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个人发展总结

大学生个人发展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0 04:17: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个人发展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个人发展总结

篇(1)

关键词:CIS;个人形象;大学生个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94

1引言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全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最早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后来,这一理论的应用开始日益广泛起来,学校、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旅游、职业形象、政府等主题都积极引入这一理论,对运作流程进行再造,优化了内部要素,改善了主体的整体形象,提高了竞争力。自从中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急剧攀升,就业压力空前增大,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国家到地方,各部门都在密切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各类高校也使尽浑身解数,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可谓“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邀请更多企业进入校园开展招聘活动,一方面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个人竞争力,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有的学者主张运用CIS理论重塑大学生个人形象,实现内外兼修,提高职场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个人就业问题。

2塑造大学生个人形象的重要意义

个人形象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个人形象的塑造无论对个人职场竞争力的提高还是对国家、民族形象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后工业时代的竞争是形象竞争,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对商品和个人品牌竞争力将产生重要影响。刘絮(2011)认为对消费者或者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国家形象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偏好,消费者选择偏好与国家形象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与国家形象之间是互动关系,良好的个人形象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会改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态度评价和选择偏好,有助于增强个人软实力,增强职场竞争力。就目前而言,吕子静(2011)认为大学生塑造个人形象系统的最直接动因还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要,产异化竞争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个人竞争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还需要富有被他人认同、接受的文化软实力。李洋阳(2010)认为个人的文化软实力可以融入到个人形象体系当中,形成体力、智力、形象力三者和谐统一,让大学生个体在信息严重过剩的今天顺利实现“脱颖而出”。当然,影响个人成功的因素是复杂的,个人的工作能力是种子,工作平台是土壤,形象是培育,工作能力决定了个人质量,形象则决定了个人特色。注意力资源稀缺的新商业时代,可谓“赢者通吃”,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意识十分必要,它对大学生群体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内外兼修意义重大。

3基于“CIS”理论的大学生个人形象塑造中导入策略

3.1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个人形象意识

自中国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截止到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765万人。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过时,再优秀的个体都有可能被淹没在海量人才信息中。可见,个人形象塑造已是大势所趋,大学生需要充分认识个人形象塑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定位,打造个人品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品牌的信号传递作用机制,传播个人价值,实现人才供需快速对接。这种个人形象意识不是无源之水,作为大学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职业规划基础上,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激发自身潜能,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习习惯。让个人形象塑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有意注意”转变为“无意注意”。这样大学生才能为以后的职场竞争做好准备,让“首因效应”成为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促进“自我销售”和个人价值增值的目的。

3.2从行为识别上夯实大学生个人形象基础

如果把大学生“个人形象”比作潜在变量的话,那么个人日常行为就可以称为观测变量。个人形象是无形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个人日常行为做出识别与判断,这些行为竞争力大小主要由专业基础知识为主的个人综合素质构成,核心是专业基础知识。内外兼修才是个人形象的本质所在,它由个人外在形象和个人内在修养共同组成。外在形象就如商品包装,起到便于识别、促进价值认知作用;内涵修养就如商品质量,构成了职场竞争力基础,两者不统一就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嫌。这种职场竞争力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主要由学习力、行动力、创新力、适应力、表达力、创新力、魅力等因素构成。其中行动力、学习力、创新力、表达力等个人行为能力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魅力、思想力、个人影响力等都无从谈起。大学生应该对专业教育给予充分重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摒弃“读书无用论”。当然,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与专业兴趣度成正比。对高校教育者来说,要引导学生全面、科学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各类高校可以考虑建立专业转换制度,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学习考察后,给予部分对原所学专业确实不感兴趣的学生第二次选择机会,建立人性化、公正化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建立健康、诚信、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

3.3通过视觉识别加速大学生个人形象传播与识别

大学生持续扩招带来职场竞争的白热化,无差异竞争已经成为个人事业发展新障碍,差异化竞争难度加大,同质化模仿速度越来越快,未来对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来说,聚焦战略将成为个人参与职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自我识别选择只是聚焦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面临有效传播问题。个人形象是分散的、凌乱的,需要大学生将个人形象浓缩为个人独特标识物、礼仪形象、气质形态、行为举止等要素,打造个人品牌,按照做事、做市、做势的思路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价值溢价。视觉识别以其独特的视觉传达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将独特的个人形象有效传播给社会公众。在具体视觉形象设计上,要以“传播力和感染力”为原则,充分表达出个人的基本精神和独特个性。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大学生未来走向职场的“物质基础”,健康体魄可以带来活力和旺盛斗志,给人第一印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任何工作任务,拥有无限执行力和创造力。其次,要有得体的仪表服饰。服饰是个人气质、文化和思想的外显物,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和气质形态,自然流露出个人的能力和力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升自身的审美价值,给人以训练有素的感觉,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顺利进行自我营销,实现个人价值。

4结语

个人形象是大学生所有优点的集合,反映了个人综合竞争力,是参与职场竞争的无形名片。如何打造个人形象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CIS理论在企业的成功实践,为其在其它领域的广泛运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大学生个人形象塑造也可以借鉴CIS相关理论,在构建程序和具体策略上可以为个人形象塑造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视角,提高导入效率和正确性。最后,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虽然讨论了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如何构建个人形象策略,但是却没有指出这三个方面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对影响的机理和路径也没有研究透彻,全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缺乏,这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改进的。

参考文献

[1]刘絮.国家形象与消费者品牌态度评价的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620.

[2]吕子静.大学生个人形象的塑造[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1):6668.

[3]李洋阳.管理类研究生个人竞争力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2535.

[4]杨贤传.“CIS”理论在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中的应用[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5):5659.

篇(2)

从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是融入在日常的交往和生活过程中,幸福感和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综合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能力和老年时期的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方向,改善其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综合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特点

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根据当前的研究,主观幸福感可以被定义为评价者自身或者群体个人根据自身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情感、生活状态进行主观的认知和整体性的评价。在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中,包含了多个内涵因素,包括评价者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情感认识、期待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界定,是一种主观式和期待式的评价体系,是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与个人的期望值进行对照,评价自身的生活方式与期望价值的吻合程度。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都使用了主观幸福感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主观性概括和认定,确定自身的幸福感水平和生活评价 。

2.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主观性

在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根据评价者本人设定的认为标准,而不是依靠他人或者外界的判断标准,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个人倾向,包括对于自身的看法和自我意识的整体了解。

2、综合性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水平的评价、社会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考察,其内容和衡量方法具有综合意义。

3、稳定性

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长期来看其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从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过程、评价方法和作用因素来看,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并不会根据环境的改变、周围群体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而言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 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过程中,会深刻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氛围和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习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氛围和社会传媒所展示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状况的改变,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自我的社会交往认知比较固执和片面,非常容易对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放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方式。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群体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行为偏差、社会性格改变的现象,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由于现在城市生活的变迁,的大部分学生处于在外求学或者较为孤单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固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种负面的性格因素将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例如,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很多学生一旦与别人出现争吵、摩擦,自身的内心感受和委屈无处排遣,或者将其他人的错误放大,给自身一种错误的情感暗示,影响自身正确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3.3 个人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和情绪控制力。根据当前的调查显示,在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心理感受能力更好,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和感受力度也更加全面。相反,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的调节能力和感悟能力相对较低,在日常接触中过于严肃和生硬,经济状态过差就会使得大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形成严肃、刻板、为人苛刻的不良心理理念,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过于紧张、害羞,不能自然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

3.4 个人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大学生上学时期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和社会评价,并且要不停地进行自我肯定和否定,容易引发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很多就业困难、学习困难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从而对待生活产生不耐烦情绪,进而引发就业或者情绪焦虑。面对生活压力的情况,大学生需要自身的心理调节,才能回到正常的状态。然而当前大学生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对自身的心理状态缺乏关注;并且由于找工作的阶段比较繁忙,经常面临着较为匆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心理调节,使得自身的心理焦虑问题愈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4.1 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应当充分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价值状态。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显得异常活跃,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求知欲。青年大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有较强烈的精神需求。大学生不仅对文化、技术和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感兴趣,对政治问题也较为敏感,能够独立思考和认识国际、国内和企业大事。三是自我意识突出。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四是较普遍地存在着争强好胜心理、。青年大学生有着不服输,勇于争先的心理特点,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努力钻研业务,敢想敢干。因此,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引导大学生形成与自己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于自身爱好、社会价值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科学生活理念。

4.2 帮助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学校以及辅导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圣湖理念,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增强自身幸福感的效果。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当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通过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应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鼓励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持续学习,并通过有效制度的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心理辅导效果、提高心理辅导效率、为加速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符合其价值观念的有效发展计划。

4.3 强化大学生个人心理训练机制

作为应届大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其它方面更重要。大学生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的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这样既能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有为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能预防心理焦虑的产生。大学生平时就业压力较大,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生活没规律,家庭难以得到照顾,所以自己给自己要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否则高期望值和低回报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给自己增加心理焦虑,产生心理焦虑。作为大学生,思考和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要多进行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做内归因,学会处理压力。自己如果有心理焦虑的症状,要主动寻求帮助,化解压力,调整自己情绪,同时要把不良情绪宣泄或者转移,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要主动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要克服惰性,挖掘自己的潜能;要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篇(3)

行之有效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必然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特征,“90后”大学生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又存在极强的依赖性;有充分的能动性和独立意识,又缺乏面对挫折与困难的高逆商;有务实的价值观,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又缺乏对自身发展的规划能力;休学和退学现象大都存在于有严重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紧张、融入感和适应性较差的学生身上。针对这些特殊群体更需要重视细节、过程和痕迹管理的精致化工作理念,关照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精致化育人理念与实现

(一)关于精致化育人理念的基本阐述。

精致教育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是由台湾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认为追求精致化的过程绩效是当代教育管理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精致教育理念的提出同时适应了代际替换不平衡的社会趋势,和鼓励创新与融合的时展特征,确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管理境界的宗旨,将管理学领域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想相互融合,引导大学生在规则意识下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因此,从内涵上说,精致教育理念即体现精心、精致、精品、精益求精,尊重个体差异性和个性特征,以理念体现文化,以文化教化人心的人才培养过程。从特征上说,应当遵循卓越性、绩效性、科学性、创新性,重视细节与过程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对具体内容及环节能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针对不同个性发展特点、不同年级、不同地域的学生进行分类引导,为精致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师主体“四精”理论与精致化教育理念的实现

笔者认为教师作为精致化教育理念的实施主体之一,要在实践中体现“四精”,即精心、精细、精品、精益求精,这四个维度之间呈现递进关系。“精心”更注重对这一教育理念的认知程度和实践态度,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精致化教育的实施环节、过程把握、信息反馈、阶段调整,精心为不同年级、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个人发展的教育方式和途径;“精细”更注重精致化育人理念在原则上的明确,制度上的完备和程序上的规范,这种明确、完备与规范的状态并非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而是更关注其原则性和关键点;“精品”即精致化管理的成果,精致化育人理念的初衷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应当注重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实践成果,不断总结提高;“精益求精”即精致化管理的内涵追求,强调在精心设计、培养,精细育人环节、关键点、原则、规范的确立和遵守,已经精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仍要不断追求卓越的更高要求,充分体现思想育人无终点,始终保持对个人发展潜能的不断认知。

(三)学生主体“四性”理论与精致化教育理念的实现

笔者认为,学生作为精致化育人的重要主体,应当完成“四性”的认知和改变过程,即被动性、主动性、批判性、建设性,这四者之间同样呈现出先后逻辑关系和个人认知发展特点的规律性。“被动性”即区分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差别,学生应明确大学不同高中时期被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大学教育的自主性逐渐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急需提高。“主动性”即与被动性相对应,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更多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对问题的预判能力和解决能力,能独自面对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批判性”即敢于表达自我、挑战权威,在充分认知和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对不合理现象、不适应个人发展的状况有批判的意识,树立批判的精神,大学的责任在于培养敢于领先时代,具有前沿思维,拥有独立精神和完善人格的人,因此,这种批判性的倡导更是为了重建与创新;“建设性”即有意识的培养的锻炼自己为改善环境、改革机制、改变弱点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批判性的重建是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要通过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自下而上形成的反馈和建设机制,不断完善精致化育人理念的成熟和发展。

三、精致化模式构建

篇(4)

【关键词】大学 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55-02

大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教育,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社会公民素质决定了其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发展状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音乐、体育等艺术类教学是最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科目,也成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一 大学音乐教学现状

1.大学音乐教学有所发展

大学音乐教学一直以来作为高校或者艺术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存在,而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加快,高校也担负起了对全校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任务,大多数学校也因此开设了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进行基本的音乐阅历教学和音乐赏析教学;同时,适用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2.大学音乐教学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

无论是作为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音乐教学,都越来越重视音乐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大学公共课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欣赏教育方面,试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专业课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教育,以此提高音乐专业人才的个人文化素养。可见,大学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程。

3.大学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大学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展示出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教育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向比较模糊,大多数公共课教学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不明显,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旦学生离开课堂或者不接触音乐,教育作用就很容易丧失;其次,无论是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音乐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都没有体现出重视个人素质发展这一方面,通过结业论文或者学生个人能力考试,都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程度,也使得素质教育的效果被忽视了。

二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是以学生个人优秀品质的扩大或者对更多优秀品质的学习为主的,目前大学音乐教学中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内容是进行简单的名曲欣赏或者统一的音乐文化教育,使得音乐教学成为“一刀切”式的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使大学音乐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教育作用,就需要使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2.教学方法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将学生禁锢在教室当中,以教材和教师演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始终是行不通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都较为沉闷,往往都是对中外名曲进行欣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个性化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人特征中的长处积极发展的教育,因此,大学音乐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应该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是扩大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功效的可行途径之一。

3.教学评价能突出素质教育结果

一种教学结果的产生应该通过教学评价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音乐教师,都有必要对教学评价的方法进行改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关键。教学评价方法的确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应该统一,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以及对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条件允许,则应该设置更多的教学评价方式,使素质教育结果凸现出来。

三 对大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1.改进大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作为高校方,要转变音乐教学的观念,改变过去仅仅靠书本传授知识的模式。毕竟目前音乐教学的形式还是以公共音乐课或者选修课为主,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则是以专业素养训练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禁锢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可变性,因此,要丰富大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其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改进。首先,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应该开设专门的音乐素养教育课程,使素质教育独立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自身素质发展的重视程度,在音乐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设置内容的细节,使学生以个人意见发表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建立一种对音乐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发展进行积极交流的气氛,逐渐使素质教育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其次,对于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阶段,请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学习,为非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接触乐器、接触音乐文化的资源,甚至可以让非专业的学生旁听专业课程,通过浸入式的教学,达到满足不同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需要。

2.重视音乐实践教学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是首要任务,要树立起师生有了音乐的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观念。学校还应该举办健康向上的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进行融合,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可以开设五线谱、乐理知识和音乐史等基础知识,实践课可以开设二胡、口琴、吉他等大众化的乐器,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和动画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既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到所学内容,又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

3.以音乐活动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个人素质方面的发展,需要通过特殊的评价方式才能展现出来。因此,大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应该以音乐活动的方式为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参与评价,才能达到展示学生个人素质的目的。建议学校在音乐课程结业时,以音乐素质展示为主题举办大型的音乐活动。我曾经组织非专业的音乐学生进行过一次音乐历史展览,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提供了各种音乐文化图片、资料以及个人的学习心得,还主动联系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展览配乐、进行cosplay等活动,从这次活动当中,学生们总结出了“音乐使人愉快、音乐也能承载社会发展历史”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观察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结果,较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音乐活动更适合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结果评价。

四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音乐教育的高效展开一定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参与,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音乐技巧素养,但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得并不熟练,这成为制约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以大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校方应该重视对音乐教师本身进行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方面的整体改革入手,以提高教师个人文化素养为基础,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磊.从流行音乐教学入手强化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素养[J].才智,2015(8)

[2]廖西琳.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文素质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孟洁.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渗透分析[J].戏剧之家,2014(7)

[4]李冬梅.浅谈大学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方法[J].北方音乐,2014(3)

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GE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romo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 is consistent,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will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逐步深入,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合理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平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并逐步得到实践和发展。2005年后,全国各高校开始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2008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正式走进大学课堂。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以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结合自身的特点专长和兴趣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判,科学树立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生从业蓝图,并付诸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2.1 引导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所从事职业的计划。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受到内外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毕业将面临工作的抉择,如果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知,对职业没有清楚的概念,就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自我,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等因素,准确地评估自己理论与实践结合、自我个性与社会结合的能力,大学生就可以有效树立正确的职业期望,做有效的职业选择。同时促使他们积极培养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个人能力,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动态调整,努力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

2.2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没有贵贱高低,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社会现实中,很多大学生认为高薪就是衡量一个职业的唯一因素,他们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放弃了高尚的奉献精神等。这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认知观念的转变,也是拓宽大学生就业出路的重要因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使学生合理定位,消除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和自卑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增强对社会现实的理性认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

2.3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发展趋势设置学科专业及其招生人数。高校专业的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反映,这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就是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和解决市场经济给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带来的新问题,思考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审视自我,激发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主动、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素养与就业技能,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由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资不足,专业水平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匮乏,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契合点。同时,也可以解决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高校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指导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贯穿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就业,也指引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指引和把握其方向和目标。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等问题,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层次化和具体化,同时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 对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统一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它具有一元性和统一性。中国的学生长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上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不足,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以为然,甚至是怀有抵触情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强调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多样性。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性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样性合理结合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顺应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姗姗.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3.

[2] 陈啸,李小晨.大学生职业生涯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27):68-70.

[3] 郭彦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2.10.

篇(6)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教育质量 工作模式

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生存能力、全面发展素质的人才为目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职业生涯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更是以引导个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教育活动 。包括职业规划、职业咨询与心理测评、择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有助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容体系。自本世纪初职业发展教育引入我国,已经迅速被各大高校注重,基本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为学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完全得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探索开展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 职业发展教育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基础

走进大众化之门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已然从规模扩张悄然转向质量提升。内涵建设,课程改革等一系列举措频繁并举,综观各高校的普遍做法是:优化课程、强化队伍、铸造文化、抓品牌、办特色等。这一些做法,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只要这些方面做好、做强了,教育质量就能提升。但这个假设必须有一个前提: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同时选对了学校和专业。否则,事与愿违,哪怕老师讲的再好,哪怕课程设计再吸引人,他/她们一样不感兴趣,该玩手机的玩手机,该睡觉的睡觉,老师管一管,听一听,然而,多数是左耳听右耳冒。问其原因,有的说听不懂,有的找其他借口,耐心询问才知道是不感兴趣,或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科学介入方式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如果在学生入学前或新生教育时,有效的对职业环境和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专业选择,再配以学校的相应政策,学生达到了“择己所好”,即使选错了也有弥补的机会和措施。做好了这些前提工作,教育改革的成效才能日渐凸显。

二、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急需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

教育部2011年9月下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透明度为宗旨、以毕业生就业水平与质量为切入点、以科学的调查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调查为保障、以多维度多梯度的分析为特色。由此可见,教育质量评价不仅需要教育部的检验,还需要社会的检验,而检验的标准是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与质量。可见,高校教育急需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

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全程的教育和辅导的过程。应该包括全程的完整的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职业辅导过程与制度。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也存在认知上的误差,错误地认为重视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就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或者推荐学生阅读职业指导、职场谋略一类的书刊。基于这一认识,绝大部分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年(或第一学期)都开设了职业发展教育课,比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教育。因为此课程比高中课程新鲜,确实可以起到引领学生树雄心、立壮志、定目标的作用。但是,由于师资的专业性无法保障、教学的时间不够充裕、教学内容过于超前(如对一年级学生讲应聘技巧、创业规划、如何创办公司等),结果导致很多学生课上了、试考了、关过了,但却并不能如愿获益,甚至那些在考试中获得“优秀”的学生,也未必真有较大的收获 。

三、职业发展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满足的条件

首先是要满足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性。事实证明,以开课代替职业发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应付行为,定然难有成效。学校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至毕业结束,从在校学习到顶岗实习、求职应聘,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职业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不同阶段应有相应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让学生科学地学习职业认知、树立职业价值观、养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其次是要满足职业发展教育的系统性。当前,人们对职业发展教育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认为职业发展教育就是应聘辅导,就是教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在面试中“搞定”考官、如何在群雄逐鹿中出奇制胜。这种基于简单目标达成的“速成式”秘诀传授,远非职业发展教育的真谛。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而细致的系统教育,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大致应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职业潜能分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心理辅导、职业核心素质培养等。这些教育内容涵盖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发展教育的完整性,以让学生在职业意识的强化、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的习练、职业信息的捕捉、职业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能受到系统的教育。

再次是要满足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的配备需求。与专业教育不同,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性工作,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等特色于一身,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应当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我们绝大多数学校专职教师很少,科班出身的职业指导教师更少,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职业生涯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较差距很大,接受过职业生涯教育方面专业老师辅导的学生比例,我国仅为25%,其他三个国家基本都在70%以上,差距竟然接近50% 。

四、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寻找解决之道

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全员性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领导高度重视,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心学生职业发展的人员都要参与其中。但限于各学校情况不同,课时、资源和涉及的部门过多不好整合等现实情况,以下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作为参考。

1.构建“以生涯教育为主线,心理辅导为辅助,学生管理为保障”的一种学生工作模式

在学生工作中植入生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个体发展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个体明确职业目标、奋斗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制定完整的执行计划,同时,不断的通过生涯课程和生涯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强化干预,运用心理辅导帮助其有效的实施自我控制,增强学生管理的服务功能,强化“人文关怀”措施,形成人人有目标,每日都在为实现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浓厚的文化氛围将进一步强化个体目标达成的愿望,使其在良性循环的“服务与自我服务”、“反馈与修订”的学习生活中逐渐达成个人与学校培养的共同目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2.基本立意

在学生工作中植入生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个体发展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个体明确职业目标、奋斗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制定完整的执行计划,同时,不断的通过生涯课程和生涯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强化干预,运用心理辅导帮助其有效的实施自我控制,增强学生管理的服务功能,强化“人文关怀”措施,形成人人有目标,每日都在为实现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浓厚的文化氛围将进一步强化个体目标达成的愿望,使其在良性循环的“服务与自我服务”、“反馈与修订”的学习生活中逐渐达成个人与学校培养的共同目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基本工作程序

这种学生工作模式是以生涯发展和动机理论作为基本框架,是围绕着学生最关心的个人发展问题展开工作,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高度统一。通过生涯发展教育激发学生的个体发展愿望,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客观的科学的认识自我与社会环境的需求,制定目标规划,然后递交给辅导员或辅导教师备案,辅导员或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检查、监督计划实施的执行情况;同时,学生个体不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反馈与修正,并定期与辅导员或辅导教师沟通汇报,进而达到目标路线修正的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求助辅导员或辅导教师及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及时的帮助,然后不断的循环着“实施―反馈―求助―修正”的过程,直到达成目标的统一。

在这个工作模式中,学生把个人发展和学校目标、社会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自身不再是被动而盲目地接受管理与教育,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有效地参与到自身奋斗目标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之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相互结合。学生和学生工作者有机的互相配合,互相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信息收集,定期地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地检查和对照,适时地纠正目标的偏差,防止管理的失控。学生工作者采用学生自评、自查和学生他评、他查、互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结合阶段性总结,及时作出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有效地避免出现“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误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工作者(包括辅导员、辅导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和生涯发展课程教师),扮演着“管理、服务、指导”的多重角色不断地进行各种干预,有时还要相互沟通,针对某一问题协商制定帮扶计划,以确保个体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可见,学生工作者更多的是服务与指导,但并不是削弱管理.而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整个过程中,管理、服务和指导本身的可以相互独立运行,也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糅合,相互渗透,在服务与指导中渗透管理,在管理中糅合服务和指导,各种元素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这种模式并不否认管理工作固有的作用,而是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出发,为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撑。

4.实施该模式的建议

这种模式的建立成本不大,只需整合高校现有资源就行。

首先,设立生涯教育管理机构。一种方法是设立全院生涯教育管理委员会,下面有学工处、就业办,各系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在就业办成立生涯教育管理中心,与学工处思政科和心理咨询同时开展工作。这种办法优点是成本最低,只需下个文、开个会,缺点是两层皮,不能很好的分工合作,事倍功半。最可取的办法是直接整合心理咨询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在学工处成立专门生涯教育管理部门,同时,各系要成立与之相对应的包括辅导员在内的生涯教育管理部门。这样便于管理、培训、辅导、经验交流等,新模式的设想才有可能实现。

其次,理顺管理关系,做好辅导与管理队伍的培训。设想再好,没有行动,没有执行力也不行。因此,必须建立专业的生涯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高锻炼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陈奕凯陈竹.应对就业难,职业发展教育尚不清晰.中国青年报.2013年11月06日03 版

[2]王寿斌.大学生职业指导须亮“长明灯”.中国青年报.2012年05月07日11 版

[3]向楠.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学生的必修课.中国青年报.2013年03月28日07 版

篇(7)

【关键词】医学生 专业认识 就业观念 不足 建议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大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识情况(以莆田学院为例)》的问卷调查,对莆田学院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18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调查医学生从事医学专业的原因、认识和就业观念等内容。

调查对象: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大学生,年龄均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58%,女生42%。大一40%,大二40%,大三20%。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88%。调查结果和分析:

医学生就读医学类专业的原因:

90%的学生高考第一志愿的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生报考前对医学专业的了解:

75%大一大二和58%的大三学生认为不是很清楚。

医学生接触医学专业后的看法:

56.3%学生认为一般,而低于37%的学生认为很有趣。

医学生对从事医学认识:

80%的学生认为救死扶伤,是个高尚的职业。有趣的是,这项调查中有50%的大一学生认为薪水高,52.1%的大二学生认为是高危险行业,52.9%的大三学生则认为是很辛苦的工作;90%的学生医学专业的毕业出来的使用性很强;60%的学生对医学就业前景不是很清楚。

医学生的就业观念:

60%的学生愿意继续读研究生,30%的学生表示暂时不清楚;41%的大一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留在乡镇工作,而大二大三的学生不愿意留在乡镇工作的不超过20%;80%的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都希望能先就业,有固定收入;就业首要考虑的因素,30%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50%的大一学生选择个人发展机会,26%的大二大三选择专业知识的应用;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69%的大一学生认为是综合能力,而78.7%的大二大三学生则认为是专业成绩和专业技能。

一、医学生对从事医学的认识问题存在的不足

(一)报考医学专业的各方面准备不足。在收集和分析能力上表现较为欠缺; 在面临选择时表现成熟度不高, 将医学专业理想化, 缺乏自我认识能力、报考技巧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医学生就读医学类专业的原因中,家里人要求的大一占96.4%,大二91.3%,大三97%。可见,医学生报考医学专业很大部分是遵从家里人的想法,医学生个人并没有强烈地渴望从事医疗事业。在人格上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和决策能力,这导致许多医学生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后出现消极情绪,可能会对医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功利思想。大多数医学生在报考医学专业时看重医生的薪水、社会地位以及工作条件等, 讲究实用和实惠, 却缺乏科学探究精神,较少考虑国家需要,功利思想较为明显。

(三)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未来的规划。超过一半的医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了解,而33.9%的大一学生认为容易就业,而50%的大二大三学生则认为不容易就业。可见医学生没有经常关注就业前景,这将会导致学习消极和缺少上进心,不利于医疗事业和个人的发展。

(四)医学生入学时,大多分数高,第一志愿入校;医学教育的学制长、成本较高,导致医学毕业生难以有好的心态正确就业定位,表现为医学生就业时,期望值较高,不能正确评判自我。每次招聘会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市大医院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情,但门可罗雀,很多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去这些医院,因此, 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不确当的给自己评判,影响了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1]。

二、对于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认识情况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报考医学专业前做好充足准备。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报考技巧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报考医学专业前,主动收集和分析有关医学专业的各方面信息,不应通过自身的想象给医学专业下定义。通过别人的建议自己进行抉择。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①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死读书, 做书呆子, 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掌握一些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加强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 ②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要适应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能触类旁通。这就需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善于在实践中向他人学习, 在理论中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 用人单位都希望来本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具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

(三)要抓住大学生个人在提升就业能力中的这一关键主体环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抛弃旧的就业观、读书观。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工作平等,工作光荣”的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广大农村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去。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医学生的职业方向有其自身的特性,医学生誓言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医学生最好的职业标准。三是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行长期的投资积累,为未来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四是要有竞争意识和个性意识。竞争促使进步,大学生要直面社会的残酷,积极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技能。同时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

参考文献:

[1]季国平.当前医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的思考[J]. 文教资料. 2011(04)