的轨迹,和第一次录音的数据进行比对更能看出学生的提升幅度。该课题的思路并非颠覆现有的声乐教学的方法,而是引入数字技术对于声乐教学的帮助作用,在学生演唱歌曲之前,教师通常都要指导学生进行练声训练,这是指导学生把握歌唱状态的有效手段。此时,教师可以分别录制学生在进入状态前后的声音。并引导学生进行波形对比,鼓励学生积极分析造成波形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2]。这就如同在医疗体系中,传统的医疗手段对疾病也可以进行诊疗。但是,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后,可以快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数字化技术介入到声乐教学中能帮助声乐教学更有效率,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使学生客观听觉得到快速提高。
二、数字化技术在国外声乐专业教学中使用现状
数字化音频录音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专门咨询了在多个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了解了欧洲、美国和韩国的音乐院校的录音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普及程度。在访问中了解到,近年来韩国的声乐专业数字化录音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传统的美声教学、音乐剧教学,特别是流行演唱。由于韩国录音技术非常发达,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录音棚中会参与大量的录音实践,通过录音后对学生演唱状态的分析帮助学生客观的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同时也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录音的方式完成作业进行提交。通过郑玉萧同学跟她留美的韩国的声乐教师交谈了解到,美国以伯克利音乐学院为代表的学校大量的采用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所以韩国的教师将这样的教学习惯和风格带回了韩国普及和推广,使得声乐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关于欧洲音乐学院我访问了在德国定居的中国音乐人梁金女士,她了解到在法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声学系和德国汉堡音乐学院音乐系中,录音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虽然德国的录音技术起步较早,但在艺术学院中,一直以独立专业存在,没有实现跨专业的融合教学与发展,她本人也和德国从事录音的朋友聊了之后,都认为很遗憾,在欧洲其实更应该像美国和韩国那样,应该普及数字化音频技术在声乐学习中的使用。由于韩国的艺术院校对于数字化录音技术介入声乐的教学应用相对较多,加上良好的硬件设施,在声乐教学,特别是流行声乐教学中经常使用录音的手段,帮助学生认知和提升声乐演唱水平。所以韩国近年来的声乐教学水平在亚洲异军突起,美声、音乐剧,尤其是流行演唱的水平日益提高。
三、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声乐专业教学中使用现状
在国内以“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为关键字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检索到相关论文至少20余篇。大多数论文存在以下问题:研究者通常是从事声乐专业的教师,并未涉及数字化技术对于声乐教学研究的核心和实质。研究者不太了解数字化技术中的技术环节,用什么计算机、什么声卡、什么话筒、什么话放,什么录制软件,什么软件做音准分析。文章中涉及技术环节的要么忽略掉,要么就是引用,也没有查看技术描述的年代,以至于不少文章中错误不断出现。有的2015年的研究居然还在使用1994年的计算机及软件,甚至还有张冠李戴出现软件名称拼写错误的情况。不少论文在谈及数字技术的部分竟然出现不少论文内容雷同的情况。
(一)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如何纠正音准
传统声乐教学中对教师的声音审美、声音科学的判定标准及原则、听力、教学经验、体力、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中因教师个体差异及心情、体能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的实际情况。引入数字化声乐教学手段就变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在技术方面的帮助下,能够在师生中依靠更加客观的第三方记录和回放声音尤为重要。实际传统声乐教学中很早就采用手机录音或摄像的手段及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辨识,发现其演唱的问题。但是手机、摄像机等设备对于声音录制的品质、后期的技术处理及分析完全无法与先进的数字录音设备相比。在传统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固定,一般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亲身教授为主,辅助教学工具大都为钢琴或音响,学生通过钢琴音高的提示和教师的描述来寻找正确的发声方法和音高位置,当学生出现音高和音准错误时,由教师及时叫停,并进行错误回顾,此时学生可能已经忘记刚才的音高位置了,一般教师会对刚才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模仿,并做出正确的示范,以此种方式试图让学生领悟,然后让学生重新再唱一次甚至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正确,在没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介入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通过教师的一些抽象讲解来提示学生音高的位置、呼吸的调整、腔体的打开等这几个需要同时注意的方面。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曲折性。有一些悟性高的学生领悟较快,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感受到自身问题所在以及立刻掌握如何调整呼吸状态、肌肉运用来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音准,但仍有许多学生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明确地感知自己的错误或不能马上改正。这样一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会出现教师讲授吃力、学生吸收不好的情况,长此以往,音准纠正方面师生双方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二)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对音准控制的作用
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代性,多元化的声乐教学形式可以更好更快地满足当下人才培养需求,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深造奠定更好的基础。在拓展声乐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可利用数字化技术作为载体实现全方位多视角的声乐教学,扎实推进学生舞台表演与演唱的技术技能训练,实现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线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一种新的声乐教学形式——线上声乐教学应运而生。师生借助当下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远程上课,有通过直播手段上课的、有通过发送录制音频视频来上课的、也有利用各个视频软件上课的,新型授课形式大大突破了之前的单一模式,丰富了声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面对当前社会的强烈需求,也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研发提升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融合的网上课程,使学生即便身在异地也能接受老师的亲身教学。在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通过实验法,对声乐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跟踪录制,总结每个学生的录音文件对比分析其音色、演唱特点、音准偏差,通过技术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演唱的问题和不足。在研究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参与录音的选曲,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提高学生对声乐曲目中音准的控制能力。总结出好的经验加以运用、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探索高职声乐课程的教学规律。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既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教师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结合既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又对学生今后从事社会音乐教育和音乐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艺术高职声乐课程设置增加录音棚实训课,选择教学曲目中代表性的声乐作品进行录音实训。根据艺术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确定录音实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考虑到现有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合理加入新的实训环节。实验所用到的软件硬件设备:录音场所是在本学院用于教学实习的专用录音棚,装修具有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声卡采用德国RMEfirefaceUFX,话筒放大器是AMSNEVE103,话筒采用的德国NeumannU87。课题录音用到的软件是美国AVID公司的Protools2021。该软件是最早在计算机中开发的数字录音软件,迄今为止已经成为业内的行业标准。音准分析软件是Celemony公司的MelodyneStudio,这个音准修正软件也是业内最为出色的软件。该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参与项目的学生及收集数据,通过多名学生的录音数据收集,录制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现阶段自己的声乐演唱的状况;第二阶段做比对分析,研究过程中,已经完成多次录音后,通过讲解,对比聆听,及软件音准数据比对,和声乐教师一起总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定制计划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做到什么样的演唱状态;第三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训,能解决在传统声学教学中的不足,帮助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声乐问题。通过不断实训,客观的录音数据分析能让学生的学习一步一步提升。最后,通过不断校准音准后,完成一个高水准声乐作品的录制。总之,该课题的研究及应用使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有效增强学生(特别是流行演唱方向)的就业竞争力,保证了课程的严谨性和教学的客观性,探索了如何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适应多种舞台演唱的教学规律,确定了学生毕业可达到的能力标准,为学生上岗就业提供“无缝对接”。通过这次教学研究,也可以提升学院声乐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要求。同时,对传统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推动及优化作用,可大大促进声乐课程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樊华.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20):156.
关键词:声乐 整体教学 风格 演唱情感
歌手的声音条件、声乐技巧练习、演唱心理素质、艺术表现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声乐训练就是对这些彼此间交叉影响的部分进行整合。从而也就堪了声乐的整体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处理声乐教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声乐教学在声乐训练把学生的声音特色、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逐步整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科学的训练,使歌者的呼吸频率、声音共振、发声器官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一、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意义
通常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演唱技能的培养,不可否认这种侧重是培养各方面能够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传授给每个学生,还可能通过调动各种资源增强学生对歌唱时情感的把握以及混音和重音的艺术表现能力等。歌手的扎实基础和自己的思维能力再加上对作品付诸的情感相互交融。借此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作品。
唱歌是一种能够给人们带来美感、情感和艺术灵感的活动。因此我们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语音和旋律发音来表达出其中的含义。这样会给人们带来沉闷的感觉,没有歌者的情感和活力。因此,光有一个美丽的声音和悠扬的旋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如何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
声乐整体教学是对学生艺术修养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很多人都拿“用心去唱”去形容一个唱歌的人,这不仅是从内心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更包含了歌曲的内在美和音乐带来的无限想像力,针对如何能最大限度调动听众的审美体验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培训,还要对音色、音调、语调和音乐思想进行指导,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会持续的接受外界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这样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直觉和艺术素养。
二、声乐整体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艺术也不断更新,现代声乐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语言,节奏,旋律,器乐,行动等与声乐教学密切相关的概念,因此应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和艺术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实施综合实训的整体教学。
1.演唱技能训练
声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的基本知识。唱歌过程中的呼吸调整。发声训练和各种演唱方法的练习和技巧。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的实质都是通过声乐作品让学生用自己的歌声的情感内容。生动而准确表现歌曲的内容。从而逐步掌握和提高自己的声乐表演技巧。因此,掌握歌曲情感和情绪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个声乐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
面对初学声乐的学生。首先以演唱技巧为主,歌曲的情感适度掌握。但是对于一个专业的歌手,歌曲情感表达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对歌曲的情感把握和处理的技巧不是很好无法表达这首歌真正的情感意义。不仅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让人觉得无聊。正所谓:技术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情感则是靠技术推广。许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常提到“以情带声”,这简单的四个字精辟的总结出情感表现在声乐表达中的重要性。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说:“一个真正的歌手,不能只掌握歌唱技巧,还应该能够把各色音乐的感情用声音表现出来,从而展现出各种情绪。每个歌曲都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基调。”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演唱理论的总结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唐代诗人白居易说:“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声乐里丰富情感的表现取决于歌手的表现技巧。但“以声传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歌曲意境的创造更加能够融入主题,作为一个表演者,就应该把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音乐的理解当中最重要的是对歌曲内涵理解的训练。对音乐背景的理解将与声乐训练结合在一起,要有良好的乐感。锻炼肌肉,语调,呼吸,共鸣等方面的技术。同时情感也是音乐的一部分。是他们赋予音乐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开始时每次唱的时间间隔,尺度,声乐训练的句子也唱得悦耳动听。现在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中的呼吸,共鸣,吐字清晰度和情感表达都是不可缺少的。
2.心理素质和情感投入
歌手的声音很优美,歌曲中的音高处理的也非常好,但演唱者不懂歌词的含义,不明白作者笔下的思想,这样能呈现出好的作品吗?充其量是一个播放声音的机器:一首多么好的歌曲,歌词也是写在纸上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它很需要依靠演唱者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和理解力表现出来。一个歌手能够运用气息和共鸣等技巧,准确的把歌曲呈现出来,其中深厚的感情、精致的变化用歌者的声乐技巧将歌曲的内容深刻而又独特的表达出来。在我们的教声乐课上。如果让学生背诵这首歌曲的歌词。也可以在酝酿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根据作者笔下的内容和文字,运用抑扬顿锉的节奏变化,形成自由生动的演唱风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掌握歌唱的内容和歌曲的整体印象,从内部的视觉,听觉,感觉,节奏和音调发音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达情感。
著名的歌唱家如杨洪基,阎维文,戴玉强。宋祖英等。他们就是在理解音乐情感三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出众的功力来表达声乐。
三、熟悉了解作品,即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作品的内涵
声乐是用声音来表达感情的艺术。在声乐表达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感。也表达了作者良好的情怀。
1.了解演唱作品的创作背景
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都有它的创作背景。为了理解这些声乐作品,首先要花时间去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心态和音乐表现题材等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做。如何知道一件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而理解其真正的感情呢?如《黄河怨》。这是《黄河大合唱》一个独唱曲目。1938,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写出了这篇不朽的曲目。这首歌曲总体感觉有一种悲壮,愤怒。这首歌曲是由女声来演唱,那么歌者就应该表现出女性形象和受到压迫和屈辱的情感。总结以上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这首歌总的情绪表达是:恨。悲伤和凄惨的。
2.了解演唱作品的风格
只有了解一首曲子的风格才能表达出最精辟的歌唱艺术和情感。因此,理解为歌曲的风格能使自己的表现具有强大的渲染力,而我们在演绎这首歌的风格时,也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作品的风格通过细致的声乐旋律和歌词的研究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演唱时不仅要看歌唱的旋律。还要看歌词含义,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歌曲的思想感情虽然是基于歌词和旋律的体现出来的。有些抽象。把握歌曲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主要在歌词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音乐是按照作者的主观感受创作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歌词的理解,正是因为文学语言的作用,使得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了区别。譬如音乐在时期能够唤起人们的救亡情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音乐中的歌词,常有表达救国情感和引起强烈的听觉冲击情绪的歌词。可以说,艺术家和音乐家都是通过自己的情感通过歌者激励人们。如《黄河怨》的第一段歌词是:“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怨”。本段通过拟人的手法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愤怒情绪。因此应适度加强情绪,采用慢唱表达出这种情感。情感的处理要太单调,看上去不到位,没有让听众感到层次感,这样的演唱就不会特别成功了。后面的情感应该有另一种变化。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鬼子”——最重要的词汇,这样的悲伤感情的升华。所以当唱歌的语气要重一点。“鬼子”的情感在这里应该是本部分的最强烈的部分。10多个“啊”是具有相同的情感的歌词,必须使用伤心忧郁的情绪演唱。音色是暗淡的,柔和的。这首《黄河怨》从谱上可分为日本侵略中国以前黄河两岸人们的快乐生活,日本侵略中国的烧杀抢掳,和日本侵略后并黄河两岸痛苦生活等三部分。因此,通过歌词、曲谱的深入分析、感受正是声乐艺术衷情达意的关键。
3.分析作品的体裁形式
声乐体裁类型。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赞美歌,抒情和叙事等三种。赞美,要达到热情饱满,色彩鲜艳,华丽的情感,如《党啊,亲爱的妈妈》。适合用简单,纯洁美丽的音色唱出来。叙事歌曲音乐形象是非常明亮的,在演唱时显示歌曲的旋律和优美的旋律感觉,是虚实相融,明暗交替,歌唱者的明亮嗓音和温和的音色来表现旋律和内涵。
四、深入的表达作品的情感
1.良好运用歌唱技巧
歌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它是主要是由演唱技术来表现的,如果没有一个声音歌唱技巧,即使他的音乐感受能力很强也很难表达出歌曲本身的感情。艺术的表现需要技巧。但光有情感而没有技巧肯定不能完全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也会阻碍了歌曲所包含的艺术美感。所以要运用好歌唱技巧的把歌曲内容表达出来艺术表达而不受技术本身的限制。
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话都仔细地思考和缜密的安排好。作为一个歌手的对作品的解读。结合美妙的音乐旋律,跌宕起伏。在演奏的过程中,音乐的前奏,间奏曲,尾奏,整体的速度和强度表达必须是一个全面的认识,一个动人前奏,承接上下的间奏将歌手的演唱表现增添活力,速度感和表达强度由歌手准确的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的完整的理解歌曲的各种增色技术,这也是对歌曲基本情绪的理解。作者对乐曲的旋律和歌词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生动地演绎出作品的精髓。
歌曲的情感与旋律的变化,在音色和音量的要适度控制和改变。情感的表达将有起伏变化。此外,一般歌曲总的旋律多数是响亮的,情感应该在音量和音调上表达出来。例如歌曲的高音部分也保持音色准确。在歌曲的部分,你应该运用呼吸与本身情感的激发。把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拥有高素质,高品味和正确的审美观,唱歌能感动人的心灵,震撼人的灵魂。当一个学习声乐学生在文化和技巧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完整唱好一首歌曲,在声乐整体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的对乐曲体裁分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了解歌曲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都会学生理解乐曲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一个歌手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水平直接会影响他的歌唱。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文学和音乐结合的艺术,所以必须要有文学和音乐两个领域的深厚功力。从文学的角度看,有诗歌,小说,戏剧等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有些歌词写的是: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擅镶应是犁涡浅,绿云庸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忆个鄞远别已经年。恨其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这句话表现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怀。也对主人公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同时表现出文学和音乐艺术的特色。
总之,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对作品的阅读能力。优美的音乐旋律,独特的节奏以及多部和声辨别能力。应该是一个歌手必须具备的素质,除了基本的音乐课程,视唱练耳,歌曲旋律,音乐史课程也成为声乐能力的支柱。所以通过我们的整体教学理念不断补充和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对乐曲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乐曲主题思想感情的掌握和歌曲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在唱的歌词和旋律生动准确的表达,从而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和表达。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2]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乔爱玲.声乐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一)高职声乐教学过分注重技巧训练而忽视情感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高职声乐教学并没有注意到声乐表演中应该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只是片面的强调对于声乐技巧的训练与提高,这就造成了声乐教师对于歌唱情感的忽视,继而引发了学生对于声乐表演中情感的投入与表达,从而让整个高职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声乐表演表现出极大的情感缺失。那么,这就是说,高职声乐教师只是注重对于学生说唱技巧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学生对于丰富情感的抒发。此外,高职声乐教学的对象本身的文化理论素养就偏低,从而更加暴露了声乐教学的缺陷。
(二)高职声乐教学过分重视技术的历练而忽视文化修养的提高
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化的范畴,它有着深厚的文化精髓,它的实质就是要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的声乐文化。但是,我国目前的高职声乐教学中却有着较为明显的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尤其是一些声乐教师过于注重对于学生发音技能的培养,并没有重视对于学生声乐文化底蕴方面的培养,从而在无形中造成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的隔离甚至反差。
二、高职声乐教学的改革思路
鉴于以上的教学困境,高职声乐教学应尽快找到合适的改革思路,以期尽快走出教学困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提升高职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一)高职声乐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高职声乐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失去了已有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对当前的高职声乐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高职声乐教师应该开展综合性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提升收集资料与表现个性的综合性能力。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实训练学生的基本识谱与歌唱能力,并合理处理自己的情感与表达能力,还要根据不同演唱曲目的实际含义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声乐教师还应该把其他相关学科与声乐学科教学融合起来,让它们很好的辅助声乐教学。同时,高职声乐教师还应该创设出合适的声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当然,高职声乐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声乐概念,启发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坚持基础训练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感觉去感知声乐,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最后,高职声乐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要让学生的音乐审美力与感受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切实的提升。
(二)高职声乐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音乐教学素养
具体来说,高职声乐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声乐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声乐教学本身就是歌唱的制作工具,它要求声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声乐的发声要素、发声器官的构造性能及运行规律有一个更为充分的认识与理解,还要对相关的声乐语言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解。当然,声乐教师对于相关演唱歌曲的内涵认识也必须是正确的,比如说声乐歌曲的内涵、演唱风格等。声乐教师只有确实理解了声乐歌曲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声乐专业知识,才可以真正教好学生。同时,由于声乐艺术本身是通过听力来了解的,那么,教师具备敏锐的听辩能力也是声乐教师教授好声乐课程的关键元素之一。否则,声乐教师如果缺乏了良好的听辨能力,将无法对于学生的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因此,高职声乐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听辨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分析并判断他们的潜在优势与已有的劣势,并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让声乐作品教学显得更为完美与深刻。此外,高职声乐教师还应该具备较好的范唱能力,才可以以正确的方法来教会学生进行正确的唱歌。这就要求高职声乐教师尽快采取各种措施来提升自己的声乐教学素养,在学生面临展示出自己的教学魅力,全面促进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简历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目标,并把调整到最佳的声乐学习状态中去。
(三)高职声乐教师要综合采取教学措施
具体来说,高职声乐教学过程中,高职声乐教师应该意识到声乐教学是一项较为特殊与专业的教学课程,它需要和谐的师生交流与沟通,这样的声乐教学才能够帮助声乐教师真正找到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实际上,我们知道声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艺术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声乐教师深入其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声乐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认真且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声带情况,包括音质、音色、乐感及个性心理特征等,让他们在进行声乐学习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时,这也为声乐教师的声乐教学提供了全面的教学准备。因此,高职声乐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运用自己充足的耐心与爱心来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鼓励学生更有信心的来进行声乐学习,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关系网,提升声乐教学效果。
此外,高职声乐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德育内容,因为声乐教学本身就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方式。因此,高职声乐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与重心,重视对于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创新精神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后,高职声乐教学中还应该强化艺术实践环节,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艺术实践当中去,全面提升自己的声乐能力,表达出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这就需要高职声乐教师创造各种机会来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进行观摩交流,切实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也可以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音乐剧 声乐演唱 模式改革
一、演唱教学模式改革背景及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为文艺事业的繁荣提供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同时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大艺术院校都在研究如何培养在舞台上能唱、能跳、能演的全能型、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
音乐剧正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产物。音乐剧是一门“整合”的表演艺术,通过整合歌、舞、剧三个核心元素,便可进入“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美学意境。音乐剧的发展和演变,是与流行音乐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多个院校都增设了音乐剧专业,并且与流行音乐紧密结合,充分满足了时下流行音乐舞台的需要。
中国音乐剧已经探索了20余年,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但还是存在很多缺陷,如声乐、舞蹈、戏剧、舞台美术的配合方面的不足。如何在音乐剧教学中把歌、舞、剧三大要素完美地整合起来,培养出更好更多的音乐剧人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音乐剧形式的特殊性,要求演员在舞蹈的同时进行歌唱、在歌唱中同时进行戏剧表演,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体力及声乐功底的极大考验。在音乐剧的声乐教学中,如何训练演员能舞能唱的功夫就需要单独提出来进行研究探讨。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在2006年开始招收音乐剧方向的学生,2008年拥有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正式设立了音乐剧系。其中包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多个以及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剧院、影视音乐学院研究所等。近五六年,学院在音乐剧的声乐教学中勇于探索,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7月,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剧系有5名学生和青年教师通过“比赛制”“角色制”“创作制”的形式完成了中国原创音乐剧《断桥》的排演并获得业内人士高度评价。《断桥》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院音乐剧教学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模式,笔者现将其介绍出来,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和建议,以便使这种方法得到改进和完善。
二、音乐剧声乐教学方法与改革
音乐剧声乐演唱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最初音乐剧声乐的古典唱法,这类唱法接近美声唱法;二是随着音乐的发展,流行音乐的盛行,出现了流行唱法。当然在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对于音乐剧声乐演唱的归类也不同。在美国把传统音乐剧演唱分为叙事型、魅力型、戏剧型、音乐场景型、合唱型五种类型。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音乐元素表现,这五种类型是以叙述音乐剧的方式来为叙述故事服务。
不同于一般的唱歌,音乐剧演唱一定要有舞蹈肢体语言和舞台戏剧表演的配合,用唱歌来讲述故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什么样的声音塑造什么样的人物。针对音乐剧声乐演唱的不同唱法、不同形式,我们对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进行了改革,即探索在声乐小品中进行音乐剧声乐演唱。音乐剧声乐演唱不是单独演唱一首歌。在音乐剧声乐演唱中体现出音乐剧声乐小品,从音乐剧声乐小品中使声乐演唱得到提高,从中得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比单一上声乐课要好得多。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在流行歌曲、美声歌曲、民族歌曲这三类歌唱形式中选定具体的声乐曲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给演唱的声乐作品本身加上故事情节、画面感觉、场景设计等,同时加入肢体语言和戏剧的创作。时刻提醒学生要有舞台的感觉,每一次声乐演唱课都要非常投入,要思考如何把握演唱的适度感与分寸感、把握歌曲风格等。在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时,要求学生注意形神兼备,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以心达情”,并在艺术表现上让观众“心领神会”,从而更好地把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每首声乐作品都这样去思考、实践,才能使音乐剧声乐演唱技巧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用声音讲故事”的效果。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训练,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完善学生的声、舞、戏能力,使学生在音乐剧声乐演唱中得到综合锻炼,培养其创作的能力。
以声乐作品《故乡的小路》为例。第一步,通过朗读《故乡的小路》的歌词,让学生首先有画面感,使这首歌曲如一幅图画在演唱者的脑海中呈现。同时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让学生通过朗诵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第二步,让学生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与感受讲出来,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创意,来设计自己的演唱。最终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逐一评判,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第三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是画面(歌曲)中的主人公,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讲述自己所设想的故事,当然选择声乐作品一定要适合演唱者自身的声音条件。通过这样的声乐演唱教学,学生的对音乐剧声乐演唱课有了很大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声乐演唱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剧组制(将在我们剧目排演课中进行)、创作制、角色制等形式,让学生各尽其能,完成特定素养及演唱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给声乐作品加上故事情节、画面感觉、场景设计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加入肢体语言和戏剧的创作,把选定的歌曲作为故事情节的动机加以发展,最终呈现出一个小型的音乐剧。
4.采用“比赛制”“角色制”“创作制”的形式完成特定演唱及素养、技能的培养,淘汰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适当递补具有后发潜力的学生。2008级音乐剧系就是通过这些规则使5名学生参演了原创音乐剧《断桥》,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完善了高校音乐剧教学的体系。
通过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的改革实践研究,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声乐演唱情绪,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的创作热情。使学生极大地提高了音乐剧声乐演唱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在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中也起到了课堂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去正确地歌唱、如何发挥创作能力。在课堂上,把学生声乐演唱、戏剧表演、肢体语言等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以下是在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案例。
1.王伍伟(男):该学生音色很好,但是在处理歌曲上尚欠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采取了让学生去想象歌曲的情境,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感觉,将自己融入此情此景中,而后再让他注意语言的语感、结尾尾音的处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该生毕业时开了个人独唱演唱会,还以优异成绩被浙江省歌舞团录取,成为一名专业演员。最近,他作为主要演员刚刚排演完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
2.吴嘉琪(女):该学生流行歌曲演唱能力很好,但有一些不好的演唱习惯。针对这一情况,在声乐演唱课上,教师让她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进行分析,让她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声乐演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教师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唱法,并按照教师的要求逐步改进自己的声乐演唱方法和习惯。通过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改革,她不但在声音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表情、节奏、歌曲风格上拿捏得也非常到位。多次在全国各类演唱比赛中获奖,并在由杭州广播电视报、FM89杭州新闻广播等排演的音乐剧《第五双眼睛》中担任女一号。
3.宋立国(男):该学生是山东人,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有着较重的地方口音。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教师首先让他朗诵歌词,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诵;然后不断启发他努力在内心中呈现演唱歌曲的画面、情景,把自己带到剧情中去。同时,要求他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要去琢磨作品。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他通过“比赛制”“角色制”,参加了原创音乐剧《断桥》的演出,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结语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举办各种社会活动,例如文艺演出,按年级划分每届学生策划一次新年音乐会,或者是学生的个人音乐会、教师与学生的汇报演出、毕业晚会等一系列的演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歌唱比赛———合唱、独唱、二重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儿童舞台剧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通过演出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提高教学效果。表演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他们搭建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结合声乐的学习也可以举办不同唱法的演唱会,可以是民歌专场也可以是美声或者是通俗原创音乐会专场,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学生分成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排自己的音乐剧、歌舞剧,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从而热爱声乐。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听其他学生的演唱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出意见。每一学期学校举办学生歌手大赛,积极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表演机会也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经验,积累知识。声乐演唱是一种舞台艺术,多积累演出经验会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积极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2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建设
(1)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观摩,参加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深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去,让他们充分了解到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并了解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内容,学生实习前要让学生做好实习准备,并且做出详细的教学的计划。在给幼儿园的孩子们上课时应注意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解,语言动作都要生动形象,让孩子们感觉到亲切、自然。课后学生学会总结每节课,吸取经验,丰富自己。
(2)与幼儿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由于我国现在的学前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幼教的要求不断增高,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教学的封闭性,更多地让学生去单位实习,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与学生相互之间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里。毕业以后的学生回到学校与我们交流时,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学到的很多知识在现在的工作岗位都是很有用处的,在学前教育艺术教学方面,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顾着给学生讲理论,应该让学生多动口、多演唱,让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好。学生实习期间,应该把幼儿园的课程与自己的教育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计划地实习,我们也应该有计划地带学生参加幼儿园里的特色活动,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幼儿教学的最新动态,从声乐教学角度深刻地理解与应用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意义。
(3)通过幼儿园的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